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安徽麦区软质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环境互作分析 |
訾金爽
李四方
汪芳芳
郑文寅
|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长牡蛎弧菌抗性选育家系生长和存活性状遗传参数评估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
李寅
鲁林基
杨奔
李鹏飞
徐成勋
李琪
刘士凯
|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基于BLUP和GGE双标图的花生产量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
邓丽
任丽
郭敏杰
苗建利
芦振华
殷君华
王培云
|
《种子》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中国荷斯坦牛繁殖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
师睿
李珊珊
张海亮
路海博
闫青霞
张毅
陈绍祜
王雅春
|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基因型-环境互作对距离分析的影响初探 |
蔡民华
张金栋
赵银荣
曹绛雯
刘庆祝
郭平仲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3 |
0 |
|
6
|
安徽麦区软质小麦面粉溶剂保持力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
程颖
焦碧玉
王磊
汪辉
崔文礼
朱宗河
赵莉
郑文寅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2024 |
0 |
|
7
|
冬播小麦品种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及其互作效应分析 |
郭天财
马冬云
朱云集
王晨阳
夏国军
罗毅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87
|
|
8
|
非等试验设计水稻产量构成性状基因型×环境互作的遗传分析 |
左清凡
朱军
刘宜柏
潘晓云
张建中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1
|
|
9
|
小黑麦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及产量稳定性分析 |
柴守玺
常磊
杨蕊菊
杨德龙
程宏波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1
|
|
10
|
甘薯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含量的基因型、环境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分析 |
陆国权
黄华宏
何腾弟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43
|
|
11
|
高粱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及互作效应分析 |
张桂香
史红梅
张海燕
|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12
|
水稻米粒延伸性QTLs定位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
沈圣泉
庄杰云
王淑珍
舒庆尧
包劲松
夏英武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13
|
甘蔗主要性状基因型×环境互作的遗传分析 |
周鸿凯
蔡华斌
刘桂富
王尚钦
郭荣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4
|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下粳稻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
马洪文
王昕
殷延勃
武绍湖
|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5
|
饲料大麦产量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
何梅洁
陈佳
杨金华
杜娟
普晓英
杨晓梦
李霞
杨加珍
曾亚文
杨涛
李玉萍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16
|
水稻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分析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樊龙江
胡秉民
石春海
吴建国
|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
2002 |
5
|
|
17
|
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及其正、反杂交后代生长有关性状的基因型×环境互作及相关分析 |
颉晓勇
李思发
蔡完其
叶卫
陈辉崇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8
|
基因型×环境互作下杂交粳稻谷粒性状遗传效应分析 |
马洪文
殷延勃
武绍湖
王昕
|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9
|
基于AMMI模型分析大菱鲆选育家系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
马爱军
王新安
|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20
|
基因型×环境互作下小麦氮代谢相关性状的遗传和相关性分析 |
王琳琳
王平
王振林
孙爱清
杨敏
王春微
尹燕枰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