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山峡谷堆积体滑坡发育特征及整治措施研究
1
作者 朱崇林 汪晓锋 +2 位作者 张秋霞 文丽娜 向波 《路基工程》 2024年第2期195-203,共9页
以金沙江流域高山峡谷地貌区为背景,选取G215线满洛路K8+330~+720段堆积体滑坡作为研究对象,综合现场调查及地质钻孔等基础资料,对滑坡的形态规模、破坏特征及灾变机理等进行研究,选取主滑面处的地质剖面,分区域开展稳定性分析及评价。... 以金沙江流域高山峡谷地貌区为背景,选取G215线满洛路K8+330~+720段堆积体滑坡作为研究对象,综合现场调查及地质钻孔等基础资料,对滑坡的形态规模、破坏特征及灾变机理等进行研究,选取主滑面处的地质剖面,分区域开展稳定性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路线左侧上边坡、右侧下边坡的现状分别为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在降雨等外部因素影响下分别为不稳定、欠稳定状态。采取分区域、分段落的处治措施,K8+400~+500段上边坡采用锚杆框架梁+矮墙方式固坡,K8+390~+720段下边坡采用抗滑桩支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体滑坡 灾害评价 变形特征 灾变机理 边坡加固 质量控制 稳定性
下载PDF
山区缓坡堆积体滑坡治理实例分析
2
作者 张文勇 滕梓檬 朱仕望 《交通科技》 2024年第1期37-40,45,共5页
文中以某山区高速公路所在的缓坡堆积体滑坡治理为例,结合地质勘察及倾斜摄影、深部位移监测等手段综合分析滑坡范围、变形特性及滑面位置,再结合室内试验和工程类比,综合分析岩土体的参数,利用不平衡推力法进行稳定性分析及滑坡推力计... 文中以某山区高速公路所在的缓坡堆积体滑坡治理为例,结合地质勘察及倾斜摄影、深部位移监测等手段综合分析滑坡范围、变形特性及滑面位置,再结合室内试验和工程类比,综合分析岩土体的参数,利用不平衡推力法进行稳定性分析及滑坡推力计算,最终通过分期治理,使滑坡得到了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坡地形 堆积体滑坡 分期治理
下载PDF
井-孔联合排水库岸堆积体滑坡防治效果试验研究
3
作者 符琼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4年第2期33-35,共3页
降雨充沛且多为强降雨是诱发滑坡体失稳破坏的重要原因。此次试验研究以英那河水库上游下山头2#滑坡体为工程背景,利用室内模型试验的方式探讨了库岸堆积体滑坡井-孔联合排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布设井-孔联合排水设施对坡体变形具... 降雨充沛且多为强降雨是诱发滑坡体失稳破坏的重要原因。此次试验研究以英那河水库上游下山头2#滑坡体为工程背景,利用室内模型试验的方式探讨了库岸堆积体滑坡井-孔联合排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布设井-孔联合排水设施对坡体变形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建议在工程设计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体滑坡 井-孔联合排水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地震后降雨作用下堆积体滑坡模型试验研究
4
作者 姜鑫 刁显锋 +2 位作者 任永忠 杨校辉 胡飞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1-809,共9页
为研究震后降雨作用下堆积体滑坡的灾变机理、裂缝发展规律、滑坡启动时间等问题,以甘肃省舟曲县江顶崖滑坡为对象,采用振动台及人工降雨模型试验,开展4组相同地震烈度不同降雨强度的震后降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地震作用使坡体发生... 为研究震后降雨作用下堆积体滑坡的灾变机理、裂缝发展规律、滑坡启动时间等问题,以甘肃省舟曲县江顶崖滑坡为对象,采用振动台及人工降雨模型试验,开展4组相同地震烈度不同降雨强度的震后降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地震作用使坡体发生剪切破坏,震后降雨工况坡体呈现土体流失的浸蚀破坏,在坡脚处产生明显的剪出口,震后降雨作用诱发堆积体滑坡发生局部失稳。(2)地震作用使坡体中部产生剪切裂缝与错台,后缘处产生“圆弧状”张拉裂缝,在后期降雨中,裂缝变形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加剧,并在降雨中期发生突变变形。(3)地震烈度相同的情况下,滑坡启动时间与降雨强度呈指数函数关系,土体沉降变形与降雨强度呈对数函数关系。研究成果可为堆积体滑坡在震后降雨作用下的预警及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体滑坡 震后降雨作用 滑坡启动时间 破坏机理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强降雨诱发的大型堆积体滑坡变形特征模型试验研究
5
作者 姜鑫 杨校辉 +1 位作者 杨辉 丁保艳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3年第3期125-131,共7页
强降雨易诱发规模大、灾变机制复杂的堆积体滑坡。本文以舟曲县江顶崖滑坡为依托,开展大型室内模拟降雨试验,深入研究了强降雨作用下大型堆积体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研究表明:50 mm/h降雨条件下大型堆积滑坡开始于前缘出现小规模崩塌,... 强降雨易诱发规模大、灾变机制复杂的堆积体滑坡。本文以舟曲县江顶崖滑坡为依托,开展大型室内模拟降雨试验,深入研究了强降雨作用下大型堆积体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研究表明:50 mm/h降雨条件下大型堆积滑坡开始于前缘出现小规模崩塌,随后坡面冲沟、裂缝快速发育,坡体中前部出现局部滑动,随着降雨持续,各局部滑块相互连接、贯通最终形成整体滑动;滑体、滑带和滑床雨水的入渗速率随着降雨时间延长而减慢;深部位移数据表明,堆积体滑坡的滑体、滑带与滑床变形速率存在显著差距;滑体的变形存在明显顺序,降雨前期滑体变形集中于前缘,中后部滑体受牵引作用向前滑动;降雨中后期,前缘滑体变形速率减小,中后部滑体向前推动前缘滑体,最终大型堆积体滑坡发生“牵引-推移式”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大型堆积体滑坡 变形特征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库水位间歇性下降对堆积体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6
作者 肖志勇 邓华锋 +3 位作者 李建林 胡安龙 李春波 常德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4-119,共6页
针对库水位快速下降不利于滑坡稳定的现状,提出库水位以间歇性方式下降,即在传统库水位持续性下降分析的基础上,以三峡库区某一堆积体滑坡为例,利用Geo-Studio软件详细分析了在库水位不同间歇时间和多阶段间歇下降条件下堆积体滑坡稳定... 针对库水位快速下降不利于滑坡稳定的现状,提出库水位以间歇性方式下降,即在传统库水位持续性下降分析的基础上,以三峡库区某一堆积体滑坡为例,利用Geo-Studio软件详细分析了在库水位不同间歇时间和多阶段间歇下降条件下堆积体滑坡稳定情况。结果表明:库水位实行间歇性下降,间歇时间有助于滑坡体内孔隙水压力消散,减小库水快速下降引起的地下水回落的滞后性,有利于水力梯度降低;相比库水位持续性下降,滑坡稳定性得到提高,但稳定系数与间歇时间并不呈正比例关系;在库水位实行多阶段间歇性下降后,提高的程度明显增大,达到5%以上。为了使滑坡稳定性提高的效果达到最佳,应合理地安排库水位下降和间歇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水位间歇性下降 堆积体滑坡 孔隙水压力 水力梯度 滑坡稳定性 Geo-Studio 稳定系数
下载PDF
堆积体滑坡稳定性的实时定量评价法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迪 张漫 +1 位作者 李亦明 李运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146-2152,共7页
介绍一种以钻孔倾斜仪深部变形监测为基础的评价堆积体滑坡完整性程度(破坏程度)的完整性指标Si(破坏性指标Sf)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孔口累计变形中滑带和滑坡体累计变形的各自变化关系计算出Si和Sf指标值,实时定量评价滑... 介绍一种以钻孔倾斜仪深部变形监测为基础的评价堆积体滑坡完整性程度(破坏程度)的完整性指标Si(破坏性指标Sf)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孔口累计变形中滑带和滑坡体累计变形的各自变化关系计算出Si和Sf指标值,实时定量评价滑坡施工过程中滑带自下而上渐进破坏过程中稳定性的变化。破坏采用相对变形峰值标准,根据这种破坏标准可以看到,滑坡以滑带破坏为标志,滑带破坏则以滑带上盘破坏为标志。滑坡完整时对应Si=1,Sf=0;滑坡完全破坏时Si=0和Sf=1,不同破坏程度对应于[0,1]之间的某一值。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不仅行之有效,而且非常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堆积体滑坡 稳定性 实时定量评价 深部变形 监测
下载PDF
考虑降雨条件的堆积体滑坡多场特征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高连通 晏鄂川 刘珂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3-271,共9页
重庆市西泉街滑坡于2007年7月中旬遭遇115a一遇的强降雨,导致滑坡产生明显的变形破坏现象,本文在滑坡实际勘察工作的基础上,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考虑降雨入渗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Geo-Studio的不同模块模拟了不同降雨条件下... 重庆市西泉街滑坡于2007年7月中旬遭遇115a一遇的强降雨,导致滑坡产生明显的变形破坏现象,本文在滑坡实际勘察工作的基础上,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考虑降雨入渗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Geo-Studio的不同模块模拟了不同降雨条件下滑坡稳定性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对不同降雨条件下滑坡的渗流场、应力场和位移场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降雨作用下堆积体滑坡体内渗流场和位移场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即滑坡体内地下水流速矢量和位移矢量绝对值变化规律具有一致性;(2)滑坡前后缘的位移量与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均呈正相关性,且滑坡前缘位移量比后缘大;(3)大雨、暴雨和大暴雨持续作用下,XY向最大剪应力在滑坡前缘及前缘陡坎处集中,有局部产生滑动的趋势,而在特大暴雨持续作用下,XY向最大剪应力在滑带附近分布相对均匀,有整体产生滑动的趋势;(4)强降雨作用下堆积体滑坡模拟得到的变形破坏规律主要表现为滑坡前缘首先产生的鼓胀变形破坏牵引滑坡后缘产生拉张变形破坏,破坏规律与实际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雨 稳定性分析 Geo-Studio软件 堆积体滑坡
下载PDF
基于综合物探技术的大型堆积体滑坡勘察 被引量:8
9
作者 袁广祥 唐民安 +2 位作者 吴琦 崔江利 潘继顺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5-79,共5页
位于川藏公路上的102滑坡为一大型堆积体滑坡,山高坡陡,常规的勘探技术很难实施。根据滑坡的地形、地质特征,同时选用直流对称四极电测深法、联合剖面法、浅层地震折射波等物探方法对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探测。多种物探结果进行相... 位于川藏公路上的102滑坡为一大型堆积体滑坡,山高坡陡,常规的勘探技术很难实施。根据滑坡的地形、地质特征,同时选用直流对称四极电测深法、联合剖面法、浅层地震折射波等物探方法对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探测。多种物探结果进行相互验证,得到了较准确的地质解释。说明地球物理综合勘探技术对堆积体滑坡的工程地质调查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技术 堆积体滑坡 勘察
原文传递
堆积体滑坡滑带渐近破坏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迪 张保军 张漫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151-156,共6页
以钻孔倾斜仪深部变形监测资料为依据,以启动变形为基础,在文献[11]中研究了堆积体滑坡的变形机理,发现滑坡滑带的主滑面自下而上逐步发展。文章将研究堆积体滑坡滑带的渐近破坏机理。发现滑坡滑带同样首先从主滑面开始破坏,然后自下而... 以钻孔倾斜仪深部变形监测资料为依据,以启动变形为基础,在文献[11]中研究了堆积体滑坡的变形机理,发现滑坡滑带的主滑面自下而上逐步发展。文章将研究堆积体滑坡滑带的渐近破坏机理。发现滑坡滑带同样首先从主滑面开始破坏,然后自下而上向滑带上盘发展,呈明显渐近破坏的形式,且在滑带范围内,抗剪强度自下而上呈递增趋势,表现出滑带介质的非均质性。根据滑带破坏机理,提出了滑坡的破坏预警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体滑坡 滑带 渐近破坏 破坏标准 破坏预警标准
下载PDF
堆积体滑坡抗滑桩所受推力计算及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健 胡瑞林 李志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05-2010,共6页
沿下伏基岩面失稳是堆积体滑坡破坏主要模式之一,在土石混合体介质-接触面大型直剪试验成果基础上,发现土石混合体介质与接触面在剪切试验过程中表现出应变硬化和应变软化两种接触面力学性质,建立了能够描述上述两种接触面性质的表达式... 沿下伏基岩面失稳是堆积体滑坡破坏主要模式之一,在土石混合体介质-接触面大型直剪试验成果基础上,发现土石混合体介质与接触面在剪切试验过程中表现出应变硬化和应变软化两种接触面力学性质,建立了能够描述上述两种接触面性质的表达式。基于一个简化的力学模型通过求系统极值的尖点突变理论推导了堆积体滑坡抗滑桩所受滑坡推力的计算公式,公式中考虑了上述描述应变硬化和应变软化两种接触面力学的表达式,利用该公式分析了其中的主要参数对抗滑桩所受推力大小及分布特征的影响。最后将推导公式应用到一个堆积层古滑坡实例中,对比分析表明该理论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体滑坡 抗滑桩 滑坡推力 分布特征 尖点突变模型
原文传递
降雨型堆积体滑坡渗流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徐卫亚 周伟杰 闫龙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7-94,共8页
从非饱和降雨入渗特性、堆积体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降雨诱发堆积体滑坡失稳机理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降雨型堆积体滑坡渗流稳定性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降雨型堆积体滑坡渗流稳定性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今后应明确降雨型堆积体滑坡的地... 从非饱和降雨入渗特性、堆积体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降雨诱发堆积体滑坡失稳机理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降雨型堆积体滑坡渗流稳定性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降雨型堆积体滑坡渗流稳定性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今后应明确降雨型堆积体滑坡的地质结构特征,深入研究渗流与径流的耦合机制及渗流地质结构力学参数的互馈耦合作用机制,加强降雨型堆积体滑坡的动态灾变机制研究,完善降雨型堆积体滑坡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体滑坡 降雨入渗 渗流特性 稳定性 综述
下载PDF
大岩淌堆积体滑坡滑带渐进破坏传播的确定性预警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迪 李亦明 张漫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3712-3720,共9页
以大岩淌堆积体滑坡为例,提出一种预警渐进破坏传播的确定性方法,其创新在于能定量预警滑带破坏传播的全过程,包括破坏传播的方向和速度,破坏的相应日期以及滑坡的破坏程度。首先,系统地介绍滑带点破坏、线破坏和面破坏的传播特性,阐述... 以大岩淌堆积体滑坡为例,提出一种预警渐进破坏传播的确定性方法,其创新在于能定量预警滑带破坏传播的全过程,包括破坏传播的方向和速度,破坏的相应日期以及滑坡的破坏程度。首先,系统地介绍滑带点破坏、线破坏和面破坏的传播特性,阐述剪切荷载作用下点破坏传播的全过程曲线,这种相对变形-时间关系全过程曲线类似于试验室刚性伺服压力机上的σ-ε关系曲线;发现线破坏自滑带下盘开始,铅直方向依次自下而上向上盘传播,水平方向自滑坡前缘逐渐向滑坡后部传播的特性;其次,主要从滑带的层状结构、岩层岩性、岩层力学特性及岩体破坏一般原理4个方面阐述铅垂方向破坏传播特性的机制;第三,在上述破坏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堆积体滑坡滑带渐进破坏传播确定性的预警方法(PFPW),PFPW预警方法以滑带相对变形过程线分析为基础,以其时间过程线的峰值作为点破坏标准,以预警渐进破坏过程中不同破坏阶段为目标,使得通报和预报滑带破坏发生的时间、位置、程度以及破坏传播的速度都能容易而有效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相对变形 点破坏 传播 确定性预警方法 滑带 堆积体滑坡 成层性
下载PDF
云南虎跳峡大塘子松散堆积体滑坡形成演化机制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衡秋 胡瑞林 +1 位作者 周宏磊 朱志刚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37-41,共5页
大塘子滑坡属于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的第四纪崩坡积松散堆积体滑坡.从滑坡的发育特征调查和资料收集入手,研究了该滑坡的形成条件和演化机制,分析认为降雨和地震联合作用诱发滑坡的产生,且滑坡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其形成过程经历"碎石... 大塘子滑坡属于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的第四纪崩坡积松散堆积体滑坡.从滑坡的发育特征调查和资料收集入手,研究了该滑坡的形成条件和演化机制,分析认为降雨和地震联合作用诱发滑坡的产生,且滑坡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其形成过程经历"碎石体堆积-自然休止状态-显著滑动"3个演化阶段,存在再次滑动的可能性,其周期长短主要受降雨强度和地震活动的影响.这一结果对于合理部署区域防灾减灾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跳峡 松散堆积体滑坡 演化机制 周期性
下载PDF
藏东南妥坝3^#堆积体滑坡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谷天峰 王家鼎 +1 位作者 路勋 孟彦龙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8,共7页
近年来西部公路建设突飞猛进,而公路沿线滑坡灾害也频繁发生,因此有必要对其深入研究并进行相应的工程治理。基于藏东南妥坝3#滑坡的现场勘察、测试及室内试验,通过工程地质分析、有限元强度折减、敏感性分析、模拟开挖等多种方法,对该... 近年来西部公路建设突飞猛进,而公路沿线滑坡灾害也频繁发生,因此有必要对其深入研究并进行相应的工程治理。基于藏东南妥坝3#滑坡的现场勘察、测试及室内试验,通过工程地质分析、有限元强度折减、敏感性分析、模拟开挖等多种方法,对该滑坡各种特征、成因及其稳定性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该滑坡体物质为多层堆积碎石土,滑带位于相对软弱的角砾土或粘性土含量较大的碎石土中;其运动特征为间隙性的牵引式低速滑动;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地下水位、坡脚开挖等是影响滑坡稳定安全的敏感因素;区域构造、地形及地层特征是滑坡发生的环境因素。滑坡成因为:坡脚开挖、河流侧蚀使临空面增大,改变了滑坡体的边界及荷载状态,坡体前缘应力集中,使边坡在重力的作用下失稳滑移,牵动坡体后部移动。高强度降水、季节性冻土融化造成坡体内地下水富集,含水范围扩大,地下水位抬升,增加了滑体的重量,软化滑带土层,降低了滑动面(带)的抗滑力,加剧了滑坡的形成和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堆积体滑坡 强度折减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库水位变化条件下堆积体滑坡变形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陶宏亮 范士凯 +1 位作者 徐光黎 陈松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6-100,共5页
为研究库水位变化条件下堆积体滑坡的变形特征及稳定性,以三峡库区某典型堆积体滑坡为例,结合已有的监测资料,分析了变形与时间、变形与水位之间的变化规律,并采用FLAC二维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数值模型,分析了库水位变化条件下滑坡内的... 为研究库水位变化条件下堆积体滑坡的变形特征及稳定性,以三峡库区某典型堆积体滑坡为例,结合已有的监测资料,分析了变形与时间、变形与水位之间的变化规律,并采用FLAC二维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数值模型,分析了库水位变化条件下滑坡内的应力应变情况。结果表明,库区回水对滑坡的变形和稳定性影响巨大;二维数值计算的变形位移场与现场监测的位移基本吻合,说明数值计算可以较好地模拟库水位变化条件下的堆积体应力应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 堆积体滑坡 变形 稳定性
原文传递
紧邻建筑物崩塌堆积体滑坡治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穆伟刚 刘焕存 王笃礼 《岩土工程技术》 2018年第1期37-40,54,共5页
山体边坡爆破开挖过程中,爆破方法不当,导致坡面形状不规则,坡度不合理,坡面残留大量岩土体,边坡卸荷后,坡肩位置变形大,出现持续性崩塌破坏,其紧邻在建建筑物,直接威胁坡底建筑施工活动安全,根据此类边坡特点及地质构造特性,分析了崩... 山体边坡爆破开挖过程中,爆破方法不当,导致坡面形状不规则,坡度不合理,坡面残留大量岩土体,边坡卸荷后,坡肩位置变形大,出现持续性崩塌破坏,其紧邻在建建筑物,直接威胁坡底建筑施工活动安全,根据此类边坡特点及地质构造特性,分析了崩塌堆积体滑坡成因及特点,提出了无空间崩塌堆积体滑坡治理方法,工程实践证明,采用反压护道+护坡桩+柱板墙+锚杆格子梁组合结构治理类似边坡,安全经济,施工方便,支护结构与坡底建筑工序可平行施工,保证了坡底在建建筑施工安全及工期要求,为类似边坡治理提供了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堆积体滑坡 反压护道 柱板墙 锚杆格子梁 溃散性破坏
下载PDF
江水冲刷与降雨耦合作用下堆积体滑坡模型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校辉 周廷昱 +2 位作者 刁显锋 胡飞 龙晓云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3-491,共9页
以江顶崖复活滑坡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江水冲刷强度的3组及不同江水冲刷强度与降雨条件(集中降雨、全程降雨)耦合作用的6组滑坡缩尺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因素作用下模型的破坏过程、裂缝发展规律及滑坡启动时间.结果表明,纯江水冲刷、江水... 以江顶崖复活滑坡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江水冲刷强度的3组及不同江水冲刷强度与降雨条件(集中降雨、全程降雨)耦合作用的6组滑坡缩尺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因素作用下模型的破坏过程、裂缝发展规律及滑坡启动时间.结果表明,纯江水冲刷、江水冲刷与连续降雨耦合作用工况坡体变形呈典型牵引式破坏,江水冲刷与集中降雨耦合作用诱发的滑坡属于逐级倾覆式滑坡.相同降雨条件作用下,随着江水冲刷强度的增大,坡体表面变形加剧;相同江水冲刷强度作用下,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裂缝发展速度加快、破坏程度增强;相同江水冲刷强度条件下,集中降雨引发滑坡的启动时间比连续降雨引发滑坡的启动时间提前约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体滑坡 模型试验 破坏过程 裂缝发展规律 滑坡启动时间
原文传递
堆积体滑坡的成因及稳定性分析——以黟县林川滑坡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强 张泰丽 +1 位作者 伍剑波 黄金玉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5年第1期73-78,共6页
林川滑坡是较典型的因不合理采石而形成的堆积体碎石土滑坡,其形成明显受人为活动影响。在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滑坡的地质结构、形成机制和控制因素。运用不平衡推力法计算天然和久雨状态下滑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天... 林川滑坡是较典型的因不合理采石而形成的堆积体碎石土滑坡,其形成明显受人为活动影响。在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滑坡的地质结构、形成机制和控制因素。运用不平衡推力法计算天然和久雨状态下滑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A-A′剖面所在区域目前均处于稳定状态,C-C′剖面和D-D′剖面区域均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久雨饱和状态下,滑坡三个剖面区域均处于不稳定状态。通过分析三个剖面各条块的推力计算数据,认为该滑坡失稳时可能不是整体滑动,而是在坡体中部滑面倾角变化较大处开始拉裂,裂缝下部坡体滑动,上部坡体保持局部稳定。根据该滑坡的变形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体滑坡 不平衡推力法 滑坡推力 稳定性
下载PDF
清江地区堆积体滑坡破坏特性及安全预警
20
作者 李迪 张漫 张保军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47,共4页
分析累计变形~深度曲线、相对变形~深度曲线和相对变形~时间曲线,得出堆积体滑坡的变形破坏特性,即堆积体滑坡破坏前变形量大;堆积体滑坡变形和破坏的历时长;降雨是导致堆积体滑坡变形的主要外部因素;变形和破坏自主滑动面开始... 分析累计变形~深度曲线、相对变形~深度曲线和相对变形~时间曲线,得出堆积体滑坡的变形破坏特性,即堆积体滑坡破坏前变形量大;堆积体滑坡变形和破坏的历时长;降雨是导致堆积体滑坡变形的主要外部因素;变形和破坏自主滑动面开始自下而上向滑动带的上盘渐近发展等。根据变形和破坏的特性,提出了阶段可控的滑坡稳定性安全预警标准,指出以主滑动面的抗剪参数作为滑坡稳定性设计的依据,参数过低、裕度过大,应按考虑整个滑动带作用在内的综合抗剪参数进行设计,才更符合滑坡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体滑坡 滑动带 启动变形 渐近破坏 深部变形 安全监测 预警标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