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度泛函理论与分子力学方法研究沥青质分子间的π-π堆积作用
1
作者 罗辉 吕慧栋 +3 位作者 周嘉安琪 邓文安 李传 南国枝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9-196,共8页
为准确描述沥青质分子间的π-π堆积作用,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分子力学(MM)方法研究π-π堆积的势能面、质心距离(Re)和相互作用能(ΔEe)。结果表明,DFT-D、DFT/mGGA、MM以及采用DNP+基组的DFT/GGA方法在描述苯和沥青质的S型、T型... 为准确描述沥青质分子间的π-π堆积作用,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分子力学(MM)方法研究π-π堆积的势能面、质心距离(Re)和相互作用能(ΔEe)。结果表明,DFT-D、DFT/mGGA、MM以及采用DNP+基组的DFT/GGA方法在描述苯和沥青质的S型、T型和PD型二聚体时均可得到典型的势能面;DFT/mGGA-M06L方法的精确度最高,得到的Re和ΔEe与苯的参考值相比,误差均小于4.60%;S型沥青质二聚体的Re与苯的非常接近,均为0.388 nm,但ΔEe比苯的大十余倍;T型沥青质二聚体中近距离作用的原子数越多,ΔEe越大,但近距离作用的原子数只有一个或几个,导致ΔEe明显小于S型;PD型沥青质二聚体的ΔEe大于S型,且质心垂直距离(Rv)在约0.35 nm时ΔEe最大(接近S型的2倍),此时二聚体的片层间距明显小于S型,结构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质聚集体 Π-Π堆积作用 密度泛函理论 分子力场
下载PDF
三元配合物[Cu(L-tyr)(TATP)(H_2O)]ClO_4·H_2O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芳环堆积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乐学义 童明良 +1 位作者 付银莲 计亮年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67-371,共5页
合成了新的三元配合物 [Cu(L tyr) (TATP) (H2 O) ]ClO4 ·H2 O (L tyr=L 酪氨酸 ,TATP =1,4,8,9 四氮三联苯 ) ,并用红外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进行了表征 .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结构 ,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P2 1,晶胞参数 ... 合成了新的三元配合物 [Cu(L tyr) (TATP) (H2 O) ]ClO4 ·H2 O (L tyr=L 酪氨酸 ,TATP =1,4,8,9 四氮三联苯 ) ,并用红外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进行了表征 .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结构 ,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P2 1,晶胞参数 :a =0 .786 2 (2 )nm ,b=1.0 5 10 (5 )nm ,c=1.476 8(3)nm ,β =97.74(3)° ,Z =2 ,V =1.2 0 92 (5 )nm3 ,R1=0 .0 34 1,wR2 =0 .0 919.中心Cu(Ⅱ )离子具有变形四方锥配位结构 ,与TATP中两个氮原子、L tyr的氨基氮和羧基氧原子及一个水分子配位 .晶体中芳环堆积及氢键作用类似于稳定DNA双螺旋结构的碱基之间的作用 ,具有分子识别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Ⅱ)三元配合物 晶体结构 芳环堆积作用 1 4 8 9-四氯三联苯 L-酪氨酸 合成
下载PDF
萃取法研究混配配合物中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Ⅲ.Cu2+-phen-PCA-体系 被引量:3
3
作者 林秋月 龚钰秋 冯旭文 《无机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22-325,共4页
用萃取法研究Cu2+-phen-PCA-体系中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phen=1,10-邻菲罗啉,PCA-=苯甲酸根(Bz-)、α-苯乙酸根(PAc-)、β-苯丙酸根(PPr-)和γ-苯丁酸根(PBu-),结果表明,... 用萃取法研究Cu2+-phen-PCA-体系中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phen=1,10-邻菲罗啉,PCA-=苯甲酸根(Bz-)、α-苯乙酸根(PAc-)、β-苯丙酸根(PPr-)和γ-苯丁酸根(PBu-),结果表明,配合物中芳环堆积作用依赖于PCA-中苯环与羧酸根间碳链的长度,其顺序为:Bz-<PAc-<PPr-<PB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环堆积作用 配合物 萃取 铜离子
下载PDF
钯(Ⅱ)混配物分子内的芳环堆积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洪良 龚钰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19,共4页
用 ̄1HNMR法研究了钯(Ⅱ)混配物分子内芳环配体间的堆积作用,结果表明堆积度和参与堆积的芳环大小一致。
关键词 混配物 邻菲咯啉 吡啶 堆积作用 芳环 ATP
下载PDF
铜(Ⅱ)与2,2′-联喹啉和苯基羧酸混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芳环堆积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林秋月 龚钰秋 陈伟国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0-73,共4页
芳环堆积作用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生物分子间识别的基础之一,对于它的研究始终是生物配位化学家们所关注的热点[1]。本文的研究体系为Cu2+-biq-PCA-,结果表明堆积程度随PCA-的碳链增长而加大。1实验部... 芳环堆积作用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生物分子间识别的基础之一,对于它的研究始终是生物配位化学家们所关注的热点[1]。本文的研究体系为Cu2+-biq-PCA-,结果表明堆积程度随PCA-的碳链增长而加大。1实验部分1.1试剂2,2′-联喹啉(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喹啉 苯基羧酸 芳环堆积作用 配合物
下载PDF
三元混配M(Ⅱ)(ATP)L2-配合物分子内堆积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毋福海 乐学义 +1 位作者 宋粉云 计亮年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4期48-52,共5页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水溶液中二元配合物ML2+和三元混配配合物M(ATP)L2-的稳定常数,将结果与氨的相应值比较,发现所研究三元混配配合物中吡啶类配体的芳环与ATP的嘌呤环之间存在着分子内堆积作用。
关键词 堆积作用 三元混配配合物 吡啶 配体 三磷酸腺甙
下载PDF
萃取法研究Cu^(2+)-dpx-PCA^-体系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及其配合物的组成 被引量:1
7
作者 冯旭文 龚钰秋 林秋月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93-495,共3页
用萃取法测定Cu2+dpxPCA体系中的堆积百分数,其中dpx=2,2′联吡啶胺(dpa),2,2′联吡啶甲烷(dpm)和2,2′联吡啶酮(dpk);PCA-=苯甲酸根(Bz-),2苯乙酸根(PAc-)... 用萃取法测定Cu2+dpxPCA体系中的堆积百分数,其中dpx=2,2′联吡啶胺(dpa),2,2′联吡啶甲烷(dpm)和2,2′联吡啶酮(dpk);PCA-=苯甲酸根(Bz-),2苯乙酸根(PAc-),3苯丙酸根(PPr-)和4苯丁酸根(PBu-)。结果表明:堆积百分数与羧酸根中亚甲基数有关,其顺序为Bz-<PAc-<PPr-<PBu,同时还与dpx的结构有关,其顺序为dpa<dpm<dpk。这是堆积作用对配体的结构要求及存在π电子协作效应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环堆积作用 萃取 dpx PCA^- 配合物
下载PDF
Cu(UTP)^(2-)和芳香氮碱混配配合物的分子内堆积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贺小凤 乐学义 计亮年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14-116,共3页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三元混配配合物Cu(UTP)L2-(L=吡啶,3,4-二甲基吡啶,异喹啉)在水溶液中的稳定常数,并通过比较三元混配配合物Cu(UTP)L2-和二元配合物CuL2+的稳定常数,指出在UTP的嘧啶环...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三元混配配合物Cu(UTP)L2-(L=吡啶,3,4-二甲基吡啶,异喹啉)在水溶液中的稳定常数,并通过比较三元混配配合物Cu(UTP)L2-和二元配合物CuL2+的稳定常数,指出在UTP的嘧啶环和芳香氮碱的芳香环之间存在着堆积作用,而且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Cu(UTP)L2-分子内的堆积作用弱于Cu(ATP)L2-分子内的堆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混配配合物 UTP 堆积作用 抗癌药物
下载PDF
晶体结构中罕见的O-H…π堆积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田光辉 刘存芳 +1 位作者 赖普辉 史娟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1期73-76,89,共5页
Hinokiol是一种在植物中含量较少的二萜类化合物,对一些细菌有非常好的杀灭作用。Hinokiol从糙苏(Phlomis umbrosa Turcz)中首次分离出来,利用红外图谱和核磁图谱确定了其结构,并利用单晶X-衍射技术对其晶体结构和构象进行了分析,发现Hi... Hinokiol是一种在植物中含量较少的二萜类化合物,对一些细菌有非常好的杀灭作用。Hinokiol从糙苏(Phlomis umbrosa Turcz)中首次分离出来,利用红外图谱和核磁图谱确定了其结构,并利用单晶X-衍射技术对其晶体结构和构象进行了分析,发现Hinokiol晶体结构中除存在氢键外还存在一种罕见的O-H…π堆积作用,这里对O-H…π堆积作用的特征进行了简单地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苏 Hinokiol 单晶X-衍射 O-H…π堆积作用
下载PDF
Zn(ATP)(N-het)^(2-)配合物分子内芳环间堆积作用
10
作者 乐学义 何庭玉 毋福海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2-116,共5页
应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二元Zn(N-het)2+和三元Zn(ATP)(N-het)2-配合物(N-het=3,4-二甲基吡啶和苯并咪唑,ATP=5′-三磷酸腺苷)在水溶液中(I=0.10mol·L-1,t=15... 应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二元Zn(N-het)2+和三元Zn(ATP)(N-het)2-配合物(N-het=3,4-二甲基吡啶和苯并咪唑,ATP=5′-三磷酸腺苷)在水溶液中(I=0.10mol·L-1,t=15、25和35℃)的稳定常数,三元配合物相对于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用平衡常数△logKZn=logKZnZn(ATP)(ATP)(N-het)-logKZnZn(N-het)表示.与咪唑的相关值比较,揭示了三元配合物分子中N-het芳环与ATP的腺嘌呤环之间存在着堆积作用,这种作用依赖于配体的结构,并且随着溶液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作用 ATP 三元配合物 稳定常数
下载PDF
钯(Ⅱ)混配合物的稳定性和配体堆积作用研究
11
作者 孙洪良 龚钰秋 《黑龙江商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2期7-12,共6页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三元混配合物把(Ⅱ)/腺苷5’-三磷酸/配体A(A=1,10-邻菲淋,2,2’-联吡啶和L-色氨酸)在40%(V/V)二哑烷-水溶剂中的稳定常数(I=0.1,KNO3;25±0.1℃);比较...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三元混配合物把(Ⅱ)/腺苷5’-三磷酸/配体A(A=1,10-邻菲淋,2,2’-联吡啶和L-色氨酸)在40%(V/V)二哑烷-水溶剂中的稳定常数(I=0.1,KNO3;25±0.1℃);比较和讨论了三元混配合物和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差异;用'HNMR法研究了三元混配合物体系中分子内芳环配体之间的堆积作用,计算得到的堆积度和参与堆积的芳环大小顺序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环 堆积作用 配合物 稳定性 配体
下载PDF
萃取法研究Pd^(2+)-dppe-PCA^-体系的芳环堆积作用
12
作者 龚钰秋 沈良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0-24,共5页
用萃取法测定了Pd2+-dppe-PCA-体系在氯仿—水介质条件(I=1.0,KNO3,pH=2)下的堆积百分数。堆积百分数可用St%=1-Dop/Dtot来表示。用斜率法和固体合成法确定了协萃合物的化学组成为Pd(... 用萃取法测定了Pd2+-dppe-PCA-体系在氯仿—水介质条件(I=1.0,KNO3,pH=2)下的堆积百分数。堆积百分数可用St%=1-Dop/Dtot来表示。用斜率法和固体合成法确定了协萃合物的化学组成为Pd(dppe)(PCA)2。计算出相同条件下混配合物的堆积百分数按下列顺序变化:Pd(dppe)(Bz)2<Pd(dppe)(PAc)2<Pd(dppe)(PPr)2<Pd(dppe)(PBu)2。表明堆积百分数与PCA-中亚甲基数有关,合适的碳链长度可使参与堆积的两个苯环达到“最佳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钯混配合物 芳环堆积作用
下载PDF
三元混配合物中的芳环堆积作用研究──Ⅳ.Zn^(2+)-Phen-PCA体系的萃取研究和混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13
作者 林秋月 龚钰秋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用萃取法研究Zn2+与1,10-菲绕啉(Phen)和苯基羧酸根(PCA-)体系中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合成并表征了固体混配合物的组成与性质,并用1HNMR方法进一步确证了配合物中堆积作用的存在.
关键词 萃取 合成 芳环堆积作用 三元混配合物 PCA
下载PDF
萃取法研究Pd^(2+)-dppe-PCA^-体系中的芳环堆积作用
14
作者 龚钰秋 沈良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1期112-113,共2页
有关混配合物中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已有许多报道,涉及的研究方法有pH电位滴定、质子核磁共振以及电子光谱和CD光谱等,但用萃取化学法研究迄今还未见诸报道,我们在对Pd^(2+)-dppe-PCA^-体系(dppe=1,2-(二苯膦)乙烷,PCA=苯基羧酸根)的... 有关混配合物中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已有许多报道,涉及的研究方法有pH电位滴定、质子核磁共振以及电子光谱和CD光谱等,但用萃取化学法研究迄今还未见诸报道,我们在对Pd^(2+)-dppe-PCA^-体系(dppe=1,2-(二苯膦)乙烷,PCA=苯基羧酸根)的研究中采用萃取法,所用的PCA^-为苯甲酸根(Bz^-),a-苯乙酸根(PAc^-),β-苯丙酸根(PPr^-),r-苯丁酸根(CBu^-).实验方法如下:室温下水相pH为5.0,离子强度0.5(KNO_3),钯浓度固定在5×10^(-4)mol.L^(-1),水相和有机相各10ml,以氯仿为稀释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DPPE 芳环堆积作用 PCA^-
下载PDF
三元混配合物分子内的芳环堆积作用Ⅲ——核磁共振法研究Pd^(2+)—A(phen、bpy、trp)—UTP^(4-)体系
15
作者 龚钰秋 孙洪良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4期409-412,共4页
用~1HNMR法测定Pd^(2+)-A-UTP^(4-)体系中混配合物Pd(A)(UTP)^(2-)分子内的芳环堆积作用,A=邻氮二菲,Phen;2,2′-联吡啶(bpy)和色氨酸(trp^-);UTP^(4-)=尿苷-5′-三磷酸盐,认为由于UTP^(4-)中嘧啶环与A中的芳香杂环间发生部份堆积,使得U... 用~1HNMR法测定Pd^(2+)-A-UTP^(4-)体系中混配合物Pd(A)(UTP)^(2-)分子内的芳环堆积作用,A=邻氮二菲,Phen;2,2′-联吡啶(bpy)和色氨酸(trp^-);UTP^(4-)=尿苷-5′-三磷酸盐,认为由于UTP^(4-)中嘧啶环与A中的芳香杂环间发生部份堆积,使得UTP^(4-)分子内H(5)、H(6)和H(1′)发生明显的高场位移.混配合物中的芳环堆积作用按下列顺序减小:Pd(Phen)(UTP)^(2-)>Pd(bpy)(UTP)^(2-)>Pd(trp)(UTP)^(3-).这一变化恰与A的芳环大小相一致,即Phen>bpy>t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环堆积作用 三元混配合物 NMR
下载PDF
三元混配配合物分子内的芳环堆积作用(Ⅴ)Ca(Ⅱ)/核苷酸/杂环碱体系
16
作者 孙洪良 王宏伟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0-65,共6页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Ca(Ⅱ)与腺苷5’-三磷酸(ATP)和芳香杂环碱A(Phen,Bpy和Trp)形成的三元混配配合物Ca(A)(ATP)n-(n=2或3)的稳定常数(I=0.1,KNO3,25℃).比较了三元混...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Ca(Ⅱ)与腺苷5’-三磷酸(ATP)和芳香杂环碱A(Phen,Bpy和Trp)形成的三元混配配合物Ca(A)(ATP)n-(n=2或3)的稳定常数(I=0.1,KNO3,25℃).比较了三元混配配合物与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大小,其差值ΔlgKCa要比预期的统计值ΔlgKst来得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配配合物 芳环堆积作用 核苷酸 杂环碱
下载PDF
Zn^(2+)-bipy-PCA^-体系芳环堆积作用的研究
17
作者 林秋月 冯旭文 《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4期59-61,共3页
采用萃取方法研究了Zn2+-bipy-PCA一体系中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bipy为2,2’-联吡啶,PCA-为苯基羧酸根),讨论了堆积百分率与配体中碳链长短及芳环大小的关系,合成并表征了混配配合物[Zn(bipy)(Bz)2]。
关键词 芳环堆积作用 联吡啶 苯基羧酸 萃取
下载PDF
铜(Ⅱ)混配配合物分子内的芳环堆积作用
18
作者 林秋月 龚钰秋 《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4期44-47,共4页
用萃取法研究了CU(2+)与2.2’-联喹啉(big)和苯基羧酸根(PCA-)体系中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其堆积百分率与苯基羧酸中的亚甲基数有关;斜率法测定了该混配配合物的组成;并对合成的配合物Cu(biq)(PBU... 用萃取法研究了CU(2+)与2.2’-联喹啉(big)和苯基羧酸根(PCA-)体系中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其堆积百分率与苯基羧酸中的亚甲基数有关;斜率法测定了该混配配合物的组成;并对合成的配合物Cu(biq)(PBU)2进行了元素分析及IR、UV、1HNMR的测定,从配合物的结构上进一步对芳环堆积作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环堆积作用 联喹啉 苯基羧酸 萃取 配合物
下载PDF
高中地理案例供给侧结构优化的策略——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例
19
作者 钟有长 《地理教学》 2016年第24期30-34,共5页
文章界定了地理案例供给侧概念、类型、结构及其优化;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例说明了两个地理案例之间结构优化的五种主要方法;从达成教学目的与遵循学生认知水平两个方面阐释案例供给侧结构优化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案例供给侧结构 案例供给侧结构优化 流水堆积作用
下载PDF
萃取法研究Cu2+—苯乙酸—杂环碱体系中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景华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5期88-91,共4页
用萃取法研究Cu2+-苯乙酸(PAC)-杂环碱(A)[A为联吡啶(bpy);联喹啉(bquin);邻二氮菲(phen)]体系在高氯酸介质中形成的混配配合物,发现配合物中配体间普遍存在着芳环堆积作用,堆积百分率视配体不同而异,其大小顺序为... 用萃取法研究Cu2+-苯乙酸(PAC)-杂环碱(A)[A为联吡啶(bpy);联喹啉(bquin);邻二氮菲(phen)]体系在高氯酸介质中形成的混配配合物,发现配合物中配体间普遍存在着芳环堆积作用,堆积百分率视配体不同而异,其大小顺序为:bpy>bquin>phen。显然这与苯乙酸和杂环碱中芳环间的匹配性有关。用斜率法得出混配合物中,杂环碱与苯乙酸间摩尔比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环堆积作用 杂环碱 苯乙酸 萃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