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8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踝关节扭伤后继发跗骨窦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徐晓旭 张磊 +4 位作者 姜博 孙晋 刘晓华 张晟 李妍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87-391,共5页
目的:探讨外踝关节扭伤继发跗骨窦综合征的发生率和跗骨窦封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391例外踝扭伤患者中88例行跗骨窦封闭注射治疗,其中男22例,女66例;年龄29~60(41.00±7.52)岁,病程1~12(5.6... 目的:探讨外踝关节扭伤继发跗骨窦综合征的发生率和跗骨窦封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391例外踝扭伤患者中88例行跗骨窦封闭注射治疗,其中男22例,女66例;年龄29~60(41.00±7.52)岁,病程1~12(5.6±4.2)个月。具体药物为复方倍他米松1 ml+盐酸利多卡因4 ml。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结果:88例患者完成目标随访,时间均为12个月。外踝关节扭伤继发跗骨窦综合征发生率为22.5%(88/391),封闭治疗后1个月VAS(1.20±0.89)分,AOFAS(88.70±7.04)分;治疗3个月后VAS(1.60±1.35)分,AOFAS(85.20±10.95)分;治疗6个月后VAS(2.35±1.39)分,AOFAS(80.30±9.75)分;治疗12个月后VAS(2.80±1.51)分,AOFAS(79.10±9.94)分。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外踝关节扭伤后跗骨窦综合征发生率为22.5%,封闭治疗短期内有效,1年内症状复发率为65%,针对保守治疗欠佳的患者,或考虑进行其他治疗方法,如踝关节镜下清理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踝关节扭伤 跗骨窦综合征 封闭治疗
下载PDF
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腓肠神经阻滞在外踝关节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余群英 尹强 +1 位作者 邓燕 邱琬苒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141-145,共5页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腓肠神经阻滞麻醉在外踝关节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择期行外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行常规术前准备及心电...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腓肠神经阻滞麻醉在外踝关节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择期行外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行常规术前准备及心电图监测。试验组采用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的腓肠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的腘窝坐骨神经阻滞,观察两组患者神经阻滞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术后2、4、8、12、24 h的VAS评分,小腿肌力,术后24 h D-2聚体和下肢深静脉血管超声观察血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对小腿肌力无影响(P<0.05);两组患者术后2、4、8、12、24 h的VAS评分,术后24 h D-2聚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深静脉血管超声均未发现血栓并发症发生。结论 相较于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的腓肠神经阻滞能促进外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尽早活动,加速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坐骨神经阻滞 腓肠神经阻滞 外踝关节骨折手术
下载PDF
带线锚钉固定外踝极小撕脱骨折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马子君 房婵婵 +2 位作者 白彦凯 翟盼攀 李源东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8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固定外踝极小撕脱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4月—2023年2月石家庄市栾城人民医院收治的外踝极小撕脱骨折患者3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手术组20例,非手术组12例。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肌力、疼...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固定外踝极小撕脱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4月—2023年2月石家庄市栾城人民医院收治的外踝极小撕脱骨折患者3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手术组20例,非手术组12例。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肌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并发症、美国足踝外科评分系统评分(AOFA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术组所有患者骨折愈合,无感染及二次手术发生。两组患者踝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踝关节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AOF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线锚钉手术治疗外踝极小撕脱骨折疗效显著,可加速骨折愈合,缩短愈合时间,使患者更快恢复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骨折 带线锚钉 外踝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携带骨膜的低位外踝上皮瓣在前足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连海鹏 王科 +3 位作者 古雨浓 李建武 白国玺 李战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8期3018-3022,共5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携带骨膜的低位外踝上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收治的92例前足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摸球法分组,奇数为对照组(46例),偶数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携带骨膜的低位外踝上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收治的92例前足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摸球法分组,奇数为对照组(46例),偶数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38.69±3.25)岁,机械损伤24例,车祸伤17例,压砸伤5例,予以传统清创联合携带骨膜的低位外踝上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38.51±3.12)岁,机械损伤25例,车祸伤15例,压砸伤6例,予以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携带骨膜的低位外踝上皮瓣修复治疗,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皮瓣成活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踝关节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感觉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t检验。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4.96±4.25)min、抗生素使用时间(5.69±1.14)d、住院时间(18.98±2.87)d、换药次数(4.28±1.01)次、皮瓣切取面积(47.26±4.85)cm^(2),对照组分别为(61.02±5.69)min、(11.25±2.05)d、(28.65±3.16)d、(9.26±1.95)次、(55.36±5.12)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753、16.464、16.251、12.355、8.309,均P<0.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皮瓣成活总体优良率为95.65%(44/46),对照组为71.74%(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38,P=0.002)。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19.79±3.02)分比(16.02±2.84)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2.32±0.59)分比(4.21±0.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68、12.389,均P<0.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感觉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χ^(2)=9.902,P=0.007)。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52%(3/46)比21.74%(1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9,P=0.036)。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携带骨膜的低位外踝上皮瓣修复治疗前足软组织缺损效果显著,可以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皮瓣存活率,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携带骨膜的低位外踝上皮瓣 前足软组织缺损 关节功能 感觉功能
下载PDF
经Chaput结节联合外踝倒“V”形截骨术治疗距骨外侧软骨损伤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赵述傲 赵德勇 +4 位作者 蒋健 王海波 冯骁 王龙 袁泉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通过经Chaput结节联合外踝倒“V”形截骨术治疗距骨外侧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3年9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距骨外侧骨软骨损伤患者的资料,患者均采用经Chaput结节联合外踝倒“V”形截骨... 目的探讨通过经Chaput结节联合外踝倒“V”形截骨术治疗距骨外侧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3年9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距骨外侧骨软骨损伤患者的资料,患者均采用经Chaput结节联合外踝倒“V”形截骨治疗。比较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的踝-后足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影像学的变化,对术前、术后踝关节的功能和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0例患者术后均获得6~24个月(平均13.8个月)的随访。末次随访时患者截骨处均愈合良好,无感染、畸形愈合、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93.2±3.2)分、VAS评分(5.4±1.5)分均较术前(47.5±5.7)分、(1.5±0.7)分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Chaput结节联合外踝倒“V”形截骨治疗距骨外侧软骨损伤,可以充分显露距骨外侧病灶,术后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软骨损伤 Chaput结节 外踝截骨 髂骨移植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在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围手术期中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李林娜 田宇 +2 位作者 刘博慧 闫笑 杨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117-0120,共4页
分析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64例患者为例,均于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行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复治疗,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AOFAS评分更高、VAS... 分析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64例患者为例,均于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行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复治疗,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AOFAS评分更高、VAS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更少,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效果较好,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复 皮肤软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外踝上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背创面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顾松 张宇轩 +1 位作者 谢仁国 林浩东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目的 分析外踝上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背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外踝上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的足背骨、肌腱外露创面15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31~63岁,平均(48.3±10.0)... 目的 分析外踝上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背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外踝上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的足背骨、肌腱外露创面15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31~63岁,平均(48.3±10.0)岁;创面面积为5 cm×5 cm至8 cm×18 cm;撕脱伤8例,挤压伤6例,肿瘤切除术后1例。记录所有患者的皮瓣血管蒂情况、术后随访时间、皮瓣存活情况、皮瓣感觉恢复情况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定疼痛程度,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足踝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足部功能,患者满意度评分评定患者满意程度。结果 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5±5.1)个月。14例皮瓣为外踝上动脉上行支为蒂,1例下行支为蒂。2例发生远端小部分坏死,换药后创面愈合,其余13例皮瓣完全存活。足踝功能评分为优9例,良6例,优良率100%。皮瓣感觉恢复情况为S0级4例,S1级8例,S2级3例。患者术后VAS为0~2分,平均(0.8±0.7)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10分,平均(8.7±0.6)分。所有供区植皮完全存活,无挛缩及溃疡发生。皮瓣外观满意,无明显臃肿。结论 外踝上穿支皮瓣是修复足背创面的理想选择,需要根据创面的面积和位置选择具体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背 创面 外踝上皮瓣 疗效
下载PDF
针刺养老穴结合运动治疗急性外踝关节扭伤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柳杨 龚庆 赵文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7期115-118,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养老穴结合运动治疗急性外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外踝关节扭伤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针刺方法结合运动治疗;观察组使用针刺养老穴结合运动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并比较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养老穴结合运动治疗急性外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外踝关节扭伤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针刺方法结合运动治疗;观察组使用针刺养老穴结合运动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VAS)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其中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93.34%,观察组有效率为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养老穴结合运动可以有效缓解急性外踝关节扭伤患者临床症状,疗效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外踝关节扭伤 针刺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刘氏拔伸挤按手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外踝扭伤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周乔 马驰 +2 位作者 戚晴雪 赵环宇 甄朋超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3期482-485,共4页
目的观察刘氏拔伸挤按手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外踝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急性外踝扭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刘氏拔伸挤按手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RICE治疗原则配合扶他林软膏外用治疗。... 目的观察刘氏拔伸挤按手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外踝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急性外踝扭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刘氏拔伸挤按手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RICE治疗原则配合扶他林软膏外用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以及超声下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的厚度及周围组织肿胀面积的变化,判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1周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评分显著降低(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1周AOFA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评分明显上升(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韧带厚度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优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韧带周围组织肿胀面积较治疗前均减小(P<0.05),对照组优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刘氏拔伸挤按手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可以缓解急性外踝扭伤患者疼痛,减轻外踝关节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的厚度及周围组织肿胀,有效改善患者足踝功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外踝扭伤 手法 中药 超声
下载PDF
外踝扭伤后本体感觉的恢复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仁杰 李周 +6 位作者 郭雨亭 于喜勤 马景明 葛向阳 朱子昀 张玉鑫 周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44-848,共5页
目的观察外踝扭伤常规康复后,患侧踝关节本体感觉随时间的恢复情况。方法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昆山市康复医院外踝扭伤患者18例,均行常规康复训练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和治疗12周时,采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评估双侧踝关... 目的观察外踝扭伤常规康复后,患侧踝关节本体感觉随时间的恢复情况。方法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昆山市康复医院外踝扭伤患者18例,均行常规康复训练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和治疗12周时,采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评估双侧踝关节主动位置觉和被动位置觉。结果治疗后,患侧踝关节主动位置呈现差逐渐降低(F=22.533,P<0.001),但均显著高于健侧同时间点(t>4.419,P<0.001);患侧踝关节被动位置呈现差无显著变化(F=1.175,P>0.05),与健侧同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t|<0.646,P>0.05)。结论外踝扭伤后患侧踝关节本体感觉受损,康复训练后逐渐恢复,但训练3个月后仍未恢复到健侧水平。被动位置觉作为评价本体感觉的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踝 扭伤 位置觉 本体感觉
下载PDF
外踝前侧钻孔重建腓骨肌腱上支持带技术治疗慢性腓骨肌腱脱位的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镇国 叶小宾 +2 位作者 李培 罗元章 吴金淼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外踝前侧钻孔重建腓骨肌腱上支持带(superior peroneal retinaculum,SPR)技术治疗慢性腓骨肌腱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泉州滨海医院应用外踝前侧钻孔重建SPR技术治疗的9例慢性腓骨肌腱脱位患者,男... 目的探讨外踝前侧钻孔重建腓骨肌腱上支持带(superior peroneal retinaculum,SPR)技术治疗慢性腓骨肌腱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泉州滨海医院应用外踝前侧钻孔重建SPR技术治疗的9例慢性腓骨肌腱脱位患者,男7例,女2例,年龄15~28(18.9±3.3)岁。术后随访时依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疗效。结果9例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9例全部完成随访,随访时间为13~28(13.9±15.7)个月。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为86~95(90.5±4.3)分。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无脱位复发。结论外踝前侧钻孔重建SPR技术治疗腓骨肌腱脱位的疗效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踝前侧钻孔重建腓骨肌腱上支持带技术 腓骨肌腱脱位 修复重建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单纯外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效果评价
12
作者 沈雄海 宋明 +1 位作者 陈金武 郑立槟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1期1-5,共5页
目的:探究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固定在单纯外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华侨大学附属厦门长庚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59例单纯外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闭合组(n=30)和传统组(n=29)。闭合组实施闭合... 目的:探究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固定在单纯外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华侨大学附属厦门长庚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59例单纯外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闭合组(n=30)和传统组(n=29)。闭合组实施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固定术,传统组实施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术后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体液免疫功能及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踝关节功能评分[Marland足部功能量表(MFS)]。结果:闭合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的舒张期峰值流速(DPV)、收缩期峰值流速(SPV)、阻力指数(RI)较术前改善,且闭合组改善幅度大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较术前下降,但闭合组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无脱落病例,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MFS评分较术前改善,且闭合组改善幅度大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固定术治疗单纯外踝关节骨折患者能优化手术路径,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免疫功能损害,有助于骨折断端愈合,减轻疼痛,恢复患者踝关节功能,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踝关节骨折 经皮空心钉固定 血流动力学 免疫功能 关节功能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外踝撕脱性骨折的应用价值分析
13
作者 李春香 王园园 张心如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S0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比较高频超声与X线评估外踝撕脱性骨折的诊断效能。方法对我院就诊84例疑似外踝撕脱性骨折进行骨损伤和韧带损伤的评估,以CT扫描及三维成像为参考标准,比较超声与X线诊断外踝撕脱性骨折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准确性差异。结果... 目的比较高频超声与X线评估外踝撕脱性骨折的诊断效能。方法对我院就诊84例疑似外踝撕脱性骨折进行骨损伤和韧带损伤的评估,以CT扫描及三维成像为参考标准,比较超声与X线诊断外踝撕脱性骨折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准确性差异。结果(1)外踝撕脱性骨折图像表现为:腓骨下端、距骨颈部骨皮质连续性中断,其旁见片状强回声,呈壳状,伴韧带损伤时ATFL和或CFL增粗,回声降低,张力降低;腓下听小骨图像表现为边缘光整的弧形强回声,后方多伴声影;CDFI检查:急性撕脱性骨片周围低回声见点、条状血流信号。(2)84例患者中超声诊断外踝撕脱性骨折69例,X线诊断46例,CT诊断65例。超声诊断ATFL损伤55例,CFL损伤21例,下胫腓前韧带损伤6例。X线、CT扫描及三维成像均不能诊断韧带损伤。(3)超声诊断外踝撕脱性骨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准确性分别为93.8%、57.9%、88.4%、73.3%、94.2%;X线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准确性分别为55.4%、47.4%、78.3%、23.7%、70.8%,二者敏感性、NPV、准确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P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评估外踝撕脱性骨折的诊断效能高于标准X线检查,是X线的有效补充方法,为外踝撕脱性骨折的诊治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X线 CT 外踝撕脱性骨折
下载PDF
外踝钢板后侧固定治疗踝关节周围骨折40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潘俊晖 张建光 孙梓祥 《广西医学》 CAS 2007年第11期1771-1772,共2页
关键词 外踝关节周围骨折 胫骨骨折 骨折 关节 外踝钢板
下载PDF
外踝前血管外踝骨膜骨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焱祥 夏仁云 +3 位作者 余国庆 周拥军 方斌 邱建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6-577,共2页
目的:为治疗距骨骨折,骨不连及距骨体缺血性坏死提供一种新供区。方法:在3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外踝前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及其与邻近血管间的吻合关系。结果:外踝前动脉起始于胫前动脉(占46.9%)或足背动脉(占53.1%),... 目的:为治疗距骨骨折,骨不连及距骨体缺血性坏死提供一种新供区。方法:在3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外踝前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及其与邻近血管间的吻合关系。结果:外踝前动脉起始于胫前动脉(占46.9%)或足背动脉(占53.1%),起始外径(1.2±0.2)mm,干长(3.6±0.4)cm,伴行静脉2条,外径分别为(1.1±0.2)mm和(1.1±0.1)mm。该动脉位于足母长伸肌、趾长伸肌深面,向外下方达外踩。与外踝邻近血管分支相吻合,形成外踝网,经墨汁注射供血范围为4.0cm×2.5cm。结论:以外踝前血管为蒂的外踝骨膜骨瓣移位可修复距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踝前血管 外踝骨膜骨瓣 移位术 距骨骨折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应用在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围手术期中的价值分析
16
作者 王蓉 张秀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77-79,共3页
评估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围手术期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2年7月接诊且行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复治疗的83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情况为:观察组(纳入41例,个... 评估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围手术期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2年7月接诊且行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复治疗的83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情况为:观察组(纳入41例,个性化护理)、对照组(纳入42例,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评价组间并发症、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V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舒适状况量表(GCQ)。结果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更少,AOFAS、GQOLI-74、GCQ更高,VSS、VAS更低,P<0.05。结论 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复治疗时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减轻疼痛感,减少并发症,促进创面愈合及足踝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增加身心舒适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复 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围手术期
下载PDF
外踝钢板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连杰 赵增斌 +2 位作者 杨梁 赵文志 李宝文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年第4期294-295,共2页
关键词 内固定 外踝骨折 生物力学 手术方法 结构 外踝钢板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踝毁损骨折初探
18
作者 杨维和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3-94,共2页
目的:通过临床治疗和观察,初步探讨和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外踝毁损骨折这一少见骨科创伤的作用和疗效,从而选择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3例外外踝毁损骨折采用手术自体髂骨移植重建外踝及中药外洗、康复锻炼。结果:优1例,良2例。结论:... 目的:通过临床治疗和观察,初步探讨和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外踝毁损骨折这一少见骨科创伤的作用和疗效,从而选择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3例外外踝毁损骨折采用手术自体髂骨移植重建外踝及中药外洗、康复锻炼。结果:优1例,良2例。结论:手术自体髂骨移植重建外踝及中药外洗、康复锻炼是治疗外踝毁损骨折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踝毁损骨折 中西医结合 自体髂骨移植重建外踝 中药 康复锻炼
下载PDF
带血管蒂腓骨头移植重建内外踝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18
19
作者 喻爱喜 张建华 +3 位作者 陈振光 张发惠 郑晓辉 余贵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8-529,538,共3页
目的:为设计带血管蒂的腓骨头移植重建内外踝提供依据。方法:在60根成人干燥胫腓骨标本上,对腓骨头和内外踝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腓骨头与外踝形态比较,最大周径:腓骨头为(7.3±0.9)cm,外踝为(6.7±0.6)cm;关节面横宽:腓骨头为... 目的:为设计带血管蒂的腓骨头移植重建内外踝提供依据。方法:在60根成人干燥胫腓骨标本上,对腓骨头和内外踝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腓骨头与外踝形态比较,最大周径:腓骨头为(7.3±0.9)cm,外踝为(6.7±0.6)cm;关节面横宽:腓骨头为(1.4±0.2)cm,外踝为(1.6±0.2)cm;关节面纵长:腓骨头为(1.5±0.2)cm,外踝为(2.0±0.2)cm;关节面夹角:腓骨头为(144°±11°),外踝为(162°±10°);腓骨头或外踝与腓骨干倾斜角:腓骨头为(173°±7°),外踝为(171°±6°);内踝关节面横宽纵长均为(1.3±0.2)cm。结论:腓骨头与外踝形态相似,设计带血管的腓骨头移植重建外踝具有可行性,而与内踝差别较大,不适宜用腓骨头移植重建内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头 外踝 移植
下载PDF
外踝后穿支皮瓣 被引量:44
20
作者 张世民 徐达传 +3 位作者 张发惠 袁锋 李海丰 俞光荣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5-348,356,共5页
目的:介绍外踝后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基础与初步临床应用经验。方法:解剖观察外踝后间隙内腓动脉终末支发出的筋膜皮肤穿支情况。临床切取外踝后穿支皮瓣修复足踝创伤缺损3例。结果:外踝后间隙长约4cm,前界为外踝及腓骨长短肌腱,后方为跟... 目的:介绍外踝后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基础与初步临床应用经验。方法:解剖观察外踝后间隙内腓动脉终末支发出的筋膜皮肤穿支情况。临床切取外踝后穿支皮瓣修复足踝创伤缺损3例。结果:外踝后间隙长约4cm,前界为外踝及腓骨长短肌腱,后方为跟腱,表面为深筋膜覆盖,间隙内充满疏松脂肪组织。在外踝后间隙内走行的腓动脉终末支及其延续的跟外侧动脉,共发出2~3条皮肤穿支血管,口径0.1~0.8mm。一般0.5mm以上的穿支血管总能找到1条。外踝后间隙内的穿支血管与上方的腓动脉最远侧肌间隔穿支血管间,遵循“压力平衡规律”,穿支血管的“口径和间距”互补代偿,以保证该区域血供的稳定。临床上设计切取以外踝后穿支血管为蒂的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皮瓣,旋转轴点在外踝尖上1~2cm,面积10~14cm×4~6cm,修复3例足踝创面,皮瓣完全成活。结论:外踝后穿支皮瓣将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旋转轴点下移,更适合修复足踝远侧的创面,且减少对小腿供区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 外踝后穿支 穿支皮瓣 远端蒂皮瓣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