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D-CT联合锥形束CT在肺癌放疗中靶区外放边界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燕 曹泓立 +1 位作者 裴曦 汪志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8期32-37,47,共7页
目的 分析四维CT(Four-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4D-CT)联合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对肺癌放疗中因呼吸运动和摆位误差对靶区外放值的影响,为临床靶区勾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目的 分析四维CT(Four-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4D-CT)联合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对肺癌放疗中因呼吸运动和摆位误差对靶区外放值的影响,为临床靶区勾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4D-CT扫描的肺癌放疗患者24例,其中采用呼吸门控技术患者12例,未采用呼吸门控技术患者12例。所有患者定位时进行4D-CT扫描,且首次放疗前行CBCT扫描,之后每周行CBCT扫描,其中采用呼吸门控治疗患者每次治疗前均行CBCT扫描,采用肿瘤中心点在4D-CT图像中10个时相上的位移作为影响呼吸运动的参数,并结合CBCT的位移数据计算靶区外放边界值,分析肿瘤中心点位置、摆位误差以及肿瘤中心点三维方向上相关性。结果 24例患者随呼吸运动肿瘤中心点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的位移分别为(0.21±0.20)、(0.52±0.49)、(0.29±0.21)cm。摆位误差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的位移分别为(0.06±0.31)、(-0.06±0.46)、(0.07±0.36)cm。仅利用摆位误差只能得出内在靶体积到计划靶区的外放边界值,在3个方向上最大值分别为0.36、0.47、0.43 cm。利用肿瘤中心点位移和摆位误差位移得出肿瘤靶区外放边界3个方向最大值分别为0.73、1.31、0.82 cm。结论 4D-CT联合CBCT能减小肺癌患者放疗中的靶区外放,利用呼吸门控在4D-CT计划基础上也可进一步精确靶区外扩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CT 锥形束CT 肺癌 外放边界 摆位误差 呼吸门控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获取肺癌放射治疗计划靶区外放边界
2
作者 张隆彬 骆小青 +3 位作者 苏立发 王伟 黄小平 刘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5-898,共4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获取对肺癌进行放射治疗时,针对不同体质量指数(BMI)及治疗等中心点患者的个体化计划靶区外放边界(MPTV)。方法回顾性413例接受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分析锥形束CT(CBC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肺癌疗次间的摆位误差,并...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获取对肺癌进行放射治疗时,针对不同体质量指数(BMI)及治疗等中心点患者的个体化计划靶区外放边界(MPTV)。方法回顾性413例接受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分析锥形束CT(CBC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肺癌疗次间的摆位误差,并进行数据挖掘,计算群体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获取不同BMI及不同治疗等中心点肺癌患者的个体化MPTV。结果不同BMI患者IGRT不同疗次间x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等中心点患者IGRT不同疗次间x、z轴上的摆位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于数据挖掘成功获取不同BMI及治疗等中心点肺癌患者放射治疗的个体化MPTV和具体参考值。结论基于数据挖掘可成功获取放射治疗中对于不同BMI及治疗等中心点肺癌患者的个体化MPT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射治疗计划 计算机辅助 外放边界
下载PDF
Halcyon直线加速器在鼻咽癌放疗中靶区外放边界及摆位误差分析
3
作者 苏洁洪 魏夏平 +7 位作者 周子涵 董彦鑫 朱毅 姚宇蔚 刘叶明 黄明超 董晶 黄小伟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2期1459-1462,共4页
目的:利用Halcyon直线加速器的锥形束CT(CBCT)对鼻咽癌放射治疗过程中的摆位误差及靶区外放边界进行分析,为Halcyon的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提供临床靶区(CTV)外扩计划靶区(PTV)边界大小参考,提高放射治疗精度和疗效。方法:选取广州中... 目的:利用Halcyon直线加速器的锥形束CT(CBCT)对鼻咽癌放射治疗过程中的摆位误差及靶区外放边界进行分析,为Halcyon的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提供临床靶区(CTV)外扩计划靶区(PTV)边界大小参考,提高放射治疗精度和疗效。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117例使用Halcyon直线加速器进行容积调强弧形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采集患者的3861次CBCT图像,然后与CT定位图像进行图像配准,获得床左右方向(Lat)、进出方向(Lng)、升降方向(Vrt)的修正值,进行摆位误差分析。利用靶区外扩公式=2.5∑+0.7δ计算得到PTV的外扩值。结果:Halcyon治疗鼻咽癌的摆位误差分别为:Lat 0.10(0.00,0.10)cm、Lng 0.10(0.00,0.20)cm、Vrt 0.20(0.10,0.30)cm,Lat、Lng和Vrt的CTV外扩PTV的值分别为0.12、0.12、0.09 cm。结论:鼻咽癌患者在Halcyon直线加速器做图像引导治疗时,摆位误差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Halcyon 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靶区外放边界
下载PDF
CBCT引导下不同体位子宫肿瘤IMRT摆位误差及其外放边界 被引量:6
4
作者 欧阳水根 苏群 +6 位作者 陶娜 郭晴 刘婷婷 刘志强 魏玺仪 牛瑞军 陶发利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10期1122-1127,共6页
目的:研究在千伏级CBCT引导下,不同体位子宫肿瘤患者调强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及靶区的外放边界。方法:采用医科达直线加速器机载影像系统对251例子宫肿瘤患者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前行CBCT扫描,其中仰卧位117例、俯卧位134例。系统自动重... 目的:研究在千伏级CBCT引导下,不同体位子宫肿瘤患者调强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及靶区的外放边界。方法:采用医科达直线加速器机载影像系统对251例子宫肿瘤患者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前行CBCT扫描,其中仰卧位117例、俯卧位134例。系统自动重建图像并与治疗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获得俯卧位与仰卧位患者x、y、z方向摆位误差,并分别计算患者临床靶区到计划靶区(PTV)的外放边界。结果:所有患者共行3 128次扫描,俯卧位1 679次与仰卧位1 449次。x、y、z轴的误差均小于0.3 cm为981次,占31.36%;距离治疗等中心偏差距离小于0.3 cm为415次,占13.27%。考虑摆位误差方向时,俯卧位患者的x、y、z方向上摆位误差分别为(0.109 5±0.380 7)、(-0.035 1±0.569 2)、(0.075 1±0.285 2)cm;仰卧位患者的x、y、z方向上摆位误差分别为(0.001 1±0.303 4)、(0.118 4±0.583 0)、(0.033 2±0.248 0)cm。而考虑摆位误差大小时,俯卧位患者的x、y、z方向上摆位误差分别(0.300 8±0.257 7)、(0.442 8±0.359 2)、(0.227 1±0.188 2)cm;仰卧位患者的x、y、z方向上摆位误差分别为(0.229 3±0.198 6)、(0.470 2±0.364 4)、(0.183 2±0.170 3)cm。俯卧位患者PTV在x、y、z方向分别外放0.540、0.486、0.387 cm;仰卧位患者PTV在x、y、z方向分别外放0.215、0.704、0.257 cm。结论:子宫肿瘤患者仰卧位和俯卧位这两种体位的摆位误差有一定差异,以距离治疗等中心偏差距离小于0.3 cm作为摆位误差校准较适合;俯卧位患者的靶区在x、y、z方向分别外放0.540、0.486、0.387 cm;而仰卧位患者则外放0.215、0.704、0.257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影像引导射治疗 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外放边界
下载PDF
基于锥形束CT研究肺癌图像引导放疗的内靶区外放边界值 被引量:4
5
作者 翁邓胡 王建 +4 位作者 尹中明 刘吉平 许亚萍 陈维军 狄小云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5012-5014,共3页
目的:研究肺癌锥形束CT图像引导放疗联合在线配准方式的内靶区外放边界。方法:选取24例肺癌患者,应用医科达Synergy加速器行CBCT扫描,将获取的CBCT图像与计划4DCT图像配准,得到患者放疗时三维方向上的平移摆位误差和旋转误差,XVI系统配... 目的:研究肺癌锥形束CT图像引导放疗联合在线配准方式的内靶区外放边界。方法:选取24例肺癌患者,应用医科达Synergy加速器行CBCT扫描,将获取的CBCT图像与计划4DCT图像配准,得到患者放疗时三维方向上的平移摆位误差和旋转误差,XVI系统配合治疗床进行在线校正,并计算内靶区外放边界值。结果:24例患者共行380次CBCT扫描,校正前后:左右、头脚、前后方向的外放值M分别为5.3 mm、8.6 mm、3.8 mm和2.2 mm、1.8 mm、1.1 mm。校正前后旋转误差数据结果显示,Rx、Ry轴向上有统计学意义(t=2.817,P=0.005;t=-3.481,P=0.001),Rz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4,P=0.580)。结论:肺癌患者采用CBCT下图像引导放疗可显著缩小ITV外放范围,提高放疗精度,有效降低正常组织受照射范围,提升肿瘤放疗剂量,弥补手术局部复发率高的劣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锥形束CT 图像引导 在线配准 摆位误差 外放边界
下载PDF
CBCT对肺癌SBRT摆位误差及靶区外放边界的校正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惠玲 许会军 +5 位作者 吴小良 陈晓芳 赵鹏 张伟 马志乾 乞国艳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24期3777-3779,3783,共4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图像配准确定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的摆位误差探讨MPTV靶区勾画外扩范围,为临床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13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CBCT对患者进行治疗前扫描,并记录摆位误差。根据MPT...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图像配准确定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的摆位误差探讨MPTV靶区勾画外扩范围,为临床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13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CBCT对患者进行治疗前扫描,并记录摆位误差。根据MPTV外扩公式(MPTV=2.5∑+0.7σ)得出靶区(PTV)的摆位误差范围。结果X平移=(0.16±0.14)cm、Y平移=(0.45±0.37)cm、Z平移=(0.21±0.21)cm;X旋转=(0.45±0.52)°、Y旋转=(1.26±1.39)°、Z旋转=(0.84±0.82)°。MPTV在X轴、Y轴、Z轴的外扩范围分别为0.51 cm、1.01 cm、0.58 cm。结论采用CBCT图像引导患者靶区位置校准,可准确得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因摆位误差导致的PTV外扩边界,为临床靶区勾画范围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外放边界
下载PDF
基于CBCT非小细胞肺癌外放边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毅 李文荣 +4 位作者 苏进 唐丰文 柴林燕 袁维 张晓智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5006-5011,共6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放疗靶区外放边界的确定。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14例行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扫描的NSCLC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放疗靶区外放边界的确定。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14例行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扫描的NSCLC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治疗患者,利用治疗前CBCT扫描图像与定位CT图像匹配,得出所有患者的摆位误差。利用国际辐射单位及测量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ation Units and Measurements,ICRU)第83号文件报道的计算外放边界的公式计算出NSCLC患者放疗靶区的外放边界。放射治疗肿瘤组织(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推荐肺部肿瘤外放边界为左右、前后0.50 cm,上下1.00 cm,与本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NSCLC患者摆位系统误差在左右、前后、上下三个方向上分别为(-0.03±0.23)cm、(-0.02±0.42)cm、(0.02±0.25)cm。在ICRU第83号文件报道的公式中,利用Van Herk提出的计算公式得出的靶区外放边界最大,左右、前后、上下分别为0.72 cm、0.74 cm、1.30cm。结论:与RTOG提出的肺部肿瘤外放边界相比,利用本研究方法计算各个方向的外放边界比原来RTOG提出的外放标准更加精确,给个体化放疗外放边界的选取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锥形束CT 外放边界
下载PDF
基于四维CT和锥形束CT确定非小细胞肺癌放疗靶区外放边界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毅 唐丰文 张晓智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9期892-897,共6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靶区外放边界的确定。方法:首先随机抽取14例做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的NSCLC患者,所有患者序贯行平扫3DCT和四维CT(4DCT)扫描,采用4DCT定位和锥形束CT(CBCT)治疗前扫描评估放疗靶区随呼吸运动的位移...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靶区外放边界的确定。方法:首先随机抽取14例做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的NSCLC患者,所有患者序贯行平扫3DCT和四维CT(4DCT)扫描,采用4DCT定位和锥形束CT(CBCT)治疗前扫描评估放疗靶区随呼吸运动的位移和摆位误差,然后结合呼吸运动位移和摆位误差数据计算出NSCLC放疗靶区外放边界。结果:肿瘤中心点左右、前后、上下方向位移分别为(0.18±0.11)、(0.21±0.14)、(0.86±0.85)cm。肿瘤边界3个方向位移分别为(0.48±0.30)、(0.59±0.44)、(0.50±0.33)cm。摆位系统误差3个方向分别为(0.03±0.24)、(0.02±0.43)、(0.02±0.26)cm。利用肿瘤中心点、边界和摆位位移得出NSCLC肿瘤外放边界3个方向最大为0.72、0.74、1.30 cm。结论:放射治疗肿瘤组织(RTOG)推荐肺部肿瘤外放边界为左右、前后0.50 cm,上下1.00 cm,与之相比,利用本研究方法计算各个方向的外放边界比原来RTOG提出的外放标准更加精确,给个体化放疗外放边界的选取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四维CT 锥形束CT 外放边界
下载PDF
KV-CBCT在制定食管癌放疗临床靶区-计划靶区的外放边界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巍 刘冉生 +1 位作者 张爱旭 袁智勇 《医学与哲学(B)》 2016年第6期47-49,92,共4页
为了探讨KV-CBCT在制定食管癌放疗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的外放边界的价值,选取我院食管癌患者39例,采用KV-CBCT扫描进行模拟定位,参照图像制定放疗方案,并确定CTV-PTV的外放边界,以指导食管癌放疗。结果显示,中段食管癌CTV-PTV... 为了探讨KV-CBCT在制定食管癌放疗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的外放边界的价值,选取我院食管癌患者39例,采用KV-CBCT扫描进行模拟定位,参照图像制定放疗方案,并确定CTV-PTV的外放边界,以指导食管癌放疗。结果显示,中段食管癌CTV-PTV的外放左右,头脚,前后边界距离均明显大于上段食管癌,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肺与脊髓两种正常组织受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其CTV、PTV受照射剂量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未超过正常组织受量的阈值。因此,KV-CBCT在制定食管癌放疗CTV-PTV的外放边界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V-CBCT 食管癌 临床靶区-计划靶区 外放边界
下载PDF
基于IGRT技术的直肠癌俯卧位摆位误差及外放边界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玉云 俞海东 +1 位作者 林国峰 杨和忠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602-1604,共3页
目的:利用IGRT技术,对ORFIT架固定,俯卧体位放疗的直肠癌患者进行分次间摆位误差分析研究,确定放疗计划临床靶区CTV至计划靶区PTV的外放边界大小,为临床精确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院IGRT放疗的直肠癌患者29例,均采用俯卧位,热塑定... 目的:利用IGRT技术,对ORFIT架固定,俯卧体位放疗的直肠癌患者进行分次间摆位误差分析研究,确定放疗计划临床靶区CTV至计划靶区PTV的外放边界大小,为临床精确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院IGRT放疗的直肠癌患者29例,均采用俯卧位,热塑定位膜联合ORFIT架固定。每位患者从放疗开始,连续3次行治疗前锥形束CT扫描,后续治疗期间不定期行CBCT扫描7次,共采集10次锥形束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得出校正前的摆位误差数据。结果:29例患者共扫描290次图像,左右x、头脚y和前后z方向的摆位误差数值分别为(0.20±0.06)cm、(0.27±0.10)cm、(0.19±0.07)cm。根据Van Herk等推导的摆位扩边公式外放边界=2.5Σ+0.7σ,推算出CTV至PTV的x、y、z轴方向上外扩边界为0.56cm、0.75cm、0.53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RT技术 直肠癌 俯卧位 摆位误差 外放边界
下载PDF
应用锥体束CT分析肝癌图像引导放疗的摆位误差及外放边界 被引量:5
11
作者 卿莉萍 梁世雄 +2 位作者 洪超善 付庆国 韩青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分析千伏级锥体束CT(KV-CBCT)肝癌图像引导放疗摆位误差,为肝癌放疗计划靶区(PTV)的外放边界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医科达Synergy直线加速器治疗31例肝癌患者,KV-CBCT扫描采集的X线容积图像(XVI)与计划CT图像的靶中心匹配,获得腹背(X)... 目的分析千伏级锥体束CT(KV-CBCT)肝癌图像引导放疗摆位误差,为肝癌放疗计划靶区(PTV)的外放边界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医科达Synergy直线加速器治疗31例肝癌患者,KV-CBCT扫描采集的X线容积图像(XVI)与计划CT图像的靶中心匹配,获得腹背(X)、头脚(Y)、左右(Z)三个方向的线性误差x、y、z和绕X、Y、Z轴旋转形成的旋转误差u、v、w。由公式计算出肝癌临床靶区(CTV)到计划靶区(PTV)的外放边界值(M PTV)。结果共进行275次CBCT扫描,其在X、Y、Z方向上摆位误差x、y、z中位数分别为1.70 mm、1.30 mm、0.80 mm,旋转误差u、v、w分别为0.65°、0.38°、0.31°。M PTV在X、Y、Z方向上分别为4.11 mm、8.49 mm、4.94 mm。结论采用KV-CBCT技术测量肝癌图像引导放疗的摆位误差,为肝癌放疗M PTV提供参考,提高了肝癌放疗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锥体束CT 图像引导 摆位误差 外放边界
下载PDF
CBCT在线校准技术对宫颈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外放边界影响及剂量学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牛瑞军 张晖 +11 位作者 陶娜 贾怀琳 郭晴 刘婷婷 陶发利 欧阳水根 高力英 赵林 魏世鸿 刘志强 安永伟 魏玺仪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6期8-16,共9页
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线校准与非在线校准所得误差数据,推导出两个不同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外放边界,分别设计计划,分析不同外放边界对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推... 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线校准与非在线校准所得误差数据,推导出两个不同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外放边界,分别设计计划,分析不同外放边界对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推导计算可知,未行CBCT在线校准PTV的外放边界X、Y、Z方向分别为5.50、9.89、5.83 mm,行CBCT在线校准PTV的外放边界X、Y、Z方向分别为3.73、5.16、4.36 mm;两种不同外放所得膀胱及直肠的V_(30)、V_(40)、V_(50)、D_(mean),小肠的V_(20)、V_(30)、V_(40)、V_(50)、D_(mean),盆骨髓的V_(10)、V_(20)、V_(30)、V_(40)、V_(50)、D_(mean),左右股骨头的V_(50)、D_(mean)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的D_2、D_5、D_(50)、D_(mean)及均匀性指数(I_H)、适形度指数(I_C)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行CBCT在线校准若PTV外放过大,危及器官的受量将明显偏高,未行CBCT在线校准若PTV外放过小,靶区受量将明显欠量。使用CBCT在线校准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小摆位误差,提高摆位精度,同时PTV外放边界应需和行CBCT在线校准与否密切联动,以避免靶区欠量及危及器官受量偏高的现象,保证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在线校准技术 宫颈癌 射治疗 外放边界 剂量学差异
下载PDF
千伏级CBCT引导下胸部肿瘤放疗中摆位误差及其外放边界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魏展福 叶必云 +1 位作者 莫伟 何宝贞 《影像技术》 CAS 2015年第4期55-56,40,共3页
目的:对千伏级CBCT引导下胸部肿瘤放疗中摆位误差及外放边界进行分析。方法:利用瓦里安IX直线加速器机载影像系统进行50例胸部肿瘤患者的三维放疗CBCT,系统自动将图像重建,和治疗计划的CT图像进行匹配,得到前后、左右、上下方向摆位误差... 目的:对千伏级CBCT引导下胸部肿瘤放疗中摆位误差及外放边界进行分析。方法:利用瓦里安IX直线加速器机载影像系统进行50例胸部肿瘤患者的三维放疗CBCT,系统自动将图像重建,和治疗计划的CT图像进行匹配,得到前后、左右、上下方向摆位误差,计算OAR以及PTV外放边界。结果:共进行498次扫描,考虑误差方向时,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误差分别是(-2.18±1.93)、(-0.17±2.85)、(-1.29±4.38)mm;只考虑误差大小时,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误差分别是(2.63±2.24)、(4.25±3.19)、(2.81±1.35)mm,绝对值最大值分别为7、19、22mm。PTV在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外放边界分别是7.57、2.68、7.19mm。结论:本院对胸部肿瘤患者采取热塑体膜固定,有一定摆位误差。靶区在前后、左右、上下方向的外放边界分别是7.12、2.73、7.08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伏级CBCT 胸部肿瘤 摆位误差 外放边界
下载PDF
应用锥形束CT对157例儿童腹部肿瘤摆位误差及靶区外放边界的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浩然 孙显松 +3 位作者 王欣海 胡克 邱杰 张福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9年第8期1175-1177,共3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对儿童腹部肿瘤摆位误差及靶区外放边界进行分析研究,以提高放射治疗精度,提高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157例1~14岁腹部肿瘤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整个治疗期间168组锥形束CT(CBCT... 目的应用锥形束CT对儿童腹部肿瘤摆位误差及靶区外放边界进行分析研究,以提高放射治疗精度,提高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157例1~14岁腹部肿瘤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整个治疗期间168组锥形束CT(CBCT)图像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升降方向(VRT)、进出方向(LNG)、左右方向(LAT)3个方向上的误差。利用外放边界公式=2.5∑+0.7δ计算出计划靶区(PTV)外放边界。结果通过SPSS21.0统计学分析得出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VRT(-0.05±2.32)mm,LNG(0.11±2.67)mm,LAT(0.17±2.43)mm;计算出PTV外放边界为:VRT=9.1mm,LNG=10.2mm,LAT=9.4mm。结论儿童腹部肿瘤放疗靶区外放范围VRT=9.1mm,LNG=10.2mm,LAT=9.4mm为放射治疗最佳精度,为提高疗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儿童腹部肿瘤 摆位误差 靶区外放边界
下载PDF
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靶区外放边界的分析及验证 被引量:11
15
作者 申正文 李师 +4 位作者 谭霞 田秀梅 罗焕丽 靳富 万跃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7期804-808,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摆位误差,由此计算CTV外扩至PTV的外放边界,并通过模拟摆位误差验证此外放边界是否合适。方法:选取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的患者40例,其中左乳腺癌患者20例,右乳腺癌患者20例。根据治疗期间采集... 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摆位误差,由此计算CTV外扩至PTV的外放边界,并通过模拟摆位误差验证此外放边界是否合适。方法:选取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的患者40例,其中左乳腺癌患者20例,右乳腺癌患者20例。根据治疗期间采集的CBCT图像确定摆位误差,计算出外扩边界。在TPS中模拟摆位误差,比较在此外扩边界下的剂量学差异。结果:全组患者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2.09±2.48)、(2.57±2.52)和(2.88±2.54)mm;CTV外扩至PTV的边界分别为6.24、7.99、7.17 mm。在此外放边界下模拟摆位误差,CTV的各项剂量学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TV的D_(95)、D_(98)、D_(max)、D_(min)有统计学差异,健侧乳腺D_(max)、Dmean和脊髓D_(max)有统计学差异,其他危及器官剂量学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在左右和腹背方向模拟摆位误差3 mm时,计划的γ通过率<95%。结论:摆位误差对PTV、脊髓、健侧乳腺的剂量影响较大。与头脚方向相比,剂量分布受左右和腹背方向摆位误差的影响更大。当摆位误差超过3 mm时需要对其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术后 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外放边界 剂量影响
下载PDF
Halcyon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对142例肺癌患者常规分割治疗模式下靶区外放边界的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浩然 孙显松 +3 位作者 王欣海 胡克 邱杰 张福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20年第12期1691-1694,共4页
目的应用Halcyon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对肺癌常规分割摆位误差及靶区外放边界进行分析,以提高肺癌患者在Halcyon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精度,提高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142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 目的应用Halcyon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对肺癌常规分割摆位误差及靶区外放边界进行分析,以提高肺癌患者在Halcyon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精度,提高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142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整个疗程3192组配准图像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升降方向(VRT)、进出方向(LNG)、左右方向(LAT)3个方向的误差。应用靶区外放边界公式=2.5∑+0.7δ计算,并结合ICRU50号和ICRU62号报告分析得出结果。结果通过SPSS 21.0统计学分析得出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VRT(0.07±1.59)mm,LNG(-0.15±4.40)mm,LAT(0.08±3.50)mm;结合ICRU50号和ICRU62号报告分析,靶区外放边界为VRT=3.69 mm,LNG=6.60 mm,LAT=5.04 mm。结论常规分割治疗模式下,肺癌患者在Halcyon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靶区外放边界为VRT=3.69 mm,LNG=6.60 mm,LAT=5.04 mm,为临床靶区外放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常规分割 Halcyon CBCT 摆位误差 靶区外放边界
下载PDF
MLC外放边界对宫颈癌固定野调强放疗计划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茹佳 钟志鹏 +3 位作者 杨士勇 喻刘杨 焦杨 陈颖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0年第11期46-50,共5页
目的:分析多叶准直器(multi-leaf collimator,MLC)外放边界对宫颈癌固定野调强放疗(fixed-fiel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ff-IMRT)计划的影响,寻求最佳的MLC外放边界尺寸。方法:选取某院10例接受IMRT的宫颈癌患者,基于CMS XiO... 目的:分析多叶准直器(multi-leaf collimator,MLC)外放边界对宫颈癌固定野调强放疗(fixed-fiel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ff-IMRT)计划的影响,寻求最佳的MLC外放边界尺寸。方法:选取某院10例接受IMRT的宫颈癌患者,基于CMS XiO 4.80计划系统,以45 Gy/25 f处方剂量分别对同一患者设计10个ff-IMRT计划(plan0.0~plan0.9)。plan0.0~plan0.9计划对应的MLC外放边界尺寸为0.0~0.9 cm(步长为0.1 cm)。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比较分析plan0.6计划与其他9个ff-IMRT计划间剂量学参数和治疗参数的差异。结果:10个ff-IMRT计划处方剂量覆盖率归一化后,均满足临床要求,plan0.0~plan0.2的Dmax、HI,plan0.0~plan0.3的Dmin劣于plan0.6(P<0.05)。10个ff-IMRT计划均能较好地保护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plan0.0、plan0.1的小肠V20、V30、V40及直肠、膀胱V30、V40、V45,plan0.0的两侧股骨头V30,plan0.2的小肠V20及直肠、膀胱V30、V40优于plan0.6(P<0.05)。plan0.7的小肠、直肠V45,plan0.8、plan0.9的小肠、直肠V20、V30、V40、V45,膀胱V45,两侧股骨头V20、V30、V40,plan0.9的膀胱V30、V40劣于plan0.6(P<0.05)。plan0.0、plan0.1的正常组织V5、V10、V15,plan0.2的正常组织V5低于plan0.6(P<0.05);plan0.8、plan0.9的正常组织V5、V10,plan0.9的正常组织V15、V20高于plan0.6(P<0.05)。plan0.0、plan0.1的机器跳数比plan0.6多,但子野个数、出束时间优于plan0.6(P<0.05),plan0.8、plan0.9的子野个数、出束时间劣于plan0.6(P<0.05)。结论:MLC外放边界尺寸为0.4~0.7 cm情况下,ff-IMRT计划能兼顾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保护,建议在设计宫颈癌ff-IMRT计划时选择该范围内的MLC外放边界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准直器 外放边界 宫颈癌 固定野 调强 剂量学参数
下载PDF
基于螺旋断层放疗摆位误差的靶区外放边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申正文 田秀梅 王颖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S02期60-62,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therapy)中不同部位肿瘤的摆位误差,计算出相应的靶区外扩边界。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Tomotherapy治疗的150例患者的摆位误差,其中头颈部、胸部、腹盆部各50例。在每次治疗前采集兆伏级CT(MVCT)图像,与... 目的通过研究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therapy)中不同部位肿瘤的摆位误差,计算出相应的靶区外扩边界。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Tomotherapy治疗的150例患者的摆位误差,其中头颈部、胸部、腹盆部各50例。在每次治疗前采集兆伏级CT(MVCT)图像,与计划CT配准后得到摆位误差,计算不同部位肿瘤在各方向的误差,包括:+x(左)、-x(右)、+y(进)、-y(出)、+z(腹)和-z(背),从而进一步得出靶区外扩边界值。结果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摆位误差为+x(1.46±1.16)、-x(1.53±1.61)、+y(1.99±1.48)、-y(1.77±1.34)、+z(2.13±1.30)和-z(1.39±1.13)mm;胸部肿瘤患者分别为(2.69±2.15)、(2.75±2.17)、(3.19±3.34)、(3.21±3.17)、(5.51±2.89)和(3.48±2.55)mm;腹盆部肿瘤患者分别为(3.39±2.45)、(3.17±2.0)、(3.74±2.69)、(3.45±2.97)、(5.96±2.97)和(2.92±2.68)mm。结论Tomo治疗时,头颈部肿瘤摆位误差小于其他部位;需要重视不同部位肿瘤在腹背方向摆位误差的区别。所以根据经验公式建议靶区外扩边界值如下:头颈部、胸部和腹盆部肿瘤在x方向分别外扩2 mm、3 mm、4 mm;在y方向分别外扩3 mm、7 mm、6 mm。头颈部肿瘤在+z和-z方向可以外扩3 mm;胸部肿瘤在+z和-z方向分别外扩8mm和5mm,腹盆部肿瘤在+z和-z方向分别外扩8 mm和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断层射治疗 兆伏级螺旋断层影像 摆位误差 外放边界
下载PDF
应用正态分布方法研究各部位肿瘤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及PTV的外放边界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翼 胡项英 +2 位作者 廖志春 冼绍波 贺亚迪 《医疗装备》 2019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应用基于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的正态分布方法研究各部位肿瘤患者调强适形放疗的摆位误差,分析摆位误差产生的原因,并用摆位误差的正态分布值确定各部位CTV到PTV的外放边界值范围。方法选取2018年6—8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 目的应用基于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的正态分布方法研究各部位肿瘤患者调强适形放疗的摆位误差,分析摆位误差产生的原因,并用摆位误差的正态分布值确定各部位CTV到PTV的外放边界值范围。方法选取2018年6—8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其中头颈部、胸部和腹部各20例,在放疗疗程中随机取三次CBCT扫描得到摆位误差,应用Van Herk的M=2.5Σ+0.7δ和正态分布两种方法计算出PTV的外放边界。结果各部位在X、Y、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头颈部(1.31±1.31)mm、(1.90±1.90)mm、(1.40±1.30)mm;胸部(1.83±2.22)mm、(3.74±4.61)mm、(1.70±1.63)mm;腹部(2.11±2.67)mm、(3.36±3.66)mm、(1.40±1.92)mm。取正态分布值得到CTV到PTV外放边界值头颈3.5 mm、5.0 mm、3.5 mm,胸部5.5 mm、11.3 mm、4.4 mm,腹部6.5 mm、9.4 mm、4.5 mm,此结果能较好满足摆位误差要求。结论应用CBCT矫正可以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治疗精确度,保护正常器官,并利用CBCT得到各部位肿瘤摆位误差,根据摆位误差正态分布值得到PTV外放边界值能满足90%患者的摆位误差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调强 摆位误差 外放边界
下载PDF
锥形束CT引导下盆腔肿瘤在六维床上不同固定体位的摆位误差及靶区外放边界 被引量:2
20
作者 付曹飞 《医疗装备》 2020年第19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引导下盆腔肿瘤在六维床上不同固定体位的摆位误差及靶区外放边界。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20例盆腔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固定体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试验组采取仰卧位,利用定位...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引导下盆腔肿瘤在六维床上不同固定体位的摆位误差及靶区外放边界。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20例盆腔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固定体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试验组采取仰卧位,利用定位板与真空负压袋进行固定,对照组采取俯卧位,利用腹盆固定器进行固定,获取CBCT图像后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获得左右(X)、头脚(Y)、前后(Z)平移方向和旋转冠状位(Rx)、矢状位(Ry)、横断位(Rz)6个方向的误差数据,按Van Herk公式MPTV=2.5∑+0.7σ计算平移方向的相应外放边界值(MPTV)。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X方向的摆位误差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Y、Z、Rx、Ry、Rz方向的摆位误差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平移方向(X、Y、Z)的MPTV分别为0.58、0.33、0.60 cm和0.36、0.79、0.81 cm。结论 CBCT引导下盆腔肿瘤在六维床上的仰卧位与俯卧位摆位误差存在差异,临床上选择患者固定体位时应当综合考虑体位对误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锥形束CT 六维床 摆位误差 外放边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