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例误诊为“脑炎”的晚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cbIC型的临床特点、家系基因学分析
1
作者 韩蕾 张正军 +3 位作者 刘瑞花 郑钦亮 寇睿 李秋波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3528-3534,共7页
目的:探讨1例误诊为“脑炎”的晚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MMA) cbIC型患儿的临床特点、家系MMA基因突变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晚发型MMA的认识和重视,从而为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治能力。方法:收集1例反复误诊为“脑炎”的cbIC型MMA... 目的:探讨1例误诊为“脑炎”的晚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MMA) cbIC型患儿的临床特点、家系MMA基因突变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晚发型MMA的认识和重视,从而为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治能力。方法:收集1例反复误诊为“脑炎”的cbIC型MMA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过程,并对其家系共4名成员进行MMACHC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患儿为青春期男性,起病隐匿,表现为反应迟钝、认知功能下降、视幻。患儿自8岁后反复患“脑炎”,每年1~2次,均在当地诊所输液后缓解。头颅MRI显示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明显增高,尿有机酸分析亦显示尿甘油酸-3,3羟基丙酸-2、甲基丙二酸均明显升高,诊断为cbIC型MMA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经维生素B12、左卡尼汀、甜菜碱治疗后症状迅速改善。患儿及其哥哥甲基丙二酸尿症cbIC型的致病基因(MMACHC基因)测序均发现了两个突变C.394C > T和C.482G > A,前者来源于患儿父亲,后者来自母亲,C.394C > T突变发生在第3外显子上,C.482G > A突变发生在第4外显子上,均为杂合子。结论: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晚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cbIC型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许多患者首次就诊时经常被漏诊或误诊,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当遇到临床中无法用脑炎等疾病解释的神经系统损害的患儿,需要考虑MMA等遗传代谢病可能,应该及时完善有机酸检测以及相关基因检测协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cbIC型 临床特点 家系基因学分析
下载PDF
Alport综合征基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涛 张学武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年第4期242-244,共3页
关键词 ALPORT综合征 基因学研究 感音神经性耳聋 遗传性疾病 基因学特征 慢性肾炎 临床表现 视觉障碍 胶原基因 发病机制
下载PDF
1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柯屹峰 郝瑞 张虹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4-187,共4页
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又称为VonRecklinghausen病,为起源于神经嵴细胞分化异常而导致多系统损害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病率为1/3000~1/3500,其发病与NF1基因的缺失有关。近年来对NF遗传和基因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通过基因连... 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又称为VonRecklinghausen病,为起源于神经嵴细胞分化异常而导致多系统损害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病率为1/3000~1/3500,其发病与NF1基因的缺失有关。近年来对NF遗传和基因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通过基因连锁和"定点克隆"技术获得了该病基因序列、突变及其表达信息。对近年在NF1基因和遗传学方面的研究成果、NF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NF1基因的异常表达、该病基因型和表现性的关系、基因的易突变区域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神经纤维瘤病 NF1基因 遗传学 基因学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创新基因学:概念与理论模型 被引量:5
4
作者 冯立杰 翟雪琪 +1 位作者 岳俊举 王金凤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5,共5页
为揭示技术创新规律,首先针对现有生物基因在产品设计、知识创新等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进行分析,通过深入分析创新过程与生命体形成过程的类同性,将生物基因理论与创新理论融合,在界定创新基因、创新染色体、创新算法等概念的基础上,建... 为揭示技术创新规律,首先针对现有生物基因在产品设计、知识创新等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进行分析,通过深入分析创新过程与生命体形成过程的类同性,将生物基因理论与创新理论融合,在界定创新基因、创新染色体、创新算法等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创新基因学理论模型,同时对其应用步骤进行了分析,在探讨创新源动力的基础上,着力挖掘原始创新影响基因以及创新机理,以期为技术创新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基因学 创新染色体 创新算法 创新规律
下载PDF
红霉素生物合成的生物化学和基因学 被引量:5
5
作者 孙艳 周仁清 吴琼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45-50,共6页
从基因重组技术问世以来,对红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合成的生物化学和基因学的研究到目前已经累积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就这2个领域中对红霉素生物合成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和研究前景(组合生物合成)作以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 大环内酯 红霉素 基因学 组合生物合成
下载PDF
高血压发病机制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国红(综述) 周欣(综述) +1 位作者 姜铁民(审校) 李玉明(审校) 《武警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985-988,共4页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从110/75mmHg开始,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心血管疾病发牛的危险也相应增加。美国心脏病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成人高恤压的患病率已高达33%,每3位成年人中就有1位患有高血压,
关键词 高血压 发病 基因学
下载PDF
心房颤动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申宇娟 冯炎青 边云飞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56-860,共5页
心房颤动基因学研究包括以下几个于临床有意义的话题:(1)单/多基因心房颤动的分子遗传变异;(2)心房颤动的合理分类;(3)心房颤动家族聚集的遗传学原因;(4)基因型差异对心房颤动预后的影响及其风险预测;(5)心房颤动的治疗基因学。该文将... 心房颤动基因学研究包括以下几个于临床有意义的话题:(1)单/多基因心房颤动的分子遗传变异;(2)心房颤动的合理分类;(3)心房颤动家族聚集的遗传学原因;(4)基因型差异对心房颤动预后的影响及其风险预测;(5)心房颤动的治疗基因学。该文将对以上问题逐一作出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基因学研究 药物基因学
下载PDF
认识嗜酸细胞性食管炎--从基因学、免疫学到临床诊治 被引量:5
8
作者 邵洁 张自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在欧美国家中,嗜酸细胞性食管炎已成为一种常见的以严重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消化道疾病。其发病和食物过敏、支气管哮喘、特应性皮炎及其他过敏性疾病密切相关。Th2细胞在疾病的慢性炎症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拟综述嗜酸细胞... 在欧美国家中,嗜酸细胞性食管炎已成为一种常见的以严重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消化道疾病。其发病和食物过敏、支气管哮喘、特应性皮炎及其他过敏性疾病密切相关。Th2细胞在疾病的慢性炎症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拟综述嗜酸细胞性食管炎的基础研究进展及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 基因学 免疫学 临床表现 治疗
下载PDF
综合征型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基因学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坤 石润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9-571,共3页
先天性小耳畸形(microtia)是因胚胎发育时期第一、二鳃弓发育异常引起的外、中耳畸形,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外耳、中耳甚至内耳的发育畸形,常伴随颌面部及身体其他部位或器官的畸形或发育异常。我国的总体发病率约为5.18/万[1],报道显... 先天性小耳畸形(microtia)是因胚胎发育时期第一、二鳃弓发育异常引起的外、中耳畸形,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外耳、中耳甚至内耳的发育畸形,常伴随颌面部及身体其他部位或器官的畸形或发育异常。我国的总体发病率约为5.18/万[1],报道显示60.4%的病例为多发畸形,3.1%的病例确诊为综合征[2],主要有Bran?chio-oto-renal、Treacher Collins、CHARGE综合征等。为了提高对综合征型先天性小耳畸形的认识,本文拟将该类型的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研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小耳畸形 综合征 基因学 发育异常 中耳畸形 发育时期 发育畸形 多发畸形
下载PDF
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祝斌 刘晓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47-950,共4页
后纵韧带骨化(OPLL)是导致颈脊髓病的常见病因,在亚洲人群中尤其多见。日本学者报道其人群患病率为1.9%-4.3%[1];国内报道在北方地区颈肩痛患者中患病率为0.44%-8.92%[2]。早期对该疾病的研究以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为主,证实其为... 后纵韧带骨化(OPLL)是导致颈脊髓病的常见病因,在亚洲人群中尤其多见。日本学者报道其人群患病率为1.9%-4.3%[1];国内报道在北方地区颈肩痛患者中患病率为0.44%-8.92%[2]。早期对该疾病的研究以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为主,证实其为多基因及后天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致病。近20年来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更多的学者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后纵韧带骨化的可能易感基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研究逐渐成为探索疾病发病相关易感基因位点的主要方法。笔者就近年来OPLL发病的基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症 基因学 易感基因位点 单核苷酸多态性 分子生物学 OPLL 常见病因 颈脊髓病
原文传递
非综合征型隐性遗传性听神经病基因学研究新突破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秋菊 顾瑞 杨伟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73-74,共2页
来自美国Omaha,Boys Town国立研究医院的Kelley P.M.博士研究小组与其它三个分别为遗传学、神经病学及遗传统计学研究小组成员合作发现了一个贡献于非综合征型隐性遗传性听神经病的相关基因-Otoferlin基因(OTOF gene),这是首次发现与非... 来自美国Omaha,Boys Town国立研究医院的Kelley P.M.博士研究小组与其它三个分别为遗传学、神经病学及遗传统计学研究小组成员合作发现了一个贡献于非综合征型隐性遗传性听神经病的相关基因-Otoferlin基因(OTOF gene),这是首次发现与非综合征型遗传性听神经病相关的基因.该文章发表在2003年医学遗传学杂志上(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2003:40:45-50),影响因子为5.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病 相关基因 遗传学 听神经病家系 内毛细胞 基因学 遗传性 综合征 综合病症
下载PDF
腓骨肌萎缩症1型和2型的临床与基因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2
作者 段晓慧 顾卫红 王国相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07-110,共4页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 marie tooth disease,CMT)是一组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单基因遗传病,具有高度的临床变异性和遗传异质性。CMT患病率约为1/2500,遗传方式可为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眭和X连锁遗传。由于运动和感觉神经元均受累...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 marie tooth disease,CMT)是一组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单基因遗传病,具有高度的临床变异性和遗传异质性。CMT患病率约为1/2500,遗传方式可为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眭和X连锁遗传。由于运动和感觉神经元均受累,多年前被归属于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y,HMSN)。自1991年发现由17号染色体短臂11.2区(17p11.2)1.5Mb的正向串联重复突变导致CMT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肌萎缩症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 临床 基因学 常染色体显性 CMT1A 2型 基因遗传病
下载PDF
腓骨肌萎缩症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志国 肖波 肖剑锋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9-571,共3页
关键词 腓骨肌萎缩症 基因学 研究进展 基因克隆
下载PDF
双歧杆菌种类鉴定的基因学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芳烨 梁国光 刘吉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9期1088-1089,共2页
关键词 双歧杆菌属 种类鉴定 基因学 细菌分类学 细菌种类 生理性细菌 分子生物学 基因水平
下载PDF
基因学(Genics)——未来的新兴学科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正斌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0年第6期68-76,共9页
遗传学的发展是从Heredity(以生物外部表现型为主的数量遗传研究 )→Genetics(以生物体内染色体为主的细胞遗传研究 )→Genics(以染色体上核酸为主的分子遗传研究 ) ,基因是研究的核心。在二十世纪 ,在理论方面 ,基因的结构、功能和概... 遗传学的发展是从Heredity(以生物外部表现型为主的数量遗传研究 )→Genetics(以生物体内染色体为主的细胞遗传研究 )→Genics(以染色体上核酸为主的分子遗传研究 ) ,基因是研究的核心。在二十世纪 ,在理论方面 ,基因的结构、功能和概念不断扩展 ,由单基因→基因家庭→基因簇→同源框基因→基因组学 ,在应用方面 ,从基因工程→基因克隆→转基因→基因沉默→基因流→转基因安全性的研究 ,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基因研究已渗透到各个科学领域 ,出现了后基因组学 ,功能基因组学 ,蛋白组学 ,功能蛋白组学 ,功能酶学 ,生物信息学 ,生物计算机 ,药物基因组学 ,疾病基因组学 ,工业基因组学 ,转基因 (食品 )安全性 ,基因流 ,环境基因学等新的基因研究方向。基因产业和基因经济将会成为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新生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 基因组学 蛋白组学 基因工程 基因学
下载PDF
梅尼埃病免疫学和基因学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旭 孙长兴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32-334,共3页
关键词 梅尼埃病 基因学 免疫学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特发性内耳病 旋转性眩晕 免疫病理机制 膜迷路积水
下载PDF
缺血性心脏病基因学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昱东 曾秋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607-609,共3页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溶栓疗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CABG)的临床广泛运用,使早期开通冠脉血流、挽救缺血的心肌细胞成为可能。但其在改善心肌血供的同时仍可能伴随再灌注损伤、心室重构和长期心肌缺血...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溶栓疗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CABG)的临床广泛运用,使早期开通冠脉血流、挽救缺血的心肌细胞成为可能。但其在改善心肌血供的同时仍可能伴随再灌注损伤、心室重构和长期心肌缺血后的“无复流”等问题.所以从基因学角度探索治疗缺血性心脏痛的新方法有潜在的价值。缺血性心脏痛的基因学治疗在刺激血管再生和减轻再灌注损伤等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本文旨在对缺血性心脏痛基因学治疗的现状和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缺血性心脏病 基因学 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 再灌注损伤 心肌细胞 心脏痛 溶栓疗法
下载PDF
新视角——梅尼埃病的免疫和基因学研究近况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小琴 洪苏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1期1616-1618,共3页
梅尼埃病是耳科学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其病因不清 ,故其治疗仍是耳科的难点之一。本文综述梅尼埃病的免疫和基因学研究近况 。
关键词 梅尼埃病 研究近况 基因学 预防和治疗 免疫 耳科学 多发病 新视角 难点 常见病
下载PDF
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基因学 被引量:1
19
作者 赖荣陶 谢青 《肝脏》 2011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前,关于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研究在两个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一是新技术的应用能较好识别基因风险因素并改进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有效性;二是新DILI概念强调药物初始特异损伤肝细胞的“上游”事件和紧接着发生的非特异“下游”... 目前,关于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研究在两个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一是新技术的应用能较好识别基因风险因素并改进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有效性;二是新DILI概念强调药物初始特异损伤肝细胞的“上游”事件和紧接着发生的非特异“下游”事件以及基因风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基因学 风险因素 特异性 相互作用 环境因素 DILI 敏感性
下载PDF
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和基因学检测特点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真真 徐平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5期23-25,共3页
目的分析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和基因学检测特点,为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例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为MELAS组,选取同... 目的分析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和基因学检测特点,为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例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为MELAS组,选取同期14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分析MELAS组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和基因学检测特点。结果MELAS组BM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AS组乳酸、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AS组患者病变主要位于大脑皮层,多发生在颞顶枕叶,同时,伴有双侧基底节区钙化为本病主要影像学特征;MELAS组患者发生mtDNA位点突变为A3243G。结论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和基因学检测可诊断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 临床 影像 基因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