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调控乳腺癌铁死亡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王一名 刘苏燕 +3 位作者 谭娇丽 蔡加琴 魏晓霞 孙红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复方斑蝥胶囊(CMC)调控乳腺癌(BC)铁死亡的可能靶标及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利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GeneCards、FerrDb等数据库获得CMC、BC以及调控铁死亡的相关靶点。利用STING网站构建药...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复方斑蝥胶囊(CMC)调控乳腺癌(BC)铁死亡的可能靶标及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利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GeneCards、FerrDb等数据库获得CMC、BC以及调控铁死亡的相关靶点。利用STING网站构建药物-疾病交集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信息图(PPI)。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生成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再进行KEGG和GO功能富集分析,并通过分子对接来模拟活性成分作用于靶蛋白的结合情况,最后通过GEPIA、HPA和cBioPortal数据库验证核心靶点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突变情况。结果共获得198个活性化学成分,药物-疾病共同靶蛋白基因51个。PPI显示,关键靶点为TP53、IL6、EGFR、HIF1A、STAT3。主要活性成分为山奈酚、槲皮素、异鼠李素、常春藤皂苷元、β-谷甾醇。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主要涉及FoxO、NF-kappa B、Hippo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主要活性化合物与关键靶点均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生物信息学结果表明,BC组织中IL6和EGFR的mRNA水平高表达,且TP53的预后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ioPortal工具显示,1756例患者中有658例(37.5%)存在基因突变。结论复方斑蝥胶囊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方式发挥调控铁死亡治疗BC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斑蝥胶囊 乳腺癌 铁死亡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安罗替尼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不耐受化疗的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合并COPD的效果
2
作者 李洁 吴文峰 +2 位作者 陈卫琴 曾中华 刘云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不耐受化疗的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不耐受化疗的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合并COP...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不耐受化疗的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不耐受化疗的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合并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复方斑蝥胶囊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安罗替尼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细胞生长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VEGF、MMP-9、SCCA、CEA、Cyfra2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罗替尼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不耐受化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合并COPD患者的安全性较高,且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增强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耐受化疗 驱动基因阴性 非小细胞肺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安罗替尼 复方斑蝥胶囊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郭会娟 李彦丽 王建伟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22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57,单纯化疗)和观察组(n=65,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22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57,单纯化疗)和观察组(n=65,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125、CA15-3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CA125、CA15-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本组治疗前,CD8^(+)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可提高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增强免疫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复方斑蝥胶囊 化疗 临床疗效 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替吉奥对晚期结直肠癌疗效及CA199水平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赵莹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9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与替吉奥联合应用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及对糖类抗原199(CA199)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蒙阴县人民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医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9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与替吉奥联合应用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及对糖类抗原199(CA199)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蒙阴县人民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医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9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单独使用替吉奥治疗,研究组使用复方斑蝥胶囊与替吉奥联合治疗,比较两组血清指标水平、免疫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CA199、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晚期结直肠癌以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替吉奥的方式治疗的效果更佳,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控制疾病的发展,而且可促使其生活质量大大提升,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斑蝥胶囊 替吉奥 晚期结直肠癌 临床效果 CA199指标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5
作者 王静 杨志华 +3 位作者 易宣洪 李淑静 王志武 汪萍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3期28-34,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复方斑蝥胶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复方斑蝥胶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复方斑蝥胶囊中11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药物靶标数据库TTD、人类基因数据库(the 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筛选NSCLC相关靶点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对疾病与药物共同靶点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模型,运用Cytoscape 3.5.1软件构建化合物-关键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利用DAVID6.8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复方斑蝥胶囊的210种活性成分和310个作用靶点,与治疗NSCLC相关靶点155个,关键靶点68个,主要通过作用于丝氨酸/苏氨酸特异性蛋白激酶1、肿瘤蛋白质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白细胞介素6、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胱天蛋白酶3、JUN激酶、髓细胞增生原癌基因、肿瘤坏死因子、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急性期应答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2(前列腺素G/H合成酶和环氧酶)、雌激素受体1关键靶蛋白调控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多糖通路、NSCLC通路等发挥治疗NSCLC的作用。结论:复方斑蝥胶囊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途径治疗NSC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信号通路 生物过程 网络药理学 复方斑蝥胶囊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辅助介入化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增效减毒及Th17/Treg平衡的影响
6
作者 杨海 程维刚 +1 位作者 杨佳宝 岳彩娟 《中医研究》 2023年第7期24-28,共5页
目的:观察复方斑蝥胶囊辅助介入化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增效减毒及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将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腹腔动脉造影,观察患者肿瘤位置、... 目的:观察复方斑蝥胶囊辅助介入化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增效减毒及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将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腹腔动脉造影,观察患者肿瘤位置、大小及数量,并确定是否存在癌栓。给予肝左右动脉插管,经导管缓慢注入碘化油注射液每次10 mL,注射用洛铂每次35 mg/m^(2),注射用雷替曲塞每次3 mg/m^(2)。采用适量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剂堵塞动脉分支。肝动脉化疗栓塞手术完成后将导管退出,加压包扎穿刺点。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斑蝥胶囊,0.75 g/次,2次/d,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9例,稳定1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56%(43/45);对照组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3例,稳定20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2.22%(37/45)。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缺氧诱导因子-1(HIF-1)、c-Myc癌基因产物信使核糖核酸(c-Myc mRNA)、α-L-岩藻糖苷酶(AFU)、肝癌高表达基因10(PEG10)、糖蛋白抗原19(CA19-9)、甲胎蛋白(AFP)水平、白细胞介素-17(IL-17)、Th17/Treg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PTEN)mRNA、CD8^(+)T细胞、NK细胞、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毒副作用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辅助介入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可降低HIF-1、c-Myc mRNA、肿瘤标志物水平,提升PTEN mRNA水平,调节Th17/Treg平衡,提高免疫功能,减少肝损伤,增强临床疗效,减少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复方斑蝥胶囊 介入化疗 增效减毒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持续热灌注化疗对进展期胆管癌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施喆 赵国栋 +2 位作者 韩艳珍 周丽媛 孙树刚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7期799-803,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持续热灌注化疗(CHPPC)用于进展期胆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进展期胆管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对照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于胆管癌姑息切除术后给予CHPPC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CHPP...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持续热灌注化疗(CHPPC)用于进展期胆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进展期胆管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对照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于胆管癌姑息切除术后给予CHPPC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CHPPC治疗,共治疗6个疗程。评价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肝功能指标(TB、AST、ALT、γ-GT)水平变化,ELISA实验检测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水平变化,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2组TB、AST、ALT、γ-GT肝功能及CEA、CA19-9、CA125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TB、AST、ALT、γ-GT及CEA、CA19-9、CA125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生活质量改善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CHPPC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进展期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肝功能和生活质量,疗效更好,能够减轻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斑蝥胶囊 持续热灌注化疗 进展期胆管癌 肝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化疗对晚期肺腺癌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牧辰 潘中 +3 位作者 江南 江孝华 郝丽君 秦碧勇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424-1427,共4页
目的:探究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培美曲塞+铂类化疗对晚期肺腺癌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收治的晚期肺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培美曲塞+铂类药... 目的:探究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培美曲塞+铂类化疗对晚期肺腺癌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收治的晚期肺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培美曲塞+铂类药物一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斑蝥胶囊。比较2组近期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癌胚抗原(CEA)、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中位PFS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可提高培美曲塞+铂类药物治疗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在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同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腺癌 培美曲塞 一线化疗 复方斑蝥胶囊 近期疗效 无进展生存期 不良反应 安全性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TC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肖永强 李康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TC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方法以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于该院治疗的10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C化疗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复方斑...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TC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方法以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于该院治疗的10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C化疗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复方斑蝥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近期客观有效率(ORR)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总生存期(OS)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卡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晚期卵巢癌患者,在使用TC化疗方案时联用复方斑蝥胶囊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轻不良反应,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化疗方案 晚期卵巢癌 复方斑蝥胶囊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DSOX化疗方案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胡尚影 李崇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6期84-87,共4页
目的 观察复方斑蝥胶囊联合DSOX化疗方案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将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60例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30例。... 目的 观察复方斑蝥胶囊联合DSOX化疗方案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将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60例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30例。甲组采用DSOX化疗方案,乙组采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DSOX化疗方案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周期。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4)^(+)/CD_(8)^(+))、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8(IL-18)]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乙组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甲组的53.33%(χ^(2)=4.800,P=0.028)。治疗3个周期后,2组血清CA19-9、CEA、CA125水平低于治疗前,且乙组低于甲组(P<0.01)。治疗3个周期后,2组CD_(3)^(+)、CD_(4)^(+)、CD_(4)^(+)/CD_(8)^(+)及血清IL-1β、IL-18水平低于治疗前,但乙组CD_(3)^(+)、CD_(4)^(+)、CD_(4)^(+)/CD_(8)^(+)高于甲组,血清IL-1β、IL-18水平低于甲组(P<0.01)。乙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6.67%,低于甲组的56.67%(χ^(2)=5.554,P=0.018)。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DSOX化疗方案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进一步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增强免疫功能、抑制炎性反应,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复方斑蝥胶囊 DSOX化疗方案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辅助化疗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涂新飞 王浩芳 周小兴 《青岛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辅助化疗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辅助化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复...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辅助化疗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辅助化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复发转移、身体功能状况、生活质量、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转移复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环境领域评分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异常、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血小板下降、乏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辅助化疗可降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率,改善躯体功能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复方斑蝥胶囊 化疗 复发转移 安全性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辅助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天添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18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斑蝥胶囊辅助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采用以伊立替康、亚叶酸钙、氟尿嘧啶为主的FOLFIRI方案化疗。观察组在此... 目的观察复方斑蝥胶囊辅助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采用以伊立替康、亚叶酸钙、氟尿嘧啶为主的FOLFIRI方案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复方斑蝥胶囊。治疗56天后比较两组疗效、体力状况、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和肿瘤标志物指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2%(31/34%)、不良反应发生率20.6%(7/34)及体力状况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70.6%(24/34)、47.1%(16/34)],治疗后CD3^(+)、CD4^(+)、CD4^(+)/CD8^(+)及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CA125)、CA199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FOLFIRI化疗可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体力状况和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的分泌,减少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斑蝥胶囊 伊立替康 亚叶酸钙 氟尿嘧啶 结直肠癌肝转移 体力状况 免疫功能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紫杉醇与顺铂化疗对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许燕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4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紫杉醇与顺铂化疗在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2例赣州市肿瘤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紫杉醇与顺铂化疗,观察组加用...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紫杉醇与顺铂化疗在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2例赣州市肿瘤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紫杉醇与顺铂化疗,观察组加用复方斑蝥胶囊治疗,持续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细胞免疫功能、中医症候积分、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及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疲乏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及腰膝酸软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紫杉醇与顺铂化疗可提高中晚期子宫颈癌疾病控制效果,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且安全性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复方斑蝥胶囊 紫杉醇 顺铂 肿瘤标志物 细胞免疫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奥希替尼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朱学雨 熊家俊 夏少锋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8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奥希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希替尼组和联合组。奥...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奥希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希替尼组和联合组。奥希替尼组(35例)给予口服奥希替尼治疗,联合组(35例)给予口服奥希替尼+复方斑蝥胶囊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疗效、血清相关指标[糖类抗原125(CA125)、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癌胚抗原(CEA)]、免疫相关指标[Ⅰ型辅助性T细胞(Th1)、Ⅱ型辅助性T细胞(Th2)及Th1/Th2]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客观有效率(68.57%)高于奥希替尼组(42.86%);两组CA125、MMP-9、CEA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奥希替尼组(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Th1、Th1/Th2均高于奥希替尼组,Th2则低于奥希替尼组(P<0.05);联合组毒副反应(白细胞降低、腹泻、周围神经毒性、肝功能异常、乏力)发生率均低于奥希替尼组(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奥希替尼治疗晚期NSCLC可提高客观有效率,降低患者血清CA125、MMP-9、CEA,改善免疫功能,减少毒副反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奥希替尼 复方斑蝥胶囊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NSCLC的效果及对Cyfra21-1、β2-MG、RDW和预后的影响
15
作者 夏丽丽 陆友国 +1 位作者 张波 朱洋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期111-114,119,共5页
目的 研究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对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β2-微球蛋白(β2-MG)、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淮南市新华医院肿瘤科进行治疗的NSCLC患者88... 目的 研究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对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β2-微球蛋白(β2-MG)、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淮南市新华医院肿瘤科进行治疗的NSCLC患者8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吉西他滨与顺铂(GP)进行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复方斑蝥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Cyfra21-1、β2-MG、RDW以及预后情况。采用卡普兰-米耶尔生存曲线分析了不同治疗方法对3年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以及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χ^(2)=4.555、6.465,P<0.05)。治疗后观察组Cyfra21-1、β2-MG、RDW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82、8.153、3.136,P<0.05)。观察组的胃肠道反应以及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555、5.066,P<0.05)。观察组在各时间段的存活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χ^(2)=6.026、4.555、4.141、4.470,P<0.05)。结论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NSCLC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降低Cyfra21-1、β2-MG、RDW,提高患者的远期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斑蝥胶囊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Β2-微球蛋白 红细胞分布宽度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在卵巢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
16
作者 邵红颖 李长忠 《光明中医》 2023年第24期4797-4800,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在卵巢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医院收治的72例卵巢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卡氏评分、CA125水...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在卵巢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医院收治的72例卵巢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卡氏评分、CA125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中观察组白细胞降低、肝功能受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贫血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术后TC方案化疗患者口服复方斑蝥胶囊辅助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效减毒,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癥瘕 卵巢癌 复方斑蝥胶囊 中成药疗法
下载PDF
FOLFOX/CapeOx化疗方案联合复方斑蝥胶囊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谭鲲 《智慧健康》 2023年第6期192-195,200,共5页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FOLF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CapeOx)化疗方案联合复方斑蝥胶囊对结直肠癌(CR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76例CR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FOLF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CapeOx)化疗方案联合复方斑蝥胶囊对结直肠癌(CR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76例CR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FOLFOX/CapeOx化疗方案,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结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个周期时,比较两组体能状态[Karnofsky评分(KPS)]、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免疫功能(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 治疗4个周期,两组KP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周期,两组血清CEA、CA199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周期时,两组CD3+、CD4+水平显著升高,CD8+显著下降,且观察组CD3+、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LFOX/CapeOx化疗方案联合复方斑蝥胶囊应用于CRC患者中,可提高患者体能及抗肿瘤能力,利于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FOLFOX CapeOx化疗方案 复方斑蝥胶囊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CHOP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18
作者 张丽楠 邵泽涛 +2 位作者 胡海云 邓秀娜 王丹宁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4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治疗中复方斑蝥胶囊联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化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7月昌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治疗中复方斑蝥胶囊联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化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7月昌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CHOP化疗,研究组采用CHOP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缓解率以及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与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肾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在CHOP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复方斑蝥胶囊进行治疗比采用单一CHOP化疗效果更加确切,在疗效和控制不良反应方面有着一定优势,减轻患者的痛苦与负担,增强CHOP化疗效果,达到良好的治疗结局,CHOP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复方斑蝥胶囊值得在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斑蝥胶囊 CHOP化疗 恶性淋巴瘤 肾功能指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血清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蛋白质组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曹永艳 王猛 +2 位作者 黄开顺 阳强 丁敏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31-834,共4页
目的:考察复方斑蝥胶囊血清对SMMC-7721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复方斑蝥胶囊的抗癌作用机制。方法: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复方斑蝥胶囊血清并处理人肝癌SMMC-7721细胞,用双向电泳、图像分析、质谱鉴定等蛋白质组学技术测定复... 目的:考察复方斑蝥胶囊血清对SMMC-7721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复方斑蝥胶囊的抗癌作用机制。方法: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复方斑蝥胶囊血清并处理人肝癌SMMC-7721细胞,用双向电泳、图像分析、质谱鉴定等蛋白质组学技术测定复方斑蝥胶囊对癌细胞中有影响的蛋白质。结果:双向电泳分离到SMMC-7721细胞蛋白质组约450个点,其中47个点在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有2倍以上量变,质谱鉴定发现实验组出现膜联蛋白A5、热休克70×10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和硫氧还蛋白过氧化酶2表达显著下调。结论:研究发现了4种与肿瘤的增殖、免疫、凋亡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为进一步研究复方斑蝥胶囊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线索。血清药理学与蛋白质组学相结合能够有效地展示与药物作用相关的蛋白质,可以作为研究复方药理的一个初步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斑蝥胶囊 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血清药理学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对老年肝癌患者术后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毅 黄建钊 +2 位作者 石承先 范伟 钟必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89-90,共2页
42例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老年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根据术后是否服用复方斑蝥胶囊随机分为A组(复方斑蝥胶囊组)和B组(术后仅行常规处理组),C组为无其他合并症的胆囊结石患者20例。分别于术前3 d及术后10、30 d检测患者的CD3+、C... 42例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老年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根据术后是否服用复方斑蝥胶囊随机分为A组(复方斑蝥胶囊组)和B组(术后仅行常规处理组),C组为无其他合并症的胆囊结石患者20例。分别于术前3 d及术后10、30 d检测患者的CD3+、CD4+、CD8+T细胞、NK细胞以及CD4+/CD8+水平。发现与C组比较,A、B组患者术前CD3+T细胞及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术后10 d,A组患者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术后30 d,A组CD3+、CD4+、CD8+T细胞以及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认为老年HCC患者手术前后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复方斑蝥胶囊有利于提高老年HCC患者术后的T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细胞免疫功能 老年 复方斑蝥胶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