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小城镇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何伟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3年第2期17-18,共2页
重庆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地形地貌复杂、文化丰富多样、经济发展不平衡、功能定位存在差异,共有小城镇833个,其中16个中华历史文化名镇、7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16个市级中心镇,从当地特点出发&qu... 重庆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地形地貌复杂、文化丰富多样、经济发展不平衡、功能定位存在差异,共有小城镇833个,其中16个中华历史文化名镇、7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16个市级中心镇,从当地特点出发"创新小城镇发展模式"是必然的路径选择.重庆市近年来作了不懈的努力与探索,取得了明显实效,形成了独具重庆特色的小城镇发展之路. 一、注重区域定位,实施分类发展 一是对位于城市群地区和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鼓励经济发展和集聚人口,分担功能性城市群地区特定功能,以产业促进小城镇发展.如南岸区长生桥镇入驻美的、雅戈尔、国虹数码等知名企业,形成装备制造、电子电器、纺织服装、生物制药、包装印刷5大产业,连续几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镇域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增幅在全市小城镇中名列前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发展模式 五宝镇 江北区 城镇 特色景观 旅游 重庆 文化名镇
下载PDF
城镇化与小城镇发展模式的选择 被引量:1
2
作者 白晨曦 《北京规划建设》 2002年第2期62-64,共3页
本文阐述了城镇化的涵义,介绍了学术上有关城镇化道路的不同观点,提出了重点发展多元化小城镇的建议,并概括了小城镇发展的几种不同模式。
关键词 城镇 城镇发展模式 选择
下载PDF
西藏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
3
作者 郝文渊 尼玛曲珍 +2 位作者 徐瑾 李文博 王忠斌 《农技服务》 2016年第7期13-14,共2页
文章以中央城镇工作会议大力促进小城镇发展为前提,通过分析西藏小城镇和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根据西藏区域发展的禀赋条件、发展阶段和现状,提出西藏小城镇发展的点、轴线、面结合的发展模式,具体阐述了西藏小城镇发展的具体构想。
关键词 西藏 城镇 发展模式 城镇发展模式
下载PDF
小城镇发展模式比较研究——江苏吴江横扇镇和菀坪镇实证研究
4
作者 纪晓岚 黄镇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2-52,共11页
对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研究,不仅要以城镇发展动力这一标准来对小城镇发展进行分类,更要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角度出发,将小城镇发展模式划分为政府主导型城镇发展模式与市场主导型城镇发展模式两大类,分别研究政府在两种不同模式中的作用机... 对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研究,不仅要以城镇发展动力这一标准来对小城镇发展进行分类,更要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角度出发,将小城镇发展模式划分为政府主导型城镇发展模式与市场主导型城镇发展模式两大类,分别研究政府在两种不同模式中的作用机理,并深入分析两种小城镇发展模式的优缺点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发展模式 政府主导型 市场主导型
下载PDF
“劳力、资金对流互补型”城镇发展模式的探讨
5
作者 俞萍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城镇发展模式 重庆 开县 民工潮 农村生产力 集约化耕作 生存方式
下载PDF
民营经济为主导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探析
6
作者 汤姚楠 《中国城市经济》 2008年第5期58-59,共2页
我国一些小城镇经济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导和支撑,并有其自主创新显明特色。店口镇很典型,也很有借鉴意义。店171位于浙江诸暨北部,现城镇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1万,外来人口5万,与绍兴县、杭州市肖山区交接,时人曾以... 我国一些小城镇经济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导和支撑,并有其自主创新显明特色。店口镇很典型,也很有借鉴意义。店171位于浙江诸暨北部,现城镇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1万,外来人口5万,与绍兴县、杭州市肖山区交接,时人曾以“会稽(诸暨)不管,山阴(绍兴)不收”来形容当时其资源贫乏、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生活贫困。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贫困的山沟小镇,勤劳的店口人趁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历经三十年的艰苦奋斗,靠蓬勃发展和自主创新的民营经济实现店口经济翻天覆地的巨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发展模式 民营经济 城镇经济发展 自主创新 常住人口 外来人口 资源贫乏 信息闭塞
下载PDF
东莞城镇发展模式的突破意义及其启示 被引量:5
7
作者 蒋荣 《现代经济探讨》 2007年第9期15-19,共5页
东莞的地缘优势在受到外资经济的刺激后,使其城镇规模在现有的行政区划格局下得到快速发展,并形成了一种以城镇经济高度发达、城镇人口高度集聚为主要特征的东莞城镇发展模式。东莞的城镇发展模式,主要特征为中心城区与建制镇并行发展... 东莞的地缘优势在受到外资经济的刺激后,使其城镇规模在现有的行政区划格局下得到快速发展,并形成了一种以城镇经济高度发达、城镇人口高度集聚为主要特征的东莞城镇发展模式。东莞的城镇发展模式,主要特征为中心城区与建制镇并行发展、建制镇突破一般建制市的发展范畴。从借鉴东莞城镇发展经验的角度上看,国内一些地级市可以适当减少管理层次,而许多经济发达城镇则应获得更高的权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莞 城镇发展模式 爆炸性发展 行政区划
下载PDF
区域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模式与城市定位研究——以杭锦旗锡尼镇为例
8
作者 邢涛 李慧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3年第5期63-66,共4页
从区位交通、区域环境、特色资源、政策等几个角度,对锡尼镇城镇发展模式因素进行区域视角下的综合分析。并根据我国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基本类型归纳,试探锡尼镇城镇发展模式的历史阶段与其在各阶段内体现的主要发展特征。从而预测城镇的... 从区位交通、区域环境、特色资源、政策等几个角度,对锡尼镇城镇发展模式因素进行区域视角下的综合分析。并根据我国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基本类型归纳,试探锡尼镇城镇发展模式的历史阶段与其在各阶段内体现的主要发展特征。从而预测城镇的发展时序,并通过不同时期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及主导产业的研究,确定锡尼镇的城镇发展模式,最终确定城镇发展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发展模式 城镇发展时序 动力机制 主导产业
下载PDF
白沟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
9
作者 边策 王娟 姚爱科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年第8期42-43,共2页
历史上的白沟曾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陆码头,以“燕南大都会”之美誉驰名遐迩。今日,白沟已由原来的集贸市场变成了现代化的小城镇。
关键词 城镇发展模式 中国北方 集贸市场 大都会 城镇 现代化
下载PDF
三峡库区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二元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顺克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2-24,共3页
三峡大坝竣工后 ,三峡库区作为一个新特地区 ,其独特的资源环境、移民安置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本文就此提出库区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二元一体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农业产业化 城镇 城镇发展模式 土地流转置换机制 中国
下载PDF
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二元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顺克 《经济论坛》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城镇 二元一体化 城镇发展模式 旅游型城镇 户籍制度 龙头企业 中国
下载PDF
专业镇——中国县域城镇发展新模式 被引量:4
12
作者 余国扬 《南方农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共6页
关键词 县域城镇 城镇发展模式 中国 中心镇 狮岭皮具专业镇
下载PDF
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如何走向科学发展之路 被引量:66
13
作者 陆大道 宋林飞 任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共7页
2006年12月22~23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主办了“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10+10”全国高层论坛,与会代表分别从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学和城市哲学的角度对中国... 2006年12月22~23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主办了“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10+10”全国高层论坛,与会代表分别从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学和城市哲学的角度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严重问题的成因、表现、后果进行了深度反思,就我国城镇化发展如何转换模式、走科学发展之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做了深入探索。本刊发表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 长远计划 城镇化道路 空间生产 科学发展 空间正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土地城镇 城镇发展模式 发展之路
下载PDF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瑞强 张沛 李莎莎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CSCD 2011年第3期256-264,共9页
本文从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探讨了基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下的西部地区城镇化的主导模式选择与路径设计,架构了以主体功能区为基本空间单元的西部地区城镇化多维模式选择框架,并设计出西部地区的"1132"城... 本文从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探讨了基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下的西部地区城镇化的主导模式选择与路径设计,架构了以主体功能区为基本空间单元的西部地区城镇化多维模式选择框架,并设计出西部地区的"1132"城镇化总体路径,即一个核心——迁转并重,一条主线——多元集聚,三个手段——市场组织、政府规划和环境创新,两支基本力量——城乡双赢与新产业带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西部地区 城镇发展模式 路径设计
下载PDF
人地统筹、城乡互动、市场合作——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探索 被引量:4
15
作者 车乐 邓小兵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75-83,共9页
经过30年快速发展,我国传统城镇化模式日益暴露出城乡对立、人地分离、发展要素资源分配行政化层级化等弊端,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借鉴广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人地统筹、城乡互动、市场合作"... 经过30年快速发展,我国传统城镇化模式日益暴露出城乡对立、人地分离、发展要素资源分配行政化层级化等弊端,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借鉴广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人地统筹、城乡互动、市场合作"为核心理念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模式:以城乡居民综合发展的要求为本,统筹制订都市区外围相对独立发展、自我平衡的新城区和其邻近村庄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规划;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契入点和重点,立足乡村开辟新的增长空间,缓解城市土地、环境容量不足的问题,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空间布局;建立城乡互动发展的通道和平台,以市场化方式形成多元合作网络,发挥市场对劳动力、资本、土地、信息、技术等发展要素资源分配的决定性作用,实现人、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统筹 城乡互动 市场合作 新型城镇发展模式
下载PDF
寻找环境压力下的有序疏解 黄土高原典型生态基质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晖 董芦笛 《时代建筑》 2006年第4期52-55,共4页
黄土高原的环境压力是人类生存的压力, 小流域人居生态单元和生态基质是承载和反映黄土高原人居建设发展和水土流失变化双重压力的载体。压力的疏解是人居建设寻找符合多样的承载空间生态基质秩序的有机疏散或集中的建设模式。并由此提... 黄土高原的环境压力是人类生存的压力, 小流域人居生态单元和生态基质是承载和反映黄土高原人居建设发展和水土流失变化双重压力的载体。压力的疏解是人居建设寻找符合多样的承载空间生态基质秩序的有机疏散或集中的建设模式。并由此提出山地末梢型的生态环抱先决、山地川道型的人居生态串珠和台塬型人居岛状自然环绕三种脆弱自然条件下疏解环境压力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生态基质 小流域人居生态单元 城镇发展模式
下载PDF
城镇品牌发展模式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被引量:10
17
作者 肖文金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91-96,共6页
在我国目前快速城镇化进程的背景下,寻求城镇品牌发展的模式,增强城镇核心竞争力,是保证我国城镇化进程健康推进的关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本质是品牌化。实施品牌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是形势所迫、趋势所需。笔者分析了城镇... 在我国目前快速城镇化进程的背景下,寻求城镇品牌发展的模式,增强城镇核心竞争力,是保证我国城镇化进程健康推进的关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本质是品牌化。实施品牌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是形势所迫、趋势所需。笔者分析了城镇品牌内涵及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征,探讨了城镇品牌战略与新型城镇化的辩证关系,提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可选择的城镇品牌发展模式主要有地理型品牌发展模式、历史文化型品牌发展模式、城镇产业型发展模式及城镇功能型发展模式等四种,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实施城镇品牌战略要坚持"市场调查—综合评价—提炼设计—规划建设—管理监控—全程营销"路径,建议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打造城镇品牌时应当多元整合、重点突破、合力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品牌发展模式 新型城镇 协同发展
下载PDF
水库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模式选择——以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区为例
18
作者 王保乾 朱静 徐德新 《水利经济》 2016年第2期72-77,共6页
研究影响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确定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指标选择和评价方法,综合运用多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析各种因素对城镇化的贡献程度,以此为依据进行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将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概... 研究影响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确定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指标选择和评价方法,综合运用多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析各种因素对城镇化的贡献程度,以此为依据进行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将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概括为:综合发展导向型、矿产资源加工导向型、生态旅游导向型、农产品加工带动型4种模式。然后对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区的8个乡镇进行综合研究,分别确定其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及区域增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移民 城镇发展模式 水库移民安置区 白鹤滩水电站
下载PDF
略论我国现有城镇住宅业发展模式的转变
19
作者 尹伯成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5-127,共3页
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国现行城镇住房发展模式必须转变:发展目标上,以拉动经济增长为主转变为以关注民生为主;发展平台上,将从目前主要是发展商品住宅转变为发展商品性住宅和保障性住宅并举的两条腿走路格局;需求结构... 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国现行城镇住房发展模式必须转变:发展目标上,以拉动经济增长为主转变为以关注民生为主;发展平台上,将从目前主要是发展商品住宅转变为发展商品性住宅和保障性住宅并举的两条腿走路格局;需求结构上,将以强烈的投资、投机需求转向理性消费为主;供给结构上,将从偏好开发较高档的大套型商品住宅转向主要开发中小套型的普通商品房或保障性住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住房发展模式 商品性住房 保障性住房
下载PDF
走向第三文明: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模式批判
20
作者 吴建厂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9,共5页
2006年12月22~23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主办了“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10+10”全国高层论坛,与会代表分别从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学和城市哲学的角度对中国... 2006年12月22~23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主办了“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10+10”全国高层论坛,与会代表分别从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学和城市哲学的角度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严重问题的成因、表现、后果进行了深度反思,就我国城镇化发展如何转换模式、走科学发展之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做了深入探索。本刊发表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城镇 发展理念 人类 新农村建设 城市化 可持续性发展 文明 城镇发展模式 交往实践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