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8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二指肠复合神经节细胞瘤/神经瘤-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
1
作者 郭思彤 孟轲 +1 位作者 杨星荣 陶娟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156-1161,共6页
十二指肠复合神经节细胞瘤/神经瘤-神经内分泌肿瘤(compositegangliocytoma/neuromaand neuroendocrinetumor,CoGNET)是一种较罕见的肿瘤。CoGNET先前被称为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gangliocytic paraganglioma,GP),在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神... 十二指肠复合神经节细胞瘤/神经瘤-神经内分泌肿瘤(compositegangliocytoma/neuromaand neuroendocrinetumor,CoGNET)是一种较罕见的肿瘤。CoGNET先前被称为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gangliocytic paraganglioma,GP),在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类中,其被重新命名。本文报告1例65岁CoGNET男性患者,因反酸、烧心伴便血就诊。术后病理显示肿物由梭形细胞、神经节细胞和上皮样细胞3种细胞成分组成。3种细胞成分具有不同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模式:梭形细胞示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 protein,NFP)(+),中枢神经特异蛋白(central nervous system specific protein,S-100)(+),与性别决定区域Y相关的高迁移率组盒蛋白10(sex deciding region y-box[SRY]-related high motility[HMG]-box 10,SOX10)(+);神经节细胞示NFP(+),S-100(+),SOX10(-);上皮样细胞示广谱细胞角蛋白(pan cytokeratin,AE1/AE3)(+),细胞黏附分子5.2(cell adhesion molecules 5.2,CAM5.2)(+),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嗜铬素A(chromograninA,CgA)(+),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GATA结合蛋白3(GATA binding protein 3,GATA-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分化抗原簇117(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17,CD117)(弱+)。病理诊断为CoGNET,神经内分泌肿瘤成分为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瘤。患者术后未行进一步治疗,术后随访19个月,无复发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 细胞性副神经 复合神经节细胞瘤/神经瘤-神经内分泌肿瘤
下载PDF
直肠神经内分泌瘤内镜治疗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师富宽(综述) 程凡燕(审校) 张静(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2,共6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是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少见肿瘤,以肺及胃肠胰NEN最常见。胃肠胰NEN包括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及混合性神...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是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少见肿瘤,以肺及胃肠胰NEN最常见。胃肠胰NEN包括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及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mixed neuroendocrine-non-neuroendocrine neoplasm,MiNEN)。我们参考最新发布的2022年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指南[1]、2023年欧洲神经内分泌瘤协会(European Neuroendocrine Tumor Society,ENETS)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指南[2]、2024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神经内分泌瘤临床实践指南[3],结合近年研究进展,对直肠NET的临床特征、内镜治疗及术后随访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神经内分泌 内镜治疗 临床实践指南 神经内分泌 肽能神经 神经内分泌细胞 NEOPLASM
下载PDF
30例副神经节瘤与嗜铬细胞瘤临床病理及SDHB表型特征
3
作者 张立坤 刘书佚 +5 位作者 陈春燕 王怡 王倩倩 孙可洋 陈杰 刘志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 总结嗜铬细胞瘤与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 PPGL)临床病理特征,讨论SDHB免疫表型与PPGL预后之间的潜在联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PPGL病例临床病理特征及SDHB免疫特征,并分析其与患者复发转移风险的相关性... 目的 总结嗜铬细胞瘤与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 PPGL)临床病理特征,讨论SDHB免疫表型与PPGL预后之间的潜在联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PPGL病例临床病理特征及SDHB免疫特征,并分析其与患者复发转移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20例,嗜铬细胞瘤10例;男性13例,女性17例,发病年龄21~79岁,中位年龄56岁。随访显示4例复发,1例死亡,5例失访,复发或死亡病例均为副神经节瘤患者。3例副神经节瘤为多发病变,其他为单发病变。副神经节瘤尤其好发于颈部(6/20),其次为腹膜后(5/20)。组织学特点:肿瘤呈器官样结构,间质富于血管。肿瘤主细胞多具有淡染嗜酸性胞质、轻度至中度异型细胞核,巢团周围多伴支持细胞。免疫表型:肿瘤主细胞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Syn、CgA和GATA3,而不表达CK。支持细胞表达S-100。30例PPGL患者中有12例出现SDHB缺失,仅有1例为嗜铬细胞瘤。SDHB缺失组患者的复发率高于阳性组(33.3%vs 6.7%)。仅1例副神经节瘤发生远处转移并死亡。结论 SDHB缺失多见于副神经节瘤,为PPGL转移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与低龄、肿瘤浸润性生长及肾上腺外发病密切相关,肿瘤复发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神经 嗜铬细胞 SDHB 免疫表型
下载PDF
血浆游离3-甲氧基肾上腺素和游离3-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古丽努尔·堆依木汗 常桂娟 +3 位作者 王磊 张玮玮 李梅 赵鑫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浆游离3-甲氧基肾上腺素(MN)和游离3-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PGL)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65例PPGL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65例高血压非PPGL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浆游... 目的 探讨血浆游离3-甲氧基肾上腺素(MN)和游离3-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PGL)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65例PPGL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65例高血压非PPGL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浆游离MN、NMN水平。根据肿瘤不同分化程度将研究组患者分为高分化组(39例)、中分化组(15例)及低分化组(11例),比较3组患者血浆游离MN、NMN水平。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游离MN、NMN水平对PPGL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浆游离MN、NM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随着PPGL患者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血浆游离MN、NMN水平逐渐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PGL患者血浆游离MN、NMN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游离MN、NMN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均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浆游离MN、NMN水平联合预测PPGL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大于二者单独预测的AUC。结论血浆游离MN、NMN水平检测可作为诊断PPGL的重要指标,且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 神经 3-甲氧基肾上腺素 3-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 诊断
下载PDF
鼻窦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合并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鳞状细胞癌1例
5
作者 鲁梦婕 吴冬梅 刘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89-891,共3页
患者男性,70岁,因“右面部疼痛6个月余”入院,自述右侧面部间歇性胀痛,放射至同侧头面部。查体双侧下鼻甲稍肿胀,各鼻窦区无明显压痛。鼻咽部CT示右侧上颌窦肿块,窦壁骨质破坏;鼻窦增强MRI示右侧上颌窦内结节伴前壁受累(图1),查体及辅... 患者男性,70岁,因“右面部疼痛6个月余”入院,自述右侧面部间歇性胀痛,放射至同侧头面部。查体双侧下鼻甲稍肿胀,各鼻窦区无明显压痛。鼻咽部CT示右侧上颌窦肿块,窦壁骨质破坏;鼻窦增强MRI示右侧上颌窦内结节伴前壁受累(图1),查体及辅助检查未见局部转移及远处转移。患者无特殊既往史及家族病史,于2020年3月3日接受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并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肿瘤 细胞神经内分泌 内翻性乳头状 鳞状细胞 病例报道
下载PDF
SOX11和TFE3鉴别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琳 陈光勇 +2 位作者 陈书媛 袁泉 张彦宁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5期1595-1599,共5页
目的探讨SOX11和TFE3在鉴别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和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2例SPN患者和12例PNEN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学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 目的探讨SOX11和TFE3在鉴别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和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2例SPN患者和12例PNEN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学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OX11和TFE3的表达情况。结果 SOX11在SPN中的阳性率为83.33%(10/12),在PNEN中的阳性率为25.00%(3/1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FE3在SPN中的阳性率为83.33%(10/12),在PNEN中的阳性率为8.33%(1/1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X11和TFE3在SPN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PNEN,检测SOX11和TFE3蛋白表达有助于鉴别SPN和PN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 神经内分泌肿瘤 SOX11 TFE3
下载PDF
《ESMO2012版临床实践指南:鼻咽癌,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和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肠道间质瘤》解读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炎 陈亚蓓 陶荣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6期34-36,共3页
本文总结了ESMO 2012版鼻咽癌、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和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治疗和随访临床实践指南。
关键词 鼻咽癌 非小细胞肺癌 神经内分泌肿瘤 胃肠道间质
下载PDF
复发多节段胸椎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8
作者 刘艳成 黄梅 +2 位作者 王冬滨 马信龙 胡永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68-670,共3页
副神经节瘤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其确切发病率尚不明确,大概是每10万人0.2~1[1~3]。根据肿瘤细胞发生部位,起源于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伴有大量儿茶酚胺分泌时,称为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外交感神经节的嗜铬细胞,... 副神经节瘤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其确切发病率尚不明确,大概是每10万人0.2~1[1~3]。根据肿瘤细胞发生部位,起源于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伴有大量儿茶酚胺分泌时,称为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外交感神经节的嗜铬细胞,或者头颈部的副交感神经节,称之为副神经节瘤。约69%的副神经节瘤位于颈动脉小球和颈静脉体附近[1],9.5%来源于胸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神经 肾上腺外 儿茶酚胺分泌 副交感神经 肾上腺髓质 嗜铬细胞 文献回顾
原文传递
泌尿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1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何晓蓉 周晋星 +2 位作者 李霄 陶燃 李红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8-412,共5页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泌尿系统NETs(膀胱11例、输尿管1例、肾脏4例)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泌尿系统NETs(膀胱11例、输尿管1例、肾脏4例)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6例NETs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48~84岁,平龄65岁;小细胞癌10例,副神经节瘤4例,类癌及不典型类癌各1例;12例患者有随访资料,其中6例死亡,均为小细胞癌(3~21个月),6例存活,包括4例膀胱副神经节瘤(7~88个月)、1例肾类癌(14个月)和1例膀胱小细胞癌合并尿路上皮癌(42个月)。结论 NETS发生在泌尿系统中较为罕见,主要为小细胞癌、副神经节瘤及类癌。根据其典型组织形态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组化标志物(Syn、CgA、CD56)阳性鉴别,需谨慎排除转移可能。副神经节瘤及类癌预后较好,小细胞癌侵袭性高,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细胞 类癌 神经
下载PDF
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仇加高 顾学文 王翠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MiNE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7例MiNEN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结果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48~83岁,病变发生部位为食管1... 目的探讨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MiNE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7例MiNEN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结果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48~83岁,病变发生部位为食管1例、胃3例、十二指肠1例、直肠1例、胰腺1例。食管病变镜下为鳞状细胞癌和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瘤(NET G3),胃、十二指肠、直肠病变镜下非神经内分泌肿瘤成分均为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成分为小细胞癌(3例)、大细胞癌(1例)、NET G3(1例),胰腺病变镜下为导管腺癌和低级别神经内分泌瘤(NET G1)。非神经内分泌肿瘤成分(鳞状细胞癌或腺癌)相应的上皮性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均为阳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成分中,CKpan阳性、Syn阳性7例,CD56阳性6例、阴性1例,CgA阳性6例、阴性1例,Ki67为1%~80%阳性。7例患者中,3例有淋巴结转移,随访时间3~33个月,5例存活,2例死亡。结论MiNEN是一种少见的肿瘤,正确诊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性神经内分泌-神经内分泌肿瘤 高级别神经内分泌 免疫组化 病理特征
下载PDF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鉴别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与胰腺癌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延杰 严昆 +3 位作者 范智慧 孙宇 闫晓峦 杨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定量参数鉴别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与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获病理诊断的4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胰腺癌的CEUS检查图像,并对其动态图像进行TIC定量分析,得出峰值强度(IMAX)、到达时间(AT)、达峰... 目的探讨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定量参数鉴别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与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获病理诊断的4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胰腺癌的CEUS检查图像,并对其动态图像进行TIC定量分析,得出峰值强度(IMAX)、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结果 16例神经内分泌肿瘤与周围胰腺比较,各项定量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12例呈高及等增强型神经内分泌肿瘤IMAX与周围胰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6.38±60.35)%vs 100%,P=0.02)]。27例胰腺癌TIC参数与周围胰腺比较:胰腺癌IMAX小于周围胰腺[(59.12±26.17)%vs 100%,P〈0.01],AT大于周围胰腺[(14.50±6.83)s vs(11.87±4.51)s,P=0.01],mTT小于周围胰腺[33.30(26.00-73.70)s vs 45.00(35.00-150.10)s,P=0.11)。神经内分泌肿瘤与胰腺癌比较:神经内分泌肿瘤IMAX大于胰腺癌,TTP小于胰腺癌,mTT大于胰腺癌(P均〈0.05)。以IMAX≥97.05%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05%(37/43)、75.00%(12/16)、92.60%(25/27)、85.71%(12/14)、86.20%(25/29)。联合TTP≤7.70s、mTT≥38.80s诊断指标,可提高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效率。结论 CEUS定量分析可获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胰腺癌鉴别诊断的定量化指标,可为两者鉴别诊断提供更客观、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神经内分泌 胰腺肿瘤 时间-强度曲线
下载PDF
弥漫性特发性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伴微小瘤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8
12
作者 林清华 郑智勇 姚丽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5-326,共2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特发性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伴微小瘤形成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1例弥漫性特发性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伴微小瘤形成进行光镜和免疫组化检测并文献复习。结果弥漫性特发性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及微小瘤常继发于肺间质... 目的探讨弥漫性特发性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伴微小瘤形成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1例弥漫性特发性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伴微小瘤形成进行光镜和免疫组化检测并文献复习。结果弥漫性特发性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及微小瘤常继发于肺间质性疾病,好发于中年人或非吸烟老年女性,临床表现为干咳和气短等气道堵塞症状,病情进展极其缓慢,体征可不明显。镜下表现为在支气管扩张、慢性炎细胞浸润、肺间质弥漫纤维化的基础上出现多灶性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直径<5 mm),增生的细胞可局限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上皮或突破基膜向间质浸润。细胞呈短梭形或椭圆形,大小相对一致,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化染色Syn、CgA、CD56强阳性;广谱CK、CK-L、CK-H阳性;增殖指数Ki-67较低,p63、Vim等阴性。结论弥漫性特发性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伴微小瘤形成是类癌的癌前病变,临床表现不明显,常为偶然发现,确诊主要靠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临床处理以密切随访为主,必要时可行外科治疗,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癌前病变 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 微小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健 吴泰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胰腺肿瘤 胰岛细胞 无功能性 临床诊断 PNET 多发
下载PDF
术前多沙唑嗪准备时长对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4
作者 景晓利 陶磊 张富军 《上海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26-33,共8页
目的分析在精确麻醉管理模式下,多沙唑嗪术前准备时长对嗜铬细胞瘤(phaeochromocytoma,PCC)和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PGL)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5... 目的分析在精确麻醉管理模式下,多沙唑嗪术前准备时长对嗜铬细胞瘤(phaeochromocytoma,PCC)和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PGL)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5年1月—2021年1月择期行PCC和PGL切除手术的患者资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有232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其中,PCC 199例,PGL 33例。按照患者术前多沙唑嗪准备时长[以天(T)表示]分为4组:组1 T<14 d;组2 T为14~28 d;组3 T为<28~42 d;组4 T>42 d。计算4组术前多沙唑嗪准备时长患者的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hemodynamic instability,HI)的发生率。比较非HI与HI患者的一般资料、ASA分级、合并症、术前用药等。观察4组患者的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最大值、最小值及波动范围,术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术中强心药的使用率。采用Clavien-Dindo评分标准评估4组患者的术后早期预后并记录术后住院时间。结果232例患者中,98例发生了HI,纳入HI组,剩余134例纳入非HI组。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非HI组比较,HI组ASAⅢ级患者占比、糖尿病患者占比,以及术前最高水平血浆甲氧基肾上腺素和血浆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的数值显著增高(P值均<0.05)。将单因素分析中P<0.25的变量及术前多沙唑嗪准备时长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前ASA分级高、合并糖尿病是其术中发生HI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而术前多沙唑嗪准备时长不是术中发生HI的危险因素(P>0.05)。与组1相比,组2、组4患者合并术前高血压的患者占比均显著增高(P值均<0.05/6)。4组术前多沙唑嗪准备时长患者术中HI的发生率、血流动力学各指标水平、麻醉时长、手术时长、强心药物使用情况、液体正平衡水平、各手术方式占比,以及术中使用各类血管活性药物单位剂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6)。与组1相比,术后组2、组4中Clavien-Dindo 2级患者的占比均显著增高(P值均<0.05/6)。术后,4组间的Clavien-Dindo 1、3、4级的患者占比,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6)。4组患者均未发生术后的院内死亡。结论在精确麻醉管理模式下,术前多沙唑嗪准备时间长短对PCC和PGL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无显著影响。“理想麻醉状态”的维持、完善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目标导向的液体管理策略,以及个体化快速短效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是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 神经 多沙唑嗪 Α-受体阻滞剂 精确麻醉管理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预测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术后低血压的风险:新的预测列线图的开发和评估
15
作者 许巧 张高杰 +3 位作者 彭钺强 王林峰 黄勇 袁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0-754,共5页
目的:开发并验证一种线性模型,用于预测影响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s and paragangliomas,PPGLs)术后出现低血压的因素及概率。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接... 目的:开发并验证一种线性模型,用于预测影响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s and paragangliomas,PPGLs)术后出现低血压的因素及概率。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腹膜后肿瘤切除并经过病理学诊断为PPGLs的315例患者,记录每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基础疾病、疾病特征、α肾上腺受体拮抗剂使用情况、24 h尿香草扁杏仁酸(vanillylmandelic acid,VMA)、术中资料及术后资料,将血压低于术前30%或者术后需要升压药维持的患者纳入低血压组。而后采用LASSO回归对数据进行特征缩减和筛选,然后利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通过ROC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有用性来评估该预测模型的表现。结果:预测模型中包含的预测因子包括24 h尿香草扁杏仁酸、α肾上腺受体拮抗剂使用情况、肿瘤大小以及手术失血量。该模型显示出良好的区分能力,C指数为0.882(95%CI=0.872~0.886),并且具有良好的校准性,ROC值为0.88。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具有临床价值。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对PPGLs患者术后出现低血压的情况进行术前个体化预测,为患者围手术期治疗和术后恢复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低血压 列线图 嗜铬细胞和副神经 肿瘤切除术
原文传递
1例并发节细胞神经瘤的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邡 桑艳 石娜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69-71,共3页
目的 总结并发节细胞神经瘤的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OMS)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例并发节细胞神经瘤的OMS患儿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例患儿因共济失调及睡眠不安就诊,初步诊断为小脑共济失调,给予甲强龙及丙种... 目的 总结并发节细胞神经瘤的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OMS)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例并发节细胞神经瘤的OMS患儿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例患儿因共济失调及睡眠不安就诊,初步诊断为小脑共济失调,给予甲强龙及丙种球蛋白免疫调节、支持治疗。查胸腹CT提示后腹膜神经源性肿瘤,部分钙化;MRI提示肿瘤呈不均匀中度强化,诊断为OMS并发腹膜后肿瘤,遂行腹膜后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后腹膜节细胞神经瘤。术后未进行免疫治疗及肿瘤的化疗。随访10个月,患儿再次出现OMS症状,给予免疫球蛋白及甲强龙免疫治疗,患儿神经系统症状恢复良好,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并发节细胞神经瘤的OMS罕见,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以手术联合免疫综合治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 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并发症 细胞神经 神经源性肿瘤
下载PDF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玲 周东辉 魏涛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22期1852-1855,共4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起源于内胚层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其中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近20年来发病率明显升高。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惰性生长、低度恶性、高度恶性等异质性的生物学行为。由于发生率...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起源于内胚层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其中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近20年来发病率明显升高。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惰性生长、低度恶性、高度恶性等异质性的生物学行为。由于发生率较低、临床症状非特异且复杂、早期影像学检查低敏感及低特异性,目前大多数GEP-NET在发现时临床分期较晚,常伴有局部或远处转移,治疗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生物标志物 异质性 神经内分泌细胞 循环肿瘤细胞 影像学检查 抑制素 胰岛细胞 临床症状 临床分期
下载PDF
胰腺原发神经内分泌肿瘤MSCT表现 被引量:2
18
作者 宗飞 沈海林 +2 位作者 刘东 尚海龙 周海飞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760-763,790,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原发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包括病灶位置、大小、密度、强化特点及与周围血管脏器及胆总管下段及胰管的关系等,是否有低血糖及黄疸等临床症状。结... 目的:探讨原发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原发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包括病灶位置、大小、密度、强化特点及与周围血管脏器及胆总管下段及胰管的关系等,是否有低血糖及黄疸等临床症状。结果11例经手术证实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灶(位于胰头4例、胰颈1例、胰体2例、胰尾4例),病灶大小为1.5~10 cm,平均3.9 cm。11例病人中,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5例,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6例。11例CT平扫检查时病灶呈等低密度,9例增强病人其中7例神经内分泌肿瘤动脉期及静脉期均呈显著强化,静脉期病灶强化程度较动脉期稍减低,与胰腺实质相类似,2例因肿瘤体积较大,内部缺血坏死区无明显强化。结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MSCT具有特征性表现,尤其是多期增强CT检查为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信息。通过对肿瘤强化方式、病灶与周围器官、组织的关系观察及病灶有无远处转移,对临床拟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标准,提高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胰岛细胞 CT检查
下载PDF
肾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贺 燕翔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7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是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上皮肿瘤,多发于肺脏、胰腺和胃肠道,原发于肾脏的NET十分罕见,在肾脏恶性上皮细胞肿瘤中所占比例不足1%[1-2]。由于肾脏NET极为罕见,故既往其病理分型基本参照肺原发...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是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上皮肿瘤,多发于肺脏、胰腺和胃肠道,原发于肾脏的NET十分罕见,在肾脏恶性上皮细胞肿瘤中所占比例不足1%[1-2]。由于肾脏NET极为罕见,故既往其病理分型基本参照肺原发性NET的分类标准,但最新WHO肾脏肿瘤分类(2016)对肾脏NET病理分型进行了调整,将高分化NET、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以及副神经节瘤统称为肾脏NET,为肾脏NET的诊疗提供了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病理分型 神经 NEUROENDOCRINE 上皮肿瘤 尿路上皮癌 诊疗进展 分类标准 膀胱癌患者 根治性肾切除术
下载PDF
GD2抗体达妥昔单抗β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护理专家共识
20
作者 王春立 武莹 +7 位作者 何梦雪 苏玲 张洪燕 郭欣 程方方 李丹 孙丹 王翠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947,共7页
基于国内外临床研究报告以及本研究参与人员临床实践经验,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函询及专家研讨对神经节苷脂-2(GD2)抗体达妥昔单抗β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形成包括准备以及要求、药品配制、药品输注、输注期间护... 基于国内外临床研究报告以及本研究参与人员临床实践经验,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函询及专家研讨对神经节苷脂-2(GD2)抗体达妥昔单抗β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形成包括准备以及要求、药品配制、药品输注、输注期间护理以及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等内容的GD2抗体达妥昔单抗β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护理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NB) 神经苷脂-2(GD2) 达妥昔单抗β 护理 专家共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