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刘玲 李惠林 +3 位作者 赵恒侠 楚淑芳 刘德亮 张学文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6期56-59,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标准的76例患者均分为2组各38例。2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包括糖尿病宣教、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和控制血糖。西药组予2 mL灭菌注射用水...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标准的76例患者均分为2组各38例。2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包括糖尿病宣教、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和控制血糖。西药组予2 mL灭菌注射用水加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18μg肌肉注射,每天1次。中西药组在西药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辨证加减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2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8周治疗结束后,MNCV均较前改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2组SNCV均较前改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组间SNCV、MNC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8周治疗结束后,TCSS评分均有降低,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西药组治疗后TCSS评分比西药组降低更明显,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组与西药组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均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且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药组在临床疗效、改善TCSS评分方面优于西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西医结合疗法 黄芪桂枝五物汤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 多伦多临床分系统(tcss)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高赛赛 杨宏 沈飞霞 《新中医》 CAS 2015年第12期96-98,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和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和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2组均以30天为1疗程,治疗2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MNCV及SNCV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P<0.01),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2组TC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 中西医结合疗法 黄芪桂枝五物汤 神经传导速度 多伦多临床分系统(tcss)
原文传递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高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被引量:6
3
作者 余武 李德梅 蔡莉莉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9期543-545,共3页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高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甲钴胺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TCSS(Toront...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高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甲钴胺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TCSS(Toronto临床评分系统)评分及双侧MCV和SCV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CSS评分及双侧腓总神经传导速度(MCV和SCV)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高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理想,且优于单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依帕司他 甲钴胺 Toronto临床分系统(tcss)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中药足浴和足部护理联合常规疗法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章志华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4期266-269,共4页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和足部护理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5例DPN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2组均常规给予控制血糖措施,并予甲钴胺片、硫辛酸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温...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和足部护理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5例DPN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2组均常规给予控制血糖措施,并予甲钴胺片、硫辛酸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温水足浴,观察组采用中药足浴,2组均采用相同的足部护理措施。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间隔2周行下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评定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2组TCSS症状、反射和感觉试验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1);观察组3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2组四肢疼痛、四肢发凉、肢软无力、感觉减退、肢软麻木和肌肉萎缩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以上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和足部护理干预DPN患者能有效改善症状,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血瘀证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药足浴 足部护理 多伦多临床分系统(tcs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