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基因传输及磁共振显像的聚乙烯亚胺-g-聚己内酯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6
1
作者 苑仁旭 左瑜芳 +2 位作者 肖中鹏 黄文林 帅心涛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4-110,共7页
采用可生物降解的聚己内酯改性聚乙烯亚胺,得到两亲性的接枝共聚物(PEI-g-PCL).该共聚物通过溶剂挥发法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纳米粒子,其内部负载有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SPIO)及质粒DNA(pDNA).研究表明,PEI-g-PCL聚合物自组装形成的... 采用可生物降解的聚己内酯改性聚乙烯亚胺,得到两亲性的接枝共聚物(PEI-g-PCL).该共聚物通过溶剂挥发法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纳米粒子,其内部负载有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SPIO)及质粒DNA(pDNA).研究表明,PEI-g-PCL聚合物自组装形成的颗粒为胶束状,无论是否负载SPIO纳米粒子都可以有效地负载pDNA,并对293细胞具有较高的转染效率.此类载体有望在基因转染的过程中利用磁共振手段进行实时、无创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亚胺 聚己内酯 胶束 基因传输
下载PDF
用于基因传输的聚合物载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湘云 刘承斌 +2 位作者 吴运东 向建南 聂书明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85-889,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聚合物用作非病毒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阳离子聚合物,包括聚乙烯亚胺衍生物、聚左旋赖氨酸共聚物、可生物降解聚阳离子、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和树状大分子等。
关键词 基因传输 阳离子聚合物 聚乙烯亚胺衍生物 综述
下载PDF
基因传输载体综合实验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程度 李晓霞 乔立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2-26,55,共6页
选用N,N-碳酰二咪唑(CDI)方法活化聚乙二醇(PEG)的羟基,制备PEG修饰的聚乙烯亚胺(PEG-PEI),不仅具有较高的产率,还能降低实验成本和简化操作步骤,使基因传输载体综合实验在本科生阶段开展具有可行性。基因传输载体综合实验设计也纳入了... 选用N,N-碳酰二咪唑(CDI)方法活化聚乙二醇(PEG)的羟基,制备PEG修饰的聚乙烯亚胺(PEG-PEI),不仅具有较高的产率,还能降低实验成本和简化操作步骤,使基因传输载体综合实验在本科生阶段开展具有可行性。基因传输载体综合实验设计也纳入了载体聚合物的制备与表征、纳米粒子组装与表征、细胞毒性评价、载体负载和传输核酸能力的评价,使学生能较为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基因传输载体材料的设计、制备、组装和评价等方面的实验方法和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传输载体 CDI活化 功能评价 生物材料
下载PDF
超声微泡介导靶向传输基因和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区文超 刘伊丽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4年第3期184-186,共3页
超声微泡造影剂经静脉注射到靶组织后 ,在超声能量作用下发生空化作用 ,能有效穿透血管内膜屏障 ,定向释放内部包裹的基因和药物 ,使局部浓度大大增高 ,达到靶向治疗的目的。脂质微泡因其壳的特性可以在其表面装配不同的配体 ,因而比白... 超声微泡造影剂经静脉注射到靶组织后 ,在超声能量作用下发生空化作用 ,能有效穿透血管内膜屏障 ,定向释放内部包裹的基因和药物 ,使局部浓度大大增高 ,达到靶向治疗的目的。脂质微泡因其壳的特性可以在其表面装配不同的配体 ,因而比白蛋白微泡有更高的传输效率。微泡可能成为靶向治疗的载体 ,但这种技术仍需做更多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微泡 介导 靶向传输基因 药物 研究进展 靶向治疗
下载PDF
Survivin基因沉默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的实验设计
5
作者 刘艳红 李静 +2 位作者 王娜 张骥 李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6-150,共5页
采用基因干扰的方法敲低Survivin蛋白表达,探究Survivin表达下调对人宫颈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将聚乙烯亚胺(PEI)作为siRNA传输的载体,在无血清条件下,聚乙烯亚胺有效压缩、保护和传输siRNA。PEI/siEGFP复合物高效转染Hela/EGFP细胞后... 采用基因干扰的方法敲低Survivin蛋白表达,探究Survivin表达下调对人宫颈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将聚乙烯亚胺(PEI)作为siRNA传输的载体,在无血清条件下,聚乙烯亚胺有效压缩、保护和传输siRNA。PEI/siEGFP复合物高效转染Hela/EGFP细胞后,EGFP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下降。而有血清条件下,PEI/siEGFP复合物不稳定,导致PEI/siEGFP的细胞摄取降低,影响了EGFP基因沉默的效果。Survivin基因干扰实验显示高效转染PEI/siSur复合物后,显著降低了Survivin基因表达。而Survivin表达的下调激活了凋亡信号通路中关键性激酶Caspase-3,从而诱导Hela细胞凋亡。该实验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沉默 小干扰RNA 基因传输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治疗性超声介导体外基因转染的参数优化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智毅 谢明星 +1 位作者 王新房 吕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11-151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性超声(TUS)参数对基因转染的作用,优化TUS参数以实现高效率的转染,减少对细胞活力和质粒完整性的影响。方法将质粒和Sono Vue微泡加入培养的Hela细胞后行超声辐照,改变超声强度、占空比以及辐照时间等参数,比较不同的...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性超声(TUS)参数对基因转染的作用,优化TUS参数以实现高效率的转染,减少对细胞活力和质粒完整性的影响。方法将质粒和Sono Vue微泡加入培养的Hela细胞后行超声辐照,改变超声强度、占空比以及辐照时间等参数,比较不同的TUS辐照策略对细胞活力及红色荧光蛋白(DsRed)表达效率的影响,以确定最佳辐照参数,并对质粒完整性进行分析。结果低超声强度(0.4 W/cm^2、1.0 W/cm^2)、低占空比(10%和20%)时,细胞存活率较高(>80%),辐照1 min和3 min之间的细胞活力差异不明显(P>0.05)。当增加超声强度(1.6 W/cm^2、2.2 W/cm^2)和占空比(50%)时,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5)。当20%占空比,1.0 W/cm^2的TUS辐照3 min时,可实现最高的转染率。质粒DNA结构的完整性不受优化的TUS参数影响。结论TUS是一种有效的基因输送方法,优化的参数在无显著细胞死亡和DNA损伤的前提下增加转染,这种非侵袭性的基因转染方法可能是临床基因疗法的一种有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声孔效应 转染 基因传输 优化
下载PDF
心肌基因治疗
7
作者 王继征 林春霞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51-54,共4页
经过十几年的临床前期和工期临床研究,基因治疗已真正成为冠心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手段,并可能会改变心脏病专家处理这两种疾病方式.本文将介绍基因治疗在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衰中的应用,包括现有的基因治疗载体、基因传输工具、转... 经过十几年的临床前期和工期临床研究,基因治疗已真正成为冠心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手段,并可能会改变心脏病专家处理这两种疾病方式.本文将介绍基因治疗在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衰中的应用,包括现有的基因治疗载体、基因传输工具、转移基因(transgene)和有关基因治疗安全及功效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载体 缺血性心脏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肌 Ⅰ期临床研究 基因传输 转移基因 临床前
下载PDF
基于MEMS微针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2
8
作者 许宝建 金庆辉 赵建龙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5年第4期150-156,共7页
基于MEMS的微针技术研究是当前药物传输领域中的热点。随着微细加工技术的发展,微针技术及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除了向生物体内传输药物和向细胞内传输DNA外,还可以用来监测和反馈药物对生物体的影响及外源DNA在受体内的表达形式,同时... 基于MEMS的微针技术研究是当前药物传输领域中的热点。随着微细加工技术的发展,微针技术及其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除了向生物体内传输药物和向细胞内传输DNA外,还可以用来监测和反馈药物对生物体的影响及外源DNA在受体内的表达形式,同时在植入式器械方面也有所发展。本文综述了基于MEMS微针技术及应用的发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针 药物传输 基因传输 微电子机械系统
下载PDF
防疫禽流感又添利器核酸疫苗即将进入中国
9
作者 狄慧 《中国动物保健》 2015年第4期76-77,共2页
3月19日上午,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旗下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乾元浩公司")与芬兰FIT生物公司在芬兰驻中国大使及中国农业部兽医局、中国兽药协会领导的见证下签署合作协议。据悉,合作开发基于GTU誖(基因传输单元)技术平... 3月19日上午,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旗下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乾元浩公司")与芬兰FIT生物公司在芬兰驻中国大使及中国农业部兽医局、中国兽药协会领导的见证下签署合作协议。据悉,合作开发基于GTU誖(基因传输单元)技术平台的动物核酸疫苗,芬兰FIT生物公司将独家授权乾元浩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使用其先进的基因载体技术,联合开展动物核酸疫苗的研发,可覆盖禽流感、新城疫等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疫苗 中国大使 元浩 生物公司 独家授权 基因传输 禽流感病毒 疫苗生产 协会领导 农业部兽医局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包裹小环DNA形成的纳米颗粒传输外源基因的性质表征
10
作者 张超 刘鹤 +2 位作者 高诗娟 黄文林 王宗烨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2-779,共8页
聚乙烯亚胺(PEI)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的非病毒载体,能高效转染肿瘤细胞。小环DNA是一种去除质粒细菌骨架,只含有目的基因表达框的环状DNA分子。与普通质粒相比,小环DNA具有表达效率高、持续时间长的优势。使用PEI包裹... 聚乙烯亚胺(PEI)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的非病毒载体,能高效转染肿瘤细胞。小环DNA是一种去除质粒细菌骨架,只含有目的基因表达框的环状DNA分子。与普通质粒相比,小环DNA具有表达效率高、持续时间长的优势。使用PEI包裹携带报告基因gfp和抑癌基因pten小环DNA载体,并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分析了该传输系统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效应。凝胶阻滞实验、电镜实验及MTT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PEI包裹小环DNA和质粒DNA体系性质无显著的差别,并且2种复合物对细胞毒性亦无明显差别;但是动态光散射实验结果显示由于PEI可以包裹更多数量的小环DNA,所以PEI包裹小环DNA形成的复合物粒径要略大于包裹质粒DNA形成的复合物粒径。荧光显微镜实验、real-time PCR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PEI包裹小环DNA形成的复合物对细胞的转染效率要远远高于PEI包裹质粒DNA所形成的复合物,并且小环所携带的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要远远高于质粒DNA所携带的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实验结果表明,PEI包裹小环DNA形成的纳米颗粒在细胞转染过程中具有很高的表达效率,这一研究结果为PEI包裹小环DNA的非病毒载体系统在传输外源基因过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亚胺 小环DNA GFP基因 PTEN基因 纳米颗粒 基因传输
原文传递
超声介导微泡靶向传输基因促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忠江 侯玉清 +3 位作者 赖文岩 李利 吴平生 刘伊丽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381-38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介导微泡靶向传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促心肌血管新生即心肌“分子搭桥”的新途径。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VEGF165;制备载VEGF165基因脂质体微泡,分析其理化性质和功能,... 目的探讨超声介导微泡靶向传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促心肌血管新生即心肌“分子搭桥”的新途径。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VEGF165;制备载VEGF165基因脂质体微泡,分析其理化性质和功能,在超声场利用超声辐射向大鼠梗死心肌靶向传输VEGF165;2周后取材,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评价大鼠心肌中人源VEGF165mRNA表达,蛋白印迹杂交(WesternBlot)观察大鼠心肌VEGF165的蛋白表达,CD34免疫组化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半定量法评价超声介导微泡靶向传输VEGF165促梗死心肌血管新生效果。结果①成功构建、克隆血管内皮生长基因VEGF165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VEGF165,测序分析、酶切鉴定准确无误;②研制的脂质体微泡超微结构显示可粘附或包载DNA,粒度分析显示平均粒径<5μm;③在超声介导下该脂质体载基因微泡可靶向传输VEGF165至大鼠梗死心肌,超声介导靶向传输组VEGF165的mRNA、蛋白表达及促血管新生作用(MVD表示)仅次于VEGF165基因心肌注射组。结论超声介导微泡可向大鼠心肌靶向传输VEGF165基因并产生促血管新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血管新生 超声介导 靶向传输基因 微泡 VEGF165基因 实验研究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微血管密度(MVD)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心肌血管新生 pcDNA3 真核表达质粒 分子生物学方法 “分子搭桥” 大鼠心肌 mRNA表达 蛋白印迹杂交
原文传递
Preparation of fluorescence starch-nanoparticle and its application as plant transgenic vehicle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俊 王凤华 +4 位作者 王玲玲 肖苏尧 童春意 唐冬英 刘选眀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6期768-773,共6页
Starch-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in water-in-oil microemusion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the starch-nanoparticles were coated with poly-L-lysine. The surface of the starch-nanoparticles was combined with fluorescen... Starch-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in water-in-oil microemusion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the starch-nanoparticles were coated with poly-L-lysine. The surface of the starch-nanoparticles was combined with fluorescence material Ru(bpy)32+·6H2O, and then the 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vi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fluorescence nanoparticles were conjugated with plasmid DNA to form complexes, and then treated with ultrasound and DNase I. pEGAD plasmid DNA-nanoparticle complexes were co-cultured with plant suspension cells of Dioscrea Zigiberensis G H Wright, and treated with ultrasou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ameter of the fluorescence starch-nanoparticles is 50-100 nm. DNA-nanoparticle complexes can protect DNA from ultrasound damage as well as from DNase I cleavage. Mediated by ultrasound, pEGAD plasmid DNA-nanoparticle complexes can pierce into the cell wall, cell membrane and nucleus membrane of plant suspension cells. The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 gene at a high frequency exceeds 5%. This nano-biomaterial can efficiently solve the problem that exterior genes cannot traverse the plant cell wall easi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orescence nanoparticle PLANT gene vehicle ultrasound-mediation transformation
下载PDF
白蛋白包裹微泡介导报告基因转染心肌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区文超 修建成 +4 位作者 赖文岩 曾平 周忠江 刘俭 刘伊丽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 探讨白蛋白包裹微泡在治疗超声照射下对基因传输的作用。方法  6孔板培养乳鼠心肌细胞 ,每孔加pcDNA 3 .1/His/LacZ质粒 2 0 μg ,加或不加微泡 ,超声条件为连续波 ,频率 2MHz ,机械指数 0 .2 5~ 1.80 ,照射时间 10~ 3 0 0s ,... 目的 探讨白蛋白包裹微泡在治疗超声照射下对基因传输的作用。方法  6孔板培养乳鼠心肌细胞 ,每孔加pcDNA 3 .1/His/LacZ质粒 2 0 μg ,加或不加微泡 ,超声条件为连续波 ,频率 2MHz ,机械指数 0 .2 5~ 1.80 ,照射时间 10~ 3 0 0s ,48h后计算蓝染细胞百分率和 β 半乳糖苷酶活性。 结果 与单纯超声质粒组相比 ,含微泡组蓝染细胞率增加约 7倍 ,报告基因表达定量增加近 9倍。机械指数 1.5 0~1.80 ,照射时间 3 0s~ 1min ,细胞转染效率最高 ,延长照射时间 ,转染效率无改变。结论 白蛋白包裹微泡在超声作用下能明显增加基因的传输效率 ,有可能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 微泡 基因转染 心肌细胞 实验 基因传输
原文传递
Non-viral gene delivery carrier of probe ty[pe host molecule--Interactions between DNA and β-cyclodextrin derivative complexes(I)
14
作者 LIU Tao CHEN Long HOU Sen XUE Yonglai FENG Xize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6年第5期530-535,共6页
A host type non-virus gene delivery car- rier, phenanthroline-β-cyclodextrin derivative host molecule, was produced which can be used as mo- lecular probe. Interactions between DZY-1 and DNA were investigated by elec... A host type non-virus gene delivery car- rier, phenanthroline-β-cyclodextrin derivative host molecule, was produced which can be used as mo- lecular probe. Interactions between DZY-1 and DNA were investigated by electrophoresis assay. Hind III enzyme inhibition assay was carried out using DNA condensates induced by host molecules or host- guest molecule complexes to explore their ability to inhibit enzyme digestion. Micro-structure of DNA condensates induced by host molecules and host-guest molecule complexes was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Our work in- dicates the delivery mechanism of DZY-1 used as a gene delivery carrier and also provides a method to design and produce non-virus gene delivery carri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邻二氮杂菲-β-环糊精衍生物 非病毒性基因传输载体 琼脂凝胶电泳 扫描电子显微镜 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