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主要内容探讨 被引量:24
1
作者 朱查松 张京祥 罗震东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35,80,共5页
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和城市居民对生态休闲的追求,城市非建设用地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如何编制科学合理的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以保护城市非建设用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一些快速城市化地区展开了积极的探索。文章认为城市非建设用地规... 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和城市居民对生态休闲的追求,城市非建设用地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如何编制科学合理的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以保护城市非建设用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一些快速城市化地区展开了积极的探索。文章认为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的理念应为"生态优先"和"精明增长",主要内容为确定"图底关系"、用途管制、容量控制、确定各种增长边界、建立指标控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非建设用地 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 内容
下载PDF
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困境及其原因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朱查松 张京祥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1-45,共5页
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可视为快速城市化和转型期双重背景下中国城市快速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新问题。当前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面临着数量减少、功能异化、管理失控三大困境,而导致保护困境的既有制度层面的原因,也有规划层面的原因。城市发... 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可视为快速城市化和转型期双重背景下中国城市快速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新问题。当前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面临着数量减少、功能异化、管理失控三大困境,而导致保护困境的既有制度层面的原因,也有规划层面的原因。城市发展转型引发的冲击和现行土地制度营造的利益驱动是制度层面的主要原因,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发展型城市政体。就规划层面而言,规划编制技术的落后和规划管理的真空是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非建设用地 困境 转型 规划
下载PDF
城市非建设用地“控用结合”规划方法及广州市从化新城实践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锋 李开猛 李晓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52,共6页
由于空间范围界定存在价值偏差、用途管理缺少精细化指引及缺乏可操作的要素控制体系等问题,城市非建设用地往往陷入"控不住、用不好"的尴尬境地。文章以广州市从化新城规划为例,从"科学地定、精明地用和有效地控"... 由于空间范围界定存在价值偏差、用途管理缺少精细化指引及缺乏可操作的要素控制体系等问题,城市非建设用地往往陷入"控不住、用不好"的尴尬境地。文章以广州市从化新城规划为例,从"科学地定、精明地用和有效地控"三个维度,提出城市非建设用地"控用结合"的规划方法,为协调城市建设与城市非建设用地的保护提供了一种规划编制层面的解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非建设用地 控用结合 从化新城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探讨——以南京市江宁区大连山—青龙山片区概念规划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程磊 朱查松 罗震东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66,94,共5页
在《城乡规划法》推行规划全覆盖和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备受关注,对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划研究得以开展。针对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中存在的非建设用地数量不断减少、功能异化、管理失控等问题,寻求用地保护与发展需求... 在《城乡规划法》推行规划全覆盖和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备受关注,对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划研究得以开展。针对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中存在的非建设用地数量不断减少、功能异化、管理失控等问题,寻求用地保护与发展需求的结合,遵从生态优先理念,采用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平衡城市非建设用地的保护与发展方是解决问题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非建设用地 生态敏感性 大连山—青龙山片区
下载PDF
城市非建设用地生态功能区划研究——以松华坝水源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曦 张含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7-43,共7页
为了有效地进行城市非建设用地划分,引入生态功能分区的方法,并以松华坝水源保护区为例,对其进行生态功能分区,从而促进其发挥各自功能,从整体上平衡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城市非建设用地 生态功能分区 松华坝水源保护区
下载PDF
从“其他绿地”到“区域绿地”:城市非建设用地下的绿地规划转型与优化 被引量:16
6
作者 木皓可 张云路 +2 位作者 马嘉 吴雪 李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2-47,共6页
新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以“区域绿地”代替“其他绿地”,这为城市非建设用地下绿地的保护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解读新标准指导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的绿地建设发展要求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响应当前城市绿色发... 新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以“区域绿地”代替“其他绿地”,这为城市非建设用地下绿地的保护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解读新标准指导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的绿地建设发展要求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响应当前城市绿色发展新形势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求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聚焦从“其他绿地”到“区域绿地”的分类调整,分析新标准下区域绿地的内涵和特征.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结合城乡发展需求,阐述区域绿地规划的核心转型思路.并从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论述区域绿地设定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绿地规划的具体内容和方向.最后从空间政策、发展引导、部门合作和大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保障优化的策略.以“区域绿地”的解读为源,聚焦当前城市建设用地内外绿地规划建设割裂的现状问题,提出区域绿地规划的转型优化措施和实践经验,以期为新时代中国城市绿色空间的拓展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区域绿地 其他绿地 绿地分类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非建设用地
下载PDF
沿海工业基地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探索——以防城港市红沙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智波 吴访 沈越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84,共4页
在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受到了严峻挑战,城市非建设用地作为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主要的生态服务来源,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防城港市红沙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大力发展沿海工业的背景下,以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为重... 在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受到了严峻挑战,城市非建设用地作为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主要的生态服务来源,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防城港市红沙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大力发展沿海工业的背景下,以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为重点,以生态保护、风貌保持和功能拓展为指导,通过统筹红沙片区的空间布局和功能结构,探索出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划模式,逐步落实片区发展内容,从而促进片区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非建设用地 控制性详细规划 防城港市 红沙片区
下载PDF
城市非建设用地及其管治研究
8
作者 槐胜斌 《中外建筑》 2015年第1期159-161,共3页
运用逆向思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以及非建设用地的管治策略,以期能够引起对传统城市规划思路与方法的反思。
关键词 城市非建设用地 可持续发展 管治 生态
原文传递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翅适应性方向探讨
9
作者 舒沐晖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1年第2期70-75,共6页
重庆市具有鲜明的山地自然环境特色,且现状和未来面临着污染加重、人类活动对自然冲击加大的危险,因此,重庆市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划必须在适应地形、动植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有的山地城市气候特征、天然的... 重庆市具有鲜明的山地自然环境特色,且现状和未来面临着污染加重、人类活动对自然冲击加大的危险,因此,重庆市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划必须在适应地形、动植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有的山地城市气候特征、天然的山水格局和飞速发展的态势等方向上进行适应性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非建设用地 自然生态环境 适应性调整方向
下载PDF
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研究进展及展望
10
作者 舒沐晖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3年第4期13-18,共6页
本文对我国近年来关于城市非建设用地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归纳,并分别从概念界定、研究的目标指向、规划编制要点、实施保障等四大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认为今后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划研究应该加强理论提升、城市非建设性用地的内在规律研... 本文对我国近年来关于城市非建设用地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归纳,并分别从概念界定、研究的目标指向、规划编制要点、实施保障等四大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认为今后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划研究应该加强理论提升、城市非建设性用地的内在规律研究,并拓展视角和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非建设用地研究进展展望
下载PDF
山地城市建设与非建设用地共轭机制-以四川广安官盛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念规划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和平 谢正伟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9-114,共6页
山地城市因其发展快速而其承载建设空间的土地地质条件构成复杂、生态环境敏感脆弱,更应注重建设与非建设用地的共轭发展,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双赢。研究在分析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的基础上,运用GIS技术平台、最小累积阻... 山地城市因其发展快速而其承载建设空间的土地地质条件构成复杂、生态环境敏感脆弱,更应注重建设与非建设用地的共轭发展,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双赢。研究在分析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的基础上,运用GIS技术平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以城市空间结构为导向,引导山地城市建设与非建设用地的共轭发展,实现城市建设用地红线与生态红线的"双线叠合",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 城市非建设用地 空间结构 共轭机制 山地城市
下载PDF
规划理念转变与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探索 被引量:15
12
作者 罗震东 张京祥 易千枫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27,共6页
本文在总结归纳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当前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发展进行评价和思考。认为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发展需要首先树立前瞻主动、务实客观的规划观。进而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探索化解或缓和中心城市发展与农村城市... 本文在总结归纳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当前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发展进行评价和思考。认为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发展需要首先树立前瞻主动、务实客观的规划观。进而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探索化解或缓和中心城市发展与农村城市化两个方面用地扩张压力的途径,调节用地供需矛盾。最终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形成非城市建设用地管理的刚性内容,即强制性措施及与其相关的实施、监督以及绩效评价机制。最后论文结合在南京沧东地区的相关实践介绍了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理论研究的初步应用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 规划研究 规划实践 南京
下载PDF
“非城市建设用地”的概念辨析及其规划控制策略 被引量:22
13
作者 程遥 赵民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17,85,共10页
一般认为,"非城市建设用地"是保障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该命题引起了规划业界和学界的较多关注。然而,就目前的研究来看,还存在概念界定模糊、研究规范性... 一般认为,"非城市建设用地"是保障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该命题引起了规划业界和学界的较多关注。然而,就目前的研究来看,还存在概念界定模糊、研究规范性差、规划成果实效性差等问题。有鉴于此,本文首先整理"非城市建设用地"的相关概念及其演变过程,梳理相关规划研究成果,从而对有关研究中的"非城市建设用地"的实质内涵有所把握。进而,通过借鉴若干国外非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即将实施的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提出重新界定"非城市建设用地"的思路,指出应将其理解为具有某些共同属性"用地分类",用于有关的规划编制。最后,基于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试对这类用地的规划控制方法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 分类标准 规划控制 国际经验
下载PDF
高度城市化地区非城市建设用地导向——深圳案例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爱民 刘加林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314-317,共4页
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深圳已经从乡村地域转变成高度城市化地域,非城市建设用地的性质与功能随之发生重大变化。由此决定了必须确定新的非城市建设用地经营原则、导向和空间布局结构,并对传统的非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政策和策略做出重大调整。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 用地组织 用地导向
下载PDF
致力于建构城乡统筹的完整规划体系——对“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辨析与延伸讨论 被引量:5
15
作者 宋博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28,共6页
在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快速拓展的背景下,近年来对"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关注趋多;其强调生态环境优先、统筹城乡发展等理念值得肯定,但其规划内涵较为"模糊"。梳理既有研究成果,可知"非城市建设用地"本身... 在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快速拓展的背景下,近年来对"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关注趋多;其强调生态环境优先、统筹城乡发展等理念值得肯定,但其规划内涵较为"模糊"。梳理既有研究成果,可知"非城市建设用地"本身难以成为一个真实的规划对象,或者说"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提出有悖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初衷。城乡规划体系的本来目标就是统筹各方发展诉求、合理配置土地使用功能,故应当对"城乡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进行统筹布局和管控,优化用地分类,完善城乡规划编制和空间管制体系,建构城乡统筹的完整规划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用地分类 规划体系 城乡统筹
下载PDF
浅议非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地保护——以重庆市都市区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玮 王永波 +1 位作者 王培鉴 罗国庆 《重庆建筑》 2010年第4期10-13,共4页
本文对重庆都市区非建设用地中的绿地保护进行了分析探讨。通过分析重庆非城市建设用地的绿地情况,总结存在的问题,从保护的政策与策略、保护的技术方法、保护的法律保障三个层面提出了保护对策,以期重庆的非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地得到... 本文对重庆都市区非建设用地中的绿地保护进行了分析探讨。通过分析重庆非城市建设用地的绿地情况,总结存在的问题,从保护的政策与策略、保护的技术方法、保护的法律保障三个层面提出了保护对策,以期重庆的非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地得到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 绿地 保护
下载PDF
反思与展望:浅议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志诚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2-85,共4页
从认识、技术和管理三个层面对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进行反思,分析了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存在的不足,强调以统筹发展观为认识基点,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策划,从宏观引导到规划控制,从技术导向到政策导向,探索新时期更为有效的非城市建设用地规... 从认识、技术和管理三个层面对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进行反思,分析了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存在的不足,强调以统筹发展观为认识基点,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策划,从宏观引导到规划控制,从技术导向到政策导向,探索新时期更为有效的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编制与实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 城市规划 统筹发展 控制和引导
下载PDF
大城市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及规划应对--成都市中心城区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蓉 严祥 +1 位作者 李帆萍 刘亚舟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0-76,共7页
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是控制城市蔓延、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成都市中心城区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从2002年开始,历经10年、4个版本。对比4个版本规划,发现成都市面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采用了控制生态用地总量、引导建设用地数... 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是控制城市蔓延、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成都市中心城区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从2002年开始,历经10年、4个版本。对比4个版本规划,发现成都市面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采用了控制生态用地总量、引导建设用地数量减少、优化空间形态、完善功能等措施不断深化完善规划,最终以立法的形式明确管控要求。成都市的探索表明,单纯强调生态保护的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较难实施,应在一定程度上回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才能顺利推动并发挥实效。今后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应更加强化社会经济调控的公共政策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生态保护 城市 规划立法 成都市
下载PDF
城市生态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以成都市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董建华 《四川建筑》 2007年第2期4-5,8,共3页
伴随着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的生态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的高速扩张,“生态危机”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认识和研究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的途径与对策,采取有效措... 伴随着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的生态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的高速扩张,“生态危机”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认识和研究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的途径与对策,采取有效措施防治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文中简述了景观生态规划在成都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中的实际应用,并对这项工作进行了概述性总结,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城市规划 城市建设用地 景观生态学
下载PDF
非城市建设用地中公共体育设施布局研究
20
作者 袁晔 郑志明 尹伟 《住宅科技》 2017年第3期12-15,共4页
非城市建设用地已从单一的城市生态环境承担者转向城市功能拓展的空间支持者,加之目前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严重不足,需求不断增加。文章提出,在非城市建设用地中布局公共体育设施,能在中心城区用地紧张的情况下,有效满足城市居民对公共体... 非城市建设用地已从单一的城市生态环境承担者转向城市功能拓展的空间支持者,加之目前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严重不足,需求不断增加。文章提出,在非城市建设用地中布局公共体育设施,能在中心城区用地紧张的情况下,有效满足城市居民对公共体育设施场地数量及运动自然环境的需求。并从体育设施类型选择、自然融合、设施结合3方面总结布局思路,结合国内外的建设案例分析,归纳形成3种公共体育设施的布局模式:生态公园、体育专项公园、生态体育中心,最后提出集中和岛状分散两种公共体育设施布局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 公共体育设施 布局 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