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蠲痹活络方泡洗联合雷火灸预防奥沙利铂所致外周神经毒性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邢益阳 徐小雨 +2 位作者 吴疆 赵景芳 张乐裕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观察蠲痹活络方泡洗联合雷火灸预防奥沙利铂所致外周神经毒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江阴市中医院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泡洗+雷火灸组(35例)和维生素B_1组(35例)。2... 目的观察蠲痹活络方泡洗联合雷火灸预防奥沙利铂所致外周神经毒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江阴市中医院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泡洗+雷火灸组(35例)和维生素B_1组(35例)。2组均采用奥沙利铂两药方案化疗,维生素B_1组化疗后予维生素B_1治疗,泡洗+雷火灸组化疗后采用蠲痹活络方泡洗联合雷火灸治疗,2组均治疗4个周期。比较2组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及分级,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左腓总神经、右腓总神经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Karnofsky评分法(KP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泡洗+雷火灸组外周神经毒性总发生率(71.43%)低于维生素B_1组(91.43%),毒性分级程度低于维生素B_1组(P<0.05或P<0.01)。治疗4个周期后,2组正中神经、左腓总神经、右腓总神经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大于治疗前,且泡洗+雷火灸组大于维生素B_1组(P<0.05或P<0.01);维生素B_1组KPS评分低于治疗前,泡洗+雷火灸组KPS评分高于维生素B_1组(P<0.01),泡洗+雷火灸组KP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泡洗+雷火灸组血液毒性发生率、分级及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均低于维生素B_1组(P<0.05)。结论蠲痹活络方泡洗联合雷火灸应用于采用奥沙利铂化疗的癌症患者可有效降低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保护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毒性 奥沙利铂 蠲痹活络方 雷火灸
原文传递
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外周神经毒性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聂朋浩 程庆荣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监测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外周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180例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外周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观察患者治疗期间外周神经毒性... 目的监测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外周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180例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外周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观察患者治疗期间外周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化疗患者发生外周神经毒性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化疗患者外周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11%(56/180),以Ⅰ~Ⅱ度为主,占比92.86%(52/56)。外周神经毒性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肢端麻木、疲乏无力、触觉改变,主要发生于用药后12~<72 h,以用药后24~<48 h发生率最高。年龄较大、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期较高、化疗药物累积剂量较高、肝功能损伤较重是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化疗患者发生外周神经毒性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外周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主要为轻度。年龄较大、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期较高、化疗药物累积剂量较高、肝功能损伤较重是其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关注,并制订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烷类 抗肿瘤药物 外周神经毒性 不良反应 年龄 糖尿病 临床分期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不同中药外洗方联合针灸防治化疗所致的外周神经毒性的效果比较
3
作者 钟斯婷 麦杰伦 施永瑛 《医师在线》 2025年第2期78-81,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中药外洗方联合针灸防治化疗所致的外周神经毒性(CIPN)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2月在鹤山市中医院内二科收治的140例接受化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奥沙利铂或紫... 目的比较不同中药外洗方联合针灸防治化疗所致的外周神经毒性(CIPN)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2月在鹤山市中医院内二科收治的140例接受化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奥沙利铂或紫杉醇方案化疗(4周期),A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外洗处方①(酒川芎、丹参、宽筋藤、鸡血藤、姜黄、透骨草、威灵仙),C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外洗处方②(紫苏子、白芥子、炒莱菔子、制吴茱萸、蔓荆子、炒苍耳子),D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外洗处方③(桂枝、威灵仙、盐牛膝、红花、艾叶、醋没药、盐补骨脂、盐杜仲)。比较四组患者化疗2个周期和化疗4个周期后,CIPN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差异;比较四组患者的CIPN发生时间、持续时间;比较四组患者化疗前、化疗2个周期和化疗4个周期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在CIPN发生时间上,A组<C组<D组<B组,而在CIPN持续时间上,A组>C组>D组>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2个周期、4个周期后CIPN发生率和严重程度FACT/GOG-Ntx评分比较,均为A组>C组>D组>B组。化疗2个周期、化疗4个周期后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均比化疗前升高,且化疗4个周期后高于化疗2个周期后,A组<C组<D组<B组(P<0.05)。结论不同的中药外洗方联合针灸防治方案均可改善CIPN症状,其中中药外洗处方①联合针灸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洗 针灸 化疗 外周神经毒性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索生脉饮治疗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朱富荣 胡国冰 +1 位作者 孙万晶 刘铁民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7期5-11,共7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生脉饮治疗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生脉饮中人参、五味子的化学成分,通过BATMAN-TCM数据库检索麦冬的化学成分,PharmMapper平台预测靶...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生脉饮治疗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生脉饮中人参、五味子的化学成分,通过BATMAN-TCM数据库检索麦冬的化学成分,PharmMapper平台预测靶点;通过人类基因(GeneCards)数据库检索化疗后外周神经毒性的相关靶点基因;采用Venny图得到生脉饮和疾病的交集靶点,通过String在线平台构建蛋白互作网络;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采用R语言软件(version3.6.1)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核心靶点与其对应的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生脉饮治疗化疗后外周神经毒性的成分有49个,预测靶点有109个,化疗后外周神经毒性的靶点基因有2132个。GO分析过程涉及生物过程604条、细胞组分34条和分子功能51条。KEGG分析共富集96条通路,主要涉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MAPK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靶点蛋白与其对应的活性成分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生脉饮可能作用于ALB、EGFR、HSP90AA1、CASP3、SRC、ESR1、MAPK1、MAPK14等靶点通过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MAPK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治疗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 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不同温度的间断性手足低温疗法对乳腺癌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的干预效果
5
作者 李冉 郭冬雪 +1 位作者 周立芝 张子睿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398-340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的间断性手足低温疗法对乳腺癌病人紫杉类药物诱导的外周神经毒性(CIPN)、手足综合征(HFS)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5月在唐山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72例乳腺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的间断性手足低温疗法对乳腺癌病人紫杉类药物诱导的外周神经毒性(CIPN)、手足综合征(HFS)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5月在唐山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72例乳腺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每组36例。两组化疗期间均给予间断性手足低温疗法,每次输注紫杉类药物前后15 min,试验1组与试验2组分别佩戴-10~0℃与-30~-20℃冷冻手套和脚套,于干预前、干预2、4、6个周期后测评CIPN、HFS和生活质量的差异性及低温疗法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结果:试验2组在干预4、6个周期后CIPN和HFS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试验1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交功能、总体健康状况、疲劳、失眠评分差值均低于试验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均无因不能耐受而退出试验者。结论:温度较低的间断性手足低温疗法更能有效预防CIPN和HFS发生及严重程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性手足低温疗法 乳腺癌 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 手足综合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胞磷胆碱钠联合甲钴胺预防乳腺癌患者多西他赛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的效果
6
作者 袁琳 周迪 +2 位作者 陈伟钊 关健华 李俊达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8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胞磷胆碱钠联合甲钴胺预防乳腺癌患者多西他赛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0月于江门市中心医院乳腺科行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试验... 目的:探讨胞磷胆碱钠联合甲钴胺预防乳腺癌患者多西他赛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0月于江门市中心医院乳腺科行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于多西他赛化疗前开始使用胞磷胆碱钠胶囊和甲钴胺片治疗,对照组不采用药物干预。比较两组外周神经毒性发生情况、症状出现时间、症状出现时多西他赛累积使用剂量和生活质量。观察试验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多西他赛最后1周期化疗结束时,试验组外周神经毒性总发生率和严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多西他赛最后1周期化疗结束后3个月,试验组外周神经毒性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现外周神经毒性症状时间晚于对照组,症状出现时多西他赛累积使用剂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西他赛最后1周期化疗结束时和结束后3个月,试验组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妇科肿瘤组-神经毒性评价工具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未出现因使用胞磷胆碱钠胶囊及甲钴胺片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胞磷胆碱钠联合甲钴胺能预防乳腺癌患者多西他赛化疗所致的外周神经毒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磷胆碱钠 甲钴胺 多西他赛 外周神经毒性 乳腺癌
下载PDF
何爱国名中医论治抗肿瘤药物致外周神经毒性的外治经验
7
作者 彭丽燕 张小辉 +3 位作者 李超兰 董庭瑞 黄烈权 何爱国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6期88-90,共3页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肿瘤的治疗也在朝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西医常用手术治疗,其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外周神经毒性反应作为奥沙利铂化疗治疗期间的一种常见毒副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的疗效,同时还会增加患者的治疗成本,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肿瘤的治疗也在朝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西医常用手术治疗,其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外周神经毒性反应作为奥沙利铂化疗治疗期间的一种常见毒副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的疗效,同时还会增加患者的治疗成本,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危害较大。同时,中医也有其独到的治疗方法,例如中医外治就具有治疗效果显著,方法独特,简单方便和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并且在临床治疗上多次取得显著的成绩,填充了中医内治的不足,与手术治疗强强联合,提升了患者治愈概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品质。何爱国名中医三十余年中医肿瘤临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其病机有气虚血瘀、寒凝血瘀、痰瘀互结,其中气虚血瘀是核心病机,通过祛风除湿、温阳散寒的治疗原则以达到快速驱邪通络、益气活血的治疗目的,且局部治疗更能直达病所,操作简便、经济实惠,易于接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外周神经毒性 中医治疗
下载PDF
己酮可可碱预防肺癌患者紫杉醇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的研究
8
作者 梁欢 张燕 +2 位作者 张淼 胡小艳 王绍淳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2792-2795,共4页
目的观察口服己酮可可碱在预防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化疗的外周神经毒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肺癌患者70例,均采用紫杉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方案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口服安慰剂,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己酮可可碱在预防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化疗的外周神经毒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肺癌患者70例,均采用紫杉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方案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口服安慰剂,观察组口服己酮可可碱0.4 g,2次/d,预防神经毒性。治疗期间,观察2组患者是否出现外周神经毒性症状并详细记录出现症状的时间、症状表现、Karnofsky(KPS)评分及出现神经毒性时紫杉醇的使用剂量。分别在2、4个周期治疗结束及化疗结束6个月时,对比2组患者外周神经毒性情况。结果治疗2、4个周期后及化疗结束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出现外周神经毒性症状的概率以及症状严重程度均较低(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外周神经毒性症状的时间也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能更多的按照标准剂量使用紫杉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KPS评分为(74.23±6.32)分,高于对照组的(70.56±6.64)分(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平均住院日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己酮可可碱对于紫杉醇所致神经毒性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酮可可碱 肺癌 紫杉醇 外周神经毒性
下载PDF
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放血治疗奥沙利铂化疗后外周神经毒性疗效观察
9
作者 曹杰 张俊 +1 位作者 李枋霏 王维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22期3096-3100,3106,共6页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放血治疗奥沙利铂化疗后外周神经毒性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外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2023年1—9月就诊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86例接受奥沙利铂化疗后出现外周神经毒性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3例...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放血治疗奥沙利铂化疗后外周神经毒性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外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2023年1—9月就诊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86例接受奥沙利铂化疗后出现外周神经毒性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3例给予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43例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口服联合十宣穴、足部十二井穴针刺放血治疗,2组均治疗28 d。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外周神经毒性分级、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治疗28d后的外周神经毒性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外周神经毒性分级为0级、1级的患者占比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KP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MNCV和SNCV均较治疗前明显加快(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外周神经毒性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9.07%(34/43)比46.51%(20/43),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放血治疗奥沙利铂化疗后外周神经毒性患者,不仅可降低外周神经毒性的分级,保护神经,而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毒性 奥沙利铂 加味补阳还五汤 针刺放血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症状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10
作者 付练 丁彩艳 +1 位作者 孙志琴 郑素华 《全科护理》 2024年第9期1612-1617,共6页
目的:分析有氧运动对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CIPN)症状的影响,以期为CIPN的症状管理和临床护理实践提供证据支持。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有氧运动对CIPN症状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由经过培训的2名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 目的:分析有氧运动对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CIPN)症状的影响,以期为CIPN的症状管理和临床护理实践提供证据支持。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有氧运动对CIPN症状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由经过培训的2名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共349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表明,有氧运动能改善病人的CIPN症状(Z=5.84,P<0.001),减轻病人的神经性疼痛(Z=3.05,P=0.002),增强病人的平衡能力(Z=4.60,P<0.001)和步行能力(Z=2.69,P=0.007),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Z=5.00,P<0.001)。结论:有氧运动对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症状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改善作用,但受纳入研究数量的限制,作为指导临床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化疗 外周神经病变 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 有氧运动 META分析
下载PDF
甲钴胺预防乳腺癌患者多西紫杉醇化疗导致外周神经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赵艳霞 程晶 +2 位作者 朱芳 吴红革 陈胜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87-1490,共4页
目的观察甲钴胺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患者多西紫杉醇化疗导致周围神经毒性的作用。方法将88例行多西紫杉醇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甲钴胺治疗组和对照组。甲钴胺治疗组化疗每周期同时给予甲钴胺500μg/d,1次/天,共7天;在治疗前、化疗每... 目的观察甲钴胺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患者多西紫杉醇化疗导致周围神经毒性的作用。方法将88例行多西紫杉醇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甲钴胺治疗组和对照组。甲钴胺治疗组化疗每周期同时给予甲钴胺500μg/d,1次/天,共7天;在治疗前、化疗每周期后分别记录临床感觉神经系统症状,并记录周围神经毒性级别。有神经毒性症状的患者化疗结束后每2月随访1次,共随访6月。结果 (1)治疗组周围神经毒性总发生人数为14人,Ⅰ度、Ⅱ度、Ⅲ度毒性反应分别10、4、0人;对照组周围神经毒性总发生人数为23人,Ⅰ度、Ⅱ度、Ⅲ度毒性反应分别13、8、2人。治疗组较对照组神经毒性总发生率(23人)和神经毒性严重程度明显降低。(2)治疗组发生外周神经毒性反应时间平均为(16.4±5.2)周,多西紫杉醇用量为(315.8±38.2)mg,较对照组发生时间(9.8±3.2)周明显滞后,并且发生最初神经毒性症状时的多西紫杉醇用量(210.8±29.2)mg明显增加。(3)甲钴胺组外周神经毒性完全恢复时间为6周期化疗后4月,对照组为结束后6月。两者平均神经毒性恢复时间没有差异。结论化疗同时联合甲钴胺使用能有效预防和减低乳腺癌患者多西紫杉醇导致的外周神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导致外周神经毒性 多西紫杉醇 甲钴胺
下载PDF
“益气活血汤”药物透入治疗气虚血瘀型奥沙利铂所致外周神经毒性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路娜 温晓燕 +4 位作者 黄敏娜 王来捷 史婷婷 李文涛 贾英杰 《天津中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544-548,共5页
[目的]观察以益气活血汤为基础,通过超声电导仪药物透入疗法对因奥沙利铂导致的外周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筛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予益气活血汤透药联合甲钴胺片;对照组30例,单纯服用甲钴胺... [目的]观察以益气活血汤为基础,通过超声电导仪药物透入疗法对因奥沙利铂导致的外周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筛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予益气活血汤透药联合甲钴胺片;对照组30例,单纯服用甲钴胺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毒性分级、中医证候评分、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提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有效降低外周神经毒性Ⅰ~Ⅱ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功能(总T淋巴细胞)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益气活血汤通过超声电导仪药物透入疗法方式给药后能够有效的降低神经毒性分级,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中医证候相关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对肿瘤治疗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毒性 化疗 奥沙利铂 中药透药疗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温针灸对奥沙利铂化疗后外周神经毒性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7
13
作者 田艳萍 张莹 贾英杰 《天津中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212-213,共2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奥沙利铂化疗后外周神经毒性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试验,将7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化疗后出现外周神经毒性的胃肠道肿瘤患者分为温针灸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温针灸组采用针灸加艾灸治疗,...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奥沙利铂化疗后外周神经毒性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试验,将7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化疗后出现外周神经毒性的胃肠道肿瘤患者分为温针灸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温针灸组采用针灸加艾灸治疗,对照组使用神经妥乐平注射液。[结果]温针灸组在治疗化疗后神经毒性分级、生活质量方面与传统药物神经妥乐平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温针灸治疗由奥沙利铂引起的外周神经毒性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奥沙利铂 化疗 外周神经毒性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减少铂蓄积预防奥沙利铂慢性外周神经毒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魏国利 顾展丞 +4 位作者 李灵常 马骏 陈晨 钱峻 霍介格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67-1473,共7页
目的 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铂蓄积的影响,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预防奥沙利铂慢性外周神经毒性可能机制。方法 45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奥沙利铂模型组、黄芪桂枝五物汤组,各15只。空白组予以腹腔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2 m... 目的 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铂蓄积的影响,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预防奥沙利铂慢性外周神经毒性可能机制。方法 45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奥沙利铂模型组、黄芪桂枝五物汤组,各15只。空白组予以腹腔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2 mL·kg-1,其余4组按照4 mg·kg-1,2 mL·kg-1予以腹腔注射奥沙利铂造模,一周2次,共4周。黄芪桂枝五物汤组灌胃给药2.48 g·mL-1,每日1次,空白组、奥沙利铂模型组予等量0.9%NaCl溶液灌胃,每日1次。每周测量大鼠体重,Von Frey试验检测大鼠机械性缩足阈值。第28 d处死大鼠,解剖分离双侧坐骨神经、L4-5背根神经节,光镜、电镜观察理形态变化,测量背根神经节核仁大小变化。ICP-MS法检测背根神经节细胞内铂含量,qPCR检测细胞铂蓄积相关因子OCT2和ATP7A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下降(P <0.05),机械性缩足阈值下降(P <0.05),随着剂量的累积越明显;坐骨神经神经纤维排列紊乱,背根神经节细胞核仁缩小,线粒体肿胀,背根神经节铂含量明显升高(P <0.01),铂摄入关键蛋白OCT2mRNA表达量增加(P <0.05),铂泵出关键蛋白ATP7A 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 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桂枝五物汤组大鼠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 0.05),未出现明显的机械性缩足阈值下降(P>0.05);坐骨神经、背根神经节细胞病理损伤轻,背根神经节铂含量明显降低(P <0.05),OCT2mRNA表达量减少(P <0.05),ATP7A mRNA表达量增加(P <0.05)。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可能通过下调背根神经节细胞中OCT2的表达,减少铂摄入,上调ATP7A mRNA的表达,促进铂泵出,从而减少背根神经节铂蓄积,发挥预防奥沙利铂慢性外周神经毒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奥沙利铂 慢性外周神经毒性 铂蓄积 OCT2 ATP7A
下载PDF
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所致外周神经毒性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瑞 姚广裕 +2 位作者 陈路嘉 胡晓磊 叶长生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185-188,共4页
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是一类微管蛋白稳定剂,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及部分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并且被证实具有突出疗效,但其所致外周神经毒性仍然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有着不同程度影响,严重者导致不能按计划完... 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是一类微管蛋白稳定剂,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及部分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并且被证实具有突出疗效,但其所致外周神经毒性仍然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有着不同程度影响,严重者导致不能按计划完成化疗。本文就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所致神经毒性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临床评估及预防、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总结,以期临床应用紫杉类抗肿瘤药物时能早期预防其外周神经毒性,在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烷 外周神经毒性 防治
下载PDF
3种温经通络方防治慢性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疗效的网状荟萃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丁蓉 余佳霖 +4 位作者 魏国利 汪悦 胡灿红 钱峻 霍介格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74-1480,共7页
目的 采用网状荟萃分析的方法比较三种温经通络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防治慢性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OIPN)的疗效,为临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全面检索CNKI、维普、万方、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 base收录的3种温... 目的 采用网状荟萃分析的方法比较三种温经通络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防治慢性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OIPN)的疗效,为临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全面检索CNKI、维普、万方、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 base收录的3种温经通络方防治慢性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从2005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ADDIS 1. 16. 8软件进行网状荟萃分析。结果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10项研究中的579例患者。网状荟萃分析显示三种中药汤剂与对照组相比,均能降低奥沙利铂不良反应之一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和严重神经毒性发生率,防治OIPN发生率的概率排序为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防治严重OIPN发生率的概率排序依次为: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阳和汤。结论 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都可减少慢性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发生,前两者优于阳和汤。受纳入样本质量的局限,需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通络方 奥沙利铂 外周神经毒性 网状荟萃分析
下载PDF
益气活血解毒方加减治疗卵巢癌紫杉醇化疗后外周神经毒性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马丹 郑巧 +1 位作者 闫会苓 卢雯平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274-277,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方加减治疗卵巢癌患者经紫杉醇化疗后导致的外周神经毒性的疗效。[方法]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方法进行观察,符合标准的患者均予益气活血解毒方加减口服及外洗治疗。1个月后观察90例患者神经毒性的等级及周围神经...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方加减治疗卵巢癌患者经紫杉醇化疗后导致的外周神经毒性的疗效。[方法]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方法进行观察,符合标准的患者均予益气活血解毒方加减口服及外洗治疗。1个月后观察90例患者神经毒性的等级及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两种不同兼夹症外周神经毒性发生例数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有变化,除湿邪阻络者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方加减的内服和外用有改善卵巢癌患者经紫杉醇化疗后外周神经毒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解毒方 卵巢癌 紫杉醇 外周神经毒性
下载PDF
叶酸联合甲钴胺预防卵巢癌患者紫杉醇化疗外周神经毒性的观察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成双 郑翠玲 +1 位作者 柳卜华 栾朝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421-2422,共2页
化疗外周神经毒性反应(chemoth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toxicity,CIPN)是紫杉醇注射液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其主要特征表现为肢体的感觉麻木或异常,同时可伴有局部温度异常和针刺感觉等小神经纤维损害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四肢远... 化疗外周神经毒性反应(chemoth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toxicity,CIPN)是紫杉醇注射液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其主要特征表现为肢体的感觉麻木或异常,同时可伴有局部温度异常和针刺感觉等小神经纤维损害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四肢远端对称性的感觉丧失和震颤麻痹等大神经损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毒性 甲钴胺 紫杉醇化疗 神经损害症状 紫杉醇注射液 震颤麻痹 针刺感 叶酸片 生活质量 温度异常
下载PDF
奥沙利铂致外周神经毒性症状特性及变化趋势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丁彩艳 薛嵋 +1 位作者 吴洪斌 陆箴琦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7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肠癌患者使用奥沙利铂期间外周神经毒性症状特性、变化趋势及非药物影响因素。方法对113例使用奥沙利铂肠癌患者,采用神经毒性患者自述问卷(PNQ)于累积剂量达200mg/m2、540mg/m2、850mg/m2时进行随访调查,评估外周神经毒性症状... 目的探讨肠癌患者使用奥沙利铂期间外周神经毒性症状特性、变化趋势及非药物影响因素。方法对113例使用奥沙利铂肠癌患者,采用神经毒性患者自述问卷(PNQ)于累积剂量达200mg/m2、540mg/m2、850mg/m2时进行随访调查,评估外周神经毒性症状的严重度;Podo触觉测量笔及温度觉测量笔分别检测患者触觉及温度觉有无异常。结果首次使用奥沙利铂后88.5%患者出现肢体感觉异常,首发表现以手部麻木为主,其次为刺痛。不同累积剂量时外周神经毒性严重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当累积剂量达200mg/m2、540mg/m2时,不同给药方式的患者外周神经毒性严重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4例患者触觉减弱。结论肠癌患者使用奥沙利铂期间感觉神经损伤发生率高于运动神经损伤,且程度较重;随着剂量的累积,外周神经毒性症状越严重。健康教育时应提供针对性指导,鼓励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给药,可有效避免化疗前期肢体感觉异常,延缓外周神经毒性症状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外周神经毒性 给药方式 神经毒性患者自述问卷 纵向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