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LDPE/碳纤维网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石素宇 张学锋 +2 位作者 白雨 王利娜 辛长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1,108,共5页
为了提高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将碳纤维(CF)梳理成均匀的碳纤维网,将其作为增强材料与LLDPE复合制备LLDPE/CF复合膜,综合利用热失重分析(TG)、扫描示差量热分析(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拉伸测试等手段分析碳... 为了提高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将碳纤维(CF)梳理成均匀的碳纤维网,将其作为增强材料与LLDPE复合制备LLDPE/CF复合膜,综合利用热失重分析(TG)、扫描示差量热分析(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拉伸测试等手段分析碳纤维网含量对复合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LLDPE膜相比,LLDPE/CF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显著提高并随碳纤维网含量增加而增大,当碳纤维网质量分数仅为1%时,拉伸强度从10.6MPa提高到28.7MPa,提高了171%,杨氏模量由75MPa增大到1119MPa,约提高到原来的15倍;碳纤维网的引入有利于LLDPE/CF复合膜热稳定性能的提高,当碳纤维网含量仅为1%时,LLDPE/CF的初始热分解温度和最大热分解速率温度与LLDPE相比分别提高了21℃和11℃;碳纤维网的引入促进了LLDPE分子链的结晶,使LLDPE/CF复合膜的结晶度增大,有利于拉伸强度和模量提高;SEM结果显示碳纤维网与LLDPE基体间的界面结合较强,有利于力学性能的提高。研究成果可为高性能聚合物/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碳纤维网 复合膜 热压成型 高性能
原文传递
聚乙烯醇/ZIF-8复合膜的制备及吸附性能
2
作者 杨亮 孔韩韩 +6 位作者 李韦霖 孟存飞 王琴 张天芸 王雪梅 李文全 吕庄元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78,共7页
通过溶液流延法制备了聚乙烯醇/ZIF-8复合膜,采用SEM、FT-IR、XRD、TGA、BET等对聚乙烯醇/ZIF-8复合膜进行表征,并探究了复合膜的水稳定性、机械性能,以及对刚果红(CR)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聚乙烯醇与ZIF-8材料复合后能改善聚乙烯醇的... 通过溶液流延法制备了聚乙烯醇/ZIF-8复合膜,采用SEM、FT-IR、XRD、TGA、BET等对聚乙烯醇/ZIF-8复合膜进行表征,并探究了复合膜的水稳定性、机械性能,以及对刚果红(CR)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聚乙烯醇与ZIF-8材料复合后能改善聚乙烯醇的热稳定性,增加膜表面粗糙度;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通过内部扩散控制吸附速率,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曲线;ZIF-8质量分数为10%时制备的聚乙烯醇/ZIF-8复合膜,在温度20℃、刚果红溶液质量浓度95 mg/L时,对刚果红的最大吸附量达159.63 mg/g,使用4次后仍能保持93%的吸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ZIF-8 复合膜 吸附
下载PDF
PVDF/TiO_(2)@MoS_(2)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3
作者 李成才 刘劲杨 +2 位作者 刘世雪 罗杰 朱海霖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0,共5页
含大量有机染料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光催化分离膜的研究备受关注。本研究先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DF/PEMA膜,后进行酸处理制备出富羧基PVDF纤维复合膜,最后通过水热反应在膜表面原位沉积TiO_(2)@MoS_(2)微纳米颗粒,制备出在太... 含大量有机染料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光催化分离膜的研究备受关注。本研究先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DF/PEMA膜,后进行酸处理制备出富羧基PVDF纤维复合膜,最后通过水热反应在膜表面原位沉积TiO_(2)@MoS_(2)微纳米颗粒,制备出在太阳光下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PVDF/TiO_(2)@MoS_(2)纤维复合膜。结果表明MoS_(2)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纤维复合膜禁带带隙能量,从而提高纤维复合膜的光催化活性;在光照4 h后对RhB的降解率达到97.1%;连续5次吸附-降解实验,纤维复合膜对RhB的降解率仍达到95%以上,表明该纤维复合膜具有优异的可重复使用性。因此,该膜在染料降解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TiO_(2)@MoS_(2)纤维复合膜 光催化 染料降解
原文传递
多尺度粒子调控功能复合膜的数值计算
4
作者 徐海霞 谢元峰 于小英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47,51,共4页
以聚碳酸酯基体与荧光粉粒子构成的功能复合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验和蒙特卡洛计算机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荧光粉粒子粒径和含量对复合膜光通量与色温的影响。结果表明:荧光粉粒子含量相同时,随着粒径增大,光通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以聚碳酸酯基体与荧光粉粒子构成的功能复合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验和蒙特卡洛计算机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荧光粉粒子粒径和含量对复合膜光通量与色温的影响。结果表明:荧光粉粒子含量相同时,随着粒径增大,光通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粒径为4.0μm时均具有最大值,色温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荧光粉粒子粒径相同时,粒径为0.8~4.0μm,光通量与含量表现为正相关趋势,粒径为4.0~16.0μm,光通量与含量表现为负相关趋势;最优组合为原始掺杂荧光粉粒子粒径为8.0μm,质量分数为25%,搭配粒径为4.0μm,质量分数为75%,对应的光通量为139.81 lm,色温为4 257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功能复合膜 荧光粉粒子 光通量 色温
下载PDF
纳米微晶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5
作者 柴翠元 《韶关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11,共6页
以具有可持续性和环保特点的棉纤维为原料制备纳米微晶纤维素(NCC),再通过硫酸水解法简单高效地制得NCC悬浮液,将该悬浮液与壳聚糖混合,制备出NCC复合膜.利用万能试验机测试NCC复合膜的力学拉伸性能,同时用拟杯子法测试NCC复合膜的透湿... 以具有可持续性和环保特点的棉纤维为原料制备纳米微晶纤维素(NCC),再通过硫酸水解法简单高效地制得NCC悬浮液,将该悬浮液与壳聚糖混合,制备出NCC复合膜.利用万能试验机测试NCC复合膜的力学拉伸性能,同时用拟杯子法测试NCC复合膜的透湿性、用覆盖油脂的过氧化值测试NCC复合膜的阻氧性、用分光光度计测试NCC复合膜的透光性、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测试NCC复合膜的抗菌性,最后用细胞培养试验评估复合膜对人体细胞的毒性.结果表明,NCC用量在45%质量分数时,制备的NCC复合膜拉伸强度最大、力学性能最高、断裂界面更粗糙;NCC复合膜水蒸气透过率保持在2.8×10^(-11) g·(m·s·Pa)^(-1)以上;NCC复合膜氧气阻隔性的过氧化值在2.0以上;经过与NCC复合膜32 min的接触,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接近完全被杀灭;24 h人体细胞存活率在70%以上.综上,所制备的NCC复合膜性能优良,值得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晶 纤维素 复合膜 透湿性 阻氧性 透光性 抗菌性
下载PDF
木质素基复合膜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周逸君 贾璐 +5 位作者 袁豪黎 昝红雨 邓书端 罗蓓 Fan Mizi 夏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木质素作为一种储量丰富、可再生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可与多种聚合物结合,赋予其抗氧化、防紫外、抗菌等性能,但木质素结构的复杂性和异质性限制了其高值化应用。近年来,木质素的改性处理以及木质素衍生的复合薄膜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 木质素作为一种储量丰富、可再生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可与多种聚合物结合,赋予其抗氧化、防紫外、抗菌等性能,但木质素结构的复杂性和异质性限制了其高值化应用。近年来,木质素的改性处理以及木质素衍生的复合薄膜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得到了广泛关注。综述了多种具有特定功能(热稳定、抗氧化、紫外屏蔽等)的高附加值木质素基复合膜材料,首先介绍了木质素的结构、特性以及常用的改性方法,其次总结了木质素基复合膜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食品包装、紫外防护、吸附处理等方面的应用,最后讨论了木质素基复合膜材料面临的主要问题,为环境友好型多功能膜材料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改性 聚合物 复合膜材料 多功能
原文传递
淀粉醛强化大豆分离蛋白/槲皮素复合膜制备及性能研究
7
作者 鞠阳 郑秀霞 +3 位作者 段嘉婧 范蓓 王凤忠 孙玉凤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35-145,共11页
目的探究淀粉醛(dialdehyde starch,DAS)对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槲皮素(quercetin,QR)复合膜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青稞淀粉为原料,通过高碘酸钠氧化制备了DAS,以SPI为基质,以DAS和QR为添加物,以拉伸强度、水分阻隔性能... 目的探究淀粉醛(dialdehyde starch,DAS)对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槲皮素(quercetin,QR)复合膜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青稞淀粉为原料,通过高碘酸钠氧化制备了DAS,以SPI为基质,以DAS和QR为添加物,以拉伸强度、水分阻隔性能、抗氧化性能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筛选出DAS强化的SPI/QR复合膜最佳制备条件后,对复合膜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物理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DAS强化的SPI/QR复合膜最佳制备条件为每100 mL蒸馏水中添加SPI 6.00 g、pH为8、DAS 5%、QR 4%、DES 25%(DAS、QR、DES以SPI质量计)。在此条件下,薄膜的拉伸强度为(7.37±0.39)MPa、水蒸气透过系数为(3.54±0.29)×10^(-11)g/(m·s·Pa)、抗氧化活性为(70.88±0.40)%。结构表征结果表明,DAS的添加使得该复合膜分子间形成了共价亚胺键,表面结构及横断面结构更加致密。此外,该复合膜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紫外阻隔性、疏水性。结论DAS处理改善了SPI/DAS/QR复合膜的内部结构,提高了复合膜的拉伸、耐水、抗氧化性能、热稳定、紫外阻隔、疏水性能。本研究可为基于SPI可生物降解薄膜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醛 大豆分离蛋白 槲皮素 复合膜 物理学性能 抗氧化性能
原文传递
界面聚合法制备低压中空纤维纳滤复合膜
8
作者 张梁 王涛 +2 位作者 姚冬雪 关悦 孟建强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8,共9页
现有中空纤维纳滤膜在实际应用中能耗较高.采用干湿法纺丝技术制备聚砜(PSf)中空纤维超滤膜作为基膜,分别选用哌嗪(PIP)和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水相单体和有机相单体,通过界面聚合工艺的优化,成功制备了低压中空纤维纳滤膜.用扫描电子显... 现有中空纤维纳滤膜在实际应用中能耗较高.采用干湿法纺丝技术制备聚砜(PSf)中空纤维超滤膜作为基膜,分别选用哌嗪(PIP)和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水相单体和有机相单体,通过界面聚合工艺的优化,成功制备了低压中空纤维纳滤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膜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膜表面的化学结构和元素组成,测试了复合膜的表面水接触角、Zeta电位、截留分子量和孔径分布,研究了单体浓度、界面聚合反应时间以及测试压力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低压中空纤维纳滤膜具有低交联度的聚酰胺功能层,在0.2 MPa的测试压力下,纯水通量达到(16.0±0.4)L/(m^(2)·h),对质量浓度为1 g/L的盐溶液的截留率为Na_(2)SO_(4)(94.2%±0.9%)>MgSO_(4)(92.2%±0.9%)>MgCl_(2)(51.0%±0.5%)>NaCl(9.5%±0.3%),表现出优异的Na_(2)SO_(4)/NaCl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聚合 纳滤 中空纤维 低压 薄层复合膜
下载PDF
CoFe/ZrO2复合膜的电沉积及其析氧性能研究
9
作者 张璐 张中泉 +1 位作者 余云丹 卫国英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为降低电解水阳极析氧反应的过电位,采用电化学沉积技术制备了CoFe/ZrO2复合膜。在碱性介质中,该复合膜表现出了优异的析氧反应(OER)活性,在电流密度10 mA/cm2下过电势仅为1.56V,远低于CoFe(1.694V),这主要是由于CoFe/ZrO2复合膜具有足... 为降低电解水阳极析氧反应的过电位,采用电化学沉积技术制备了CoFe/ZrO2复合膜。在碱性介质中,该复合膜表现出了优异的析氧反应(OER)活性,在电流密度10 mA/cm2下过电势仅为1.56V,远低于CoFe(1.694V),这主要是由于CoFe/ZrO2复合膜具有足够暴露的活性位点和较高的电子转移能力。进一步的研究表明,CoFe/ZrO2复合膜可以在1.58 V过电位下稳定运行12 h,经2000圈循环伏安测试后,OER活性曲线未存在明显差别,显示CoFe/ZrO2复合膜具有良好稳定性。本文工作可为探索经济高效的OER催化电极膜材料开辟一条新途径,替代贵金属在可再生能源转换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复合膜 镀液温度 析氧反应
下载PDF
酮醛胺缩合物缓蚀剂/水性聚氨酯复合膜的性能研究
10
作者 周晓含 苏朋 +1 位作者 王涛 王煦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45-49,162,共6页
针对油田注水用Q235钢管的腐蚀问题,用酮醛胺缩合物缓蚀剂改性水性聚氨酯(WPU)乳液,使其复合膜(涂层)对侵蚀离子具有缓蚀和阻隔双重作用,采用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电化学工作站等手段进行了有关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缓蚀剂的加入与... 针对油田注水用Q235钢管的腐蚀问题,用酮醛胺缩合物缓蚀剂改性水性聚氨酯(WPU)乳液,使其复合膜(涂层)对侵蚀离子具有缓蚀和阻隔双重作用,采用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电化学工作站等手段进行了有关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缓蚀剂的加入与水性聚氨酯之间形成大量的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大量苯环的存在能够提高复合膜的热稳定性;与纯的WPU膜相比,WPU-3和WPU-5复合膜的硬度能够达到2H;当缓蚀剂的添加量为3%时,接触角由原来未改性的59.69°增加到74.74°,疏水性提高,膜层阻抗达到最大值,此时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能最佳,防腐蚀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醛胺缓蚀剂 水性聚氨酯 复合膜 油田注水 防腐蚀
下载PDF
多功能聚吡咯/聚酰亚胺电磁屏蔽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1
作者 周彬 鄢莹 +3 位作者 田源灏 杨欢 武肖鹏 宁慧铭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1-269,共9页
目的开发具有优异屏蔽效率、轻质且热稳定性良好的电磁屏蔽材料。方法以聚酰亚胺(PI)为聚合物基体,聚吡咯(PPy)为添加相,采用静电纺丝-低温原位聚合技术制备PPy/PI电磁屏蔽复合膜。通过在薄膜内部的多孔结构中构建致密的导电网络,赋予... 目的开发具有优异屏蔽效率、轻质且热稳定性良好的电磁屏蔽材料。方法以聚酰亚胺(PI)为聚合物基体,聚吡咯(PPy)为添加相,采用静电纺丝-低温原位聚合技术制备PPy/PI电磁屏蔽复合膜。通过在薄膜内部的多孔结构中构建致密的导电网络,赋予复合膜优异的导电性和高效的电磁屏蔽效能。结果在聚合PPy浓度为0.1 mol/L时,复合膜的电导率和电磁屏蔽效能分别为2.23 S/cm和26.04 dB,且其单位厚度电磁屏蔽效能可达到110.81 dB/mm,展现出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结论PPy/PI复合纤维膜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为11.73 MPa)、优异的热稳定性(>400℃)和力学传感性能,具备在恶劣环境下广泛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聚吡咯 导电性能 电磁屏蔽 复合膜
下载PDF
诺丽多糖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2
作者 陈运坤 白新鹏 +2 位作者 常会敏 朱恒伟 乔振栓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0-189,共10页
为开发出良好环保的可食性复合膜,该研究利用亚临界水萃取法从诺丽果中提取出天然的植物多糖,并以不同比例的诺丽多糖与壳聚糖共混从而制备出可食性诺丽多糖复合膜,并对其物理性质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将共混比例不同的复合膜进行30 ... 为开发出良好环保的可食性复合膜,该研究利用亚临界水萃取法从诺丽果中提取出天然的植物多糖,并以不同比例的诺丽多糖与壳聚糖共混从而制备出可食性诺丽多糖复合膜,并对其物理性质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将共混比例不同的复合膜进行30 d的土壤埋藏实验,并测试其耐油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复合膜中诺丽多糖添加比例的增大,提高了复合膜的溶解度、阻氧率和抗拉伸强度,降低了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和断裂伸长率,膜的色度a^(*)、b^(*)、ΔE值和不透明度显著增加,而L^(*)值显著降低,复合膜表观良好。电镜观察到膜的形貌结构光滑致密,X衍射和热分析可知复合膜各组分良好相容,同时具有良好的土壤生物降解率和耐油性能。因此诺丽多糖复合膜有望作为良好的环保型可食性复合膜应用到食品包装材料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丽果 多糖 壳聚糖 复合膜
下载PDF
LDPE/m-nZVI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13
作者 欧红涛 薛琼 +5 位作者 杨军红 廖钰源 王柯梦 江小龙 王文广 魏珊珊 《包装学报》 2024年第2期24-30,共7页
为克服脱氧剂小袋包装与食品混装带来的安全问题,采用硼氢化钾(KBH4)液相还原法制备了油酸钠(NaOl)改性纳米零价铁(m-nZVI),将其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熔融共混后热压成膜,制备了包装用LDPE/m-nZVI阻氧复合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为克服脱氧剂小袋包装与食品混装带来的安全问题,采用硼氢化钾(KBH4)液相还原法制备了油酸钠(NaOl)改性纳米零价铁(m-nZVI),将其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熔融共混后热压成膜,制备了包装用LDPE/m-nZVI阻氧复合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万能拉伸试验机和气体渗透仪对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和测定。结果表明:m-nZVI和LDPE的复合是物理共混;加入m-nZVI后,LDPE的热稳定性基本不变;随着m-nZVI含量的增加,复合膜的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先增大后减小,m-nZVI质量分数为2%时,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达到最大,较LDPE膜分别提高了41.4%和23.4%;复合膜的氧气透过系数也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当m-nZVI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膜的氧气透过系数最小,较LDPE膜降低了40.9%。复合膜结晶过程中,m-nZVI起异相成核的作用,改善了复合膜的结晶行为,使复合膜的结构和性能得到改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纳米零价铁 阻氧性能 包装复合膜
下载PDF
膜醭毕赤酵母蛋白复合膜对桃采后果腐病的抑制效果及机制
14
作者 陈海艺 徐悦 +2 位作者 刘艺璇 张亚敏 郭红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4-279,共6页
该文旨在探究膜醭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aefaciens)蛋白复合膜对镰刀孢(Fusarium spp.)的体外抑菌机制及对桃果采后果腐病的防治效果。通过测定蛋白复合膜对镰刀孢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的影响,分析抑菌机理,并测定果实硬度、褐变度、可... 该文旨在探究膜醭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aefaciens)蛋白复合膜对镰刀孢(Fusarium spp.)的体外抑菌机制及对桃果采后果腐病的防治效果。通过测定蛋白复合膜对镰刀孢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的影响,分析抑菌机理,并测定果实硬度、褐变度、可溶性固形物及维生素C含量,探究复合膜对桃果采后贮藏期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蛋白复合膜处理下,孢子萌发受抑,菌丝生长受阻,菌落生长抑制率达56.72%;菌体细胞膜透性增大导致胞内核酸、蛋白质外泄;扫描电镜下菌丝膨大、表面皱褶、内容物外泄;有伤接种实验表明蛋白复合膜能有效降低桃果发病率并延缓病斑扩展,维持桃果硬度和色泽,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及维生素C含量降低。膜醭毕赤酵母蛋白复合膜作为一种天然生物抗菌膜,能有效控制桃果采后果腐病,维持桃果实生理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复合膜 采后病害 抑制机制 生理品质
下载PDF
猪肝蛋白复合膜性能及其在肉品保鲜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杨乐 刘丽莉 +2 位作者 王浩阳 陈卉 丁玥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3,140,共8页
目的:开发一种以猪肝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天然食品保鲜剂。方法:以水溶性猪肝蛋白(WSLP)、盐溶性猪肝蛋白(SSLP)和壳聚糖(CS)制备可食性复合膜,通过测定机械性能、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微观结构等对可食膜组分之间进行多角度研究,... 目的:开发一种以猪肝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天然食品保鲜剂。方法:以水溶性猪肝蛋白(WSLP)、盐溶性猪肝蛋白(SSLP)和壳聚糖(CS)制备可食性复合膜,通过测定机械性能、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微观结构等对可食膜组分之间进行多角度研究,并将其用于猪肉保鲜,通过对比猪肉冷藏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探究复合膜的保鲜性能。结果:随着WSLP和SSLP的加入,可食膜的机械性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添加量为40%时膜的性能最佳,其膜厚分别为(0.267±0.00143),(0.264±0.00121)mm,拉伸强度分别为(9.63±0.29),(4.43±0.37)MPa,断裂延伸率分别为(58.37±0.90)%,(28.24±0.63)%,均与CS膜差异显著(P<0.05);40%的WSLP和SSLP能最大程度提升膜基质间的相互交联,其制得的复合膜表面光滑平整,微观结构最佳。猪肉冷藏12 d后,40%SSLP复合膜的保鲜性能最佳,其pH、菌落总数、TVB-N值及TBARS值均为最小。结论:40%WSLP和SSLP制得的复合膜各项性能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膜 猪肝蛋白 性质 壳聚糖
下载PDF
TG酶/k-卡拉胶协同改性明胶复合膜的工艺优化及表征
16
作者 应天昊 朱芸杉 胡杨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8,27,共10页
为了研制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保鲜膜,该研究以明胶为基质,通过k-卡拉胶与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对明胶进行协同改性,采用流延法制备一种新型明胶复合膜,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研究k-卡拉胶添加量、TG酶添加量、TG酶反应时间和干燥温度... 为了研制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保鲜膜,该研究以明胶为基质,通过k-卡拉胶与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对明胶进行协同改性,采用流延法制备一种新型明胶复合膜,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研究k-卡拉胶添加量、TG酶添加量、TG酶反应时间和干燥温度对明胶复合膜物理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制备工艺为明胶添加量5%、k-卡拉胶添加量0.5%、TG酶添加量0.2%、反应时间60 min、干燥温度45℃。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明胶复合膜拉伸强度为14.33 MPa,断裂伸长率为44.24%,水溶性为26.72%,水蒸气透过系数为0.278 g·mm/(kPa·h·m^(2))。优化制备工艺后,利用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等手段对不同明胶复合膜的结构进行表征。表征结果表明,k-卡拉胶与TG酶分别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氨基酸异肽键对明胶进行协同改性。该研究为新型明胶复合膜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K-卡拉胶 TG酶 复合膜 协同改性
下载PDF
淀粉-多酚复合膜的研究进展:从功能特性到食品包装应用
17
作者 王芷静 陈倩茜 蔡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6-343,共8页
塑料包装污染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此开发生物可降解材料已成为食品包装领域的研究热点。淀粉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多糖,具有价格低廉、安全无毒和易加工等优势,在环境友好型的食品包装材料开发中表现出较大潜力。然而,纯淀粉膜的阻隔性能... 塑料包装污染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此开发生物可降解材料已成为食品包装领域的研究热点。淀粉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多糖,具有价格低廉、安全无毒和易加工等优势,在环境友好型的食品包装材料开发中表现出较大潜力。然而,纯淀粉膜的阻隔性能较差、功能特性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对食品贮存期和新鲜程度逐步升高的要求。多酚是具有多种保健作用的天然抗氧化剂,因此可将不同类型的多酚引入到淀粉基薄膜中制成具有多种功能特性的淀粉-多酚复合膜。本文以挤出成型、静电纺丝和溶剂浇铸3种制备方法为主,综述淀粉-多酚复合膜的制备流程、影响因素和方法的优缺点,阐释淀粉与多酚的相互作用,分析添加多酚对淀粉基复合膜物化性能的影响以及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并对未来淀粉-多酚复合膜的发展与挑战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多酚 复合膜 抗氧化性能 抗菌性能 食品包装
下载PDF
聚乙烯醇/蓝藻复合膜的制备及其结构与力学性能
18
作者 李晴晴 吴鑫磊 +2 位作者 程雅煊 孙国金 曹志海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针对太湖水华蓝藻(CB)资源化利用的问题,以生物可降解的聚乙烯醇(PVAL)为基体材料,CB粉末为填料,采用溶液混合、干燥成膜的方式,简便地制备了生物可降解的PVAL/CB复合膜。采用流变、扫描电子显微镜、力学性能测试等表征手段,研究了CB添... 针对太湖水华蓝藻(CB)资源化利用的问题,以生物可降解的聚乙烯醇(PVAL)为基体材料,CB粉末为填料,采用溶液混合、干燥成膜的方式,简便地制备了生物可降解的PVAL/CB复合膜。采用流变、扫描电子显微镜、力学性能测试等表征手段,研究了CB添加量对PVAL/CB水分散液的流变行为和失水动力学、PVAL/CB复合膜的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甘油(GL)为增塑剂,研究了GL对不同CB含量的PVAL/CB复合膜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CB添加量增加,会使PVAL/CB水分散液黏度略有升高,但对分散液成膜过程中的失水速率影响不大。对于PVAL/CB复合膜而言,CB添加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膜具有较为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可达(46.4±1.3) MPa和(112.1±8.8)%,但由于CB和PVAL基体界面结合牢度不足,添加过多的CB会引起复合膜脆性断裂,力学性能下降。对于PVAL/CB/GL复合膜而言,GL不仅能起到增塑作用,还能改善CB与PVAL基体间的相容性,提升界面结合牢度,从而提升PVAL/CB/GL复合膜的综合力学性能。高CB含量的PVAL/CB/GL复合膜未出现脆性断裂,30%CB含量的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仍可达(21.5±0.6) MPa和(261.2±13.6)%。PVAL/CB复合膜具有一定的生物可降解性,随CB含量增加,降解速率变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蓝藻 力学性能 复合膜 生物可降解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快速鉴别药用复合膜组合材料
19
作者 朱碧君 辜倩 +3 位作者 汪元亮 熊马剑 郑国高 赵霞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0-705,共6页
目的通过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对药用复合膜的组合材料经行定性鉴别,分析判断各自的特征吸收峰。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集不同厂家多个批次复合膜样品的红外光谱图,原始光谱进过预处理后,采用系统聚类分析(HCA)、相似度... 目的通过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对药用复合膜的组合材料经行定性鉴别,分析判断各自的特征吸收峰。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集不同厂家多个批次复合膜样品的红外光谱图,原始光谱进过预处理后,采用系统聚类分析(HCA)、相似度分析以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对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得到的红外光谱数据,将样品分为聚乙烯(PE)、聚酯(PET)和聚丙烯(PP)3种组合材料,各自的特征频率分布基本一致,只是峰强度存在差别。通过上述3种化学计量学方法的辅助分析,结果一致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了分类标准,符合研究要求。结论该方法分辨度好,可以快速、有效地识别药用复合膜的不同组合材料,为有关材料的红外光谱鉴别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复合膜 聚酯 聚丙烯 聚乙烯 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卡拉胶/秸秆木质素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0
作者 刘文华 刘若婷 +1 位作者 侯春宇 王立娟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1,共8页
为提高秸秆的利用价值,利用碱法提取稻草秸秆中的木质素(Straw lignin,SL)与卡拉胶、山梨醇共混,制备出一系列不同SL含量的卡拉胶与秸秆木质素复合膜(C/L复合膜)。通过对膜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研究SL添加量对复合膜结构和各项性能的... 为提高秸秆的利用价值,利用碱法提取稻草秸秆中的木质素(Straw lignin,SL)与卡拉胶、山梨醇共混,制备出一系列不同SL含量的卡拉胶与秸秆木质素复合膜(C/L复合膜)。通过对膜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研究SL添加量对复合膜结构和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L能够有效增强膜的力学性能,改善膜的阻湿性能,增大膜的雾度,并赋予膜抗氧化性和紫外屏蔽性能,但对膜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在SL含量高于8%时,复合膜拥有均匀和致密的结构,证明SL与复合模之间的相容性良好,红外结果表明,氢键是其主要的键合力;SL添加量为10%时,复合膜可以阻挡绝大部分光紫外线;当SL添加量为12%时,膜的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为22.97 MPa,断裂伸长率为30.40%;而在SL添加量达到14%时,膜的阻湿性能最优,其水蒸气透过率达到最低值6.78×10^(-11) g/(m·s·Pa),水接触角从28°增大到79°;膜的抗氧化性会随着SL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在添加16%的SL时,复合膜的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由0增加到23.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胶 秸秆木质素 复合膜 紫外屏蔽 阻湿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