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挣扎与拯救——论《白日焰火》中复杂人性的艺术魅力
1
作者 孙景鹏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01-104,共4页
一部具有艺术魅力的作品,往往能向读者展现出复杂的人性。《白日焰火》不是简单的犯罪片,而是一部表现复杂人性的情感片。情感片就意味着观众要从细微之处去感受事件主人公之间不同的、复杂的情感。仔细分析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全面体... 一部具有艺术魅力的作品,往往能向读者展现出复杂的人性。《白日焰火》不是简单的犯罪片,而是一部表现复杂人性的情感片。情感片就意味着观众要从细微之处去感受事件主人公之间不同的、复杂的情感。仔细分析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全面体会主要人物的挣扎与拯救,深切感受主人公的丰富情感,便可以洞悉影片中吴志贞、张自力、梁志军等主要人物挣扎之痛苦、拯救之艰难、人性之复杂。最终,作品通过主人公的挣扎与拯救,向受众展现了复杂人性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挣扎 拯救 复杂人性 艺术魅力 白日焰火
下载PDF
《被解救的姜戈》中的人物角色与复杂人性
2
作者 莫颖 《广西教育》 2015年第11期115-116,共2页
围绕姜戈、舒尔茨、史蒂芬及其他麻木的黑奴与残暴的白人奴隶主等众多角色,对《被解救的姜戈》中的复杂人性进行解读,并试图探析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关键词 姜戈 《被解救的姜戈》复杂人性
下载PDF
世俗爱情 复杂人性 悲剧人生——论张爱玲爱情小说的深刻意蕴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6期101-105,共5页
张爱玲是成名于本世纪40年代上海的女作家。她的小说选材是平凡的,多以“恋爱、婚姻”为题材,而她爱情小说的内在意蕴却是深远而不平凡的。这些意蕴主要包括:1.浓厚的悲剧生命意识;2.对复杂人性的深刻发掘;3.执著于世俗的... 张爱玲是成名于本世纪40年代上海的女作家。她的小说选材是平凡的,多以“恋爱、婚姻”为题材,而她爱情小说的内在意蕴却是深远而不平凡的。这些意蕴主要包括:1.浓厚的悲剧生命意识;2.对复杂人性的深刻发掘;3.执著于世俗的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爱情小说 悲剧意识 复杂人性 世俗爱情
下载PDF
歌颂理想世界 挖掘复杂人性──沈从文小说创作审美意识浅探 被引量:1
4
作者 益西嘉措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74-79,共6页
关键词 沈从文小说创作 审美意识 理想世界 湘西世界 复杂人性 “乡下人” 都市世界 审美理想 人性 湘西文化
下载PDF
走向复杂人性论:当代新型教师应采取的人性假设取向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向凤 《基础教育》 2008年第6期51-54,共4页
本文从人性假设的视角来分析当今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应该采取的人性假设。文中通过对传统师生关系的演变透析其背后的教师所采用的人性假设,认为“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人性假设是:学生的本性是恶的;而“以学生为中... 本文从人性假设的视角来分析当今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应该采取的人性假设。文中通过对传统师生关系的演变透析其背后的教师所采用的人性假设,认为“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人性假设是:学生的本性是恶的;而“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假设是:学生的本性是善的。但这些假设都是单一的、二元对立思维在教育领域的呈现,在这些假设指引下,教师的教学质量很难说是令人满意的。为此,本文在对上述两种师生关系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当今教师对学生的人性假设取向:学生的本性是复杂的。教师在此假设指引下,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三方面来落实和改进自己的教学,从而促进师生双方的发展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关系 人性假设 复杂人性 策略
下载PDF
一起维权案折射出的复杂人性
6
作者 高洪云 《廉政瞭望》 2014年第21期13-13,共1页
日前记者调查采访了一起跨省维权案件,维权时间长达15个月之久。其间有悲有喜,有炎凉有温暖。 四川江油青年文明强在河北省太原市被非法行医冶死,其父文再富在维权中突发脑溢血成为植物人,无奈之下母亲何自蓉返回家乡求助。家乡政... 日前记者调查采访了一起跨省维权案件,维权时间长达15个月之久。其间有悲有喜,有炎凉有温暖。 四川江油青年文明强在河北省太原市被非法行医冶死,其父文再富在维权中突发脑溢血成为植物人,无奈之下母亲何自蓉返回家乡求助。家乡政府得知情况后,成立援助组三赴山西,维权成功,何自蓉最终拿到赔偿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权 复杂人性 折射 非法行医 太原市 河北省 植物人 脑溢血
下载PDF
深度透视复杂人性,呼唤人性之光熠熠生辉——《我的叔叔于勒》的文本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敏 《语文知识》 2014年第12期12-14,共3页
莫泊桑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镜子”价值和批判意义。他发表于1883年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我的叔叔于勒》长时间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更显示出经典作品的无穷魅力。这一作品历来被解读成批判小市民自私、冷... 莫泊桑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镜子”价值和批判意义。他发表于1883年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我的叔叔于勒》长时间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更显示出经典作品的无穷魅力。这一作品历来被解读成批判小市民自私、冷酷、拜金主义,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金钱关系的范本。教学设计上也往往是把菲利普夫妇作为反面人物的典型形象予以重点突出,而忽略了其他人物的分析,如于勒、若瑟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的叔叔于勒》 文本解读 复杂人性 深度透视 现实主义作家 初中语文教材 经典作品 批判意义
下载PDF
格林小说《问题的核心》之中复杂人性探究
8
作者 李欣 《商情》 2010年第21期25-25,共1页
本文探究了格林小说《问题的核心》之中的复杂人性:一是人性的复杂性在婚姻方面。二是人性的复杂性在恋情方面。三是人性的复杂性在事业方面。四是人性的复杂性在信仰方面。
关键词 格雷厄姆·格林《问题的核心》 复杂人性
下载PDF
复杂人性的简洁表达
9
作者 薛百成 《记者摇篮》 2017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一幅年轻女孩儿的肖像。作者自承其灵感来自于法国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正是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的玛蒂尔达的翻版。一个在成人的阴暗世界里提早成熟的萝莉,坐在楼道里,以并不老练的姿势吸着烟,透过木... 一幅年轻女孩儿的肖像。作者自承其灵感来自于法国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正是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的玛蒂尔达的翻版。一个在成人的阴暗世界里提早成熟的萝莉,坐在楼道里,以并不老练的姿势吸着烟,透过木栏杆阴郁而迷茫地观察着周围的人与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人性 《这个杀手不太冷》 简洁 人与世界 人物形象 电影
下载PDF
存“单纯之心” 品“复杂人性”——“熟人”也坏
10
作者 张桂苓 《山东教育》 2020年第5期99-100,共2页
吃过晚饭到公园散步,公园里人满为患,这时一对父女从身边走过,耳边传来小女孩如蜜儿般的声音:"爸爸,我觉得咱们的身边没有坏人啊!"想必这位父亲在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我也想听听这位父亲如何回答孩子的话,于是悄悄放慢自己的... 吃过晚饭到公园散步,公园里人满为患,这时一对父女从身边走过,耳边传来小女孩如蜜儿般的声音:"爸爸,我觉得咱们的身边没有坏人啊!"想必这位父亲在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我也想听听这位父亲如何回答孩子的话,于是悄悄放慢自己的脚步。"傻孩子,哪个坏人的脸上刻着字了,尤其是自己出去玩,更要小心防范任何人,恶人可怕,伪善人更可怕。"这对父女的对话,不由得让我想起之前疯传于各大媒体的章子欣事件,九岁的小子欣怀着信任和期待的心情,跟随两名租客前往异地以花童的身份参加婚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人性 恶人 身份 坏人 父女
下载PDF
透视复杂人性 呼唤人性之光——《我的叔叔于勒》文本解读
11
作者 李敏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5年第4期44-46,共3页
法国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历来被解读成批判小市民自私、冷酷,拜金主义,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金钱关系的范本。教学设计上也往往是把菲利普夫妇作为反面人物形象的典型予以重点突出.而忽略... 法国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历来被解读成批判小市民自私、冷酷,拜金主义,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金钱关系的范本。教学设计上也往往是把菲利普夫妇作为反面人物形象的典型予以重点突出.而忽略了对其他人物如于勒、若瑟夫等的分析。笔者结合西方文艺学中关于人物形态、叙述者、叙述态度、叙事视角等理论做进一步的解读和分析.希望能透过复杂人性的分析.窥探到作品丰富而瑰丽的内宇宙.从而更好地指导和引领教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的叔叔于勒》 复杂人性 文本解读 现实主义作家 人物形象 菲利普夫妇 短篇小说 拜金主义
下载PDF
探寻纯真童心 表现复杂人性--评鲍尔吉·原野的《乌苏里密林奇遇》
12
作者 谭旭东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09,共4页
进入新世纪,儿童文学创作进入了市场繁荣期,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市场效应的畅销书作家作品,同时,儿童文学创作也进入了一个艺术转型和变期。其重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儿童文学创作在面对市场利益时,如何兼顾社会价值并保持儿童文学的艺术纯... 进入新世纪,儿童文学创作进入了市场繁荣期,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市场效应的畅销书作家作品,同时,儿童文学创作也进入了一个艺术转型和变期。其重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儿童文学创作在面对市场利益时,如何兼顾社会价值并保持儿童文学的艺术纯粹性。一些儿童文学作家在面临市场诱惑时,选择了迎合市场需求,在艺术上往下走。另有一些作家选择向童心致敬,在艺术上选择向上攀登。二是儿童文学原有的创作格局被打破,长期以来儿童文学创作形成的自足性圈子被冲击,一批本来不属于儿童文学界别的作家闯人了这个阵地,且创作出与儿童文学圈作家风格和特点不一样的作品,从而形成了儿童文学的“人圈”与“破圈”现象,这改变了儿童文学创作的整体风貌,也促动了原创童书出版的洗牌。第二个现象,被我命名为“当代作家的儿童文学转向”,即一批当代有影响的作家以强劲的艺术姿态进入了儿童文学创作园地,奉献了一些值得肯定、也值得研究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创作 当代作家 儿童文学作家 复杂人性 畅销书作家 整体风貌 自足性 纯粹性
原文传递
复杂人性的探询和文学生命的建构——关于冯积岐小说创作的对话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继凯 冯积岐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3-65,共13页
李继凯近期我一直比较集中地关注着你的文学创作,看到你像“秦川牛”一样辛勤地在秦地耕耘不止,从最初正式发表作品至今,已经过去了三十个春秋,你的坚韧和努力使你取得了斐然的业绩,已经引起了文学界较多的关注,网络上也有很多关... 李继凯近期我一直比较集中地关注着你的文学创作,看到你像“秦川牛”一样辛勤地在秦地耕耘不止,从最初正式发表作品至今,已经过去了三十个春秋,你的坚韧和努力使你取得了斐然的业绩,已经引起了文学界较多的关注,网络上也有很多关于你的信息。但到目前为止,学术界或评论界的相关探讨还很不充分,对你的创作特色、美学追求和文学成就等仍揭示不足或评价未能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 小说创作 复杂人性 冯积岐 对话 生命 创作特色 文学成就
原文传递
1940年代中国史诗电影:家国故事、多重叙事、复杂人性与镜语赋比兴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萌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99-107,共9页
1940年代中国史诗电影以抗日战争这一历史故事为背景,传达出创作者的忧患意识和人生使命感,为后人勾勒出一幅幅特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全景性画面。这些史诗电影用家庭矛盾建构戏剧冲突,讲述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以主人公的成长、变化... 1940年代中国史诗电影以抗日战争这一历史故事为背景,传达出创作者的忧患意识和人生使命感,为后人勾勒出一幅幅特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全景性画面。这些史诗电影用家庭矛盾建构戏剧冲突,讲述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以主人公的成长、变化影射时代的发展、变迁,通过家国同构的影像展示当时整个时代、历史的悲剧,显示出极强的家庭情节剧的特质。这些影片将历史回望与现实观照勾连起来加以综合表现,注重拓展叙事手法和叙事容量,挖掘出更加具有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社会内涵,刻画了正邪对立、性格迥异、具有复杂人性的人物形象,在艺术表现上注重以中国诗词的赋比兴意象进行电影语言的探索,追求意境的营造与诗性的表达,为中国电影民族化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诗电影 家国故事 多重叙事 复杂人性 镜语赋比兴
原文传递
心理社会因素对男性新兵人性复杂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柏涛 娄振山 邵峰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2年第5期347-349,共3页
目的探讨个性、生活事件、心理健康对新兵人性的复杂性的影响模式,为其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性的哲学修订量表中的人性的复杂性分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症状自评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对562名新兵进行心... 目的探讨个性、生活事件、心理健康对新兵人性的复杂性的影响模式,为其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性的哲学修订量表中的人性的复杂性分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症状自评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对562名新兵进行心理测评。统计处理采用秩变换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及Amos路径分析。结果新兵人性的复杂性正性与个性因素(r=0.15~0.27,P<0.01)相关显著;Amos路径分析显示神经质对新兵个性的贡献最大(β=0.84,P<0.01);个性对新兵人性复杂性正性的直接效应(β=0.37,P<0.001)显著,其在文化水平、心理健康与人性复杂性正性存在显著的间接效应(β=-0.08,P<0.01;β=0.20,P<0.01)。结论新兵人性的复杂性的认识受个性影响最大,有必要针对冲动性进行心理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兵 人性复杂 心理影响因素 路径分析
下载PDF
论波特短篇小说中复杂而黑暗的人性世界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英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43-46,共4页
对人性真理的思考是贯穿波特所有作品的一个主题,多层次多角度揭示波特作品中的人性阴暗面是本文的核心。选取波特几部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作品中无知的人对邪恶的推动,模糊的父母之爱等人性的阴暗面,从而挖掘出波特对人类... 对人性真理的思考是贯穿波特所有作品的一个主题,多层次多角度揭示波特作品中的人性阴暗面是本文的核心。选取波特几部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作品中无知的人对邪恶的推动,模糊的父母之爱等人性的阴暗面,从而挖掘出波特对人类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思考,也为现代人正确理解人性弱点从而改善人性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瑟琳·安·波特 艺术家 复杂黑暗的人性世界
下载PDF
从单纯的批判写实到复杂人性情态描写的诗性转变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树元 《满族文学》 2006年第3期60-63,共4页
关键词 孙春平 复杂人性
原文传递
在对抗中呈现复杂的人性——以“符号矩阵”解读《第九个寡妇》
18
作者 张春红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40-42,共3页
旅美作家严歌苓的小说一向受到评论者和读者的双重好评,特别是她娴熟的叙事技巧,更是为文坛所公认。《第九个寡妇》是严歌苓的代表作,透过作者精心设置的故事与人物,循着写作者"符号矩阵"叙事的轨迹,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特殊年... 旅美作家严歌苓的小说一向受到评论者和读者的双重好评,特别是她娴熟的叙事技巧,更是为文坛所公认。《第九个寡妇》是严歌苓的代表作,透过作者精心设置的故事与人物,循着写作者"符号矩阵"叙事的轨迹,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特殊年代里民间力量与强权政治之间的对抗,看到人性的复杂,而且还可以对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有更为明晰的把握,并进而认清文本的内涵与主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矩阵 政治对抗 复杂人性 叙事技巧
下载PDF
《甄嬛传》VS《纸牌屋》:斗争哲学与复杂人性
19
《经济展望》 2014年第4期187-187,共1页
所谓“宫斗剧”,场域在“宫”,重点在“斗”,但是不管是东方的后宫争宠,还是西方的党同伐异,剖开这些形态的外壳,内里最核心的部分还是“人性”。
关键词 复杂人性 斗争哲学 纸牌 人性
原文传递
复杂人性结出“恶之果”
20
作者 宇霆 《中外文摘》 2015年第2期14-17,共4页
托起女友生命,尿毒症男孩大义分手 2010年7月,邱平在尿毒症QQ群与病友交流病情及生活现状,很多患者流露出消极悲观的心绪,觉得生活里再也没有了阳光。
关键词 复杂人性 生活现状 2010年 尿毒症 QQ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