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66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1
作者 张可云 冯晟 《中国名城》 2024年第1期52-58,共7页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自“新型城镇化”首次提出以来,概念内涵不断丰富,并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如何以新型城镇化助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已成为亟待...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自“新型城镇化”首次提出以来,概念内涵不断丰富,并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如何以新型城镇化助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已成为亟待回答的时代命题。研究从4个角度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的时代内涵,即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景观城镇化,并探究了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提供了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中国式现代 实现路径 人口城镇化 经济城镇化 社会城镇化 景观城镇化
下载PDF
共同富裕目标下的高质量县域城镇化评价体系建构
2
作者 张蔚文 李志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47-155,共9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城镇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县域城镇化建设中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共同富裕的实现。如何构建一个科学合理...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城镇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县域城镇化建设中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共同富裕的实现。如何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评估县域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和城乡融合的实现程度,对于推动县域城镇化健康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在系统回顾已有共同富裕历史渊源与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探究县域城镇化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基于系统性、科学性、客观性和前瞻性原则,依据统计年鉴数据及由“浙江大学—浙江移动数据智能与城市未来联合实验室”开发的“科研数智通”(DIPS)平台大数据,从收入公平、消费公平和城乡融合三大评价维度(一级指标)出发构建了包含9项二级指标和26项三级指标的县域城镇化评价体系。该体系有助于多维度、多视角、多主体评价县域城镇化发展情况,支持并引导县域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城乡融合 新型城镇化 县域城镇化 评价体系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半城镇化:牧区城镇化的新特点
3
作者 张素绮 罗意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4年第2期130-140,156,共12页
近年来,随着牧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新疆牧区形成了“择新地,建新城”与在经济中心边缘“建新区”两条城镇化路径,成为当代牧区社会文化变迁的新路径。调查发现,牧民选择了“以工为主,以农(牧)为辅”的生计策略,充分调动了城乡资源,实... 近年来,随着牧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新疆牧区形成了“择新地,建新城”与在经济中心边缘“建新区”两条城镇化路径,成为当代牧区社会文化变迁的新路径。调查发现,牧民选择了“以工为主,以农(牧)为辅”的生计策略,充分调动了城乡资源,实现了在城镇的扎根和发展。牧民的社会关系表现出了城乡“互嵌”的特点,一头已经扎入了城镇社会之中,但另一头尚未从牧区社会中“脱嵌”。文章认为,牧民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半城镇化”状态,将对牧区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镇化 牧民 牧区 城镇化
下载PDF
中国式城镇化:从传统城市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
4
作者 何一民 何永之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人类文明经历了农业文明时代,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开启了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晚,因此在中国城市化前期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跟随者和模仿者,以“物”...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人类文明经历了农业文明时代,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开启了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晚,因此在中国城市化前期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跟随者和模仿者,以“物”为主的城市化成为发展的方向,因而也出现了若干城市病。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遵循。因而,跟随西方传统城市化的发展,不符合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初心,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选择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并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和新路径,扭转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中国从传统城市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有其历史逻辑,也是“两个结合”的中国化与当代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基本逻辑 人民城市 “两个结合”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逆城镇化形成动因与推进策略探析
5
作者 鲁圣鹏 孙雨昕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0-76,共7页
推进逆城镇化,让社会精英到农村发挥引领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阐述逆城镇化的概念与作用,并基于社会行为学理论,从外部环境和行为主体两方面解析推进逆城镇化形成的动力因素及其作用关系,以此探析逆城镇... 推进逆城镇化,让社会精英到农村发挥引领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阐述逆城镇化的概念与作用,并基于社会行为学理论,从外部环境和行为主体两方面解析推进逆城镇化形成的动力因素及其作用关系,以此探析逆城镇化的前因后果。研究认为:促进逆城镇化形成与发展的动力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即政府引导力、城市推动力、农村吸引力和基础支撑力;当前应以政府引导力、农村吸引力为着力点,以产业振兴为中心,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基于上述分析,可以从发挥逆城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作用、发挥产业振兴在逆城镇化中的核心作用、健全促进逆城镇化发展的政策与机制、创造逆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等方面着手更好地推进逆城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乡村振兴 形成 动因 城镇化
下载PDF
中国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距及其双维分解
6
作者 刘华军 孙东旭 邵明吉 《财贸研究》 2024年第3期17-28,共12页
从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居环境和生活保障四个方面界定了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尼系数双维分解方法对中国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距及其来源结构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人口城镇化高质... 从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居环境和生活保障四个方面界定了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尼系数双维分解方法对中国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距及其来源结构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稳健上升趋势,且具有显著的空间差距特征。样本考察期内,中国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距逐年递减,区域协调性不断上升。区域维度下,总体差距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距。指标构成维度下,总体差距主要来源于人口结构差距。区域和指标构成双重维度下,总体差距主要来源于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人口结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高质量发展 新型城镇化 空间差距 基尼系数双维分解
下载PDF
陕南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以安康市紫阳县为例
7
作者 余兴福 《新西部》 2024年第1期87-90,共4页
2011年起,陕西省启动陕南地区避灾移民搬迁工程,之后又启动陕南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加上同期避灾生态搬迁,10年时间陕南三市28个县(区)累计完成搬迁62.84万户、214.85万人。随着成千上万群众进城入镇,该区域城镇化率迅速上升,但相当一部... 2011年起,陕西省启动陕南地区避灾移民搬迁工程,之后又启动陕南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加上同期避灾生态搬迁,10年时间陕南三市28个县(区)累计完成搬迁62.84万户、214.85万人。随着成千上万群众进城入镇,该区域城镇化率迅速上升,但相当一部分人口尚未达到完全城镇化,城镇化质量普遍不高。当前,陕南城镇化处在由“上半场”转向“下半场”的关键节点,总体上已进入快速扩张向速度稳定与质量提升并重的关键时期,重点任务由解决“快不快”的问题,转向质量“高不高”、群众“满意不满意”的问题。本文以陕南典型山区县紫阳县为例,分析了陕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找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质量 万户 搬迁工程 城镇化 紫阳县 陕南地区 安康市
下载PDF
县域城镇化县城为重要载体
8
作者 麦婉华 《小康》 2024年第2期26-27,共2页
县域城镇化,是以县级城乡区域为空间单位和行政关联单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随着《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的印发,我国将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让全体人民共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代化成果。县... 县域城镇化,是以县级城乡区域为空间单位和行政关联单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随着《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的印发,我国将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让全体人民共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代化成果。县域涵盖了县城、小城镇和乡村等多层次空间载体,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主战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核心 新型城镇化 城乡区域 县域城镇化 城镇化建设 重要载体 人民共享 城镇
下载PDF
基于S-CAD法的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方案评估研究——以陕西省佳县为例
9
作者 付晓萌 张沛 +1 位作者 杨保琨 王娜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4年第1期115-121,共7页
规划方案作为相关利益主体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应当在规划评估中予以重视。基于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采用S-CAD政策评估方法,以陕西省佳县的《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规划》文本为例,选取规划编制与实施主体——政府作为主导视角,对规划... 规划方案作为相关利益主体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应当在规划评估中予以重视。基于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采用S-CAD政策评估方法,以陕西省佳县的《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规划》文本为例,选取规划编制与实施主体——政府作为主导视角,对规划文本的内容进行解构,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立场、目标、手段与预期结果的一致性、充要性与依赖性分析。研究发现:一、该规划文本自身的逻辑性较强,各个环节存在基本的对应关系;二、规划文本当中对于产业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口问题、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问题的解决方案描述较多,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交通环境改善以及人口流动的实质性解决方案相对较少,逻辑上存在一定的漏洞,需进一步完善逻辑链条。基于此,提出建立城乡规划全过程评估体系及重视多元利益主体协调关系的建议,以期为相关规划的编制与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D政策评估方法 县域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城乡统筹 文本评估
下载PDF
地理探测器方法下长江经济带(江苏段)土地城镇化时空演变及驱动因子分析
10
作者 李胤 詹雅婷 +2 位作者 赵立鸿 赵立科 崔艳梅 《测绘通报》 CSCD 2024年第4期135-139,共5页
定量分析土地城镇化时空演变驱动力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将对地观测数据与人口、经济数据相结合,以长江经济带(江苏段)沿江8市为例,基于2000—2020年5期Landsat影像、夜间灯光影像、年末人口总数和GDP,采用GeDetector... 定量分析土地城镇化时空演变驱动力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将对地观测数据与人口、经济数据相结合,以长江经济带(江苏段)沿江8市为例,基于2000—2020年5期Landsat影像、夜间灯光影像、年末人口总数和GDP,采用GeDetector对其近20年间空间、人口及经济维度的演化及多尺度分化的进程进行探讨,分析土地城镇化时空演变规律及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城镇化过程直接驱动地表类型的变化,且人口数量和GDP总量能够作为城镇化过程强度的定量指标;(2)夜间灯光(NTL)数据耦合人口或经济统计数据能够较好解释区域城镇化过程中的时空差异;(3)长江经济带(江苏段)沿江8市城镇化过程经历了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变。研究结果为引导城镇建设用地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城镇化 地理探测器 时空演变 驱动因子
原文传递
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城镇化水平和质量视角
11
作者 栗向阳 王磊 张宇欣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10-122,共13页
在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的背景下,研究市域单元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程度对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03—2019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 在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的背景下,研究市域单元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程度对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03—2019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从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质量角度对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特征进行识别和刻画,并借助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我国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空间效应.研究表明:研究期间内,中国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较低但呈持续上升特征,城际差异呈持续缩小特征,空间格局呈“东高西低”和“南高北低”的地带性特征.Moran s I指数表明中国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呈现出空间集聚分布,且集聚程度随时间不断增强;时间路径分析表明城镇化协调发展局部空间结构和空间依赖方向上稳定性较强,其空间格局演变呈动态整合的特征;时空跃迁分析表明城镇化协调发展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和空间锁定特征.经济发展、人口规模、人力资本、科技创新、产业结构、政府能力对本地城市城镇化协调发展均具有正向直接效应;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对邻域城镇化协调发展具有负向溢出效应,人口规模对邻域城镇化协调发展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在未来城市发展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区域差异和空间溢出效应,因地制宜地制定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协调发展 城镇化水平和质量 耦合协调度模型 空间计量模型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镇化发展之路——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探索的研究》
12
作者 刘保民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和必由之路,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进行探索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陕西理工大学许伟教授所著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探索的研究》一书,于2022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和必由之路,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进行探索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陕西理工大学许伟教授所著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探索的研究》一书,于2022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为指导,结合当前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作出了积极探索,对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城镇化 中国式现代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 传统城镇化 转型升级 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建设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研究
13
作者 孙斌 杜松朴 +1 位作者 薛建春 童鑫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6-26,共11页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统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水平,以黄河流域内的7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模型,并结合时空演...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统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水平,以黄河流域内的7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模型,并结合时空演化过程分析了黄河流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发展格局,最后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未来5年耦合协调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黄河流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部分城市群出现轻度波动,耦合协调特征由失调、濒临协调转化为勉强协调、初级协调;最后通过预测未来5年黄河流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发展过程,推断城市群均处于显著提升状态,且逐步达到初级协调阶段.针对目前黄河流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生态安全 系统动力学模型 耦合协调 黄河流域城市群
下载PDF
第四次科技革命与县域城镇化的融合
14
作者 张一浩 田惠敏 《当代县域经济》 2024年第2期14-17,共4页
作为国家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县域在承上启下连接城乡,涵盖城镇与乡村的同时,也是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重要承接者。城镇化以县域为载体,明确了由城市建设为重心转向农村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趋势。当前,我们正处于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时代,... 作为国家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县域在承上启下连接城乡,涵盖城镇与乡村的同时,也是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重要承接者。城镇化以县域为载体,明确了由城市建设为重心转向农村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趋势。当前,我们正处于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时代,以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深刻影响着当前人类政治、经济、军事、世界格局等方方面面。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县域城镇化 农村人口城镇化 世界格局 基本单元 承上启下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协调发展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15
作者 孙斌 杜松朴 +1 位作者 薛建春 孙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5-127,共13页
探究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耦合机理,对于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边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位于黄河流域中上游的内蒙... 探究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耦合机理,对于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边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位于黄河流域中上游的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耦合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5-2021年内蒙古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均有所提升,空间分异明显。新型城镇化水平由2005年的0.26提升到2021年的0.69,生态安全水平由2005年的0.26提高到2021年的0.57,公共健康水平在2021年达到0.64;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与公共健康耦合协调水平呈现波动增长态势,由2005年的0.22上升到2021年的0.62,表现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耦合协调水平较高,其余盟市较低的空间格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均GDP、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是制约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年均障碍度分别为17.32%、8.74%、7.33%。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促进内蒙古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持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 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 耦合机理 障碍度模型 黄河流域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县域城镇化的困境、实现逻辑与路径选择
16
作者 周加来 张晓凡 周慧 《区域经济评论》 2024年第1期99-110,共12页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深入剖析县域城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探究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县域城镇化的困境、实现逻辑和路径选择是探索城镇化道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工作重点。研究显示:第一,县域城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深入剖析县域城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探究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县域城镇化的困境、实现逻辑和路径选择是探索城镇化道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工作重点。研究显示:第一,县域城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历程中演进,其演进过程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第二,新时期推进县域城镇化发展需要认清理论误区、破除现实困境。认清理论误区在于既要更新县域城镇化概念,辨析城市化、农村城市化、城镇化和县域城镇化的区别与联系,也要坚持县域工业化发展,避免县域工业化与发展特色经济混淆。破除现实困境在于,一是破除县域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困境,收敛区域差异;二是破除中西部县域产业承接能力不强,产业结构趋同困境;三是破除县域人口结构失衡、教育养老资源供需失衡困境。第三,中国式现代化特征决定了县域城镇化的实现逻辑,体现在人口规模巨大化意味着县域城镇化面临人口优势和结构失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求县域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要求县域城镇化重视物质和精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县域城镇化坚持绿色发展。第四,县域城镇化的实现路径包括制度保障、新型工业化发展、人口和服务供需均衡、文化传承和绿色发展五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镇化 中国式现代 县域经济 实现逻辑
下载PDF
浙江省台州市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17
作者 欧阳欣宇 刘平辉 朱传民 《江西科学》 2024年第1期93-99,共7页
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从耦合协调发展的角度,利用熵值法、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尝试对台州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台州市的城镇化质量在整体上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台州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关系... 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从耦合协调发展的角度,利用熵值法、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尝试对台州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台州市的城镇化质量在整体上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台州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关系,在前期的不和谐状态下慢慢协调,呈现出人口滞后的特征。台州市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将面临劳动力不足、经济活力下降、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最后,针对台州市城镇化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耦合协调发展 台州市
下载PDF
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与新型城镇化水平耦合协调及关联性分析
18
作者 王莹 方文箐 +2 位作者 秦才欣 陈一丁 徐颖 《卫生软科学》 2024年第3期63-68,共6页
[目的]基于卫生资源配置现状,探究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耦合协调及相互作用关系。[方法]构建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及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灰色关联分析,对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度和关联度... [目的]基于卫生资源配置现状,探究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耦合协调及相互作用关系。[方法]构建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及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灰色关联分析,对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度和关联度进行探究。[结果]2012-2021年,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均值为0.506,新型城镇化水平均值为0.517,卫生资源配置低于城镇化水平。耦合协调度呈现增长趋势,由0.1增长至0.995,均值为0.681。卫生资源配置水平与新型城镇化中外商投资总额关联度最高,其次是医疗保险社会综合覆盖率、人均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新型城镇化水平与卫生总费用的关联度最高,其次是卫生技术人员和床位数。[结论]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快速增长、波动增长和基本稳定增长的阶段性特征。新型城镇化水平与卫生总费用、卫生人员及床位数密切相关,而卫生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离不开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资源配置 新型城镇化 耦合协调度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以淮南市为例
19
作者 尹建设 沈相应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10,共4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淮河以其固有的地理位置,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特别是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区域内人口质量、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以及城乡协调等均有所提升,但差距依然十分明显。文章在分析淮河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淮河以其固有的地理位置,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特别是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区域内人口质量、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以及城乡协调等均有所提升,但差距依然十分明显。文章在分析淮河经济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淮河生态经济带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人才发展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 生态经济带 绿色 城镇化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内在机理与政策展望
20
作者 郭冬梅 吴雨恒 《中州学刊》 2024年第2期30-38,共9页
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是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部署。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作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两大战略,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为支撑、相辅相成的。推动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处... 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是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部署。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作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两大战略,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为支撑、相辅相成的。推动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处理好县城与乡村、县城与大城市这两对关系,并加快实现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在城乡间的优化配置,有助于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为此,需要进一步深化城乡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城乡要素优化配置和空间布局调整,因地制宜,协同施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全面振兴 新型城镇化 有机结合 内在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