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调叙事与“悲剧”设置:纪录片《人生第二次》的叙事策略
1
作者 李忠业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58-62,共5页
《人生第二次》作为《人生第一次》的续作,延续了《人生第一次》对个体生活状态的关照,同时在叙事与情感表达上引入了诸多创新。在影片中,导演对叙事方式进行了探索,将复调叙事贯穿于影片的每个叙事单元之中,增强了影片主题表达的传递... 《人生第二次》作为《人生第一次》的续作,延续了《人生第一次》对个体生活状态的关照,同时在叙事与情感表达上引入了诸多创新。在影片中,导演对叙事方式进行了探索,将复调叙事贯穿于影片的每个叙事单元之中,增强了影片主题表达的传递效果。同时,在情感的传递上与影片的主题相融合,依托在地化的情感,在“悲剧”的建构上选择大团圆的结局,向观众传递勇敢、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实现了主流价值观念传递与具体个体情感体验的完美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第二次》 人文纪录片 复调叙事 悲剧
下载PDF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展览的复调叙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妮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63,共7页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以发现于山西的北朝时期壁画为特色,依托徐显秀墓的原址陈列和娄睿墓、水泉梁墓和九原岗墓的易地展示,生动展现了中华文明在北朝时期的精彩瞬间。展览以复调叙事为策展理念,通过分析解读展览叙事逻辑,探讨太原北齐壁...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以发现于山西的北朝时期壁画为特色,依托徐显秀墓的原址陈列和娄睿墓、水泉梁墓和九原岗墓的易地展示,生动展现了中华文明在北朝时期的精彩瞬间。展览以复调叙事为策展理念,通过分析解读展览叙事逻辑,探讨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如何借助原境叙事、历史叙事和艺术叙事构建起人与物、物与物、物与像等多向关联,挖掘阐释遗址和文物背后的文明元素,实现考古成果、文物和壁画研究的众声合鸣式系统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展览 复调叙事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
下载PDF
复调叙事与多元结构的现代杂糅——纳恩版《第十二夜》对莎士比亚原剧的电影改编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雪梅 潘清文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56-164,共9页
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文学不可分离,文字触碰人性与灵魂,光影呈现世间喧嚣与静默。“复调叙事”原是巴赫金用以分析小说的文学研究术语,近年来愈来愈多的研究将其用于电影叙事学理论当中。英国导演崔佛·纳恩于1... 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文学不可分离,文字触碰人性与灵魂,光影呈现世间喧嚣与静默。“复调叙事”原是巴赫金用以分析小说的文学研究术语,近年来愈来愈多的研究将其用于电影叙事学理论当中。英国导演崔佛·纳恩于1996年执导的电影《第十二夜》被誉为最优秀的莎士比亚戏剧的影视改编之一,该片充分使用复调结构中“对话性”的叙事手法,以多元的电影语言结构对莎士比亚原剧进行了意义再创造,成功探索了电影与文学之间相通的美学实质。以本片为例,戏剧文本和电影艺术原生和内在的互动关联得以印证:戏剧为电影提供了蓝本和灵感;电影藉由复调叙事和多元结构的现代杂糅,拓宽了文本的多重解读和接受视角,增强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佛·纳恩 莎士比亚 《第十二夜》 复调叙事 多元结构
下载PDF
语义空间的刷新:互文性视域下弹幕视频的复调叙事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姜兰 张金胜 《科技传播》 2023年第13期111-114,共4页
通过文本分析法与话语分析法对弹幕视频的多重语义空间进行解构,其复调叙事模式呈现为一种内外多层次的互文关系。由于弹幕这一叙事因素的后置性介入,影视创作者需要从前置环节调整叙事策略,以达成弹幕文本与影像文本之间多层次的“想... 通过文本分析法与话语分析法对弹幕视频的多重语义空间进行解构,其复调叙事模式呈现为一种内外多层次的互文关系。由于弹幕这一叙事因素的后置性介入,影视创作者需要从前置环节调整叙事策略,以达成弹幕文本与影像文本之间多层次的“想象的互动”,在连续的互动、代入与共鸣中实现弹幕视频复调叙事的“多调协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幕视频 复调叙事 互文性 语义空间
下载PDF
《兰心大剧院》:复调叙事中的文本赋格现象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婷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0-142,共3页
复调叙事这一概念自苏联文学家巴赫金提出之后,一直以来在文本研究的领域内发挥着重要角色。复调本身意在强调文本中多种意识形态之间的互动关系,但是对于以个体的社会体验为主要创作内容的文本来说,文本中的复调现象不仅是一种观念上... 复调叙事这一概念自苏联文学家巴赫金提出之后,一直以来在文本研究的领域内发挥着重要角色。复调本身意在强调文本中多种意识形态之间的互动关系,但是对于以个体的社会体验为主要创作内容的文本来说,文本中的复调现象不仅是一种观念上的激辩,更是主人公自我探索、自我确认的重要内容,这种叙事现象不仅在文本中发挥着叙事层面的意义,更在主人公自我表现、突出创作者创作意图等层面上具有积极作用。文章以《兰心大剧院》为例,结合复调叙事的相关理论进一步提出“叙事的赋格”这一概念,试图将自我表现式的文本创作现象独立为一种创作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调叙事 叙事的赋格 《兰心大剧院》
下载PDF
儿童视角小说中的复调叙事
6
作者 李薇薇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78-82,共5页
在儿童视角小说中,复调叙事是一个重要特征,它不仅揭示了儿童与成人视角之间难以分割的联系,还指出了其中隐藏的对成人世界的反思,并最终指向对人性的关怀。儿童与成人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导致二者的观察视角呈现融合与背离的特点。视角的... 在儿童视角小说中,复调叙事是一个重要特征,它不仅揭示了儿童与成人视角之间难以分割的联系,还指出了其中隐藏的对成人世界的反思,并最终指向对人性的关怀。儿童与成人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导致二者的观察视角呈现融合与背离的特点。视角的差异使得叙事话语呈现“复调性”特征,成人的内心世界以儿童的话语予以展现,使得成人的真我以一种近乎反叛的方式呈现。在这种复调叙事中,对个体伤痛的揭露,也引导着人们反思与关怀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视角 成人视角 复调叙事 人性关怀
下载PDF
自我言说的魅力:《文学的故乡》的复调叙事
7
作者 阎瑾 《现代视听》 2023年第11期62-66,共5页
复调叙事是指多种独立言说的声音意识在文本中所构成的叙事结构。2020年央视播出的七集电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便是在带有复调叙事共性特征的叙事框架、影像表征之下,为个体提供了自由表达的载体,进而形成了多声的复调叙事结构。在自... 复调叙事是指多种独立言说的声音意识在文本中所构成的叙事结构。2020年央视播出的七集电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便是在带有复调叙事共性特征的叙事框架、影像表征之下,为个体提供了自由表达的载体,进而形成了多声的复调叙事结构。在自为的言说中,个体的声音表述体现出变动、延展与对话等特质。而从纪录片角度来看,这种尊重个体思想的复调叙事不仅使得纪录片获得多元表达的可能,同时也遵循了纪录片的纪实准则,因为现实本就是纷繁复杂且充满了矛盾碰撞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的故乡》 复调叙事 纪录片
下载PDF
论电影的复调叙事结构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明 林洁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1-85,共5页
在多元文化相互融汇的今天,电影叙事方法极具多样性,其发展是一个与其它文化融合、吸收、创新和提纯的过程,许多叙事方法的拓展可使电影涉足于科学、哲学、心理学领域。本文旨在通过文学叙事方法讨论一种对影片主题多镜头、多侧面、多... 在多元文化相互融汇的今天,电影叙事方法极具多样性,其发展是一个与其它文化融合、吸收、创新和提纯的过程,许多叙事方法的拓展可使电影涉足于科学、哲学、心理学领域。本文旨在通过文学叙事方法讨论一种对影片主题多镜头、多侧面、多层次表现的复调叙事结构法,探讨为电影艺术在文学叙事的影响下开创了无限丰富可能性的多种电影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文本 复调 复调叙事结构 多声部
下载PDF
电影的复调叙事与人格的灵魂对话——以《化身博士》等三部经典影片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黄献文 胡雨晴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92,共9页
复调叙事是从小说叙事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理论。复调叙事与传统独白式叙事的根本区别在于,作者不是借助人物事件来表达自己个人的看法和观点,而是让人物事件本身登台表达各自独立的、不同的声音。这种复调叙事方式在电影叙事中被广泛运用... 复调叙事是从小说叙事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理论。复调叙事与传统独白式叙事的根本区别在于,作者不是借助人物事件来表达自己个人的看法和观点,而是让人物事件本身登台表达各自独立的、不同的声音。这种复调叙事方式在电影叙事中被广泛运用。电影中的复调叙事和小说中的复调叙事一样,都必须具有多声部、主体性、对话性、对比性四个必备的要素,而且它们在作品中分别承担不同的作用,不可或缺。《化身博士》、《肥佬教授》、《双面梦露》这三部复调叙事影片在思想内容表达上的复调特性,即通过人物故事的复调对话形式,分别揭示出人性中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这三种人类普适性价值观在人类个体灵魂深处中吸引与对抗、冲突与融合的悖论式存在,演绎出分裂人格的灵魂对话,照亮了人类灵魂深处的复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叙事 复调叙事 灵魂对话 分裂人格 价值观悖论
下载PDF
复调理论与生存世界的主体间性——从巴赫金诗学看莫言小说的复调叙事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卫忠 宋丽娟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5-160,共6页
莫言以复调叙事肯定生命主体在场的内在精神与逻辑视角与巴赫金的对话思想相吻合,其创作通过人物的内心对话、现实与寓言的交融、视角的切换等方式构建了一个以平等对话为基础的主体间性生存世界,表现出生命存在本真的边界模糊与无序状... 莫言以复调叙事肯定生命主体在场的内在精神与逻辑视角与巴赫金的对话思想相吻合,其创作通过人物的内心对话、现实与寓言的交融、视角的切换等方式构建了一个以平等对话为基础的主体间性生存世界,表现出生命存在本真的边界模糊与无序状态,为小说文本的多义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亦使之成为一个多所指、多中心对话交往的主体间性话语场域,表现出鲜明的后现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诗学 莫言小说 复调叙事 主体间性
下载PDF
伊恩·麦克尤恩小说《黑犬》中的欧洲危机和复调叙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丽云 刘巍 于丽萍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5期88-92,共5页
众所周知,叙事文学的叙事声音可以是独白式,也可以是多个声部的复调式。英国当代最著名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在小说《黑犬》中采用的是复调叙事,用叙述者杰里米的声音与故事主人公的声音构成对立,既表现了自己内心的矛... 众所周知,叙事文学的叙事声音可以是独白式,也可以是多个声部的复调式。英国当代最著名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在小说《黑犬》中采用的是复调叙事,用叙述者杰里米的声音与故事主人公的声音构成对立,既表现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困惑,也真实地展现出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的文化危机。《黑犬》的诗学追求是呈现对立与多元,而不是像传统小说那样在作者的统一意志下展开情节或灌输给读者僵化统一的作者意志。同时,《黑犬》的结局具有开放性和未完成性的特征,把最终的解释权交给了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文学 伊恩·麦克尤恩 《黑犬》 复调叙事
下载PDF
质性研究的复调叙事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维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4-83,194,195,共12页
教育改革的深度复杂使得研究者在研究方式上的自觉成为必要的前置条件。而研究方式,说到底只是世界生存方式的某种补叙。16世纪法国特殊的档案世界,既是暂时定格的不同个体、不同群体的沉寂世界,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生活现场与社会情境... 教育改革的深度复杂使得研究者在研究方式上的自觉成为必要的前置条件。而研究方式,说到底只是世界生存方式的某种补叙。16世纪法国特殊的档案世界,既是暂时定格的不同个体、不同群体的沉寂世界,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生活现场与社会情境。档案世界的底层叙事,在拼接世界的方式、叙事技巧与叙事本身以及无声与有声之间,“虚构”出静态历史之动态鲜活的复调世界。“深水区”教育改革的深度复杂,既像渗进骨髓的历史渊脉又似伸手可触的日常世界,既像缜密精致的深层结构又如信手拈来的技术程序。这种耐人寻味的深度复杂,带来与改革之初不尽相同的特有复调味道,并可能在“另一些声部”、“括号的情感”以及“去独白型空地”中发现质性研究复调叙事的可能。复调世界是未完成的世界,也是人性深处矛盾的世界;复调叙事与其说是质性研究的“另类”叙事样态,毋宁说是世界复杂多变与张力相持的深描补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调叙事 质性研究 深度复杂 未完成世界
下载PDF
复调叙事和叙事解构:《酒国》里的虚实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西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2期88-90,共3页
《酒国》在莫言的长篇小说序列里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小说采用三线并进的复调叙事策略,使用多种文体参与故事的结撰,并进行了独特的小说中套小说、人物参与叙事、作家进入故事成为人物的文本叙事试验,营造了虚实相生的叙事效果,这种叙事... 《酒国》在莫言的长篇小说序列里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小说采用三线并进的复调叙事策略,使用多种文体参与故事的结撰,并进行了独特的小说中套小说、人物参与叙事、作家进入故事成为人物的文本叙事试验,营造了虚实相生的叙事效果,这种叙事策略具有典型的"元小说"、文体杂糅和狂欢化叙事的文本特征,其叙事实验的独特价值及其巨大的文化隐喻所具有的文化、精神批判价值,具有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酒国》 复调叙事 叙事解构
下载PDF
悬疑电影《调音师》:以复调叙事建构三大话语纬度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蕾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45-48,共4页
复调式叙事结构打破了电影传统叙事结构中的因果顺序,通过采用两个及以上的影像单元,以内聚焦、多视角的立体叙事手法,更清晰地表达了影片叙事中需要表述的观点、内容,揭示了影片主旨的深刻意义。悬疑电影《调音师》在超越简单“善恶”... 复调式叙事结构打破了电影传统叙事结构中的因果顺序,通过采用两个及以上的影像单元,以内聚焦、多视角的立体叙事手法,更清晰地表达了影片叙事中需要表述的观点、内容,揭示了影片主旨的深刻意义。悬疑电影《调音师》在超越简单“善恶”理念的基础上,对人性进行深度讽刺,容纳、承载了更多层次的空间。影片通过采用自我与客观镜头双重叙述的创作方法,使其蕴含的主旨更加立体,也使得影片人物形象更为鲜活。因此,以复调式视角解析《调音师》的叙事结构及现实意蕴,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疑电影 《调音师》 传统叙事 影片叙事 复调叙事 叙事结构 现实意蕴 人物形象
下载PDF
论《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复调叙事结构 被引量:2
15
作者 颜健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16-118,共3页
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以死亡为主题,以复调多声部为叙事方式,通过画面交织、人称更替、内心活动等意识流手法凸显文本对话框架,并对小说主人公哈里临死前的精神感受、语言狂欢做出了合理解释,彰显现实死亡和艺术死亡的二元对立,并给... 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以死亡为主题,以复调多声部为叙事方式,通过画面交织、人称更替、内心活动等意识流手法凸显文本对话框架,并对小说主人公哈里临死前的精神感受、语言狂欢做出了合理解释,彰显现实死亡和艺术死亡的二元对立,并给文本增添了陌生化效果。复调叙事的存在,再次有力证明了海明威的冰山原理写作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调叙事 语言狂欢 艺术死亡
下载PDF
成年叙述与童年故事——论《四十一炮》的复调叙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西强 《天中学刊》 2014年第4期97-99,共3页
莫言是一位在叙事上不断求新探索的作家,他总是着意追求以多种叙述视角和多样的话语形态营造出狂欢化的叙事美学风格。发表于2003年的《四十一炮》是莫言这一叙事努力的里程碑式的收获。在《四十一炮》中,叙述者罗小通穿行在现实与想象... 莫言是一位在叙事上不断求新探索的作家,他总是着意追求以多种叙述视角和多样的话语形态营造出狂欢化的叙事美学风格。发表于2003年的《四十一炮》是莫言这一叙事努力的里程碑式的收获。在《四十一炮》中,叙述者罗小通穿行在现实与想象之间,他的叙述与故事相互纠缠交织、平行推进,俨然一曲严整的二重奏。无论是话语的对立、交织与重叠,还是记忆、想象与现实的相反相衬,都在叙述者的操控下呈现出狂欢化复调叙事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四十一炮》 复调叙事 狂欢化
下载PDF
民族志与现代文学的复调叙事——论邢公畹1940年代的“故事采集者日记” 被引量:1
17
作者 段凌宇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7-83,共7页
本文以邢公畹1946-1948年间创作的系列小说为研究对象,聚焦边地书写进入国族叙事的历史过程,通过对"如何讲述一个边地故事"的分析,探讨其文体意识与历史象征。由于人类学复调叙事的引入,邢公畹"边地故事"的张力得... 本文以邢公畹1946-1948年间创作的系列小说为研究对象,聚焦边地书写进入国族叙事的历史过程,通过对"如何讲述一个边地故事"的分析,探讨其文体意识与历史象征。由于人类学复调叙事的引入,邢公畹"边地故事"的张力得到极大拓展,他将传统的志怪行记、现代文学及民族志融为一体,边地书写在向国族叙事靠拢的同时,保留了不同国家/族群/阶层/宗教信仰者的声音。将"他者"的故事纳入民族国家叙事框架,不仅是一个文体问题,也意味着历史观念的变化。在新的文化语境和理论资源中,重新讨论"故事"可能蕴含的丰富性,对于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邢公畹 边地书写 民族志 复调叙事
下载PDF
《金色笔记》——复调叙事理论发展的现代维度 被引量:1
18
作者 施云波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14年第2期26-28,共3页
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结构主义符号学的代表人物巴赫金的复调叙事理论自提出以来,一直吸引着学界的目光。本文以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为蓝本,从显性复调即文体的复调、叙述视点的复调和隐性复调即时空... 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结构主义符号学的代表人物巴赫金的复调叙事理论自提出以来,一直吸引着学界的目光。本文以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为蓝本,从显性复调即文体的复调、叙述视点的复调和隐性复调即时空观念、情感空间的复调两方面人手,揭示该小说所具有的复调特征,并进一步发掘多丽丝·莱辛对巴赫金复调叙事理论的现代发展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多丽丝·莱辛 《金色笔记》 复调叙事
下载PDF
“红色”文本:复调叙事与异质解读——兼论《恰同学少年》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振华 《理论与创作》 2007年第3期24-26,共3页
长篇连续剧《恰同学少年》的热播,俨然是2007年度上半年本土大众文化领域最富“轰动效应”的事件之一。尚无先例的“红色青春偶像剧”命名,为该剧博得了空前热烈的关注,也是引发热议和争论的焦点所在。“红色”、“青春”、“偶像”... 长篇连续剧《恰同学少年》的热播,俨然是2007年度上半年本土大众文化领域最富“轰动效应”的事件之一。尚无先例的“红色青春偶像剧”命名,为该剧博得了空前热烈的关注,也是引发热议和争论的焦点所在。“红色”、“青春”、“偶像”——这一组语词的遇合和组接,在文化场域里产生了微妙反应;它投射在影像文本中的若干深有意味的症候,导致了不同文化观念、知识结构、审美趣味的人们的情感震荡,也使观照时下大众文化流变态势的思索得以在更宽泛的层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调叙事 少年 同学 文本 青春偶像剧 解读 异质 轰动效应
下载PDF
论《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复调叙事手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游庆超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70-73,共4页
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大量运用了复调叙事手法。按照巴赫金复调叙事理论分析,小说在“微型对话”、双声语、暗辩体形成的复调等三个方面将复调叙事手法运用到了极致。作家之所以会运用复调叙事手法主要基于社会存在的多元性、主体意... 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大量运用了复调叙事手法。按照巴赫金复调叙事理论分析,小说在“微型对话”、双声语、暗辩体形成的复调等三个方面将复调叙事手法运用到了极致。作家之所以会运用复调叙事手法主要基于社会存在的多元性、主体意识的复杂性、叙述视角的不确定性这几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调叙事 叙事技巧 巴赫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