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8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离足背复合组织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1
作者 尚修超 孟祥圣 +4 位作者 朱海泉 王岩 井晟 孙晓 潘俊博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1-53,93,共4页
目的介绍应用游离足背复合组织瓣修复重建手背复合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2015年6月-2021年6月,对13例手背复合神经肌腱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游离足背复合组织瓣重建患手伸指、感觉功能。皮瓣切取面积:6.0 cm×4.0 cm~8.0 cm×5.5... 目的介绍应用游离足背复合组织瓣修复重建手背复合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2015年6月-2021年6月,对13例手背复合神经肌腱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游离足背复合组织瓣重建患手伸指、感觉功能。皮瓣切取面积:6.0 cm×4.0 cm~8.0 cm×5.5 cm,肌腱移植长度4.0~7.5 cm,肌腱移植数目1~4根,供区全厚皮片植皮加压包扎。结果术后13例皮瓣全部成活,经6~24个月的随访(平均13个月),皮瓣外观良好,无臃肿,质地佳,两点辨别觉为9~13 mm,患手重建伸指功能恢复良好,根据手指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vement,TAM)评价法,优良率达75%,患者较满意。供区植皮处稍有色素沉着,行走无影响,1例植皮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瘢痕愈合;1例供区一期VSD覆盖,二期植皮。结论游离足背复合组织瓣修复手部复合软组织缺损,能很好地覆盖创面的同时通过携带肌腱神经重建伸指以及感觉功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足背 复合组织 重建 组织缺损
下载PDF
挤压工艺对复合组织蛋白品质及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梦妍 李文钊 +2 位作者 冯亚倩 田霄翔 阮美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3-150,共8页
以大豆分离蛋白和蛋清粉为主要原料,利用双螺杆挤压机制备复合组织蛋白。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复合组织蛋白挤压工艺进行优化,并分析蛋白质二级结构变化,探索挤压工艺对复合组织蛋白品质的提升机理。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水分含量42... 以大豆分离蛋白和蛋清粉为主要原料,利用双螺杆挤压机制备复合组织蛋白。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复合组织蛋白挤压工艺进行优化,并分析蛋白质二级结构变化,探索挤压工艺对复合组织蛋白品质的提升机理。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水分含量42%、机筒温度(Ⅲ区)145℃、螺杆转速17 Hz。该工艺下复合组织蛋白具有独特豆香味、组织均匀有弹性、咀嚼口感好,感官评分最高。蛋白质经挤压处理后无新的特征峰出现,二级结构中α-螺旋和β-转角含量降低,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含量增加,结构稳定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蛋清粉 复合组织蛋白 挤压工艺 品质评价 二级结构
下载PDF
影响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成活相关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杜晓扬 水庆付 +1 位作者 余刚 徐荣成 《安徽医学》 2005年第6期468-469,共2页
目的探讨耳廓复合组织块游离移植成活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7块耳廓复合组织移植修复鼻翼缺损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早期常规手术方法移植13例,最大宽径1.5 cm,最小宽径0.8 cm,3例部分坏死;改进手术方法移植14例最大宽径2.5 cm,最小宽径1.2... 目的探讨耳廓复合组织块游离移植成活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7块耳廓复合组织移植修复鼻翼缺损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早期常规手术方法移植13例,最大宽径1.5 cm,最小宽径0.8 cm,3例部分坏死;改进手术方法移植14例最大宽径2.5 cm,最小宽径1.2 cm,全部成活。结论增加复合组织块与鼻部受区接触面积是提高移植之耳郭复合组织块成活的关键。保留真皮下和软骨膜血管网及术后丹参应用有助于增加移植块远端成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郭复合组织 鼻翼缺损 移植 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 组织块成活 复合组织 手术方法 鼻翼缺损 移植修复 部分坏死 接触面积 宽径
下载PDF
免疫抑制缓释用于治疗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邓智中 周显玉 +1 位作者 刘菲 杨军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3年第1期79-82,共4页
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Vascularized composite allotransplantation,VCA)是帮助肢体和颜面部等组织严重毁损的患者重建功能、恢复美观的重要手段之一。VCA患者术后需要接受终身的免疫抑制治疗,抑制免疫排斥反应。长期免疫抑制剂管理易... 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Vascularized composite allotransplantation,VCA)是帮助肢体和颜面部等组织严重毁损的患者重建功能、恢复美观的重要手段之一。VCA患者术后需要接受终身的免疫抑制治疗,抑制免疫排斥反应。长期免疫抑制剂管理易引发各种机体的毒副反应,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免疫抑制局部缓释治疗可以提高移植物局部的药物浓度,减轻全身毒副作用,相对于全身用药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对目前基于各种生物材料的局部缓释给药系统在VCA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 免疫抑制治疗 缓释给药系统 生物材料
下载PDF
移植物局部引流淋巴结对异体复合组织皮瓣移植后存活时间的影响
5
作者 马戈甲 裴蛟淼 +1 位作者 李杨 韩岩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99-502,512,共5页
目的:探讨移植物局部引流淋巴结在异体复合组织移植中是否参与了早期的排斥反应,干预淋巴结后能否延长皮瓣存活时间。方法:BN大鼠作为供体、Lewis大鼠作为受体,进行腹部游离皮瓣异体移植。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正常移植;B组:术中去... 目的:探讨移植物局部引流淋巴结在异体复合组织移植中是否参与了早期的排斥反应,干预淋巴结后能否延长皮瓣存活时间。方法:BN大鼠作为供体、Lewis大鼠作为受体,进行腹部游离皮瓣异体移植。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正常移植;B组:术中去除受体移植区域引流淋巴结;C组:将皮瓣卷成皮管,利用硅胶管隔离移植物和受体之间的皮肤接触,仅保留血管相通。观察三组皮瓣存活状态,术后不同时间点对各组皮瓣HE染色和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检测。结果:B、C组皮瓣存活时间相对于A组均延长(均P<0.05)。A组3 d皮瓣出现水肿和出血点,B、C组在7 d以后才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和出血点。A组相较于其他各组,I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在排斥终点(术后第7天)达到最大;B、C组在术后第7天IL-2表达水平分别为(145.15±4.2)ng/L和(96.28±4.62)ng/L,A组与B、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移植物局部引流淋巴结在免疫排斥早期起着关键的作用,移除移植物局部引流淋巴结可以延长皮瓣存活时间。如果早期能够干预引流淋巴结,就有可能减少效应T细胞的产生,从而减轻移植物的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 引流淋巴结 次级淋巴组织 淋巴系统 皮瓣排斥反应 抗原提呈细胞
下载PDF
原位回植联合腹部包埋术在无血管吻合条件的末节离断复合组织块再植中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任喜明 陆向阳 王建中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514-515,共2页
目的 总结原位回植联合腹部包埋术在无血管吻合条件的末节离断复合组织块再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6月-2021年12月,对32例无血管吻合条件的末节复合组织块采用原位回植联合腹部包埋术完成修复。结果 末节复合组织块成活28例,部分坏... 目的 总结原位回植联合腹部包埋术在无血管吻合条件的末节离断复合组织块再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6月-2021年12月,对32例无血管吻合条件的末节复合组织块采用原位回植联合腹部包埋术完成修复。结果 末节复合组织块成活28例,部分坏死2例,坏死2例。随访1~18个月,平均8个月,末节复合组织块修复成功率87.5%,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原位回植联合腹部包埋术再植无血管吻合条件的末节离断复合组织块效果良好,手术方法简单,易于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回植 腹部包埋术 无血管吻合条件 末节复合组织
下载PDF
以旋髂浅动脉为血供的骨皮瓣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
7
作者 雷辉卯 欧昌良 +1 位作者 周鑫 邹永根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423-426,共4页
目的 探讨以旋髂浅动脉(superficial circumflex iliac artery, SCIA)为血供的骨皮瓣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泸州市骨病医院骨科应用以SCIA为血供的复合组织瓣修复足部组织缺损17例,男性1... 目的 探讨以旋髂浅动脉(superficial circumflex iliac artery, SCIA)为血供的骨皮瓣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泸州市骨病医院骨科应用以SCIA为血供的复合组织瓣修复足部组织缺损17例,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32~63岁,平均40.2岁。道路交通伤9例,压砸伤8例,受伤部位均在踝关节以远。创面在Ⅰ期清创后均伴有皮肤、骨骼缺损,骨骼缺损最大达7.2cm×4.2cm×2.2cm,创面缺损面积6.0cm×5.0cm~22.5cm×12.0cm,皮瓣切取面积6.5cm×5.5cm~23.0cm×12.0cm。皮瓣供区均采用Ⅰ期美容缝合。门诊定期随访,随访时观察骨皮瓣的外形、颜色、质地、骨愈合情况及供区的愈合情况。结果 骨皮瓣顺利成活15例,术后12h内出现动脉危象2例,经手术探查后血管再通畅,骨瓣完全成活。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0.5个月,末次随访足部功能按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评分标准评定:优10例,良5例,可2例。结论 SCIA骨皮瓣穿支丰富,可切取带血供的髂骨填补足部骨骼缺损,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对恢复足部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组织缺损 旋髂浅动脉 骨瓣 皮瓣 足部
下载PDF
足趾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手指复合组织缺损 被引量:15
8
作者 杨润功 赵东升 +1 位作者 侯树勋 衷鸿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1期1466-1468,共3页
目的 :探讨足趾复合组织移植修复手指复合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采用以下 7种方法治疗病人 2 1例 :带第 1跖背动脉的游离甲瓣、远节趾骨背侧部分趾骨并肌腱止点、背侧关节囊、伸肌腱、背侧皮肤移植修复手指指甲、伸肌腱和神经、皮肤... 目的 :探讨足趾复合组织移植修复手指复合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采用以下 7种方法治疗病人 2 1例 :带第 1跖背动脉的游离甲瓣、远节趾骨背侧部分趾骨并肌腱止点、背侧关节囊、伸肌腱、背侧皮肤移植修复手指指甲、伸肌腱和神经、皮肤缺损 2例 ;游离第 2足趾携带胫侧固有动脉、神经的近侧趾间关节复合组织 ,移植修复中指远侧指间关节复合组织缺损 ,同时利用第 2足趾中末节及腓侧固有动脉及神经再造环指末节 1例 ;第 2跖趾关节同时携带第 2跖骨、伸趾肌腱与足背皮瓣移植一期修复掌指关节、掌骨、伸肌腱与皮肤复合组织缺损 3例 ;第 1跖背动脉携带第 2足趾甲瓣并伸指肌腱修复拇指指甲、伸肌腱并神经、皮肤缺损 5例 ;第 1跖背动脉携带第 2跖趾关节、趾固有动脉携带第 2足趾近侧趾间关节移植重建两个相邻的掌指关节并皮肤缺损 2例 ;跖趾关节、趾近侧趾间关节复合组织移植 ,分别修复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并复合组织缺损 6例。足背皮瓣、携带第 1跖背动脉的第 2足趾、同侧趾腓侧皮瓣再造全长手指 2例。结果 :应用 2 1例成功 ,随访 6个月~ 5年手指感觉恢复达S3 + ~S4;关节活动度 :掌指关节活动范围 2 0°~ 80° ;近指间关节活动范围 3 0°~ 90° ;远指间关节活动范围 5°~ 3 0°。结论 :带血供足趾复合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趾复合组织 手指复合组织 组织缺损 骨骼移植术 修复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下肢感染性复合组织缺损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9
作者 李珊珊 马璐 《中国医疗美容》 2023年第12期62-65,共4页
目的 探讨分析加速康复外科在下肢感染性复合组织缺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下肢感染性复合组织缺损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2组,各40例,对比分析两... 目的 探讨分析加速康复外科在下肢感染性复合组织缺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下肢感染性复合组织缺损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2组,各40例,对比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首次下床、住院、上皮组织完全覆盖创面及创面愈合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减轻下肢感染性复合组织缺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加速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事件,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下肢感染性复合组织缺损 疼痛 并发症 满意度
下载PDF
游离手腕掌侧复合组织皮瓣修复手指皮肤合并肌腱、指固有动脉、神经缺损
10
作者 石明 吴俊勇 彭国华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279-281,共3页
目的观察游离手腕掌侧复合组织皮瓣修复手指皮肤合并肌腱、指固有动脉、神经缺损的复杂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9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手指皮肤合并肌腱、指固有动脉、神经缺损采用掌侧复合组织瓣修复,并观察手术效果及患指恢复... 目的观察游离手腕掌侧复合组织皮瓣修复手指皮肤合并肌腱、指固有动脉、神经缺损的复杂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9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手指皮肤合并肌腱、指固有动脉、神经缺损采用掌侧复合组织瓣修复,并观察手术效果及患指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除1例出现患指远端轻度萎缩,但不影响手指功能外,其余患指均供血良好,皮瓣两点辨别觉平均8.5 mm,患者对手指外形、术后瘢痕及功能恢复均较为满意。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47例,良18例,可14例,差1例。结论游离手腕掌侧复合组织皮瓣修复手指皮肤合并肌腱、指固有动脉、神经缺损的复杂创伤,能够较好地恢复手指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后手指外观较好,是修复手指复杂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 手腕掌侧复合组织皮瓣 手指皮肤缺损 复杂创伤
下载PDF
复合组织瓣移植治疗手足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张太良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22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复合组织瓣移植治疗手足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2年11月新泰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严重手足创伤后皮肤缺损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常... 目的:分析复合组织瓣移植治疗手足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2年11月新泰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严重手足创伤后皮肤缺损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皮瓣修复,研究组给予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皮肤缺损修复率、患肢功能恢复状况、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一期修复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研究组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住院费用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对手足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患者应用复合组织瓣进行修复效果较为确切,对患肢外观修复较为理想,有利于患者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提升,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缺损 修复 复合组织 运动功能 感觉功能
下载PDF
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及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艳 叶啟发 +1 位作者 孔凡华 郭晖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5-433,共9页
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CTA)是一门新兴的用于治疗功能性组织或肢体缺损的移植学科,由于绝大多数CTA移植物为带血管的移植物,因此也称为带血管的复合组织移植(VCA)。CTA/VCA的移植物包含同种异体的皮肤、皮下组织、骨骼、肌肉、神经和血... 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CTA)是一门新兴的用于治疗功能性组织或肢体缺损的移植学科,由于绝大多数CTA移植物为带血管的移植物,因此也称为带血管的复合组织移植(VCA)。CTA/VCA的移植物包含同种异体的皮肤、皮下组织、骨骼、肌肉、神经和血管等两种或多种组织结构成分。由于大多数CTA/VCA移植物中带有皮肤组织,而皮肤组织是抗原性最强的免疫成分,移植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是导致CTA/VCA移植失败及其移植物失功的首要障碍,因此CTA/VCA移植物中的皮肤排斥反应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成为首要的关注点。本文就CTA/VCA的排斥反应等病理学特征、2007年Banff诊断标准及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CTA/VCA的排斥反应及其他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CTA) 带血管的复合组织移植(VCA) 组织检查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 C4d染色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 供者特异性抗体(DSA)
下载PDF
足背复合组织瓣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开刚 魏海温 +2 位作者 江海廷 杨凯 王军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3年第1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足背复合组织 手部复合组织缺损 临床资料 皮肤移植
下载PDF
掌背动脉为蒂多种类复合组织瓣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向宁 胡敏 +1 位作者 杜晓龙 马志国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6年第4期225-226,共2页
关键词 复合组织 临床应用 掌背动脉 逆行岛状皮瓣 复合组织缺损 小面积
下载PDF
超大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鼻端缺损手术的护理
15
作者 薛贵芝 夏继红 《安徽医学》 2007年第4期369-370,共2页
关键词 复合组织瓣修复 鼻端缺损 鼻翼 耳郭复合组织 组织瓣游离移植 护理 手术 耳廓
下载PDF
复合组织异体移植后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潘华 郭树忠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117-120,共4页
复合组织异体移植(composite tissue allotra nsplantation,CTA),如手、颜面、喉、腹壁移植等,相对于组织结构相对单一的肾、肝、心、肺等实质性内脏器官移植而言,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组织结构的异体移植,包括皮肤、皮下组织、骨... 复合组织异体移植(composite tissue allotra nsplantation,CTA),如手、颜面、喉、腹壁移植等,相对于组织结构相对单一的肾、肝、心、肺等实质性内脏器官移植而言,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组织结构的异体移植,包括皮肤、皮下组织、骨、肌肉、神经、血管等组织的部分或全部。实体器官移植常常是为了挽救患者生命,而复合组织移植的目的在于修复患者某个功能部位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组织异体移植 移植后 功能恢复 内脏器官移植 实体器官移植 复合组织移植 结构相对 组织结构
下载PDF
上肢特深度烧伤复合组织缺损一次性修复与功能重建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乃佐 沈祖尧 +4 位作者 宓惠茹 桑慧华 马春旭 沈余明 周光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3-25,共3页
为了解决上肢特深度烧伤复合组织缺损修复与功能重建的难题,1985年6月~1997年5月,采用吻合血管或带血管蒂复合组织移植的方法,将多种修复与功能重建手术综合应用,一次手术修复上肢特深度烧伤复合组织缺损及重建功能26... 为了解决上肢特深度烧伤复合组织缺损修复与功能重建的难题,1985年6月~1997年5月,采用吻合血管或带血管蒂复合组织移植的方法,将多种修复与功能重建手术综合应用,一次手术修复上肢特深度烧伤复合组织缺损及重建功能26例。其中烧伤20例,热压伤4例,一氧化碳中毒昏迷后烧伤1例,放射烧伤1例。经1年~2年随访,全部患者均获得成功。认为,吻合血管或带血管蒂复合组织移植血运丰富,与创面嵌合严密,抗感染能力强,用于修复特深度烧伤创面,可挽救肢体,缩短疗程,恢复满意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复合组织缺损 修复 功能重建 上肢烧伤
下载PDF
冷冻异体手指复合组织移植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3
18
作者 侯明钟 黄燮青 +6 位作者 贾万新 滕可颖 胡必寺 蔡燕娴 王岚 黄一雄 章开衡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目的 评估自体口止母甲皮瓣游离移植包裹冷冻异体手指骨 -关节 -肌腱 -腱鞘复合组织再造拇、手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再造拇、手指 2 70例通过门诊复查、信访、X线片、实验室检查、99m Tc MDP扫描及手术等方式进行随访 ,并对资料进行... 目的 评估自体口止母甲皮瓣游离移植包裹冷冻异体手指骨 -关节 -肌腱 -腱鞘复合组织再造拇、手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再造拇、手指 2 70例通过门诊复查、信访、X线片、实验室检查、99m Tc MDP扫描及手术等方式进行随访 ,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与临床验证。随访时间为术后 5个月~ 16年 ,平均 5年。结果  口止母甲皮瓣携带趾关节二块骨片包绕营养异体手指复合组织能造出外形良好的拇、手指 ,对掌功能优良率 71.91%。感觉在术后3~ 8个月恢复 ,两点辨别觉 3~ 15 m m。自体趾骨片镶嵌异体指骨能促进异体骨与宿主骨的连接。 2 4例术后 4个月~ 9年 7个月进行  99m Tc MDP检查显示 :移植手指的放射性核素分布与健指相似 ,表明异体骨血运建立。但冷冻仍难避免部分异体关节的变性与骨吸收 ,呈现类似关节失神经血管营养支配的 Charcot氏关节炎病变。这与关节的活动磨损或宿主的慢性排异反应有关。结论 该术式适用于任何程度的拇、手指缺损修复 ,自体足趾损失较少 ;口止母甲皮瓣内趾骨片镶嵌异体骨有利于宿主骨的爬行替代和连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冷冻手指 异体移植 复合组织移植
下载PDF
胫后动脉穿支蒂小腿内后侧链型供血复合组织瓣修复足踝部感染创面 被引量:16
19
作者 魏在荣 王达利 +4 位作者 王玉明 孙广峰 唐修俊 韩文杰 王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161-2162,共2页
以胫后动脉穿支为蒂的小腿内侧皮瓣广泛应用于临床,可修复小腿下段、足踝部创面,但筋膜组织的代谢率低,筋膜皮瓣的抗感染能力差。肌瓣以及肌皮瓣具有丰富可靠的血供、抗感染能力强、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转移组织量大、容易塑形、充填... 以胫后动脉穿支为蒂的小腿内侧皮瓣广泛应用于临床,可修复小腿下段、足踝部创面,但筋膜组织的代谢率低,筋膜皮瓣的抗感染能力差。肌瓣以及肌皮瓣具有丰富可靠的血供、抗感染能力强、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转移组织量大、容易塑形、充填缺损等诸多优点。文献报道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时可携带部分腓肠肌形成肌皮瓣,携带的肌肉可获得足够血供,转移覆盖感染创面获得良好效果。我们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胫后动脉穿支蒂小腿内后侧链型皮瓣或复合组织瓣,扩大了以往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的切取范围,并且携带了肌或骨形成复合组织瓣,扩大了临床使用的范围,共使用12例,获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链型皮瓣 胫后动脉 复合组织 修复
原文传递
耳廓复合组织移植修复耳鼻缺损 被引量:14
20
作者 宁金龙 高学宏 +1 位作者 李晓静 石宣贵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5-46,共2页
1989年11月~1993年9月,采用联合耳后真皮下血管网皮肤的耳廓复合组织块移植8例,其中修复鼻翼缺损6例,鼻尖、鼻翼缺损及小耳畸形各1例。切取耳廓复合组织块最大宽径为2.6cm,最小为1.8cm,联合耳后真皮下血... 1989年11月~1993年9月,采用联合耳后真皮下血管网皮肤的耳廓复合组织块移植8例,其中修复鼻翼缺损6例,鼻尖、鼻翼缺损及小耳畸形各1例。切取耳廓复合组织块最大宽径为2.6cm,最小为1.8cm,联合耳后真皮下血管网皮肤0.8~2.2cm×1~2.5cm。手术均获得成功。对耳复合组织块移植成活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 复合组织移植 小耳畸形 鼻翼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