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床旁超声探查气管插管患者声门下分泌物及其滞留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盖玉彪 辛晨 +3 位作者 林辉 郭小靖 张宇辰 姚波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应用床旁超声探查气管插管患者声门下分泌物,并分析其滞留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1月-6月在综合ICU接受治疗的200例气管插管患者,通过床旁超声技术判断是否发生气管插管声门下分泌物滞留,分为滞留组与无滞留组。采用单因素分析... 目的应用床旁超声探查气管插管患者声门下分泌物,并分析其滞留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1月-6月在综合ICU接受治疗的200例气管插管患者,通过床旁超声技术判断是否发生气管插管声门下分泌物滞留,分为滞留组与无滞留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气管插管患者声门下分泌物滞留的影响因素,并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气管插管患者声门下分泌物滞留的高危因素。结果200例气管插管患者中声门下分泌物滞留的患者106例,占比5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插管天数、插管材质、声门下吸引气管插管比例、留置胃管、8 mm气管插管、非全麻手术患者疾病种类比例是声门下分泌物滞留的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699)和留置胃管(OR=2.499)是声门下分泌物滞留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床旁超声在气管插管患者声门下分泌物探查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年龄和留置胃管是声门下分泌物滞留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护理人员加强气道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法 气管内 声门下分泌物 超声检查 肺炎 呼吸机相关 危重病护理
下载PDF
持续和间歇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51例患者回顾性研究
2
作者 周燕 卫妙蓉 马蓉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6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声门下分泌物引流(CSSD)和间歇声门下分泌物引流(ISSD)在重型颅脑创伤(sTB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sTBI患者应用CSSD和ISSD的效果。结果相较于CSSD组,ISSD组患者的日均引流量较少,日均呛咳次数较少,误吸发... 目的探讨持续声门下分泌物引流(CSSD)和间歇声门下分泌物引流(ISSD)在重型颅脑创伤(sTB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sTBI患者应用CSSD和ISSD的效果。结果相较于CSSD组,ISSD组患者的日均引流量较少,日均呛咳次数较少,误吸发生率较高,呼吸道黏膜损伤发生率较低,机械通气时间、NICU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发生时间以及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TBI患者而言,ISSD可能更优于CSSD,值得在NICU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间歇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持续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重型颅脑创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床旁超声在气管插管声门下分泌物吸引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张亮 刘万周 +1 位作者 宁宇 赵菁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20期2519-2522,共4页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在气管插管声门下分泌物吸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行气管插管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侧孔吸引,观察组接受床旁超声引导下声门分泌物吸引。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声门下滞...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在气管插管声门下分泌物吸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行气管插管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侧孔吸引,观察组接受床旁超声引导下声门分泌物吸引。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声门下滞留物总吸引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气道黏膜损伤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拔管后的应激指标水平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声门下分泌物总吸引量、气囊滞留物隐血试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两组患者的血糖、皮质醇、甲肾上腺素水平,以及舒张压、收缩压、心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及参数低于对照组,且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床旁超声可准确发现气管插管患者声门下分泌物情况,且床旁超声引导下声门下分泌物吸引的效果较好,可降低VAP发生率,并减轻操作对患者应激指标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超声 气管插管 声门下分泌物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血流动力学参数 应激指标
下载PDF
持续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对神经重症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4
作者 卫晓梅 黄惠丽 常俊辉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6期77-78,共2页
目的 观察持续声门下分泌物引流(SSD)对于神经重症患者吸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137例神经重症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使用SSD,对照组未使用SSD。根据病情使用支气管镜采集深部痰液或者肺泡灌洗液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 目的 观察持续声门下分泌物引流(SSD)对于神经重症患者吸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137例神经重症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使用SSD,对照组未使用SSD。根据病情使用支气管镜采集深部痰液或者肺泡灌洗液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并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统计2组患者住院天数、ICU停留天数、死亡率、细菌培养结果 。结果 2组在住院天数和住院期间死亡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在ICU停留天数和发生耐药菌感染的患者比率低于对照组,而耐药菌阳性的标本比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耐药菌标本中,观察组占比最高的细菌是鲍曼不动杆菌,对照组则是肺炎克雷伯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SSD没有降低患者的住院天数、死亡率和耐药菌感染发生率,但是可以降低在ICU的停留时间,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吸入性肺炎
下载PDF
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细菌学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史家欣 刘克喜 +4 位作者 陈雪峰 王言理 刘素霞 徐慧玲 李小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04-1805,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行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细菌学的影响。方法:将ICU82例经口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MV)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普通气管导管组)38例,B组(冲洗式气管导管组)44例。插管后每天收集咽拭... 目的:探讨应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行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细菌学的影响。方法:将ICU82例经口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MV)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普通气管导管组)38例,B组(冲洗式气管导管组)44例。插管后每天收集咽拭子、声门下分泌物、气管插管内呼吸道分泌物行细菌学检查,并记录机械通气天数及VAP发生情况。结果:4d两组VAP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第4~10天B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1);两组VAP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以铜绿假单孢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同种药物的耐药率B组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采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行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可降低VAP的发生率并减少细菌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吸入性 声门下分泌物吸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细菌 耐药 机械通气
下载PDF
声门下分泌物引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万娜 张春艳 +1 位作者 王淑芹 贾燕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6期2514-2517,共4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在接收机械通气治疗48h后或拔管48h内发生的肺部感染[1]。目前VAP在国内外的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有国外报道显示,VAP发病率为6%~52%,病死率为1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在接收机械通气治疗48h后或拔管48h内发生的肺部感染[1]。目前VAP在国内外的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有国外报道显示,VAP发病率为6%~52%,病死率为14%~50%。在我国,VAP发病率为4.7%~55.8%,病死率为19.4%~5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持续声门下吸引 间断声门下吸引
下载PDF
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尤荣开 邵朝朝 +1 位作者 薛丽珠 王仁数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318-319,共2页
目的评价气管插管时声门下分泌物引流(SSD)对实施机械通气患者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的意义。方法对入住ICU预计机械通气超过48h的患者使用可冲洗式气管插管100例,随机分为引流组和非引流组,各50例。评估指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目的评价气管插管时声门下分泌物引流(SSD)对实施机械通气患者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的意义。方法对入住ICU预计机械通气超过48h的患者使用可冲洗式气管插管100例,随机分为引流组和非引流组,各50例。评估指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例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出现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死亡例数,记录每天声门下区域持续引流量,定期留取气管内痰液、声门下分泌物及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1)VAP的发生率引流组为28%,非引流组为46%(P<0.05);(2)发生VAP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引流组为(11.2±3.2)d,非引流组为(5.3±2.5)d(P<0.05);(3)引流组发生VAP14例患者的引流量为(32.3±10.5)mL/24h,未发生VAP36例患者的引流量为(42.3±13.3)mL/24h(P<0.05);(4)两组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的致病菌分布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优势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主要致病菌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可降低VAP的发生率,使机械通气时VAP发生时间延迟,但对病死率、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呼吸器辅助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导管对机械通气时气囊滞留物清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爱贞 郑兰华 +1 位作者 王秀 魏静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3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简易呼吸器辅助声门下分泌物引流(SSD)导管对接受机械通气(MV)患者行气囊滞留物清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治疗的84例经口气管插管应用MV治疗的患者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呼吸机治... 目的:探讨简易呼吸器辅助声门下分泌物引流(SSD)导管对接受机械通气(MV)患者行气囊滞留物清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治疗的84例经口气管插管应用MV治疗的患者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呼吸机治疗时均执行常规人工气道标准管理;对照组使用SSD导管,以76~113 mmHg负压值行SSD法间歇性吸引;观察组除采用SSD法行间断声门下吸引外,将简易呼吸器与患者的气管插管相连,加用气流冲击法,以加大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效果。比较两组每日声门下分泌物吸引总量、MV治疗时间及入住重症监护室(ICU)天数,评估两组不同气囊管理模式下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声门下滞留物总吸引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43,P<0.05);观察组MV治疗时间和入住ICU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75,t=-8.291;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为9.52%(4/42),对照组VAP发生率为14.28%(6/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1,P<0.05)。结论:在提供有效SSD法间断声门下吸引的基础上联合简易呼吸器气流冲击法,可有效提高机械通气患者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效果,对预防控制VAP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呼吸器 声门下分泌物引流(SSD) 导管 气囊滞留物
下载PDF
定期声门下分泌物吸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8
9
作者 余缤虹 杨青敏 +2 位作者 李孙美 周琳 许玲 《天津护理》 2010年第1期6-7,共2页
目的:观察定期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将102例行经口/鼻气管导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可冲洗气管导管进行定期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冲洗的为观察组(52例),采用普通气管导管进行分泌物吸... 目的:观察定期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将102例行经口/鼻气管导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可冲洗气管导管进行定期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冲洗的为观察组(52例),采用普通气管导管进行分泌物吸引的为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26.9%,发生时间(14±3)天;对照组发生率为58.0%,发生时间(6±4)天,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可冲洗气管导管进行定期声门下吸引冲洗,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声门下分泌物吸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间歇吸引泵预防声门下分泌物误吸的应用与护理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晓冬 刘鸿梅 刘彦飞 《天津护理》 2010年第4期222-223,共2页
目的:通过应用间歇吸引泵预防人工气道患者声门下分泌物的误吸。方法:选择62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用间歇吸引泵,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的空针抽吸法,比较两组患者分泌物的吸引量,炎性反应时间,戴机时间,ICU停... 目的:通过应用间歇吸引泵预防人工气道患者声门下分泌物的误吸。方法:选择62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用间歇吸引泵,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的空针抽吸法,比较两组患者分泌物的吸引量,炎性反应时间,戴机时间,ICU停留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分泌物吸引量低于对照组,炎性反应时间、戴机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间歇吸引泵可减少声门下分泌物的误吸,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戴机时间及ICU停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声门下分泌物吸引 误吸 护理 间歇吸引泵
下载PDF
声门下分泌物引流用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成本效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丽嫦 《临床医学工程》 2009年第8期146-147,共2页
目的通过医学经济学方法了解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成本-效益关系,以及该治疗措施对于患者的影响,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187例预期通气时间超过48小时的机械通气的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实... 目的通过医学经济学方法了解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成本-效益关系,以及该治疗措施对于患者的影响,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187例预期通气时间超过48小时的机械通气的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通过历史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以及发生VAP患者的呼吸机治疗时间,ICU治疗时间,死亡率以及直接医疗成本。结果在实施间断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后,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显著下降;非VAP组较VAP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治疗时间均缩短,死亡率下降,该组患者相应的医疗支出明显减少;从长远角度来看,有效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消耗。结论间断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在预防VAP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及经济价值,值得在ICU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成本-效益分析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老年患者锥形套囊气管导管声门下分泌物引流量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袁熹娜 侯惠如 徐月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7-300,314,共5页
背景锥形套囊气管导管的声门下吸引效果是其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关键,而声门下分泌物引流量是衡量吸引效果的直接指标,引流量较少提示声门下吸引不彻底或气囊上滞留物下移,其影响因素多样,目... 背景锥形套囊气管导管的声门下吸引效果是其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关键,而声门下分泌物引流量是衡量吸引效果的直接指标,引流量较少提示声门下吸引不彻底或气囊上滞留物下移,其影响因素多样,目前关于老年患者的研究较少。目的分析导致老年患者锥形套囊气管导管声门下分泌物引流量较少的因素,为锥形套囊气管导管的规范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和第二医学中心2018年1月-2019年12月使用锥形套囊可吸引气管导管且年龄≥65岁的患者,记录声门下分泌物吸引的引流量,以中位数为截点分组,比较引流量较少组和引流量正常组的相关指标。结果共计纳入63例患者,其中男性59例,女性4例,年龄65~103(84.87±9.76)岁。使用锥形套囊气管套管时间为21~132(74.33±34.59)d,共进行441次吸引,声门下分泌物引流量为0~8(3.69±1.43)mL,中位数4 mL。单因素分析显示声门下分泌物引流量较少与分泌物黏稠度、卧位、原发病及患者性别有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分泌物黏稠度为凝胶样、原发病为肺部感染和男性是声门下分泌物引流量较少的独立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使用锥形套囊可吸引气管导管的老年患者,原发病为肺部感染、男性、声门下分泌物为凝胶样与引流量较少相关。凝胶样分泌物需要进行声门下冲洗彻底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锥形套囊气管导管 声门下分泌物 声门下引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声门下分泌物引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郑瑞强 林华 +3 位作者 邵俊 陈齐红 卢年芳 於江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8-340,共3页
目的观察声门下分泌物引流(SSD)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05年1月-2006年6月收住本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年龄〉18岁、机械通气〉48h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SSD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声门下分泌物引流(SSD)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05年1月-2006年6月收住本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年龄〉18岁、机械通气〉48h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SSD组和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人工气道内径、鼻饲时间、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和发生时间、ICU住院时间和病死率,以及SSD组每日引流量等指标。结果符合条件的61例患者中SSD组30例,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人工气道内径、鼻饲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SSD组VAP发生率明显降低(30.0%比51.6%,P〈0.05);机械通气时间[(7.9±2.6)d比(10.4±0.9)d]和ICU住院时间(9.3±2.9)d比(12.3±5.7)d]均明显缩短(P均〈0.05);但VAP发生时间[(6.5±1.3)d比(5.5±0.6)d]及ICU病死率(26.7%比38.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SD组以第1日引流量〉20ml作为有效标准,23例引流有效的患者VAP发生率为8.7%,引流无效的7例患者VAP发生率高达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VAP患者平均每日引流量明显少于未发生VAP患者[(13.3±3.3)ml比(37.8±11.2)ml,P〈0.01]。纳入研究的61例患者中发生VAP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12.1±4.5)d比(6.9±2.5)d]、ICU住院时间[(14.0±5.3)d比(8.4±2.5)d]及ICU病死率(52.0%比22.2%)均明显长于或高于未发生VAP患者(P均〈0.01)。结论有效的SSD是预防VAP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
原文传递
应用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综合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孙小文 张加乐 +5 位作者 江婷 汤睿 陈霞 刘芬 钱克俭 江榕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86-591,共6页
目的 系统评价声门下分泌物引流(SSD)应用于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机械通气(MV)患者的综合效果.方法 应用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集比较SSD... 目的 系统评价声门下分泌物引流(SSD)应用于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机械通气(MV)患者的综合效果.方法 应用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集比较SSD(干预组)与非SSD(对照组)综合效果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研究对象为ICU的MV患者,检索时限为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由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敏感性分析,并绘制漏斗图,分析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 初筛共获得1004篇文献,剔除重复文献及不符合纳入标准文献后,共纳入13项研究2052例患者,干预组1021例、对照组1031例.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明显降低〔相对危险度(RR)=0.54,95%可信区间(95%CI)=0.46~0.64,P〈0.00001〕,MV时间〔均数差(MD)=-3.29,95%CI=-4.53^-2.05,P〈0.00001〕和住院时间(MD=-4.27,95%CI=-7.36^-1.18,P=0.007)均明显缩短;而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ICU或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9,95%CI=0.73~1.09,P=0.25).对MV时间的Meta分析中各项研究进行敏感性分析显示,逐项剔除纳入文献后,总体结果未出现显著变化,提示结果较稳定,单个研究不会对总体结果造成显著影响.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各纳入研究存在对称性,未见明显发表偏倚.结论 SSD应用于MV患者能有效降低VAP发生率,缩短MV时间和住院时间,但对降低病死率无明显影响.有效应用SSD是预防VAP的重要措施,客观评价SSD的临床综合效果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机械通气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持续声门下分泌物吸引技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荣 王黎梅 +5 位作者 刘学英 盛晗 吕慧 邹翼霜 黎梦笋 王凌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18期2245-2250,共6页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的持续声门下分泌物吸引技术质量评价系统,旨在为临床客观评价该技术的质量提供参考标准.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研究、专家会议、专家咨询及主成分分析法,由来自5个省(自治区)11个市的2...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的持续声门下分泌物吸引技术质量评价系统,旨在为临床客观评价该技术的质量提供参考标准.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研究、专家会议、专家咨询及主成分分析法,由来自5个省(自治区)11个市的23名危重症专家通过2轮专家函询,最终确定了持续声门下分泌物吸引技术质量评价指标及各指标权重.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2轮有效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2.0%、87.0%;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87、0.895;肯德尔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13、0.09 (P<0.01).最终构建的持续声门下分泌物吸引技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23个.结论持续声门下分泌物吸引技术质量评价指标构建过程科学,指标条目设置较合理,能够确保该技术的有效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声门下分泌物 吸引技术 质量评价 DELPHI法
原文传递
持续稳压结合间断加压吸引在人工气道患者声门下分泌物吸引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荣 张红燕 +4 位作者 张美琪 王凌燕 步惠琴 黎梦笋 王黎梅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13期1587-1589,共3页
目的观察声门下分泌物持续稳压吸引结合间断加压吸引在建立人工气道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于2013年1—11月将入住ICU的44例气管切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行声门下分泌物持续稳压吸引,观察组... 目的观察声门下分泌物持续稳压吸引结合间断加压吸引在建立人工气道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于2013年1—11月将入住ICU的44例气管切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行声门下分泌物持续稳压吸引,观察组患者在持续稳压吸引的基础上增加间断加压吸引。比较两组每日吸引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每日呛咳次数、气道黏膜损伤、引流管发生堵塞等情况。结果两组各有2例患者因自动出院未完成观察研究。观察组声门下分泌物吸引量为(52.80±4.181)ml,多于对照组的(33.00±2.67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56,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早期VAP的发生率分别为10.0%和4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00,P〈0.05)。观察组患者每日呛咳次数为(1.93±1.023)次,气道黏膜损伤的发生率为15.0%,对照组分别为(1.75±1.006)次和10.O%,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X2值分别为0.771,0.229;P〉0.05)。观察组发生引流管堵管率0.0%,对照组发生引流管堵管率2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44,P〈0.05)。结论声门下分泌物持续稳压吸引结合间断加压吸引可增加吸引量,减少引流管的堵管发生率,有效降低早期VAP的发生,可以有效提高声门下吸引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声门下分泌物 稳压吸引 间断加压
原文传递
ICU声门下分泌物引流护理管理现状调查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荣 王宋超 +2 位作者 王黎梅 姚明 张春梅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25期3599-3602,共4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行声门下分泌物引流的护理管理现状,为护理管理者制定相关措施及规范临床声门下分泌物引流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自行设计问卷,通过“问卷网”专业网络调研平台,对20个省市的293名ICU护理人员进行...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行声门下分泌物引流的护理管理现状,为护理管理者制定相关措施及规范临床声门下分泌物引流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自行设计问卷,通过“问卷网”专业网络调研平台,对20个省市的293名ICU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常规进行声门下分泌物引流的科室占81.02%,其中已制定吸引操作规范与流程的占77.97%;26.44%的科室使用专门声门下引流器材;53.90%的科室有进行声门下分泌物引流相关知识培训,不同护床比的科室在进行声门下分泌物引流相关知识培训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59,P〈0.05),护理人员对声门下分泌物引流相关知识培训的需求89.83%,其中80.00%的人希望获得知识的途径为科室培训。结论临床护理管理者需要提高声门下分泌物引流规范管理水平,完善吸引器材,加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和科室培训,从而提高声门下分泌物引流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管理 引流技术 声门下分泌物
原文传递
持续声门下分泌物稳压吸引技术的推广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盛晗 刘学英 +2 位作者 王荣 王黎梅 黎梦笋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27期3492-3496,共5页
目的通过声门下分泌物稳压吸引技术的推广,提高本地区ICU患者声门下分泌物引流的效果,提高声门下分泌物管理质量。方法设计持续声门下分泌物稳压吸引器,并于2018年1—12月将持续声门下分泌物稳压吸引技术在浙江省7家医院进行推广,比较... 目的通过声门下分泌物稳压吸引技术的推广,提高本地区ICU患者声门下分泌物引流的效果,提高声门下分泌物管理质量。方法设计持续声门下分泌物稳压吸引器,并于2018年1—12月将持续声门下分泌物稳压吸引技术在浙江省7家医院进行推广,比较稳压吸引技术推广前后声门下分泌物引流的质量。每家医院将纳入的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声门下分泌物稳压吸引器材分别采用间歇吸引和持续吸引2种方法,间歇吸引组161例,持续吸引组160例,比较两组稳压器材减压孔堵塞、负压控制不稳发生率;比较吸引过程中分泌物的引流量、呛咳、吸引管堵塞和黏膜损伤发生率。结果推广后,7家医院的声门下吸引质量均有所提升,其中吸引操作和结果指标维度推广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压器材性能方面,持续吸引组减压孔堵塞率(3.13%)高于间歇吸引组,负压控制不稳发生率(3.75%)低于间歇吸引组;声门下引流效果方面,持续吸引组声门下分泌物引流量为(53.55±5.92)ml/d,每日呛咳次数(3.01±1.13)次,均优于间歇吸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374、-2.625;P<0.05)。结论声门下分泌物稳压吸引器材性能良好,稳压吸引技术可有效提高引流效果;本研究推广的声门下分泌物稳压吸引器材推荐使用持续吸引的方法,对声门下分泌物引流质量的提高有显著作用,推广效应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声门下分泌物 吸引技术 技术推广
原文传递
声门下分泌物引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新进展
19
作者 侯潇潇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第11期12-15,共4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可导致患者不良结局和医疗费用增加.最近,许多努力的目标是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包括声门下分泌物抽吸.此文回顾了六项关于声门下分泌物抽吸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效性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一致...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可导致患者不良结局和医疗费用增加.最近,许多努力的目标是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包括声门下分泌物抽吸.此文回顾了六项关于声门下分泌物抽吸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效性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一致显示,声门下分泌物抽吸可显著降低各种患者人群中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尽管有这些发现,但这种做法在临床环境中是有限的.该临床实践应在需要机械通气的个体中实施,以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此文即综述声门下分泌物引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疗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措施 治疗新进展
原文传递
两种声门下分泌物吸引方法在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20
作者 纪婷婷 王雯雯 田雅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0181-0182,共2页
探讨针对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不同的声门下进行分泌物吸引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治疗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为对象,共计60人。随后则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按照不同的方式分给2组开展对比... 探讨针对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不同的声门下进行分泌物吸引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治疗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为对象,共计60人。随后则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按照不同的方式分给2组开展对比实验。观察组患者采用间断声门下吸引术IASS),对照组为持续声门下吸引术(CASS)。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和VAP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分泌物引流量的对比上不存在差异,且VAP发生率差异不大,由此可见两组之间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在起到黏膜损伤的发生率上低于对照组,以及呛咳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可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声门模式下均可以对滞留物进行清除。同时,还有助于预防VAP发生。但是,在间断声门下,有助于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由此增加治疗的舒适性,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门下分泌物吸引法 老年机械通气 VA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