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4篇文章
< 1 2 1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7基因联合检测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基因变异 被引量:1
1
作者 宁艳丽 黄中柯 +1 位作者 杜凡 楼岑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 通过77基因联合检测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常见基因变异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术后病理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自愿接受77基因联合检测且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 目的 通过77基因联合检测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常见基因变异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术后病理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自愿接受77基因联合检测且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与随访资料的215例患者的临床与病理信息、基因检测结果和初始复发风险分层结果。所有患者根据是否存在基因变异分为有基因变异组(n=186)和无基因变异组(n=29)。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和χ^(2)检验比较组间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基因变异的危险因素。结果 21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男性65例(30.2%),女性150例(69.8%);年龄13~85岁,(43.2±12.7)岁。所有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共检出27种基因变异,基因变异率为85.6%。其中单核苷酸突变(single-nucleotide variant,SNV)/插入和缺失突变(insertion or deletion,Indel)172例(80.0%),基因融合7例(3.3%),SNV/Indel伴基因融合5例(2.3%);BRAF基因变异最多见,变异率为78.1%。有基因变异组和无基因变异组仅在病灶最大径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65,P=0.02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基因变异的因素为是否伴发良性甲状腺疾病(χ^(2)=5.311,P=0.021)。伴发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更易出现基因变异。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存在较高的基因变异率,以SNV/Indel多见,其中BRAF基因变异率为78.1%。是否伴发良性甲状腺疾病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基因变异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基因变异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022-2023年山东省A(H1N1)pdm09流感病毒HA、NA基因变异特征分析
2
作者 吴巨龙 张淑 +4 位作者 何玉洁 孙林 宋绍霞 孙文魁 刘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1-477,共7页
目的 了解山东省2022-2023流感监测年度分离的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的变异特征,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分离的流感毒株中按地市随机选取1... 目的 了解山东省2022-2023流感监测年度分离的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的变异特征,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分离的流感毒株中按地市随机选取14株A(H1N1)pdm09亚型流感毒株,以WHO推荐的当季疫苗株为参考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采用荧光法开展神经氨酸酶抑制(neuraminidase inhibition,NI)实验以评估药物敏感性。结果 山东省2022-2023年度分离的A(H1N1)pdm09流感病毒属于6B.1A分支中的5a.2a进化簇,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显示,HA和NA基因与2021-2023年度北半球疫苗株A/Victoria/2570/2019的亲缘关系较为接近,同源性分别为98.5%~98.7%和98.8%~99.1%。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HA蛋白有20个位点发生了氨基酸序列变异,并发现1株病毒可能发生抗原漂移,有3株病毒发生了HA蛋白糖基化位点的缺失。NA酶相关重要位点未发生变异。NI实验显示,所测流感毒株均对抗流感病毒药物敏感。结论 所监测毒株与疫苗株整体同源性很高,但氨基酸存在一定程度变异,今后有必要持续开展流感病毒基因变异特征监测以了解流感流行的风险,以及评价基因变异对流感疫苗和治疗药物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pdm09流感 HA基因 NA基因 基因变异
下载PDF
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7例患儿临床特点和基因变异分析
3
作者 王瑞芳 梁黎黎 +9 位作者 张开创 杨奕 孙宇宁 孙曼青 肖冰 韩连书 张惠文 顾学范 余永国 邱文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0-237,共8页
目的 探讨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SDS)患儿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变异特点。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9月于儿内分泌遗传科长期随访的7例SDS患儿,收集其临床资料,采集外周血样进行外显子组测序(ES)分析,并通过Sanger测序对变异位点进行... 目的 探讨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SDS)患儿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变异特点。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9月于儿内分泌遗传科长期随访的7例SDS患儿,收集其临床资料,采集外周血样进行外显子组测序(ES)分析,并通过Sanger测序对变异位点进行家系验证。结果 7例SDS患儿中男3例、女4例,初诊中位年龄为3.0(0.9~4.0)岁,6例为SBDS基因缺陷,1例为EFL1基因缺陷。6例SBDS缺陷的患儿中,5例携带复合杂合突变,2例为c.258+2T>C/c. 183_184 delinsCT,1例为c. 258+2 T>C/c. 40 A>G,1例为c. 258+2 T>C/c. 184 A>T,1例为c. 258+2 T>C/第3外显子杂合缺失;余1例携带c.258+2T>C纯合突变。SBDS缺陷患儿以矮小(6/6,100%)伴慢性腹泻(3/6,50%)和反复呼吸道感染(1/6,16.7%)就诊,经检查发现6例(100%)均存在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肝酶升高,4例有骨骼发育异常表现,3例有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表现。1例EFL 1缺陷患儿携带复合杂合突变(c. 2260 C>T/c. 316 G>A),表现为矮小和骨骼发育异常,但无胰腺和血液系统受累。结论 SBDS缺陷患儿具有异质性的临床表型,以上发现丰富了中国SDS的表型谱和变异谱,并首次在中国人群中报道了1例EFL1变异患儿的临床特征。对矮小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骨骼畸形等症状的患儿,应完善基因检测以免漏诊S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 SBDS基因 EFL1基因 基因变异
下载PDF
深度认识基因变异解读,提升神经遗传病的精准诊疗能力
4
作者 王朝东 李旭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1-324,共4页
神经遗传代谢性疾病是一大类临床诊断困难、发病率低,但种类繁多的疾病。而且临床表现多样,分子机制复杂,临床和遗传异质性极高,多数临床医生无法做出准确的临床诊断并给予精准治疗。
关键词 临床医生 精准治疗 临床诊断 神经遗传病 遗传异质性 基因变异 遗传代谢性疾病 精准诊疗
下载PDF
2例围生期型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家系的PKHD1基因变异分析
5
作者 曾兰 王齐艳 +3 位作者 邓艺 王丹妮 朱书瑶 王锦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803-807,共5页
目的对2例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RPKD)家系进行基因变异分析,明确致病原因,为ARPKD的早期诊断、治疗、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例胎儿引产组织及父母外周血进行全外... 目的对2例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RPKD)家系进行基因变异分析,明确致病原因,为ARPKD的早期诊断、治疗、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例胎儿引产组织及父母外周血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结合Sanger测序进行家系分析及位点验证。结果全外显子组测序及Sanger测序提示家系1胎儿PKHD1基因存在c.3436C>T(p.Q1146X)和c.1981A>C(p.T661P)复合杂合变异;家系2曾生育1例ARPKD患儿,1岁时死于心力衰竭,本例胎儿PKHD1基因存在c.9719G>A(p.R3240Q),c.10057C>T(p.L3353F)和c.7237C>T(p.R2413C)复合杂合变异。结论两个家系均为PKHD1基因变异导致的围生期型ARPKD,共发现5个基因变异位点,其中2个为新发变异位点,c.10057C>T和c.1981A>C均为错义变异。鉴于ARPKD基因型和表型的复杂性,及早进行家系的遗传咨询将有助于基因诊断和早期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 PKHD1基因 遗传咨询 基因变异 产前诊断
下载PDF
一个新PHEX基因变异导致X连锁遗传性低血磷性佝偻病的家系遗传学分析
6
作者 康可 张玉薇 +2 位作者 张闻宇 侯巧芳 娄桂予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220,共8页
目的以一个临床表型为低血磷性佝偻病(hypophosphatemic rickets,HR)的家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寻找该家系的致病变异基因,并分析变异的致病性。方法收集HR家系临床资料,进行生化检测。提取先证者DNA,进行临床全外显子组测序... 目的以一个临床表型为低血磷性佝偻病(hypophosphatemic rickets,HR)的家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寻找该家系的致病变异基因,并分析变异的致病性。方法收集HR家系临床资料,进行生化检测。提取先证者DNA,进行临床全外显子组测序,并针对可疑致病变异对家系所有成员进行PCR扩增,Sanger测序验证。预测变异的致病性及对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该家系共3代,先证者是一位26岁女性,先证者母亲、先证者及其儿子和女儿为患者,临床表现为O型腿、鸡胸、低磷血症,骨骼X线检查、生化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检测结果提示低血磷性佝偻病。临床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PHEX(NM_000444)c.2193dupT的插入移码杂合变异,该变异可导致编码第732位的天冬酰胺变异为终止密码子(p.N732*),从而出现了蛋白质截短。先证者的母亲、儿子及女儿PHEX基因均存在该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ACMG)对变异的分类标准,分级为可能致病性变异。经查阅文献及查找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该变异均未被报道或收录。结论本研究发现了一个PHEX新致病变异,为该家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及遗传咨询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遗传性低血磷性佝偻病 PHEX基因 基因变异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变性中VSIG4基因变异对小胶质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7
作者 徐春龙 张国伟 +5 位作者 杜君 贾珍 王静萍 王梓文 李杨 陆宏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98-908,共11页
目的研究视网膜色素变性(RP)中的V-set和免疫球蛋白结构域4(VSIG 4)基因变异对小胶质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VSIG4在小鼠视网膜中的定位。给HMC3细胞(人小胶质细胞系)转染野生型(Len-WT)、突变型(Len-Mut... 目的研究视网膜色素变性(RP)中的V-set和免疫球蛋白结构域4(VSIG 4)基因变异对小胶质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VSIG4在小鼠视网膜中的定位。给HMC3细胞(人小胶质细胞系)转染野生型(Len-WT)、突变型(Len-Mut)VSIG 4基因以及转染空载病毒(Len-Cont),并通过有或无脂多糖(LPS)刺激HMC3细胞分为对照组、LPS-Len-WT组、LPS-Len-Mut组、LPS-Len-Cont组、Len-WT组、Len-Mut组和Len-Cont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亚单位(P65)和磷酸化P65(PP65)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吞噬实验检测细胞吞噬功能;采用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将LPS刺激状态下的HMC3细胞与661W细胞(小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共培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采用凋亡实验检测661W细胞的凋亡数量。结果VSIG4定位于小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LPS-Len-WT组相比,LPS-Len-Mut组HMC3细胞IL-1β、TNF-α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LPS-Len-WT组相比,LPS-Len-Mut组HMC3细胞Nrf2、HO-1、GPX4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P65/P65比值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吞噬实验检测结果显示,Len-Cont组、LPS-Len-Cont组、LPS-Len-WT组和LPS-Len-Mut组细胞吞噬率分别为(35.67±3.22)%、(63.67±10.07)%、(84.00±3.46)%和(64.67±2.31)%,各组HMC3细胞吞噬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06,P<0.001)。与LPS-Len-WT组相比,LPS-Len-Mut组HMC3细胞吞噬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结果显示,与LPS-Len-WT组相比,LPS-Len-Mut组HMC3细胞24、48 h时迁移率和24 h时单位面积侵袭细胞数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LPS-Len-WT组相比,共培养系统中LPS-Len-Mut组Bax/Bcl-2蛋白表达量比值及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VSIG4定位于小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RP中的VSIG 4基因变异后,LPS刺激状态下的HMC3细胞NF-κB信号通路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活化程度减弱,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增多;吞噬和迁移能力减弱;共培养系统中细胞凋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et和免疫球蛋白结构域4 基因变异 视网膜色素变性 小胶质细胞 吞噬
下载PDF
MCPH1基因变异致原发性小头畸形患儿的表型及遗传学分析
8
作者 吴婉悦 刘毓 +3 位作者 陈凯 文静 马春元 杨莹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对1例原发性小头畸形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和基因检测,以明确致病原因。方法对1例原发性小头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下一代测序(NGS)技术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对变异位点采用Sanger测序法进行验证。对变异位点... 目的对1例原发性小头畸形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和基因检测,以明确致病原因。方法对1例原发性小头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下一代测序(NGS)技术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对变异位点采用Sanger测序法进行验证。对变异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患儿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小头畸形、下颌稍小、高腭弓、眼眦稍上斜、运动及认知发育落后。基因结果显示,患儿MCPH1基因存在第6外显子c.445G>A(Val149Lle)及第13外显子c.2312C>G(Pro771Arg)复合杂合变异。患儿父亲携带MCPH1基因c.445G>A杂合变异,母亲携带MCPH1基因c.2312C>G杂合变异,姐姐未检测到该变异。HGMD Pro、PubMed和ClinVar数据库无关于MCPH1基因c.445G>A和c.2312C>G变异的报道。ExAC数据库和千人基因组数据库中未收录MCPH1基因c.445G>A变异和c.2312C>G变异。Polyphen2、SIFT、Mutation Taster在线软件预测MCPH1基因c.445G>A变异为良性(BH4),MCPH1基因c.2312C>G变异为有害。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评估2个变异均为可能致病的变异。结论患儿临床表型高度符合小头畸形的诊断,但基因检测致病证据不充分。因此除MCPH1基因(8p23.1)区域突变外,可能还存在影响功能内含子区域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PH1基因 原发性小头畸形 基因变异
下载PDF
吉林省宫颈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E7基因变异分析
9
作者 苑飞艳 张立会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37-441,共5页
目的通过调查吉林省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的E6、E7基因变异,评估HPV16基因变异与吉林省地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生的相关风险。方法收集129例HPV16感染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提取细胞DNA,以特异性引物用聚合酶链... 目的通过调查吉林省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的E6、E7基因变异,评估HPV16基因变异与吉林省地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生的相关风险。方法收集129例HPV16感染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提取细胞DNA,以特异性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扩增E6-E7基因序列,再将E6-E7基因序列与标准的HPV16型基因序列比对,寻找E6-E7基因的突变位点。结果共发现8个E6突变位点,其中错义突变6个,无义突变位点2个,突变发生率较高的突变位点为:T178G(59/129,45.74%),A131C(10/129,7.75%),T350G(6/129,4.65%),T178A(6/129,4.65%)。共发现11个E7基因突变位点,其中错义突变位点6个,无义突变位点5个,突变率较高的位点为A647G(57/129,44.19%),T846C(55/129,42.64%),G666A(34/129,26.36%),T843C(20/129,15.50%)。E6、E7常见的突变位点在宫颈癌组和癌前病变组分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仅发现了亚洲变异型和欧洲变异型。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吉林省HPV16原型、As、Eur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其中以亚洲变异型为主。结论本研究中吉林省仅发现HPV16的As、Eur2种变异型,且以As变异型为主;在吉林省HPV16 E6、E7常见的变异位点与宫颈病变的进展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变异 E6基因 E7基因 宫颈癌
下载PDF
KCNQ2基因变异相关癫痫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付彬 闫露露 +1 位作者 李海波 叶启东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8期114-116,120,共4页
KCNQ2基因编码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亚基Kv7.2,该通道在稳定神经元、调节神经元兴奋性中发挥重要作用。KCNQ2基因变异导致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功能受损或功能异常,从而诱发癫痫发作。KCNQ2基因变异相关癫痫患儿的发病时间早,多发病于新生... KCNQ2基因编码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亚基Kv7.2,该通道在稳定神经元、调节神经元兴奋性中发挥重要作用。KCNQ2基因变异导致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功能受损或功能异常,从而诱发癫痫发作。KCNQ2基因变异相关癫痫患儿的发病时间早,多发病于新生儿期或婴儿早期,且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本文对KCNQ2基因变异相关癫痫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变异特点及临床治疗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早期发现此类癫痫患儿,指导临床诊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CNQ2基因 基因变异 癫痫 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
下载PDF
TLR3基因变异乳腺癌发生发展中作用机制及患者临床特征与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项磊 马金柱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2175-2180,共6页
本综述将深入探讨了TLR3基因变异在乳腺癌研究和治疗中的潜在作用机制和重要性。从乳腺癌的定义、分类和流行病学数据入手,突出了乳腺癌作为一种重要的癌症在全球范围内的危害和不断增加的趋势,详细分析了TLR3基因的功能、表达和与乳腺... 本综述将深入探讨了TLR3基因变异在乳腺癌研究和治疗中的潜在作用机制和重要性。从乳腺癌的定义、分类和流行病学数据入手,突出了乳腺癌作为一种重要的癌症在全球范围内的危害和不断增加的趋势,详细分析了TLR3基因的功能、表达和与乳腺癌的关联,强调了其在乳腺癌免疫反应中的关键作用。在此技术上将进一步探讨TLR3基因变异与乳腺癌的关系,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其潜在作用机制,强调TLR3基因变异可能通过影响TLR3通路的激活和抑制、对乳腺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转移的影响,以及其他可能的作用机制,对乳腺癌的发展产生影响。此外,本文还将进一步强调TLR3基因变异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包括基因型与表型的关联、临床病理特征与TLR3基因变异的相关性,以及患者预后与TLR3基因变异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3基因变异 乳腺癌 作用机制 临床特征
下载PDF
SPINT2基因变异致先天失钠性腹泻1例病例报告
12
作者 朱巧棉 王晓林 张慧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9-221,共3页
1病例资料男,7日龄,因“腹泻5 d”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患儿生后第2天出现腹泻,黄色稀水样便,7~10次/日,无黏液及脓血,伴尿量减少。当地医院查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酸中毒,予补液及纠酸治疗5 d,患儿腹泻持续加重,并出现体重下降,精神... 1病例资料男,7日龄,因“腹泻5 d”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患儿生后第2天出现腹泻,黄色稀水样便,7~10次/日,无黏液及脓血,伴尿量减少。当地医院查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酸中毒,予补液及纠酸治疗5 d,患儿腹泻持续加重,并出现体重下降,精神反应差,纳奶量逐渐减少。患儿重要临床信息时间轴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水样 代谢性酸中毒 病例报告 临床信息 基因变异 血气分析 病例资料 失钠
下载PDF
软骨发育低下患儿的临床特征及FGFR3基因变异分析
13
作者 陶东英 张惠琴 +2 位作者 张静静 牛焕红 成胜权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讨软骨发育低下(hypochondroplasia,HCH)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FGFR3)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例HCH患儿的... 目的探讨软骨发育低下(hypochondroplasia,HCH)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FGFR3)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例HCH患儿的临床资料、基因检测结果及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治疗效果。结果7例HCH患儿初始平均年龄为(6.4±2.7)岁(3.1~9.7岁),平均身高标准差分值为-3.22±1.22(-1.2~-4.9),上部量/下部量比值为1.28±0.13(1.10~1.52)。rhGH平均治疗时间为(4.4±1.2)年(3.1~6.0年),治疗后平均年龄为(10.8±2.1)岁(6.9~12.8岁),平均身高标准差分值为-1.73±1.32(-3.4~0.2),上部量/下部量比值为1.13±0.14(0.98~1.38)。HCH临床表现有不匀称身材矮小(7/7,100%)、肘关节伸展受限(2/7,28.6%)、腰椎前凸(2/7,28.6%)、轻度膝内翻(2/7,28.6%)、面部相对正常的前额凸起(1/7,14.3%)。HCH放射学特征包括长骨缩短伴轻度干骺端扩张(4/7,57.1%)、腰椎椎弓根间距变窄(1/7,14.3%)、短而宽的股骨颈(1/7,14.3%)、方形髋骨及扁平髋臼顶(1/7,14.3%)、坐骨大切迹变小(1/7,14.3%)。7例均存在FGFR3基因致病性变异,4例为FGFR3基因c.1620C>A(p.Asn540Lys)变异;3例为FGFR3基因c.1620C>G(p.Asn540Lys)变异。结论7例HCH均为FGFR3基因p.Asn540Lys的热点变异。HCH临床特征相对轻微,婴幼儿期需要加强认识和甄别。rhGH治疗对HCH患儿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发育低下 FGFR3基因 基因变异 重组人生长激素 软骨发育不全
下载PDF
苏南水乡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修复传承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晓颖 张赟乐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98,共8页
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与外化表现,是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的中介,研究其动态变化并据此探究有效传承策略有利于保护与挖掘其文化价值。以苏南水乡聚落为例,立足地理学景观基因理论,运用特征解构提取法对其进行基因识别,... 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与外化表现,是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的中介,研究其动态变化并据此探究有效传承策略有利于保护与挖掘其文化价值。以苏南水乡聚落为例,立足地理学景观基因理论,运用特征解构提取法对其进行基因识别,在此基础上进行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分析并梳理提出其变异机制,归纳总结苏南地区传统村落的变异趋势。最后,从生物学基因变异角度将其概括为传承型变异、替换型变异、融合型变异、缺失型变异四种类型,并针对不同变异类型提出相应的修复传承策略,为现有传统村落保护的理论认知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苏南水乡 景观基因变异 变异机制 修复传承
下载PDF
CNV-seq应用于产前诊断及流产物检测意外发现DMD基因变异临床分析
15
作者 吴秋华 石凤蕊 +4 位作者 王瑞 刘瑗 王林 娄超 强荣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6期75-82,共8页
目的探讨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技术(CNV-seq)应用在产前诊断及流产物检测中发现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的重要价值。方法本研究使用CNV-seq技术对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来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进行产前诊断的羊水样本和流产胎儿样本共... 目的探讨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技术(CNV-seq)应用在产前诊断及流产物检测中发现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的重要价值。方法本研究使用CNV-seq技术对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来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进行产前诊断的羊水样本和流产胎儿样本共784例进行检测,对DMD基因变异样本进一步采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LPA)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本研究意外发现3例样本存在DMD基因的缺失或重复,同时MLPA验证了这些突变。3例均为女胎,胎儿1为DMD基因64-79号外显子重复,胎儿2为DMD基因1-7号外显子重复,这两例羊水样本的变异为新发突变;流产胎儿3的变异遗传自母亲,母亲检测为DMD基因45-51号外显子缺失。结论CNV-seq技术应用于产前诊断及流产物不仅能检测染色体片段缺失或重复,还有助于发现基因重复或缺失所致的单基因疾病,提高了染色体及基因异常疾病的检出率,从而为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技术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 产前诊断 流产物
下载PDF
离子通道基因突变相关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分析
16
作者 孙莹 段丽芬 +4 位作者 王惠萍 王春霞 叶磊 余伟 张艺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99-106,共8页
目的分析离子通道基因变异相关癫痫的临床特征和基因变异特点,明确病因,精准选择抗癫痫药物。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昆明市儿童医院癫痫中心收治的病因不明的癫痫患者145例,采集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样本,应用基因靶向二代测序技... 目的分析离子通道基因变异相关癫痫的临床特征和基因变异特点,明确病因,精准选择抗癫痫药物。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昆明市儿童医院癫痫中心收治的病因不明的癫痫患者145例,采集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样本,应用基因靶向二代测序技术进行癫痫基因测序分析,被证实的变异均用Sanger测序验证,并明确变异的来源,分析其中28例与致病性离子通道基因变异相关癫痫患者的基因型与临床特征。结果28例致病性离子通道基因相关癫痫患者中,钠离子通道相关基因变异者最多,共18例(64.3%),其中SCN1A基因变异14例,SCN8A基因变异2例,SCN2A基因变异2例;钾离子通道基因变异4例,其中KCNQ2变异3例,KCNH1变异1例;GABA受体门控通道基因变异4例,其中GABRG2基因变异3例,GABRB3基因变异1例;谷氨酸受体门控通道变异2例,均为GRIN2A基因变异。所有变异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3例为遗传性变异,25例(89.3%)为新发杂合变异。所有变异中以错义变异最为常见(18/28,64.3%)。13例(46.4%)诊断为Dravet综合征,4例(14.2%)诊断为早发癫痫脑病,3例(10.7%)表现为良性新生儿癫痫,4例(14.3%)表现为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征,1例表现为Landau-Kleffner综合征,3例(10.7%)无法分类为特定癫痫综合征。大部分患者起病年龄早,71.4%(20/28)为1岁内起病,新生儿期起病者占1/4(7/28)。80%以上患者(23/28)病程中使用过2种或2种以上的抗癫痫药物治疗。随访4~72月,10例(35.7%)癫痫发作完全控制,1/2患者发作减少≥50%,3例(10%)发作减少<50%,1例死亡。结论离子通道基因变异是癫痫最常见的遗传性病因,可引起早发性癫痫性脑病,表现为起病年龄早、发作形式多样、药物难治、严重损害认知功能,也可表现为良性癫痫综合征,预后良好;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新发错义变异为主,临床上以钠离子通道基因变异最为多见,不同离子通道基因变异可有类似的表型,相同离子通道基因变异可有不同的表型。了解突变基因的功能学及致病机制,有助于针对性的选择有效的抗癫痫药物、判断预后,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离子通道 基因变异
下载PDF
昆明地区357例Gilbert综合征基因变异谱分析
17
作者 何建萍 吕梦欣 +6 位作者 秦茂华 朱丽虹 党峰博 孙永波 罗胜军 罗兰 唐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55-160,共6页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Gilbert综合征基因变异谱情况,为该疾病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与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对昆明地区357例Gilbert综合征患儿基因变异谱进行分析。结果在357例Gilbert综合征患儿中检出UGT1A1基因纯...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Gilbert综合征基因变异谱情况,为该疾病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与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对昆明地区357例Gilbert综合征患儿基因变异谱进行分析。结果在357例Gilbert综合征患儿中检出UGT1A1基因纯合变异82例,其中c.211G>A纯合变异占93.9%;c.1091C>T纯合变异占3.7%;c.1198A>C纯合变异占2.4%。检出UGT1A1基因杂合变异275例,其中c.211G>A杂合变异占69.1%;c.1091C>T杂合变异占17.8%;c.1456T>G杂合变异占5.5%;c.1198A>C杂合变异占2.5%;c.1352C>T占1.1%;c.596C>G杂合变异占1.1%;c.1423C>T杂合变异占0.7%;c.1100G>A、c.1389G>C、c.610A>G、c.163C>T、c.715C>T、c.1021C>T杂合变异各占0.4%。结论昆明地区Gilbert综合征基因变异谱前3顺位为c.211G>A、c.1091C>T、c.1456T>G,与云南边境地区有所不同。为昆明地区非结合高胆红素血症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索非结合高胆红素血症的疾病发生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LBERT综合征 基因变异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FCGR3A基因变异对克罗恩病发病风险及英夫利昔单抗临床应答的影响
18
作者 邵晓晓 胡定元 +4 位作者 曹曙光 吴昊 徐缘 胡跃 蒋益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73-181,共9页
目的:探讨FCGR3A(rs396991、rs4656317)基因变异对克罗恩病(CD)发病风险及英夫利昔单抗(IFX)临床应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确诊的225例CD患者和476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FCGR3A(rs396991、rs4656317)基因变异对克罗恩病(CD)发病风险及英夫利昔单抗(IFX)临床应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确诊的225例CD患者和476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FCGR3A(rs396991、rs4656317)的基因型,并进行连锁不平衡(LD)和单倍型分析。225例CD患者中,98例初发型活动期CD患者[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150分]于第0、2、6周给予IFX(5 mg/kg)静脉注射诱导缓解,随后每隔8周注射相同剂量的IFX。第14周时,依据CDAI和CD简化内镜评分(SES-CD)分为应答组和无应答组,回顾性分析FCGR3A基因变异对IFX临床应答的影响。结果:CD组中rs396991的变异等位基因C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39.33%vs. 31.83%,P=0.006)。CD组中rs4656317的变异等位基因C和变异基因型GC+CC频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45.33%vs. 36.55%,P=0.002;71.11%vs. 61.76%,P=0.016)。分层分析发现结肠型+回结肠型CD患者中rs396991的变异基因型AC+CC频率及rs4656317的变异基因型GC+CC频率均低于回肠末段型CD患者(55.00%vs. 72.31%,P=0.016;66.25%vs. 83.08%,P=0.012)。LD分析结果显示FCGR3A基因上rs396991和rs4656317彼此紧密连锁(D’=0.94,r~2=0.72)。LD分析结果显示CD组中单倍型AG的频率低于正常对照组(53.78%vs. 62.18%,P=0.003),而单倍型CC的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38.67%vs.30.56%,P=0.003)。98例初发型活动期CD患者经IFX治疗14周后,应答组(82例)中rs396991的变异等位基因C频率低于无应答组(16例)(23.17%vs. 43.75%,P=0.016)。第14周时,依据IFX有效浓度和IFX抗抗体浓度对16例无应答患者分析发现,IFX抗抗体高浓度组(≥70 ng/mL)中携带rs396991变异等位基因C的比例高于IFX抗抗体低浓度组(<70 ng/mL)(71.43%vs. 22.22%,P=0.011)。结论:FCGR3A基因上rs396991变异和rs4656317变异都可能增加CD发病风险,尤其是可能增加CD患者回肠末端受累的风险。此外,rs396991基因变异可能有助于IFX抗抗体的生成,降低CD患者对IFX治疗的临床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GR3A基因变异 克罗恩病 英夫利昔单抗 临床应答
下载PDF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Ⅲ型atxn3基因变异检测国家参考品的研制
19
作者 高飞 兰华林 +2 位作者 黄杰 胡泽斌 周海卫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1期1999-2002,2007,共5页
目的 研制脊髓小脑共济失调Ⅲ型atxn3基因变异检测国家参考品。方法 通过对脊髓小脑共济失调Ⅲ型atxn3基因变异外周血进行EB病毒(EBV)转染、细胞扩繁培养,完成永生化细胞的建系工作。提取atxn3基因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并稀释浓度至50 ng... 目的 研制脊髓小脑共济失调Ⅲ型atxn3基因变异检测国家参考品。方法 通过对脊髓小脑共济失调Ⅲ型atxn3基因变异外周血进行EB病毒(EBV)转染、细胞扩繁培养,完成永生化细胞的建系工作。提取atxn3基因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并稀释浓度至50 ng/μL后分装,经5个协作标定单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PCR-毛细管电泳法对国家参考品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最低检出限、冻融稳定性和均匀性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成功研制包含4个阳性样本和6个阴性样本的脊髓小脑共济失调Ⅲ型atxn3基因变异检测国家参考品。全部阳性样本及4种野生型样本的碱基排列与样本的CAG重复数一致且核酸质量合格,5家协作标定实验室的实验结果与参考品标示值一致。该参考品阳性符合率为100%、阴性符合率为100%、最低检出限阳性结果均检出、最低检出限阴性结果均未检出、冻融稳定性相关系数为0.999 9、均一性相关系数为1.000 0。结论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Ⅲ型atxn3基因变异检测国家参考品的全部性能指标均符合规定,适用于atxn3基因变异体外诊断试剂盒的性能评价及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Ⅲ型 atxn3基因变异 国家参考品
下载PDF
CoQ_(2)基因变异致婴儿原发性辅酶Q_(10)缺乏症1例报道
20
作者 樊海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23期4460-4464,共5页
目的:探讨辅酶(Co)Q_(2)基因变异致原发性CoQ_(10)缺乏症的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变异特点,提高临床对遗传病的认知度和警觉性。方法:对1例确诊为原发性CoQ_(10)缺乏症患儿及其家系成员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家系全外显子(trio-WES)对先证... 目的:探讨辅酶(Co)Q_(2)基因变异致原发性CoQ_(10)缺乏症的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变异特点,提高临床对遗传病的认知度和警觉性。方法:对1例确诊为原发性CoQ_(10)缺乏症患儿及其家系成员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家系全外显子(trio-WES)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筛查,分析其基因型和表型,并对致病性基因变异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家系分析和临床诊断提示该先证者患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原发性CoQ_(10)缺乏症。测序发现先证者的CoQ_(2)基因中存在c.518G>A和c.404G>C突变。经Sanger测序验证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构成复合杂合,为该患儿的致病性变异。CoQ_(2)基因中存在c.518G>A和c.404G>C突变是该病人的致病原因。结论:对于婴儿期癫痫发作,喂养困难和呼吸窘迫的患儿,应对CoQ_(2)基因变异导致的原发性CoQ_(10)缺乏症提高警觉。应尽早行基因检测明确病因,确诊后应采用大CoQ治疗,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辅酶Q_(10)缺乏症 辅酶Q_(2) 基因变异 癫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