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4a期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报告
1
作者 王朝晖 陈义波 +4 位作者 孙一心 伏桂明 王佳慧 陈锦 李春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目的分析T4a期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纳入2004年1月至2021年5月间在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住院手术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共计纳入T4a的甲状腺癌病例303例,分析患者的病理分型、受侵器官、手术方式、生存时间... 目的分析T4a期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纳入2004年1月至2021年5月间在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住院手术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共计纳入T4a的甲状腺癌病例303例,分析患者的病理分型、受侵器官、手术方式、生存时间等。分析患者的总生存率,使用Kaplan Meier法分析患者术后生存曲线。结果在入组的303例患者中,共计53例患者失访,1年总生存率为98.4%(246/250),3年总生存率为97.0%(224/231),5年总生存率为90.2%(92/102)。其中喉返神经单独受侵94例,失访13例,1年总生存率为100%(81/81),3年总生存率为98.7%(77/78),5年总生存率为97.4%(38/39)。喉返神经合并气管/喉/食道受侵151例,失访31例,1年总生存率为96.7%(116/120),3年总生存率为95.3%(101/106),5年总生存率为82.2%(37/45)。在生存曲线分析中,喉返神经单独受侵组较喉返神经合并气管、喉或食道等器官受侵组在总生存时间上存在优势。结论T4a期甲状腺癌如果有手术机会,应该首选手术切除,通过合理的手术策略,根治性手术的同时重视重要组织器官的一期修复重建,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局部晚期甲状腺癌 外科治疗 喉返神经 修复重建
下载PDF
胃癌外科治疗的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2
作者 汪学非 周鹏 唐兆庆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0-258,共9页
胃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尽管近年来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型药物研发不断取得突破,但根治性手术始终是胃癌诊疗的核心。随着标准胃癌根治手术的成型,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治疗技术的进步,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模式... 胃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尽管近年来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型药物研发不断取得突破,但根治性手术始终是胃癌诊疗的核心。随着标准胃癌根治手术的成型,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治疗技术的进步,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模式的确定,以及胃癌精准外科理念的形成和初步实践,胃癌手术治疗取得了巨大进步。个体化和精准化胃癌外科治疗理念深入人心。安全、有效、精准、微创始终是胃癌外科医师需牢牢把握的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帮助年轻医师更好的成长,本文总结胃癌诊疗的最新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外科治疗 进展 趋势
下载PDF
2023年度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进展
3
作者 李昕 张洪兵 +1 位作者 刘京豪 陈军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肺癌是当前世界各地最普遍和最致命的癌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外科手术切除是最早治疗肺癌的手段,也是目前肺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外科手术方法和辅助治疗策略不断革新,这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因此总结... 肺癌是当前世界各地最普遍和最致命的癌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外科手术切除是最早治疗肺癌的手段,也是目前肺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外科手术方法和辅助治疗策略不断革新,这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因此总结肺癌外科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综述2023年度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外科治疗的主要进展,包括手术技术的创新、微创手术、辅助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在NSCLC围手术期的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外科治疗 免疫治疗 微创手术 靶向治疗
下载PDF
高侵袭性特殊分子特征肾细胞癌的外科治疗决策及其价值 (“大家泌尿网”观看手术视频)
4
作者 李响 徐立静 +1 位作者 孙光曦 戴津东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93-297,311,共6页
特殊分子特征肾细胞癌是2022版世界卫生组织(WHO)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中首次提出的1类具有明确驱动基因的肾癌病理亚型。其中以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肾细胞癌(FH-RCC)和SMARCB1基因缺陷型肾髓样癌为代表的肾癌亚型具有高侵... 特殊分子特征肾细胞癌是2022版世界卫生组织(WHO)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中首次提出的1类具有明确驱动基因的肾癌病理亚型。其中以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肾细胞癌(FH-RCC)和SMARCB1基因缺陷型肾髓样癌为代表的肾癌亚型具有高侵袭性和高致死性等临床特点,极易出现早期转移,故称为高侵袭性特殊分子特征肾细胞癌。该类肾癌亚型的发病率低且缺乏相关机制研究,目前临床仍无标准治疗方案。针对原发病灶或者转移病灶的减瘤性肾切除手术均是在全身系统化药物治疗下进一步改善转移性肾癌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但针对高侵袭性特殊分子特征肾细胞癌,外科治疗的策略及其价值尚不明确,值得深入讨论和思考。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高侵袭性特殊分子特征肾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改善提供线索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分子特征肾细胞癌 外科治疗决策 减瘤性肾切除术 高侵袭性 转移性肾癌
下载PDF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形成机制及外科治疗进展
5
作者 张海博 王嘉淼 张国辉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2期135-141,共7页
近些年,我国糖尿病病人的数量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而与日俱增,再加上患者对该病的忽视从而使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也逐渐增高。作为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导致患者残疾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足已经成为威胁糖尿病人的最... 近些年,我国糖尿病病人的数量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而与日俱增,再加上患者对该病的忽视从而使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也逐渐增高。作为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导致患者残疾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足已经成为威胁糖尿病人的最大因素,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很大的困难。糖尿病足的高死亡率和高医疗花费,给病人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由于糖尿病足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及慢性难愈合等特点,因此在临床上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常常令临床医生一筹莫展。笔者通过对糖尿病足相关发病机制进行简单阐述及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和外科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求为临床医务人员及患者提供更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外科治疗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下肢静脉曲张的外科治疗进展
6
作者 黄龙凤 钟君文 +2 位作者 程诗露 朱敏 胡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22-0026,共5页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早期患者可无明显不适,随着病情的进展,局部可发生水肿、色素沉着、静脉性溃疡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除少部分病人行保守治疗外,大多数患者需手术治疗。传统手术即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仍是...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早期患者可无明显不适,随着病情的进展,局部可发生水肿、色素沉着、静脉性溃疡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除少部分病人行保守治疗外,大多数患者需手术治疗。传统手术即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仍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但是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及人们对美观要求的不断提高,在传统手术的基础上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微创方式,如激光闭合术、射频消融术、微波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及CHIVA等。本文对目前采用的各类手术治疗方式进行回顾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外科治疗 腔内治疗
下载PDF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分析
7
作者 吴虎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69-0072,共4页
研究外科治疗脑底异常血管网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情况。方法 研究选择2022年1月到2023年7月70例脑底异常血管网病合并颅内动脉瘤患者,综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方法。结果 非血流相关性破裂动脉瘤中,30例为动脉瘤夹闭+颞肌贴敷术、1... 研究外科治疗脑底异常血管网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情况。方法 研究选择2022年1月到2023年7月70例脑底异常血管网病合并颅内动脉瘤患者,综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方法。结果 非血流相关性破裂动脉瘤中,30例为动脉瘤夹闭+颞肌贴敷术、10例为动脉瘤栓塞术、10例动脉瘤栓塞术+二期间单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流术;15例烟雾血管破裂出血中,10例血肿清除+脑室外引流术、4例保守治疗、1例STA-MCA分流术;5例未出血患者中,3例STA-MCA分流术+动脉瘤夹闭术、1例STA-MCA分流术、1例动脉瘤栓塞术+STA-MCA分流术。经外科治疗,在围手术期死亡5例,存活65例,患者出院后,经1-5年随访,发现其中的2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因为再出血死亡;5例出现颅内再出血。58例患者末期经随访改良Rankin量表评估,0分40例、1分10例、2分7例、4分1例。结论 按照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以促使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颅内动脉瘤 外科治疗
下载PDF
乳腺癌外科治疗十大热点 被引量:3
8
作者 沈浩元 胡超华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97-100,共4页
外科治疗是乳腺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乳腺癌的全身治疗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的外科治疗理念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导管原位癌的外科治疗策略、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或宏转移的腋窝处理策略、新辅助治疗后的前哨淋巴结活检和保乳的安全性... 外科治疗是乳腺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乳腺癌的全身治疗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的外科治疗理念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导管原位癌的外科治疗策略、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或宏转移的腋窝处理策略、新辅助治疗后的前哨淋巴结活检和保乳的安全性、新辅助治疗后手术时机的选择、年轻乳腺癌的外科治疗、Ⅳ期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植入物乳房重建的放疗时机等,面对这些问题,乳腺外科医生往往存在困惑,本文结合近年来乳腺癌外科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国内外指南,对困惑着乳腺外科医生的乳腺癌外科治疗十大热点问题进行总结,使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更加规范化、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外科治疗 前哨淋巴结 新辅助治疗 保乳手术 年轻乳腺癌 Ⅳ期乳腺癌
原文传递
肝内胆管癌外科治疗及转化治疗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照 韦鹏程 朱继业 《腹部外科》 2023年第3期153-159,共7页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是一种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原发性肝癌,其发病隐匿,恶性程度高,缺乏有效治疗方法。根治性手术切除是目前可能治愈ICC的唯一治疗手段,手术方式选择、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等对于...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是一种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原发性肝癌,其发病隐匿,恶性程度高,缺乏有效治疗方法。根治性手术切除是目前可能治愈ICC的唯一治疗手段,手术方式选择、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等对于改善病人的长期预后意义重大。部分局部晚期病人可以通过多维度的转化治疗降期后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其中基于分子分型的精准靶向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ICC转化治疗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ICC外科治疗及转化治疗的理念和手段不断发展更新,其治疗模式也转变为以外科手术为基础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然而,一些争议问题仍需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进行验证以达成共识,从而规范治疗体系,改善病人总体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外科治疗 转化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肺癌经气腔播散的临床特征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0
作者 聂云飞 杨洋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3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 对肺癌经气腔播散(STAS)的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外科治疗决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Ⅰ~Ⅲ期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病理及影像学检查信息并分析。结果 S... 目的 对肺癌经气腔播散(STAS)的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外科治疗决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Ⅰ~Ⅲ期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病理及影像学检查信息并分析。结果 STAS的存在与肺癌的组织学类型(P=0.009)、组织学分化(χ^(2)=33.935,P<0.001)、有无脉管侵犯(χ^(2)=8.728,P=0.004)、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中实性成分占比(Z=2.697,P=0.007)、结节形状(χ^(2)=6.646,P=0.035)、有无中央低密度区(χ^(2)=11.227,P=0.001)有关,且STAS阳性患者与较高的浸润性腺癌占比、较低的组织学分化、较高的脉管侵犯率、CT图像中较高的实性成分占比、结节形状不规则或为类圆形及结节含有中央低密度区等关联。在77例≤2 cm结节中,STAS的存在则与较大的实性部分直径、较高的实性成分占比及结节含有中央低密度区密切关联。结论 STAS阴性和阳性患者的病理及影像学特征存在差异,分析这些差异有助于指导外科手术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经气腔播散 外科治疗
下载PDF
电针在糖尿病足溃疡外科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11
作者 郑红波 周伟 +7 位作者 陆贵乾 李妮娜 刘强 韦旻兴 倪小坤 谢珍惠 臧妹凤 全许斌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1期172-175,共4页
目的:研究电针在糖尿病足溃疡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Wagner分级为3~4级的10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基础治疗及糖尿病足溃疡外科治疗,研究组5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电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VA... 目的:研究电针在糖尿病足溃疡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Wagner分级为3~4级的10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基础治疗及糖尿病足溃疡外科治疗,研究组5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电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ABI、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疗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研究组治疗后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AB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研究组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O.05)。两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而研究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与单纯糖尿病足溃疡外科治疗相比,将电针应用到糖尿病足溃疡外科治疗中能显著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糖尿病足 溃疡 外科治疗
下载PDF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案及疗效分析
12
作者 周宇 王志恺 +3 位作者 杨志超 马建鹂 保国华 冯宁宇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130-1133,共4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波氏球咽鼓管吹张治疗、鼓膜穿刺术以及鼓膜切开置管术等外科治疗,观察并对比临床效果,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合并单侧分泌性中耳炎的... 目的通过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波氏球咽鼓管吹张治疗、鼓膜穿刺术以及鼓膜切开置管术等外科治疗,观察并对比临床效果,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合并单侧分泌性中耳炎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143例,按照分泌性中耳炎病程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3组,即急性期组(47例)、亚急性期组(41例)和慢性期组(55例)。依据波氏球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术以及鼓膜切开置管术3种外科方案对每组患者实施干预治疗,对比术后痊愈率、改善率,分别评价其疗效。结果急性期组患者波氏球吹张的有效率为76.9%,鼓膜穿刺术的有效率为85.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期组患者波氏球吹张的有效率为31.6%,鼓膜穿刺术的有效率为6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期组患者波氏球吹张联合鼓膜穿刺术有效率为45.8%,鼓膜切开置管术有效率为8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穿刺术和鼓膜切开置管术作为耳科常用外科技术,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可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外科治疗方案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机械性结肠梗阻的微创化个体化外科治疗-单中心12例经验总结
13
作者 闫瑞鹏 王雪菲 +4 位作者 赵光 戴其利 谷寅 张坤 崔云峰 《肝胆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409-414,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机械性结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策略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南开医院肝胆胰外科一于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1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机械性结肠梗阻,接受肠梗阻导管减压后行微创个体化外科治疗策略患者...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机械性结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策略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南开医院肝胆胰外科一于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1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机械性结肠梗阻,接受肠梗阻导管减压后行微创个体化外科治疗策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均为重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炎发病到出现结肠梗阻的中位时间为60.5天(20.5,108).梗阻位于脾区9例(75.0%).12例接受肠梗阻导管治疗,经鼻导管6例,经肛导管6例.11例接受了PCD穿刺引流,单纯PCD治愈者3例,8例在PCD基础上进行多次的MARPN.肠梗阻症状24小时内基本缓解;梗阻持续时间为3~40天,梗阻中位解除时间为20天(13.25,23.5).并发肠瘘2例(16.6%),1例出血,反复梗阻1例,全部患者治愈.结论采取肠梗阻导管联合程序化个体化微创外科治疗体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机械性结肠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策略,可减少开腹手术、肠切除、肠造瘘可能,降低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的愈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机械性结肠梗阻 肠梗阻导管 微创个体化外科治疗
下载PDF
肠造口术在克罗恩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14
作者 万松林 丁召 钱群 《医学新知》 CAS 2023年第6期463-468,共6页
克罗恩病是一种主要表现为消化道节段性透壁性炎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但随着疾病的进展,出现的梗阻、穿孔、脓肿等并发症则需要外科手术干预。肠造口术是克罗恩病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充分认识克罗恩病及肠造口术,... 克罗恩病是一种主要表现为消化道节段性透壁性炎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但随着疾病的进展,出现的梗阻、穿孔、脓肿等并发症则需要外科手术干预。肠造口术是克罗恩病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充分认识克罗恩病及肠造口术,对于克罗恩病外科治疗中肠造口术的选择、肠造口术后患者的心理生理护理及如何降低克罗恩病外科治疗中造口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克罗恩病 外科治疗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中国临床专家共识》解读
15
作者 刘宝东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6期531-535,共5页
《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中国临床专家共识》于2022年发表。该文围绕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分型、手术基础、术前准备、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和疗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外科治疗 专家共识 解读
下载PDF
我国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健 康文婷 +2 位作者 冯晶 浦飞飞 夏平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84-88,共5页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我国的结核病高负担形势较以往更为严重,脊柱结核作为结核病中的高发骨结核疾病,如何规范化治疗成为了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严重的脊柱结核患者,单纯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此时可以辅以手术治疗,但目前...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我国的结核病高负担形势较以往更为严重,脊柱结核作为结核病中的高发骨结核疾病,如何规范化治疗成为了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严重的脊柱结核患者,单纯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此时可以辅以手术治疗,但目前尚无统一的手术标椎,对于手术方案的选择尚无明确定论,本文通过回顾大量相关文献,现对我国脊柱结核外科治疗进展做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手术方案 外科治疗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肺癌外科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天翔 张叶 崔永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23-127,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自2019年末爆发,迄今为止已经对全世界的医疗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肺癌患者是此次疫情中受影响最明显的群体之一。手术治疗是肺癌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在疫情期间外科手术系统受到明显影响,同时疫情期间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自2019年末爆发,迄今为止已经对全世界的医疗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肺癌患者是此次疫情中受影响最明显的群体之一。手术治疗是肺癌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在疫情期间外科手术系统受到明显影响,同时疫情期间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尚不明确。该文总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肺癌患者外科治疗的影响,并汇总外科手术治疗时机、术后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相关研究结果,为肺癌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肺癌 外科治疗
下载PDF
脑肿瘤相关癫痫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兰兰 张栋 +4 位作者 齐印宝 姚阳 费小瑞 刘向 钱若兵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3年第2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脑肿瘤相关癫痫(BTRE)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癫痫中心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的42例BTRE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改良Engel分级进行术后癫痫发作疗效评价。结果42例BTRE患者中,致... 目的探讨脑肿瘤相关癫痫(BTRE)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癫痫中心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的42例BTRE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改良Engel分级进行术后癫痫发作疗效评价。结果42例BTRE患者中,致痫灶位于额叶21例(50%),位于颞叶8例(19%),位于岛叶4例(9%),位于顶叶3例(7%),位于枕叶2例(5%),位于颞顶枕区3例(7%),位于额顶叶1例(3%)。术后病理结果包括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8例,节细胞胶质瘤4例,星形细胞瘤4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6例,少突胶质细胞瘤11例,室管膜瘤2例,间变性胶质瘤3例,脑膜瘤4例。术后随访时间为6~58个月,平均28.0(18.7,46.5)个月,随访结果显示Engel分级Ⅰ级37例,Ⅱ级1例,Ⅲ级1例,Ⅳ级3例,88%的患者术后癫痫发作完全消失,预后良好。结论BTRE的肿瘤多为低级别,早期发现,通过详细的术前发作症状学、多模态神经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及术中皮质脑电图监测有助于完整切除致痫灶,提高手术疗效,临床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癫痫 外科治疗 疗效 癫痫发作 Engel分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