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魏晋十六国河西镇墓文、墓券整理研究》未收河西墓葬文献辑补
1
作者 魏军刚 《吐鲁番学研究》 2023年第2期62-74,154,155,共15页
贾小军、武鑫《魏晋十六国河西镇墓文、墓券整理研究》搜集整理2017年以前甘肃河西、青海西宁和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的魏晋十六国镇墓文、墓券等墓葬文献129件,2022年第2次印刷时补入2014—2016年敦煌佛爷庙湾—新店台墓群新发现的65件... 贾小军、武鑫《魏晋十六国河西镇墓文、墓券整理研究》搜集整理2017年以前甘肃河西、青海西宁和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的魏晋十六国镇墓文、墓券等墓葬文献129件,2022年第2次印刷时补入2014—2016年敦煌佛爷庙湾—新店台墓群新发现的65件镇墓文,总计194件,是目前河西魏晋十六国墓葬文献整理研究的重要著作。依该书上卷《魏晋十六国河西镇墓文、墓券汇编》体例,增补遗漏或新近公布未及收入的河西出土镇墓文、衣物疏、墓券、棺板题记和砖铭等各类墓葬文献19件,进行文献移录、释读断句、文字校补和著录说明。为研究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民众生活、宗教信仰、丧葬观念、纪年变化、家族演变及基层行政组织沿革等提供重要的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十六国河西镇文、墓券整理研究》 河西葬文献 整理补充
下载PDF
甘肃高台十六国墓券的再释读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卫鹏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52,共6页
甘肃高台骆驼城十六国墓葬中出土的四件墓券,文字完整,内容丰富,对研究十六国时期西北地区的丧葬习俗和民间信仰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对四件买地券进行了校释和标点,对其中错误进行订正,补释了一些缺文,并对券文中一些内容作了解释。
关键词 高台骆驼城 十六国 墓券 校释
下载PDF
西华师范大学博物馆所藏墓券述论 被引量:2
3
作者 蒋晓春 员鑫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70-77,共8页
西华师范大学博物馆馆藏文物不同时期墓券4方,包括买地券2方,镇墓券2方。4方墓券券式各异且内涵丰富,包括八卦、河图、符箓等道教及堪舆内容,体现了当时的丧葬习俗,券文中的地名为历史地理研究提供了资料。
关键词 西华师范大学博物物馆 买地 墓券 释文 堪舆 历史地理
下载PDF
墓券与东汉民众的生死观念 被引量:1
4
作者 罗操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2-17,共6页
东汉时期的世俗民众没有认识到人终有一死的本质特性,反而抗拒死亡,渴求长寿永生。当年寿久长的愿望破灭时,他们又深信异象生命自然会在幽界冥府绵延不绝。不过生者却刻意疏远逝者,直接把殁亡人遣送到彼岸世界,希求幽鬼永居墓穴,接受冥... 东汉时期的世俗民众没有认识到人终有一死的本质特性,反而抗拒死亡,渴求长寿永生。当年寿久长的愿望破灭时,他们又深信异象生命自然会在幽界冥府绵延不绝。不过生者却刻意疏远逝者,直接把殁亡人遣送到彼岸世界,希求幽鬼永居墓穴,接受冥府行政官僚体制和宗族观念的管制和束缚,按照世人的要求和期望去经历冥府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券 东汉 生死观 异象生命
下载PDF
高台骆驼城前秦墓出土墓券考释 被引量:8
5
作者 寇克红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96,共6页
本文对骆驼城前秦墓出土的3件墓券文书进行了释读,根据墓券内容考证了河西骆驼城遗址的历史沿革和十六国时期带有浓厚道教色彩的丧葬风俗。骆驼城遗址周围墓葬出土的十六国墓葬文书提供了传世文献所不载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汉晋以来... 本文对骆驼城前秦墓出土的3件墓券文书进行了释读,根据墓券内容考证了河西骆驼城遗址的历史沿革和十六国时期带有浓厚道教色彩的丧葬风俗。骆驼城遗址周围墓葬出土的十六国墓葬文书提供了传世文献所不载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汉晋以来河西地方建制与民间丧葬风俗的宝贵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国 墓券 河西建康郡 葬俗
下载PDF
墓券所见东汉时期的人鬼互动
6
作者 罗操 《民间文化论坛》 2015年第2期60-68,共9页
东汉时期的世俗民众认为,鬼灵会给世人带来无情的病痛和灾祸,他们便运用多种降怪祛鬼之术,力求把幽鬼赶往彼岸世界,彻底消解鬼怪灵祟扰生者之心而永居冥府不再踏入尘世。然而鬼灵生前属于家族中的成员,生者也会因彼此间的血缘、情感、... 东汉时期的世俗民众认为,鬼灵会给世人带来无情的病痛和灾祸,他们便运用多种降怪祛鬼之术,力求把幽鬼赶往彼岸世界,彻底消解鬼怪灵祟扰生者之心而永居冥府不再踏入尘世。然而鬼灵生前属于家族中的成员,生者也会因彼此间的血缘、情感、爱恋关系而留意冥府幽鬼的命运,主动给鬼灵禳灾解祸、创造一个衣食无忧的理想家园,以便让逝者安享异域生活。不过世间亲人关注殁亡人的前途命运只是表象,实则以生者的安危荣辱为重心,他们讨好亡人只是期待逝者发挥其佑护在世亲人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券 东汉时期 人鬼互动
下载PDF
西华师范大学博物馆藏元代镇墓券考释
7
作者 郭洪义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21年第1期214-219,共6页
西华师范大学博物馆收藏有元代镇墓券一方,涉及元代四川南充地区古人生卒年月、籍贯故里、卒葬地、生死认知、丧葬习俗、洛书数图、道教风水堪舆文化等诸多重要内容。通过对这方镇墓券予以细致介绍,并对券文内容加以深入考释,充分挖掘... 西华师范大学博物馆收藏有元代镇墓券一方,涉及元代四川南充地区古人生卒年月、籍贯故里、卒葬地、生死认知、丧葬习俗、洛书数图、道教风水堪舆文化等诸多重要内容。通过对这方镇墓券予以细致介绍,并对券文内容加以深入考释,充分挖掘券文所载重要历史文化信息,以使这份宝贵文献资料得到更为科学有效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华师范大学博物馆 元代 墓券 考释
下载PDF
《魏晉十六國河西鎮墓文、墓券整理研究》介評 被引量:1
8
作者 魏軍剛 《出土文献》 2019年第1期422-432,共11页
2017年12月,賈小軍、武鑫合著的《魏晉十六國河西鎮墓文、墓券整理研究》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全書27萬字,分上、下兩卷。上卷《魏晉十六國河西鎮墓文、墓券彙編》主要對截至2017年甘肅河西走廊(包括青海西寧、新疆吐魯番地區)發... 2017年12月,賈小軍、武鑫合著的《魏晉十六國河西鎮墓文、墓券整理研究》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全書27萬字,分上、下兩卷。上卷《魏晉十六國河西鎮墓文、墓券彙編》主要對截至2017年甘肅河西走廊(包括青海西寧、新疆吐魯番地區)發現的魏晉十六國時期的鎮墓文、墓券等墓葬文獻進行了系統而全面的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葬考古 生活史 《魏晉十六國河西鎮文、墓券整理研究》 整理研究 五凉文化 文物考古
下载PDF
湖北鄂州郭家細灣蕑謙墓出土墓券再研究
9
作者 趙川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22年第2期162-171,共10页
通過對湖北鄂州郭家細灣蕑謙墓出土的三方墓券進行細緻的研讀,發現其在性質上存在明顯的差異,可分爲鎮墓券、買地券和賣地券。買地券、賣地券爲模仿在陽世流行的土地買賣契約,道教因素並不豐富;而鎮墓券則是以新出太上老君的名義向地下... 通過對湖北鄂州郭家細灣蕑謙墓出土的三方墓券進行細緻的研讀,發現其在性質上存在明顯的差異,可分爲鎮墓券、買地券和賣地券。買地券、賣地券爲模仿在陽世流行的土地買賣契約,道教因素並不豐富;而鎮墓券則是以新出太上老君的名義向地下丘墓諸神所發布的符敕,是南朝天師道參與喪葬儀式的直接産物,爲研究南朝天師道喪葬儀式使用的文書提供了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券 買地 賣地 南朝天師道 喪葬儀式
下载PDF
东汉光和五年(182)刘公墓券补释一则
10
作者 李明晓 《古文字研究》 2018年第1期563-566,共4页
1954年,河北望都县二号汉墓出土一方东汉光和五年(182)蒲阴县刘公买地兼镇墓砖券^(①)。此方墓券笔者虽曾作过集注^(②),但对某些关键字词未能准确把握。现就下面一句中的字词及文意作重新厘定。三大立士谨为刘氏之家解除咎殃,五残、六... 1954年,河北望都县二号汉墓出土一方东汉光和五年(182)蒲阴县刘公买地兼镇墓砖券^(①)。此方墓券笔者虽曾作过集注^(②),但对某些关键字词未能准确把握。现就下面一句中的字词及文意作重新厘定。三大立士谨为刘氏之家解除咎殃,五残、六贼,女□行■,七十二不■,天㱠、夜光,八尸、九煞,或有……首先就上句中"大立士、■、㱠、煞"四个字词进行简要考释。为论述方便,以下分别以A词、B字、C字、D字代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券 望都县 七十二 立士 字词 刘公
下载PDF
西華師範大學博物館藏鎮墓券殘券銘文復原及考釋
11
作者 郭洪義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20年第2期110-118,共9页
西華師範大學博物館收藏有鎮墓券殘券一方,通過對這方殘券加以細緻介紹,並將其與同在南充市出土的明正德五年《王愷鎮墓券》和隆慶六年《張氏大鎮墓券》高度近似券文進行比勘,嘗試補足殘缺券文,恢復券文完整面貌,進而對券文内容加以深... 西華師範大學博物館收藏有鎮墓券殘券一方,通過對這方殘券加以細緻介紹,並將其與同在南充市出土的明正德五年《王愷鎮墓券》和隆慶六年《張氏大鎮墓券》高度近似券文進行比勘,嘗試補足殘缺券文,恢復券文完整面貌,進而對券文内容加以深入考釋,充分挖掘券文所載重要歷史文化信息,以使這份寶貴文獻資料得到更爲科學有效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華師範大學博物館 墓券 比勘 考釋
下载PDF
北京地区明代墓券整理及特点分析
12
作者 王晓颖 董坤玉 《地域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117-124,共8页
北京地区至今尚未发现辽代以前与墓券有关的文献记载或地下考古发现。随着近年来考古成果的更新,北京地区出土墓券数量逐渐增多,根据目前笔者可搜集的考古材料来看,北京已出土的墓券共计50余方,其中明代墓券26方,占比50%。明代算得上是... 北京地区至今尚未发现辽代以前与墓券有关的文献记载或地下考古发现。随着近年来考古成果的更新,北京地区出土墓券数量逐渐增多,根据目前笔者可搜集的考古材料来看,北京已出土的墓券共计50余方,其中明代墓券26方,占比50%。明代算得上是北京地区墓券信仰的一个高峰时期。对比明代其他地区墓券出土情况,北京墓券数量在北方地区乃至全国都是数量较多的地区之一。本文从北京地区已发现的明代墓券着手,整理其概况,重点对有券文可考的墓券进行梳理解读,并对北京地区出土的明代墓券特点和地区葬俗进行分析,以期更全面地了解当时社会的丧葬习俗和思想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明代 墓券 分析
原文传递
论唐代双室砖券墓的“神龙模式”
13
作者 李明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2,共9页
目前已发现的唐代双室砖券墓,唐中宗朝至玄宗朝初期下葬的15个墓例具备典型规律和深层次的社会意义,命名为“神龙模式”墓葬。本文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将“神龙模式”墓葬作以综合分析,认为其密集出现是由“后武则天时代”的特殊政治... 目前已发现的唐代双室砖券墓,唐中宗朝至玄宗朝初期下葬的15个墓例具备典型规律和深层次的社会意义,命名为“神龙模式”墓葬。本文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将“神龙模式”墓葬作以综合分析,认为其密集出现是由“后武则天时代”的特殊政治背景决定的。“神龙模式”的积极制作者是“后武则天时代”的宗室女性,其消失是缘于唐玄宗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墓葬规模和葬礼规格关乎政治秩序,当“后武则天时代”的政治环境已经不存在了,“神龙模式”这种利用葬礼表达政治意图的手段也就自然失去了市场和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后武则天时代 双室砖 神龙模式 女性参政
下载PDF
南充市顺庆区文管所藏石墓券考略
14
作者 陈佳 王兴堂 钱学生 《东方博物》 2023年第2期95-100,共6页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文管所收藏有一方石墓券,券文中的部分文字、术语以及券中刻画的图案带有明显的道教因素。该墓券对于研究古代丧葬习俗与道教仪式、民间堪舆术之间的关系有一定价值,亦可对南充地区出土的其他随葬材料进行补正,为道...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文管所收藏有一方石墓券,券文中的部分文字、术语以及券中刻画的图案带有明显的道教因素。该墓券对于研究古代丧葬习俗与道教仪式、民间堪舆术之间的关系有一定价值,亦可对南充地区出土的其他随葬材料进行补正,为道教考古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券 道教 堪舆 葬俗 明代
原文传递
移民与信仰——南朝道教墓券的历史背景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屹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1-120,共20页
本文认为南朝道教墓券反映出来自北方的永嘉移民及其后代,因"军乱"而无法再回归故里,只能舍却"先人"旧墓,死后在南方新入籍之地安葬的复杂心态。这批墓券反映的道教信仰,正与晋宋时期天师道经典中对"无极大道&... 本文认为南朝道教墓券反映出来自北方的永嘉移民及其后代,因"军乱"而无法再回归故里,只能舍却"先人"旧墓,死后在南方新入籍之地安葬的复杂心态。这批墓券反映的道教信仰,正与晋宋时期天师道经典中对"无极大道"神格的崇奉相吻合。结合史书、小说的点滴记载,可知两晋之际主要是来自北方青徐之地的流民南渡,将"大道"信仰带到江东。晋宋时期,具有"大道"信仰的北方流民主要分布在京口、晋陵一带。到南朝中后期,"大道"信仰又随着人口的迁移进一步向今天的湘赣、两广地区扩展。这样的论述会在现有的早期道教史"五斗米道-天师道"一源单线的论述模式之外,提出某种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墓券 永嘉移民 大道信仰 东部传统
原文传递
唐代韦孝謇墓志及墓券释补 被引量:1
16
作者 尚磊明 《中国历史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5-80,共6页
2006年,在河南开封发现了唐代集州刺史韦孝謇的墓志及墓券。李合群、陈文斐对墓志、墓券做了较好的释读,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原录文做一些校补,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一出土材料。
关键词 唐代韦孝謇 墓券
原文传递
我国南方宋明墓葬出土墓券堪舆罗经图和有关方位文字考说——兼论堪舆与道教的关系
17
作者 张勋燎 《南方民族考古》 2011年第1期305-358,共54页
本文主要对四川成都彭州北宋宣和三年墓以及湖北秭归明墓出土墓券刻、画之特殊图像进行研究,认为画面不同层位的同心圆环带,有八卦、干支、北斗九星和金、木、水、火、土五星等,分布在二十四个不同的方位,应是两个层数不同的古代风水罗... 本文主要对四川成都彭州北宋宣和三年墓以及湖北秭归明墓出土墓券刻、画之特殊图像进行研究,认为画面不同层位的同心圆环带,有八卦、干支、北斗九星和金、木、水、火、土五星等,分布在二十四个不同的方位,应是两个层数不同的古代风水罗盘盘面图像,其中宋代一件是迄今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风水罗盘图像材料,已包含'坐山九星'的内容。作者还对古代指南针和其他墓券中与风水堪舆测向有关的材料,古代道教和风水堪舆术的关系等问题作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镇墓券 风水罗盘图 坐山九星 指南针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出土墓券与券台特点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坤玉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50,共11页
墓券信仰自东汉时期从洛阳地区发生并向周边扩散传播。魏晋以后,不仅中原地区,甚至西北、西南、江南、岭南地区都受到了影响。北宋政府曾官方刊行过《地理新书》,其中明确了从皇帝、官员,到百姓葬仪中墓券使用的具体规则。直到近代,福... 墓券信仰自东汉时期从洛阳地区发生并向周边扩散传播。魏晋以后,不仅中原地区,甚至西北、西南、江南、岭南地区都受到了影响。北宋政府曾官方刊行过《地理新书》,其中明确了从皇帝、官员,到百姓葬仪中墓券使用的具体规则。直到近代,福建等地仍存在使用墓券的习俗。但北京地区从东汉至辽代之前一直不曾发现与此有关的任何文献记载和地下考古发现,直到辽代开始出现墓券,元代开始出现券台。搜罗北京地区已发表的有关52方墓券(含51方买地券与1方镇墓文)与30座券台的资料,并对其特点进行初步归纳分析,以期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丧葬文化、宗教信仰以及历史研究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券 北京
原文传递
陇中地区丧葬“抱砖”习俗发微——兼谈墓券文中“直符”神的演变
19
作者 梁发祥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0-277,共8页
"抱砖"是流行于陇中(甘肃中部)地区的一种丧葬习俗,即新坟立祖时墓券砖的安放仪式。陇中地区的"抱砖"习俗体现了民俗文化因时、因事、因地而变的特征,在下葬环节举行"抱砖"仪式是其独特表现。张传玺先生... "抱砖"是流行于陇中(甘肃中部)地区的一种丧葬习俗,即新坟立祖时墓券砖的安放仪式。陇中地区的"抱砖"习俗体现了民俗文化因时、因事、因地而变的特征,在下葬环节举行"抱砖"仪式是其独特表现。张传玺先生归纳形成了墓券券文广例,并认为券文中的"直符"即"甲寅日别状"等"轮值主符神仙"。事实上,墓券中的"直符"神应为道教中的"随斗十二神",发挥着奉命保护墓主、镇邪伏魔的功效,而张传玺先生所列举的"甲寅日别状"等实为"时序鬼"。墓券文中"直符"神的书写,经历了由起初对"随斗十二神"的全部列举到后来从中确定四位神祇为岁直符、月直符、日直符、时直符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中地区 抱砖 墓券 直符神
原文传递
墓券所见东汉时期的民间巫术
20
作者 罗操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7-106,共10页
墓券文书承载着东汉民众的巫术思维和信仰感情:东汉墓券券主的世间亲人为了实现"安死利生"的愿望,他们在丧葬活动中依赖神秘的买坟地巫术、建冢墓巫术、治病巫术、冥婚巫术、招魂巫术、驱鬼巫术来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进而预... 墓券文书承载着东汉民众的巫术思维和信仰感情:东汉墓券券主的世间亲人为了实现"安死利生"的愿望,他们在丧葬活动中依赖神秘的买坟地巫术、建冢墓巫术、治病巫术、冥婚巫术、招魂巫术、驱鬼巫术来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进而预防来自人鬼的侵扰祟害,最终达到影响鬼神世界乃至有效控制外界的终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券 东汉 民间巫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