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3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处理温度对薄铝硅镀层热成形钢的镀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徐闻慧 吕家舜 +3 位作者 杨洪刚 金勇 徐承明 王永明 《材料保护》 2025年第3期130-137,共8页
为了探究薄铝硅镀层钢板热成形后最优的表面性能,以Al-10Si薄镀层热成形钢板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辉光放电发射光谱仪、显微维氏硬度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摩擦磨损试验机等仪器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其镀层组织和性能影响。结... 为了探究薄铝硅镀层钢板热成形后最优的表面性能,以Al-10Si薄镀层热成形钢板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辉光放电发射光谱仪、显微维氏硬度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摩擦磨损试验机等仪器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其镀层组织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从820℃提高到930℃时,Al、Fe和Si间的互扩散越发充分,从组织上看,镀层中的Fe-Al-Si相、镀层与钢基板间的扩散层、镀层的总厚度逐渐增大,基体中的马氏体含量增多,形状呈粗大化趋势;从元素分布上看,镀层中Al、Si、Fe 3种元素扩散程度随之增大,元素浓度梯度逐渐变得平缓;从镀层性能上看,镀层的硬度先增加再下降;摩擦系数先升高再下降,摩擦系数曲线波动增大;划痕终端磨损量先明显减小而后略增加,且指针接触的犁沟底部起伏逐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铝硅镀层 处理温度 摩擦磨损 镀层组织
下载PDF
预处理温度对高强度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丁雅莉 高齐 王敖 《新技术新工艺》 2024年第12期58-62,共5页
借助于力学性能测试、光学金相、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技术,对超低温环境使用的高强不锈钢经不同预处理温度处理后力学性能的变化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预处理温度为850℃时,试验钢通过逆转变先形成部分奥氏体(非扩散相... 借助于力学性能测试、光学金相、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技术,对超低温环境使用的高强不锈钢经不同预处理温度处理后力学性能的变化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预处理温度为850℃时,试验钢通过逆转变先形成部分奥氏体(非扩散相变),该部分奥氏体使得随后固溶处理的奥氏体内累积更高的缺陷密度。这种高密度缺陷会在马氏体转变过程中保留,提高钢的强度。850℃以下预处理虽然累积的缺陷密度更高,但显著增加最终的残余/逆转变奥氏体量,反而会降低强度。预处理温度不影响低强度版(750℃固溶+250℃回火)的超低温冲击韧性,而850℃预处理的材料屈服和抗拉强度最高,因此推荐为低强度版的预处理温度。虽然高强度版(750℃固溶+500℃回火)屈服和抗拉强度峰值对应的预处理温度同样为850℃,但预处理温度上升,超低温冲击韧性急剧下降,而750℃预处理的材料虽然最终强度略有下降,但超低温冲击韧性甚至高于低强度版(250℃回火),因此推荐为高强度版的预处理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不锈钢 处理温度 残余奥氏体 回火处理 强度 超低温冲击韧性
下载PDF
水热处理温度对玉米淀粉-绿原酸复合物结构及消化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唐艳红 李书鋆 +3 位作者 张义平 曹煜婕 曾钰琪 姜晓冰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41,共8页
分别在不同水热处理温度(60℃、70℃、80℃和90℃)下制备玉米淀粉-绿原酸复合物,并通过其绿原酸含量、复合指数(CI)、晶体结构、体外消化性能等探究水热处理温度对玉米淀粉-绿原酸复合物结构及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热处理温... 分别在不同水热处理温度(60℃、70℃、80℃和90℃)下制备玉米淀粉-绿原酸复合物,并通过其绿原酸含量、复合指数(CI)、晶体结构、体外消化性能等探究水热处理温度对玉米淀粉-绿原酸复合物结构及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玉米淀粉-绿原酸复合物中的CI逐渐由4.27%增加至10.65%,绿原酸含量先增加后减少,80℃下制备的玉米淀粉-绿原酸复合物所结合的绿原酸含量最多(6.13 mg/g),而过多的绿原酸虽能促进玉米淀粉双螺旋的形成,但会阻碍玉米淀粉重新形成有序的晶体结构;玉米淀粉-绿原酸复合物结构随水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发生的变化会导致其糊化稳定性升高和抗消化性能增强,抗消化淀粉(RS)含量由20.49%增加到30.69%。因此,通过控制水热处理温度,可调节玉米淀粉与绿原酸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调控玉米淀粉的消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绿原酸 水热处理温度 晶体结构 消化性能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菱镁尾矿合成Mg_(2)SiO_(4)-MgAl_(2)O_(4)-MgO复相砂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浩鑫 田琳 +3 位作者 刘晓妍 解重重 宋博 李国华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7-431,共5页
向菱镁尾矿中添加12%(w)Al_(2)O_(3),采用固相法合成Mg_(2)SiO_(4)-MgAl_(2)O_(4)-MgO复相砂。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合成复相砂的矿物相组成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1400~1600℃均可合成Mg_(2)SiO_(4)-MgAl_(2)O_(4)-MgO复相砂... 向菱镁尾矿中添加12%(w)Al_(2)O_(3),采用固相法合成Mg_(2)SiO_(4)-MgAl_(2)O_(4)-MgO复相砂。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合成复相砂的矿物相组成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1400~1600℃均可合成Mg_(2)SiO_(4)-MgAl_(2)O_(4)-MgO复相砂,热处理温度升高可促进复相砂中镁铝尖晶石含量的增加,及镁橄榄石与镁铝尖晶石晶体发育程度的完善;1600℃下所合成复相砂具有完善的晶体结构与最高的致密度;1400℃热处理后的试样疏松,存在大量气孔,镁橄榄石分布在孔壁处,镁铝尖晶石分布在孔隙之中。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镁橄榄石和镁铝尖晶石晶粒迅速长大,同时菱镁尾矿中的Fe^(3+)、Ca^(2+)杂质会与镁铝尖晶石和镁橄榄石形成固溶体,热处理温度的提升和固溶体的形成共同促进试样烧结致密化,使体积密度提高,显气孔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镁尾矿 处理温度 复相砂 镁橄榄石 镁铝尖晶石 显微结构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含蜡原油触变过程微观蜡晶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国丽萍 陈锐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660-663,共4页
热力条件是影响含蜡原油低温流变特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微观实验研究热处理温度对触变过程中含蜡原油蜡晶微观结构的影响,以探究热力条件对含蜡原油胶凝体系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加热温度下的蜡晶微观参数统计学量随剪切时... 热力条件是影响含蜡原油低温流变特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微观实验研究热处理温度对触变过程中含蜡原油蜡晶微观结构的影响,以探究热力条件对含蜡原油胶凝体系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加热温度下的蜡晶微观参数统计学量随剪切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且热处理温度越高,相同时刻微观蜡晶的面积均值、粒度均值及周长均值越大,而蜡晶的长径比均值越小;经剪切破坏后,在动态平衡阶段,热处理温度越高的蜡晶重新聚集形成的Delaunay三角形越小越密集;剪切结束后的恒温静置恢复阶段,加热温度较高的含蜡原油恢复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 处理温度 蜡晶结构 DELAUNAY三角形
下载PDF
淀粉种类及预处理温度对藏羊肉糜凝胶品质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谢琦蓝 张玉玺 +6 位作者 邹智芸 马雪 吴雅轩 崔馨心 王一郎 何翃闳 王琳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6-54,共9页
为研究不同淀粉种类及其预处理温度对藏羊肉糜凝胶品质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以藏羊肉糜凝胶为研究对象,分别将绿豆(LD)、玉米(YD)、马铃薯预糊化淀粉(MD)加入藏羊肉糜中制作成淀粉藏羊肉糜凝胶,以淀粉种类和预处理温度为变量,测定不同处... 为研究不同淀粉种类及其预处理温度对藏羊肉糜凝胶品质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以藏羊肉糜凝胶为研究对象,分别将绿豆(LD)、玉米(YD)、马铃薯预糊化淀粉(MD)加入藏羊肉糜中制作成淀粉藏羊肉糜凝胶,以淀粉种类和预处理温度为变量,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藏羊肉糜凝胶的出品率、品质特性和感官特性等变化。结果表明:三种淀粉处理的藏羊肉糜凝胶,在80℃时出品率均为最小值(P<0.05);在70℃时pH最低(P<0.05),色度变化也最明显,说明70℃是影响藏羊肉糜凝胶风味及品质、改善肉糜凝胶色泽的最佳预处理温度条件。同时,YD组透光率最低,老化程度和蒸煮损失最大;MD组肉糜凝胶的保水性和乳化稳定性最好;LD组的质构特性最好,硬度、黏性、咀嚼性数值最大(P<0.05),且肉糜凝胶在60℃处理时产品的储能模量最大,总体可接受度最好。因此,不同种类淀粉及其预处理温度均对改善藏羊肉糜凝胶食用品质的潜在应用价值上有着不同方面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羊肉糜 淀粉种类 处理温度 品质特性
下载PDF
处理温度对阔叶木化学浆性能及成纸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马林 王培培 +3 位作者 丁明曌 刘胜华 张尊照 范腾腾 《造纸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初步探究了处理温度对造纸浆料纤维性能及成纸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冷冻处理纤维会造成纤维断裂,纤维长度变短,纤维宽度增大,细小纤维含量增加,浆料游离度降低。而高温对其影响并不明显,但是温度过高会加剧浆料的返黄,造成木浆D65... 初步探究了处理温度对造纸浆料纤维性能及成纸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冷冻处理纤维会造成纤维断裂,纤维长度变短,纤维宽度增大,细小纤维含量增加,浆料游离度降低。而高温对其影响并不明显,但是温度过高会加剧浆料的返黄,造成木浆D65亮度下降。冷冻后的浆料抄造的成纸松厚度增大,强度明显降低,而高温处理后的浆料由于纤维卷曲变形,强度也会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理温度 阔叶木化学浆 纤维分析 强度指标
下载PDF
焊后热处理温度对15-5PH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杨延丽 李园园 李利霞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6期9-12,共4页
研究了焊后热处理温度对15-5PH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检测了焊接接头的强度、冲击吸收能量和残余奥氏体含量。结果表明,焊后热处理温度为480~580℃时,随着焊后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焊接接头的强度逐渐下降,冲击吸收能量逐渐升高,残余... 研究了焊后热处理温度对15-5PH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检测了焊接接头的强度、冲击吸收能量和残余奥氏体含量。结果表明,焊后热处理温度为480~580℃时,随着焊后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焊接接头的强度逐渐下降,冲击吸收能量逐渐升高,残余奥氏体含量逐渐增多,金相组织晶粒大小逐渐均匀,性能逐渐稳定,晶界耐腐蚀性逐渐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后热处理温度 15-5PH 焊接 残余奥氏体
下载PDF
预处理温度对NiCoCrAlYHf涂层氧化行为及表面粗化机制的影响
9
《表面工程与再制造》 2024年第1期61-62,共2页
NiCoCrAlYHf涂层作为热障涂层体系中的粘结层已得到广泛应用,其服役过程中的氧化行为和表面粗化机制受预处理温度的影响较大。为明确预处理温度的影响,对预处理涂层和等温暴露涂层的特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包括微观结构、重量变化、热生... NiCoCrAlYHf涂层作为热障涂层体系中的粘结层已得到广泛应用,其服役过程中的氧化行为和表面粗化机制受预处理温度的影响较大。为明确预处理温度的影响,对预处理涂层和等温暴露涂层的特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包括微观结构、重量变化、热生长氧化物(TGO)厚度和表面粗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化机制 热障涂层 处理温度 表面粗糙度 氧化行为 NICOCRALY 粘结层 重量变化
下载PDF
熔体处理温度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熔体结构和凝固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31
10
作者 王震 李金国 +2 位作者 赵乃仁 金涛 张静华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20-924,共5页
对一种 Ni-Cr-Co-W-Mo-Ta-Al-Ti系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合金熔体进行不同温度过热处理后,观察其凝固组织,并利用液态金属X射线衍射仪测试了合金熔体结构在1450-1600℃温度范围内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熔体处理温度的升高,合金熔体更加均匀... 对一种 Ni-Cr-Co-W-Mo-Ta-Al-Ti系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合金熔体进行不同温度过热处理后,观察其凝固组织,并利用液态金属X射线衍射仪测试了合金熔体结构在1450-1600℃温度范围内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熔体处理温度的升高,合金熔体更加均匀;一次枝晶间距减小,偏析程度减轻;γ形貌更方整、分布弥散;枝晶干与枝晶间γ'的尺寸差别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处理温度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熔体结构 凝固组织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及掺杂对氧化镍电极赝电容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梁逵 陈艾 +2 位作者 吴孟强 何莉 周旺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应用电化学阴极沉积法在Ni基片上制得Ni(OH) 2 膜 ,经热处理得到NiO膜 .研究了热处理温度、钴掺杂对NiO膜电极赝电容性能的影响 .结果发现 :在 2 5 0~ 5 0 0℃ ,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 ,NiO膜电极比电容量逐渐减小 ;钴掺杂使比电容量显... 应用电化学阴极沉积法在Ni基片上制得Ni(OH) 2 膜 ,经热处理得到NiO膜 .研究了热处理温度、钴掺杂对NiO膜电极赝电容性能的影响 .结果发现 :在 2 5 0~ 5 0 0℃ ,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 ,NiO膜电极比电容量逐渐减小 ;钴掺杂使比电容量显著增大 .以掺钴的NiO膜为电极 ,以 1mol/L的KOH水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所得电容器的比电容量可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容量离子电容器 赝电容器 氧化镍 钴掺杂 处理温度 特性
下载PDF
用RAMAN光谱研究碳纤维皮芯结构随热处理温度的演变规律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福杰 范立东 +1 位作者 王浩静 朱珍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819-1822,共4页
用Raman光谱研究碳纤维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其皮芯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发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碳纤维表面和内部的Raman光谱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同时,表征碳纤维表面和内部石墨化程度的Rs与Rc值均越来越小,且Rs值减小得更快,说明... 用Raman光谱研究碳纤维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其皮芯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发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碳纤维表面和内部的Raman光谱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同时,表征碳纤维表面和内部石墨化程度的Rs与Rc值均越来越小,且Rs值减小得更快,说明碳纤维的石墨化程度越来越高,并且表面的石墨化程度提高的更快,这是因为碳纤维表面和内部的碳有着不同的石墨化物性。前者接近于软碳,易于石墨化;后者接近于硬碳,难于石墨化,可能是树脂碳。文章提出并采用皮芯结构因子Rsc(=Rs/Rc)来表征了碳纤维的皮芯结构程度。当Rsc等于1时,碳纤维是完全均质的。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碳纤维的Rsc趋向于零,说明其皮芯结构越来越严重。碳纤维的皮芯结构加重是最终导致其抗拉强度不断降低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皮芯结构 RAMAN光谱 处理温度
下载PDF
固溶处理温度对Fe-14Mn-0.22C减振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于学勇 李宁 +1 位作者 胥永刚 李和文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3年第5期84-87,共4页
研究了Fe-Mn基减振合金的减振机制,并深入分析了固溶处理温度对Fe-14Mn-0.22C减振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在固溶处理时,发生了γ→ε转变,固溶处理温度越高,γ→ε转变生成的马氏体越多,合金的阻尼性能随固溶处理温度... 研究了Fe-Mn基减振合金的减振机制,并深入分析了固溶处理温度对Fe-14Mn-0.22C减振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在固溶处理时,发生了γ→ε转变,固溶处理温度越高,γ→ε转变生成的马氏体越多,合金的阻尼性能随固溶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1000℃时,合金的阻尼性能达到最大值,随温度的进一步升高,阻尼性能反而恶化了,主要因为在1200℃时马氏体粗化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性能 内耗 水淬 固溶处理温度 减振合金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510L钢氧化皮结构及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贤良 聂轮 +4 位作者 华小珍 叶志国 崔霞 陈庆军 邹爱华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7-123,共7页
采用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在510L钢表面制备氧化皮。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氧化皮的截面形貌,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定其结构;并采用干湿周期浸润实验、扫描Kelvin探针和交流阻抗谱研究不同结构的氧化皮热轧带钢... 采用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在510L钢表面制备氧化皮。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氧化皮的截面形貌,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定其结构;并采用干湿周期浸润实验、扫描Kelvin探针和交流阻抗谱研究不同结构的氧化皮热轧带钢在0.01 mol/L NaHSO3溶液的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氧化皮厚度增加和微观孔隙增多;在保证氧化皮连续、氧化皮/基体结合良好的情况下,氧化皮厚度对氧化皮耐蚀性能起到较大作用;不同温度下生成的热轧带钢氧化皮的耐蚀性能由好到差依次为:580、560、550和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理温度 氧化皮 组织结构 耐蚀性
原文传递
熔体处理温度对自孕育法制备2024变形铝合金半固态浆料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元东 高坤 +2 位作者 李艳磊 马颖 陈体军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9-395,共7页
采用一种新的自孕育法制备2024变形铝合金半固态浆料,研究了熔体处理温度对2024变形铝合金水淬组织和铸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熔体处理温度过低和过高时,组织平均晶粒尺寸较大。在700~730℃范围内时,晶粒平均尺寸较小,约为27.1... 采用一种新的自孕育法制备2024变形铝合金半固态浆料,研究了熔体处理温度对2024变形铝合金水淬组织和铸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熔体处理温度过低和过高时,组织平均晶粒尺寸较大。在700~730℃范围内时,晶粒平均尺寸较小,约为27.1~32.2μm。从浇注过程的温度变化曲线上可以看出,随着熔体处理温度的增加,孕育剂和冷却槽对熔体的冷却效果增强。合金熔体在孕育剂的激冷作用下,瞬间产生大量晶核,并在流经多流股混合冷却槽时,发生晶粒的游离和增殖,最终细化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孕育法 2024变形铝合金 半固态浆料 熔体处理温度 凝固过程
下载PDF
固溶处理温度对双相不锈钢在硫酸介质中腐蚀磨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路新春 李诗卓 +1 位作者 张天成 姜晓霞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B159-B164,共6页
采用销环式腐蚀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固溶处理的双相不锈钢在10%H2SO4中的腐蚀磨损行为.腐蚀磨损率-载荷关系曲线表明:较高温度固溶的双相不锈钢在低载荷下的耐腐蚀磨损性比低温固溶的优,而在高载荷下却恰恰相反;阴极保护下(... 采用销环式腐蚀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固溶处理的双相不锈钢在10%H2SO4中的腐蚀磨损行为.腐蚀磨损率-载荷关系曲线表明:较高温度固溶的双相不锈钢在低载荷下的耐腐蚀磨损性比低温固溶的优,而在高载荷下却恰恰相反;阴极保护下(-600mV,SCE)具有同样的关系.扫描电镜观察证实,高温固溶处理产生大量铁素体而导致高载下出现脆性剥落是其耐腐蚀磨损性变坏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固溶处理温度 腐蚀磨损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温度对蓝莓果汁在冷藏过程中多酚和黄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吴振 李红 +4 位作者 王勇德 谭红军 杨勇 詹永 王福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09-215,共7页
为探讨不同热处理温度对蓝莓果汁在冷藏中多酚和黄酮含量的影响,测定了蓝莓果汁(热杀菌60~90℃,30min)在冷藏(4℃)过程中的总多酚、总黄酮、花色苷和原花青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经不同温度杀菌的蓝莓果汁冷藏16周后,其总多酚、总黄酮、... 为探讨不同热处理温度对蓝莓果汁在冷藏中多酚和黄酮含量的影响,测定了蓝莓果汁(热杀菌60~90℃,30min)在冷藏(4℃)过程中的总多酚、总黄酮、花色苷和原花青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经不同温度杀菌的蓝莓果汁冷藏16周后,其总多酚、总黄酮、花色苷、原花青素保留率分别为68.43%~73.62%、65.78%~69.67%、52.20%~57.43%和62.98%~65.51%,杀菌温度越高,蓝莓果汁活性成分损失越多。“零级和一级”结合模型的校正决定系数均大于0.97,说明其能较好反映各功效成分在冷藏中的动态变化。“60℃杀菌”有利于蓝莓果汁功效成分的保留,“零级和一级”结合模型可作为热杀菌蓝莓果汁在冷藏中各成分降解的预判方式;“60℃杀菌+4℃冷藏”可作为蓝莓果汁生产的指导方法。该研究为蓝莓果汁的加工、贮藏和产品研发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果汁 处理温度 冷藏 多酚和黄酮 “零级和一级”结合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中间相沥青基碳/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皓 李克智 +2 位作者 李贺军 卢锦花 翟言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8,共4页
通过三点弯曲实验,并借助XRD,SEM断口形貌分析,研究了最终热处理温度对中间相沥青基碳/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断裂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最终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材料的石墨化度增大,层间距d002减小,微晶尺... 通过三点弯曲实验,并借助XRD,SEM断口形貌分析,研究了最终热处理温度对中间相沥青基碳/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断裂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最终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材料的石墨化度增大,层间距d002减小,微晶尺寸Lc增大;材料未经热处理时,纤维与基体间界面结合较强,抗弯强度较高,弯曲断口较为平整,具有脆性断裂特征;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基体收缩,纤维与基体间界面结合减弱,抗弯强度减小,弯曲断口纤维拔出较长,材料具有韧性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处理温度 中间相沥青 力学性能
下载PDF
Ti/IrO_2涂层阳极热氧化处理温度的选择 被引量:9
19
作者 潘会波 刘宏 焦文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0-52,共3页
结合铝的表面处理和铜的生箔对阳极的要求,针对Ti/IrO2阳极,用热差分析、电极极化、X光衍射及强化寿命试验,研究了热氧化处理温度对阳极的热分析曲线、电极电位、相结构和强化寿命的影响。在30%H2SO4(质量比),4... 结合铝的表面处理和铜的生箔对阳极的要求,针对Ti/IrO2阳极,用热差分析、电极极化、X光衍射及强化寿命试验,研究了热氧化处理温度对阳极的热分析曲线、电极电位、相结构和强化寿命的影响。在30%H2SO4(质量比),4A/cm2,40℃±5℃下的强化寿命实验表明:小于500℃时,阳极的寿命受涂层的溶蚀控制。大于600℃,阳极的破坏形式以涂层脱落为主,而涂层在500℃~600℃之间处理的阳极的强化寿命最长,Ti/IrO2涂层阳极的热氧化处理温度以500℃~600℃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 阳极 热氧化处理温度 氧化钌 氯碱工业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炭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肖春 侯卫权 +2 位作者 邹武 刘建军 于玲 《炭素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5-18,共4页
在不同温度下对3K聚丙烯腈基炭纤维进行了高温处理,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炭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炭纤维线密度下降,微晶层间距缩小,碳含量、微晶尺寸和拉伸模量得以提高。高温处理导致炭纤维拉伸强... 在不同温度下对3K聚丙烯腈基炭纤维进行了高温处理,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炭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炭纤维线密度下降,微晶层间距缩小,碳含量、微晶尺寸和拉伸模量得以提高。高温处理导致炭纤维拉伸强度发生较大损失,在本次试验中,在不同的热处理温度下,纤维强度下降的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理温度 炭纤维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