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K缺乏症——凝血功能异常(外源性凝血因子缺陷)的判定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春昌 《中国社区医师》 2014年第23期37-38,共2页
【病历摘要】 患者,女,22岁。为求体形完美,采用缩食方法减肥。控制每日进食极少量的低脂饮食,坚持半年有余,减肥取得效果,但是,自感全身无力,精神欠佳。特别是近1周来,发现鼻出血、牙龈出血,而且四肢皮肤相继出现皮肤紫斑... 【病历摘要】 患者,女,22岁。为求体形完美,采用缩食方法减肥。控制每日进食极少量的低脂饮食,坚持半年有余,减肥取得效果,但是,自感全身无力,精神欠佳。特别是近1周来,发现鼻出血、牙龈出血,而且四肢皮肤相继出现皮肤紫斑。前日月经来潮,经血很多,心理恐惧,特就医求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凝血因子 维生素K缺乏症 功能异常 缺陷 低脂饮食 全身无力 牙龈出 皮肤紫斑
下载PDF
出凝血因子检测的几个注意事项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馨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因子检测 意事项 外源性凝血因子 APTT 标本采集 技术熟练 人员 实验检查 一针见 组织损伤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发作期间组织因子动态变化及药物干预性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爱华 孙钦建 +2 位作者 刘小民 张秀清 迟兆富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8年第1期73-75,共3页
斑块破裂伴随血栓形成是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组织因子作为外源性凝血因子途径的启动子.起着触发凝血链锁反应的重要作用。最近发现血栓形成时。组织因子(TF)途径发生了重要变化。TF是凝血过程的始动因子,凝血过程参与了血栓形成... 斑块破裂伴随血栓形成是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组织因子作为外源性凝血因子途径的启动子.起着触发凝血链锁反应的重要作用。最近发现血栓形成时。组织因子(TF)途径发生了重要变化。TF是凝血过程的始动因子,凝血过程参与了血栓形成的机制。为此,我们选择了发病6~24h(超过溶栓时间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研究TF及其相关因子在急性脑梗死发作期间的动态变化,TF与脑梗死患者预后状况及低分子肝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患者 组织因子 动态变化 发作期间 外源性凝血因子 干预 药物 栓形成
下载PDF
凝血酶原时间检测标准化简介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坤芳 徐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酶原时间 检测标准化 组织活酶试剂 外源性凝血因子 多种疾病 检测结果 正常对照 科学 实验 测定
下载PDF
同一样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两种测试结果比较
5
作者 刘爱香 孙艳 王旭东 《河北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572-573,共2页
关键词 活化部分活酶时间 测试 口服抗 外源性凝血因子
下载PDF
凝血因子Ⅷ/Ⅸ抑制物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18年版) 被引量:43
6
作者 杨仁池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 中国血友病协作组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93-799,共7页
近年来,无论是获得性凝血因子Ⅷ(FⅧ)/凝血因子Ⅸ(FⅨ)抑制物(也称获得性血友病)还是血友病患者合并抑制物均有增多的趋势。前者是非血友病患者产生的抗FⅧ/FⅨ自身抗体,后者是血友病患者接受外源性凝血因子产品输注后产生的... 近年来,无论是获得性凝血因子Ⅷ(FⅧ)/凝血因子Ⅸ(FⅨ)抑制物(也称获得性血友病)还是血友病患者合并抑制物均有增多的趋势。前者是非血友病患者产生的抗FⅧ/FⅨ自身抗体,后者是血友病患者接受外源性凝血因子产品输注后产生的抗FⅧ/FⅨ同种抗体。重型血友病A患者抑制物发生率约为30%,非重型为3%-13%,而血友病B患者为1%-6%[1]。为了规范国内同行的诊疗行为并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我们曾先后制订了相关中国专家共识。为进一步提高我们对FⅧ/FⅨ抑制物的认识,做到发现及时、处理正确,特制订此指南供国内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 抑制物 指南 中国 友病患者 获得友病 外源性凝血因子 治疗
原文传递
《凝血因子Ⅷ/Ⅸ抑制物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18年版)》发布
7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8年第21期11-11,共1页
推荐理由:近年来,无论是获得性凝血因子Ⅷ(FW)/凝血因子Ⅸ(FIX)抑制物(也称获得性血友病)还是血友病患者合并抑制物均有增多的趋势。前者是非血友病患者产生的抗FⅧ/FIX自身抗体,后者是血友病患者接受外源性凝血因子产品输... 推荐理由:近年来,无论是获得性凝血因子Ⅷ(FW)/凝血因子Ⅸ(FIX)抑制物(也称获得性血友病)还是血友病患者合并抑制物均有增多的趋势。前者是非血友病患者产生的抗FⅧ/FIX自身抗体,后者是血友病患者接受外源性凝血因子产品输注后产生的抗FⅧ/FⅨ同种抗体。为了规范国内同行的诊疗行为并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曾先后制订了相关中国专家共识,进一步提高我们对FⅧ/FⅨ抑制物的认识,做到发现及时、处理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 抑制物 中国 获得友病 友病患者 外源性凝血因子 指南 治疗
原文传递
肝移植术不同时期应用新鲜冰冻血浆患者凝血功能的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贺永进 刘伟华 +2 位作者 翁亦齐 许建刚 杜洪印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26-1127,共2页
终末期肝病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内源性凝血因子合成不足,导致术中出血风险高,需要补充外源性凝血因子。新鲜冰冻血浆(FFP)可提供大部分凝血因子(除凝血因子Ⅳ),但肝移植术中何时应用FFP能更好地改善凝血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 终末期肝病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内源性凝血因子合成不足,导致术中出血风险高,需要补充外源性凝血因子。新鲜冰冻血浆(FFP)可提供大部分凝血因子(除凝血因子Ⅳ),但肝移植术中何时应用FFP能更好地改善凝血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拟通过比较肝移植术中不同时期应用FFP患者的凝血功能,探讨术中不同时期应用FFP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障碍 新鲜冰冻 肝移植术 内源因子 外源性凝血因子 FFP 肝病患者 术中出
原文传递
PT和APTT检测标本放置温度及时间对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晓娟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0年第6期102-103,共2页
凝血酶原时间(PT)用以反映外源性凝血因子是否异常,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用来反映内源性凝血因子是否异常.它们是止凝血功能最基本|,最常用的试验.PT,APTT测定的影响因素很多,标本保存温度及放置时间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凝血酶原时间(PT)用以反映外源性凝血因子是否异常,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用来反映内源性凝血因子是否异常.它们是止凝血功能最基本|,最常用的试验.PT,APTT测定的影响因素很多,标本保存温度及放置时间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规定:采血后APTT测定最迟不应超过2h;PT测定宜在1h内完成,4℃冰箱保存不应超过4h.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这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TT 检测标本 活化部分酶原时间 放置温度 外源性凝血因子 内源因子 功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同一血浆中PT不同测试结果原因探讨
10
作者 刘爱香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5期221-221,共1页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在121服抗凝剂的检测、外源性凝血因子的测量、诊断获得性凝血因子的测量等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我们在长期的检测过程中发现,胛试剂即将用完报警前一个PT结果偏高者与重新用血凝试剂所测结果差别很大。现报...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在121服抗凝剂的检测、外源性凝血因子的测量、诊断获得性凝血因子的测量等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我们在长期的检测过程中发现,胛试剂即将用完报警前一个PT结果偏高者与重新用血凝试剂所测结果差别很大。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 酶原时间测定 外源性凝血因子 获得因子 因探 测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