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TC3基因多态性及基因型组合与秦川牛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怀超 昝林森 +1 位作者 王洪宝 宁越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84-2190,共7页
旨在探讨CRTC3基因作为秦川牛生长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寻找与秦川牛生长相关的分子标记。本研究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395头健康秦川牛CRTC3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其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及组合基因型与秦川牛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发现,CR... 旨在探讨CRTC3基因作为秦川牛生长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寻找与秦川牛生长相关的分子标记。本研究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395头健康秦川牛CRTC3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其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及组合基因型与秦川牛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发现,CRTC3基因扩增序列区间存在2个SNPs位点(位于外显子区域的G66478C和位于内含子区域的C91297T)。关联性分析表明,在本试验所选取的395头秦川牛群体中,G66478C位点GC基因型个体在体斜长方面极显著高于CC型个体均值(P<0.01),且在胸深方面显著高于CC型个体均值(P<0.05)。在C91297T位点,CT基因型个体均值在体斜长、腰高、尻长和胸深方面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均值(P<0.01)。CRTC3基因的优势基因型组合CC-TT的个体在腰高、尻长上极显著高于CC-CT基因型组合的个体均值(P<0.01),且基因型组合CC-TT的个体在胸深、胸围显著高于CC-CT组合的个体均值(P<0.05)。综上,可以尝试将CRTC3基因作为影响秦川牛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用于标记辅助选择,为秦川牛选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C3 生长性状 基因型组合 分子标记
下载PDF
189份桃种质肉质性状形成相关位点基因型鉴定及组合分析
2
作者 王朝晖 李勇 +6 位作者 曹珂 朱更瑞 方伟超 陈昌文 王新卫 吴金龙 王力荣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67-2379,I0017-I0027,共24页
【目的】通过分子标记与生物信息学手段,鉴定189份桃种质与肉质形成相关的F-M基因座、YUC11启动子区转座子插入、NAC72编码区9 bp插入的基因型及3个位点组合情况,为深入研究桃果实肉质形成机制及育种亲本选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 【目的】通过分子标记与生物信息学手段,鉴定189份桃种质与肉质形成相关的F-M基因座、YUC11启动子区转座子插入、NAC72编码区9 bp插入的基因型及3个位点组合情况,为深入研究桃果实肉质形成机制及育种亲本选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PCR扩增、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高分辨率溶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 analysis,HRM)技术,对F-M基因座倍型、YUC11转座子插入、NAC729 bp插入进行检测;同时结合重测序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一步验证,从而准确鉴定189份桃种质肉质性状形成相关位点基因型及组合情况。【结果】F-M基因座编码多聚半乳糖醛酸酶(endo-PG)的PGM与PGF是调控桃果实肉质形成的两个重要基因。189份桃种质中,PGM与PGF分别有159份(84%)、99份(52%)。F-M基因座共发现H0、H1、H2、H34种单倍型,占比分别为33%、39%、4%、24%。在F-M基因座,不溶质粘核以H3H3、H2H3组合为主,溶质粘核以H0H0、H0H1组合为主,溶质离核以H1H1、H0H1组合为主。发现18份含有硬质基因型的种质,在YUC11启动子区含有转座子纯合插入。HRM结果表明,NAC72编码区9 bp插入纯合(早熟)有45份种质、插入杂合(中熟)有71份种质、无插入(晚熟)有73份种质,中熟与晚熟种质占比77%;其中6份种质基因型与表型差别较大。不溶质粘核、溶质粘核、溶质离核3种常见肉质类型,在3个位点最多的基因型组合分别是mmffHdHdI、MMffHdHdI、MMFFHdHdL。【结论】通过分子试验与生物信息学相结合进一步证实了F-M基因座存在4种单倍型;发现18份含有硬质基因型的种质;开发了一种用于鉴定桃成熟期的分子标记;鉴定出不同种质在肉质相关位点的基因型组合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质 基因鉴定 基因型组合
下载PDF
论“基因组合”的形式及教学建议——由两道试题错选引发的思考
3
作者 李开泉 《生物学教学》 2023年第6期93-95,共3页
为深入理解“基因组合”这个重要概念,通过两道试题的选项分析,着重讨论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时基因组合在时间、对象、载体、实质、结果和意义等方面的差异,以帮助学生强化“基因重组”的概念学习。建议引入“基因型组合”概念,阐明其... 为深入理解“基因组合”这个重要概念,通过两道试题的选项分析,着重讨论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时基因组合在时间、对象、载体、实质、结果和意义等方面的差异,以帮助学生强化“基因重组”的概念学习。建议引入“基因型组合”概念,阐明其对生物变异的影响,以区分“基因重组”学科概念,厘清子代新性状变异现象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合 基因重组 基因型组合 教学建议
下载PDF
应用RAPD技术对不同基因组组合生物型遗传多态性的研究(英文)
4
作者 吴玉萍 贾方钧 吴清江 《Developmental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1999年第2期25-31,共7页
利用RAPD技术对不同基因组合的鱼类进行了基因组指纹图谱构建,在DNA水平上对基因组成分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遗传多态性。RAPD结果发现,在26个随机引物扩增的产物中,平均每个个体观察到约142个RAPD标记,单个引... 利用RAPD技术对不同基因组合的鱼类进行了基因组指纹图谱构建,在DNA水平上对基因组成分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遗传多态性。RAPD结果发现,在26个随机引物扩增的产物中,平均每个个体观察到约142个RAPD标记,单个引物获得的标记平均为5.4。其中4个引物扩增的图谱可将不同的生物型区分开:S-26引物的扩增图谱(Fig.1)可将红鲫(RA)与其它组合区分开,还可将鲤鲫杂种一倍体(CA)与鲫鲤杂种三倍体(CAA)和人工复合三倍体鲤(CCA)区分开;S-8引物(Fig.2)可区分开红鲤(RC)和镜鲤(MC);S-45引物(Fig.3)可区分开RC和CA;S-22引物则可区分开CAA和CCA。六种生物型均存在基因组特异性的图谱即各自独特的“诊断性”图谱,作者由此建立了详细的分子标记检索表(Table1)。通过对RAPD图谱的量化分析,利用UPGMA构建了不同生物型的遗传关系树图;反映了鲤鲫及各种组合生物型之间的遗传相似关系:RC和MC属同一种系,聚为一族;CAA和CA基因组类型相同,聚为一族;CCA虽自成一体,但可与CAA和CA聚为一族;而RA与其它组合遗传距离较远,自成一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 基因组合生物 遗传多态性 鱼类
下载PDF
A-FABP和AMPD1基因SNP位点对北京油鸡部分肉质性状的组合效应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琛 文杰 +2 位作者 赵桂苹 郑麦青 陈继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55-1559,共5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鸡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和腺苷一磷酸脱氨酶(AMPD1)基因的SNP位点对鸡肉肌内脂肪(IMF)和肌苷酸(IMP)含量的组合效应。试验以北京油鸡为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对A-FABP基因外显子1第51位碱基(P4位点)的C→T突变和A... 本研究旨在分析鸡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和腺苷一磷酸脱氨酶(AMPD1)基因的SNP位点对鸡肉肌内脂肪(IMF)和肌苷酸(IMP)含量的组合效应。试验以北京油鸡为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对A-FABP基因外显子1第51位碱基(P4位点)的C→T突变和AMPD1基因序列第129位(PB位点)的A→G突变进行单基因和多基因组合效应分析。结果表明,P4位点的突变纯合BB基因型和PB位点的突变纯合NN基因型分别是多态位点上IMF和IMP含量的优势基因型;组合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9种组合中,BBNN和BBMN组合基因型个体的组合效应显著,其中BBMN基因型个体的IMF含量、腹脂率(AFP)和平均脂带宽(WFS)比组合前P4位点BB基因型和PB位点MN基因型个体的均值分别增加了7.80%、50.74%和4.92%,组合效应显著(P<0.05),IMP含量比组合前增加了2.53%;2个基因位点间不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因此,可将BB与NN或MN基因型聚合,进行分子标记聚合育种,以辅助选择提高鸡肉IMP和IMF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油鸡 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 腺苷一磷酸脱氨酶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型组合效应
下载PDF
KL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组合与老年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晓林 马厚勋 +3 位作者 田小春 吴平 周平 吴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老年汉族人群克老素(Klotho,KL)基因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组合分布规律,揭示其与老年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同期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775例,正常健康老年人339例(年龄≥60岁)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老年汉族人群克老素(Klotho,KL)基因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组合分布规律,揭示其与老年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同期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775例,正常健康老年人339例(年龄≥60岁)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应用单一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技术(SASP-PCR)检测KL基因3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分析各等位基因及其组合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病组KL基因G-395ASNP AA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增高(P<0.01),若按性别分层研究,高血压组男性患者其AA等位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高血压病组KL基因C370S SNP及F352V SNP各等位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合分布研究发现:高血压病组KL G-395A+F352V+C370C、KL A-395A+F352V+C370C与KL A-395A+F352V+C370S组合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按性别分层研究则发现仅在高血压病组男性患者其KL G-395A+F352V+C370C、KL A-395A+F352V+C370C及KL A-395A+F352V+C370S组合分布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还发现在高血压病组男性患者其KLA-395A+F352F+S370S及KLG-395G+V352V+C370S组合分布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减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40)。结论:本文研究发现在老年男性KL基因G-395A SNP与高血压病有明确相关性。组合分布研究还发现KLG-395A+F352V+C370C、KLA-395A+F352V+C370C及KL A-395A+F352V+C370S组合基因型与老年高血压病有关,并存在性别差异性,也就提示携带上述组合基因型的老年男性更易患高血压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OTHO 高血压病 老年 组合基因
下载PDF
老年人群klotho G-395A、F352V与C370S基因多态性及组合与其血清klotho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平 田小春 +4 位作者 马厚勋 刘晓林 翟福利 吴平 李法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庆市汉族老年人群Klotho G-395A、F352V与C370S 3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及其组合与血清klotho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汉族老年人390例,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技术检测Klo... 目的:探讨重庆市汉族老年人群Klotho G-395A、F352V与C370S 3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及其组合与血清klotho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汉族老年人390例,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技术检测Klotho G-395A、F352V与C370S SN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其血清klotho蛋白水平。结果:Klotho G-395A、F352V与C370S SNP各等位基因型携带者其血清klotho蛋白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基因组合分析研究发现Klotho G-395A、F352V与C370S SNP各组合等位基因型携带者其血清klotho蛋白水平差异性较大,其中Klotho G-395G+F352F+C370S携带者较Klotho G-395G+F352F+C370C携带者其血清klotho蛋白水平明显增高(P=0.056)。结论:Klotho G-395A、F352V与C370S SNP各等位基因型携带者其血清klotho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而组合等位基因型研究发现Klotho G-395G+F352F+C370S携带者较Klotho G-395G+F352F+C370C组合等位基因型携带者血清klotho蛋白水平增高有显著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OTHO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组合基因 老年人
下载PDF
中国荷斯坦奶牛EEF1D基因的SNPs检测及其与产奶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娟 母童 +5 位作者 蔡正云 顾亚玲 刘丽元 杨雪瑶 温万 孙东晓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61-969,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中国荷斯坦奶牛真核生物翻译延伸因子1 D(eukaryotic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delta,EEF1D)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产奶性状的相关性。利用Sequenom MassARRAY SNP分型技术对宁夏地区1 252头中国荷斯坦奶牛EEF1 D基因... 试验旨在研究中国荷斯坦奶牛真核生物翻译延伸因子1 D(eukaryotic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delta,EEF1D)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产奶性状的相关性。利用Sequenom MassARRAY SNP分型技术对宁夏地区1 252头中国荷斯坦奶牛EEF1 D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对其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和组合基因型与产奶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显示,EEF1 D基因的5′侧翼区存在2个SNPs位点,即EEF1D-1和EEF1D-3;经检测发现,EEF1D-1存在2种基因型,EEF1D-3存在3种基因型。χ2检验表明,中国荷斯坦奶牛在EEF1D-1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在EEF1D-3位点未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EEF1D-1和EEF1D-3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10和0.28,分别呈现低度多态和中度多态。在试验群体中,EEF1D-1位点对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性状的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305d产奶量性状的效应达到显著水平(P<0.05);EEF1D-3位点对305d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性状的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EEF1 D基因的优势基因型组合GG-AG和GG-GG个体乳脂率均显著高于GG-AA组合个体(P<0.05)。说明EEF1 D基因可以作为影响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性状的候选基因用于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荷斯坦牛 EEF1D基因 产奶性状 SNP 基因型组合
下载PDF
京海黄鸡IGF-Ⅱ基因SNPs及其与生产性能关系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凤萍 李其松 +3 位作者 戴国俊 谢恺舟 施会强 王金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70-1475,共6页
以京海黄鸡为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测定IGF-Ⅱ基因3个SNPs位点,同时分析它们对不同周龄体重及产蛋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3个位点分别发生C→G、G→C、G→A的单碱基突变,各检测到3种基因型,P1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 以京海黄鸡为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测定IGF-Ⅱ基因3个SNPs位点,同时分析它们对不同周龄体重及产蛋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3个位点分别发生C→G、G→C、G→A的单碱基突变,各检测到3种基因型,P1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最小二乘方差分析表明,AA与BB基因型个体300日龄产蛋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A为增效等位基因,B为减效等位基因;CD基因型个体12周龄体质量显著高于CC型(P<0.05);EE、EF基因型个体300日龄平均蛋质量显著高于FF型(P<0.05),E为增效等位基因,F为减效等位基因。联合基因型AA/CC/EF平均蛋质量显著高于AB/CD/EE与AB/CD/EF(P<0.05);AB/CD/EF基因型个体300日龄体质量显著高于AA/CC/EF、BB/DD/EE型(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海黄鸡 IGF-Ⅱ SNPS 组合基因 生产性能
下载PDF
IGFⅡ基因SNPs及其与京海黄鸡生长性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源 刘大林 +3 位作者 王金玉 王慧华 侯启瑞 施会强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38,共6页
以京海黄鸡为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到IGFⅡ基因外显子区5个SNPs位点,并分析其对不同周龄京海黄鸡体重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5个位点分别发生G64A、C173A、G6707C、T7506C、G7641A的单碱基突变,P3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最小... 以京海黄鸡为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到IGFⅡ基因外显子区5个SNPs位点,并分析其对不同周龄京海黄鸡体重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5个位点分别发生G64A、C173A、G6707C、T7506C、G7641A的单碱基突变,P3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最小二乘方差分析表明,FF和FG基因型个体的12周龄体重存在显著差异,FF基因型个体的16周龄体重显著大于其余基因型;组合基因型AB/CC/EE的12、16周龄体重显著大于AB/CD/EE基因型个体,AB/CD/EG基因型个体的8周龄、300日龄体重均显著大于AB/CD/EE基因型个体,推断IGFⅡ基因可能是影响京海黄鸡体重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海黄鸡 IGFⅡ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组合基因 生长性能
下载PDF
长白猪ESR、PRLR及FSH-β基因多态性及与繁殖性状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传锋 王建勇 黄大鹏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25-29,64,共6页
ESR基因、PRLR基因和FSH-β基因是调控猪繁殖性状的候选功能基因,以这三个基因为候选基因,以100头长白猪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技术对检测到的多态性突变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同时,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建立繁殖性能指数,构建三个基因不同... ESR基因、PRLR基因和FSH-β基因是调控猪繁殖性状的候选功能基因,以这三个基因为候选基因,以100头长白猪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技术对检测到的多态性突变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同时,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建立繁殖性能指数,构建三个基因不同的多态位点与繁殖性能指数的最佳组合基因型,进而将不同的基因型分别与繁殖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为人工筛选猪种最佳繁殖性能提供分子标记。三个基因的组合基因型基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基因型AACDFF的繁殖指数与组合基因型ABCDFF和BBDDFF的繁殖指数分别相差3.34和3.16,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猪 基因多态性 繁殖性状 组合基因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组合基因型与职业性铅毒性易感性的关系
12
作者 饶湖英 吴一行 +1 位作者 张燕 张程 《职业与健康》 CAS 2013年第6期654-657,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组合基因型与职业性铅作业者血铅浓度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铅作业工人专项体检中377名高暴露铅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组合基因型与职业性铅作业者血铅浓度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铅作业工人专项体检中377名高暴露铅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GBZ 37-2002),以血铅<1.9μmol/L者,为血铅正常组,血铅≥1.9μmol/L者为血铅异常组。采用统一调查表问卷调查工人的基本情况:年龄、工龄、经济收入、吸烟、饮酒等。采用TaqMan探针技术对VDR基因Bs-mI、Tru9I和ApaI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检测,利用ABI7500 SDS Software V1.4软件,进行组合基因型的计算和构建。结果高铅暴露人群中,VDR基因BsmI-Tru9I-ApaI的组合基因型中,与分布频率最高CC+CC+CC比较,CC+CC+AC是血铅浓度异常的危险因素,OR值为5.214(95%CI 2.569~10.582),P<0.01。结论 VDR基因BsmI-Tru9I-ApaI的组合基因型CC+CC+AC可能是铅中毒的易感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 血铅 组合基因
原文传递
NPY和PRL基因SNP位点对如皋黄鸡产蛋性能的组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洪军 王克华 +1 位作者 李东锋 杨宁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共4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鸡神经肽Y(NPY)和催乳素(PRL)基因的SNP位点对产蛋性能的组合效应。实验采用飞行质谱技术对如皋黄鸡NPY基因内含子2的A+1259G(P7位点)突变和PRL基因内含子1的C+79T(P8位点)突变进行单基因和多基因组合效应分析。结果表明... 本研究旨在分析鸡神经肽Y(NPY)和催乳素(PRL)基因的SNP位点对产蛋性能的组合效应。实验采用飞行质谱技术对如皋黄鸡NPY基因内含子2的A+1259G(P7位点)突变和PRL基因内含子1的C+79T(P8位点)突变进行单基因和多基因组合效应分析。结果表明:P7位点GG基因型是多态位点上开产日龄和40周龄总产蛋数的优势基因型,5个测定的产蛋性状在P8位点3种基因型间差异均不显著;在9个组合中,GGTT和GGCT组合基因型为优势组合基因型,其中GGCT型个体的开产日龄和开产体重比组合前P7位点GG基因型和P8位点CT基因型个体的均值分别减少了3.7 d、52.6 g,组合效应显著(P<0.05),40周龄总产蛋数比组合前增加了9.9枚(P<0.05);2个位点间不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Y 催乳素 产蛋性能 基因型组合效应 如皋黄鸡
原文传递
利用SSR标记筛选水稻富γ-氨基丁酸后代材料
14
作者 王康恺 赵娜 +8 位作者 马嘉欣 王迎超 田玲 杨治伟 洪缘缘 田蕾 张银霞 杨淑琴 李培富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78-84,共7页
以高粱稻-1和宁农黑粳的杂交F 2代和F 4代为试验材料,在实验室前期已获得的稻米籽粒中控制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的3个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位点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 以高粱稻-1和宁农黑粳的杂交F 2代和F 4代为试验材料,在实验室前期已获得的稻米籽粒中控制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的3个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位点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标记对其进行基因型检测,获得了不同基因组合类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基因组合类型籽粒中GABA含量,探讨GABA含量与其类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F 2代和F 4代的所有组合类型中,代表高含量纯合基因组合类型(BBA组合)中GABA含量的检测结果均值最高,代表低含量纯合基因组合类型(AAB组合)中GABA含量的检测结果均值最低,其检测结果与基因型表现一致。显著性分析表明,GABA含量与不同基因组合类型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同时还表明,相比F 2代,F 4代的BBA组合中GABA的平均含量增高,AAB组合中GABA的平均含量降低,且变异程度均有降低,特别是低含量纯合基因组合类型材料的符合度从53%上升到75%,其结果表明,低含量纯合基因组合类型材料有趋于稳定的趋势。试验结果可应用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富γ-氨基丁酸杂交后代材料的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Γ-氨基丁酸 高效液相色谱 糙米 籽粒 基因型组合 SSR标记
下载PDF
MC3R基因对京海黄鸡屠体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倩 王金玉 +5 位作者 张跟喜 张涛 王亚男 王文浩 李婷婷 王永娟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38-844,共7页
本研究以MC3R基因为鸡屠体性状的候选基因,旨在探讨其对京海黄鸡屠体性状的影响。运用PCR-SSCP方法结合测序技术,检测了MC3R基因在京海黄鸡群体中的多态性,并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分析基因型与屠体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MC3R基因CD... 本研究以MC3R基因为鸡屠体性状的候选基因,旨在探讨其对京海黄鸡屠体性状的影响。运用PCR-SSCP方法结合测序技术,检测了MC3R基因在京海黄鸡群体中的多态性,并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分析基因型与屠体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MC3R基因CDS序列检测区内,引物MR2、MR3和MR8扩增的片段具有多态性,其中引物MR2和MR3扩增片段均存在2个SNP位点,分别形成AA、AB、AC 3种基因型和EE、EF、FF、EH 4种基因型,引物MR8扩增片段只存在1个SNP位点,形成了KK、KL和LL 3种基因型;检测到的5个SNPs位点分别为CDS区C160A、G192T、C273T、G310A、G762A突变。关联分析结果显示,MR2位点对京海黄鸡各屠体性状(除腹脂质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MR3位点各基因型(排除个体数少于3的基因型)屠体性状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推断MR3位点对京海黄鸡屠体性状影响不显著(P>0.05);MR8位点对京海黄鸡屠体质量、胸肌质量、腿肌质量、全净膛质量、半净膛质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活体质量和腹脂质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MR2和MR8 2个位点的效应进行联合分析,结果显示,2个位点组合基因型对所有屠体性状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其中AB/KK基因型组合为有利基因型组合,AA/LL基因型组合为不利基因型组合。因此,本研究可为京海黄鸡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有利于加快对京海黄鸡屠体性状选择的育种进程,同时通过本研究可推测MC3R基因对家禽的屠体性状具有很大的遗传效应,为家禽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海黄鸡 MC3R基因 多态性 屠体性状 基因型组合
原文传递
肌联蛋白基因SNPs位点多态性与延边黄牛生长性状间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万年 夏广军 严昌国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12,共5页
为了研究延边黄牛肌联蛋白(Titin,TTN)基因的多态性对延边黄牛生长性状的影响,选取208头健康的32月龄延边黄牛,利用PCRRFLP和PCR-SSCP方法进行TTN基因遗传变异检测。结果表明:延边黄牛TTN基因存在2个突变位点,分别为A47751G突变,导致氨... 为了研究延边黄牛肌联蛋白(Titin,TTN)基因的多态性对延边黄牛生长性状的影响,选取208头健康的32月龄延边黄牛,利用PCRRFLP和PCR-SSCP方法进行TTN基因遗传变异检测。结果表明:延边黄牛TTN基因存在2个突变位点,分别为A47751G突变,导致氨基酸Ile→Val的错义突变,C73301A同义突变;χ2检验显示,2个突变位点在所检测延边黄牛群体中处于Hard-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关联分析显示,延边黄牛TTN基因2个突变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与体高、体斜长、胸围和尻长上差异显著(P<005)。将2个突变位点合并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组合AACC基因型个体在体高和体斜长显著高于AATT型个体(P<005),初步认为TTN基因对延边黄牛生长性状的有显著影响,其中组合AACC可能是影响延边黄牛生长性状的最佳基因型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边黄牛 肌联蛋白基因 生长性状 基因型组合
原文传递
ASB12基因SNPs位点多态性与延边黄牛生长性状关联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冯贺 赵英哲 +1 位作者 孙学钊 田万年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16,共6页
为研究延边黄牛细胞因子信号转导相关(ASB12)基因多态性与延边黄牛体尺性状的相关性,以203头同等饲养条件下延边黄牛阉牛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ASB12基因的SNPs位点,并将其与延边黄牛体尺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ASB12基因存... 为研究延边黄牛细胞因子信号转导相关(ASB12)基因多态性与延边黄牛体尺性状的相关性,以203头同等饲养条件下延边黄牛阉牛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ASB12基因的SNPs位点,并将其与延边黄牛体尺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ASB12基因存在2个突变位点,分别为T709C突变,导致氨基酸Leu→Pro的错义突变;C1039T突变,导致氨基酸Pro→Leu的错义突变。χ^2检验显示,2个突变位点在所检测延边黄牛群体中处于Hard-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关联分析显示,延边黄牛ASB12基因2个突变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与体高、体斜长差异显著(P<0.05)。将2个突变位点合并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组合AACG基因型个体在体高和体斜长显著高于组合BBGG型个体(P<0.05)。初步认为ASB12基因对延边黄牛生长性状的有显著影响,其中组合AACG可能是影响延边黄牛生长性状的最佳基因型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边黄牛 ASB12基因 基因型组合 生长性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