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船用合流型三通调节阀声流固耦合声学特性研究
1
作者 周旭 周爱民 +2 位作者 施红旗 张雪冬 李树勋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6,128,共8页
针对合流型三通调节阀噪声声压频谱、声指向性等声学特性规律不明确的问题,基于声流固耦合理论,以PN50 DN250三通调节阀为研究对象开展声学特性研究。基于k-ε模型分析阀门定常流动,在定常流动收敛的基础上开展LES非定常流动分析,并导... 针对合流型三通调节阀噪声声压频谱、声指向性等声学特性规律不明确的问题,基于声流固耦合理论,以PN50 DN250三通调节阀为研究对象开展声学特性研究。基于k-ε模型分析阀门定常流动,在定常流动收敛的基础上开展LES非定常流动分析,并导出流固耦合面及流体域内的时域脉动信息作为噪声激励源,开展三通调节阀不同工况下的声学特性研究。搭建三通调节阀流噪声试验台,试验工况下数值模拟噪声与实测噪声声压仅相差1.85 dB(A),验证声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分别数值模拟阀门实际工况下80%及60%开度下的噪声声学特性,总结出阀门噪声声压级分别为51.18和54.13 dB(A),验证三通调节阀噪声满足使用要求,提出的声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可为合流型三通调节阀声学特性分析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通调节阀 流固耦合 振动噪 指向性 声压频谱特性
下载PDF
船用三通调节阀流-固耦合噪声数值模拟
2
作者 施红旗 周旭 +2 位作者 周爱民 张博浩 李树勋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50,共9页
针对船用PN10DN32三通调节阀噪声声压频谱、声指向性等声学特性规律不明确,噪声声压级是否满足使用要求的问题,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同时考虑流-固耦合面及流体域内的脉动声学激励源,开展阀门噪声数值模拟研究。分别对三通调节阀在80%及60... 针对船用PN10DN32三通调节阀噪声声压频谱、声指向性等声学特性规律不明确,噪声声压级是否满足使用要求的问题,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同时考虑流-固耦合面及流体域内的脉动声学激励源,开展阀门噪声数值模拟研究。分别对三通调节阀在80%及60%开度阀外1 m处的噪声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噪声声压频谱特性及声指向性规律。结果表明:80%及60%开度下的噪声声压级分别为49.14 dB(A)、50.79 dB(A),均小于60 dB(A)的噪声限制,满足使用要求。该文为船用三通调节阀噪声数值模拟提供了理论及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通调节阀 流-固耦合 指向性 声压频谱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不同马赫数下长深比对空腔声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党国 李建强 +2 位作者 蒋卫民 罗新福 吴继飞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1-225,237,共6页
通过对比亚声速(Ma=0.6)和超声速(Ma=1.5)时不同长深比空腔内的声压级分布和声压频谱特性,探讨了长深比(L/D)对空腔声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空腔长深比从7、8增大至9、再到12、15时,空腔从开式流动逐渐转变为过渡式或闭式流动;腔内声... 通过对比亚声速(Ma=0.6)和超声速(Ma=1.5)时不同长深比空腔内的声压级分布和声压频谱特性,探讨了长深比(L/D)对空腔声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空腔长深比从7、8增大至9、再到12、15时,空腔从开式流动逐渐转变为过渡式或闭式流动;腔内声压级分布和声压频谱特性发生改变。当L/D较小时(如7和8),空腔内的声波反馈回路受空腔上方剪切层或膨胀波与激波等的影响较小,腔内存在较多的声压峰值激振频率,说明腔内流动自激振荡较剧烈;当L/D增大至12或15时,剪切层或激波等阻碍了腔内声波反馈回路,腔内流动自激振荡较弱或消失,腔内几乎未出现声压峰值激振频率。可见,L/D增大,腔内声压峰值激振频率个数减少,流动自激振荡较弱,且相同激振频率对应的声压峰值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 空腔 长深比 特性 声压频谱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