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花山崖壁画造型透视壮族舞蹈文化蕴涵的三维构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利群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6,共6页
花山崖壁画蛙状造型透视出壮族历史文化内涵,舞姿形态传达出远古的舞蹈元素信息。壮族舞蹈的民族性和民间性决定其不仅仅作为一种艺术形态,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壮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壮族舞蹈的文化涵蕴通过对社会生活实践的文化表征... 花山崖壁画蛙状造型透视出壮族历史文化内涵,舞姿形态传达出远古的舞蹈元素信息。壮族舞蹈的民族性和民间性决定其不仅仅作为一种艺术形态,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壮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壮族舞蹈的文化涵蕴通过对社会生活实践的文化表征,宗教文化意味,人性文化韵味综合呈现,从而成为强化壮民族文化及其人文精神的三维构成文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山崖壁画 蛙状造型 壮族舞蹈 文化蕴涵 三维构成
下载PDF
广西传统壮族舞蹈的文化特征与保护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光 郭震 《广西教育》 2016年第39期160-161,共2页
本文分析广西传统壮族舞蹈的文化特征及功能与价值,并提出保护传统壮族舞蹈的建议与对策,以促使传统壮族舞蹈得到更深刻具体的了解,在新时期获得新的发展。
关键词 广西 传统壮族舞蹈 文化特征 保护对策
下载PDF
论民族舞蹈风格与民族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以广西壮族舞蹈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贺群莲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201-203,共3页
民族舞蹈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体现。它有多种表达功能,民族生态环境决定并制约着民族舞蹈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民族舞蹈风格的发展变化对民族生态环境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两者是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 民族生态环境 民族舞蹈风格 表达功能 辩证关系 壮族舞蹈
下载PDF
浅谈壮族舞蹈从文化传统到当代审美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於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年第12期99-100,共2页
壮族舞蹈中似乎蕴涵了一种原始的吸引力,总体上体现出原始的风貌。这与壮族舞蹈的巫教文化、山地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浓烈的原始气息也是当代壮族最具魅力的地方。壮族舞蹈的文化内涵、动作风格、生命意识和艺术表现力使其具有了... 壮族舞蹈中似乎蕴涵了一种原始的吸引力,总体上体现出原始的风貌。这与壮族舞蹈的巫教文化、山地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浓烈的原始气息也是当代壮族最具魅力的地方。壮族舞蹈的文化内涵、动作风格、生命意识和艺术表现力使其具有了一种迎合当代审美的"当代精神"。当然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从动作、舞台等方面找到一些方法和途径来具体实现传统壮族舞蹈的当代转换。而从传统壮族舞蹈的当代转换中,我们还可以对舞台民族舞蹈的审美取向得到一些有意的启示,在保留民间舞蹈外在原貌之外更要理解和延续民间舞蹈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舞蹈 巫教文化 原始风貌 当代精神 审美取向
下载PDF
谈壮族舞蹈中“凤凰手型”的图腾渊源 被引量:1
5
作者 农春雀 《歌海》 2015年第5期93-95,共3页
由中国古代岭南的越人发展而来的骆越民族,拥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其中歌舞文化尤为突出。壮族作为古老的民族,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和原始族群对自然无知的基础上产生了对美好事物"凤凰"的崇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舞蹈基本... 由中国古代岭南的越人发展而来的骆越民族,拥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其中歌舞文化尤为突出。壮族作为古老的民族,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和原始族群对自然无知的基础上产生了对美好事物"凤凰"的崇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舞蹈基本手型——"凤凰手型",它对壮族舞蹈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舞蹈 凤凰手型 凤凰图腾
下载PDF
基于文化视角探讨壮族舞蹈的医药内涵及其价值
6
作者 宋宁 黎海珍 +2 位作者 李浪辉 梁薇 蒙洁琼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6期862-864,869,共4页
壮族舞蹈源远流长,分宗教性舞蹈和娱乐性舞蹈两大类,其植根于壮族社会文化背景,具有崇拜图腾、反映劳作、传情达意、影射传统文化及社会生活等特点。壮族舞蹈套路很多,动作独特,不同的动作可锻炼不同的身体部位,往往多动作综合运用,可... 壮族舞蹈源远流长,分宗教性舞蹈和娱乐性舞蹈两大类,其植根于壮族社会文化背景,具有崇拜图腾、反映劳作、传情达意、影射传统文化及社会生活等特点。壮族舞蹈套路很多,动作独特,不同的动作可锻炼不同的身体部位,往往多动作综合运用,可同时锻炼身体的多个部位,从而能疏通气血、舒筋活络、调整气血平衡,还可交流情感、陶冶心智、塑身养性,具有丰富的医药内涵和价值,对促进壮医的萌芽和发展、促进群众的医疗保健意识、促进壮医治则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全民健身运动的今天,壮族舞蹈前景广阔,从健康视角开发具有一定养生保健功能的壮族健身舞蹈动作,并融入壮族优秀文化元素,将不失为壮族舞蹈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壮族舞蹈 壮医 医药
下载PDF
文山壮族舞蹈棒棒灯的初步调查及保护
7
作者 王静文 《音乐时空》 2013年第7期83-84,共2页
文山壮族舞蹈棒棒灯是文山壮族地区土生土长的富有地方特色的一种民俗舞蹈.是当地壮族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记载源于唐代,流传至今依然存活于壮族民众之中,它不仅蕴涵着壮族厚重的文化底... 文山壮族舞蹈棒棒灯是文山壮族地区土生土长的富有地方特色的一种民俗舞蹈.是当地壮族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记载源于唐代,流传至今依然存活于壮族民众之中,它不仅蕴涵着壮族厚重的文化底蕴,更承栽了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与研究价值。本文笔者在文山棒棒灯集中的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和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试从文山壮族舞蹈棒棒灯的生存环境、保护等几方面进行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山壮族舞蹈棒棒灯调查保护
下载PDF
浅析壮族舞蹈从民间到舞台的嬗变与发展——以曲靖师宗地区《碗舞》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纪芳芳 《黄河之声》 2017年第7期116-116,共1页
"碗舞"作为曲靖师宗地区壮族先民流传下来的一支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舞蹈,且成为至今一直在民间活太传承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通过以师宗地区的民间"碗舞"为例,在对师宗民间"碗舞"为基础,和经过艺术整... "碗舞"作为曲靖师宗地区壮族先民流传下来的一支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舞蹈,且成为至今一直在民间活太传承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通过以师宗地区的民间"碗舞"为例,在对师宗民间"碗舞"为基础,和经过艺术整理加工后的舞台化了的"碗舞"进行了分类和对比分析研究,力图清晰的呈现出师宗"碗舞"从民间走向舞台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舞蹈 碗舞 民间 舞台 嬗变与发展
下载PDF
试论铜鼓上的舞蹈图象及其与壮族舞蹈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世铨 旭泉 《民族艺术研究》 1988年第2期36-41,共6页
中国古代铜鼓,不但以其历史悠久、数量众多、类型齐备名播中外,而且以其造型优美、纹饰丰富、风格典雅而誉满人口。铜鼓的纹饰,大约有四大类:一是象形图画,如爬虫形纹、网状纹、日体和线画太阳纹等,多见于我国云南楚雄出土的万家坝式原... 中国古代铜鼓,不但以其历史悠久、数量众多、类型齐备名播中外,而且以其造型优美、纹饰丰富、风格典雅而誉满人口。铜鼓的纹饰,大约有四大类:一是象形图画,如爬虫形纹、网状纹、日体和线画太阳纹等,多见于我国云南楚雄出土的万家坝式原始铜鼓内壁;二是人、物、花鸟等的写实花纹,见于云南、广西、四川出土的石寨山式铜鼓的鼓面和胸腰部,以及少数麻江式铜鼓的鼓面和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舞蹈 象形图 鼓面 几何图 线画 胸腰部 石寨山 云雷纹 阳纹 羽人
下载PDF
图腾崇拜对壮族舞蹈的影响
10
作者 何娟娟 蒋波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48期75-76,共2页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较多的一个岭南地区土著民族,有着鲜明舞蹈风格的壮族舞蹈是壮族人民宝贵的民族文化。图腾崇拜是一种古老的原始宗教形式。壮族图腾崇拜较广泛,是凝结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思想的产物。文章通过崇拜自然的...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较多的一个岭南地区土著民族,有着鲜明舞蹈风格的壮族舞蹈是壮族人民宝贵的民族文化。图腾崇拜是一种古老的原始宗教形式。壮族图腾崇拜较广泛,是凝结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思想的产物。文章通过崇拜自然的现象图腾以及"托物赋形"的动物图腾两方面阐述壮族图腾崇拜对壮族舞蹈形成的影响,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腾崇拜 壮族舞蹈 影响
下载PDF
云南壮族舞蹈浅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龙符 《民族艺术研究》 1992年第6期49-56,共8页
长期以来,壮族舞蹈艺术的特色一直是令人苦恼的问题——许多人认为:壮族舞蹈艺术风格不明显。甚至将壮族舞蹈艺术划定为:没有特点就是特点。即将一种无特色无风格的动作,冠之以“壮族舞蹈”。同时,包括部份艺术界人士在内,也认为壮族“... 长期以来,壮族舞蹈艺术的特色一直是令人苦恼的问题——许多人认为:壮族舞蹈艺术风格不明显。甚至将壮族舞蹈艺术划定为:没有特点就是特点。即将一种无特色无风格的动作,冠之以“壮族舞蹈”。同时,包括部份艺术界人士在内,也认为壮族“善歌不善舞”。 事实果真如此吗? 云南壮族舞蹈“草人舞”最近荣获全国少数民族(单、双、三人)舞蹈比赛二等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探讨壮族舞蹈艺术的契机和范本。 一般地讲,不论是“铜鼓舞”、“手巾舞”、“棒棒舞”,还是“弄娅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舞蹈 铜鼓舞 手巾舞 草人舞 弄娅歪 舞蹈艺术 棒棒舞 舞蹈比赛 舞蹈动作 壮族
下载PDF
壮族舞蹈中的蛙文化研究--以蚂拐舞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尚文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0期139-140,共2页
我国少数民族都具有自身的民族文化,有一些民族还拥有自身的图腾文化,以壮族为例,该民族的蛙文化就起源于古老的图腾,经过千年的洗礼,依然存在于壮族人们的生活中。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壮族特有的蚂拐舞。本文以蚂拐舞为例,说明青蛙文化... 我国少数民族都具有自身的民族文化,有一些民族还拥有自身的图腾文化,以壮族为例,该民族的蛙文化就起源于古老的图腾,经过千年的洗礼,依然存在于壮族人们的生活中。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壮族特有的蚂拐舞。本文以蚂拐舞为例,说明青蛙文化在壮族舞蹈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蛙文化 壮族舞蹈 蚂拐舞
下载PDF
从壮族舞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看其特征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小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63-66,共4页
壮族舞蹈具有强烈而鲜明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它集中体现了壮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体现了壮族的民族性格、意志、心态和观念,因而也就具有了不同于其他民族舞蹈的特征和个性。它不像一般舞蹈注重向表演性发展,而是保持自娱性;不像... 壮族舞蹈具有强烈而鲜明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它集中体现了壮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体现了壮族的民族性格、意志、心态和观念,因而也就具有了不同于其他民族舞蹈的特征和个性。它不像一般舞蹈注重向表演性发展,而是保持自娱性;不像一般舞蹈注重向个体性舞蹈发展,而是保持群体性;不像一般舞蹈注重向表演技巧性发展,而是保持自然朴实性。壮族舞蹈活动往往在壮族人民的节假日、歌节、歌墟以及喜庆婚丧的日子里进行、集宗教、政治、娱乐、教育、庆典、生产、交流等诸多活动为一体,表现出它的大文化特征和泛艺术化特征。因此,在壮族人民眼中,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因而壮族舞蹈具有多样性、综合性的价值功能特征,具有实用性、群体性、民俗性、自娱性的性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舞蹈 民族性 地域性
全文增补中
春插——壮族舞蹈《春插》选曲
14
作者 古笛 黎承钢 《歌海》 1994年第4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壮族舞蹈 春插 子一 西又
下载PDF
论20世纪后半叶壮族舞蹈创作观念的演变
15
作者 韩德明 《歌海》 2011年第2期71-73,共3页
创作观念是通过作品来呈现的,题材是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创作观念的形成与题材的选择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对20世纪后半叶壮族舞蹈创作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分析不同时期对题材选择的倾向,梳理各个时期的作品所呈现的创作观念,可以探... 创作观念是通过作品来呈现的,题材是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创作观念的形成与题材的选择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对20世纪后半叶壮族舞蹈创作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分析不同时期对题材选择的倾向,梳理各个时期的作品所呈现的创作观念,可以探究壮族舞蹈50年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舞蹈 创作观念 演变
下载PDF
族群文化视角下广西壮族舞蹈发展研究
16
作者 冯子钰 《歌海》 2022年第3期10-13,共4页
族群文化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人们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经历了漫长时间而形成的精神文化财富,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同时又结合了共识性与历时性,具有本族群鲜明的特征。舞蹈作为地域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不同地区的舞蹈有着显性的地... 族群文化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人们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经历了漫长时间而形成的精神文化财富,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同时又结合了共识性与历时性,具有本族群鲜明的特征。舞蹈作为地域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不同地区的舞蹈有着显性的地域文化特色,舞蹈也是区分各族群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族群有着不同的舞蹈内容与形式。以族群文化为切入点探寻广西壮族舞蹈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阐明广西壮族舞蹈背后蕴藏的文化意蕴,更好地诠释本族群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文化 壮族舞蹈
下载PDF
浅谈云南壮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17
作者 陶鹏珍 《商情》 2012年第29期256-256,264,共2页
在中国舞蹈大观园中,云南舞蹈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壮族舞蹈是云南舞蹈园地里的一朵绚丽奇葩,是中国舞蹈大观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 壮族舞蹈 传承 发展
下载PDF
理解和把握壮族舞蹈创作的民族性
18
作者 兰岚 《音乐时空》 2013年第7X期66-66,共1页
不同民族的舞蹈有着不同的本质特点和美学特征。壮族舞蹈呈现的舞蹈内容和形式风格,是由壮族文化的历史背景、审美观念、风俗习惯、自然条件决定的。壮族舞蹈民族性的灵魂和核心,是舞蹈承载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壮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同... 不同民族的舞蹈有着不同的本质特点和美学特征。壮族舞蹈呈现的舞蹈内容和形式风格,是由壮族文化的历史背景、审美观念、风俗习惯、自然条件决定的。壮族舞蹈民族性的灵魂和核心,是舞蹈承载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壮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同一地域,过着统一的政治经济生活,接受着共同的语言和文化传统教育,形成了同意的生活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创作 壮族舞蹈 舞蹈内容 美学特征 审美观念 形式风格 民族精神 传统教育 舞蹈作品 历史背景
下载PDF
文化记忆的身体表达:壮族铜鼓舞蹈形态研究——以云南省泸西县法衣村为个案
19
作者 陈桂波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6-47,共12页
舞蹈是文化记忆的载体,是以人的身体为核心的文化表达,承载着古老的文化与记忆。法衣村的铜鼓舞蹈可分为请四方神、拜铜鼓神、送恶灵、再拜铜鼓神四个段落,具有屈膝、跪蹲、顺边、托掌的形态特征,其基本体态、动作线路、祭拜对象与祭祀... 舞蹈是文化记忆的载体,是以人的身体为核心的文化表达,承载着古老的文化与记忆。法衣村的铜鼓舞蹈可分为请四方神、拜铜鼓神、送恶灵、再拜铜鼓神四个段落,具有屈膝、跪蹲、顺边、托掌的形态特征,其基本体态、动作线路、祭拜对象与祭祀主题均保留着古代铜鼓舞蹈祭祀性的文化属性,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均表现出与青铜时期铜鼓舞蹈一脉相承的文化特征。壮族传统舞蹈动作形态不但蕴含着壮族的舞蹈文化基因,还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呈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记忆 身体表达 壮族舞蹈 铜鼓舞 舞蹈形态 法衣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