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血清外泌体粒径和miR-21-5P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1
作者 支敏 江孟晓 +2 位作者 童有华 郑旭东 支慧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9期2737-2742,共6页
目的观察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TBI)小鼠血清外泌体物理特征与外泌体miR-21-5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外泌体的粒径及miR-21-5P表达对脑外伤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8周龄C57小鼠12只,按随机数表法分为mTBI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各6只;采用Feency法... 目的观察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TBI)小鼠血清外泌体物理特征与外泌体miR-21-5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外泌体的粒径及miR-21-5P表达对脑外伤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8周龄C57小鼠12只,按随机数表法分为mTBI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各6只;采用Feency法制作mTBI小鼠模型。第1天、第7天、第21天后取小鼠外周血,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后对小鼠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mNSS)。采用PEG沉淀法提取外周血外泌体,运用纳米颗粒视踪技术(NTA)分析外泌体,采用定量PCR检测外泌体中miR-21-5P的表达水平。结果mTBI损伤组小鼠外周血外泌体在损伤发生1 d后其生成量为(0.84±0.24)×10^(7)particals/mL,明显低于假手术组的(10.83±0.7)×10^(7)particals/mL,且在损伤发生第28天mTBI损伤组小鼠外周血的外泌体虽然有所增加,但依然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外泌体粒径检测结果显示,mTBI发生后的第一天,mTBI组小鼠外周血外泌体的粒径为(131.1±2.27)nm,明显多于sham组小鼠的(114.6±6.01)n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直到损伤第28天时,mTBI组小鼠外周血外泌体的粒径依然明显大于sham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mTBI组小鼠外周血外泌体中的miR-21-5P表达水平不仅在损伤24 h明显高于sham组,在损伤发生后第28天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明显高于sham组小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脑损伤后外周血外泌体不仅生成量与粒径均有明显变化,其所携带的miR-21-5P表达水平亦明显升高,且这些变化在损伤发生28 d时依然存在。可见,外周血外泌体的生成量、粒径及其携带的miR-21-5P对mTBI损伤的临床评估具有较高的价值,有望成为mTBI预后评估的潜在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轻型创伤性脑损伤 周血 外泌体生成量 粒径 miR-21-5P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