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0篇文章
< 1 2 1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长期香菇培养料中木质纤维素的变化特征
1
作者 刘丽娜 李顺峰 +5 位作者 许方方 崔国梅 高帅平 王安建 田广瑞 魏书信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7,共8页
为探究不同生长期香菇培养料中木质纤维素的变化特征,促进其高效降解利用,以香菇培养料为研究对象,采用范式抽提法、X-射线衍射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光学显微成像法对各生长期香菇培养料的木质纤维素含量、纤维素结晶度、木质纤... 为探究不同生长期香菇培养料中木质纤维素的变化特征,促进其高效降解利用,以香菇培养料为研究对象,采用范式抽提法、X-射线衍射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光学显微成像法对各生长期香菇培养料的木质纤维素含量、纤维素结晶度、木质纤维素相关的官能团和纤维形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香菇生长进程的推进,木质纤维素各组分含量显著下降,纤维素生殖生长阶段降解较多,半纤维素、木质素、综纤维素降解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进入转色后降解速度加快。二茬菇时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综纤维素含量分别比原料降低了34.73%、61.58%、57.15%、42.33%。各生长期的香菇培养料均具有典型的纤维素X射线衍射特征,纤维素结晶区被破坏,典型衍射峰的结晶度持续减少。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木质纤维素的红外光谱特征官能团主要吸收峰的位置未发生改变,但振动强度减弱,与木质纤维素各组分的降解利用规律一致;特征峰比值I1723/I1510、I1383/I1510、I1157/I1510呈现不断减少趋势,而I897/I1510在转色和一茬菇呈增大趋势,表明香菇对木质纤维素各组分的降解程度不同,该生长期木质素相比纤维素有着更快的降解速率。纤维长度及宽度总体上呈现降低的趋势,二茬菇与其他生长期存在显著性差异。经显微镜观察,二茬菇纤维壁及内腔遭到破坏,明显区别于原料。因此,香菇对培养料木质纤维素具有较强的持续的降解作用,可显著降低木质纤维素含量,破坏纤维素结晶区,使得红外光谱吸收峰及纤维形态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木质纤维素 培养料 结晶度 红外光谱 纤维形态
下载PDF
平菇培养料三次发酵技术初探
2
作者 钱武兵 黄建春 +4 位作者 王倩 蔡斌强 仇阳阳 李寅辉 徐佳佳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1期44-48,共5页
试验借鉴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技术与工艺流程,进行平菇培养料的三次发酵。对发酵过程中培养料的理化参数进行跟踪,并统计平菇的发菌时间与出菇产量。结果表明:平菇培养料三次发酵技术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平菇 培养料 发酵 三次发酵 三次料
下载PDF
不同培养料配方栽培大球盖菇的营养成分比较
3
作者 张俊花 高海 +4 位作者 王惊宇 柳杨 冯波 孙世海 刘迎春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围绕不同秸秆料栽培大球盖菇,开展培养料配方筛选试验,为大球盖菇的标准化生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试验设6个大球盖菇培养料配方,比较分析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差异。结果:(1)配方3子实体蛋白质含量最高,配方6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 目的:围绕不同秸秆料栽培大球盖菇,开展培养料配方筛选试验,为大球盖菇的标准化生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试验设6个大球盖菇培养料配方,比较分析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差异。结果:(1)配方3子实体蛋白质含量最高,配方6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2)配方3钾元素含量最高,配方2和配方3磷含量较高;(3)配方2总糖最高,配方4食用菌多糖、还原糖最高;(4)子实体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差异,配方4粗纤维最高;(5)配方1总黄酮含量最高。结论:配方2、配方4可作为适宜培养料配方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培养料配方 子实体 营养成分
下载PDF
香菇培养料的双螺杆挤压灭菌工艺优化
4
作者 魏书信 王安建 +5 位作者 高帅平 田广瑞 刘丽娜 许方方 李顺峰 崔国梅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79,共8页
为提高香菇培养料利用双螺杆挤出机连续灭菌的工艺效果,研发培养料新型灭菌技术,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以培养料灭菌率为指标,进行灭菌工艺优化,并进行香菇栽培试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香菇培... 为提高香菇培养料利用双螺杆挤出机连续灭菌的工艺效果,研发培养料新型灭菌技术,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以培养料灭菌率为指标,进行灭菌工艺优化,并进行香菇栽培试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香菇培养料双螺杆挤压灭菌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初始含水量48.6%、喂料电机频率27 Hz、Ⅲ区温度162℃、木屑润水时间3 h、Ⅰ区温度90℃、Ⅱ区温度140℃、Ⅳ区温度130℃、螺杆电机频率21 Hz,该工艺条件下,双螺杆挤压香菇培养料灭菌率达99.92%。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压灭菌生产的香菇栽培袋质量、菌丝体满袋天数、转色天数与对照传统蒸汽灭菌相比均无显著变化,菌棒可以正常出菇、菇型良好,香菇单菇质量、菌盖直径、菇柄长度显著增加,菌袋的坏袋率显著降低。综上,双螺杆挤压灭菌对香菇培养料的灭菌加工具有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香菇 培养料 菌棒 灭菌 双螺杆挤压
下载PDF
平菇发酵培养料制备过程中黄曲霉毒素降解变化分析
5
作者 崔筱 胡素娟 +4 位作者 刘芹 吴杰 师子文 张玉亭 孔维丽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3-99,共7页
为解析平菇发酵培养料制备过程中黄曲霉毒素降解的变化规律,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和宏基因组学技术,对平菇发酵培养料制备过程中5个时期黄曲霉毒素含量及相关微生物基因丰度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初期(T1)培养料含有AFM1、AFG2... 为解析平菇发酵培养料制备过程中黄曲霉毒素降解的变化规律,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和宏基因组学技术,对平菇发酵培养料制备过程中5个时期黄曲霉毒素含量及相关微生物基因丰度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初期(T1)培养料含有AFM1、AFG2两种黄曲霉毒素,升温阶段(T2)其含量均升至最高;第2次至第4次翻堆(T3至T5)时期未检测到黄曲霉毒素。相关性分析表明,两种黄曲霉毒素含量与曲霉属的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类芽胞杆菌属(Paenibacillus)和藤黄单胞菌属(Luteimonas)在发酵过程中是优势属,且具有降解黄曲霉毒素的能力;发酵过程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变化与该2个属的相对丰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推测该2个属可能在平菇培养料发酵过程中降解了黄曲霉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发酵培养料 黄曲霉毒素 降解
下载PDF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香菇胞外酶活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楚晓真 崔杏春 +2 位作者 刘格 王保瑞 高翔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114,共5页
为了探究不同香菇配方培养料中胞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以及对产量、子实体品质的影响,以香菇9608为材料,采用3种不同香菇培养料配方[配方1:栎木78%(w,后同)、麸皮20%、石灰1%、石膏1%;配方2:苹果木39%、栎木39%、麸皮20%、石灰1%、石膏1%... 为了探究不同香菇配方培养料中胞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以及对产量、子实体品质的影响,以香菇9608为材料,采用3种不同香菇培养料配方[配方1:栎木78%(w,后同)、麸皮20%、石灰1%、石膏1%;配方2:苹果木39%、栎木39%、麸皮20%、石灰1%、石膏1%;配方3:苹果木78%、麸皮20%、石灰1%、石膏1%]进行试验,检测了香菇不同生长时期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和漆酶4种胞外酶的活性,香菇产量以及子实体中营养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配方2香菇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在转色期和现蕾期较配方1和配方3高;配方2香菇总产量以及生物学效率最高,单袋平均产量1 126.1 g,比配方1、配方3分别增产6.87%、22.60%;配方2香菇子实体中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配方1和3。因此,使用栎木和苹果木混合培养料可提高香菇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培养料配方 胞外酶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双孢蘑菇发酵培养料中一株杂菌的初步鉴定及发生原因分析
7
作者 蒋宁 侯立娟 +5 位作者 沙建军 刘施航 马林 曲绍轩 李辉平 林金盛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期75-77,81,共4页
本文对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中发现的一株杂菌进行了镜检和ITS测序比对,初步鉴定为肉质碘光盘菌(Iodophanus carneus);并对该菌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培养料 杂菌 鉴定
下载PDF
羊肚菌原种培养料配方初步筛选
8
作者 朱金霞 冯锐 +4 位作者 任怡莲 郑国保 李苗 朱丹 熊丽萍 《宁夏农林科技》 2023年第1期8-10,19,共4页
为筛选出羊肚菌原种培养料配方,以六妹羊肚菌菌株为试验材料,设小麦+棉籽壳(MM)、小麦+枸杞枝屑(MG)、小麦+稻壳(MD)、小麦+玉米芯(MY)、纯小麦(MCK)5个处理,以纯小麦(MCK)为对照,比较不同原种培养料对羊肚菌菌丝长度及菌丝生长势的影... 为筛选出羊肚菌原种培养料配方,以六妹羊肚菌菌株为试验材料,设小麦+棉籽壳(MM)、小麦+枸杞枝屑(MG)、小麦+稻壳(MD)、小麦+玉米芯(MY)、纯小麦(MCK)5个处理,以纯小麦(MCK)为对照,比较不同原种培养料对羊肚菌菌丝长度及菌丝生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料为小麦+玉米芯时,羊肚菌原种菌丝体长度虽不是最大,但能产生较多的菌核,且菌丝较为稠密,为较佳的羊肚菌原种培养料。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优质羊肚菌原种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原种培养料 菌丝体
下载PDF
使用不同木屑培养料栽培香菇对比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政 钱小华 陈余红 《上海蔬菜》 2023年第4期57-58,92,共3页
作者以桑树、栗树、桉树木屑为培养料原料,研究不同木屑对浙香6号香菇的菌丝发育、子实体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智能控温养菌棚内养菌,桑树、栗树、桉树木屑培养料对香菇菌丝生长发育的影响差异不大,对子实体性状、产... 作者以桑树、栗树、桉树木屑为培养料原料,研究不同木屑对浙香6号香菇的菌丝发育、子实体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智能控温养菌棚内养菌,桑树、栗树、桉树木屑培养料对香菇菌丝生长发育的影响差异不大,对子实体性状、产量的影响略有差异。其中,栗树木屑培养料处理香菇的菌盖相对较大、较厚,桑树木屑培养料处理香菇的单棒产量、生物转化率相对较高,桉树木屑培养料处理香菇的子实体性状、产量表现稍差,但菌丝发育速度较快,第1潮菇的采收期较其他2种木屑培养料处理提早1~2 d。综上所述,桑树、栗树、桉树木屑均可作为袋栽香菇的培养料,但使用以桑树、栗树木屑为主的培养料栽培香菇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栽培 木屑培养料 桑树 栗树 桉树
下载PDF
黄芪茎秆栽培大球盖菇培养料配方优化试验
10
作者 李志江 王琴 +2 位作者 王振坤 李冠亨 马丽 《食用菌》 CAS 2023年第6期37-39,共3页
筛选黄芪茎秆培养料栽培大球盖菇的适宜配方,以麦草为对照进行黄芪茎秆栽培大球盖菇配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黄芪茎秆最优配方(黄芪茎秆90%,麸皮8%,石灰1%,石膏1%)与CK对比,菌丝长势旺盛,增产157%,生物转化率达64%。
关键词 大球盖菇 黄芪茎秆 麦草 培养料 配方筛选
下载PDF
不同树种培养料对马桑香菇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1
作者 刘远伦 曾庆庆 +2 位作者 吴康 周丹 兰宣莲 《食药用菌》 2023年第3期187-190,共4页
马桑香菇原为生长于高寒山区马桑树枯枝上的野生香菇,美味鲜嫩、香气怡人,贵州遵义地区已实现人工大面积栽培,但因过度依赖马桑木屑,产业难以持续发展。以马桑、泡桐、板栗、青冈、香椿、刺槐、枫香、杜仲和光皮桦木屑为栽培主料,研究... 马桑香菇原为生长于高寒山区马桑树枯枝上的野生香菇,美味鲜嫩、香气怡人,贵州遵义地区已实现人工大面积栽培,但因过度依赖马桑木屑,产业难以持续发展。以马桑、泡桐、板栗、青冈、香椿、刺槐、枫香、杜仲和光皮桦木屑为栽培主料,研究各树种木屑对马桑香菇生长的影响。结果:马桑木屑最适宜马桑香菇的栽培,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为4.15 cm/d,单菇鲜重为6.28 g,产量达318.66 g/棒;其次为泡桐木屑,菌丝生长速度为4.06 cm/d,单菇鲜重为5.16 g,产量为254.00 g/棒,同时光皮桦和青冈木屑也是较为理想的马桑香菇栽培原料,产量都在200.00 g/棒以上。表明泡桐、青冈和光皮桦等木屑可以替代马桑木屑用于马桑香菇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桑香菇 马桑菌 培养料 树种 产量 菌丝生长速度
下载PDF
平菇培养料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及物质变化研究
12
作者 周金看 赵玉阳 +3 位作者 夏会楠 李东晓 郑素月 王春霞 《食药用菌》 2023年第5期338-343,共6页
为提高平菇培养料发酵技术,通过对以玉米芯为主料的培养料于不同发酵时期即0 d(C-0)、5 d(C-1)、12 d(C-2)、18 d(C-3)、24 d(C-4)时测定含水量、pH、电导率、有机质含量、碳含量、氮含量和酶活性,研究平菇培养料室外发酵过程中理化性... 为提高平菇培养料发酵技术,通过对以玉米芯为主料的培养料于不同发酵时期即0 d(C-0)、5 d(C-1)、12 d(C-2)、18 d(C-3)、24 d(C-4)时测定含水量、pH、电导率、有机质含量、碳含量、氮含量和酶活性,研究平菇培养料室外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及物质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平菇培养料含水量为65.24%~73.04%;pH在8.18~10.21,C-1时期上升到最大值10.21后逐渐下降;电导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由起始的1419.63 us/cm下降至结束时的930 us/cm;有机质和碳含量均下降,分别由最初的65.94%和38.26%下降至39.13%和22.70%;氮含量上升,由最初的0.16%上升至0.31%;漆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3种酶活性均表现下降—上升—下降趋势,最高活性及其时期分别为31.3 U/mL(C-2)、4.33 U/mL(C-0)和13.47 U/mL(C-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培养料 发酵 理化性质 物质变化
下载PDF
食用菌培养料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13
作者 赵玉阳 周金看 +3 位作者 夏会楠 李东晓 郑素月 王春霞 《食药用菌》 2023年第4期262-269,共8页
培养料是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基础,决定栽培产量与品质。双孢蘑菇、姬松茸、草菇等通常采用发酵培养料栽培,研究培养料发酵过程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对培养料发酵技术改进、原材料选择调整、培养料配方优化等具有指导意... 培养料是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基础,决定栽培产量与品质。双孢蘑菇、姬松茸、草菇等通常采用发酵培养料栽培,研究培养料发酵过程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对培养料发酵技术改进、原材料选择调整、培养料配方优化等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查阅文献,系统阐述食用菌培养料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含水率、pH和电导率等的变化,培养料中有机质、总氮、碳氮比的营养变化,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物质变化,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漆酶的酶活性变化,以及细菌和真菌微生物群落变化规律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培养料发酵 理化性质 微生物群落 营养变化 物质变化
下载PDF
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后贮藏和利用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建春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30,共2页
1 国内双孢蘑菇培养料生产概况 我国的双孢蘑菇栽培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推广,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主要产区在福建、江苏、浙江、四川、上海等,90年代初开始,实现了“南菇北移”的技术革新,河北、山东等省双孢蘑菇栽培发展迅速,成... 1 国内双孢蘑菇培养料生产概况 我国的双孢蘑菇栽培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推广,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主要产区在福建、江苏、浙江、四川、上海等,90年代初开始,实现了“南菇北移”的技术革新,河北、山东等省双孢蘑菇栽培发展迅速,成为国内双孢蘑菇栽培的重要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革新 培养料发酵 双孢蘑菇 贮藏 蘑菇栽培 蘑菇培养料 生产概况 年代
下载PDF
基础培养料对杂种天麻产量的影响
15
作者 段宁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基础培养料 杂种天麻 产量 影响因素 培养料配方 箭麻 白麻 米麻
下载PDF
蘑菇培养料发酵不能熟过头
16
作者 冯国民 《食用菌》 2011年第3期60-60,共1页
蘑菇培养料须经发酵腐熟。有的菇农认为培养料发酵腐熟程度越高越好,其实不然。如果腐熟过渡,培养料营养成份大部分被微生物消耗,不能满足蘑菇对营养的需要。料中草茎失去弹性,通气性差,不利于蘑菇菌丝体的呼吸。
关键词 培养料发酵 蘑菇培养料 营养成份 腐熟 微生物 通气性 菌丝体 草茎
下载PDF
不同培养料对鸡腿菇胞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朝贵 邵坤 +3 位作者 聂和平 周贤达 强志强 谷春花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2,共3页
实验设计了6个不同鸡腿菇培养基配方,分别提取其在菌丝半袋、菌丝满袋、原基、幼菇、成熟5个生长阶段粗酶液,通过测定纤维素酶、漆酶和淀粉酶活性,初步揭示出不同培养基对鸡腿菇纤维素酶、漆酶、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及规律.结果表明:不同... 实验设计了6个不同鸡腿菇培养基配方,分别提取其在菌丝半袋、菌丝满袋、原基、幼菇、成熟5个生长阶段粗酶液,通过测定纤维素酶、漆酶和淀粉酶活性,初步揭示出不同培养基对鸡腿菇纤维素酶、漆酶、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及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配方对各种酶的活力大小有影响,但各种酶活性在不同基质中变化规律一致,基质成分对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腿菇 培养料 纤维素酶 漆酶 淀粉酶
下载PDF
灭蝇胺及其代谢物三聚氰胺在银耳及银耳培养料中的消解和残留 被引量:12
18
作者 蔡春平 秦福龙 +4 位作者 薛芝敏 卢声宇 王丹红 王琪 曹建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17-1422,共6页
为了研究灭蝇胺在银耳及银耳培养料中的降解残留规律,建立了同时测定银耳、银耳培养料中灭蝇胺和三聚氰胺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灭蝇胺在银耳和银耳培养料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1.9%—95.5%,三聚氰胺在银耳和银耳培养料中的平均回收率... 为了研究灭蝇胺在银耳及银耳培养料中的降解残留规律,建立了同时测定银耳、银耳培养料中灭蝇胺和三聚氰胺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灭蝇胺在银耳和银耳培养料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1.9%—95.5%,三聚氰胺在银耳和银耳培养料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0.8%—98.6%,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低于9.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灭蝇胺在降解过程中可转化为三聚氰胺;灭蝇胺和三聚氰胺在银耳培养料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5.5 d、34.9 d;推荐剂量低浓度直接对银耳子实体施药,灭蝇胺在银耳中的降解半衰期为5.3 d,银耳采收时灭蝇胺的残留量为0.39 mg.kg-1,三聚氰胺的残留量为0.32 mg.kg-1;菌袋扩穴后按推荐剂量高浓度对菌袋施药,灭蝇胺在银耳中的降解半衰期为5.6 d,银耳采收时灭蝇胺残留量别为0.14 mg.kg-1,三聚氰胺的残留量为0.15 mg.kg-1.两种施药方式,银耳中三聚氰胺的残留量均符合我国残留限量的要求,灭蝇胺的残留量符合日本肯定列表制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蝇胺 三聚氰胺 银耳 银耳培养料 高效液相色谱法 消解规律
原文传递
平菇及其培养料中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消解动态 被引量:11
19
作者 樊中臣 唐俊 +4 位作者 操海群 吴祥为 花日茂 汤锋 岳永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1-44,共4页
在确证平菇培养料中联苯菊酯、甲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残留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供试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平菇和培养料中的消解动态规律。结果表明:5种供试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平菇和培... 在确证平菇培养料中联苯菊酯、甲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残留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供试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平菇和培养料中的消解动态规律。结果表明:5种供试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平菇和培养料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01~5.06、25.48~54.59d。平菇培养料的灭菌会显著减少其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量,降解率达18.80%~61.16%。平菇在含有联苯菊酯等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培养料中栽培42、62、83、103d后,培养料中供试农药残留量仍较高,分别为1.29~7.40、1.55~6.81、0.32~1.78、0.14~1.76mg/kg,同步采集的平菇子实体中均未检测到供试农药的残留量。因此,平菇培养料中供试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不会向平菇子实体转移,对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培养料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消解动态 半衰期
下载PDF
白平菇液体菌种最佳培养料的选择 被引量:12
20
作者 黄清荣 辛晓林 +3 位作者 卜庆梅 王淑芳 蔡德华 樊玉洁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9-80,共2页
以几种常见栽培原料进行白平菇高产栽培的试验 ,对其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以棉籽壳为栽培料的产量最高 ,但配以苹果渣辅料也能获得很好的效益。
关键词 白平菇 液体菌种 培养料 栽培 苹果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