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2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治理体系的制度化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
1
作者 黄娟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2期803-808,共6页
基层治理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根基的稳固。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以党建赋能基层治理,是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抓手。当前基层治理体系的制度化构建存在治理碎片化、模式单一... 基层治理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根基的稳固。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以党建赋能基层治理,是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抓手。当前基层治理体系的制度化构建存在治理碎片化、模式单一化、管理复杂化的现实挑战。还应从构建联动治理机制、学习借鉴试点示范、完善监察考核体系等方面促使基层治理体系的系统化重构。重构治理体系与基层社会相适应。从而实现中央顶层布局与地方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基层治理体系 基层党建
下载PDF
树立鲜明基层导向 重塑基层治理体系
2
作者 陈雅君 王宇麟 《中国机构编制》 2024年第1期39-40,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机构编制工作鲜明基层导向。宁波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突出基层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等主要职能,深化开展区级试点,以点带面探路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有效破解基层管理堵点难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机构编制工作鲜明基层导向。宁波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突出基层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等主要职能,深化开展区级试点,以点带面探路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有效破解基层管理堵点难点,着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编制工作 民生服务 基层党的建设 基层治理体系 以点带面 基层管理 基层治理能力
下载PDF
从“赋”致“能”:技术治理对基层减负效应的阐释——基于湘南X镇的案例研究
3
作者 张新文 万栗江 肖蓓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6,共10页
基层减负令是为改进基层治理、增强政策执行力和增进基层干部获得感而推行的政策举措。数字技术在嵌入基层场域过程中重构了基层治理的组织内核和管理过程,带来基层权力运行与主体互动关系的调整,并依托“技术治理+制度治理”建构起精... 基层减负令是为改进基层治理、增强政策执行力和增进基层干部获得感而推行的政策举措。数字技术在嵌入基层场域过程中重构了基层治理的组织内核和管理过程,带来基层权力运行与主体互动关系的调整,并依托“技术治理+制度治理”建构起精细化治理的融合性框架化解基层负担,然而在实践情境中衍生出的基层“增负效应”值得关注。为探究技术为何成为基层负担的内在机理,基于技术—组织互构理论构建“技术—环境—负担”的分析框架,结合湘南X镇的案例深描发现:技术赋能基层减负存在能力停滞、合作受阻和认同缺失等多维困境,其根源在于技术与基层情境的耦合度低、技术自身的结构性缺陷以及技术被制度形塑与同化。基于以上成因,在技术赋能基层减负的主体、客体和方式方面,应当规范基层干部的负激励机制,重视正激励机制;树立简约治理理念,搭建社会信任机制;界定技术治理边界,科学设计技术嵌入方案推进基层减负,推动技术由“负能”转为“赋能”,促进技术与基层治理能力的平衡互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治理 基层减负 基层负担 简约治理 科层治理
原文传递
高校基层组织统一战线工作品牌创建的实践
4
作者 朱红军 刘昊 熊奇 《中国高校科技》 2024年第3期I0018-I0018,共1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阵地,统一战线工作的广泛性和政治性作用日益凸显。作为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高校肩负着团结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特别是基层党组织要发挥...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阵地,统一战线工作的广泛性和政治性作用日益凸显。作为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高校肩负着团结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特别是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宽统战、密统战,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统战团队,推动高校统一战线工作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颁布实施的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政治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 意识形态工作 政治核心作用 高校基层组织 统一战线 品牌创建 普通高等学校 统战
原文传递
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的演进逻辑与现代化发展进路
5
作者 李靖 刘清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3,共7页
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的变迁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相互交织。从情境—目标—策略的分析框架出发,发现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体制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的变迁呈现出权力、秩序与民生的三重演进逻辑。其中,权力逻辑... 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的变迁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相互交织。从情境—目标—策略的分析框架出发,发现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体制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的变迁呈现出权力、秩序与民生的三重演进逻辑。其中,权力逻辑强调党和政府对社会资源的绝对配置和对社会力量的有效动员;秩序逻辑体现为党和政府对组织层级建设的优化和对社会运行秩序的重构;民生逻辑则注重城市居民自治及其幸福感的提升。结合城市基层治理体制变迁的历史情境与其现代化发展的时代语境,可从权力逻辑的柔性应用、秩序逻辑的灵活调试以及民生逻辑的功能强化三个层面构建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发展的推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基层治理体制 基层治理现代化 权力逻辑 秩序逻辑 民生逻辑
原文传递
基层治理新趋势:以系统化改革破解基层治理的难题
6
作者 向春玲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1,共11页
随着我国走向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基层治理也面临着现代化的转型。在此过程中,要突破基层治理在认知性、结构性和功能性方面的困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为此,基层治理改革要加强党政统筹的顶层设计,通过优化治理系统结构... 随着我国走向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基层治理也面临着现代化的转型。在此过程中,要突破基层治理在认知性、结构性和功能性方面的困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为此,基层治理改革要加强党政统筹的顶层设计,通过优化治理系统结构、明确系统主体职责和推进数字化治理等改革措施,实现由“要素管理”向“系统治理”转变,以求增强基层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从而全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治理困境 要素管理 系统治理 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下载PDF
中医适宜技术基层推广探究
7
作者 谢辉 张毅 +3 位作者 田源 苏文莉 郭亮 吴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2期384-387,共4页
中医有“简、便、验、廉”的优势特点,将其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大力推广可有效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经济问题。2016年全国卫生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指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 中医有“简、便、验、廉”的优势特点,将其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大力推广可有效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经济问题。2016年全国卫生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指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1],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推广安全、有效、低廉的适宜技术更利于解决这类问题,大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不断完善卫生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适宜技术 医疗服务水平 卫生服务体系 中医药适宜技术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 健康产业 社会经济问题
下载PDF
双重聚合:基层治理多元主体协同的实现路径——基于50个基层治理创新案例的文本分析
8
作者 周振超 郭炜萍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60-75,共16页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实践中,多元主体协同经常存在动力不足、总体分散、局部协作的问题。通过把握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多重动因与过程性特征,建立“动因推动-过程推进”分析框架,选取50个基层治理创...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实践中,多元主体协同经常存在动力不足、总体分散、局部协作的问题。通过把握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多重动因与过程性特征,建立“动因推动-过程推进”分析框架,选取50个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案例进行文本分析后发现:战略要求、党建统领、需求驱动、问题推动、资源配备、权力配置是影响多元主体协同效能提升的主要因素。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表现为“双重聚合”:第一重聚合指战略要求、党建统领、需求驱动、问题推动下多元主体形成共同治理目标,实现“目标聚合”;第二重聚合指以资源配备、权力配置织成主体协同网,实现“主体聚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协同治理 多元主体 基层治理创新
下载PDF
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重在落实到位
9
作者 王慧军 《求知》 2024年第5期46-48,共3页
党的领导是农村基层治理的最基本特征,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在我国社会治理体系中,党是超越西方治理框架的重要治理主体,在农村基层治理中起着关键的引领作用。但党也不是简单地通过单一政党取代政权机关而直接对基层社会予以治理,党建... 党的领导是农村基层治理的最基本特征,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在我国社会治理体系中,党是超越西方治理框架的重要治理主体,在农村基层治理中起着关键的引领作用。但党也不是简单地通过单一政党取代政权机关而直接对基层社会予以治理,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是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基层治理的组织嵌入、体制吸纳和价值引领,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的核心,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目前在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的实践探索中虽然形成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党建引领”模式,但一些地区仍面临着如何把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落实到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党组织 党建引领 农村基层治理 体制吸纳 社会治理体系 党的领导 治理能力 价值引领
下载PDF
共享治理:基层治理共同体构建的路径——以重庆市康居西城“共享客厅”为例
10
作者 闫建 《重庆行政》 2024年第1期33-35,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当前,共享式治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基层治理实践。重庆市高新区香炉山街道康居西城社区以“共享客厅”为载体,打造党建宣传的“会客厅”、政务服务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当前,共享式治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基层治理实践。重庆市高新区香炉山街道康居西城社区以“共享客厅”为载体,打造党建宣传的“会客厅”、政务服务的“办事厅”、双创服务的“服务厅”、公益服务的“活动厅”等创新破解基层自治难题,是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建设的生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康居 政务服务 基层自治 公益服务 党建宣传 香炉山 共享式
下载PDF
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法治化:模式嬗变与机制设计
11
作者 张琦 鲁煜晨 孔梅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0-127,共8页
基层治理法治化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基层治理法治化提供了强大动力,助推基层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稳步提升。基于对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法治化的优势、目标和机遇进... 基层治理法治化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基层治理法治化提供了强大动力,助推基层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稳步提升。基于对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法治化的优势、目标和机遇进行的系统化探讨,可以发现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基层治理能够实现向源头治理与融合治理的模式嬗变,而基层司法所应当在数字科技发展的环境下发挥牵头治理的作用。结合数字技术助力乡村基层治理的实践经验,在全面解析数字赋能乡村基层治理法治化的优势和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的包括观念培育、技术配套、风险防范和人才培养等四大方面的机制设计,能够助推数字技术在乡村基层治理中焕发新的活力,使其在优化基层治理水平的同时提高推动乡村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基层治理 乡村基层治理 国家治理 治理法治化
下载PDF
现代治理理念转化为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几点思考
12
作者 张建洁 薛剑 李艳辉 《三晋基层治理》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现代治理理念是社会治理活动中关于治理模式和手段所需遵循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现代治理理念的正确性和先进性,有助于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和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提升。基层干部队伍作为基层治理工作的主要依托,其建设质量关乎着人... 现代治理理念是社会治理活动中关于治理模式和手段所需遵循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现代治理理念的正确性和先进性,有助于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和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提升。基层干部队伍作为基层治理工作的主要依托,其建设质量关乎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决定着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效果。然而,由于基层治理中仍然存在部分基层干部的创新意识缺乏、专业素养不高、基层资源匮乏等问题,制约了现代治理理念向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转化。推动现代治理理念转化为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既是提高干部队伍建设水平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为此,要着力于进一步增强基层干部主动性,积极践行现代治理理念;加强组织培训,为基层干部“充电赋能”;整合基层资源,为基层干部提供优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基层干部 治理能力 治理理念
下载PDF
“平台”与我国县域基层法治秩序的生成——浙江海宁社会治理实践的观察
13
作者 葛洪义 何佳舟 《法治社会》 2024年第2期101-111,共11页
基层社会治理“平台”是我国县域范围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法治秩序的重要实践形式。在提升县域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过程中,平台被打造成一个由不同政府机构、不同社会组织与社会成员通过协调、协商、议论等方式博弈以解决与民生密切相关的... 基层社会治理“平台”是我国县域范围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法治秩序的重要实践形式。在提升县域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过程中,平台被打造成一个由不同政府机构、不同社会组织与社会成员通过协调、协商、议论等方式博弈以解决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各种类型问题的工作机制,客观上已经助力生成了法治秩序不可或缺的不同主体之间展开话语交流的公共空间。在浙江海宁,平台被用于促进实现公众与企业合法权利、改造和规范行使公共权力、保障社会稳定与居民安居乐业,以公开促公正公平,有效提升了法律在基层的实施能力。在法治建设正在寻求新的突破之际,有关平台建设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可借鉴的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平台 县域基层社会治理 法治秩序 社会治理法治化
下载PDF
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
14
作者 罗蕾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0期63-66,共4页
为解决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乡村振兴工作内生动力不足、发展体系不够健全、城乡差距扩大的问题,该文从基层党建角度入手,首先对开展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内在机理进行研究,其次简述基层党建工作在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治理方向的... 为解决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乡村振兴工作内生动力不足、发展体系不够健全、城乡差距扩大的问题,该文从基层党建角度入手,首先对开展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内在机理进行研究,其次简述基层党建工作在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治理方向的引领、治理力量强化、治理方法优化的价值,然后以某省为例,分析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的具体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文所采用的方法,可以缓解基层发展的矛盾,在提高基层治理工作水平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通过研究,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建 基层治理 乡村振兴 内在机理 基层党组织
下载PDF
建强农村基层组织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5
作者 李美玲 《湘潮》 2024年第2期17-19,共3页
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考察时强调:“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乡村是大后方也是大舞台,是国家这个组织肌体中的“末梢细胞”。自中国共产党... 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考察时强调:“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乡村是大后方也是大舞台,是国家这个组织肌体中的“末梢细胞”。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基层党组织都是为“末梢细胞”输血供能的“红色细胞”。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丰厚滋养,以昂扬斗志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其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担当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 中国式现代化 农村基层组织 战斗堡垒作用 乡村振兴 昂扬斗志 全面振兴 上饶市
下载PDF
曲靖市强化“六个引领”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16
作者 赵丽娟 谭鑫 刘平 《创造》 2024年第4期74-76,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共云南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确定的“3815”战略发展目标提出“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年行动”。曲靖市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基层治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共云南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确定的“3815”战略发展目标提出“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年行动”。曲靖市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2022年全面启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年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党建引领 基层社会治理 战略发展目标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年 曲靖市 加强基层
下载PDF
加强基层党建 推进共同缔造——以湖北省丹江口市蔡湾村财神庙试点片区为例
17
作者 倪焱 《学习月刊》 2024年第1期45-47,共3页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坚强战斗堡垒。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023年以来,湖北省十堰市把共同...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坚强战斗堡垒。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023年以来,湖北省十堰市把共同缔造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载体,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战斗堡垒 共同缔造 党建引领 基层党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建 湖北省十堰市 以人民为中心
下载PDF
以农村基层党建赋能乡村振兴
18
作者 兰丽影 《新闻传播》 2024年第3期4-4,共1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强政治组织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优化是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关键一环,是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党组织 农村基层党建 乡村振兴战略 历史性任务 最后一公里 带头人队伍 决策部署 关键一环
下载PDF
协商春风温暖群众心窝——开封市政协开展基层协商工作综述
19
作者 雷宇 《协商论坛》 2024年第3期20-21,共2页
近年来,开封市政协把牢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坚持谋划设计高起点、制度规范高标准、委员履职高成效、活动形式高质量,锚定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的方向,打造“开门来协商·封事好商量”协商品牌,探索出了一条以基层协商民主服务人民群众... 近年来,开封市政协把牢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坚持谋划设计高起点、制度规范高标准、委员履职高成效、活动形式高质量,锚定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的方向,打造“开门来协商·封事好商量”协商品牌,探索出了一条以基层协商民主服务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子,用基层协商这缕春风温暖群众心窝,展现出新时代政协工作的新样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协商民主 人民政协 政协协商 基层延伸 基层社会治理 工作综述 性质定位 履职
下载PDF
守正创新统筹推进 切实抓好基层便民惠民医疗服务
20
作者 李晓林 余明涛 《中国农村卫生》 2024年第4期4-5,共2页
服务基层群众健康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卫生机构自身能力弱,群众出行困难等原因导致群众不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以前各地均组织义诊行动,但时间不连续,组织不系统,人员不固定,需求不满足,... 服务基层群众健康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卫生机构自身能力弱,群众出行困难等原因导致群众不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以前各地均组织义诊行动,但时间不连续,组织不系统,人员不固定,需求不满足,针对问题,绵阳市通过创新开展“一村一月一义诊”活动的形式系统组织队伍,固定人员地点,突出重点需求,实现了系统性下沉优质医疗服务资源,满足基层群众就医需求,增强基层卫生队伍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服务基层 一村 基层卫生机构 形式系统 医疗服务 基层群众 就医需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