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双黄连制剂对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Fc/C3b受体活性和分泌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史晗 戴浩然 +1 位作者 郭彬 刘群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3,共12页
【目的】探究复方双黄连制剂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分泌功能的影响,为复方双黄连的深度开发及畜禽用药的合理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金银花、黄芩、连翘、穿心莲干燥粉碎后分别制备浸膏,按照比例制备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黄芩∶连... 【目的】探究复方双黄连制剂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分泌功能的影响,为复方双黄连的深度开发及畜禽用药的合理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金银花、黄芩、连翘、穿心莲干燥粉碎后分别制备浸膏,按照比例制备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黄芩∶连翘=1∶1∶2)、复方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黄芩∶连翘∶穿心莲=1∶1∶2∶2)及穿心莲口服液,调节pH为7.0,生药浓度为1 g/mL。3种药物作用于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3种药物安全浓度,将药物最大安全浓度以二倍稀释法稀释为3个浓度;采用脂多糖(LPS)和氢化考的松琥珀酸钠(HCSS)作用于RAW264.7细胞模拟机体炎症和免疫抑制状态,3种药物作用于这2种状态的细胞和正常细胞,采用YC、EA玫瑰花环法及中性红吞噬法检测巨噬细胞Fc/C3b受体活性和吞噬能力,采用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分泌能力。【结果】复方双黄连、双黄连、穿心莲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625~2.5、3.125~12.5和0.625~2.5 mg/mL。不同浓度复方双黄连、双黄连、穿心莲作用于巨噬细胞,细胞吞噬能力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复方双黄连可降低LPS巨噬细胞RAW264.7活跃的吞噬能力,增强HCSS巨噬细胞RAW264.7吞噬能力;不同浓度复方双黄连可使活化的巨噬细胞Fc/C3b受体活性下降,低下的Fc/C3b受体活性增强;不同浓度复方双黄连具有促进巨噬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及溶菌酶(LZM)的作用,抑制LPS巨噬细胞NO、TNF-α、IFN-γ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结论】复方双黄连可通过活化巨噬细胞Fc/C3b受体活性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炎能力,同时对已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功能起到抑制作用,以减少由于免疫功能亢进造成的机体损伤。研究结果为中兽药复方双黄连的深度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双黄连 巨噬细胞Fc/C3b受体 吞噬能力 分泌功能
下载PDF
复方双黄连与黄芩单方中黄芩苷在大鼠肠道菌群中代谢的比较 被引量:9
2
作者 狄斌 冯年平 刘文英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比较黄芩单味药材提取物和复方双黄连在肠内菌群中代谢的差异。方法:利用离体实验考察黄芩苷在模拟肠道环境下的代谢产物,并通过给大鼠灌胃给药考察实际肠道内的代谢,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技术检测和鉴定单方和复方中黄芩... 目的:比较黄芩单味药材提取物和复方双黄连在肠内菌群中代谢的差异。方法:利用离体实验考察黄芩苷在模拟肠道环境下的代谢产物,并通过给大鼠灌胃给药考察实际肠道内的代谢,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技术检测和鉴定单方和复方中黄芩苷的代谢情况。结果:单方及复方中黄芩苷在模拟肠道环境下和大鼠肠道内均代谢为黄芩素,体外消除速率常数k分别为0.0621和0.0694h^(-1),t_(1/2)分别为11.2和9.99h,方差分析后进行双单测检验,F分别为0.21和0.15,小于理论值5.12(P>0.05)。结论:单复方中黄芩苷的体外肠菌代谢差异无显著性,但体内代谢产物存在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复方双黄连 黄芩提取物 代谢
下载PDF
复方双黄连与黄芩提取物中黄芩苷代谢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狄斌 冯年平 刘文英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 比较复方双黄连剂和黄芩单味药材提取物中黄芩苷在大鼠体内代谢的差异。方法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技术检测黄芩苷的代谢产物种类和数量 ,并测定水解后黄芩苷元的量。结果 从给药后的大鼠尿样中 ,发现并初步鉴定了几个... 目的 比较复方双黄连剂和黄芩单味药材提取物中黄芩苷在大鼠体内代谢的差异。方法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技术检测黄芩苷的代谢产物种类和数量 ,并测定水解后黄芩苷元的量。结果 从给药后的大鼠尿样中 ,发现并初步鉴定了几个主要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 ,测定了黄芩苷元的量。结论 黄芩提取物和复方双黄连剂中黄芩苷在尿样里的主要相同代谢物为 5 ,6 ,7 三羟基黄酮 6 O 葡萄糖醛酸苷 7 O 葡萄糖醛酸苷 ,5 ,6 ,7 三羟基黄酮 6 O 葡萄糖 7 O 葡萄糖醛酸苷 ,5 ,7 三羟基 6 甲氧基黄酮 7 O 葡萄糖醛酸苷 ,5 ,6 ,7 三羟基黄酮 6 O 葡萄糖醛酸苷以及黄芩苷元 ,黄芩单方灌胃给药后黄芩苷的肾清除速度低于复方双黄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复方双黄连 黄芩提取物 代谢
下载PDF
复方双黄连分散片的研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郁 尹寿玉 刘连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9-390,共2页
目的制备复方双黄连分散片。方法以崩解时间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复方双黄连分散片处方进行筛选。结果微晶纤维素(MCC)为填充剂,羧甲基淀粉钠(CMS-Na)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为崩解剂,湿法制粒制备分散片。制定质量标准和溶... 目的制备复方双黄连分散片。方法以崩解时间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复方双黄连分散片处方进行筛选。结果微晶纤维素(MCC)为填充剂,羧甲基淀粉钠(CMS-Na)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为崩解剂,湿法制粒制备分散片。制定质量标准和溶出度实验。符合《中国药典》中有关分散片的要求。结论所制分散片处方合理,崩解快、溶出快而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双黄连 分散片 正交设计 溶出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中药复方双黄连剂型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春娜 刘洋洋 +3 位作者 李鹏收 时晓娟 徐暾海 刘铜华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5年第1期115-117,共3页
双黄连为中药抗菌抗病毒的著名方剂,由金银花、黄芩、连翘3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轻宣透邪之功效。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主要有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等作用。双黄连是中国药典收载的中成药,研究的比较深入,近年来... 双黄连为中药抗菌抗病毒的著名方剂,由金银花、黄芩、连翘3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轻宣透邪之功效。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主要有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等作用。双黄连是中国药典收载的中成药,研究的比较深入,近年来被制成很多剂型,有双黄连注射液、双黄连粉针剂、双黄连口服液、颗粒剂、片剂等。现对双黄连剂型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双黄连 中药组成 多剂型 抗菌抗病毒 双黄连注射液 双黄连粉针剂 双黄连口服液 清热解毒
下载PDF
微波辅助萃取复方双黄连组方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郑必胜 吴丹玲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9年第5期507-510,共4页
本文以黄芩、连翘、金银花三味药组成的复方双黄连中药组方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对该组方进行有效成分的萃取。用正交实验设计法针对不同微波功率、不同水量、不同提取时间、不同物料破碎度,不同提取次数对复方中各有效成分... 本文以黄芩、连翘、金银花三味药组成的复方双黄连中药组方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对该组方进行有效成分的萃取。用正交实验设计法针对不同微波功率、不同水量、不同提取时间、不同物料破碎度,不同提取次数对复方中各有效成分的微波提取进行了优化,寻找出了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中药微波萃取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基础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 复方双黄连 提取率
下载PDF
复方双黄连制剂体外抗菌抗病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彬 史晗 +1 位作者 封海波 刘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32-1742,共11页
【目的】探究复方双黄连制剂体外抗菌抗病毒活性,为复方双黄连的深度开发及家禽、家畜合理选择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金银花、黄芩、连翘颗粒分别制成浸膏,再将药物浸膏及穿心莲颗粒按照比例制成穿心莲、双黄连(金银花∶黄芩∶连... 【目的】探究复方双黄连制剂体外抗菌抗病毒活性,为复方双黄连的深度开发及家禽、家畜合理选择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金银花、黄芩、连翘颗粒分别制成浸膏,再将药物浸膏及穿心莲颗粒按照比例制成穿心莲、双黄连(金银花∶黄芩∶连翘=1∶1∶2)和复方双黄连(金银花∶黄芩∶连翘∶穿心莲=1∶1∶2∶2)口服液,调节pH为7.0,生药浓度为100%。用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12个菌株进行细菌敏感性检测,采用牛津杯结合试管二倍稀释法筛选出敏感菌株,根据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探讨其体外抗菌活性;采用二倍稀释法稀释药物,培养恒河猴胚肾细胞(MA-104)、鸡胚成纤维细胞(DF-1),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结合细胞病变(CPE)情况确定3种药物安全浓度,将最大药物安全浓度以二倍稀释法稀释3个梯度,用新城疫病毒、轮状病毒对MA-104和DF-1进行药物+病毒互作、先加药后攻毒和先攻毒后加药3种方式的处理,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并结合CPE探讨药物的体外抗病毒活性。【结果】复方双黄连的抗菌效果优于穿心莲和双黄连,其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0.20~1.56、0.20~1.56和0.78~1.56 mg/mL。CPE和细胞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双黄连、穿心莲、复方双黄连对DF-1细胞的安全浓度范围分别为0~6.25、0~0.78和0~0.78 mg/mL,对MA-104细胞的安全浓度范围分别为0~3.13、0~0.78和0~0.78 mg/mL。新城疫病毒17E株对DF-1细胞的TCID50为10-6.19/100μL;牦牛轮状病毒G6P[1]型SDA2株对MA-104细胞的TCID50为10-6.24/100μL。复方双黄连通过直接灭活病毒(药物+病毒互作)、阻断病毒吸附(先加药后攻毒)及干扰病毒复制(先攻毒后加药)途径对新城疫病毒的有效抑制率分别为28.82%、55.92%、42.45%,对轮状病毒的有效抑制率分别为48.84%、26.52%、15.40%。【结论】复方双黄连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均强于双黄连和穿心莲,且其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抗菌效果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研究结果可为复方双黄连在兽医临床应用和深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双黄连 抗菌活性 抗病毒活性
下载PDF
复方中药及植物药产品质量控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8
作者 马元春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0年第4期308-310,315,共4页
近20年来中药及植物药的质量控制有了飞跃的进步,产品质量评价由单一指标成分的分析逐步向多组分化学成分分析,有效地阻止了市场上掺假的商业行为,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近几年对复方植物药的研究分析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通过对单味药材及... 近20年来中药及植物药的质量控制有了飞跃的进步,产品质量评价由单一指标成分的分析逐步向多组分化学成分分析,有效地阻止了市场上掺假的商业行为,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近几年对复方植物药的研究分析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通过对单味药材及其复方中的多组方化学成分群在同一平面上的含量分布变化的分析比较,为药理及临床研究提供了十分有意义的信息,为进一步挖掘中医药资源宝库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 植物药 产品 质量控制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RRL(分析) 人参复方制剂分析 双黄连复方分析
下载PDF
试论中药方剂配伍——代谢关系 被引量:9
9
作者 冯年平 都广礼 +1 位作者 狄斌 刘文英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9,共4页
配伍是方剂发挥药效的关键,其内在的物质基础是配伍与其有效成分体内代谢特征之间存在着的对应关系,即方剂配伍-代谢关系。以双黄连复方为实例,通过对双黄连复方和黄芩单方中主要药效成分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以及灌胃给予不同... 配伍是方剂发挥药效的关键,其内在的物质基础是配伍与其有效成分体内代谢特征之间存在着的对应关系,即方剂配伍-代谢关系。以双黄连复方为实例,通过对双黄连复方和黄芩单方中主要药效成分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以及灌胃给予不同组合配方后药代动力学的比较,初步揭示中药双黄连复方方剂配伍-代谢关系。方剂配伍-代谢关系的研究对阐明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双黄连复方 方剂配伍 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