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群中艾滋病抗性的SDF1-3’A等位基因多态性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福生 金磊 +4 位作者 洪卫国 刘明旭 张冰 雷周云 侯静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2年第1期11-14,30,共5页
目的 调查中国汉族、藏族和维吾尔族等8个民族人群中HIV-1抗性的SDF1-3’A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和多态性的特点。方法 以中国健康人群(2 415例)、性病患者(259例)和 HIV-1感染(217例)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 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 目的 调查中国汉族、藏族和维吾尔族等8个民族人群中HIV-1抗性的SDF1-3’A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和多态性的特点。方法 以中国健康人群(2 415例)、性病患者(259例)和 HIV-1感染(217例)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 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和DNA直接测序等方法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彝族、普米族和佤族健康人群中,SDF1-3’A等位基因的突变频率在28.13%~29.86%之间,瑶族和汉族人群分别为26.8%和27.81%;维吾尔族、蒙古族和藏族人群介于19.10%~20.41%之间。性病和HIV-1感染者中,SDF1-3’A的突变频率分别是 27.4%和 24.65%。和美国白人相比(约20%),我国汉族和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人群的SDF1-3’A基因突变频率相对较高。结论 本项研究报道中国人群中SDF1-3’A等位基因的突变和多态性特点,为进一步研究SDF1-3’A等位基因多态性在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艾滋病 基质细胞生长因子-1 因突变 多态性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肝衰竭大鼠基质细胞衍化生长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袁淑芳 刘志英 +2 位作者 阿依夏木古丽 郑嵘灵 张跃新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50-755,共6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大鼠的疗效、对比两种移植途径的疗效,以及对基质细胞衍化生长因子(SD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对84只-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肝衰竭(ALF)...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大鼠的疗效、对比两种移植途径的疗效,以及对基质细胞衍化生长因子(SD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对84只-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肝衰竭(ALF)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尾静脉移植组、门静脉移植组,后两组通过尾静脉、门静脉注射同种异体大鼠BMSCs。于移植后24、72、120、168h收集血液样本和肝组织标本,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比较BMSCs移植前后各组肝功能的改善情况。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方法、Westernblot等方法检测肝组织VEGF、SDF-1α的表达情况。计量资料用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秩转换后的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采用Spe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尾静脉移植、门静脉移植组中大鼠血清ALT、AST水平于移植后24h达峰值,分别为(134.60±58.08)U/L、(179.20±86.68)U/L和(131.00±54.47)U/L、(173.50±93.10)U/L;于移植后168h降至(4J6.10±8.40)U/L、(95.67±13.80)U/L和(19.30±1.30)U/L、(54.30±6.00)U/L。在BMSCs移植120、168h后,尾静脉移植组、门静脉移植组中血清AIJrr、AS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51,P值均〈0.01)。原位杂交、免疫荧光化学法结果显示:两种BMSCs移植组中SDF-1±、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随肝功能的好转逐渐升高,在移植后120、168h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69,尸值均〈0.05)。尾静脉和门静脉移植组间肝组织SDF-1±、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肝组织中SDF-1±、VEGF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23,P〈0.05)。结论BMSCs移植能够促进ALF大鼠肝功能的恢复,减轻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BMSCs移植可以促进VEGF的分泌、促进肝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急肚 细胞 细胞衍化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系统在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景丽峰 李爽 李勤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54-1156,共3页
目的研究BALB/c糖尿病模型创面愈合过程中创缘皮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生长因子-1α(SDF-1α)、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基因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探讨糖尿病创面难愈的可能机制... 目的研究BALB/c糖尿病模型创面愈合过程中创缘皮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生长因子-1α(SDF-1α)、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基因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探讨糖尿病创面难愈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40 mg/kg链脲佐菌素(STZ)连续5 d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对对照组小鼠(n=10)和诱导成模后4周的糖尿病小鼠(n=10)分别切取背部正中线两侧直径6 mm的两个圆形皮肤,分别于伤后1、2、3、4、5、6、7、8、9、10 d获取创缘组织,应用qRT-PCR相对定量法检测损伤后各时间点HIF-1α、VEGF、SDF-1α及CXCR4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糖尿病小鼠创缘中HIF-1α、VEGF、SDF-1α及CXCR4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小鼠;且均呈"双峰"表达,于伤后4 d首次达峰,随后下降并于伤后7 d再次达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过程中HIF-1α、VEGF、SDF-1α及CXCR4 mRNA表达水平降低,导致血管形成不足,可能是糖尿病创面愈合延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衍生生长因子-1α/CXC趋化因子受体 创面愈合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SDF-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小梅 朱晓群 +2 位作者 卢林明 刘银华 邵金贵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源性生长因子-1(SDF-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SDF-1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及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DF-1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源性生长因子-1(SDF-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SDF-1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及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DF-1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均可检测到SDF-1的表达,胃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SDF-1在胃癌原发灶中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P<0.01),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SDF-1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SDF-1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细胞源性生长因子-1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基于VEGFA/SDF-1/CXCR4通路探讨乌司他丁对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大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淑霞 王秀霞 宋彦峰 《现代医学》 2022年第8期946-952,共7页
目的:基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型趋化因子受体(CXCR4)通路探讨乌司他丁对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大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构建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大鼠模型共48只,将其随机平... 目的:基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型趋化因子受体(CXCR4)通路探讨乌司他丁对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大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构建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大鼠模型共48只,将其随机平分为4组:模型组、乌司他丁(100 kU·kg^(-1))组、AMD3100(CXCR4抑制剂,剂量:2.5 mg·kg^(-1))组、乌司他丁(100 kU·kg^(-1))+AMD3100(2.5 mg·kg^(-1))组,再选取12只SD大鼠设定为假手术组。以药物分组干预后,测定大鼠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计数、肺组织湿干重比值、血清炎性介质活性氧(ROS)、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8、IL-6水平及肺组织VEGFA/SDF-1/CXCR4通路蛋白表达,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改变并做Holfbauer评分。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动脉血PaCO_(2)[(59.03±4.95)vs.(33.97±2.38)mmHg]、白细胞计数[(80.96±16.15)vs.(22.74±4.26)×10^(6)/ml]、湿干重比值[(6.20±0.43)vs.(4.41±0.32)]、Holfbauer评分[(2.53±0.42)vs.(0.00±0.00)分]、血清ROS[(232.05±31.72)vs.(112.47±16.84)mmol·L^(-1)]、IL-18[(3.71±0.38)vs.(0.64±0.12)ng·ml^(-1)]和IL-6[(1.23±0.14)vs.(0.11±0.03)ng·ml^(-1)]水平显著升高,动脉血PaO_(2)[(65.75±5.09)vs.(98.12±8.25)mmHg]、肺组织VEGFA[(0.49±0.07)vs.(1.31±0.22)]、SDF-1[(0.41±0.09)vs.(1.28±0.15)]、CXCR4[(0.55±0.12)vs.(1.43±0.2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乌司他丁+AMD3100组分别比较,乌司他丁组大鼠动脉血PaCO_(2)、白细胞计数、湿干重比值、Holfbauer评分、血清ROS、IL-18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动脉血PaO_(2)、肺组织VEGFA、SDF-1、CXCR4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MD3100组大鼠动脉血PaCO_(2)、白细胞计数、湿干重比值、Holfbauer评分、血清ROS、IL-18和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aO_(2)、肺组织VEGFA、SDF-1、CXCR4蛋白表达水平动脉血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通过激活VEGFA/SDF-1/CXCR4通路,抑制脑卒中引发的炎症,缓解肺组织损伤,修复肺功能,保护肺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细胞衍生因子-1/CXC型趋化因子受体通路 乌司他丁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 保护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