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吐蕃塔形墓的起源与原始塔葬
被引量:
2
1
作者
夏吾卡先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41-145,共5页
文章通过吐蕃塔形墓考古材料的分类研究,把各类吐蕃塔形墓划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不同的阶段。文化形态上,早期塔形墓是由原始苯教的丧葬文化发展而来;晚期则深受佛教文化影响。
关键词
吐蕃
塔
形墓
塔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比丘尼塔葬及其特点——以石刻史料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
1
2
作者
孙雯
《北方论丛》
2020年第5期122-130,共9页
从现存僧尼塔铭、墓志铭来看,修建墓塔在7世纪的中国成为一种广泛被认可的佛教丧葬形式,体现了佛塔信仰与传统丧葬文化的融合。对于比丘尼而言,与比丘无异同起墓塔是对她们佛教身份的认可,受佛教所宣扬来世信仰影响的直接体现。塔葬作...
从现存僧尼塔铭、墓志铭来看,修建墓塔在7世纪的中国成为一种广泛被认可的佛教丧葬形式,体现了佛塔信仰与传统丧葬文化的融合。对于比丘尼而言,与比丘无异同起墓塔是对她们佛教身份的认可,受佛教所宣扬来世信仰影响的直接体现。塔葬作为一种新的丧葬形式在唐代比丘尼丧葬中表现出有别于比丘的自身特点,一些比丘尼虽终于寺院,受到传统孝亲观的影响,死后仍然回归家族墓地,出现了一些建在家族墓地中的墓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比丘尼
塔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推行公益性“群体式塔葬”是新时代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3
作者
廖红兵
《中国乡村发现》
2023年第2期128-135,共8页
现实情况下,各家各户将坟墓分散式地在乡村到处乱葬,应该说这种行为就是一种不文明现象,因为这种行为使得“死人与活人争地”这一对矛盾越演越烈。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的乡村振兴,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现实情况下,各家各户将坟墓分散式地在乡村到处乱葬,应该说这种行为就是一种不文明现象,因为这种行为使得“死人与活人争地”这一对矛盾越演越烈。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的乡村振兴,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从推进乡风文明、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出发,迫切需要通过殡葬制度改革,创造性推行公益性“群体式塔葬”来根治“死人与活人争地”这个问题。有生就会有死,任何人都无法逃避自身寿命终结的那一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文明现象
中国式现代化
殡
葬
制度
乡风文明建设
乡村振兴
塔葬
乡村治理现代化
群体式
原文传递
从率堵婆到无缝塔:论中国禅僧与无缝塔葬
4
作者
王大伟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2-66,共5页
"无缝塔"在中国佛塔形制中,是比较独特的一类,它与印度的窣堵婆有着紧密的渊源关系。而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中国僧侣逐渐演化出"无缝塔葬"这一安骨方式,但目前关于"无缝塔葬"的记载,主要集中在禅宗文献,...
"无缝塔"在中国佛塔形制中,是比较独特的一类,它与印度的窣堵婆有着紧密的渊源关系。而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中国僧侣逐渐演化出"无缝塔葬"这一安骨方式,但目前关于"无缝塔葬"的记载,主要集中在禅宗文献,事迹也几乎都与禅僧有关。所以对无缝塔葬的研究,只能探讨禅僧与之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窣堵婆
无缝
塔
无缝
塔葬
禅僧
原文传递
西藏寺庙里的金灵塔
5
作者
陈光荣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41-44,57,共5页
塔葬是佛教特有的葬式。藏传佛教的塔葬制度具有特点。西藏寺院中的灵塔以历辈达赖喇嘛和班禅的灵塔最为著名。
关键词
西藏
寺庙
金灵
塔
塔葬
藏传佛教
五世达赖喇嘛
十三世达赖喇嘛
四世班禅
十世班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葬:藏族丧葬文化》
6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天
葬
:藏族丧
葬
文化》
书刊介绍
丧
葬
方式
天
葬
火
葬
塔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少数民族丧俗浅谈
被引量:
1
7
作者
曲青山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00-105,共6页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丧葬习惯。这些丧葬习惯各式各样,充分反映了各个民族自身的特点,反映了各个民族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我国少数民族的丧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丧葬习惯。这些丧葬习惯各式各样,充分反映了各个民族自身的特点,反映了各个民族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我国少数民族的丧俗,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土葬、火葬、水葬、风葬、天葬、野葬、塔葬等几类形式;并在每一个大的形式下又有其具体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丧俗
风
葬
野
葬
塔葬
丧
葬
习俗
历史过程
择吉日
二次
葬
羌人
一次
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吉杭垓镇借粮村广济禅院僧塔
8
作者
张秋华
《东方博物》
2023年第2期60-66,共7页
安吉县杭垓镇借粮村广济禅院遗址旁有三塔呈弧线排列,建塔年代为清康熙年间。本文对僧塔的形制、结构、纹饰、铭文等作详细介绍,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考证。此僧塔对当地佛教信仰状况、僧塔建筑形制和塔葬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广济禅院
僧
塔
塔葬
制度
原文传递
新疆库车苏巴什佛寺遗址调查与发掘的初步收获
被引量:
2
9
作者
冉万里
《西部考古》
2019年第2期-,共61页
苏巴什佛寺遗址是新疆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佛寺遗址,是中国最古佛寺之一。在历史上曾是龟兹的国家大寺,也是龟兹王的安葬场所,是陵与寺合一的寺院,彰显了其特殊的历史地位。整个苏巴什佛寺遗址自北而南由石窟、僧房、佛殿、塔、墓葬组成...
苏巴什佛寺遗址是新疆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佛寺遗址,是中国最古佛寺之一。在历史上曾是龟兹的国家大寺,也是龟兹王的安葬场所,是陵与寺合一的寺院,彰显了其特殊的历史地位。整个苏巴什佛寺遗址自北而南由石窟、僧房、佛殿、塔、墓葬组成,但其中也存在"寺中有寺"的现象。"寺中有寺"中的各寺院,既有以塔为中心者,也有塔、殿、讲堂并置者,不一而足。苏巴什佛寺遗址石窟多为禅窟,反映了龟兹流行的小乘佛教重禅观这一突出特点。苏巴什佛寺遗址在佛教题材的表现方式上,有陶、泥塑、壁画、石刻等形式,丰富多彩。调查、发掘中取得的收获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一组新数据、食杂三净、塔葬、瘗窟、佛塔与佛殿"塔殿横置"的寺院布局、"寺中有寺"的寺院构成特点等。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唐王朝对西域的经略是多层次、全方位的。苏巴什佛寺遗址不仅是一座佛教寺院,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通道——"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库车
苏巴什佛寺遗址
塔葬
寺院布局
犍陀罗
覆钵
塔
原文传递
我的忘年交
10
作者
许静之
《江苏政协》
2003年第2期46-46,共1页
首先,谈谈路途近的、新结成的"忘年交"。家往通州市石港镇蔡坝树6组的吉春发老师(63岁)于2002年春节的一个下午,骑着自行车,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寒舍。在他作了简要的自我介绍后喜与之交成了笔友。从此,相互之间,密切联系。吉老...
首先,谈谈路途近的、新结成的"忘年交"。家往通州市石港镇蔡坝树6组的吉春发老师(63岁)于2002年春节的一个下午,骑着自行车,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寒舍。在他作了简要的自我介绍后喜与之交成了笔友。从此,相互之间,密切联系。吉老师见我年老力衰,就每隔一段时间到我家来,与我促膝谈心,交流情况。他有时带来刚刚出版的有关期刊馈赠给我,有时把他撰写的稿件拿来切磋琢磨,有时告知他在报刊上的用稿喜讯……每次他总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港镇
自我介绍
塔葬
满蒙
药藻
原文传递
雪域崇佛
11
作者
王传亮
《中外鞋苑》
2002年第3期90-93,共4页
西 藏是个神奇的地方。 我是我们一行17人结束西藏行程后在扎什伦布寺合影时共同的感受其实,在拉萨集结时我们本来是32人浩浩荡荡的队伍,但在拉萨作一天停留之后,15名同志就因高原反应“壮志未酬身先离”了。无限风光在险峰啊!一哥儿...
西 藏是个神奇的地方。 我是我们一行17人结束西藏行程后在扎什伦布寺合影时共同的感受其实,在拉萨集结时我们本来是32人浩浩荡荡的队伍,但在拉萨作一天停留之后,15名同志就因高原反应“壮志未酬身先离”了。无限风光在险峰啊!一哥儿们深情的吟颂,同样道出了大家心中自矜自骄的情绪。由着这股情绪的泛滥,大家很快忘记了各自在高原反应最强烈时的种种,开始自夸自或相互对夸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佛
昌珠寺
无限风光
赞普
神鹰
十玄
强巴佛
白度母
塔葬
雅砻河
原文传递
题名
吐蕃塔形墓的起源与原始塔葬
被引量:
2
1
作者
夏吾卡先
机构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41-145,共5页
文摘
文章通过吐蕃塔形墓考古材料的分类研究,把各类吐蕃塔形墓划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不同的阶段。文化形态上,早期塔形墓是由原始苯教的丧葬文化发展而来;晚期则深受佛教文化影响。
关键词
吐蕃
塔
形墓
塔葬
Keywords
the Tubo Dynasty
pagoda shaped tombs
stupa funeral
分类号
K892.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比丘尼塔葬及其特点——以石刻史料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
1
2
作者
孙雯
机构
德国莱比锡大学东亚研究所
出处
《北方论丛》
2020年第5期122-130,共9页
文摘
从现存僧尼塔铭、墓志铭来看,修建墓塔在7世纪的中国成为一种广泛被认可的佛教丧葬形式,体现了佛塔信仰与传统丧葬文化的融合。对于比丘尼而言,与比丘无异同起墓塔是对她们佛教身份的认可,受佛教所宣扬来世信仰影响的直接体现。塔葬作为一种新的丧葬形式在唐代比丘尼丧葬中表现出有别于比丘的自身特点,一些比丘尼虽终于寺院,受到传统孝亲观的影响,死后仍然回归家族墓地,出现了一些建在家族墓地中的墓塔。
关键词
唐代
比丘尼
塔葬
Keywords
Tang Dynasty
Buddhist Nuns
Stupa Burial
分类号
K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推行公益性“群体式塔葬”是新时代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3
作者
廖红兵
机构
湖南省乡村振兴局法规处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
出处
《中国乡村发现》
2023年第2期128-135,共8页
文摘
现实情况下,各家各户将坟墓分散式地在乡村到处乱葬,应该说这种行为就是一种不文明现象,因为这种行为使得“死人与活人争地”这一对矛盾越演越烈。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的乡村振兴,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从推进乡风文明、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出发,迫切需要通过殡葬制度改革,创造性推行公益性“群体式塔葬”来根治“死人与活人争地”这个问题。有生就会有死,任何人都无法逃避自身寿命终结的那一天。
关键词
不文明现象
中国式现代化
殡
葬
制度
乡风文明建设
乡村振兴
塔葬
乡村治理现代化
群体式
分类号
D422.62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632.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率堵婆到无缝塔:论中国禅僧与无缝塔葬
4
作者
王大伟
机构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出处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2-66,共5页
文摘
"无缝塔"在中国佛塔形制中,是比较独特的一类,它与印度的窣堵婆有着紧密的渊源关系。而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中国僧侣逐渐演化出"无缝塔葬"这一安骨方式,但目前关于"无缝塔葬"的记载,主要集中在禅宗文献,事迹也几乎都与禅僧有关。所以对无缝塔葬的研究,只能探讨禅僧与之的关系。
关键词
窣堵婆
无缝
塔
无缝
塔葬
禅僧
分类号
K878.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B94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西藏寺庙里的金灵塔
5
作者
陈光荣
机构
四川省公安厅
出处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41-44,57,共5页
文摘
塔葬是佛教特有的葬式。藏传佛教的塔葬制度具有特点。西藏寺院中的灵塔以历辈达赖喇嘛和班禅的灵塔最为著名。
关键词
西藏
寺庙
金灵
塔
塔葬
藏传佛教
五世达赖喇嘛
十三世达赖喇嘛
四世班禅
十世班禅
分类号
B947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葬:藏族丧葬文化》
6
出处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天
葬
:藏族丧
葬
文化》
书刊介绍
丧
葬
方式
天
葬
火
葬
塔葬
分类号
K892.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G236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少数民族丧俗浅谈
被引量:
1
7
作者
曲青山
出处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00-105,共6页
文摘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丧葬习惯。这些丧葬习惯各式各样,充分反映了各个民族自身的特点,反映了各个民族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我国少数民族的丧俗,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土葬、火葬、水葬、风葬、天葬、野葬、塔葬等几类形式;并在每一个大的形式下又有其具体的内容。
关键词
丧俗
风
葬
野
葬
塔葬
丧
葬
习俗
历史过程
择吉日
二次
葬
羌人
一次
葬
分类号
K89 [历史地理—民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吉杭垓镇借粮村广济禅院僧塔
8
作者
张秋华
机构
安吉县博物馆
出处
《东方博物》
2023年第2期60-66,共7页
文摘
安吉县杭垓镇借粮村广济禅院遗址旁有三塔呈弧线排列,建塔年代为清康熙年间。本文对僧塔的形制、结构、纹饰、铭文等作详细介绍,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考证。此僧塔对当地佛教信仰状况、僧塔建筑形制和塔葬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广济禅院
僧
塔
塔葬
制度
分类号
K878.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B949.2 [哲学宗教—宗教学]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新疆库车苏巴什佛寺遗址调查与发掘的初步收获
被引量:
2
9
作者
冉万里
机构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出处
《西部考古》
2019年第2期-,共61页
文摘
苏巴什佛寺遗址是新疆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佛寺遗址,是中国最古佛寺之一。在历史上曾是龟兹的国家大寺,也是龟兹王的安葬场所,是陵与寺合一的寺院,彰显了其特殊的历史地位。整个苏巴什佛寺遗址自北而南由石窟、僧房、佛殿、塔、墓葬组成,但其中也存在"寺中有寺"的现象。"寺中有寺"中的各寺院,既有以塔为中心者,也有塔、殿、讲堂并置者,不一而足。苏巴什佛寺遗址石窟多为禅窟,反映了龟兹流行的小乘佛教重禅观这一突出特点。苏巴什佛寺遗址在佛教题材的表现方式上,有陶、泥塑、壁画、石刻等形式,丰富多彩。调查、发掘中取得的收获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一组新数据、食杂三净、塔葬、瘗窟、佛塔与佛殿"塔殿横置"的寺院布局、"寺中有寺"的寺院构成特点等。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唐王朝对西域的经略是多层次、全方位的。苏巴什佛寺遗址不仅是一座佛教寺院,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通道——"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
关键词
新疆
库车
苏巴什佛寺遗址
塔葬
寺院布局
犍陀罗
覆钵
塔
Keywords
Xinjiang
Kuqa
the Subashi Buddha Temple Site
the Burial in Towers
Temple Layout
Gandhara
the Towers Like Handstand Bowl
分类号
K878.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我的忘年交
10
作者
许静之
出处
《江苏政协》
2003年第2期46-46,共1页
文摘
首先,谈谈路途近的、新结成的"忘年交"。家往通州市石港镇蔡坝树6组的吉春发老师(63岁)于2002年春节的一个下午,骑着自行车,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寒舍。在他作了简要的自我介绍后喜与之交成了笔友。从此,相互之间,密切联系。吉老师见我年老力衰,就每隔一段时间到我家来,与我促膝谈心,交流情况。他有时带来刚刚出版的有关期刊馈赠给我,有时把他撰写的稿件拿来切磋琢磨,有时告知他在报刊上的用稿喜讯……每次他总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回。
关键词
石港镇
自我介绍
塔葬
满蒙
药藻
分类号
K825.46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雪域崇佛
11
作者
王传亮
出处
《中外鞋苑》
2002年第3期90-93,共4页
文摘
西 藏是个神奇的地方。 我是我们一行17人结束西藏行程后在扎什伦布寺合影时共同的感受其实,在拉萨集结时我们本来是32人浩浩荡荡的队伍,但在拉萨作一天停留之后,15名同志就因高原反应“壮志未酬身先离”了。无限风光在险峰啊!一哥儿们深情的吟颂,同样道出了大家心中自矜自骄的情绪。由着这股情绪的泛滥,大家很快忘记了各自在高原反应最强烈时的种种,开始自夸自或相互对夸起来。
关键词
崇佛
昌珠寺
无限风光
赞普
神鹰
十玄
强巴佛
白度母
塔葬
雅砻河
分类号
K928.9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吐蕃塔形墓的起源与原始塔葬
夏吾卡先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唐代比丘尼塔葬及其特点——以石刻史料为考察中心
孙雯
《北方论丛》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推行公益性“群体式塔葬”是新时代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廖红兵
《中国乡村发现》
2023
0
原文传递
4
从率堵婆到无缝塔:论中国禅僧与无缝塔葬
王大伟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原文传递
5
西藏寺庙里的金灵塔
陈光荣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天葬:藏族丧葬文化》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我国少数民族丧俗浅谈
曲青山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安吉杭垓镇借粮村广济禅院僧塔
张秋华
《东方博物》
2023
0
原文传递
9
新疆库车苏巴什佛寺遗址调查与发掘的初步收获
冉万里
《西部考古》
2019
2
原文传递
10
我的忘年交
许静之
《江苏政协》
2003
0
原文传递
11
雪域崇佛
王传亮
《中外鞋苑》
200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