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磨粒流加工壁面效应研究
1
作者 汤炉滨 文东辉 +1 位作者 孔凡志 袁巧玲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77-1085,共9页
数值模拟了圆柱内表面的初始粗糙度、入口流速和内孔直径对壁面流场压力、局部压差及剪切力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入口处流场速度和剪切力的形成过程,从磨粒切削作用角度剖析了圆柱内表面入口处过抛现象的形成原因,结合磨粒流加工试验揭示... 数值模拟了圆柱内表面的初始粗糙度、入口流速和内孔直径对壁面流场压力、局部压差及剪切力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入口处流场速度和剪切力的形成过程,从磨粒切削作用角度剖析了圆柱内表面入口处过抛现象的形成原因,结合磨粒流加工试验揭示了各参数对壁面效应的影响规律。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增大圆孔直径或减小入口流速能有效改善磨粒流流场压力的均匀性,初始表面粗糙度对流场压力数值及其局部压差有微弱影响;入口处圆孔壁面速度突变引起剪切力突变,从而导致磨粒流加工过抛现象;初始表面粗糙度Ra=0.296μm时有利于减弱磨粒流加工的壁面效应,而Ra=4.273μm时有利于提高材料去除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场压力 剪切力 壁面效应 过抛现象
下载PDF
火箭垂直回收中发动机布局与喷流壁面效应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晓辉 秦曈 +2 位作者 杜涛 邓新宇 许常悦 《宇航总体技术》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针对重复使用火箭垂直着陆过程的喷流流场问题开展研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方法研究了壁面效应和发动机布局对超声速喷流的影响。研究表明,着陆距离(L)在2.24D~11.2D(D为喷管出口的直径)的范围内,地... 针对重复使用火箭垂直着陆过程的喷流流场问题开展研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方法研究了壁面效应和发动机布局对超声速喷流的影响。研究表明,着陆距离(L)在2.24D~11.2D(D为喷管出口的直径)的范围内,地面效应对喷管出口中心处的温度分布影响较小;在当前计算条件下,当L<2.24D时,超声速喷流撞击地面会形成强烈的激波,随着离地高度的降低,该激波位置往喉部方向移动,由于壁面效应,喷管内部形成斜激波,导致中心喷管壁面处的温度升高;中心喷管相对外侧喷管往外突出增大了壁面流动速度,导致外侧喷管出口的温度降低;研究还表明子级火箭底部端面的喷管数量增加后,会导致喷管的温度升高。研究结果将为火箭发射及回收方案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射流 壁面效应 发动机布局 可压缩流动
下载PDF
有限水域水下载器推力模型实验壁面效应研究
3
作者 曾岑 仉亚斌 +2 位作者 刘健 陈泳伽 樊哲良 《应用科技》 CAS 2023年第4期8-13,共6页
推力模型实验是水下机器人推进系统设计的重要基础,但是推进系统实验通常伴随壁面效应产生回流,影响推力模型测试结果。为解决静水水池壁面对推进器推力模型测试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建立水下机器人推进器的静水推力模型,通过实验方法,... 推力模型实验是水下机器人推进系统设计的重要基础,但是推进系统实验通常伴随壁面效应产生回流,影响推力模型测试结果。为解决静水水池壁面对推进器推力模型测试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建立水下机器人推进器的静水推力模型,通过实验方法,探究水池后壁面距离对推进器推力模型的影响,使用MATLAB对提取的实验结果进行非线性数据拟合,并给出了考虑壁面效应的推进器推力模型修正方法及水池设计的尺寸估计方法。研究发现,由于后壁面的存在,推进器的推力模型被严重低估。本文研究成果对静水实验水池设计及壁面效应下的水下推进器推力模型测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载器 静水实验 推进器 导管螺旋桨 推力模型 壁面效应 水池实验 回流
下载PDF
壁面效应对剪切稀化流体内气泡上浮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庞明军 牛瑞鹏 陆敏杰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3-155,共13页
数值研究了壁面效应对剪切稀化流体内气泡上浮运动特性的影响,气液两相的界面捕捉采用流体体积(VOF)法,剪切稀化流体流变特性和气液相间表面张力的计算分别采用Carreau模型和连续表面张力模型.详细研究了不同流变指数下,壁面效应对气泡... 数值研究了壁面效应对剪切稀化流体内气泡上浮运动特性的影响,气液两相的界面捕捉采用流体体积(VOF)法,剪切稀化流体流变特性和气液相间表面张力的计算分别采用Carreau模型和连续表面张力模型.详细研究了不同流变指数下,壁面效应对气泡形状、液相流场和气泡终端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强的壁面效应或弱的剪切稀化程度会限制气泡的变形和尾涡的形成,使气泡的终端速度减小;气泡终端速度最易受壁面效应的影响;强的壁面效应和强的剪切稀化程度会导致高剪切速率区域出现在壁面附近,引起壁面附近液相表观黏度大幅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面效应 剪切稀化 气泡运动特性 流体体积法
下载PDF
三维壁面效应对微喷管性能影响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1
5
作者 童军杰 岑继文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84-390,共7页
以FLUENT6.1为工具进行并行计算,数值计算求解二维和三维稳态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模拟了三维壁面效应对扁平形状硅收缩-扩张微喷管内温度和压力的影响,进而研究了三维壁面效应对微喷管的流量系数和推力效率性能的影响。数值计算结... 以FLUENT6.1为工具进行并行计算,数值计算求解二维和三维稳态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模拟了三维壁面效应对扁平形状硅收缩-扩张微喷管内温度和压力的影响,进而研究了三维壁面效应对微喷管的流量系数和推力效率性能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喉部深宽比较小的扁平形微喷管,三维壁面效应较大,三维喷管内流体的速度小于相应的二维喷管内流体的速度,而三维喷管内流体的温度大于相应的二维喷管内流体的温度;二维数值计算的流量和推力均大于对应的三维数值计算结果,其差值随着喉部特征雷诺数的减小而增大。二维数值计算结果不能正确预测喷管出口实际流量和微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 微喷管 三维壁面效应 流量系数 推力效率
原文传递
湿饱和多孔介质冻结过程中壁面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马骥 王补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6-21,共6页
采用节点跳跃技术的隐式数值焓法,对湿饱和多孔介质在第三类边界条件下发生的一维“双区域”导热控制型冻结过程进行求解,着重讨论了壁面效应的存在对冻结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壁面效应 冻结过程
下载PDF
考虑壁面效应的摆动翼推进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永成 王健 陈纪军 《船舶与海洋工程》 2020年第2期26-31,共6页
采用重叠网格技术对考虑壁面效应的摆动翼的推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系统地分析壁面距离、摆动运动幅值和无量纲频率f*对摆动翼推进特性的影响,并将其与自由流场中的摆动翼推进结果相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摆动翼的推力随着壁面距离的减小... 采用重叠网格技术对考虑壁面效应的摆动翼的推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系统地分析壁面距离、摆动运动幅值和无量纲频率f*对摆动翼推进特性的影响,并将其与自由流场中的摆动翼推进结果相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摆动翼的推力随着壁面距离的减小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且存在最佳壁面距离对应最大推进效率。此外,对不同壁面距离下摆动翼后方的涡流场结构进行分析,从流动机理的角度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动翼 重叠网格技术 壁面效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三维壁面效应对扁平微喷管性能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童军杰 岑继文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109-112,共4页
根据杠杆力矩平衡的原理,对一款几何扩张比为11.72的扁平微喷管的微推力进行了流量和推力性能测试,在测试过程中,由于压电传感器与轴承支点的距离远大于喷管与轴承支点的距离,因而对喷管出口的微推力进行了放大;同时以Fluent6.1为工具,... 根据杠杆力矩平衡的原理,对一款几何扩张比为11.72的扁平微喷管的微推力进行了流量和推力性能测试,在测试过程中,由于压电传感器与轴承支点的距离远大于喷管与轴承支点的距离,因而对喷管出口的微推力进行了放大;同时以Fluent6.1为工具,进行并行计算,数值计算求解二维和三维稳态可压缩N-S方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喉部深宽比较小的扁平形状微喷管,三维尺度效应较大,三维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二维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的差值较大。其差值随着喉部特征雷诺数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杆 并行计算 微喷管 三维壁面效应
下载PDF
二维翼型风洞实验壁面效应的数值分析
9
作者 李宏利 杨科 徐建中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49-1054,共6页
运用CFD方法对一种典型的风力机翼型NREL S809风洞实验时风洞上下壁的壁面效应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中使用了Spalart-Allmaras和k-ω(Shear-Stress Transport)两种湍流模型。数值模拟结果同部分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揭示了壁面效应... 运用CFD方法对一种典型的风力机翼型NREL S809风洞实验时风洞上下壁的壁面效应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中使用了Spalart-Allmaras和k-ω(Shear-Stress Transport)两种湍流模型。数值模拟结果同部分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揭示了壁面效应引入了较强的三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型 风洞试验 壁面效应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考虑侧壁面效应的拍动翼推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10
作者 李永成 张璇 潘子英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0-577,共8页
本文基于重叠网格技术,采用商业软件Fluent对考虑侧壁面效应下的拍动翼推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系统地分析了不同侧壁面距离下的拍动翼推进特性。结合推力系数及推进效率,分析发现存在最优侧壁面距离。通过对不同侧壁面距离下拍动... 本文基于重叠网格技术,采用商业软件Fluent对考虑侧壁面效应下的拍动翼推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系统地分析了不同侧壁面距离下的拍动翼推进特性。结合推力系数及推进效率,分析发现存在最优侧壁面距离。通过对不同侧壁面距离下拍动翼后方的涡流场结构及速度压力分布云图进行分析,从流动机理的角度对数值预报结果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拍动翼 重叠网格 壁面效应 流动机理
下载PDF
考虑底壁面效应影响的三维扑翼推进特性研究
11
作者 李永成 潘子英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31-1340,共10页
本文采用重叠网格技术对考虑底壁面效应影响下的三维拍动翼的推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计算时选取的特征雷诺数为1.0×10^(4)。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底壁面的存在对拍动翼的水动力特性以及周围的流场结构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与无界流... 本文采用重叠网格技术对考虑底壁面效应影响下的三维拍动翼的推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计算时选取的特征雷诺数为1.0×10^(4)。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底壁面的存在对拍动翼的水动力特性以及周围的流场结构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与无界流场相比,当拍动翼运动至底壁面附近时,将会产生明显的推力增大(高斯特哈尔数)现象,并且伴随着升力急剧增大;此外,由于拍动翼与壁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拍动翼周围的涡环变成了半月牙形。本文研究成果可为今后仿生扑翼的样机研制提供技术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拍动翼 壁面效应 重叠网格技术 推进特性 涡环结构
下载PDF
小管径-粒径比颗粒无序堆积通道内壁面效应数值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映学 周浪 +1 位作者 杨剑 王秋旺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54-59,共6页
采用DEM-CFD方法对小管径-粒径比颗粒无序堆积通道内壁面效应进行了数值研究。针对D/dp=5.0圆球无序堆积通道构建了光滑壁面和波节壁面两种通道壁面结构,分析了不同壁面结构堆积通道内孔隙率分布、流动和温度场分布及其流动换热性能。... 采用DEM-CFD方法对小管径-粒径比颗粒无序堆积通道内壁面效应进行了数值研究。针对D/dp=5.0圆球无序堆积通道构建了光滑壁面和波节壁面两种通道壁面结构,分析了不同壁面结构堆积通道内孔隙率分布、流动和温度场分布及其流动换热性能。结果表明:小管径-粒径比光滑壁面颗粒无序堆积通道内壁面效应显著,壁面附近平均流速明显高于堆积中心区域,而平均温度要低于堆积中心区域,壁面附近0.5dp区域内通过的流体质量流量比例为46%;波节壁面结构抑制了通道壁面附近漏流,可小幅提高堆积通道的换热能力,但堆积通道内的流动阻力也随之增大,其综合换热性能较光滑壁面堆积通道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无序堆积 离散元 壁面效应 流动 传热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壁面效应对纳米尺度气体流动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烨 张冉 +1 位作者 常青 李桦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3-173,共11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过渡区纳米通道内的壁面力场对气体剪切流动的影响规律.在纳米尺度下,壁面力场对流场的主导作用更加显著,流动物理量对于壁面条件和系统温度的变化也更加敏感.壁面原子的运动采用Einstein模型模拟,结果表明随...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过渡区纳米通道内的壁面力场对气体剪切流动的影响规律.在纳米尺度下,壁面力场对流场的主导作用更加显著,流动物理量对于壁面条件和系统温度的变化也更加敏感.壁面原子的运动采用Einstein模型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壁面刚度的增加,气体在近壁面区域的速度峰值减小,气体分子与壁面的动量适应性变差.壁面粗糙度通过金字塔形模型来研究,发现无论是主流区域还是近壁区域,壁面粗糙度对流动的影响都非常明显.当粗糙单元高度增大时,气体分子在壁面处的聚集现象明显,与壁面完全动量适应.本文还研究了系统温度对纳米通道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的影响是全局性的,温度的升高导致整个通道内流速降低,近壁区域气体密度减小,气-固动量适应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尺度气体流动 壁面效应 切向动量适应系数 剪切应力
下载PDF
壁面约束下椭球颗粒曳力特性研究
14
作者 鲁贤民 杨渐志 +1 位作者 顾海林 吴灵波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9,共11页
颗粒两相流系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程应用中,实际颗粒往往并非球形且受其附近壁面的影响。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的颗粒两相流数值模拟已成为非球形颗粒两相流系统设计的重要工具,然而其准确性受限于非球形颗粒曳力模型。因此,深入研... 颗粒两相流系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程应用中,实际颗粒往往并非球形且受其附近壁面的影响。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的颗粒两相流数值模拟已成为非球形颗粒两相流系统设计的重要工具,然而其准确性受限于非球形颗粒曳力模型。因此,深入研究壁面约束下非球形颗粒曳力特性并发展近壁修正预测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对有限雷诺数(0.5≤Re≤10)下,不同颗粒长轴取向与来流之间的夹角以及颗粒-壁面间距的单椭球颗粒曳力特性开展详细数值研究,分析比较不同工况下曳力系数的变化,探明雷诺数、攻角以及壁面间距对椭球颗粒曳力系数的影响规律,并评估现有自由流中椭球颗粒曳力关系式的适用性,最后发展了考虑近壁修正的椭球颗粒曳力预测模型,为优化非球形颗粒两相流数值模拟工具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两相流 椭球颗粒 曳力系数 壁面效应 雷诺数 直接数值模拟
下载PDF
垂直壁面附近单气泡运动特性可视化研究
15
作者 闫红杰 李浩 +2 位作者 张河杨 肖俊兵 刘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647-3656,共10页
为了明晰气泡在壁面附近的浮升行为及运动规律,采用高速摄影结合阴影图像处理算法,对水中近壁面气泡的迁移行为进行了可视化研究,探讨了不同初始离壁距离条件下气泡运动轨迹、形状和上升速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气泡上升的初始... 为了明晰气泡在壁面附近的浮升行为及运动规律,采用高速摄影结合阴影图像处理算法,对水中近壁面气泡的迁移行为进行了可视化研究,探讨了不同初始离壁距离条件下气泡运动轨迹、形状和上升速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气泡上升的初始阶段,当气泡与壁面量纲一间距S^(*)≤1.4时,气泡趋向于壁面运动;当S^(*)≥2.05时,气泡远离壁面运动。在本研究的参数范围内,当S^(*)≤0.61时,气泡与壁面发生周期性碰撞,碰撞瞬间气泡水平速度发生反转,气泡形状由椭球形突变为球形;当S^(*)≥1.4时,气泡与壁面不再发生碰撞,气泡呈“之”字形振荡上升,上升轨迹近似于正弦曲线。随着气泡初始离壁距离进一步增加,气泡上升轨迹振荡的幅度减小,周期增大,壁面效应逐渐减弱;当气泡变形程度减小时,气泡纵横比的振幅变大。气泡水平速度呈现与气泡轨迹相同的变化趋势,振幅减小,周期增大;而气泡垂直速度基本不随初始离壁距离的改变而变化。当气泡与壁面不发生碰撞时,气泡垂直速度的振荡周期为水平速度振荡周期的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 壁面效应 运动轨迹 上升速度 纵横比
下载PDF
二维鳐鱼模型的近壁面增推效应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毅 余永亮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31,共9页
用二维波动翼型模拟鳐鱼的近壁游动,分析在壁面附近波动翼产生推力的机理和调节升力的机制,以及增推效应。计算结果发现:相对于无壁面的情形,近壁面的波动翼型尾缘脱涡强度增大,且交替脱出的正向和反向涡(反向冯·卡门涡街)间距略... 用二维波动翼型模拟鳐鱼的近壁游动,分析在壁面附近波动翼产生推力的机理和调节升力的机制,以及增推效应。计算结果发现:相对于无壁面的情形,近壁面的波动翼型尾缘脱涡强度增大,且交替脱出的正向和反向涡(反向冯·卡门涡街)间距略微增加,从而增大了推力;升力的调节主要依赖翼型的仰角,随着距离壁面高度的减小,需要适当增大仰角才能使升力为零;波幅和频率的提高都增强了波动翼的壁面效应。这意味着鳐鱼贴底游动时,推力得到增强,从而提高游速,但同时也需适当增大身体的仰角来维持与壁面的距离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面效应 波动翼型 非定常面元法
下载PDF
楔形体入水冲击中的壁面效应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鹏垚 张博然 +1 位作者 赵勇 王天霖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78,共6页
为了分析楔形体入水冲击中壁面的影响,采用有限体积法和重叠网格技术建立了楔形体在有限流域入水冲击下的数值模型.通过不同网格密度和时间步长下冲击载荷的比较,论证了数值模型的收敛性.通过与文献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 为了分析楔形体入水冲击中壁面的影响,采用有限体积法和重叠网格技术建立了楔形体在有限流域入水冲击下的数值模型.通过不同网格密度和时间步长下冲击载荷的比较,论证了数值模型的收敛性.通过与文献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利用已验证的数值模型,分析了流域宽度和深度对冲击载荷的影响.将有限流域和无限流域入水冲击载荷的无因次比值定义为壁面效应,进而分析了冲击速度和底升角对壁面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深度和宽度方向的壁面效应会增大楔形体的入水冲击载荷,冲击速度对壁面效应影响较小,底升角越小的楔形体,深度方向的壁面效应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砰击 入水冲击 壁面效应 楔形体 计算流体力学
原文传递
非能动传热球床堆有效导热系数的壁面效应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步珊珊 陈波 +2 位作者 孙皖 马在勇 张卢腾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6-693,共8页
本文针对非能动传热机制下简单立方球床堆有效导热系数进行了数值研究,根据有效导热系数的空间分布特性,对球床堆的近壁面区域和主体区域作了划分;分析了不同非能动传热机制下的有效导热系数的壁面效应;最后分析了导热、辐射和自然对流... 本文针对非能动传热机制下简单立方球床堆有效导热系数进行了数值研究,根据有效导热系数的空间分布特性,对球床堆的近壁面区域和主体区域作了划分;分析了不同非能动传热机制下的有效导热系数的壁面效应;最后分析了导热、辐射和自然对流对近壁面和主体区域有效导热系数的贡献。结果发现,近壁面区域是在壁面附近一个球径范围内的区域;由于辐射和自然对流的影响,相同温度下近壁面有效导热系数比主体区域的有效导热系数小了近15%。当温度分别超过950 K和1080 K时,辐射成为球床堆主体区域和近壁面区域的主导传热机制;自然对流对有效导热系数的贡献并不大,当温度超过600 K时,自然对流可以忽略。研究结果可以为高温球床堆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床堆 有效导热系数 壁面效应 自然对流 辐射
原文传递
水焦浆的流变特性与壁面滑移效应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修元 段钰锋 +1 位作者 刘猛 李华锋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58,共8页
在浆体流动试验系统上采用不同管径的直管考察了水焦浆的流变特性以及壁面滑移效应对水焦浆流动特性的影响。采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确定了水焦浆的真实流变特性和壁面滑移特性。结果表明:浓度为59.8%的水焦浆随剪切速率增大呈现由伪塑... 在浆体流动试验系统上采用不同管径的直管考察了水焦浆的流变特性以及壁面滑移效应对水焦浆流动特性的影响。采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确定了水焦浆的真实流变特性和壁面滑移特性。结果表明:浓度为59.8%的水焦浆随剪切速率增大呈现由伪塑性流体到胀塑性流体的转变,浓度增加,水焦浆变为单一的胀塑性流体,当浓度达到63.4%时,水焦浆表现为由胀塑性流体到伪塑性流体的转变;水焦浆的流变特性对滑移速度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大影响,滑移速度在水焦浆为胀塑性流体时随剪切应力增加呈加速增加,水焦浆为伪塑性流体时滑移速度随剪切应力的增长速率变化不明显;滑移贡献率的变化趋势迟滞于流变特性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焦浆 流变特性 壁面滑移效应 TIKHONOV正则化
下载PDF
压力驱动微流道内流动电势及壁面滑移效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莹 谭德坤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43-1749,共7页
微流体系统在不同的工程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例如化学分析、生物和医学检测、能源供应及电子芯片散热等。在微流体系统中,微流道是介质输运的基础,各种功能部件之间均由它连接。微流道的水力直径在1μm~1mm,具有极大的表面积/体积比值... 微流体系统在不同的工程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例如化学分析、生物和医学检测、能源供应及电子芯片散热等。在微流体系统中,微流道是介质输运的基础,各种功能部件之间均由它连接。微流道的水力直径在1μm~1mm,具有极大的表面积/体积比值,与常规尺度流道相比,微流道内最重要的现象就是固-液处的表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电势 壁面滑移效应 zeta电势 动电参数 微流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