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观察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克和 黄录茂 雍成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39-40,41,共3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53例HICH患者,均为基底节区出血。均于发病6 h内行微创手术治疗,其中行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30例(外侧裂组),小骨窗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23例(皮层组)...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53例HICH患者,均为基底节区出血。均于发病6 h内行微创手术治疗,其中行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30例(外侧裂组),小骨窗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23例(皮层组)。比较两组术后1天血肿清除及再出血情况;术后1个月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近期疗效;术后6个月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评定远期疗效。结果外侧裂组、皮质组血肿清除>95%者分别为28例、15例(P<0.05),再出血分别为1例、6例(P<0.05)。两组术后1个月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外侧裂组ADL分级为Ⅰ级者明显多于皮质组(P<0.05)。结论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HICH效果优于小骨窗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显微手术 外侧裂岛叶入路 颞叶皮质入路 基底节区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在单侧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赵焕燕 李军 +1 位作者 勾海超 李继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3期1399-1402,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单侧高血压性壳核出血(HPH)手术中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开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单侧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17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 目的对比观察单侧高血压性壳核出血(HPH)手术中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开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单侧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17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8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血肿清除率、语言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手术治疗后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60.00%vs.42.35%)、血肿清除率(65.88%vs.44.71%)、预后良好率(87.06%vs.57.65%)更高,再出血率(8.24%vs.27.06%)、完全性失语率(1.18%vs.16.47%)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治疗中,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可有效清除患者壳核血肿,降低再出血率和完全性失语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高血压性壳核出血 外侧裂岛叶入路 经颞叶皮质入路 对比研究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颞叶皮质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林雄 《吉林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2249-2250,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颞叶皮质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将7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9例,A组给予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B组给予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 目的:对比分析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颞叶皮质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将7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9例,A组给予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B组给予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血肿清除情况、GOS评分分级、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较B组患者显著缩短,A组患者血肿清除率较B组患者显著提高,A组患者预后GOS评分优良率较B组患者显著提高,且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B组患者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相对颞叶皮质入路治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更好,血肿清除和止血更彻底,可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裂岛叶入路 颞叶皮质入路 基底节区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清除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永 张玉海 +4 位作者 何升学 赵金兵 朱海涛 张光绪 邹元杰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75-378,共4页
目的探讨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清除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脑组织和血管保护。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术后复查头颅CT了解血肿清除情况。采用Karnofsk... 目的探讨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清除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脑组织和血管保护。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术后复查头颅CT了解血肿清除情况。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评估术后3-6个月患者功能状态。结果本组血肿清除〉90%16例,80%-90%1例;再出血1例。其中1例患者因术后严重肺部感染死亡。随访3-6个月,KPS 90-100分3例,60-80分9例,30-50分4例,10-20分1例。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有利于保护重要的大脑皮层和血管,是显微清除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叶入路 基底节区 脑出血 显微手术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效果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靳腾龙 崔丙周 +1 位作者 王博 贺艳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60例。大骨瓣组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组行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术后第1天...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60例。大骨瓣组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组行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及术前、术后3个月的SF-36评分。结果小骨窗组术后第1天的血肿清除率,以及3个月的SF-36评分均高于大骨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提高血肿清除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作为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治疗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壳核出血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志锋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23期5358-5359,共2页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壳核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行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对照组行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血肿大部分清除比例、部分清除比例、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好转情况;比较两...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壳核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行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对照组行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血肿大部分清除比例、部分清除比例、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好转情况;比较两组的预后情况及语言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血肿大部分清除、部分清除比例、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好转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预后情况、语言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壳核出血病人进行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疗法,可显著清除血肿,恢复语言功能,预后较佳,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颞叶皮质入路 外侧裂岛叶入路 壳核出血 分析
下载PDF
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发病小于6h高血压脑出血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7
作者 张晓峰 于志虎 +1 位作者 张明文 零达尚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844-848,共5页
目的:观察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发病小于6h高血压脑出血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6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经外侧裂岛叶入路的小骨窗手术,对照组经颞叶皮质入路。比... 目的:观察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发病小于6h高血压脑出血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6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经外侧裂岛叶入路的小骨窗手术,对照组经颞叶皮质入路。比较两组血肿清除情况、再出血率、术后1个月的GOS评分及术后1年的功能恢复(采用ADL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成功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P<0.05)。对照组再出血率为13.33%,观察组无再出血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GOS预后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随访期间的死亡率均为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存活患者中ADL分级Ⅰ级的占比为48.28%,显著高于对照组24.14%(P<0.05)。结论: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优于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清除血肿彻底,患者远期功能恢复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区 小骨窗手术 外侧裂岛叶入路
下载PDF
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行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振年 甄云 陈凯鹏 《现代医院》 2019年第2期281-283,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行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11月期间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传统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行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11月期间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传统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指标、预后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自动睁眼时间、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 <0. 05),观察组术后第7天GC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 <0. 05);观察组预后优良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 <0. 05)。结论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行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患者创伤较小,可彻底清除血肿,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基底节 出血 外侧裂岛叶入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勇 刘海军 李忠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70-74,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14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A组74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B组71例(经颞叶皮质入... 目的对比分析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14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A组74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B组71例(经颞叶皮质入路)。比较2组手术时间、总治疗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术后并发症情况,依据2组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1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术后1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2组近期预后,依据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2组远期预后。结果A组手术时间、总治疗时间较B组短,血肿清除率及近期预后良好率高于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2组NIHSS评分较术前均得到改善,且A组NIHS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6个月,2组Barthel指数均有所升高,且A组Barthel指数较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清除颅内血肿的效果优于经颞叶皮质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且可显著改善患者近、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外侧裂岛叶入路 经颞叶皮质入路 开颅血肿清除术 手术时间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颞叶皮质入路行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智勇 周康胜 李海堃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8期1047-1048,共2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颞叶皮质入路行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5例。A组患者行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B...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颞叶皮质入路行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5例。A组患者行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B组患者行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术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及术后昏迷时间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的ADL评分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优于经颞叶皮质入路,有利于患者的远期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 经颞叶皮质入路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凯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分析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经颞叶皮质... 目的分析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基本情况、术前及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质量(GQOL-74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较对照组短,血肿清除率较对照组高(均P<0.05);两组术后NIHS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GQOL-74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GQOL-74评分较对照组高(均P<0.05)。结论将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显著缩短手术用时,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 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和经颞叶皮质入路治疗壳核出血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温洪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2期30-32,共3页
目的比较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和经颞叶皮质入路两种手术入路治疗壳核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优劣性。方法选取2011-12—2013-12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A组患者采取经外侧裂岛叶... 目的比较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和经颞叶皮质入路两种手术入路治疗壳核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优劣性。方法选取2011-12—2013-12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A组患者采取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清除血肿,B组患者采取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清除血肿。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后的止痛效果及各项生活质量得分变化情况。结果 A组患者术后血肿大部分清除33例(66%),明显多于B组的22例(44%),再出血5例(10%),少于B组的15例(30%),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好转29例(58%),多于B组;A组患者术后预后良好38例(76%),多于B组的26例(52%),而完全性失语1例(2%),明显少于B组的12例(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较经颞叶皮质入路在手术清除壳核血肿的治疗中具有更大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裂岛叶入路 颞叶皮质入路 壳核出血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出血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毅飞 闫前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3期428-430,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原发性脑出血(PIC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5年4月武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5例基底节区P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84例)和... 目的对比分析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原发性脑出血(PIC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5年4月武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5例基底节区P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84例)和对照组(经颞叶皮质入路治疗,81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术后颅内血肿清除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血肿大部分清除率为61.90%,高于对照组(41.98%);观察组再出血率(3.57%)低于对照组(7.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观察组与对照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70.24%和4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PICH能有效清除血肿,减少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显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脑出血 基底节 外侧裂岛叶入路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镜下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新强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3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镜下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确山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8-12—2020-09行显微镜下微创血肿清除术(微创血肿清除术)的82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镜下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确山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8-12—2020-09行显微镜下微创血肿清除术(微创血肿清除术)的82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经颞叶皮质入路组(A组)和经外侧裂岛叶入路组(B组),各41例。比较2组手术情况、术后意识恢复时间、血肿清除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估2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神经功能恢复效果。结果2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肿清除率高于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NIHS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其中B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颞叶皮质入路比较,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HICH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并有利于提高患者血肿清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神经功能,促进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区 经颞叶皮质入路 外侧裂岛叶入路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壳核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淮滨 房勇 冯计富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4期18-20,共3页
目的观察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壳核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壳核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对照组采用经颞皮层造瘘手术。术后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自动睁眼时间、住院时... 目的观察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壳核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壳核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对照组采用经颞皮层造瘘手术。术后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自动睁眼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GCS评分。随访调查3a,分析2组病死率、ADL恢复良好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自动睁眼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500 6,P=0.033 9),ADL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494 5,P=0.019 1)。术后再出血率、重度肺部感染及消化道溃疡大出血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壳核出血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核出血 外侧裂岛叶入路 经颞造瘘 脑出血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清除颅内血肿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余承泽 李登锋 杨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22期3422-3424,共3页
目的 对比分析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清除颅内血肿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接受经... 目的 对比分析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清除颅内血肿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接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30例),对照组接受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3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后颅内血肿清除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再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观察组预后良好率(73.4%)高于对照组(36.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能有效清除血肿,减少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显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 外侧裂岛叶入路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建军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23期34-36,共3页
目的:研究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经颞叶皮质入路行显微镜下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经外侧裂岛... 目的:研究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经颞叶皮质入路行显微镜下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行显微镜下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血肿清除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临床预后。结果:研究组血肿清除率为97.22%(35/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2/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优良率为66.67%(24/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67%(1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效果更显著,能提高血肿清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颞叶皮质入路 外侧裂岛叶入路 并发症
下载PDF
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或经颞叶皮质入路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预后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飞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0年第4期89-90,共2页
目的研究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以及经颞叶皮质入路清除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小骨窗经外侧裂岛... 目的研究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以及经颞叶皮质入路清除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HICH,对照组采用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HICH。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血肿清除率、手术出血量、二次手术率等手术情况以及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手术1年后的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总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二次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5d以及术后10d治疗组患者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ADL评分等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清除HICH患者脑部血肿的手术疗效优于经颞叶皮质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裂岛叶入路 经颞叶皮质入路 血肿清除率 GCS评分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颞叶皮质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体会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国欢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7期14-15,共2页
目的:分析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颞叶皮质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经颞叶皮质入路治疗;观察组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颞叶皮质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经颞叶皮质入路治疗;观察组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和GOS评分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率高,预后良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颞叶皮质入路 外侧裂岛叶入路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治疗壳核出血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金理 冯志铁 +2 位作者 谭秀茹 曾昭明 黄开让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8期93-94,共2页
目的:分析比较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和经颞叶皮质入路治疗壳核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阳江市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2016年12月共65例壳核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的方式,对照组... 目的:分析比较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和经颞叶皮质入路治疗壳核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阳江市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2016年12月共65例壳核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的方式,对照组采用经颞叶皮质入路治疗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意识状态以及神经功能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和经颞叶皮质入路均有着较明显的效果,但前者治疗优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裂岛叶入路 颞叶皮质入路 壳核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