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源与外源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博弈 被引量:14
1
作者 夏飞 高燕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6-91,100,共7页
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可分为内源发展和外源发展两种类型,二者之间具有辩证统一关系。在分别阐述内外源发展的基础上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模型,并从他主发展与自主发展、功利至上与德性为本、技术运作与生命实践三个方面系统地探究二者的... 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可分为内源发展和外源发展两种类型,二者之间具有辩证统一关系。在分别阐述内外源发展的基础上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模型,并从他主发展与自主发展、功利至上与德性为本、技术运作与生命实践三个方面系统地探究二者的实践博弈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加强内源发展的策略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内源发展 外源发展 博弈
原文传递
内源发展与外源发展:苏州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范从来 赵永清 《阅江学刊》 2010年第6期24-33,共10页
苏州模式和温州模式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关于两种模式的差异,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来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区别要素资源的来源性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前提下,基于内外源动力的视角,对比分析苏... 苏州模式和温州模式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关于两种模式的差异,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来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区别要素资源的来源性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前提下,基于内外源动力的视角,对比分析苏州模式和温州模式,以便深入探讨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区域经济发展须由内源动力和外源动力结合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发展时期区域经济面临的约束条件决定了其发展模式中内源动力和外源动力的对比;不管区域发展初期存在多大的差异,区域经济最终都会逐步走上外源力量和内源力量融合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发展 外源发展 苏州模式 温州模式
下载PDF
“外源内生”式发展:边境地区人口空心化问题纾解路径
3
作者 杨吕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24年第7期5-11,共7页
边境地区人口空心化问题威胁着国家安全与边疆治安,本质上是人口安全问题,有别于一般性人口空心化问题,难以等闲视之。统筹发展与安全是边境地区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要求。仅仅秉持传统发展观分析边境地区人口空心化问题只涉及外源或内... 边境地区人口空心化问题威胁着国家安全与边疆治安,本质上是人口安全问题,有别于一般性人口空心化问题,难以等闲视之。统筹发展与安全是边境地区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要求。仅仅秉持传统发展观分析边境地区人口空心化问题只涉及外源或内生要素的一面,而难以揭示内外要素的综合作用机制,新发展格局下应以新发展观全面审思“兴边富民”行动的高质量发展进路。通过对西南边境地区的遥感分析和实地调查发现,“外源依赖”难以推动西南边境地区“在地的现代化”,边境地区人口空心化问题的纾解面临物质基础、行动保障、精神支持等内生性困境。在空心化趋势下,亟须完善边境地区政策体系,推动守土固边数字化,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进而弥合“外源—内生”的二元张力,实现边境地区“外源内生”式发展,减小边境地区人口空心化造成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地区 人口空心化问题 外源依赖” 内生性困境 外源内生”式发展
下载PDF
由外源及内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路径选择
4
作者 刘信阳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45,共5页
由外源及内发的路径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于外界求"自上而下"的广泛重视和资源充分投入,于学校内部则立足"自下而上"的资源有效利用与内涵特色提升。突破外源与内发的二元对立,达成两种发展路径的优势整合与协同,... 由外源及内发的路径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于外界求"自上而下"的广泛重视和资源充分投入,于学校内部则立足"自下而上"的资源有效利用与内涵特色提升。突破外源与内发的二元对立,达成两种发展路径的优势整合与协同,是兑现优质均衡承诺的有益探索,应通过行政力量的收放结合、援助资源的精准发力、学校行动者的赋权提能、生态资源的有效利用等行动策略予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发展 内发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协同发展
下载PDF
农村内源式与外源式发展的路径比较与评价——以山东三个城市为例 被引量:37
5
作者 杨丽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5-33,共9页
本文在山东省选取三个人均纯收入水平相近的县级市,以寿光和青州为内源式发展的代表,以诸城为外源式发展的代表,对农村的内源式和外源式发展模式的路径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寿光和青州的内源式发展路径是以当地农民的农业技术... 本文在山东省选取三个人均纯收入水平相近的县级市,以寿光和青州为内源式发展的代表,以诸城为外源式发展的代表,对农村的内源式和外源式发展模式的路径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寿光和青州的内源式发展路径是以当地农民的农业技术创新为起点和发展重点的,发展的过程呈现出网状特征,诸城的外源式发展是以大型龙头企业为起点和重点的,发展的过程呈现出线性特征。不同的发展路径对农民的能力影响不同,内源式发展地区的农村居民发展能力更强,表现为家庭经营收入和人力资本投资水平较高。内源式发展地区的农民分享发展的利益较多,生活质量较高。所以,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提高当地农村居民的能力,以农村的内源式发展为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式发展 外源发展
下载PDF
农业内源性与外源性发展方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延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22-25,共4页
农业的内源性与外源性发展方式是农业发展的两种基本方式,在不同地区都有成功的经验。本文主要分析了农业内源性与外源性发展方式的涵义和特点,运用比较分析法,选取以内源性发展方式为主要特征的寿光市和以外源性发展方式为主要特征的... 农业的内源性与外源性发展方式是农业发展的两种基本方式,在不同地区都有成功的经验。本文主要分析了农业内源性与外源性发展方式的涵义和特点,运用比较分析法,选取以内源性发展方式为主要特征的寿光市和以外源性发展方式为主要特征的诸城市作为例证,通过对农业内源性与外源性发展方式在发展主体、利益格局、创新扩散和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两种发展方式的优缺点,提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业内源性发展方式和农业的外源性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内源性与外源性发展协调配合,整合农业内、外部资源,是提高农业发展能力的基本途径,这对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内源性发展 外源发展 比较分析 协调配合
下载PDF
中国大学外源性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和误区
7
作者 张正军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7-93,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的发展虽成就显著,却具有突出的外源特征并因此造成学术竞争力的比较劣势。导致外源性发展凸显及学术竞争力劣势的原因是多元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不当选择及收益分配陷阱和社会责任误区是值得关注的重要缘由。在不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的发展虽成就显著,却具有突出的外源特征并因此造成学术竞争力的比较劣势。导致外源性发展凸显及学术竞争力劣势的原因是多元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不当选择及收益分配陷阱和社会责任误区是值得关注的重要缘由。在不可避免的社会化中,中国大学的生存发展及学术事业深受三种现象的困扰和危害:其一是社会化选择中的保守态度和惰性行为,即大学组织及其成员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更加看重的不是对环境的批判、引领或改造,而是对环境的认同、接受或顺应。其二是社会化过程衍生的收益分配陷阱,即大学组织及其成员基于顺应环境的收益所得,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严重的吸附、裹挟或俘获效应,挤占、改变了它或他们基于知识发现内生的学术兴趣和学术行为。其三是社会化过程中的社会责任误区,即大学组织及其成员为满足创造或维护社会利益的诉求,偏离了社会分工赋予大学的核心使命,将组织行为的重心不恰当地从知识创造和传递的学术领域,转移到社会生活与实践的事务领域,并将此看作服务社会和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方式。为提高大学的学术竞争力,中国大学需要改变外源性为主的发展道路,正视社会化过程中的双向选择与双重效应,对社会化的内容和方式加以选择,将主要资源与精力投入到以知识创造和传递为核心的学术活动,并将此看作服务社会和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发展 大学社会化 社会环境 收益分配陷阱 社会责任误区
下载PDF
内源与外源: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实践博弈
8
作者 刘宗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14-116,共3页
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有内源和外源两种类型,两者之间辩证统一。论文在阐述内、外源发展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思路,即由单一地依赖外源式发展转变为以校为本、在地化的内源式发展,并从被动与能动、... 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有内源和外源两种类型,两者之间辩证统一。论文在阐述内、外源发展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思路,即由单一地依赖外源式发展转变为以校为本、在地化的内源式发展,并从被动与能动、封闭和开放、平庸与卓越三个方面系统地探究两者的实践博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小规模学校 外源发展 内源发展 博弈
下载PDF
外源式扶贫的局限:对民族地区扶贫实践的反思 被引量:15
9
作者 马忠才 郝苏民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55-59,共5页
基于实地调查,以内源发展观审视民族地区传统上的外源扶贫模式:传统扶贫实践中,官员主导,群众被看作受支配群体,致使社区发展的主体缺席;政府输入资源,偏重物质扶贫,缺乏技术支持,忽视群众发展能力的培育;对民族文化的价值存在认知偏误... 基于实地调查,以内源发展观审视民族地区传统上的外源扶贫模式:传统扶贫实践中,官员主导,群众被看作受支配群体,致使社区发展的主体缺席;政府输入资源,偏重物质扶贫,缺乏技术支持,忽视群众发展能力的培育;对民族文化的价值存在认知偏误。其后果是,真正的主体在社区发展中处于边缘,群众的创造性以及社区的内在能量得不到激发,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自信心无法获得提升,形成依赖心理,缺乏可持续动力,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发展 内源发展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扶贫
下载PDF
西部村镇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与调整
10
作者 蔡艳芝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1,共5页
内源发展和外源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基本战略。对西部农村经济数据的分析表明,西部农村社会不仅内源发展的基础薄弱,比如乡镇企业发展滞后、农村居民收水平偏低;同时外源发展的动力也不足,比如实现外资利用效果不佳、对外贸易额度... 内源发展和外源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基本战略。对西部农村经济数据的分析表明,西部农村社会不仅内源发展的基础薄弱,比如乡镇企业发展滞后、农村居民收水平偏低;同时外源发展的动力也不足,比如实现外资利用效果不佳、对外贸易额度偏低。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建议西部村镇区域的发展以内源为主、走内外并举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发展 外源发展 发展战略 西部区域
下载PDF
内生式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被引量:203
11
作者 张环宙 黄超超 周永广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2期61-68,共8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处于反思工业化与城市化、保护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思潮之下,“内生式发展”作为致力于解决乡村发展问题的一种新模式,对于不发达地区的复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内生式发展模式以培养地方基于内部的发展能力为目...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处于反思工业化与城市化、保护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思潮之下,“内生式发展”作为致力于解决乡村发展问题的一种新模式,对于不发达地区的复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内生式发展模式以培养地方基于内部的发展能力为目的,强调当地人的开发主体地位以及建立当地基层组织的必要性。基于内生式发展模式的援助项目已在国际、国内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对于目前国内的乡村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式发展 外源发展 基层组织
下载PDF
1950-2010:战后欧洲乡村发展理论与规划策略回顾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文宁 《小城镇建设》 2019年第3期5-11,17,共8页
战后欧洲乡村地区经历了持续变革。20世纪50至60年代,乡村发展通过外源政策推动农业规模化扩张和乡村工业发展,规划聚焦居民点和集镇建设,"在乡村中发展城市功能"。20世纪70至80年代,内源发展理论兴起,乡村发展的地域性和差... 战后欧洲乡村地区经历了持续变革。20世纪50至60年代,乡村发展通过外源政策推动农业规模化扩张和乡村工业发展,规划聚焦居民点和集镇建设,"在乡村中发展城市功能"。20世纪70至80年代,内源发展理论兴起,乡村发展的地域性和差异性得到认识,乡村规划和建设更加重视特色风貌和景观价值。20世纪90年代至今,内源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地方行动团体参与和主导乡村规划发展。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多功能性成为欧洲农业和乡村地区发展新的核心理念,认为乡村地区具有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文化景观等多方面的价值;立足空间多功能性,规划整合协调各方面发展意愿及政策,在乡村地域塑造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理论梳理和案例研究,对战后欧洲乡村地区从外源发展到内源发展、从生产主义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转变及相应的发展政策和规划策略进行回顾,以期对我国乡村发展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规划 外源发展 内源发展 整合性乡村发展 欧洲乡村
下载PDF
内源性农村发展模式:实践探索、核心特征与反思拓展 被引量:57
13
作者 方劲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34,共11页
传统外源性农村发展的现实困境激励了内源性农村发展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强调发展的内源性潜力、倡导开放性的区域经济、追求可持续性生计、注重地方民众的自主参与以及构建民众的区域认同是内源发展的核心特征。不过,内源性农村发... 传统外源性农村发展的现实困境激励了内源性农村发展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强调发展的内源性潜力、倡导开放性的区域经济、追求可持续性生计、注重地方民众的自主参与以及构建民众的区域认同是内源发展的核心特征。不过,内源性农村发展模式面临内部和外部"双重合法性"的挑战。内部而言,理论基础的模糊性问题、地方行动者的利益分歧问题以及持续性的动力学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外部来讲,外源性发展和内源性发展的"理想型二分法"被广为诟病,如何妥善处理二者关系考验着其理论张力。实践越来越表明,由于农村地区受到地方化和全球化双重趋势的影响,外源性发展和内源性发展在实践中并不相互排斥,地方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本土与外来的"内外融合",关键是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控制本土和外部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寻找到实现农村发展目标的合适且有效的操作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发展 内源性发展 外源发展 融合发展
下载PDF
文化自觉:教师专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被引量:12
14
作者 徐书业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3,共3页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 ,国际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两种典型的路向 :内源型发展路向和外源型发展路向。当前 ,这两种路向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其实质是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自觉 ,表现为教帅专业发展学校的兴起和“自我更新”专业发展新取向...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 ,国际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两种典型的路向 :内源型发展路向和外源型发展路向。当前 ,这两种路向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其实质是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自觉 ,表现为教帅专业发展学校的兴起和“自我更新”专业发展新取向的逐步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教师专业发展 内源型发展 外源发展
下载PDF
不同发展模式中的农村居民消费的比较——以山东省三个县级市为例
15
作者 杨丽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8-100,共3页
选取山东省寿光、青州、诸城等三个收入水平相近的县级市,对内源式和外源式发展模式中的农村居民消费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发现:与外源式发展的诸城市相比,内源发展的寿光和青州两市的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更低,居住消费支出比重更高,居住... 选取山东省寿光、青州、诸城等三个收入水平相近的县级市,对内源式和外源式发展模式中的农村居民消费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发现:与外源式发展的诸城市相比,内源发展的寿光和青州两市的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更低,居住消费支出比重更高,居住质量更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类消费也更高,发展模式带来的收入结构的不同,使内源式发展地区的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消费 内源式发展 外源发展
下载PDF
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约束与突破 被引量:4
16
作者 廖振亮 伍绍平 杨公齐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97-104,共8页
广东县域经济总体上相对滞后于浙江、江苏和山东,滞后的重要原因在于县域经济的集聚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外源式经济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示范效应小于挤出效应,县域经济内源式发展模式要受到外源式模式的冲击。发展广东县域经济,要突破... 广东县域经济总体上相对滞后于浙江、江苏和山东,滞后的重要原因在于县域经济的集聚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外源式经济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示范效应小于挤出效应,县域经济内源式发展模式要受到外源式模式的冲击。发展广东县域经济,要突破资金动员瓶颈和产业结构调整乏力的制肘,制度创新是首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内源式发展 外源发展 制度创新
下载PDF
农村社区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晴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3年第5期26-27,22,共3页
以山东省走外源式发展道路的诸城和走内源式发展道路的寿光为例,对两种模式进行了简单的比较与分析。诸城是以大型龙头企业为起点,是线性发展,而寿光是以社区内农民自身的技术创新为起点,呈网状特征。两种模式都有其各自的优越之处,外... 以山东省走外源式发展道路的诸城和走内源式发展道路的寿光为例,对两种模式进行了简单的比较与分析。诸城是以大型龙头企业为起点,是线性发展,而寿光是以社区内农民自身的技术创新为起点,呈网状特征。两种模式都有其各自的优越之处,外源式社区资源供给充足,居民的工资性收入较高,利于加快劳动力的转移,充分运用现代社会资本,体现了合作的广泛性。内源式发展社区的内聚力强大,居民发展能力更强,社区发展后劲大,为农民带来了直接的利益。要推动社会主义农村社区建设,应该将两种模式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区 发展模式 外源发展 内源式发展
下载PDF
乡村振兴内源式发展的要素和机制研究--以山东省寿光市C村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世平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60-67,共8页
乡村振兴依赖于何种动力源是决定乡村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纯粹依赖于市场或政府的外源式发展模式在乡村遭遇“不适”。而内源式发展理论提供了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新路径。山东省寿光市C村的个案研究表明,乡村振兴内... 乡村振兴依赖于何种动力源是决定乡村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纯粹依赖于市场或政府的外源式发展模式在乡村遭遇“不适”。而内源式发展理论提供了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新路径。山东省寿光市C村的个案研究表明,乡村振兴内源式发展的要素包括资源内生、文化认同、组织动员、市场开拓和服务优先。在探索五种要素基础上,建构了内源式发展机制,其存在于主体、资源和规则三个层面,对乡村振兴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外源发展 内源式发展 要素 机制
下载PDF
论有效教师及其养成 被引量:3
19
作者 程静 张家军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0-42,共3页
"有效教师"研究是从有效教学以及教学效能研究中衍生出来的,它也属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范畴。有效教师是指树立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具有高尚人格、渊博学识以及崇高使命感,能够综合运用一系列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 "有效教师"研究是从有效教学以及教学效能研究中衍生出来的,它也属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范畴。有效教师是指树立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具有高尚人格、渊博学识以及崇高使命感,能够综合运用一系列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不断进步与发展,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的教师。一名教师要成为有效教师,必须走内源型发展与外源型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教师 内源型发展 外源发展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制度创新与动力整合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钢 王文龙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11,共3页
新农村建设成功的根本保证是农村内源性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政府干预除稳定城乡收入差距的短期目标外,更应该把诱导农村内部长效发展机制的形成作为长期目标。而要保证农村内源性发展的可持续,就必须积极地进行制度创新,只有对农村... 新农村建设成功的根本保证是农村内源性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政府干预除稳定城乡收入差距的短期目标外,更应该把诱导农村内部长效发展机制的形成作为长期目标。而要保证农村内源性发展的可持续,就必须积极地进行制度创新,只有对农村的教育制度、土地制度、治理机制进行全面创新,超前规划新农村社区建设,我们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久的动力。但中国现实的国情也决定了仅仅依靠内源性发展难以扭转城乡之间的马太效应,只有把内源性发展动力和外源性发展动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新农村建设达到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内源性发展 外源发展 制度创新 动力整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