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肿瘤新药Ⅰ期临床试验外周血样本采集的横断面研究
1
作者 李紫薇 吴大维 +5 位作者 王迎红 唐玉 徐震纲 曹彩 刘尚梅 李宁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2年第1期104-110,共7页
目的总结分析抗肿瘤新药Ⅰ期临床试验外周血样本采集的情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涉及人类遗传资源申报的Ⅰ期临床试验的采血量进行横断面现况研究,比较分析采... 目的总结分析抗肿瘤新药Ⅰ期临床试验外周血样本采集的情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涉及人类遗传资源申报的Ⅰ期临床试验的采血量进行横断面现况研究,比较分析采血总量、安全性采血量和研究性采血量的分布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26项Ⅰ期临床试验中,采血总量中位数312 mL,范围在148~479 mL;安全性采血量中位数212 mL,范围在76~373 mL;研究性采血量中位数87 mL,范围在0~193 mL;前2周期采血量占比中位数30.5%,范围在9.4%~59.5%。大部分(88.5%)项目的采血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抗体偶联类药物、小分子靶向药和首次人体试验的采血量较多。结论抗肿瘤新药Ⅰ期临床试验的外周血样本采集应具有明确的科学依据并将总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建议遵循统一标准、合理设计、控制总量、充分告知、注重沟通的原则,优化临床试验生物样本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期临床试验 生物样本管理 外周血样本采集
原文传递
外周血生物标志物与缺血性卒中临床预后预测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单晓倩 常军 +3 位作者 宋京京 罗泳茵 郝楠 赵岚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50-856,共7页
缺血性卒中是导致我国成年人神经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快速、及时、准确预测卒中后结局并干预治疗至关重要。目前,对缺血性卒中预后的预测主要依靠神经影像学和临床评估,缺乏客观简便的快速预测工具。近年来研究显示,早期测定外周血来源... 缺血性卒中是导致我国成年人神经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快速、及时、准确预测卒中后结局并干预治疗至关重要。目前,对缺血性卒中预后的预测主要依靠神经影像学和临床评估,缺乏客观简便的快速预测工具。近年来研究显示,早期测定外周血来源的生物标志物或可预测卒中患者结局,从而优化卒中管理,提高患者康复效率,改善卒中结局。该文对外周血生物标志物与缺血性卒中临床预后预测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记 缺血性卒中 预测价值 外周血样 综述
下载PDF
汉族人群中新等位基因人类白细胞抗原-DPA1~*01:11的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柳媚 王大明 +1 位作者 徐筠娉 邓志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3期9994-9998,共5页
背景:在群体遗传学研究中,发现一个样本人类白细胞抗原-DPA1位点结果异常,而国际上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PA1等位基因相关的报道较少。目的:鉴定一个人类白细胞抗原-DPA1*01相关的新变异等位基因。方法:在群体遗传学研究中,采用PCR产物直... 背景:在群体遗传学研究中,发现一个样本人类白细胞抗原-DPA1位点结果异常,而国际上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PA1等位基因相关的报道较少。目的:鉴定一个人类白细胞抗原-DPA1*01相关的新变异等位基因。方法:在群体遗传学研究中,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分型方法,对人类白细胞抗原-DPA1基因第2外显子进行双向测序。对出现异常分型结果的样本,进行分子克隆和单倍体测序。结果与结论:发现一个样本的人类白细胞抗原-DPA1位点结果异常,经分子克隆和单倍体测序,检出了一个正常的人类白细胞抗原-DPA1*01:03和一个DPA1*01相关的新变异等位基因,该新等位基因的序列与DPA1*01:03的序列最接近,其差异是在第二外显子区域的242位碱基发生A>G的替换,并导致了相应的第50位密码子由CAA>CGA,编码的氨基酸残基由谷氨酰胺变成精氨酸。该等位基因为人类白细胞抗原新的等位基因,已被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白细胞抗原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人类白细胞抗原-DPA1*01:11(提交序列号HWS100154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人类白细胞抗原-DPA1位点 测序分型 分子克隆和单倍体测序 汉族人群 氨基酸 谷氨酰胺 精氨酸 等位基因 外周血样本
下载PDF
血细胞形态检查的质量控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景戌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3期169-170,共2页
关键词 血细胞形态检查 外周血样 骨髓 质量控制
下载PDF
Intrahepatic natural killer T cell populations are increased in human hepatic steatosis 被引量:11
5
作者 Michael Adler Sarah Taylor +4 位作者 Kamalu Okebugwu Herman Yee Christine Fielding George Fielding Michael Pole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3期1725-1731,共7页
AIM: To determine if natural killer T cell (NKT) populations are affected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METHODS: Patients undergoing bariatric surgery underwent liver biopsy and blood sampling during su... AIM: To determine if natural killer T cell (NKT) populations are affected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METHODS: Patients undergoing bariatric surgery underwent liver biopsy and blood sampling during surgery. The biopsy was assessed for steatosis and immunocyte infiltration. Intrahepatic lymphocytes (IHL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emainder of the liver biopsy, and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blood. Expression of surface proteins on both IHLs and PBMCs were quantified using flow cytometry. RESULTS: Twenty-seven subjects participated in thisstudy. Subjects with moderate or severe steatosis had a higher percentage of intrahepatic CD3+/CD56+ NKT cells (38.6%) than did patients with mild steatosis (24.1%, P = 0.05) or those without steatosis (21.5%, P = 0.03).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steatosis also had a higher percentage of NKT cells in the blood (12.3%) as compared to patients with mild steatosis (2.5% P = 0.02) and those without steatosis (5.1%, P = 0.05). CONCLUSION: NKT cells a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liver and blood of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steatosis and support the role of NKT cells in N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tural killer T cells Natural killer T-like cells LYMPHOCYTES Hepatic steatosis
下载PDF
血样低温放置时间对黏多糖贮积症酶学检测的影响
6
作者 何甜甜 要文聪 +2 位作者 刘珊玲 王和 张雪梅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1年第5期566-573,共8页
目的探讨4℃条件下血样放置时间对黏多糖贮积症(MPS)酶学检测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5日至9日,采集自5例健康志愿者(男性为2例,女性为3例,年龄为24~30岁)的血样各6管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次命名为血样1、2、3、4、5(研究组)。将采集的5... 目的探讨4℃条件下血样放置时间对黏多糖贮积症(MPS)酶学检测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5日至9日,采集自5例健康志愿者(男性为2例,女性为3例,年龄为24~30岁)的血样各6管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次命名为血样1、2、3、4、5(研究组)。将采集的5×6管血样,置于4℃条件保存,于不同放置时间点(0、24、48、72、96、120 h)对其进行MPS酶学检测。同时收集本院医学遗传科2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外周血细胞染色体检查后的剩余血样,将其混合与研究组同批次检测作为MPS酶活性正常值(对照组)。①观察研究组血样放置不同时间点,血浆颜色变化,并进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f-Hb)检测,评估血样溶血情况。②进行白细胞分离,并检测放置不同时间点白细胞中α-硫酸艾杜糖醛酸酶(IDUA)、α-N-乙酰葡萄糖胺酶(NAGLU)和β-葡萄糖醛酸酶(GUSB)活性水平,比较各种酶活性水平在不同检测时间点的差异。所有受试者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批准,并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180094)。结果①血样在放置72 h时血浆颜色开始逐渐变红,放置时间越长,变红的程度越深;血浆f-Hb水平提示放置72 h呈增高趋势,并且随着放置时间延长,溶血程度也越来越严重。②血样1~5放置24、48、72、96、120 h时,IDUA、NAGLU活性水平分别与自身未放置血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样1~5在放置24、48、72、96 h的GUSB活性水平分别与未放置血样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放置120 h时GUSB活性水平明显低于未放置血样,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1、P=0.002)。结论综合溶血情况和酶活性水平等多种因素,建议进行MPS酶学检测的外周血血样于采集后72 h(3 d)内送达检测实验室,72~120 h(3~5 d)送达实验室的血样,需取决于血样自身质量和待检测溶酶体酶类型,于120 h(5 d)时送达的检测失败可能性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多糖贮积症 酶学检测 外周血样本 分析前质量控制 低温放置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