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脂饮食对于肠道基因表现的影响
1
作者 蔡佩菁 陈星光 许珊菁 《食品与营养科学》 2023年第3期243-251,共9页
本研究透过次世代定序与大数据的分析,研究高脂饮食对仓鼠肠道组织基因表现。将16只仓鼠分成对照组和高脂组。在第12周将高脂组改摄取控制组饲料,并于第4、8、12和20周时,每组牺牲2只仓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摄取4、8、12周高脂饲料... 本研究透过次世代定序与大数据的分析,研究高脂饮食对仓鼠肠道组织基因表现。将16只仓鼠分成对照组和高脂组。在第12周将高脂组改摄取控制组饲料,并于第4、8、12和20周时,每组牺牲2只仓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摄取4、8、12周高脂饲料后,基因表现变化量达2倍以上的基因有51~328个,再以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 (IPA)生物路径分析相关基因表现后,发现有许多关于细胞凋亡、过氧化反应、发炎反应与细胞增生等相关基因表现的生物路径相较于控制组有较高程度的诱发。在第20周,高脂组仍然可以发现脂质生成作用的相关基因表现与DNA甲基化及转录抑制讯息传导基因。同时,肠道上皮细胞亦启动了多项关于伤害修复的调控机制,例如:glutathione-mediated detoxification,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本实验证实在停止高脂喂食后,基因表现与长期高脂喂食的非常类似,但同时伴随修补基因进行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基因表现 DNA修复
下载PDF
中国人囊性纤维化基因表现与欧美差异大 被引量:3
2
作者 田欣伦 徐凯峰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65-165,共1页
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一直被认为是欧美白种人独有且常见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亚洲及中国罕见。中国人CF相关研究几乎为空白。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遗传学系的合作研究发现,CF在... 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一直被认为是欧美白种人独有且常见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亚洲及中国罕见。中国人CF相关研究几乎为空白。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遗传学系的合作研究发现,CF在中国人中的发病可能并不少,如何筛查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囊性纤维化 基因表现 欧美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协和医院 医学遗传学
下载PDF
儿童受虐可改变大脑基因表现 被引量:1
3
《中国保健营养》 2008年第7期10-10,共1页
研究人员对自杀人群的尸检显示,儿童早期遭受虐待的经历可能会永远改变大脑的基因表现。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约70%的自杀者在早期都有遭受虐待或无人照管的经历。研究人员研究了曾在早期无人照管或遭受虐待的1345自杀者的大脑,他们... 研究人员对自杀人群的尸检显示,儿童早期遭受虐待的经历可能会永远改变大脑的基因表现。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约70%的自杀者在早期都有遭受虐待或无人照管的经历。研究人员研究了曾在早期无人照管或遭受虐待的1345自杀者的大脑,他们对大脑中被称为海马的部分尤为感兴趣。海马负责记忆和情绪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现 儿童受虐 大脑 研究人员 自杀者 虐待 早期 加拿大
下载PDF
在DNA上施以机械力也能影响基因表现
4
作者 刘晓荻 苏红星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61-761,共1页
据美国BIOCOMPARE科技新闻网(2010/2/26)报道,长久以来,大家都知道利用化学的方法能改变基因的表现,而最近美国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研究人员在一份新的研究中指出,将DNA施以压力也对基因的表现有所影响,此研究发... 据美国BIOCOMPARE科技新闻网(2010/2/26)报道,长久以来,大家都知道利用化学的方法能改变基因的表现,而最近美国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研究人员在一份新的研究中指出,将DNA施以压力也对基因的表现有所影响,此研究发表于近期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由Jens-Christian Meiners以及Yih-Fan Chen主导研究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现 DNA 机械力 PHYSICAL 密西根大学 科技新闻 研究人员 美国
下载PDF
三维空间培养的生长神经细胞的基因表现有明显差异
5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71-771,共1页
据美国BIOCOMPARE科技新闻网(2007/5/25)报道,布朗大学发表的一篇新研究显示,在三维空间培养的神经细胞,与传统的平面培养皿培养的神经细胞,有1766个基因的表现不同。
关键词 神经细胞 基因表现 三维空间 培养皿 生长 科技新闻
下载PDF
马铃薯sAGP基因表达对块茎淀粉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宋波涛 谢从华 柳俊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39-1446,共8页
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将CaMV35S驱动的正/反义sAGP基因导入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品种鄂马铃薯3号(E3)和南中552(N552)以研究sAGP基因对马铃薯块茎淀粉-糖代谢的影响。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证明正/反义s... 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将CaMV35S驱动的正/反义sAGP基因导入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品种鄂马铃薯3号(E3)和南中552(N552)以研究sAGP基因对马铃薯块茎淀粉-糖代谢的影响。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证明正/反义sAGP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该正/反义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均能正常转录。转基因植株块茎分析显示,导入正义基因的株系中除4个与转反义基因表现相同外,其余19个株系AGPase酶活性平均上升约25%,还原糖含量下降20%左右,淀粉含量增加5%~6%。其中3个测定指标与各自对照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的有A8、C1和C5,最大变化幅度分别为酶活性上升53.5%,还原糖含量下降60.1%,淀粉含量增加33.9%。转反义sAGP基因的15个株系中,AGPase酶活性平均下降约27%,还原糖含量上升近36%,淀粉含量下降亦达27%,其中株系B5、B6、B8和D7的这3个指标均与各自未转基因对照差异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sAGP基因与AGPase酶活性直接相关,而AGPase很大程度上调节着马铃薯块茎淀粉-糖代谢,通过增强sAGP表达,能有效改良块茎的加工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糖含量 块茎淀粉 基因表达 Southern杂交 NORTHERN杂交 AGPASE AGP基因 基因植株 鄂马铃薯3号 淀粉含量 根癌农杆菌 PCR扩增 CaMV 基因导入 反义基因 基因表现 正义基因 测定指标 显著水平 变化幅度 差异显著 研究结果
下载PDF
关闭基因的关键酶
7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61-961,共1页
据美国BIOCOMPARE科技新闻网(2006/7/27)报道,一项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分子生物与遗传研究所的研究者的惊人发现,于7月的Molecular Cell期刊中发表。他们发现若去除一个代谢生产能量的重要酶Asc2p,会停止将近5000个、约70%的... 据美国BIOCOMPARE科技新闻网(2006/7/27)报道,一项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分子生物与遗传研究所的研究者的惊人发现,于7月的Molecular Cell期刊中发表。他们发现若去除一个代谢生产能量的重要酶Asc2p,会停止将近5000个、约70%的基因表现,使细胞步入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现 关键酶 MOLECULAR 科技新闻 分子生物 CELL 研究者 研究所
下载PDF
新的肺癌抑制基因
8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55-855,共1页
据美国BIOCOMPARE科技新闻网(2006/6/26)报道,来自台湾中兴大学的陈健尉和台湾大学的杨泮池等人,发现了一种由HLJ1基因表现的蛋白,这种蛋白质可能是一种新的肿瘤抑制基因,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6月21日的《国立癌症研究院期刊》(J... 据美国BIOCOMPARE科技新闻网(2006/6/26)报道,来自台湾中兴大学的陈健尉和台湾大学的杨泮池等人,发现了一种由HLJ1基因表现的蛋白,这种蛋白质可能是一种新的肿瘤抑制基因,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6月21日的《国立癌症研究院期刊》(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抑制基因 肺癌 台湾大学 科技新闻 基因表现 蛋白质
下载PDF
饮食改变基因
9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56-956,共1页
据美国BIOCOMPARE科技新闻网(2008/7/10)报道,刊登在《癌症》(Cancer)期刊上的最新研究显示,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Dean Omish医生等人报告指出,低风险前列腺癌的男性在食用富含蔬果的低脂饮食之后,其基因表现显示有明显的变化。
关键词 低脂饮食 基因表现 科技新闻 《癌症》 加州大学 前列腺癌 低风险
下载PDF
男女心脏病患者的基因差异
10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26-1326,共1页
据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网站(2013-03-04)报道,过去已有研究发现心脏病的性别差异,但却少有研究进一步了解差异背后的分子机制,近日一项美国研究发现有可能是由男女基因表现的差异所造成的。
关键词 心脏病患者 基因差异 美国国家科学院 性别差异 分子机制 基因表现
下载PDF
饮食改变基因
11
《安徽医学》 2008年第6期710-710,共1页
关键词 低脂饮食 基因表现 科技新闻 《癌症》 加州大学 前列腺癌 低风险
下载PDF
美发现控制花瓣产生的新基因
12
作者 秀丽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花瓣 Ultrapetala基因 美国加利福尼亚植物基因表现中心 数量控制
下载PDF
生命科学最新发现个性基因差异明显
13
《发现.图形科普》 2003年第3期3-3,共1页
关键词 生命科学 个性基因 基因差异 基因表现
下载PDF
吸烟会阻断抗肿瘤的基因
14
《中国林业产业》 2010年第11期60-60,共1页
英国科学家的研究显示.首次找到了直接证据,说明吸烟会改变抗肿瘤有关的基因表现。以前研究表明,患有宫颈癌的女性的基因有较高程度的表观遗传改变(表观遗传改变是指.她们的DNA的特定位点上会加上甲基).
关键词 基因表现 抗肿瘤 吸烟 表观遗传 英国科学家 定位点 DNA 宫颈癌
下载PDF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羊毛状发家系调查及LIPH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潘玉雪 林志淼 杨淑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02-406,共5页
目的:检测1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羊毛状发患者家系中LIPH和LPAR6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提取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外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LIPH和LPAR6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检索文... 目的:检测1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羊毛状发患者家系中LIPH和LPAR6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提取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外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LIPH和LPAR6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检索文献并总结已有报道的LIPH基因突变位点和临床表现。结果:基因检测发现先证者及其患病弟弟的LIPH基因均发生c.742C>A纯合突变,导致氨基酸出现p.His248Asn改变,其父母均为c.742C>A杂合突变。结论:在1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羊毛状发患者中检测到LIPH基因c.742C>A(p.His248Asn)纯合突变,扩展了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羊毛状发的基因型和临床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羊毛状发/少毛症 LIPH基因 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
原文传递
一例O等位基因表达弱B抗原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忻 徐晶 王静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213-1215,共3页
目的对检测中遇到的1例ABO正反定型不符的献血者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并对其机制进行探究。方法使用血型血清学检测献血者的ABO抗原及抗体;使用PCR-SSP方法对献血者的ABO基因型进行分型;使用测序技术对献血者ABO基因进行测序并比对测序... 目的对检测中遇到的1例ABO正反定型不符的献血者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并对其机制进行探究。方法使用血型血清学检测献血者的ABO抗原及抗体;使用PCR-SSP方法对献血者的ABO基因型进行分型;使用测序技术对献血者ABO基因进行测序并比对测序结果。结果血型血清学结果证明了该献血者为B型,属于B亚型,B抗原必须通过吸收放散试验才能检出;ABO基因分型试验结果为O1/B;直接测序结果为O01/O01。结论证实了261delG的O等位基因O01/O01血清学可以表达出B抗原,无需ABO基因其它点位核苷酸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ABO基因 基因测序 基因型与表现型不符
原文传递
儿茶酚胺氧甲基转移酶基因rs4680位点多态性与强迫症的关联研究
17
作者 张立杰 黄兴 张心华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309-311,共3页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rs4680)与强迫症的关联性。方法:以山东汉族人群中的400例强迫症患者和459名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发病年龄分层,采用MassARRAY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技术对COMT基因单核苷酸...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rs4680)与强迫症的关联性。方法:以山东汉族人群中的400例强迫症患者和459名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发病年龄分层,采用MassARRAY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技术对COM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4680进行基因分型,比较各组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结果:COMT rs4680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强迫症组和对照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按性别、发病年龄分层后,各强迫症组和对照组该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COMT基因多态性(rs4680)与强迫症可能不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酚胺氧甲基转移酶 基因多态性 强迫症 基因型与表现
下载PDF
以短暂暴露于邻苯二甲酸二丙酯(Dipropyl Phthalate)之淡水多齿新米虾(Neocaridina denticulata)建立生态毒理基因组生物标志物
18
作者 蔡伊茜 宋宏红 《世界生态学》 2013年第4期38-49,共12页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hthalate esters;PAEs)是广泛用于塑料制品之塑化剂和造成环境污染甚为可观的內分泌干擾物質。本研究以多齿新米虾(Neocaridina denticulata)暴露于次致死剂量(50 mg/L)之一種PAE——邻苯二甲酸二丙酯(dipropyl p...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hthalate esters;PAEs)是广泛用于塑料制品之塑化剂和造成环境污染甚为可观的內分泌干擾物質。本研究以多齿新米虾(Neocaridina denticulata)暴露于次致死剂量(50 mg/L)之一種PAE——邻苯二甲酸二丙酯(dipropyl phthalate;DPrP)后1天,利用抑制性扣减杂交法建立一套基因组指标,探讨其全面基因的表现变化。实验中共筛得71个独特的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es;ESTs),包括23段ESTs对应为已知功能基因及48段ESTs为未知功能。根据生理功能,已知功能基因分别与9类相关,包括代谢、呼吸、防御、核糖体、染色体、转译、传讯、视觉与结构。虾子暴露于高浓度DPrP (50 mg/L)时,3个免疫及代谢相关的基因和3个未知功能基因,共6个基因的mRNA表现量明显下降。暴露于非致死剂量1.0 mg/L时,共8个基因受到影响,包括正调节的4个已知功能和1个未知功能基因,以及3未知功能基因被负调控。虾子暴露于更低剂量0.5 mg/L后,仅4个基因受到影响,包括3个已知功能和1个未知功能基因之mRNA表现量明显上升。综合这些结果暗示,包括DPrP在內之非致死浓度PAEs污染的水域可能藉由影响多齿新米虾的生理功能而威胁其存活;此外,起源自多齿新米虾的ESTs也许可用在水生环境中其他污染物之生态毒性效应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丙酯(DPrP) 内分泌干扰物质 多齿新米虾 水生甲壳类 差异表现基因 抑制性扣减杂交法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月季品种鉴定及遗传关系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黄平 崔鹏娇 +2 位作者 郑勇奇 张川红 于雪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5-62,共8页
以36个月季品种为材料,应用荧光SSR标记进行月季品种分子鉴定和品种间遗传关系研究。结果显示8个SSR位点检测出85个等位基因变异,等位基因变异范围为6~15个,平均每个位点产生10.6个等位基因变异。结合8个SSR位点,每个品种均具有独特的... 以36个月季品种为材料,应用荧光SSR标记进行月季品种分子鉴定和品种间遗传关系研究。结果显示8个SSR位点检测出85个等位基因变异,等位基因变异范围为6~15个,平均每个位点产生10.6个等位基因变异。结合8个SSR位点,每个品种均具有独特的等位基因表现型,其中位点Ra043a品种鉴定的分辨率最高,产生32个等位基因表现型,区分所有品种最少需要2个SSR位点。品种间成对遗传相似度变幅介于0.105~0.791之间,聚类结果显示36个品种聚为6类;中国月季聚为一类,与其他月季品种存在遗传差异,起源相近月季品种分别聚为一类。研究认为SSR标记在月季品种鉴定中具备可行性,还可用于品种的遗传关系分析。现代月季遗传背景的深入研究可为未来月季新品种培育、种质资源保存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品种 简单序列重复 等位基因表现 遗传关系
下载PDF
散发型帕金森综合征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彭 莫颖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2年第6期763-767,共5页
帕金森综合征包括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和遗传变性帕金森综合征,是目前临床尚无法完全根治的神经系统疾病,因此,临床针对此类疾病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以期待能够为帕金森患者提供理想的治疗和康复效果。虽然帕金森病病... 帕金森综合征包括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和遗传变性帕金森综合征,是目前临床尚无法完全根治的神经系统疾病,因此,临床针对此类疾病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以期待能够为帕金森患者提供理想的治疗和康复效果。虽然帕金森病病因复杂,目前临床仍无法完全根治,但帕金森综合征与帕金森病不同,其病因明确,尤其是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被证实具有一定的遗传学且多为散发型。随着临床遗传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针对散发型帕金森综合征的遗传学研究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且为临床相关治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本研究对散发型帕金森综合征的遗传学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待能够为临床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帕金森病 散发型 遗传学 基因表现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