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褐藻聚合酚下调TGF-β_(1)/Smads信号通路抑制大肠癌细胞增殖与侵袭
1
作者 李红 董玮 +1 位作者 侯杰 贺德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501,共7页
目的探讨褐藻聚合酚(PFFE-A)对大肠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以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母体抗生物皮肤生长因子同源物2/3(Smad2/3)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细胞分组:依次以50、100、150μmol·L-1的小、中、大剂量的PFF... 目的探讨褐藻聚合酚(PFFE-A)对大肠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以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母体抗生物皮肤生长因子同源物2/3(Smad2/3)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细胞分组:依次以50、100、150μmol·L-1的小、中、大剂量的PFFE-A干预细胞,另设立正常对照组细胞。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染色检测细胞的增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异种种植结肠癌裸鼠模型检测细胞的体内生长与转移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TGF-β_(1)、p-Smad2/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FFE-A小、中、大剂量组细胞的增殖率、侵袭细胞数、肿瘤瘤体质量、病灶转移比例、神经型钙黏附蛋白(N-cadherin)的mRNA的表达、TGF-β_(1)和p-Smad2/3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PFFE-A能抑制肿瘤细胞的EMT过程,抑制大肠癌细胞HT29的体外增殖与侵袭能力,下调其体内生长与转移的能力,这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_(1)/Smads信号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聚合酚 大肠癌 增殖与侵袭 转化生长因子β_(1)/母体抗生物皮肤生长因子同源物2/3通路
下载PDF
环境雌激素双酚AF诱导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系增殖与侵袭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常丽 贾辉 +8 位作者 王涛 梁尔光 王一仁 马宏达 赵庆春 王莉莉 叶棋浓 侯明晓 冯帆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51-255,共5页
目的探讨环境雌激素双酚AF(bisphenol AF,BPAF)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增殖,及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 SH-SY5Y细胞转染ERE-Luc或Cat D-Lu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后,使用0.01μmol/L、0.03μmol/L... 目的探讨环境雌激素双酚AF(bisphenol AF,BPAF)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增殖,及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 SH-SY5Y细胞转染ERE-Luc或Cat D-Lu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后,使用0.01μmol/L、0.03μmol/L、0.1μmol/L、0.3μmol/L、1μmol/L、3μmol/L和10μmol/L浓度梯度的BPAF处理SH-SY5Y细胞,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luciferase)检测BPAF对ERα转录活性的影响;使用BPAF作用诱导ERα转录活性的EC_(max)浓度处理SH-SY5Y细胞,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样品在450 nm波长的吸光度值;在ERα表达阴性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系MDA-MB-231中转染ERα表达载体;在SH-SY5Y细胞中转染ERα的小干扰RNA(si RNA)或使用ERα的拮抗剂ICI-182780(100 nmol/L)预处理SH-SY5Y细胞后,检测BPAF对ERα转录活性的诱导作用或对SH-SY5Y细胞增殖/侵袭的促进作用。结果 BPAF能够剂量依赖性地(R^2=0.94,P=0.007 6)在SH-SY5Y细胞中提高ERα的转录活性,其EC_(50)值为(0.44±0.09)μmol/L,EC_(max)值为3μmol/L;在SH-SY5Y细胞中转染ERα的si RNA载体,或使用ERα的拮抗剂(100 nmol/L ICI-182780)处理SH-SY5Y细胞能够显著下调BPAF诱导的ERα转录活性(抑制率分别为76.97%和77.75%),及其对SH-SY5Y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77.42%和86.76%)、侵袭的促进作用(抑制率分别为95.87%和105.56%)。结论 BPAF可能通过诱导ERα的转录活性,促进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的增殖与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雌激素 双酚AF 神经母细胞瘤 SH-SY5Y细胞系 雌激素受体Α 转录活性 增殖与侵袭
下载PDF
miR-613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被引量:1
3
作者 段万里 王莉 +1 位作者 任伟 程永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821-1825,共5页
目的:研究miR-613在人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miR-613是否通过下调Wnt信号通路活性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系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方法:收集临床前列腺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20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各组组织中miR-613... 目的:研究miR-613在人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miR-613是否通过下调Wnt信号通路活性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系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方法:收集临床前列腺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20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各组组织中miR-613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在细胞实验中,通过转染miR-613 mimic和miR-NC至离体培养的PC-3、DU-145细胞中,随后,采用MTT法、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Matrigel侵袭实验测定前列腺癌细胞的侵袭情况,采用荧光素酶分析方法评估Wnt信号通路活性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的转录(包括Cyclin D1和c-Myc),WB法检测细胞中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的表达量。结果:相比配对癌旁组织,miR-61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降低(P<0.01);在体外细胞实验中,相比于miR-NC组,转染miR-613 mimic后,PC-3、DU-145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5),PC-3、DU-145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下降(P<0.01);miR-613的过表达显著降低Wnt信号通路活性、β-catenin蛋白表达及Wnt信号下游靶基因Cyclin D1和c-Myc的转录及蛋白表达。结论:miR-613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影响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为前列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613 前列腺癌 WNT/Β-CATENIN 增殖与侵袭
下载PDF
5-氮杂胞苷对SMMC-7721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4
作者 段建文 吴晓 +3 位作者 叶海林 符俊惠 吴志伟 张启瑜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98-401,共4页
目的观察5-氮杂胞苷(5-Aza-CdR)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常规方法培养SMMC-7721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5-氮杂胞苷,以CCK-8法测定终浓度为0、5、10、25、50 umol/L的5-氮杂胞苷对SMMC-7721... 目的观察5-氮杂胞苷(5-Aza-CdR)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常规方法培养SMMC-7721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5-氮杂胞苷,以CCK-8法测定终浓度为0、5、10、25、50 umol/L的5-氮杂胞苷对SMMC-7721细胞作用24、48、72 h后增殖的影响,并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各不同浓度5-氮杂胞苷处理SMMC-7721细胞后24 h后的细胞侵袭能力特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aspase-3、MMP-2的表达。结果 5-氮杂胞苷能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增殖,并呈时间浓度依赖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随5-氮杂胞苷浓度增加Caspase-3明显增加,MMP-2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结论 5-氮杂胞苷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表现为时间浓度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量,诱导细胞凋亡,及对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有关。5-氮杂胞苷能增强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的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MMP-2蛋白表达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氮杂胞苷 肝细胞 增殖与侵袭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下载PDF
DADS通过miR-222抑制人胃癌细胞系的增殖与侵袭
5
作者 黄宁江 刘乐江 +2 位作者 盘箐 张志伟 唐海林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5年第12期1596-1600,共5页
目的通过miRNA途径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ADS)的抑瘤机制,以进一步阐明DADS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与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将胃癌细胞系MGC-803细胞分为DADS处理组、miR-222模拟物组、miR-222抑制物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采用0、25、50、100、200和... 目的通过miRNA途径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ADS)的抑瘤机制,以进一步阐明DADS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与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将胃癌细胞系MGC-803细胞分为DADS处理组、miR-222模拟物组、miR-222抑制物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采用0、25、50、100、200和400μmol/L DADS处理MGC-803细胞;分别将miR-222模拟物、miR-222抑制物和scramble转染MGC-803细胞。qRT-PCR检测MGC-803细胞中miR-222表达;MTT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GC-803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试验检测MGC-803细胞中TIMP3蛋白表达。结果 DADS可呈剂量依赖性下调MGC-803细胞中miR-222表达(P<0.05);DADS能抑制MGC-803细胞的增殖与侵袭,外源高表达miR-222能促进MGC-803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而miR-222抑制物与DADS共同处理,MGC-803细胞的增殖与侵袭抑制作用最为显著(P<0.05);DADS可下调MGC-803细胞中TIMP3蛋白的表达,外源高表达miR-222能上调MGC-803细胞中TIMP3蛋白的表达,而miR-222抑制物与DADS共同处理,MGC-803细胞中TIMP3蛋白的表达下调最为显著(P<0.05)。结论 DADS通过下调miR-222的表达,靶向TIMP3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IR-222 二烯丙基二硫 增殖与侵袭
下载PDF
组胺通过Hippo-YAP信号通路影响鼻咽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机制研究
6
作者 冼德生 曾银萍 +3 位作者 周小柳 李智群 王丽萍 羊俊维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096-2100,2106,共6页
目的:探讨组胺对鼻咽癌细胞CNE1增殖、侵袭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其对Hippo-YAP信号的调控作用。方法:细胞实验分为正常组、组胺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细胞不添加任何药物常规培养;组胺低、中、高剂量组细胞依次添加100、200、400... 目的:探讨组胺对鼻咽癌细胞CNE1增殖、侵袭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其对Hippo-YAP信号的调控作用。方法:细胞实验分为正常组、组胺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细胞不添加任何药物常规培养;组胺低、中、高剂量组细胞依次添加100、200、400μmol/L的组胺处理后进行培养。CCK-8法检测各组CNE1细胞的增殖率,Transwell小室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JC-1染色检测各组CNE1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皮下移植瘤裸鼠模型检测各组CNE1细胞的体内生长能力,特异性PCR检测各组CNE1细胞中大肿瘤抑制基因1(LATS1)的甲基化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CNE1细胞YAP1、p-YAP1、LATS1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组胺低、中、高剂量组细胞的增殖率、侵袭细胞数、红色荧光与绿色荧光比值(线粒体膜电位)、肿瘤瘤体质量、LATS1的甲基化比例、YAP1、p-YAP1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LATS1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均P<0.05)。结论:组胺能抑制鼻咽癌CNE1细胞的体外增殖与侵袭能力,降低其线粒体膜电位,使肿瘤细胞体内生长明显受限,这可能是通过调控Hippo-YAP信号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鼻咽癌 增殖与侵袭 线粒体膜电位 Hippo-YAP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下调环状RNA Hsa-circ-PVT1对子宫腺肌病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增殖、侵袭及血管生成作用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慧 郎茂竹 +2 位作者 王婧 朱亚莉 田艳 《现代妇产科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2-187,共6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浆细胞瘤变体易位1(Hsa-circ-PVT1)对子宫腺肌病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增殖、侵袭和血管生成的影响,以及其对微小RNA145(miR-145)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基因的调控机制。方法:qRT-PCR检测子宫腺肌病异位子宫内膜... 目的:探讨环状RNA浆细胞瘤变体易位1(Hsa-circ-PVT1)对子宫腺肌病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增殖、侵袭和血管生成的影响,以及其对微小RNA145(miR-145)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基因的调控机制。方法:qRT-PCR检测子宫腺肌病异位子宫内膜中Hsa-circ-PVT1、miR-145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Hsa-circ-PVT1和miR-145的关系。生物信息数据库TargetScanHuman、miRDB、miRactDB预测miR-145的下游靶点。细胞分组:Hsa-circ-PVT1-inhibitor-NC+miR-145-antagomir-NC+si-MAPK1-NC(NC)、Hsa-circ-PVT1-inhibitor(inhibitor)、Hsa-circ-PVT1-inhibitor+miR-145-antagomir(inhibitor+antagomir)、Hsa-circ-PVT1-inhibitor+miR-145-miR-145-antagomir+si-MAPK1(inhibitor+antagomir+si)、正常细胞(normal组)。EDU检测各组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小管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血管生成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APK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结果:子宫腺肌病异位子宫内膜中Hsa-circ-PVT1表达明显升高,miR-145表达明显下降,双荧光素酶证实Hsa-circ-PVT1靶向miR-145的表达,miR-145下游靶标为MAPK1。与normal组Y14细胞相比,inhibitor组细胞增殖、侵袭及血管新生的性能明显降低,inhibitor+antagomir组能部分逆转这一抑制作用,而inhibitor+antagomir+si组能部分恢复这一作用,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异位子宫内膜中Hsa-circ-PVT1表达明显升高,Hsa-circ-PVT1能靶向miR-145调控MAPK1表达,抑制Hsa-circ-PVT1表达能明显抑制间质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浆细胞瘤变体易位1 微小RNA-145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 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增殖与侵袭 血管生成
下载PDF
PTEN基因转染对人膀胱癌细胞系BIU87增殖及侵袭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建华 杨为民 +1 位作者 周四维 陈忠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5-559,共5页
背景与目的:PTEN(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uedeletedfromchromosome10)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在多种原发性恶性肿瘤和肿瘤细胞株中均存在有较高频率的缺失或突变,其失活与肿瘤的进程和预后相关。本实验... 背景与目的:PTEN(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uedeletedfromchromosome10)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在多种原发性恶性肿瘤和肿瘤细胞株中均存在有较高频率的缺失或突变,其失活与肿瘤的进程和预后相关。本实验研究外源性PTEN转染后,人膀胱癌细胞系BIU87增殖和侵袭活性的改变。方法:将携有PTEN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Bp-PTEN转化大肠杆菌DH5α并扩增,抽提纯化质粒并进行酶切鉴定,pBp-PTEN体外转染BIU87细胞(pBp-PTEN-BIU87),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并扩增培养,以转染了空质粒pBp的BIU87细胞(pBp-BIU87)和正常BIU87细胞为对照,用RT-PCR检测PTEN的表达情况,并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和细胞侵袭实验分别检测PTEN基因转染前、后BIU87细胞增殖和侵袭活性的变化。结果:pBp-PTEN的酶切鉴定证实含有目的基因PTEN;pBp-PTEN-BIU87细胞的RT-PCR产物经凝胶电泳有明显的阳性条带,而对照组则无;MTT发现,pBp-PTEN-BIU87细胞在第2、3和4天的吸光度(A值)明显低于两对照组(P<0.05),以正常BIU87细胞为对照,PTEN基因在第1、2、3、4天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27%、18.92%、19.54%、17.69%。细胞侵袭试验显示,各组细胞浸润穿透ECM膜的数目:pBp-PTEN-BIU8为39.3±7.7,BIU87和pBp-BIU87分别为48.1±13.2和48.9±11.0,pBp-PTEN-BIU87细胞明显少于两对照组(P<0.05)。结论:抑癌基因PTEN转染能降低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基因 转染 膀胱肿瘤 BIU87细胞 增殖与侵袭 基因治疗
下载PDF
hepaCAM基因转染对肾癌786-0细胞增殖和侵袭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荀春华 罗春丽 +3 位作者 吴小候 谢建红 杨淑哲 潘翠翠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41-844,共4页
目的:肝细胞粘附分子(Hepat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hepaCAM)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细胞黏附分子,具有抑癌基因特性。本文研究hepaCAM基因转染对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细胞786-0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目的:肝细胞粘附分子(Hepat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hepaCAM)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细胞黏附分子,具有抑癌基因特性。本文研究hepaCAM基因转染对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细胞786-0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携有hepaCAM基因的重组质粒hepaCAM-pEGFPN2转染786-0细胞(实验组)后用G418筛选形成阳性克隆并扩增培养,以转染了pEGFPN2(空载组)和未转染的786-0细胞(空白组)为对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hepaCAMmRNA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786-0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结果:稳定转染hepaCAM后786-0细胞的hepaCAM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MTT显示实验组与空载组相比hep-aCAM基因抑制细胞成活率在4、5、6d分别为26.5%、38.1%、35.7%(P<0.01);侵袭实验显示细胞穿透ECM膜的数目为24.6±5.3(实验组)、35.5±6.23(空载组)和37.1±7.0(空白组),实验组细胞明显少于2对照组(P<0.01)。结论:抑癌基因hepaCAM转染能降低肾癌细胞786-0的增殖和侵袭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CAM基因 转染 肾癌细胞 增殖与侵袭
下载PDF
不同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与膜联蛋白A7的亚细胞定位和亚型表达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玉红 Asma saleem qazi +3 位作者 Mohmmed mibrahim 张军 范姝君 唐建武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在小鼠淋巴道转移潜能不同的肝癌细胞中,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与膜联蛋白A7的亚细胞定位和亚型的表达。方法以小鼠腹水型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潜能不同的细胞株Hca-F细胞和Hca-P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r... 目的探讨在小鼠淋巴道转移潜能不同的肝癌细胞中,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与膜联蛋白A7的亚细胞定位和亚型的表达。方法以小鼠腹水型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潜能不同的细胞株Hca-F细胞和Hca-P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膜联蛋白A7在体外增殖侵袭能力不同的肿瘤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和亚型的变化。结果发现Hca-F细胞无论是增殖能力还是侵袭能力都高于Hca-P细胞。膜联蛋白A7在Hca-F细胞和Hca-P细胞主要为47 kD亚型表达,而51 kD亚型只少量表达于细胞浆。47 kD亚型在Hca-F细胞的细胞浆、细胞膜、细胞器膜以及细胞骨架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Hca-P细胞,分别为(73%±7%)v(s49%±19%)、(36%±8%)v(s24%±9%)和(53%±7%)v(s40%±12%)(均P<0.05)。结论膜联蛋白A7的47 kDa亚型在细胞浆、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骨架的定位表达,可能与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联蛋白A7 亚细胞定位 蛋白亚型 增殖与侵袭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血清miR-135b、miR-194表达量与肿瘤恶性增殖及侵袭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江宁祥 曹迪 +2 位作者 李振宇 陈映 许瑞庭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196-198,202,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miR-135b与miR-194的表达量,并与肿瘤的恶性增殖与侵袭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进行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患者40例,收集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及患者进行手术之...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miR-135b与miR-194的表达量,并与肿瘤的恶性增殖与侵袭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进行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患者40例,收集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及患者进行手术之前的血清标本,同时选取同时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40例并收集血清。采用RT-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miR-135b、miR-194、YAP1、Piwil2、EZH2、Rab11、TUG1、Gli1基因的表达量,以及乳腺癌患者、健康者血清中miR-135b、miR-194的表达量,Pearson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与乳腺癌组织内miR-135b、miR-194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iR-135b、YAP1、Piwil2、EZH2、Rab11、TUG1、Gli1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而miR-194表达量低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中miR-135b的表达量高于健康者,而miR-194表达量则低于健康者(P<0.05);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与血清中miR-135b、miR-194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miR-135b在乳腺癌组织及患者血清中呈现高表达,而miR-194在乳腺癌组织及患者血清中呈现低表达,并且患者血清中miR-135b高表达、miR-194低表达能够显著增强乳腺癌组织的增殖、侵袭能力,临床能够通过检测血清中miR-135b、miR-194的水平判断乳腺癌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iR-135b miR-194 增殖与侵袭
下载PDF
LINC01006对肾母细胞瘤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婷 刘安生 +1 位作者 王华 傅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25-1235,共11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006对肾母细胞瘤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肾母细胞瘤组织、细胞系中LINC01006的表达。在人肾母细胞瘤细胞中转染LINC01006的腺病毒过表达载体和siRNA,分别采用CCK-8...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006对肾母细胞瘤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肾母细胞瘤组织、细胞系中LINC01006的表达。在人肾母细胞瘤细胞中转染LINC01006的腺病毒过表达载体和siRNA,分别采用CCK-8、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Transwell侵袭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增殖、侵袭及凋亡能力的变化。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LINC01006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验证预测结果;检测过表达和敲低LINC01006后miR-148a-3p及其靶基因中胚层同源盒基因(mesoderm homoobox2,MEOX2)表达水平的变化。随后,分别在裸鼠皮下注射转染腺病毒空载体和LINC01006过表达载体的肾母细胞瘤细胞系,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测定移植瘤的体积及质量,以及肿瘤组织中LINC01006、miR-148a-3p、MEOX2和磷酸化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rylated-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p-PI3K)、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即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protein kinase B,p-PKB/p-Akt)的表达。结果肾母细胞瘤组织和细胞系中LINC01006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织和细胞(P<0.01)。LINC01006可抑制肾母细胞瘤细胞的活力(P<0.01)、体外增殖能力(P<0.01)和侵袭能力[(166.00±13.75)vs(103.00±9.24),P<0.05],促进细胞凋亡[(11.30±0.24)vs(37.25±1.57),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LINC01006与miR-148a-3p直接结合,而MEOX2是miR-148a-3p的靶基因。过表达LINC01006抑制了miR-148a-3p的表达[(1.07±0.02)vs(0.32±0.03),P<0.01],而抑制miR-148a-3p的表达促进了MEOX2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P<0.01),进而抑制了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P<0.05)。与转染pcDNA-LINC01006组相比,共转染LINC01006和miR-148a-3p mimic组中MEOX2的表达下调(P<0.01),促进了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P<0.01),细胞活力、增殖和侵袭能力均显著提高(P<0.01),细胞凋亡能力降低(P<0.01)。此外,过表达LINC01006抑制了裸鼠移植瘤的生长(P<0.01)。结论LINC01006可直接与miR-148a-3相互作用并下调其表达水平,从而阻断MEOX2/PI3K/Akt通路的活性,抑制肾母细胞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 LINC01006 miR-148a-3p MEOX2/PI3K/Akt通路 增殖与侵袭 凋亡
原文传递
调控SOX2对HPV-16阳性宫颈癌细胞增殖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丽丹 贺漪 +1 位作者 黄浩梁 王李菲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5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讨SOX2基因对HPV-16阳性宫颈癌细胞株增殖转移的影响。方法培养Caski-EGFP细胞后,采用空白腺病毒、SOX2基因沉默的腺病毒载体、SOX2基因过表达的腺病毒载体转染Caski-EGFP细胞并将细胞依次分为C、S、E组。Western blot法及实时荧... 目的探讨SOX2基因对HPV-16阳性宫颈癌细胞株增殖转移的影响。方法培养Caski-EGFP细胞后,采用空白腺病毒、SOX2基因沉默的腺病毒载体、SOX2基因过表达的腺病毒载体转染Caski-EGFP细胞并将细胞依次分为C、S、E组。Western blot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SOX2及mRNA水平,检测细胞是否构建成功;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各组癌细胞的光密度值,绘制细胞活力曲线,分析SOX2基因对宫颈癌细胞株增殖活力的影响;Transwell侵袭试验分析各组癌细胞侵袭抑制率的改变,探讨SOX2基因对宫颈癌细胞株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mRNA、SOX2蛋白表达量分别为E组>C组>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构建的细胞构建成功可进行下一步实验。CCK-8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时间下,C组、S组、E组吸光度值、细胞活力均呈上升趋势,3组都在72h达到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各时间点下3组癌细胞的吸光度值及细胞活力差异,癌细胞培养后第0、24、48及第72h,E组相较于对照组C组而言,癌细胞的吸光度值及细胞活力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_(C-E组间)=3.764,P_(C-E组间)=0.001),S组相较于对照组C组而言,癌细胞的吸光度值及细胞活力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组相较于对照组S组而言,癌细胞的吸光度值及细胞活力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_(组间)=4.286,P_(组间)=0.000);不同时间点与分组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_(交互)=3.784,P_(交互)=0.001);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以C组实验对照组的细胞侵袭能力设定为100%,则E组的相对侵袭抑制率为146%;S组细胞的相对侵袭抑制率为75%。对比可知,E组的细胞侵袭能力高于实验对照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组低于实验对照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SOX2基因对高危型HPV感染(HPV-16)的宫颈癌细胞株增殖能力及侵袭转移能力方面的促进作用,抑制SOX2的表达有望成为一种早期诊断治疗宫颈癌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X2 HPV-16 宫颈癌 增殖与侵袭
下载PDF
S100P、GPC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
14
作者 邓青 程蔚蔚 陈岚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1期3083-3086,共4页
目的研究S100钙结合蛋白(S100P)、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PC3)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5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同期选取60例于医院体检的健康人... 目的研究S100钙结合蛋白(S100P)、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PC3)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5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同期选取60例于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血清S100P、GPC3水平;取胃癌患者术中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试剂盒检测两组织中增殖与侵袭基因[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EN)、存活蛋白(survivin)、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p2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含量;采用Pearson法分析S100P、GPC3水平与胃癌增殖与侵袭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分析S100P、GPC3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胃癌病理分级的危险因素。结果胃癌组患者的血清S100P水平为(11.87±3.49)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3±4.11)μg/L,GPC3水平为(5.29±1.71)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1±0.5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的Survivin蛋白含量为(77.56±10.35)ng/mg,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45.28±7.14)ng/mg,PTEN、p21、Caspase-3蛋白含量分别为(24.17±4.53)ng/mg、(30.48±4.57)ng/mg、(11.36±1.62)ng/mg,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38.45±6.19)ng/mg、(47.82±7.20)ng/mg、(18.75±2.46)ng/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Survivin蛋白表达与S100P呈负相关(r=-0.693,P<0.05),与GPC3呈正相关(r=0.686,P<0.05),PTEN、p21、Caspase-3蛋白表达与S100P呈正相关(r=0.704、0.667、0.652,P<0.05),与GPC3呈负相关(r=-0.745、-0.722、-0.693,P<0.05);S100P、GPC3表达水平与患者TNM分期、病情严重程度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100P、GPC3表达水平为影响胃癌病理分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S100P水平下降,GPC3水平上升,两者与病理分级、增殖侵袭基因表达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胃癌早期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S100钙结合蛋白 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 病理分级 增殖与侵袭基因 相关性
下载PDF
CCN5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组织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虹 刘勉 +3 位作者 林妙玲 李红 沈朗 全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6-92,共7页
目的分析CCN5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究其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s)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并比较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组织与正常对照组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CCN5的表达水平;利用重组腺病毒Ad-CCN5... 目的分析CCN5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究其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s)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并比较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组织与正常对照组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CCN5的表达水平;利用重组腺病毒Ad-CCN5构建过表达CCN5的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采用si-RNA构建敲低CCN5的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利用CCK-8实验检测不同表达水平CCN5对HESCs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不同表达水平CCN5对HESCs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处理组HESCs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记物E-cadherin、Ncadherin,snail-1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组织中CCN5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在位子宫内膜显著降低(P<0.01);过表达CCN5可以抑制HESCs的增殖、迁徙及侵袭能力;EMT标记物E-cadherin表达升高,N-cadherin、Snail-1和Vimentin表达降低,EMT受到显著抑制(P<0.01)。而敲低CCN5的表达可以显著增强HESCs的增殖、迁移及侵袭(P<0.01),降低E-cadherin表达,升高N-cadherin、Snail-1和Vimentin表达,促进HESCs发生EMT转化。结论 CCN5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可能通过调控HESCs的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及影响EMT,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CCN5 子宫内膜基质细胞 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 上皮-间充质转化
下载PDF
ShRNA靶向沉默VTCN1基因对鼻咽癌细胞的影响
16
作者 董洁 彭涛 +2 位作者 宋鹏 尹述成 周绪红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97-801,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VTCN1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采用慢病毒载体靶向沉默VTCN1基因体外对人鼻咽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RT-PCR技术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HONE-1,NP65和HNE2的VTCN1表达情况,筛选出VTCN1表达量... 目的:通过研究VTCN1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采用慢病毒载体靶向沉默VTCN1基因体外对人鼻咽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RT-PCR技术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HONE-1,NP65和HNE2的VTCN1表达情况,筛选出VTCN1表达量最多的细胞株,进行后续的实验。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沉默VTCN1的慢病毒载体转染高表达VTCN1的HNE2细胞,筛选出稳定细胞株;采用RT-PCR技术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VTCN1ShRNA对VTCN1基因的靶向沉默效率;ckk-8、基质胶侵袭实验检测VTCN1沉默后HNE2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VTCN1沉默后,JAK/STAT通路主要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VTCN1靶向沉默的细胞VTCN1表达受到显著抑制;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稳定转染ShRNA后,VTCN1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转染VTCN1ShRNA后HNE2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均明显降低(P<0.05);VTCN1沉默后,JAK、STAT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VTCN1ShRNA能有效沉默VTCN1的表达,显著抑制HNE2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推测其与下调JAK/STAT信号通路蛋白的活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RNA干扰 VTCN1 细胞增殖与侵袭 JAK/STAT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微小RNA145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17
作者 郭俊宇 袁莲香 +2 位作者 王旭辉 李江鹏 凌翔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3083-3086,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45(miR-145)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分析miR-145与人髓细胞增生原癌基因(c-Myc)关系。将DLBCL细胞株OCL-LY19分为3组: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空白组不作处理,对照组、实验... 目的探讨微小RNA-145(miR-145)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分析miR-145与人髓细胞增生原癌基因(c-Myc)关系。将DLBCL细胞株OCL-LY19分为3组: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空白组不作处理,对照组、实验组细胞分别转染miR-145-mimics-NC和miR-145-mimics。以噻唑蓝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c-Myc的表达。结果miR-145能靶向调控c-Myc的表达。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00.00±0.01)%,(98.35±1.85)%和(48.78±4.76)%;这3组的侵袭细胞的数量为(1038±136),(1008±165)和(275±38)个;这3组的c-Myc的相对表达量为1.01±0.01,0.99±0.03和0.43±0.05。上述指标:实验组和空白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iR-145可通过下调c-Myc的表达,抑制DLBCL的增殖与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45 人髓细胞增生原癌基因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细胞增殖与侵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