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51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科竞赛导向的本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1
作者 方颖 彭蓉 +2 位作者 王正 张沪寅 刘斌 《计算机教育》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针对计算机相关学科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科竞赛的作用及目前的不利因素,提出学科竞赛导向的本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介绍人才培养实践过程,最后说明人才培养效果。
关键词 学科竞赛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拔尖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模具设计卓越工程人才“三位一体、四方联动”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
作者 张占国 李立新 +1 位作者 孙丽霞 刘晓波 《机械设计》 CSCD 2024年第1期188-194,共7页
在新时代、新经济和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大批能够适应模具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模具设计卓越工程人才,越来越得到教育界与产业界的重视和关注。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与以产教深度融合作为推进模具设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创建了耦合... 在新时代、新经济和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大批能够适应模具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模具设计卓越工程人才,越来越得到教育界与产业界的重视和关注。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与以产教深度融合作为推进模具设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创建了耦合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政府搭建平台,以高校和企业为主导,第三方专业机构辅助的“三位一体、四方联动”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该模式的创新之处是在政府、高校和企业之外,引入了既熟悉工程教育教学规律,又深谙企业生产实践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在政府的支持、调控与指导下,对接高校和企业,四方联合打造模具设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协作共同体。该模式突破了传统校企合作的藩篱,解决了产教“联而不动、动而乏力”的问题,有效提升了材料成型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促进了学生更加充分与更高质量的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模式 卓越工程人才 产教融合 模具设计 新工科
原文传递
课程思政引领下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3
作者 李学华 徐俊 +1 位作者 蒋耿民 石静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4-98,共5页
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其本质在于立德树人。目前高校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立德树人要求不明确、师资队伍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不足、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融合生硬、学生思政考核评价体系缺... 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其本质在于立德树人。目前高校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立德树人要求不明确、师资队伍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不足、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融合生硬、学生思政考核评价体系缺乏等问题。文章将课程思政融入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修订、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思政框架构建及课程评价体系健全等方面进行研究,把思政教育贯穿始终,实现专业教育的增智与立德同行,为国家培养出政治方向正确、理论知识扎实、具备研究创新能力的土木类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土木类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协同视域下工科研究生产学研用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
4
作者 常泽辉 彭娅楠 +2 位作者 王峰 杨洁 赵萌 《高教学刊》 2024年第9期38-41,共4页
加强协同创新是提高工科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内在要求,完善产学研用是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培养机制的必然方式。当前,地方高校工科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与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创新意识淡薄、实用成果匮乏... 加强协同创新是提高工科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内在要求,完善产学研用是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培养机制的必然方式。当前,地方高校工科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与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创新意识淡薄、实用成果匮乏、聚焦思考不足,究其原因,问题意识缺乏、知识来源单一、学习氛围封闭是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为此,作者团队与行业企业联合建成太阳能光热产业示范基地,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工程示范为载体,以成果转化为驱动,以产业应用为目标,探索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工科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尝试在多个产业示范基地建立具有鲜明工科特色的“科技小站”,通过模式与实践的高效融合,充分释放研究生的内在创新要素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产学研用 研究生 培养模式 实践
下载PDF
“计算·AI+X”创新型计算机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5
作者 江颖 吴维刚 +2 位作者 郑伟诗 吴岸聪 肖侬 《计算机教育》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针对面向复杂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分析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提出“计算·AI+X”的新培养模式,介绍人才培养方法,阐述培养模式创新点,最后说明人才培养成效。
关键词 计算机 研究生 人工智能 创新能力 计算思维 培养模式
下载PDF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N+2+3”培养模式为例
6
作者 安小米 加小双 王彦妍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期78-84,106,共8页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与标准化领域关联密切,随着信息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逐渐凸显。本文旨在基于当前标准化人才培养的经验,优化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文献研究、网络调查对国内外...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与标准化领域关联密切,随着信息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逐渐凸显。本文旨在基于当前标准化人才培养的经验,优化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文献研究、网络调查对国内外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采用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对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人才培养的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研,继而进行案例分析。该典型案例中,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人才培养采用“N+2+3”模式,即“标准驱动、两层培育、三维协同”。通过比较该模式与国内外标准化人才培养的经验,发现该模式存在教学主体不够多元、忽略产业和市场需求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优化模型,以促进更加全面的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人才 信息资源管理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 标准化教育
下载PDF
“1+X”证书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7
作者 王伟 王丽辉 崔凤彩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9-92,共4页
“1+X”证书制度是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抓手。以河北省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人才培养现状及其面临的困境,明确了应用型社区管理与服务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并构建了社区... “1+X”证书制度是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抓手。以河北省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人才培养现状及其面临的困境,明确了应用型社区管理与服务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并构建了社区治理“1+X”证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1+X”证书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立德树人理念下构建“一核四维”人才培养模式
8
作者 李丽波 王珩 +3 位作者 张桂玲 李佳 李东平 崔德生 《化工管理》 2024年第7期20-23,共4页
随着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不断推进,新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亟需与之相适应。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更加强调知识传授而缺乏创新思维培养,同时也存在着对专业素养教育关注不足、实践教学体系薄弱以及缺乏创新创业教育... 随着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不断推进,新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亟需与之相适应。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更加强调知识传授而缺乏创新思维培养,同时也存在着对专业素养教育关注不足、实践教学体系薄弱以及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等问题。基于新工科特点,文章旨在积极探索“一核四维”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履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一核四维” 新工科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建立临床药学实习带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9
作者 高扬 高岱佺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118-121,共4页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学部以培养临床药学系的临床带教老师为导向,充分发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国家级神经医学与老年医学品牌优势,通过“以教代建”“以教代培”的培训方式,建立以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抗感染、心脏内科、全科5个...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学部以培养临床药学系的临床带教老师为导向,充分发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国家级神经医学与老年医学品牌优势,通过“以教代建”“以教代培”的培训方式,建立以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抗感染、心脏内科、全科5个临床药师专业为依托的多专业学科方向的临床药师团队,促进临床药学专业可持续发展。药学部的培训形式与内容依据教师所在不同的工作岗位,设定相关的教学内容,由22名药师组成的师资队伍编写教案和课件。药学部首次建立了药学岗位全覆盖的师资队伍,形成一套完整的实习教学内容,产生创新性成果。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参加学术活动的自我学习与集中授课以及现场示范的教学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以教代培”和“以教代建”的方法和模式,既不影响临床工作,又能在工作中提升,既有创新性,又有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学 临床药师 实习带教 教学培训 师资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基于行企校协同育人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0
作者 岳鹍 易艳明 高月辉 《高教学刊》 2024年第6期158-161,共4页
针对无人机技术高速迭代、专业融合度强及创新要求高的行业特征,为解决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更新不及时,难以支持产业链的纵深发展的问题,构建行企校多元主体办学的格局,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发挥协同育人功效,从专... 针对无人机技术高速迭代、专业融合度强及创新要求高的行业特征,为解决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更新不及时,难以支持产业链的纵深发展的问题,构建行企校多元主体办学的格局,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发挥协同育人功效,从专业布局、培养体系、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改革,分级分类培养会装、会飞、能应用和能创新的“两会两能”的全产业链高质量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助力我国无人机行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育人 无人机应用技术 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体系 课堂教学
下载PDF
着眼未来教育家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构建
11
作者 秦春生 邬志辉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设立是我国博士学位制度的一项重大创新,是培养造就未来教育家的重要途径,对建设教育强国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构建一个既符合教育博士类别要求又能彰显教育博士规格质量的培养模式,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设立是我国博士学位制度的一项重大创新,是培养造就未来教育家的重要途径,对建设教育强国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构建一个既符合教育博士类别要求又能彰显教育博士规格质量的培养模式,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本文结合东北师范大学的实践探索,从教育博士培养改革的时代之需、他山之石、理论之基、实践之径四个方面,阐释“目标导向、理实互构、三维协同”教育博士培养模式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以期能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教育家 教育博士 培养模式 理实互构
下载PDF
“科教+产教”双驱动融合的计算机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2
作者 彭淑娟 钟善男 +1 位作者 柳欣 杜吉祥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0期62-65,共4页
面对传统科教与产教中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存在的耦合性不足,该文探索“科教+产教”双驱动融合视域下计算机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从思想转变和理念建设、体系构建和规划、资源保障和人才培养三个层面提出总体框架,并针对性... 面对传统科教与产教中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存在的耦合性不足,该文探索“科教+产教”双驱动融合视域下计算机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从思想转变和理念建设、体系构建和规划、资源保障和人才培养三个层面提出总体框架,并针对性地提出多条具体举措,充分诠释“科教+产教”双驱动融合的教育理念,最后阐明所提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两点特色。研究成果能够在促进教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的同时,成就更多适应新时代计算机类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 科教+产教 双驱动融合 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
下载PDF
案例赋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5W”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13
作者 胡海波 周洁 卢海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4年第4期30-36,共7页
分析发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尚存诸多发展矛盾,江西财经大学以案例为载体,遵循案例驱动专业学位研究生“理实融合”能力培育、强化“持续发展”特色属性和“中国管理”精神内涵烙印的“三个驱动”变革理念,把握“用案例讲好中国管... 分析发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尚存诸多发展矛盾,江西财经大学以案例为载体,遵循案例驱动专业学位研究生“理实融合”能力培育、强化“持续发展”特色属性和“中国管理”精神内涵烙印的“三个驱动”变革理念,把握“用案例讲好中国管理故事”的核心,围绕Why、Who、What、When和Where五个“W”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5W”培养模式,并进一步构建起支撑该培养模式的“154”实践应用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案例 研究生教育 “5W”培养模式 中国管理故事
下载PDF
扩招背景下一流材料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14
作者 包艳华 崔升 陆春华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2期65-68,共4页
为了给社会输送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文章基于相关背景,首先阐述了扩招背景下一流材料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思路,然后论述了扩招背景下一流材料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关键词 培养模式 材料类 研究生 扩招
下载PDF
理工类综合院校区域国别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建设探究
15
作者 刘丽丽 李春林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在“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探索建立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建设范式是当前我国高校面临的迫切任务。基于此,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区域国别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理工类综合院校为例,着重对... 在“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探索建立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建设范式是当前我国高校面临的迫切任务。基于此,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区域国别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理工类综合院校为例,着重对该类院校区域国别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体系、师资及平台建设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高校区域国别人才培养模式的分类建构及具体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别与区域研究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建设
下载PDF
军队院校“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以武警部队卫生警士培训为例
16
作者 李霞 杨瑾 +1 位作者 李灵芝 金鑫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3期13-16,共4页
军队院校教育是我军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是做好军事教育工作的基本遵循。军队院校应顺应国防和军队体制改革的需求,发挥好培养部队人才的中坚作用。武警后勤学院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在承担武警部队卫生警士职... 军队院校教育是我军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是做好军事教育工作的基本遵循。军队院校应顺应国防和军队体制改革的需求,发挥好培养部队人才的中坚作用。武警后勤学院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在承担武警部队卫生警士职业技能培训任务过程中,积极探索构建向战为战“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路径。通过科学安排培训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员的专业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卫生警士的培训质量,为部队战斗力建设与生成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警士 技能培训 一专多能 培养模式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卓越农林经管人才”实践能力经纬耦合模块化培养模式探究
17
作者 刘宇鹏 戴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275-278,282,共5页
教育部提出的“新农科”建设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均对新时期全国农林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在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以往实践教学经验,构建了微观、中观与宏观有机结... 教育部提出的“新农科”建设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均对新时期全国农林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在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以往实践教学经验,构建了微观、中观与宏观有机结合,横向与纵向经纬耦合的多层面设计、多主体参与的实践能力培养架构,最后提出了“卓越农林经管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卓越农林经管人才 经纬耦合模块化培养模式
下载PDF
农林类拔尖创新人才“五育”培养模式的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实验学院为例
18
作者 赵璐 王小平 李海华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5期57-60,共4页
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农林类拔尖创新人才是涉农高校肩负的历史使命。为紧扣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实验学院构建了德育为先、智育固本、体育强魄、美育化人和劳育重实的“五育”并举培养体系,并将优化学生... 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农林类拔尖创新人才是涉农高校肩负的历史使命。为紧扣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实验学院构建了德育为先、智育固本、体育强魄、美育化人和劳育重实的“五育”并举培养体系,并将优化学生培养方案、创新学生评价机制和拓宽教师参与“五育”培养渠道作为完善“五育”培养体系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培养模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拔尖创新人才
下载PDF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19
作者 姜军 张海森 +2 位作者 马耀文 袁茜 闫莹 《商展经济》 2024年第3期139-143,共5页
本文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践,在分析物流管理专业群人才需求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总结了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并从产教融合探索、课程体系构建、教... 本文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践,在分析物流管理专业群人才需求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总结了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并从产教融合探索、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改革、教师团队建设四个方面分析了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以供行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 协同效应 物流管理 供应链物流
下载PDF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综合性高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宁波大学为例
20
作者 曹罗丹 王一帆 李加林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
师范专业认证是衡量高校师范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指导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立足师范认证的核心理念,结合宁波大学地理科学(师范)的专业现状,提出“1234”新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 师范专业认证是衡量高校师范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指导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立足师范认证的核心理念,结合宁波大学地理科学(师范)的专业现状,提出“1234”新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教育平台的建设和改革进行了探讨:以区域综合为特点,打造通识课程平台;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搭造专业课程平台;以师范性为中心,打造教师教育课程中心;以实践教学资源为依托,搭建综合实践课程平台。通过构建一套完整的评价与持续改进体系,以期为师范认证背景下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地理科学 地方高校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