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古地貌描述及对岩溶储层发育预测的指示意义——以塔河2区为例
被引量:
3
1
作者
尚久靖
李国蓉
+2 位作者
吕艳萍
汤宏伟
郝帅
《四川地质学报》
2011年第2期223-227,共5页
以塔河2区地震、测井等资料为基础,刻画了塔河2区海西早期微古地貌形态。通过钻井、测井等资料统计分析,总结出有阻挡和无阻挡两种微地貌特征下对岩溶类储层发育的影响模式,并进一步指出有阻挡模式下的阻挡残丘是岩溶类储层发育的有利...
以塔河2区地震、测井等资料为基础,刻画了塔河2区海西早期微古地貌形态。通过钻井、测井等资料统计分析,总结出有阻挡和无阻挡两种微地貌特征下对岩溶类储层发育的影响模式,并进一步指出有阻挡模式下的阻挡残丘是岩溶类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古地貌
岩溶
阻挡模式
塔河2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河油田2区三叠系油藏类型初步探讨
被引量:
3
2
作者
康立功
《安徽地质》
2008年第1期20-25,34,共7页
塔河油田2区三叠系油藏是西北分公司开发较早的碎屑岩油藏之一,开发层系有上油组、中油组,油柱高度在15~20m,储层为辫状三角洲相辫状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间湾微相沉积,非均质性严重。本区上油组砂体厚度40~0m,...
塔河油田2区三叠系油藏是西北分公司开发较早的碎屑岩油藏之一,开发层系有上油组、中油组,油柱高度在15~20m,储层为辫状三角洲相辫状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间湾微相沉积,非均质性严重。本区上油组砂体厚度40~0m,中油组25~35m,分布较稳定,物性为中孔、中高渗储层,原油属低粘度轻质油。但2区三叠系油藏实钻变化大,见水快、产量递减快、含水上升快、采出程度低,开发效果较差,经过多次调整虽有一定程度改善,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认为2区三叠系油藏开发效果较差的原因之一是对本区油藏类型的认识上存在问题:即2区三叠系油藏是以断裂控制的断块油藏而非背斜油藏,并延伸分析正在投入开发评价的S96-T901井区、TK232-T453井区及T206-T208井区等都为断块(断背斜)油藏。应用断块油藏的观点对塔河地区三叠系油藏勘探开发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
油田
2
区
三叠系
开发效果
油藏类型
断块油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岩溶改造古地貌恢复在油气矿产勘查中应用
3
作者
周丽梅
张江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9-92,共4页
在塔河油田2区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奥陶系地层发育、沉积环境及构造演化研究,查明了该区奥陶系岩溶改造的根本原因,应用岩石薄片、阴极发光、碳酸盐岩矿物同位素分析技术手段,得出该区奥陶系岩石薄片溶孔壁存在氧化特征及陆...
在塔河油田2区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奥陶系地层发育、沉积环境及构造演化研究,查明了该区奥陶系岩溶改造的根本原因,应用岩石薄片、阴极发光、碳酸盐岩矿物同位素分析技术手段,得出该区奥陶系岩石薄片溶孔壁存在氧化特征及陆源碎屑;填积物阴极发光为桔红色等指示强氧化形成条件;碳酸盐岩矿物同位素指示大气水介质作用;综合分析得出海西早期奥陶系岩溶环境为开放系统的陆壳大气水渗滤到地层形成的岩溶改造环境。应用地震单井资料恢复了该区奥陶系顶界面的岩溶古地貌,结合岩溶地形特征,认为该区洼凼北部岩溶缓坡附近泄水改造区域为油气矿产资源聚集最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2区
奥陶系
改造
岩溶环境
地貌恢复
有利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缝洞型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及挖潜对策
被引量:
12
4
作者
熊陈微
林承焰
+2 位作者
任丽华
韩长城
范卓颖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7-101,共5页
为研究塔河2区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剩余油分布情况,依据实际开发状况,结合静态地质资料和动态开发资料,在储集体类型的基础上对剩余油进行分类,提出了塔河2区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3个大类9个亚类剩余油分布模式:岩溶管道型剩余油包括支流...
为研究塔河2区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剩余油分布情况,依据实际开发状况,结合静态地质资料和动态开发资料,在储集体类型的基础上对剩余油进行分类,提出了塔河2区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3个大类9个亚类剩余油分布模式:岩溶管道型剩余油包括支流管道型、管道末端型、管道局部高部位型、管道侧壁型、管道附近孔缝型以及致密层遮挡型6个亚类;残丘型剩余油包括阁楼型和低幅残丘型2个亚类;断控岩溶型剩余油包括断裂附近孔缝型1个亚类。针对不同类型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分别提出了新井加密、酸化压裂、钻塞下返、排水采油、提液、注水、单井注气及单元注气等挖潜措施,为塔河2区开发方案的调整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剩余油
分布模式
挖潜对策
塔河2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古地貌描述及对岩溶储层发育预测的指示意义——以塔河2区为例
被引量:
3
1
作者
尚久靖
李国蓉
吕艳萍
汤宏伟
郝帅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中石化西北局油田开发一所
出处
《四川地质学报》
2011年第2期223-227,共5页
文摘
以塔河2区地震、测井等资料为基础,刻画了塔河2区海西早期微古地貌形态。通过钻井、测井等资料统计分析,总结出有阻挡和无阻挡两种微地貌特征下对岩溶类储层发育的影响模式,并进一步指出有阻挡模式下的阻挡残丘是岩溶类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域。
关键词
微古地貌
岩溶
阻挡模式
塔河2区
Keywords
micro-paleogeomorphology
karst
barrier model
No.
2
block of Tahe
分类号
P642.25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河油田2区三叠系油藏类型初步探讨
被引量:
3
2
作者
康立功
机构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华东石油局录井公司
出处
《安徽地质》
2008年第1期20-25,34,共7页
文摘
塔河油田2区三叠系油藏是西北分公司开发较早的碎屑岩油藏之一,开发层系有上油组、中油组,油柱高度在15~20m,储层为辫状三角洲相辫状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间湾微相沉积,非均质性严重。本区上油组砂体厚度40~0m,中油组25~35m,分布较稳定,物性为中孔、中高渗储层,原油属低粘度轻质油。但2区三叠系油藏实钻变化大,见水快、产量递减快、含水上升快、采出程度低,开发效果较差,经过多次调整虽有一定程度改善,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认为2区三叠系油藏开发效果较差的原因之一是对本区油藏类型的认识上存在问题:即2区三叠系油藏是以断裂控制的断块油藏而非背斜油藏,并延伸分析正在投入开发评价的S96-T901井区、TK232-T453井区及T206-T208井区等都为断块(断背斜)油藏。应用断块油藏的观点对塔河地区三叠系油藏勘探开发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塔河
油田
2
区
三叠系
开发效果
油藏类型
断块油藏
Keywords
Zone
2
of the Tahe Oil Field
Triassic
exploration effect
oil reservoir types
fault-block oil reservoir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溶改造古地貌恢复在油气矿产勘查中应用
3
作者
周丽梅
张江江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9-92,共4页
文摘
在塔河油田2区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奥陶系地层发育、沉积环境及构造演化研究,查明了该区奥陶系岩溶改造的根本原因,应用岩石薄片、阴极发光、碳酸盐岩矿物同位素分析技术手段,得出该区奥陶系岩石薄片溶孔壁存在氧化特征及陆源碎屑;填积物阴极发光为桔红色等指示强氧化形成条件;碳酸盐岩矿物同位素指示大气水介质作用;综合分析得出海西早期奥陶系岩溶环境为开放系统的陆壳大气水渗滤到地层形成的岩溶改造环境。应用地震单井资料恢复了该区奥陶系顶界面的岩溶古地貌,结合岩溶地形特征,认为该区洼凼北部岩溶缓坡附近泄水改造区域为油气矿产资源聚集最有利区域。
关键词
塔河2区
奥陶系
改造
岩溶环境
地貌恢复
有利带
Keywords
Tahe
2
district transformation
ordovician
karst environment
landscape restoration
favorable zone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缝洞型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及挖潜对策
被引量:
12
4
作者
熊陈微
林承焰
任丽华
韩长城
范卓颖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7-101,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复杂油藏精细表征及剩余油分布预测"(2011ZX05009-003)
文摘
为研究塔河2区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剩余油分布情况,依据实际开发状况,结合静态地质资料和动态开发资料,在储集体类型的基础上对剩余油进行分类,提出了塔河2区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3个大类9个亚类剩余油分布模式:岩溶管道型剩余油包括支流管道型、管道末端型、管道局部高部位型、管道侧壁型、管道附近孔缝型以及致密层遮挡型6个亚类;残丘型剩余油包括阁楼型和低幅残丘型2个亚类;断控岩溶型剩余油包括断裂附近孔缝型1个亚类。针对不同类型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分别提出了新井加密、酸化压裂、钻塞下返、排水采油、提液、注水、单井注气及单元注气等挖潜措施,为塔河2区开发方案的调整提供了一定依据。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剩余油
分布模式
挖潜对策
塔河2区
Keywords
fracture-cave oil reservoir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pattern
recovery measure
Zone-
2
in Tahe Oilfield
分类号
TE32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古地貌描述及对岩溶储层发育预测的指示意义——以塔河2区为例
尚久靖
李国蓉
吕艳萍
汤宏伟
郝帅
《四川地质学报》
201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塔河油田2区三叠系油藏类型初步探讨
康立功
《安徽地质》
200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岩溶改造古地貌恢复在油气矿产勘查中应用
周丽梅
张江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缝洞型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及挖潜对策
熊陈微
林承焰
任丽华
韩长城
范卓颖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