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8篇文章
< 1 2 1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技术治疗颈动脉次全闭塞伴远端完全塌陷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张建彬 陈洁 +2 位作者 贺斌 刘鹏 叶志东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复合技术治疗颈动脉次全闭塞(carotid artery near-occlusion,CNO)伴远端完全塌陷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中日友好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接受复合技术治疗的45例CNO伴远端完全塌陷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 目的探讨复合技术治疗颈动脉次全闭塞(carotid artery near-occlusion,CNO)伴远端完全塌陷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中日友好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接受复合技术治疗的45例CNO伴远端完全塌陷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患者术中均未使用转流管,32例使用人工血管补片,2例使用颈外静脉补片,11例未使用补片。29例患者内膜剥脱后颈动脉血运重建满意,未行进一步治疗;16例行普通球囊扩张;均未行支架植入。患者围手术期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6.66%(3例),包括1例心肌梗死,2例同侧脑卒中,术后高灌注综合征发生率8.88%,无严重颅神经损伤发生。患者术后1年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13.2%(6例),2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其中1例死亡;1例术后6个月发生同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结论复合技术治疗CNO伴远端完全塌陷可以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次全闭塞 复合技术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下载PDF
复合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急性血栓形成的单中心结果分析
2
作者 曾彦彰 袁平 +7 位作者 何强 李应龙 潘扬 杨岱 姜庆 赵玮 李彪 曾硕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初步分析复合技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急性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采用外科手术联合腔内治疗的29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急性血栓形成患者的围术期资料和随访结果。结... 目的初步分析复合技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急性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采用外科手术联合腔内治疗的29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急性血栓形成患者的围术期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技术成功率为96.6%,围术期死亡2例,死亡率6.9%,术后截肢率6.9%,无出血事件及感染。患者随访1~4年,5例患者出现再狭窄,3例行再次干预,无疾病或手术相关死亡病例。结论复合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急性血栓形成安全且有效,在临床上可作为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技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急性血栓形成
下载PDF
复合技术在主动脉弓部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李玥锦 肖乐 +8 位作者 王江辉 盛萍 孔瑞泽 王勇志 李玉 李郭三 卢洪巧 刘彧 龚昆梅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4期355-360,共6页
主动脉弓相对局限的空间内聚集了供应头颈部的重要弓上分支血管,且弓部形态解剖多变,血流动力学复杂,剪切力高,部分病例可能合并多种疾病,导致主动脉弓部疾病的复杂性和手术技术的多样性,治疗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和挑战性。目前针对累及弓... 主动脉弓相对局限的空间内聚集了供应头颈部的重要弓上分支血管,且弓部形态解剖多变,血流动力学复杂,剪切力高,部分病例可能合并多种疾病,导致主动脉弓部疾病的复杂性和手术技术的多样性,治疗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和挑战性。目前针对累及弓部的主动脉Stanford A型夹层、复杂Stanford B型夹层以及主动脉弓部瘤的常用治疗方式包括外科开放手术行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全血管腔内修复技术和复合主动脉弓部修复(hybrid arch repair,HAR)。自2002年报告首例分阶段HAR以来,这种弓上去分支联合腔内移植物植入的技术已在可行性和安全性方面得到证实,尤其针对高风险主动脉病变患者展现出优势,得到高度关注并发展迅猛。本文从HAR类型、优势、技术衍生、与传统开放手术的对比和常见并发症等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相关内容介绍本中心的诊治经验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开放手术 主动脉病变 主动脉弓部 常见并发症 复合技术 血流动力学 分支血管 诊治经验
下载PDF
复合技术在针刺非织造布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欧为兴 《丝网印刷》 2023年第18期32-34,共3页
通过针刺法同其他织物复合叠加,研究开发各种各样的新产品。探索针刺复合非织造布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针对针刺复合工艺生产过程难点、质量因素进行分析控制,提出解决办法,旨在更好地提高针刺复合产品质量,推动复合型的针刺非织造布... 通过针刺法同其他织物复合叠加,研究开发各种各样的新产品。探索针刺复合非织造布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针对针刺复合工艺生产过程难点、质量因素进行分析控制,提出解决办法,旨在更好地提高针刺复合产品质量,推动复合型的针刺非织造布作用在行业的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技术 非织造布 生产流程
下载PDF
基于界面复合技术的新型铜铝过渡线夹设计研究
5
作者 杨帆 方健 +2 位作者 刘振东 刘桑瑜 王鹏宇 《电力设备管理》 2023年第1期75-77,共3页
随着电网的进一步发展,对电力设备运行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铜铝过渡线夹作为常用的电力连接金具,其发热以及断裂所导致的故障失效是近些年困扰运维人员的重点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文讨论全生命周期下铜铝过渡线夹的损伤机制,分... 随着电网的进一步发展,对电力设备运行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铜铝过渡线夹作为常用的电力连接金具,其发热以及断裂所导致的故障失效是近些年困扰运维人员的重点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文讨论全生命周期下铜铝过渡线夹的损伤机制,分析市面典型铜铝过渡线夹普遍存在的界面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界面复合技术的新型铜铝过渡线夹设计方案,从制备方法、结构等方面论证了新型线夹的可靠性和优越性。本文提出的新型铜铝过渡线夹可以更好地适应越来越严峻的电力设备运行环境,满足设备高可靠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铝过渡线夹 损伤机制 界面复合技术 复合
下载PDF
技术热点9 三合一无溶剂复合技术
6
作者 宋慧慧 《印刷技术》 2023年第1期19-19,共1页
自2021年4月广州通泽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泽公司”)在深圳国际橡塑展推出高位三合一无溶剂复合机以来,三合一无溶剂复合技术逐渐成为软包装行业关注的焦点,尤其在2022年引发行业热议。其实早在2015年通泽公司就启动了三合一无溶... 自2021年4月广州通泽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泽公司”)在深圳国际橡塑展推出高位三合一无溶剂复合机以来,三合一无溶剂复合技术逐渐成为软包装行业关注的焦点,尤其在2022年引发行业热议。其实早在2015年通泽公司就启动了三合一无溶剂复合技术的研发,2016年第一台平位三合一无溶剂复合机首次对外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合一 软包装行业 技术热点 无溶剂复合技术 国际橡塑展
下载PDF
超细粒子及其复合技术在冷气溶胶灭火剂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叶明泉 韩爱军 +1 位作者 马振叶 李凤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6-239,共4页
概述了冷气溶胶灭火技术的现状,对超细微粒及复合粒子冷气溶胶灭火剂的制备、性能指标及灭火效能进行了研究测试,研究表明,NH4 H2 PO4 超细粒子及NaHCO3/SiO2 复合粒子应用于冷气溶胶灭火剂是可行的。
关键词 超细粒子 复合技术 气溶胶 千粉灭火剂
下载PDF
金属层状复合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周俊杰 庞玉华 +1 位作者 苏晓莉 王敬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11期220-223,共4页
主要介绍了生产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主要方法。爆炸复合、轧制复合、爆炸+轧制复合是当前金属层状复合板的主要生产方法;逆向凝固法和电磁连铸法具有很大的优势,将成为大批量、连续化生产金属层状复合板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层状复合材料 复合技术 逆向凝固 电磁连铸
下载PDF
电弧离子镀与磁控溅射复合技术制备Ti/TiN/TiAlN复合涂层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启沛 钟喜春 +4 位作者 李春明 郭燕伶 余赟 焦东玲 匡同春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5-200,共6页
采用磁控溅射和电弧离子镀技术,在高速钢基体上制备了Ti/TiN/TiAlN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微米划痕仪等方法研究了镀覆条件对复合涂层的形貌、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镀镀覆的过渡... 采用磁控溅射和电弧离子镀技术,在高速钢基体上制备了Ti/TiN/TiAlN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微米划痕仪等方法研究了镀覆条件对复合涂层的形貌、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镀镀覆的过渡层对磁控溅射涂层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例如,新开发的AIP+MS技术制备的复合膜比AIP或MS技术制备的薄膜具有更高的硬度、更好的耐磨性能、更光滑的表面和更强的膜基结合力(大于30N)。由于电弧离子镀TiN过渡层表面的"大颗粒"在磁控溅射沉积TiAlN薄膜时也会结晶长大,组织形貌与膜上的TiAlN相似,提高了其与周围薄膜的结合,电弧离子镀TiN过渡层表面的"大颗粒"负面效应大大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离子镀技术 磁控溅射技术 复合技术 结合力
原文传递
金属层状复合技术及其新进展 被引量:133
10
作者 于九明 孝云祯 +2 位作者 王群骄 方晓英 崔光洙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16,共5页
以低成本、高质量为中心,促进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和短流程化是近年来金属层状复合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金属层状复合技术的发展,着重阐明了具有高效、低耗、短流程特点的金属液。
关键词 液固相复合 金属复合材料 层状复合技术
下载PDF
新型热喷涂及其复合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克崧 刘敏 +2 位作者 邓春明 邓畅光 宋进兵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09年第9期1-8,共8页
热喷涂由于可以在基体上快速获得性能优良的涂层而受到人们广泛关注。针对研究热点冷喷涂技术、低压等离子喷涂薄涂层、液体热喷涂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做了详细介绍,同时也介绍了热喷涂与激光复合技术的一些研究进展。此外,对近年来热喷... 热喷涂由于可以在基体上快速获得性能优良的涂层而受到人们广泛关注。针对研究热点冷喷涂技术、低压等离子喷涂薄涂层、液体热喷涂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做了详细介绍,同时也介绍了热喷涂与激光复合技术的一些研究进展。此外,对近年来热喷涂领域中的新型喷涂设备的发展和前沿进行了文献综述,以期推动国内热喷涂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热喷涂技术 新型热喷涂设备 复合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纳米/微米粒子复合技术在火炸药中的应用(Ⅰ)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凤生 杨毅 +1 位作者 罗付生 刘宏芸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6-58,共3页
报道了利用纳米 /微米粒子复合技术制备纳米 /微米复合燃烧催化剂、氧化剂与可燃物复合粒子、催化剂与氧化剂复合粒子以及炸药复合粒子等过程中的子粒子与母粒子的粒子复合设计原理及实际应用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 ,为纳米及微米粒子在火... 报道了利用纳米 /微米粒子复合技术制备纳米 /微米复合燃烧催化剂、氧化剂与可燃物复合粒子、催化剂与氧化剂复合粒子以及炸药复合粒子等过程中的子粒子与母粒子的粒子复合设计原理及实际应用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 ,为纳米及微米粒子在火炸药中的应用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米粒子复合技术 火炸药 子粒子 母粒子 选择原则
下载PDF
双金属管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上) 被引量:23
13
作者 郭明海 刘俊友 +1 位作者 庞于思 王黎晖 《钢管》 CAS 2013年第1期11-16,共6页
介绍了国内外双金属管的发展现状,各种复合技术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其优缺点。重点从技术优势、创新性、应用种类等方面对离心工艺冶金熔合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离心铸造复合管坯容易出现的缺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对离心铸造... 介绍了国内外双金属管的发展现状,各种复合技术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其优缺点。重点从技术优势、创新性、应用种类等方面对离心工艺冶金熔合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离心铸造复合管坯容易出现的缺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对离心铸造冶金熔合技术的发展前景和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管 复合技术 机械复合 冶金复合 离心铸造 冶金熔合
下载PDF
复合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斐 刘俊超 +4 位作者 王洛波 丁语 李攀峰 李阳 王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08-1310,共3页
目地:探讨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的治疗手段及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用复合技术对30例(30条患肢)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患者行血运重建,30例患者均行血管腔内技术,20例行动脉内膜剥脱术,10例行动脉取栓术,8例加行股深动脉... 目地:探讨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的治疗手段及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用复合技术对30例(30条患肢)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患者行血运重建,30例患者均行血管腔内技术,20例行动脉内膜剥脱术,10例行动脉取栓术,8例加行股深动脉成形术。观察技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12个月,观察整体通畅率和救肢率。结果:技术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0%(9/30)。术后2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症状改善,临床成功率为96.67%,踝肱指数平均提高了0.37±0.19(P〈0.05)。术后6、12个月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0%和73%,12个月救肢率为97.67%。结论:复合技术治疗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具有较高的短-中期通畅率和救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 复合技术 通畅率
下载PDF
无机纳米粒子/丁苯胶乳复合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书忠 马毅璇 +2 位作者 胡福增 赵小龙 刘昌胜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37-441,446,共6页
 研究了无机纳米粒子/丁苯胶乳的复合技术。用脂肪酸对纳米粒子进行了表面改性,使之均匀分散在丁苯胶乳中。用红外、吸油性、润湿试验等方法对改性纳米微粒进行了表征。纸张涂布和老化试验证明,纳米碳酸钙和纳米氧化锌具有优良的隔热效...  研究了无机纳米粒子/丁苯胶乳的复合技术。用脂肪酸对纳米粒子进行了表面改性,使之均匀分散在丁苯胶乳中。用红外、吸油性、润湿试验等方法对改性纳米微粒进行了表征。纸张涂布和老化试验证明,纳米碳酸钙和纳米氧化锌具有优良的隔热效果,纳米氧化锌还有很好的防紫外老化功能。对以纳米TiO2为核,包覆苯丙共聚物的乳液聚合也作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技术 无机纳米粒子 表面处理 丁苯胶乳 乳液聚合 纳米材料 复合材料 碳酸钙 氧化锌
下载PDF
一站式复合技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沈刘忠 胡盛寿 +4 位作者 徐波 吴永健 吕锋 熊辉 李立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比较一站式复合技术与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不同风险层次冠脉多支病变的中远期临床治疗结果,探讨一站式复合技术最佳临床应用指征。方法:自2007-06至2010-12在阜外医院接受一站式复合冠脉血运... 目的:比较一站式复合技术与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不同风险层次冠脉多支病变的中远期临床治疗结果,探讨一站式复合技术最佳临床应用指征。方法:自2007-06至2010-12在阜外医院接受一站式复合冠脉血运重建术的冠脉多支病变患者共141例(一站式复合技术组)。同期共5 797例多支病变患者行CABG,4 254例多支病变患者行PCI,对术前主要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倾向性评分,采用最邻近配比法各选择141例CABG患者(CABG组)及PCI患者(PCI组)与一站式复合技术组患者进行1:1配对。应用Euro SCORE及SYNTAX评分对采用三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患者进行风险分层(Euro SCORE低危患者≤2分,中危患者3~5分,高危患者≥6分;SYNTAX评分低危患者≤24分,中危患者25~29分,高危患者≥30分),分别比较采用3种不同再血管化治疗方式的Euro SCORE低、中、高危患者及SYNTAX评分低、中、高危患者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至2015-01,平均随访时间为4.5年。一站式复合技术组总体MACCE发生率(9.9%)显著低于PCI组(27.7%,P<0.001),但与CABG组(19.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0)。采用Euro SCORE对三组患者进行风险分层后,在Euro SCORE低危及中危患者中,一站式复合技术组MACCE发生率与CABG组、PC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Euro SCORE高危患者中,一站式复合技术组MACCE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ABG组(P=0.017)和PCI组(P<0.001)。采用SYNTAX评分对三组患者进行风险分层,在SYNTAX评分低危及中危患者中,一站式复合技术组MACCE发生率与CABG组、PC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SYNTAX评分高危患者中,一站式复合技术组MACCE发生率显著低于PCI组(P<0.001),与CABG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5)。结论:一站式复合技术治疗不同风险层次冠脉多支病变均取得了较好中远期临床效果,对于临床上具有常规再血管化治疗高危因素的患者,一站式复合技术提供了另一种安全可行的再血管化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一站式复合技术 EUROSCORE SYNTAX评分
下载PDF
三元乙丙橡胶内绝热层与纤维织物复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南博华 王红丽 +1 位作者 张崇耿 张新航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62,共4页
研究了三元乙丙橡胶内绝热层分别与高硅氧纤维、芳纶纤维及碳纤维织物复合后绝热层的烧蚀性能。结果表明:绝热层与纤维织物复合可以提高绝热层的烧蚀性能;在这三种复合方法中,前两种织物分别铺设在绝热层表面的烧蚀性能优于将织物铺设... 研究了三元乙丙橡胶内绝热层分别与高硅氧纤维、芳纶纤维及碳纤维织物复合后绝热层的烧蚀性能。结果表明:绝热层与纤维织物复合可以提高绝热层的烧蚀性能;在这三种复合方法中,前两种织物分别铺设在绝热层表面的烧蚀性能优于将织物铺设在绝热层内部,后一种织物铺设在绝热层内部的烧蚀性能优于将织物铺设在绝热层表面;相比较而言,加入芳纶纤维织物绝热层的烧蚀性能最好,碳纤维织物绝热层的次之,高硅氧纤维织物绝热层的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绝热层 纤维织物 复合技术
下载PDF
超细粒子复合技术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杨毅 李凤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5-37,共3页
较全面、系统地综述了有关超细柱子(微米、纳米级)的复合技术,并按复合反应形式不同将其分类为物理复合法及化学复合法。同时对国内外近年来较新的复合技术(及设备)进行了介绍和说明,并对复合过程中一些需要注意的基本问题也作了简单的... 较全面、系统地综述了有关超细柱子(微米、纳米级)的复合技术,并按复合反应形式不同将其分类为物理复合法及化学复合法。同时对国内外近年来较新的复合技术(及设备)进行了介绍和说明,并对复合过程中一些需要注意的基本问题也作了简单的综述。另外,还阐述了粉末复合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粒子 复合 粒子复合技术 物理复合 化学复合
下载PDF
生物活性陶瓷-聚合物生物材料的复合技术 被引量:4
19
作者 付涛 于德梅 徐可为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08-111,共4页
介绍了目前生物活性陶瓷和聚合物生物材料的常用复合技术 ,以及所得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生物学性能及其临床应用情况。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生物陶瓷 生物高分子 复合技术
下载PDF
金属层状材料的复合技术及其新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潘晓亮 高芝 +1 位作者 谢世坤 左孝青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13,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生产金属层状材料的复合技术及其优缺点,介绍了几种高效、低耗、短流程的制备金属层状材料的新技术,分析了金属层状材料复合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金属层状材料 复合技术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