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1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升机典型金属化复合材料电特性研究
1
作者 王阳 谷京东 《中国科技信息》 2025年第3期54-57,共4页
1背景复合材料因其质量轻、强度高、抗疲劳,设计性强易于实现结构的同时与功能进行一体化设计,国内外飞行器对复合材料的使用从非承力件到承力件至乃至全机身应用,复合材料应用飞行器减重,从而达到了减少燃油消耗增加航行时长;且复合材... 1背景复合材料因其质量轻、强度高、抗疲劳,设计性强易于实现结构的同时与功能进行一体化设计,国内外飞行器对复合材料的使用从非承力件到承力件至乃至全机身应用,复合材料应用飞行器减重,从而达到了减少燃油消耗增加航行时长;且复合材料的强度高特点可提高飞行器的抗坠毁性能;航空航天发展与复合材料发展相互促进发展,现今飞行器结构早已广泛应用复合材料。目前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因其低制作成本广泛使用率比较高的是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等材料,但传统的热固性复合材料已渐渐无法满足航空航天领域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要求,热塑性复合材料因其高抗冲击和损伤容限、高韧性、良好的耐环境性、预浸料无需低温存储等特点引起了广泛关注,如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GFRTP);而新型飞行器的研究也会引起新型复合材料的研究,如高超声速飞行器缟素飞行时产生的气动加热会使飞行器内部产生热应力从而使飞行器结构强度受损,因此对其需要提供很好的热防护,这就引起了对超高温复合材料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应用 承力件 热塑性复合材料 热固性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预浸料 金属化 电特性
下载PDF
泡沫镍/树脂多孔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和比强度
2
作者 刘培生 程瑜扬 +2 位作者 程伟 陈斌 李翔宇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58,共6页
对泡沫镍(平均孔径约为2.7 mm,孔隙率为93.1%)孔棱进行环氧树脂覆层复合,获得孔棱呈复层结构的泡沫镍/树脂多孔复合材料。对所得复合样品进行压缩性能实验,重点分析复合体的机械强度。结果表明:复合样品的压缩强度和比强度均显著高于原... 对泡沫镍(平均孔径约为2.7 mm,孔隙率为93.1%)孔棱进行环氧树脂覆层复合,获得孔棱呈复层结构的泡沫镍/树脂多孔复合材料。对所得复合样品进行压缩性能实验,重点分析复合体的机械强度。结果表明:复合样品的压缩强度和比强度均显著高于原泡沫镍。当泡沫镍(体密度ρr约0.6 g·cm^(-3))施加覆层制成泡沫镍/树脂复合样品(体密度约0.72~0.82 g·cm^(-3))后,其压缩强度从0.75 MPa提高到2.24~2.68 MPa,其对应比强度从1.23 MPa·cm^(3)·g^(-1)提高到3.09~3.27 MPa·cm^(3)·g^(-1)。复合样品的压缩强度与孔隙率符合基于八面体模型理论得出的对应数理关系。根据对应力学模型可知,复合样品整体失效由孔棱芯部优先破坏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泡沫金属 多孔复合材料 泡沫金属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压缩强度
下载PDF
《纤维复合材料》学术论文征稿
3
《纤维复合材料》 2025年第1期I0002-I0002,共1页
《纤维复合材料》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优秀学术期刊。《纤维复合材料》于1984年创刊,由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国家树脂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主要刊登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 《纤维复合材料》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优秀学术期刊。《纤维复合材料》于1984年创刊,由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国家树脂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主要刊登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与技术论文。经过近50年的发展,《纤维复合材料》已发展成为中国复合材料行业广泛认可的技术交流平台和宣传平台,积极推动了中国复合材料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基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纤维复合材料 优秀学术期刊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论文征稿 玻璃钢 技术交流平台
下载PDF
碳纤维对纸基复合材料的导电及导热性能影响
4
作者 吴正滢 夏晨斌 +6 位作者 麦顺恒 黄东 吴晃 陶紫怡 王宜 龙金 胡健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1期62-68,共7页
以碳纤维作为功能纤维,以间位芳纶为基体,通过造纸湿法成形工艺制备了具有导电和导热功能的纸基复合材料,研究了通用型PAN基碳纤维(F1)、石墨型PAN基碳纤维(F2)和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F3)对纸基复合材料电导率和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研... 以碳纤维作为功能纤维,以间位芳纶为基体,通过造纸湿法成形工艺制备了具有导电和导热功能的纸基复合材料,研究了通用型PAN基碳纤维(F1)、石墨型PAN基碳纤维(F2)和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F3)对纸基复合材料电导率和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碳纤维长度为6 mm,且以单位体积内碳纤维根数表示纸基复合材料中碳纤维含量时,添加F1、F2、F3三种碳纤维的纸基复合材料的电导率逾渗阈值接近,分别为0.9×10^(4)根·cm^(-3)、1.2×10^(4)根·cm^(-3)、1.1×10^(4)根·cm^(-3)。当F3型碳纤维含量为8×10^(4)根·cm^(-3)时,纸基复合材料的面内导热系数可达到1.06 W·m^(-1)·K^(-1),而由于纸基复合材料厚度方向存在大量热界面,厚度方向导热系数随碳纤维种类和含量变化不明显,均为0.03~0.05 W·m^(-1)·K^(-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纸基复合材料 导电复合材料 导热复合材料
原文传递
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湿法缠绕用树脂的研制及其界面性能
5
作者 王志增 陈艳 +4 位作者 张昊 孟祥武 王明 肖亚超 郑志才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1,共7页
为满足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的制备需求,本文以多官能团环氧树脂为基体,以自制混合胺类为固化剂,研制出一种黏度低、适应期长、耐热性能好以及界面性能优异的环氧树脂体系。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全自... 为满足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的制备需求,本文以多官能团环氧树脂为基体,以自制混合胺类为固化剂,研制出一种黏度低、适应期长、耐热性能好以及界面性能优异的环氧树脂体系。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全自动光学接触角测量仪以及界面性能测试仪对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以及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树脂体系在室温下8 h黏度为800 mPa·s左右,浇铸体力学性能优异,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190℃。界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树脂基体对碳纤维具有良好的浸润性,能够较好地发挥出碳纤维的高强度特性。T700碳纤维NOL环拉伸强度为2358 MPa,满足了树脂复合材料缠绕构件在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上的工艺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缠绕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 碳纤维复合材料 界面性能
下载PDF
环境温度对二维编织SiC/SiC复合材料拉-拉疲劳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陈易诚 邓杨芳 +3 位作者 王红彬 于国强 高希光 宋迎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3,104,共7页
为了研究环境温度对陶瓷基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在室温和800℃、1000℃、1200℃氩气环境下开展了二维编织SiC/SiC复合材料的拉-拉疲劳实验。获取了四种温度条件下二维编织SiC/SiC复合材料的S-N曲线。基于实验结果分析了室温环境与高... 为了研究环境温度对陶瓷基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在室温和800℃、1000℃、1200℃氩气环境下开展了二维编织SiC/SiC复合材料的拉-拉疲劳实验。获取了四种温度条件下二维编织SiC/SiC复合材料的S-N曲线。基于实验结果分析了室温环境与高温环境下材料疲劳特性的差异以及材料疲劳极限随实验温度的变化规律。在光学显微镜下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试件断口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800℃以上高温氩气环境下二维编织SiC/SiC复合材料的疲劳极限应力要大幅低于室温环境,并且800℃、1000℃、1200℃三种温度下材料的疲劳极限应力呈现出随温度升高而阶梯下降的规律。室温环境下材料失效前的最大应变在0.41%左右,800℃~1200℃范围内材料失效前的最大应变在0.2%左右。高温条件下疲劳断裂试件断口纤维拔出现象较室温试件明显,并且纤维拔出程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剧。实验结果证明在惰性气体环境下温度仍对二维编织SiC/SiC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最大应变数据可用于判断材料的疲劳损伤程度。高温条件下二维编织SiC/SiC复合材料内部界面性能会出现衰退导致材料的疲劳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陶瓷基复合材料 二维编织SiC/SiC复合材料 疲劳性能 断口形貌
下载PDF
聚合物基陶瓷化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贾晓莹 李博弘 +2 位作者 徐晓沐 徐鑫 关悦瑜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18期48-50,53,共4页
聚合物基陶瓷化复合材料具有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无机陶瓷的优异性能,可在高温下变成多孔结构和冲击陶瓷层,陶瓷层可阻碍热量传递,隔离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因此具有很好的阻燃和耐火作用,是一种新型耐火和耐高温材料。介绍了聚合物基陶瓷... 聚合物基陶瓷化复合材料具有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无机陶瓷的优异性能,可在高温下变成多孔结构和冲击陶瓷层,陶瓷层可阻碍热量传递,隔离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因此具有很好的阻燃和耐火作用,是一种新型耐火和耐高温材料。介绍了聚合物基陶瓷化复合材料的组成及其陶瓷化机理,综述了聚合物基陶瓷化复合材料的分类,包括橡胶类陶瓷化复合材料、乙烯聚合物基陶瓷化复合材料、环氧树脂基陶瓷化复合材料、酚醛树脂基陶瓷化复合材料等。未来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提高陶瓷填料与树脂基体的相容性、制备高效阻燃剂和高效陶瓷化体系的设计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化 橡胶类陶瓷化复合材料 乙烯聚合物基陶瓷化复合材料 环氧树脂基陶瓷化复合材料 酚醛树脂基陶瓷化复合材料
下载PDF
埃洛石纳米管/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综合实验设计
8
作者 田月兰 王素娟 +3 位作者 白利斌 宋洪赞 武永刚 赵洪池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6-211,共6页
围绕新材料领域的前沿研究热点及科研成果设计了埃洛石纳米管/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综合实验项目。该实验项目以复合材料制备、表征测试和应用为主线,模拟科研工作的全过程。通过该综合实验,学生能够了解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熟悉埃洛石... 围绕新材料领域的前沿研究热点及科研成果设计了埃洛石纳米管/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综合实验项目。该实验项目以复合材料制备、表征测试和应用为主线,模拟科研工作的全过程。通过该综合实验,学生能够了解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熟悉埃洛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能特点,掌握复合材料的研发思路。该综合实验设计方案注重训练学生对多学科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和探究兴趣,培养科研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洛石纳米管 酚醛树脂 复合材料 综合实验
下载PDF
高温环境下2.5D针刺C/SiC复合材料失效机理及多尺度失效分析方法研究
9
作者 陈亮 孟琳书 +6 位作者 张音旋 王广帅 曹奇凯 赵铭卓 吴涛 高希光 宋迎东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针对2.5D针刺C/SiC复合材料的失效破坏进行了试验和仿真计算研究。开展了室温、500℃、1000℃无氧环境下0°层、网胎层材料的拉伸、压缩破坏试验以及2.5D针刺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压缩和弯曲破坏试验,并利用电子显微镜对试验件断... 针对2.5D针刺C/SiC复合材料的失效破坏进行了试验和仿真计算研究。开展了室温、500℃、1000℃无氧环境下0°层、网胎层材料的拉伸、压缩破坏试验以及2.5D针刺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压缩和弯曲破坏试验,并利用电子显微镜对试验件断口进行观察,分析了2.5D针刺C/SiC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损伤模式和失效机理。基于试验数据与观察结果,建立了通过单一铺层性能参数获取宏观针刺元件力学性能的方法,并依据多尺度理论和渐进损伤方法,借助Abaqus子程序二次开发进行了针刺C/SiC复合材料强度仿真分析。仿真预测的应力分布、失效模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采用最大应变准则的强度预测精度可达94.7%,验证了分析方法在室温与高温环境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IC复合材料 多尺度分析 性能预测 失效分析
下载PDF
碳纤维织物复合材料裂纹扩展特性的介观尺度有限元分析
10
作者 王汜辛 闫永杰 倪庆清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8,共10页
为了探寻织物结构复合材料面内裂纹扩展抵抗机理,真实地反应出碳纤维织物复合材料裂纹扩展特性,建立了含有铺层结构与平纹结构碳纤维复合材料介观尺度模型,使用了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复合材料面内裂纹扩展行为分析。结果... 为了探寻织物结构复合材料面内裂纹扩展抵抗机理,真实地反应出碳纤维织物复合材料裂纹扩展特性,建立了含有铺层结构与平纹结构碳纤维复合材料介观尺度模型,使用了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复合材料面内裂纹扩展行为分析。结果表明:平纹结构裂纹扩展能量密度为1.69 J/mm^(3),0°/90°铺层复合材料裂纹扩展能量密度为1.47 J/mm^(3),平纹结构复合材料的裂纹扩展抵抗能力相比0°/90°铺层提升约15%,平纹结构及0°/90°铺层复合材料的应力集中系数分别为7.6和12.1。通过有限元分析与非接触式全场应变测量实验结果对比,证实了有限元分析裂纹扩展与实验裂纹扩展的趋势一致。另外,还明确了经纬纱承载的应力分布及经纬纱交叉处载荷传递机理,并发现织物一体结构具备更好的裂纹扩展抵抗力。研究结果可为纺织复合材料裂纹扩展有限元分析及其裂纹扩展性能与寿命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纹织物复合材料 铺层复合材料 织物结构 裂纹扩展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不同构型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11
作者 滕杰 邹文广 +4 位作者 张艳 梁哲宇 蒋福林 傅定发 杨光剑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185,共9页
采用喷雾造粒与放电等离子烧结法,成功制备了具有双重网络结构的纳米SiC颗粒/晶须混杂增强8009Al/6061Al复合材料(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 with dual network structure,AMC-DNC),并同时制备SiC增强相在8009Al/6061Al基体中均匀分布... 采用喷雾造粒与放电等离子烧结法,成功制备了具有双重网络结构的纳米SiC颗粒/晶须混杂增强8009Al/6061Al复合材料(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 with dual network structure,AMC-DNC),并同时制备SiC增强相在8009Al/6061Al基体中均匀分布的复合材料(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with uniform structure,AMC-US).本研究对两种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深入探讨.测定了AMC-DNC和AMC-US在不同载荷和转速下的摩擦系数与磨损率,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磨损形貌,深入分析了双重网络结构对复合材料磨损机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的AMC-DNC和AMC-US的致密度分别高达98.1%和99.2%.在低载荷、低转速条件下,AMC-DNC的主要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其中颗粒的脱离导致氧化膜破裂,进而造成材料表面损伤.而在较高载荷和较高转速条件下,磨损机制转变为剥层磨损.在相同的摩擦磨损实验条件下,AMC-DNC展现出优于AMC-US的摩擦磨损性能,表明双重网络构型的设计在提升复合材料耐磨性能方面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双重网络结构 放电等离子烧结 摩擦磨损
下载PDF
热压烧结制备TiC/Cu复合材料的热膨胀性能
12
作者 张剑平 孙涛 +1 位作者 罗军明 徐吉林 《材料热处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0,共7页
采用热压烧结制备了TiC10 vol%/Cu复合材料,分别分析了TiC化学镀铜改性和原位形成对TiC/Cu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固态下TiC颗粒原位形成机制。结果表明:TiC颗粒不经过敏化和活化处理同样可以获得较好的镀铜效果,既降低了镀铜成本,... 采用热压烧结制备了TiC10 vol%/Cu复合材料,分别分析了TiC化学镀铜改性和原位形成对TiC/Cu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固态下TiC颗粒原位形成机制。结果表明:TiC颗粒不经过敏化和活化处理同样可以获得较好的镀铜效果,既降低了镀铜成本,又避免了杂质元素的掺入;固态原位形成TiC的大小与分布受石墨粉的大小和分布控制,而TiC颗粒的形成过程受Ti原子扩散所控制;原位形成的TiC/Cu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致密度和较低的膨胀系数,但导电率要低于化学镀铜TiC试样,同时,TiC经化学镀铜处理后,同样可以显著降低复合材料的膨胀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烧结 铜基复合材料 TIC 微观结构 热膨胀性能
原文传递
碳-玻璃纤维夹层泡沫缝合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
13
作者 毛丽贺 朱佳琦 +3 位作者 陈利 焦亚男 鲁吉文 孙荣庆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4,22,共8页
针对夹层泡沫复合材料在弯曲载荷下易分层失效的问题,通过缝合技术来增强其弯曲性能。通过实验方法研究缝合密度和面板厚度对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有限元模拟分析弯曲过程渐进损伤。结果表明:碳-玻璃纤维夹层泡沫缝合复合材料... 针对夹层泡沫复合材料在弯曲载荷下易分层失效的问题,通过缝合技术来增强其弯曲性能。通过实验方法研究缝合密度和面板厚度对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有限元模拟分析弯曲过程渐进损伤。结果表明:碳-玻璃纤维夹层泡沫缝合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与缝合密度和面板厚度呈正比关系。当缝合密度为10 mm×10 mm、面板厚度为5层时,试样弯曲性能最优,弯曲强度达到73 MPa,弯曲模量为4.19 GPa,弯曲刚度为4.01×10^(6)N·mm^(2);碳-玻璃纤维夹层泡沫缝合复合材料弯曲破坏形貌主要表现为上面板凹陷、下面板断裂、泡沫发生压缩变形和剪切破坏现象,缝线树脂柱出现抽拔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泡沫复合材料 缝合 弯曲性能 破坏形貌 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航空复合材料结构制造缺陷超声检测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振 许昊润 +3 位作者 倪福鹏 徐海锋 杨伟东 李岩 《力学季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共19页
随着复合材料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和民航对经济性要求的不断提高,轻质高强复合材料结构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已从薄壁次承力结构逐步扩展到大厚度、变截面的主承力结构.这些复杂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广泛应用对其制造可靠性验证提出了更高要... 随着复合材料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和民航对经济性要求的不断提高,轻质高强复合材料结构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已从薄壁次承力结构逐步扩展到大厚度、变截面的主承力结构.这些复杂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广泛应用对其制造可靠性验证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由于层状各向异性以及航空结构外形的复杂性,主承力复合材料结构制造过程中易出现分层、孔隙、纤维褶皱及树脂富集等缺陷,这些微观结构异常将显著劣化构件的宏观力学性能.超声检测技术凭借其高穿透性、高灵敏度和良好的适用性,成为航空复合材料结构缺陷检测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介绍了航空复合材料结构制造缺陷的类型及特征,重点分析了孔隙、分层、纤维褶皱和树脂富集等缺陷的成因及其对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接着,评述了近年来超声检测技术在层合薄板及大厚度复合材料结构中对单一制造缺陷和混合缺陷的检测研究进展.随后,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复合材料结构缺陷诊断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当前航空复合材料结构超声检测技术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复合材料 制造可靠性 混合缺陷 大厚度 超声检测
原文传递
植物基磁性复合材料对染料吸附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胡芳 张顺宝 +2 位作者 董旭 郑顺姬 赵红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4-217,228,共5页
植物基磁性复合材料是将磁性纳米粒子与植物基原料相结合的复合材料,具有可持续性、经济性、环境友好性、能够与污染物相互作用的表面活性位点的多功能性,以及易于从水介质中磁分离的优势。综述了植物基磁性复合材料的种类、制备方法及... 植物基磁性复合材料是将磁性纳米粒子与植物基原料相结合的复合材料,具有可持续性、经济性、环境友好性、能够与污染物相互作用的表面活性位点的多功能性,以及易于从水介质中磁分离的优势。综述了植物基磁性复合材料的种类、制备方法及对染料的吸附性能;概述了植物基磁性复合材料对于染料的吸附等温线模型、吸附动力学模型的分析结果;阐述了植物基磁性复合材料对染料的吸附机理。在合成工艺、系统评估环境风险和工业化应用需解决的问题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基磁性复合材料 磁性纳米粒子 吸附剂 染料
原文传递
PI气凝胶/芳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燃隔热性能
16
作者 廖喜林 丁娜 +2 位作者 刘淑萍 王慧萍 刘让同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聚酰亚胺(PI)是一类主链含酰亚胺基团的大分子聚合物,具有高力学性能、低导热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被广泛用作微电子、个人热管理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隔热材料。为拓展PI气凝胶材料在热防护服领域的应用,选用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和4,4... 聚酰亚胺(PI)是一类主链含酰亚胺基团的大分子聚合物,具有高力学性能、低导热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被广泛用作微电子、个人热管理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隔热材料。为拓展PI气凝胶材料在热防护服领域的应用,选用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为单体合成了聚酰胺酸,再用三乙胺和丙酮进行后处理得到聚酰胺酸盐(PAAs),并以芳纶毡为增强纤维,采用冷冻干燥与热亚胺化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不同PAAs固含量的PI气凝胶/芳纶复合材料。通过调控PAAs的固含量,研究了其对复合材料形貌、分子结构、阻燃性能、隔热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AAs固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内部形成了更为致密的三维网络结构,有效锁定了纤维间的空气层,从而显著提升了隔热性能。其中,PAAs固含量为2.0 g的PI气凝胶/芳纶复合材料在氮气气氛下800℃时的残炭率达到44.8%,极限氧指数为31.6%,垂直燃烧测试中炭化长度仅为1.0 cm,展现出良好的阻燃特性;同时,该样品可有效隔绝232.6℃的高温,总热释放量低至8.5 kJ/g,表明其具有出色的热防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气凝胶 芳纶纤维 阻燃性能 隔热性能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平纹增强热塑性PPS复合材料耐介质老化行为研究
17
作者 王前文 张发 +1 位作者 陆振乾 周红涛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6,共7页
为研究平纹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耐流体介质的老化行为,采用热模压工艺制备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平纹织物增强聚苯硫醚(PPS)复合材料,不同角度铺贴后热模压工艺进行成型。选取水、液压油、磷酸酯液压油/水混合液、燃油、丁酮5种液体,将复合材... 为研究平纹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耐流体介质的老化行为,采用热模压工艺制备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平纹织物增强聚苯硫醚(PPS)复合材料,不同角度铺贴后热模压工艺进行成型。选取水、液压油、磷酸酯液压油/水混合液、燃油、丁酮5种液体,将复合材料分别在高温或常温下浸泡至饱和状态。结合大气环境构建交通运输领域常见的9种老化使用环境,以ASTM短梁剪切标准和面内剪切标准为依据,开展复合材料层间和面内剪切试验,评估其老化后性能衰退情况。结果显示,高温高湿环境对PPS复合材料层间和面内剪切性能均有明显的衰减作用,玻纤复材性能下降超50%,碳纤复材性能下降30%。液体介质浸透后,水对复合材料的强度影响最大,液压油、燃油和丁酮影响均较小,常温测试层间和面内剪切性能下降约10%。最后,老化机理分析可为热塑性复材应用场景开发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纹织物 热塑性 聚苯硫醚(PPS)复合材料 耐介质老化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风电叶片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8
作者 孙淑义 任晓萱 +3 位作者 吕亮亮 李畅 高旭东 李公平 《无损检测》 2025年第1期86-94,共9页
近年来,复合材料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风能领域已成为复合材料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受制作工艺与材料特性的影响,风电叶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缺陷,进而导致叶片受损,影响整机的正常运行。因此对风电叶片进行可靠有... 近年来,复合材料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风能领域已成为复合材料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受制作工艺与材料特性的影响,风电叶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缺陷,进而导致叶片受损,影响整机的正常运行。因此对风电叶片进行可靠有效的无损检测,是确保工作稳定性,降低维护成本,提高安全性的关键。结合复合材料在风能领域的应用现状,列举了叶片在生产加工、运行使用阶段的常见缺陷种类与特征,调研了近年来无损检测技术在风电叶片复合材料中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无损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并对风电叶片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复合材料 风电叶片 碳纤维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
下载PDF
ECAP对(0.5CNTs+0.5GNPs)/AZ31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吕亮亮 邱玺 +3 位作者 岳慧芳 周毅 周明扬 权高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46,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石墨烯(GNPs)与碳纳米管(CNTs)混杂增强AZ31镁基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等径通道角挤压(ECAP)对(GNPs+CNTs)/AZ31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CAP变形能显著细化该复合材料的晶粒,有效提升该复...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石墨烯(GNPs)与碳纳米管(CNTs)混杂增强AZ31镁基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等径通道角挤压(ECAP)对(GNPs+CNTs)/AZ31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CAP变形能显著细化该复合材料的晶粒,有效提升该复合材料致密度、显微硬度和强度,屈服强度提高的主导强化机制为细晶强化;除此之外,ECAP变形基本不改变该复合材料的断裂应变及断裂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径通道角挤压(ECAP) (GNPs+CNTs)/AZ31复合材料 细晶强化 断裂
原文传递
基于压电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飞机除冰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0
作者 张海波 罗江海 +5 位作者 徐志强 周鑫翊 马伟刚 王传民 姜胜林 谭划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0,66,共10页
飞机飞行过程中,悬浮的过冷水滴在飞机表面结冰,会严重影响飞机的飞行安全,除冰技术是提高飞机安全性能的重要方法。其中,压电除冰技术具有能耗低、结构简单的优点。本文综述了基于压电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飞机除冰技术,探讨了低频压电... 飞机飞行过程中,悬浮的过冷水滴在飞机表面结冰,会严重影响飞机的飞行安全,除冰技术是提高飞机安全性能的重要方法。其中,压电除冰技术具有能耗低、结构简单的优点。本文综述了基于压电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飞机除冰技术,探讨了低频压电共振除冰方法和高频超声波除冰法的原理、优缺点,总结了除冰系统中压电材料的发展,分析了传统含铅压电陶瓷、无铅压电陶瓷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展望了柔性压电复合材料在飞机除冰中的应用。制备大功率压电陶瓷与高性能压电复合材料将是飞机除冰技术中的两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为飞机除冰技术的改进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除冰 柔性压电复合材料 致动器 振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