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种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频率与体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1
作者 冯江 陈敏 +3 位作者 李振新 赵辉华 周江 张树义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19-823,共5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holocation frequency (represented by dominant frequency, DF for short) and body size (body mass, forearm length and body length) in 8 species of horseshoe bats ( Rhinolophus cornutus, R. af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holocation frequency (represented by dominant frequency, DF for short) and body size (body mass, forearm length and body length) in 8 species of horseshoe bats ( Rhinolophus cornutus, R. affinis, R. thomasi, R. rouxi, R. blythii, R. ferrumequinum, R. pearsoni, R. rex ) was examined. The eight species were captured in caves in five regions (Guiyang, Anlong, Xingyi, Anshun and Zhenning) of Guizhou Province in July and August 1999 and June 2000. The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 descriptions in Mammals of GuiZhou (Luo et al .)and Key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Chiroptera (Wang, unpublished). The bats were captured at the entrance to the caves at about 8 pm (the time when bats usually leave the caves), and were then put into a recording room near the capture locations where they could fly freely. Recordings of their echolocation calls were made bout 2 hours later using an ultra sound detector (U30, Ultra Sound Advice, UK) which recorded the calls of bats that were flying directly at the microphone at a distance of 1 m. Each bat was recorded 5 times and the signals were fed into a portable ultra sound processor (PUSP, Ultra Sound Advice, UK). The duration for recording was 1 1 s with a sampling frequency of 44 1 kHz. By replaying the recorded tapes the best quality recordings (the loudest and clearest with the least background noise) were replayed at 1/10 speed and re recorded using a digital sound recorder (Sony, MD 1, frequency response range: 30~20 000 Hz). The re recorded echolocation signal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sound processing software Cool Edit 2000, developed by the American Syntrillium Software Company. Ultra sound analysis referred to the sound spectrograms (frequency time graph), time domain spectrograms (energy time graph), energy spectrograms (energy frequency graph), and Hanning window to obtain an analytic precision of 256 Hz. The analysis attenuation was 60 dB. The DF, pulse duration and interpulse interval of the echolocation calls were recorded and the duty cycle, which represents the percentage of the pulse duration in the summation of the pulse duration and the interpulse interval, was calculated. The data are presented as +SD . Body size were measured using a vernier caliper and a balance; all measurements are presented as +SD. When flying, all eight species of bats had similar echolocation signals: the pattern of their echolocation calls was (FM ) CF FM (FM means Frequency modulated; CF means Constant frequency) with 1~2 harmonics. Pulse duration was more than 10 ms, the duty cycle was higher than 40%, the dominant frequency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CF part from 25 kHz to 120 kHz. The different species did, however, display different FM widths. Pearson (one of analytical methods in the software SPSS 10 0) was adopt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ominant frequency and body size. An obvious 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echolocation frequency and body size in horseshoe bat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DF against forearm length was r=-0 714 (P=0 047; df=6) , DF against body mass r= -0 429 (P=0 289; df=6) and DF against body length r=-0 810 (P=0 015, df=6) . The dominant frequency was higher in smaller species. The species order in terms of dominant frequencies (highest to lowest) was: Rhinolophus cornutus>R. thomasi>R. rouxi>R. blythi>R.ferrumequinum>R. pearsoni>R. affinis>R. rex. The order of forearm length from top to bottom was: Rhinolophus pearsomi>R. rex>R. ferrumequinum>R. affinis>R. thomasi>R. rouxi>R. cornutus>R. blythi. The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ominant frequency and body size was not very strong, presumably a reflec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factors such as ecological competition and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body size on echolocation calls. Divergence in echolocation calls allows bat species of similar body size to avoid competition with each oth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minant frequency and body size probably occurs because the wave length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头蝠 回声定位声波频率 体型 相关性
下载PDF
蝙蝠科六种蝙蝠回声定位声波频率与体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敏 冯江 +3 位作者 李振新 赵辉华 周江 张树义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4-69,共6页
 测定了6种蝙蝠科蝙蝠:长尾鼠耳蝠(Myotisfrater)、南蝠(Iaio)、大鼠耳蝠(Myotismyotisluctuosus)、水鼠耳蝠(Myotisdaubentoni)、毛腿鼠耳蝠(Myotisfimbriatus)、白腹管鼻蝠(Murinaleucogaster)的回声定位声波特征(以主频率f主表示)...  测定了6种蝙蝠科蝙蝠:长尾鼠耳蝠(Myotisfrater)、南蝠(Iaio)、大鼠耳蝠(Myotismyotisluctuosus)、水鼠耳蝠(Myotisdaubentoni)、毛腿鼠耳蝠(Myotisfimbriatus)、白腹管鼻蝠(Murinaleucogaster)的回声定位声波特征(以主频率f主表示)及体型参数(体重、前臂长、头体长).用SPSS10 0统计软件中的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对回声定位声波频率与体型参数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结论:蝙蝠科蝙蝠回声定位声波频率与体型大小成明显的负相关,同时给出回归方程,明确地表示出声波频率与体型之间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影响回声定位声波的因素,并对频率与体型相关关系产生的机理做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科 回声定位声波频率 体型 相关性 长尾鼠耳蝠 南蝠 大鼠耳蝠
下载PDF
超声波频率对除垢范围及除垢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傅俊萍 石沛 +3 位作者 何叶从 张玉珍 刘琦 梁昌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809-3813,共5页
当前许多行业存在结垢问题,而利用超声波技术进行除垢得到了广泛应用,其除垢效果却受多种因素影响。为研究超声波频率对除垢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20k Hz、28k Hz、40k Hz 3种不同频率超声波对结垢试件进行了除垢实验,并通过MATLAB编程模... 当前许多行业存在结垢问题,而利用超声波技术进行除垢得到了广泛应用,其除垢效果却受多种因素影响。为研究超声波频率对除垢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20k Hz、28k Hz、40k Hz 3种不同频率超声波对结垢试件进行了除垢实验,并通过MATLAB编程模拟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频率超声波,除垢效果不同,并且同一频率下,除垢效率均是换能器中心垂直方向处最高,随着角度向两边发散,除垢效率逐渐降低,且换能器中心垂直方向处的除垢效率随频率的增高而增高,频率为40k Hz时,此处的除垢效率最高,达91.11%;随着频率的增高,有效除垢范围逐渐缩小,并向换能器中心垂直方向集中,其中发生器频率为20k Hz时,除垢范围最大。这也为在实际工程中合理选取超声波频率进行除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垢 声波频率 除垢 模拟 分布
下载PDF
超声波频率对聚合物溶液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常斌 魏淑惠 贾辉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2-74,共3页
提出了利用超声波改变聚合物溶液流变性的方法和声流变概念。通过超声波作用于聚合物溶液的室内试验 ,结果表明 ,在超声波作用下 ,聚合物溶液流变性将发生很大变化 ,变化幅值与超声波的频率有关。经超声波处理后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符合C... 提出了利用超声波改变聚合物溶液流变性的方法和声流变概念。通过超声波作用于聚合物溶液的室内试验 ,结果表明 ,在超声波作用下 ,聚合物溶液流变性将发生很大变化 ,变化幅值与超声波的频率有关。经超声波处理后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符合Carreau模式 ,给出了Carreau模式中参数 μ∞ ,n ,μ0 ,γb 的确定方法 ,并给出了它们同频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 ,得出聚合物溶液视黏度与作用的超声波频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式 ,给出了经超声波处理后聚合物溶液视黏度的预测模型。该研究结果 ,为改变聚合物溶液流变性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 声波频率 流变性 视黏度
下载PDF
超声波频率对谷朊粉酶解产物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苏春燕 朱科学 周惠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共4页
随着谷朊粉产量日益增大,研究谷朊粉的新用途已经势在必行。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谷朊粉,研究了超声波不同频率对谷朊粉水解度以及酶解产物产物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拓宽谷朊粉的应用范围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超声波辅助... 随着谷朊粉产量日益增大,研究谷朊粉的新用途已经势在必行。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谷朊粉,研究了超声波不同频率对谷朊粉水解度以及酶解产物产物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拓宽谷朊粉的应用范围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超声波辅助酶解,水解度和酶解产物的抗氧化能力都有所提高,低频辅助酶解效果最佳,水解度提高至5.16%,比未加超声波时(空白)高出1.06%;酶解产物亚铁离子螯合能力的IC50值为0.515 mg/mL,比空白(0.792 mg/mL)小0.277 mg/mL;当酶解产物的蛋白质质量浓度为2.4 mg/mL时,还原能力达到0.378,比空白高出0.0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频率 谷朊粉 酶解 抗氧化
下载PDF
声波频率对CBL/VDL型水泥胶结测井仪评价结果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艳华 楚泽涵 薛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8-50,共3页
通过比较大庆油田现用的不同频率的CBL/VDL型水泥胶结测井仪测量结果及固井质量结果, 讨论了声波频率对这种仪器评价结果的影响。发现频率低时, 由于记录到的声幅值较高, 评价结果可靠。并据此认为, 若有不同频率的CBL测... 通过比较大庆油田现用的不同频率的CBL/VDL型水泥胶结测井仪测量结果及固井质量结果, 讨论了声波频率对这种仪器评价结果的影响。发现频率低时, 由于记录到的声幅值较高, 评价结果可靠。并据此认为, 若有不同频率的CBL测井组合, 可能查明未胶结好的薄层及套管与水泥环间的间隙。同时, 分析了固井质量评价指标BI的意义及对解释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测井 水泥胶结 评价 声波频率 固井质量
下载PDF
基于不同声波频率的底泥探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杰 张坤军 +1 位作者 陈佳兵 李京兵 《海洋技术学报》 2020年第2期53-57,共5页
声学技术是水下勘探的主要技术手段,研究典型工况下主要声学设备声波频率与其底泥穿透能力的关系,将为改进底泥分层探测方案和声学设备的选取提供技术依据。本文在典型水域(滨海、河道、水库)应用不同声波频率进行定点底泥穿透深度试验... 声学技术是水下勘探的主要技术手段,研究典型工况下主要声学设备声波频率与其底泥穿透能力的关系,将为改进底泥分层探测方案和声学设备的选取提供技术依据。本文在典型水域(滨海、河道、水库)应用不同声波频率进行定点底泥穿透深度试验,并在同一点利用定深采样钻采集底泥柱状样,以5~10 cm间隔分层并检测每层含水率,以含水率为指标对底泥进行分类,最后,对底泥柱状样本和声波底泥穿透深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33 kHz频段声波可穿透河床到达浮泥、流泥层。在滨海水域中,低频声波可穿透部分淤泥层,且频率越低,穿透深度越大。12 kHz频率的双频换能器相比24 kHz和33 kHz具有更强的穿透能力,可满足对浮泥、流泥及部分淤泥层的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探测 声波频率 穿透深度
下载PDF
超声波频率对油井套管清蜡效果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张紫衡 姜民政 +2 位作者 董康兴 任智慧 赵喆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0-107,共8页
超声波清蜡工艺以其良好的工程适应性、智能化程度高及对环境污染性小等优势,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应用与推广。为了研究超声波频率对油井套管清蜡效果的影响,以Huygens-Fresenl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非点声源(超声波)声场积分模型,推导出声... 超声波清蜡工艺以其良好的工程适应性、智能化程度高及对环境污染性小等优势,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应用与推广。为了研究超声波频率对油井套管清蜡效果的影响,以Huygens-Fresenl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非点声源(超声波)声场积分模型,推导出声压、声强及声场指向性系数的表征函数,并结合实际工况,考虑了声衰减问题;随后选取6组工业中常用的超声波频率,利用数值分析软件Comsol和Matlab,分别对表征函数与声衰减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数值计算与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6组待测超声波频率中,频率为28、40及80 kHz的3组超声波传播性相对良好,可作为实现超声波用于油井套管(内径124 mm)内长距离清蜡作业的声波频率;声波最佳辐射角范围为-20°~20°,在此范围内同一功率下,单个换能器所产生的声强值在超声波频率为80 kHz时最大,40 kHz时次之,28 kHz时最小。所得结论可为超声波技术在油井套管清蜡领域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套管清蜡 声波 声波频率 声压 Comsol软件 表征函数
下载PDF
非ODS液晶清洗技术中超声波频率的选择
9
作者 吴永俊 詹前贤 《洗净技术》 2003年第12M期11-15,共5页
氟利昂等ODS(指CFC-113,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物质正在被逐步淘汰,替代的主要有水基型、半水基型和溶剂型等三种非ODS清洗技术。由于受清洗剂的性能限制以及LCD高清洗要求,在清洗设备上,要求使用浸入式超声波来加强清洗时的物理、... 氟利昂等ODS(指CFC-113,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物质正在被逐步淘汰,替代的主要有水基型、半水基型和溶剂型等三种非ODS清洗技术。由于受清洗剂的性能限制以及LCD高清洗要求,在清洗设备上,要求使用浸入式超声波来加强清洗时的物理、化学作用。对于LCD器件,为了防止超声波对LCD器件的结构产生破坏作用,应用超声波时,超声波的主要性能指标—功率和频率的选择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重点就LCD器件的非ODS液晶清洗与超声波频率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对清洗工艺中需要注意的其他因素进行了简单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DS清洗 声波频率 液晶显示器 空化泡 声强度 定向层划伤
下载PDF
声波团聚净化尿素造粒塔尾气实验研究
10
作者 魏泽坤 黄亚继 +8 位作者 刘宇清 张荣初 王圣 李志远 朱志成 丁雪宇 张雪伟 张煜尧 高嘉炜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583,共8页
尿素造粒塔大多采用水洗工艺处理尾气粉尘,存在较为严重的细颗粒粉尘溢出和水汽拖尾问题,因此需深入探究声波团聚技术在造粒塔尾气处理方面的应用。通过实验研究了声波与喷雾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发现声波单独作用时在3500 Hz达到最佳除尘... 尿素造粒塔大多采用水洗工艺处理尾气粉尘,存在较为严重的细颗粒粉尘溢出和水汽拖尾问题,因此需深入探究声波团聚技术在造粒塔尾气处理方面的应用。通过实验研究了声波与喷雾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发现声波单独作用时在3500 Hz达到最佳除尘效率,为74.49%,协同喷雾时2600 Hz即可实现相近的除尘效率,为73.83%。进一步探究其中机理,采用以粒径测试为依据的团聚效率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显示,2600 Hz声波与喷雾单独作用时团聚效率分别为30.37%和28.82%,协同作用时团聚效率大幅提升至57.95%。该研究可为后续造粒塔工程改造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粉尘 声波团聚 声波频率 喷雾 除尘效率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傅里叶神经算子数值求解频率域声波方程
11
作者 潘代英 何清龙 《运筹与模糊学》 2023年第6期5978-5990,共13页
在许多应用中,频率域声波方程的数值求解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医学成像和地震勘探。传统的频率域声波方程求解方法,如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等,通常具有参数依赖性,导致计算成本高昂。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残差网络(ResNet)和傅里叶神经算子(F... 在许多应用中,频率域声波方程的数值求解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医学成像和地震勘探。传统的频率域声波方程求解方法,如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等,通常具有参数依赖性,导致计算成本高昂。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残差网络(ResNet)和傅里叶神经算子(FNO)的神经网络方法(RFNO),以快速求解频域声波方程。RFNO可以学习从速度参数函数空间到波场函数空间的映射。因此,当神经网络经过适当训练后,对于不同的速度可以快速高效给出波动方程的近似解。基于简单分层模型和Marmousi模型数据集进行的数值实验,以验证RFNO的有效性。数值结果表明,RFNO在计算效率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因此,在反问题求解过程中,RFNO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一种正问题求解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声波方程 傅里叶神经算子 函数空间 MARMOUSI模型
下载PDF
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对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英贤 陈言芳 姜宜宽 《山东纺织科技》 2005年第3期8-9,共2页
文章探讨了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对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并把超声波染色与常规染色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表明,超声波对织物有明显的促染作用,能够提高织物的染色速率和上染率,超声波频率为28kHz时织物染色上染率最高。
关键词 染色性能 频率 声波染色 声波频率 对比分析 促染作用 染色速率 织物染色 上染率
下载PDF
声波解堵频率优选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浮历沛 张建国 廖凯丽 《内江科技》 2013年第5期29-29,37,共2页
声波频率是影响解堵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室内实验可以得出:随着声波频率的升高,岩心渗透率恢复率是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最佳解堵频率;不同渗透率段岩心在声波解堵过程中对于频率的敏感度随岩心初始渗透率的增大而减小,即渗... 声波频率是影响解堵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室内实验可以得出:随着声波频率的升高,岩心渗透率恢复率是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最佳解堵频率;不同渗透率段岩心在声波解堵过程中对于频率的敏感度随岩心初始渗透率的增大而减小,即渗透率越大,解堵对于频率的要求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解堵 声波频率 渗透率恢复率 室内实验
下载PDF
蠕变及超声波频率下砂岩的衰减
14
作者 赵闯 施行觉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23-429,共7页
为了在较宽频域内研究砂岩衰减变化,实验在13.2MPa的初应力水平下,测得了蠕变(1小时~3天)和超声波(470KHz、700KHz)频率下干燥的大庆、紫蓬山砂岩衰减.发现蠕变衰减随蠕变时间增大而增大,且均大于超声波频率下的衰减,最小相... 为了在较宽频域内研究砂岩衰减变化,实验在13.2MPa的初应力水平下,测得了蠕变(1小时~3天)和超声波(470KHz、700KHz)频率下干燥的大庆、紫蓬山砂岩衰减.发现蠕变衰减随蠕变时间增大而增大,且均大于超声波频率下的衰减,最小相差亦有40%.将衰减与应力作用频率关系转化为衰减与蠕变量关系后,二者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大于95%.且据此将蠕变量向超声波频率对应的应变量外推所得的衰减值与实验测得的衰减值符合较好.实验得到的应变量与衰减的线性关系,解释了已有的0.1~1MHz下衰减近似常量的事实,亦可预测岩石从蠕变破裂所对应的最低频率到MHz频率范围内衰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 蠕变 声波频率
原文传递
基于模糊PI的超声波电动机频率追踪控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帆 罗辞勇 《微特电机》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0-63,共4页
在超声波电动机固定增益PI控制的基础之上,对模糊PI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并从超调量和稳定时间两个性能指标进行了优化。文章利用模糊控制在线整定PI参数,重点讨论了模糊规则在区间变化时对控制效果带来的影响,通过仿真试验和讨论总结出... 在超声波电动机固定增益PI控制的基础之上,对模糊PI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并从超调量和稳定时间两个性能指标进行了优化。文章利用模糊控制在线整定PI参数,重点讨论了模糊规则在区间变化时对控制效果带来的影响,通过仿真试验和讨论总结出了模糊PI控制器在超声波电动机控制时模糊规则的设定规律,当误差在大、中、小三种区间变化时所对应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的模糊规则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为超声波电动机模糊PI控制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电动机频率追踪 模糊PI控制 模糊规则
下载PDF
水下声波异常透射水-空气界面特性
16
作者 强伟 李宁 +3 位作者 黄孝龙 康杨 李灿 翁春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48-1157,共10页
为探究水下声波关于水-空气界面的异常透射特性,开展了非均匀波作用下水下声波异常声透射理论与实验研究。分别针对实验室理想环境和千岛湖开阔水域真实应用环境搭建水下声波透射实验系统,获取非均匀波作用下水下声波透射水-空气界面的... 为探究水下声波关于水-空气界面的异常透射特性,开展了非均匀波作用下水下声波异常声透射理论与实验研究。分别针对实验室理想环境和千岛湖开阔水域真实应用环境搭建水下声波透射实验系统,获取非均匀波作用下水下声波透射水-空气界面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深入分析了非均匀波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声源深度和水下声波波数乘积小于1时,非均匀波的作用不可忽略,透射系数较大;非均匀波与均匀波能量占比接近时,透射系数随声波频率增大出现波动减小,随声源深度增加平滑减小;水下声波透射入空气时的辐射角范围受非均匀波作用影响较大,随着非均匀波作用的增强,辐射角度范围逐渐增大;研究结果为水下声波异常透射技术在实际环境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对声信号跨介质传递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声波 异常声透射 声源深度 声波频率
下载PDF
菊头蝠科蝙蝠鼻叶宽与回声定位声波主频率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龙如 孙克萍 +3 位作者 刘颖 王琪 吴磊 孙丽辉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2期55-58,共4页
利用SPSS分析8种菊头蝠科蝙蝠:贵州菊头蝠(Rhinolophusrex)、中菊头蝠(Rhinolophusaffinis)、托氏菊头蝠(Rhinolophusthomasi)、鲁氏菊头蝠(Rhinolophusrouxi)、小菊头蝠(Rhinolophusblythi)、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ferrumequinum)、... 利用SPSS分析8种菊头蝠科蝙蝠:贵州菊头蝠(Rhinolophusrex)、中菊头蝠(Rhinolophusaffinis)、托氏菊头蝠(Rhinolophusthomasi)、鲁氏菊头蝠(Rhinolophusrouxi)、小菊头蝠(Rhinolophusblythi)、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ferrumequinum)、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pearsoni)、角菊头蝠(Rhinolophuscornutus)的回声定位声波主频率(DF)与鼻叶宽(NW)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前臂长影响的情况下,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主频率与鼻叶宽呈显著负相关(r=-0.8539,P=0.014),而在控制鼻叶宽影响的情况下,主频率与前臂长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r=0.3849,P=0.394),由此可见,尽管声波主频率和鼻叶宽及前臂长均相关(r1=-0.918,P=0.001,df=6;r2=-0.711,P=0.048,df=6),但如果仅仅研究一个变量和主频率的关系时,鼻叶宽的意义更大。本文的最后,分析并探讨了上述负相关关系产生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头蝠 声波频率 鼻叶宽 partial相关
下载PDF
用试块测定直,斜探头的超声波频率
18
作者 戴利军 《无损探伤》 1990年第5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声波探伤 探头 声波频率 试块
原文传递
地震和超声波频率下碳酸盐岩弹性特征的实验室测量
19
作者 Ludmila Adam +3 位作者 Michael Batzle 梁慧(译) 白振瑞(校) 《石油地质科技动态》 2009年第4期12-18,共7页
饱含流体的岩石可视为粘弹性物质。粘弹性物质的速度和弹性模量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高频和低频下观测的岩石弹性特征会有所不同。速度和弹性模量的实验室测定通常都是在高于地表地震数据的频率下进行,但是采用应力一应变实验... 饱含流体的岩石可视为粘弹性物质。粘弹性物质的速度和弹性模量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高频和低频下观测的岩石弹性特征会有所不同。速度和弹性模量的实验室测定通常都是在高于地表地震数据的频率下进行,但是采用应力一应变实验方法,在地震频率下也可以在实验室测量岩样的模量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频率 实验室测量 弹性特征 地震数据 碳酸盐岩 弹性模量 实验室测定 地震频率
原文传递
超声波频率对聚合物溶液流变性的影响
20
作者 盛国富 《国外油田工程》 2005年第11期30-30,共1页
提出了利用超声波改变聚合物溶液流变性的方法和声流变概念。通过超声波作用于聚合物溶液的室内试验,研究了超声波频率、功率对聚合物溶液流变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超声波作用下,聚合物溶液流变性将发生很大变化,变化幅值与超... 提出了利用超声波改变聚合物溶液流变性的方法和声流变概念。通过超声波作用于聚合物溶液的室内试验,研究了超声波频率、功率对聚合物溶液流变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超声波作用下,聚合物溶液流变性将发生很大变化,变化幅值与超声波的频率有关。经超声波处理后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符合Carreau模式,给出了Carreau模式中各参数的确定方法,并给出了它们同频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流变性 聚合物溶液 声波频率 声波作用 声波处理 室内试验 影响规律 回归分析 频率 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