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2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CTA的血流储备分数对心肌桥心肌缺血的评估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闫玉洁 袁俊强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649-651,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造影(CCTA)的血流储备分数(FFR)评估心肌桥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72例心肌桥患者,根据心肌桥深度将其分为表浅组(35例)和纵深组(37例),并以FFRCT<0.75为界,将其分为FFRCT值... 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造影(CCTA)的血流储备分数(FFR)评估心肌桥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72例心肌桥患者,根据心肌桥深度将其分为表浅组(35例)和纵深组(37例),并以FFRCT<0.75为界,将其分为FFRCT值正常组和异常组。比较纵深组与表浅组心肌桥解剖特征。采用单因素分析相关指标对FFRCT值的影响,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心肌桥心肌缺血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下面积(AUC)比较心肌桥长度、深度对心肌桥心肌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纵深组心肌桥深度高于表浅组(P<0.05),两组心肌桥长度、位置、收缩期狭窄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FFRCT值正常组与异常组心肌桥分型、长度、深度、位置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心肌桥长度、深度是心肌桥心肌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二者AUC值分别为0.889、0.825,对心肌桥心肌缺血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纵深型心肌桥患者FFRCT值异常;心肌桥长度和深度是心肌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均对心肌缺血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造影 血流储备分数 心肌桥 心肌缺血 评估价值
下载PDF
基于CCTA的血流储备分数临床应用进展
2
作者 李诗航 张晓琴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3年第2期279-284,共6页
近年来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衍生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_(CT))是心血管成像的一项重大进步,血流储备分数能够识别病变特异性缺血,并为血运重建的临床决策提供信息,充当有创性冠状动脉造影(ICA)的把关人。本文旨在综述FFR_(CT)的研究... 近年来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衍生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_(CT))是心血管成像的一项重大进步,血流储备分数能够识别病变特异性缺血,并为血运重建的临床决策提供信息,充当有创性冠状动脉造影(ICA)的把关人。本文旨在综述FFR_(CT)的研究进展,并简要探讨存在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冠状动脉疾病 血流储备分数 计算流体动力学
原文传递
血流储备分数和静息全周期比值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运重建后远期预后风险中的评估效能
3
作者 吕峰峰 赵磊 +2 位作者 吕元杰 张亚男 滕震 《中国急救医学》 2025年第2期134-140,共7页
目的研究血流储备分数(FFR)和静息全周期比值(RFR)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运重建后远期预后风险中的评估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就诊且行血运重建治疗的389例ACS患者,治疗前均测定FFR和RFR值,治疗结... 目的研究血流储备分数(FFR)和静息全周期比值(RFR)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运重建后远期预后风险中的评估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就诊且行血运重建治疗的389例ACS患者,治疗前均测定FFR和RFR值,治疗结束随访12~36个月,根据ACS患者血运重建后远期预后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分为预后不良组(发生MACE,n=165)和预后良好组(未发生MACE,n=224)。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运重建前后FFR和RFR值差异,利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远期预后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Kaplan-Meier曲线分析FFR和RFR对ACS患者血运重建后远期预后MACE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结果389例ACS患者均完成整个随访,165例患者发生MACE,发生率为42.42%,预后不良组血运重建前后FFR和RFR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Cox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心功能Killip分级、淋巴细胞(LY)、Gensini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钠肽(BNP)、FFR及RFR均是导致患者ACS患者血运重建后远期预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均<0.05)。血运重建前FFR、血运重建后FFR、血运重建前RFR和血运重建后RFR单独预测患者远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5、0.886、0.859和0.901,当截断值分别取0.69、0.75、0.78和0.84时获得最佳预测效能,进一步分析两项联合预测效能显示,血运重建前后FFR和RFR联合预测患者远期预后的AUC为0.925,预测效能显著提高,即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01和0.855。低FFR1组、低FFR2组、低RFR1组、低RFR2组患者MACE发生风险更高(P<0.05)。结论FFR和RFR与ACS患者血运重建后远期预后有关,可用于预后MACE风险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运重建 远期预后风险 血流储备分数 静息全周期比值
下载PDF
应用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及静息全周期比值指导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情况分析
4
作者 吕峰峰 赵磊 +2 位作者 吕元杰 张亚男 滕震 《大医生》 2025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及静息全周期比值(RFR)指导的急性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 目的探讨应用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及静息全周期比值(RFR)指导的急性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冠脉狭窄程度50%~90%。根据FFR与RFR分为低FFR低RFR组(FFR≤0.80,RFR≤0.89),行冠脉介入治疗;高FFR低RFR组(FFR>0.80,RFR>0.89),延迟进行冠脉介入治疗;低FFR高RFR组(FFR<0.80,RFR>0.89),延迟进行冠脉介入治疗;高FFR高RFR组(FFR>0.80,RFR<0.89),延迟进行冠脉介入治疗。比较4组患者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及总3支血管的RFR与FFR值,分析4组患者不同血管RFR与FFR分布情况,比较4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LAD、LCX、RCA及总3支血管的RFR值均高于FFR值(均P<0.05)。FFR、RFR在总血管的总一致率为81.95%,不一致率为18.05%;在LAD的总一致率为77.24%,不一致率为22.76%;在LCX的总一致率为96.77%,不一致率为3.23%;在RCA的总一致率为84.31%,不一致率为15.69%;在非LAD的总一致率为89.02%,不一致率为10.98%。4组患者总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心源性猝死、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R与RFR的一致性较高,采用FFR与RFR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能有效降低支架置入的频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提高临床诊疗效率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静息全周期比值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下载PDF
阻塞性冠心病患者CCTA高危斑块特征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异常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飞 陈蓉 +5 位作者 杨智翔 杨越 庞智英 贾鹏 崔书君 王大伟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分析阻塞性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CT成像(CCTA)高危斑块特征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异常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CCTA检查并确诊为CAD的139例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阻塞性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CT成像(CCTA)高危斑块特征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异常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CCTA检查并确诊为CAD的139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205支冠状动脉,依据冠状动脉基于CT血流储备分数(FFR_(CT))值,将冠状动脉分为FFR_(CT)异常组(FFR_(CT)≤0.80,117支)和FFR_(CT)正常组(FFR_(CT)>0.80,88支)。比较两组高危斑块特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高危斑块特征对FFR_(CT)异常的影响。结果FFR_(CT)异常组正性重构(PR)、低密度斑块(LAP)发生率显著高于FFR_(CT)正常组(P<0.05)。两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重度狭窄、LAP、PR是促进FFR_(CT)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CTA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及LAP、PR与FFR_(CT)异常发生密切相关,该特征有助于指导临床更好地识别血流动力学异常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冠心病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血流储备分数 高危斑块
下载PDF
无创血流储备分数联合CCTA的斑块特征对冠心病诊断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占英 陈兴灿 +2 位作者 徐佳妮 刘淼 华鹏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4期506-508,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无创血流储备分数(CTFFR)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CCTA)的斑块成分定量分析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与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各22例,分析冠状动脉斑块成分和病变段FFR_(CT)值...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无创血流储备分数(CTFFR)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CCTA)的斑块成分定量分析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与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各22例,分析冠状动脉斑块成分和病变段FFR_(CT)值。结果ACS组纤维斑块体积(FPV)和百分比(FPV%)、脂样斑块体积(LPV)和百分比(LPV%)、总斑块体积(TPV)和百分比(TPV%)以及血流储备差值(ΔFFR_(CT))高于CCS组,血管/斑块体积比值(L/P)和FFR_(CT)低于CCS组(P<0.001);ACS组FFR_(CT)、ΔFFR_(CT)、L/P、TPV%、TPV联合诊断AUC优于单一指标(P<0.001)。结论FFR_(CT)联合CCTA的斑块特征对ACS与CCS有一定的鉴别,为临床提供冠心病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血流储备分数 冠心病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心室舒张期和收缩期CT血流储备分数评估狭窄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
7
作者 凡子榕 刘庆爽 +5 位作者 王照谦 贾崇富 孙喜霞 王浩 潘双 杨志强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8-484,共7页
目的:以侵入性血管造影测得的血流储备分数(FFR ICA)为参考标准,探讨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测得的心室舒张期和收缩期冠状动脉狭窄段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及跨狭窄段CTFFR差值(ΔCTFFR)对心肌缺血的评估价值。方法:使用第三代双源CT机对55... 目的:以侵入性血管造影测得的血流储备分数(FFR ICA)为参考标准,探讨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测得的心室舒张期和收缩期冠状动脉狭窄段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及跨狭窄段CTFFR差值(ΔCTFFR)对心肌缺血的评估价值。方法:使用第三代双源CT机对5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CTA检查,使用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CTFFR测量软件,分别基于心室舒张期和收缩期冠脉CTA数据测量冠脉狭窄病变处的CTFFR(分别称为dCTFFR和sCTFFR),并计算其近端与远端CTFFR的差值(ΔdCTFFR和ΔsCTFFR)。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dCTFFR和sCTFFR与FFR的关系。以同期测得的FFR ICA≤0.80作为参考标准,分别评估dCTFFR、sCTFFR、ΔdCTFFR和ΔsCTFFR对狭窄血管所致心肌缺血的诊断准确性。结果:55例患者共68支冠状动脉血管ICA诊断有狭窄病变(其中11例患者为多支血管狭窄),其中44支血管狭窄处FFR≤0.80、24支FFR>0.80。①dCTFFR与FFR的相关性良好(r=0.656,P<0.001),sCTFFR与FFR呈中度相关(r=0.457,P<0.001)。②在血管水平,以FFR≤0.80作为参考标准,dCTFFR的诊断效能优于sCTFFR(AUC分别为0.813和0.700,P=0.025),且ΔdCTFFR的诊断效能也优于ΔsCTFFR(AUC分别为0.833和0.742,P=0.027)。③在24支非缺血性狭窄病变(FFR>0.80)中,ΔdCTFFR和ΔsCTFFR假阳性诊断率(均为25.00%)均小于dCTFFR(54.17%)和sCTFFR(45.83%);在12支“灰区”狭窄病变(0.75≤FFR≤0.80)中,dCTFFR和ΔdCTFFR的假阴性诊断率(分别占16.67%和占25.00%)均小于sCTFFR(50.00%)和ΔsCTFFR(66.67%);对于32处严重缺血性狭窄病变(FFR<0.75),dCTFFR和ΔdCTFFR的假阴性诊断率分别为3.13%和12.50%,小于sCTFFR(15.63%)和ΔsCTFFR(21.88%)。结论:基于机器学习CTFFR测量技术获得的dCTFFR与侵入性FFR的相关性高于sCTFFR。与sCTFFR或ΔsCTFFR相比,dCTFFR和ΔdCTFFR的诊断效能更高,在评估血管狭窄所致心肌缺血时应作为首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血流储备分数 CT血管成像 机器学习
下载PDF
CT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对梗阻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
8
作者 王瑞 欧阳丽娜 +3 位作者 吴倩 牛媛媛 李贵兰 朱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3-719,共7页
背景目前,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评估冠状动脉血流的功能和生理学的金标准,与之相比,CT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在区分病变特异性缺血方面,均有较高的诊断性能和鉴别能力。目的评价CT-FFR对冠状... 背景目前,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评估冠状动脉血流的功能和生理学的金标准,与之相比,CT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在区分病变特异性缺血方面,均有较高的诊断性能和鉴别能力。目的评价CT-FFR对冠状动脉梗阻性稳定性胸痛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21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因稳定性胸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的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中位随访时间2(0,25)个月。按照随访期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研究对象分为MACE组(55例)和非MACE组(61例)。比较两组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和CT-FFR之间差异性;再分别根据狭窄程度及CT-FFR中位数将患者分类,比较不同分类患者MACE总发生率和随访<3个月、3~6个月、>6个月MACE的发生率。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CT-FFR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狭窄程度、CT-FFR及二者结合后预测冠状动脉梗阻性稳定性胸痛患者发生MAC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依据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不同指标的预测性能。结果116例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中位数为70%(60%,80%),中位CT-FFR为0.79(0.74,0.85)。MACE组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高于非MACE组(Z=-4.41,P<0.001),CT-FFR低于非MACE组(Z=-5.54,P<0.001)。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患者MACE发生率高于50%~69%患者(χ^(2)=19.221,P<0.001);CTFFR≤0.8患者MACE发生率高于CT-FFR>0.8患者(χ^(2)=30.025,P<0.001);不同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联合不同CT-FFR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789,P<0.001)。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MACE发生率高于50%~69%患者,CT-FFR≤0.8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MACE发生率高于CT-FFR>0.8患者,狭窄程度70%~90%+CT-FFR≤0.8的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MACE发生率高于其他分类(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CT-FFR呈负相关(rs=-0.532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OR=3.085,95%CI=1.147~8.298,P=0.026)、CT-FFR≤0.8(OR=6.527,95%CI=2.560~16.641,P<0.001)是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联合CT-FFR预测患者发生MACE的价值更高(AUC=0.812,95%CI=0.731~0.892,P<0.001)。结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CT-FFR≤0.8可能是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与狭窄程度相比,CT-FFR对预测冠状动脉阻塞性稳定性胸痛患者发生MACE具有增益价值,狭窄程度与CT-FFR结合后的预测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CT衍生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狭窄 预测
下载PDF
压力微导管在PCI术中测量血流储备分数的疗效对比研究
9
作者 李嘉聪 张晓娟 +6 位作者 余龙辉 涂伟玲 蔡露 胡韬 邓辉 王胜 李林锋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19-225,共7页
目的探究压力微导管测量血流储备分数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具体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冠状动脉造影示单支冠状动脉临界性病变,并在血流储备分数指导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目的探究压力微导管测量血流储备分数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具体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冠状动脉造影示单支冠状动脉临界性病变,并在血流储备分数指导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79例患者,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以1:1的比例将患者分为压力导丝组(55例)和压力微导管组(55例),主要观察指标为术中血管病变情况、造影剂使用量、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及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本项研究共纳入110例患者,分别接受压力导丝或压力微导管引导下经血流储备分数测量后行PCI。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高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资料比较显示,两组的支架植入直径和长度、术前和术后血流储备分数(FFR)以及病变血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压力微导管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压力导丝组[(62.62±11.08)min vs.(73.24±18.59)min,P<0.05],压力微导管组的造影剂使用量较压力导丝组更少[(70.27±11.48)ml vs.(76.64±11.22)ml,P<0.05],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及术后的不良心血管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FFR、糖尿病、饮酒史、术中并发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身高、体重、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术前FFR、手术时间、造影剂使用量、支架直径和长度、性别、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糖尿病、高血压、饮酒史等因素,对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LDL-C(HR=1.09,95%CI:1.00~1.18)、术后FFR(HR=0.70,95%CI:0.56~0.88)、术中并发症(HR=4.60,95%CI:1.41~15.06)是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压力微导管作为测量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的新型手术器械,相较于压力导丝,未增加短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且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造影剂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压力导丝 压力微导管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CT血流储备分数联合斑块分析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赵璐 庞蒙蒙 +1 位作者 宋庆桥 吴华芹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5年第1期20-24,共5页
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高,对于CHD的无创和有创诊疗方式不断改进。近年来,CT血流储备分数(FFR_(CT))在血流动力学及心肌缺血功能领域逐渐受到关注,同时由于斑块特征与缺血密切相关,采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 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高,对于CHD的无创和有创诊疗方式不断改进。近年来,CT血流储备分数(FFR_(CT))在血流动力学及心肌缺血功能领域逐渐受到关注,同时由于斑块特征与缺血密切相关,采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进行斑块分析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总结FFR CT联合斑块分析在CHD中的研究进展,探讨FFR_(CT)联合斑块分析在冠状动脉评估中的优势及不足,以期为CHD的诊断、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T血流储备分数 斑块特征
下载PDF
血流储备分数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的疗效
11
作者 辛宾宾 尹遇冬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究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97例老年冠心... 目的:探究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97例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以抽签法分组。对照组48例在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指导下进行PCI治疗,观察组49例给予FFR下PCI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心绞痛分级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各分级、造影剂使用量、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置入支架数量、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R指导下PCI通过对老年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治疗,可有效减低造影剂使用量、置入支架数,提高预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冠心病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
下载PDF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流储备分数评估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何加极 薛强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1期92-96,共5页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流储备分数(CT-FFR)为冠状动脉解剖学和功能学评估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创性方法,大量研究证实了其在诊断缺血特异性狭窄和指导临床决策方面有重要价值,目前已逐步...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流储备分数(CT-FFR)为冠状动脉解剖学和功能学评估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创性方法,大量研究证实了其在诊断缺血特异性狭窄和指导临床决策方面有重要价值,目前已逐步应用于临床,而其在评估支架内再狭窄上也展示出了巨大潜力。本文综述其工作原理、诊断效能、优势和局限性,以及在此基础上作出展望,以期为其在临床上的进一步普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 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 药物洗脱支架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与基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对冠状动脉功能性缺血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党浩男 胡小瑜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4期544-549,共6页
目的:探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和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水平诊断冠状动脉功能性缺血的价值。方法:选取高度怀疑冠状动脉功能性缺血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冠脉血流储备分数... 目的:探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和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水平诊断冠状动脉功能性缺血的价值。方法:选取高度怀疑冠状动脉功能性缺血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评估,以FFR值≤0.8认为患者存在冠状动脉功能性缺血(金标准),根据评估结果,随机抽取49例FFR值高于0.8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随机抽取49例FFR值≤0.8的患者纳入研究组。检测患者外周血RDW、FAR水平,患者均接受CTA检查,并对两组间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及RDW、FAR进行差异分析。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发生冠状动脉功能性缺血的因素,并探究RDW、FAR和CT-FFR值对患者冠状动脉功能性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的RDW、FAR水平高于对照组,CT-FFR值低于对照组(均P<0.05)。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RDW、FAR和CT-FFR值均为患者发生冠状动脉功能性缺血的影响因素。经过构建的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发现CT-FFR、RDW、FAR诊断患者发生冠状动脉功能性缺血存在较好的应用价值,其AUC值分别为0.977、0.731、0.823。结论:RDW和FAR水平在冠状动脉功能性缺血组中较高,而CT-FFR值较低,是有潜力用于诊断冠状动脉功能性缺血的无创标志物。这些指标在冠状动脉功能性缺血的早期诊断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 CTA无创血流储备分数水平 冠状动脉功能性缺血 冠脉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诊断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在多支病变冠心病的应用进展
14
作者 罗伟清 黄芷钏 张少衡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11期106-110,共5页
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多支病变冠心病是预后较差的类型之一,主要原因在于患者缺乏全面的功能性评估和个体化治疗。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作为一种新兴的无创定量指标,在多血管病变冠心病患者的评估中展现出良好的临... 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多支病变冠心病是预后较差的类型之一,主要原因在于患者缺乏全面的功能性评估和个体化治疗。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作为一种新兴的无创定量指标,在多血管病变冠心病患者的评估中展现出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本文综述CT血流储备分数技术的研究成果,概括其局限性与不足,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研究者和临床医师在多血管病变冠心病治疗领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 多支病变 冠心病
下载PDF
压力微导管血流储备分数联合紫杉醇药物球囊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张燕 梅立冬 耿爽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5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分析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采取压力微导管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联合紫杉醇药物球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 目的分析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采取压力微导管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联合紫杉醇药物球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7月北大荒集团红兴隆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0例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应用压力微导管FFR联合紫杉醇药物球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心功能、靶血管狭窄程度、靶血管直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平均支架植入数量为(0.87±0.12)个、对比剂应用量为(182.24±1.51)mL、手术时间为(51.63±1.37)min,均少于对照组的(1.56±0.25)个、(258.27±1.45)mL、(65.61±1.4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594、256.805、50.099,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靶血管直径均高于对照组,靶血管狭窄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微导管FFR联合紫杉醇药物球囊应用在PCI治疗中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指标,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微导管血流储备分数 紫杉醇药物球囊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冠脉CT血管造影斑块人工智能定量参数与血流储备分数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庆东 张呈兵 +3 位作者 付军 王鹏 龙斌 刘海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489-2494,共6页
目的 探讨冠脉CT血管造影(CCTA)斑块人工智能(AI)定量参数与CT血流储备分数(FFR-CT)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怀疑冠心病患者共84例,男52例,女32例,年龄27~81岁,平均(58.1±11.9)岁,均行CCTA检查。将图像传输至数坤软件并对冠脉血管标记... 目的 探讨冠脉CT血管造影(CCTA)斑块人工智能(AI)定量参数与CT血流储备分数(FFR-CT)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怀疑冠心病患者共84例,男52例,女32例,年龄27~81岁,平均(58.1±11.9)岁,均行CCTA检查。将图像传输至数坤软件并对冠脉血管标记、斑块分析、计算相应FFR-CT值。斑块AI参数包括长度、体积、最小管腔面积(MLA)、最狭窄程度(MLD)、脂类体积及占比、纤维脂类体积及占比、纤维体积及占比、钙化体积及占比。FFR-CT≤0.8定义为可能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或心肌缺血。评估斑块参数与FFR-CT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冠脉血流储备异常(FFR-CT≤0.8)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诊断效能,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及模型预测准确率。结果 84例患者主要症状为胸痛(39例,占46.4%)与胸闷(27例,占32.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FR-CT与MLA呈正相关(r=0.49,P <0.000 1),与长度、体积、脂类体积、纤维脂类体积、纤维体积及钙化体积呈负相关(r=-0.44、-0.56、-0.40、-0.36、-0.42、-0.40,P <0.05),其中与MLD呈中等程度负相关(r=-0.60,P <0.000 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斑块长度、体积、MLA、MLD、脂类体积、纤维脂肪体积、纤维体积、钙化体积等参数是FFR-CT≤0.8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经调整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LD是FFR≤0.8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82,95%CI:1.034~1.133,P=0.001),预测模型为logit(P)=0.079X1-4.052,X1为MLD值,预测准确率为85.2%。斑块长度、MLD、脂类体积、纤维体积及钙化体积诊断冠脉血流动力学异常(FFR-CT≤0.8)的AUC分别为0.796、0.886、0.711、0.754、0.698,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47.83%、73.91%、73.90%、52.17%、60.87%与92.11%、73.68%、60.53%、84.21%、89.47%,5种指标联合诊断的AUC为0.906,灵敏度与特异度为73.91%、71.05%。结论 冠脉斑块AI参数与FFR-CT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MLD是FFR-CT≤0.8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CT血管造影 斑块定量分析 血流储备分数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在冠心病PCI术前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龚波 师干伟 +4 位作者 蔡高军 沈丹丹 恽健 许建兴 李红尧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9期28-30,44,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在冠心病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前的应用。方法选取63例患者冠状动脉CT检查和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影像资料,采用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软件进行CT血流储备分数分析,根据是否进行支架治疗分为PCI组和非PCI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在冠心病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前的应用。方法选取63例患者冠状动脉CT检查和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影像资料,采用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软件进行CT血流储备分数分析,根据是否进行支架治疗分为PCI组和非PCI组,分析比较两组冠状动脉狭窄率及CT血流储备分数。结果冠状动脉PCI组患者斑块处管腔较非PCI组狭窄,狭窄远端CT血流储备分数亦低于非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血流储备分数能无创、快速、准确的“一站式”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解剖学和功能学评估,拓展了CT检查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运用,提高了冠心病需要介入治疗的检出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对比剂诱导的跨病变压力比值、静息全周期比值与定量血流分数评价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准确性的研究
18
作者 张瑞涛 田振宇 +3 位作者 何立芸 米琳 郭丽君 徐昕晔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5年第3期163-169,共7页
目的以血流储备分数(FFR)为金标准,比较对比剂诱导的跨病变压力比值(cFFR)、静息全周期比值(RFR)与定量血流分数(QFR)评估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冠状动脉... 目的以血流储备分数(FFR)为金标准,比较对比剂诱导的跨病变压力比值(cFFR)、静息全周期比值(RFR)与定量血流分数(QFR)评估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并接受c FFR、RFR、QFR和FFR检测的143例患者(143支病变),收集患者的临床和CAG病变解剖学资料以及靶血管c FFR、RFR、QFR和FFR检测值。分析c FFR、RFR、QFR和FFR检测的相关性和诊断一致性。结果入选的143例患者平均年龄66(58,71)岁,90例(62.9%)为男性,60例(42.0%)患者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其中,115处(80.4%)靶病变位于左前降支。相关性分析显示,c FFR、RFR、QFR均与FFR显著相关(r=0.956;r=0.861;r=0.751,均P<0.001),Bland-Altman分析表明RFR、QFR、c FFR均与FFR具有较高一致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cFFR对应FFR≤0.80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95%CI 0.94~0.99);RFR对应FFR≤0.80的AUC为0.92(95%CI 0.87~0.96);QFR对应FFR≤0.80的AUC为0.89(95%CI 0.83~0.95),三类检查的诊断一致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 FFR、RFR、QFR与FFR有较高的一致性,三者与FFR诊断一致性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诱导的跨病变压力比值 静息全周期比值 定量血流分数 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功能学检测
下载PDF
冠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在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丹东 夏日辉 +3 位作者 杨圆珍 熊辉 吴高祥 徐仕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究冠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在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8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 目的:探究冠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在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8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FFR诊断,依据FFR结果判定PCI方式。对比两组支架置入数量、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功能、6 min步行距离(6-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评分。结果:观察组支架置入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6MWD、SAQ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6MWD、SA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造影联合FFR,对PCI术的方式具有显著的评估价值,提高临床治疗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造影 血流储备分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