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15篇文章
< 1 2 2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发伤患者早期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的变化
1
作者 梁亚鹏 尹江涛 +4 位作者 苗振军 魏法星 苗健烨 李利毛 陈双伟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81-389,共9页
目的:多发伤患者一旦并发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则预后不良。本研究通过观察多发伤患者早期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的变化,探讨多发伤患者并发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9月江苏大... 目的:多发伤患者一旦并发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则预后不良。本研究通过观察多发伤患者早期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的变化,探讨多发伤患者并发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9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多发伤患者25例作为多发伤组,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志愿者2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多发伤组伤后1周左右的粪便标本和血浆标本,同期收集对照组体检当天的粪便标本和血浆标本。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粪便标本,分析多发伤组和对照组肠道菌群的差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技术检测血浆标本,分析多发伤组和对照组血浆氧化三甲胺水平的差异。结果:多发伤组和对照组的肠道菌群构成存在明显差异。在菌门水平上,多发伤组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菌属水平上,多发伤组大肠埃希菌属、致病肠球菌属、梭菌属、考拉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普氏菌属、双歧杆菌属、瘤胃菌属、乳杆菌属、粪球菌属、布劳特菌属、丁酸弧菌属的相对丰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多发伤组血浆氧化三甲胺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健康人群相比,多发伤患者早期肠道菌群已发生变化,专性厌氧菌相对丰度下降,兼性厌氧菌相对丰度上升,有益共生菌相对丰度减少,机会致病菌相对丰度增加,这可能与多发伤患者并发脓毒症有关。血浆氧化三甲胺的水平升高可能与肠道菌群的变化和多发伤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肠道菌群 氧化三甲胺 高通量测序技术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下的临床护理路径对多发伤急诊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小丹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3期355-35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下的临床护理路径(CNP)对多发伤急诊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下的临床护理路径(CNP)对多发伤急诊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联合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MDT模式下的CNP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时效、创伤严重程度[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检查时间及会诊医生到诊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61、14.790、9.184,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I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80,P<0.05)。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5,P>0.05)。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90,P<0.05)。结论:MDT模式下的CNP护理能够提高多发伤急诊患者救治成功率,缩短急诊停留时间及检查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多发伤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临床护理路径 救治成功率
下载PDF
血清SDC-1、TNC与多发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MODS的预测效能研究
3
作者 范家伟 康超 +2 位作者 马友运 张波 许泰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2165-2169,共5页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肌腱蛋白C(TNC)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7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94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ISS)...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肌腱蛋白C(TNC)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7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94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组,分别为28、34、32例,根据MODS标准将患者分为发生组(34例)和未发生组(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SDC-1、TNC水平,Spearman法分析多发伤患者血清SDC-1、TNC与ISS评分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DC-1、TNC对多发伤患者发生MODS的预测价值。结果重度组患者血清SDC-1、TNC水平和ISS评分、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降钙素原(PCT)、血乳酸(Lac)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中度组患者血清SDC-1、TNC水平和ISS评分、WBC、Hb、PCT、Lac高于轻度组(P<0.05)。多发伤患者血清SDC-1和TNC水平与I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477、0.592,均P<0.05)。MODS发生组患者血清SDC-1、TNC水平高于未发生组(P<0.001)。血清SDC-1、TNC联合预测多发伤患者发生MODS的曲线下面积为0.960,优于二者单独预测。结论多发伤患者血清SDC-1和TNC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对多发伤患者发生MODS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多配体蛋白聚糖-1 肌糖蛋白-C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下载PDF
多发伤处理新理念
4
作者 薛德挺 潘志军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86-89,共4页
2023年11月2日至4日,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创伤骨科高级教育班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举办。新加坡盛港综合医院的Wong Merng Koon教授应邀就“State-of-the-art management of multiple-injured patients”作精彩演讲,阐述了... 2023年11月2日至4日,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创伤骨科高级教育班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举办。新加坡盛港综合医院的Wong Merng Koon教授应邀就“State-of-the-art management of multiple-injured patients”作精彩演讲,阐述了严重创伤的病理生理和处理优先顺序,还介绍了何时进行早期全面治疗及何时进行损伤控制。与会者反响热烈,获益匪浅。笔者有幸为Wong教授翻译,现征得他的同意,将他的报告整理成文,与广大骨科同道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班 综合医院 病理生理 控制 优先顺序 多发伤 新理念 骨科
下载PDF
严重多发伤后ARDS发生危险因素及预测效能分析
5
作者 薛中杰 刘尧 +1 位作者 贾钟楠 罗振伟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3期505-507,共3页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危险因素及进一步分析预测效能,以便早期识别预后不良高危人群并制定更具针对性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治疗严重多发伤患者共86例,根据受伤后7 d内是...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危险因素及进一步分析预测效能,以便早期识别预后不良高危人群并制定更具针对性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治疗严重多发伤患者共86例,根据受伤后7 d内是否出现ARDS分为ARDS组(29例)和非ARDS组(57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评估严重多发伤后ARDS发生独立危险因素,描绘ROC曲线评估上述独立危险因素预测严重多发伤后ARDS发生风险临床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重度胸外伤情况、合并颅脑损伤情况、合并休克情况、红细胞输注超过10 U比例、晶体液输注量超过3L比例、血糖水平、降钙素原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血肌酐水平及血尿素氮水平均可能与严重多发伤后ARDS发生有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以上、合并重度胸外伤、合并颅脑损伤、红细胞输注超过10 U、高血糖水平及高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是严重多发伤后ARDS发生独立危险因素(P<0.05);描绘ROC曲线分析上述独立危险因素预测严重多发伤后ARDS发生风险临床效能,结果显示,年龄、合并重度胸外伤情况、合并颅脑损伤情况、红细胞输注量、血糖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可用于严重多发伤后ARDS发生风险预测,且以上指标联合预测效能显著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后ARDS发生可能与年龄、合并重度胸外伤情况、合并颅脑损伤情况、红细胞输注量、血糖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有关;同时以上指标联合在预多发伤后ARDS发生风险方面显示出良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险因素 模型
下载PDF
五味中药止痛膏对多发伤合并非手术治疗肋骨骨折患者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陈勇杰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9期35-38,共4页
研究五味中药止痛膏对多发伤合并非手术治疗肋骨骨折患者疼痛的缓解作用以及治疗效果。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止痛膏组、地佐辛组及联合组三组,每组各6... 研究五味中药止痛膏对多发伤合并非手术治疗肋骨骨折患者疼痛的缓解作用以及治疗效果。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止痛膏组、地佐辛组及联合组三组,每组各60例。止痛膏组:在入院第2天开始使用五味中药制成贴膏治疗;地佐辛组:在入院第2天开始肌内注射地佐辛5mg治疗;联合组:止痛膏联合地佐辛镇痛。于患者入院时、第3天、第7天行疼痛、舒适度评估,于入院时、第7天评估患者的PaO_(2)水平、肺功能。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止痛膏组、地佐辛组、联合组PaO_(2)水平、简易FEV1、简易FEV_(1)/FVC均高于入院时(P<0.05)。各组间比较,联合组相关指标高于止痛膏组和地佐辛组(P<0.05)。研究发现,五味中药止痛膏辅助治疗多发伤合并非手术治疗肋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早期活动,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是一种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治疗成本低的镇痛新手段,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中药止痛膏 多发伤 肋骨骨折 疼痛 肺功能
下载PDF
优化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减少护理患者时间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研究
7
作者 曹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222-0225,共4页
为达到缩短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时间及提高其整体满意度的目的,本文着重探讨了优化护理流程的效用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时间为2022年10月~2023年9月之间,研究中共选取6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对比实验,以时间为分隔线,将其分为实施前的对... 为达到缩短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时间及提高其整体满意度的目的,本文着重探讨了优化护理流程的效用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时间为2022年10月~2023年9月之间,研究中共选取6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对比实验,以时间为分隔线,将其分为实施前的对照组与实施后的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患者均为30例,前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后者实施优化护理流程模式,对两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经试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前CRAMS评分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CRAMS评分较高(P<0.05);与此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后可见,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整体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 严重多发伤患者采用优化护理流程可缩短各环节救治时间,减轻创伤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护理流程 严重多发伤 救治时间 满意度
下载PDF
快速康复技术配合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多发伤患者中的运用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沈蓝 陈朝明 +3 位作者 代建能 普伦庆 王天瑞 马刚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03-108,共6页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技术配合损伤控制在多发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因素。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红河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1月间的108例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分为A组(55例)和B组(53例)。A...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技术配合损伤控制在多发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因素。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红河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1月间的108例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分为A组(55例)和B组(53例)。A组采用快速康复措施+损伤控制,B组采用常规康复措施+损伤控制。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A组在凝血功能、乳酸、体温恢复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明显优于B组(P<0.05),而手术时间则较长(P<0.05)。A组术后ISS评分及Mb、CK、HMGB1水平均低于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7例)低于B组(20例)(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康复措施是影响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因素。结论快速康复技术配合损伤控制治疗多发伤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中良好的康复治疗方式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外科技术 快速康复技术 多发伤 效果 影响因素
下载PDF
1例严重多发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ECMO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志超 唐静 《现代临床护理》 2024年第2期82-86,共5页
创伤是全球面临的突出问题,目前,在我国已成为青壮年第1位死亡原因[1]。约50%的创伤患者合并有严重的胸部外伤[2],10%~20%严重创伤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16分)可进展为呼吸功能衰竭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 创伤是全球面临的突出问题,目前,在我国已成为青壮年第1位死亡原因[1]。约50%的创伤患者合并有严重的胸部外伤[2],10%~20%严重创伤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16分)可进展为呼吸功能衰竭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病死率高达50%~80%[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严重多发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早期多元化活动护理联合EGDS策略在机械通气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燕玲 王海燕 +4 位作者 余丽娜 习苏园 易利波 潘琦 罗琛 《中国当代医药》 2024年第1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多发伤患者采用早期多元化活动护理联合早期目标导向镇静(EGDS)策略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行机械通气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多发伤患者采用早期多元化活动护理联合早期目标导向镇静(EGDS)策略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行机械通气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ICU护理联合标准镇静策略,观察组采用早期多元化活动护理联合EGDS策略,比较两组的镇静程度、临床指标、ICU获得性衰弱、谵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躁动及深镇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浅镇静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获得性衰弱及谵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多发伤患者采用早期多元化活动护理联合EGDS策略可达到浅镇静目标,降低ICU获得性衰弱、谵妄发生率风险,改善患者肌力状况,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机械通气 多元化活动护理 目标导向镇静
下载PDF
多发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免疫细胞动态变化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雷啸阳 陈青 +1 位作者 许时来 张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0-1247,共8页
目的:探究多发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免疫细胞动态变化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3年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多发伤并发ARDS患者(235例)为研究对象,纳入训练集;根据简易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目的:探究多发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免疫细胞动态变化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3年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多发伤并发ARDS患者(235例)为研究对象,纳入训练集;根据简易临床肺部感染评分(sCPIS)分为肺部感染组(94例,>6分)和未感染组(141例,≤6分)。另选多发伤并发ARDS患者(78例)纳入验证集,以验证预测模型的有效性。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淋巴细胞的动态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构建联合模型,利用Cox回归分析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构建简易风险评分模型并评价。结果:随患者病程进展,CD4^(+)、CD8^(+)先下降后上升,发病3~15 d是最低阶段;CD19^(+)逐渐上升;CD16^(+)逐渐下降,并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联合模型显示,CD4^(+)、CD8^(+)、CD19^(+)和CD16^(+)每纵向下降1个/μl,肺部感染的风险分别增加5.6%、4.1%、3.4%和1.3%(P<0.05)。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以胸部损伤为主、急诊手术、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sTREM-1水平以及发病15 d CD4^(+)、CD8^(+)、CD19^(+)水平,均为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简易风险评分模型的评分在0~36.7分,可划分为低(<16分)、中(16~22分)和高危(>22分)3个风险等级;训练集与验证集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评价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的区分度良好。结论:免疫细胞波动将增加多发伤ARDS患者肺部感染风险;基线CD4^(+)、CD8^(+)以及CD19^(+)水平,均为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控制高水平免疫细胞并维持平稳对预后改善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免疫细胞 肺部感染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我国多发伤急救研究热点及趋势
12
作者 郝庶涛 马文辉 +1 位作者 王小华 田梓蓉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19-224,共6页
目的梳理国内多发伤急救相关研究文献,分析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为我国多发伤急救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11—2021年关于多发伤急救的相关文献,使用Cite Space 6.1.R3可视化软件对该领域的年发文量、机构、作... 目的梳理国内多发伤急救相关研究文献,分析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为我国多发伤急救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11—2021年关于多发伤急救的相关文献,使用Cite Space 6.1.R3可视化软件对该领域的年发文量、机构、作者、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多发伤急救研究文献2519篇,整体发文数量较平稳,以2016年为小高峰;发文量最高的机构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多发伤急救研究热点包括院前急救、并发症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和预后效果评估,研究前沿包括不同多发伤人群的诊断、治疗、手术和护理体会等方面。结论本文通过可视化分析国内多发伤急救研究的热点及趋势,指明了多发伤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为进一步完善多发伤急救卫生服务和管理体系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急救 Cite Space 热点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血清CK、Mb联合血乳酸预测多发伤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
13
作者 周志兰 黄虎翔 李炎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046-1049,1059,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b)联合血乳酸预测多发伤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冈市中心医院2019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78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30 d后临床结局,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存活,共68例)及预后... 目的研究血清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b)联合血乳酸预测多发伤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冈市中心医院2019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78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30 d后临床结局,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存活,共68例)及预后不良组(死亡,共1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受伤部位、受伤原因、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有无急诊插管、有无急诊心脏复苏术(CPR)、急诊输血次数,检测两组CK、Mb及血乳酸水平。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通过ROC分析CK、Mb及血乳酸预测多发伤短期预后不良的价值;以一致性分析CK、Mb及血乳酸联合预测多发伤短期预后不良的准确率;将两组有差异信息纳入Logistic模型,行量化赋值,明确多发伤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预后良好组CK、Mb、血乳酸水平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预后良好组MAP≤90 mmHg、急诊插管、急诊CPR人数明显少于预后不良组(P<0.05)。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受伤部位、受伤原因、心率、急诊输血次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ROC分析证实CK、Mb及血乳酸能够预测多发伤短期预后不良,曲线下面积为0.625、0.783、0.796,均有P<0.05。联合检测采用串联试验,经一致性分析,CK、Mb及血乳酸联合预测多发伤短期预后不良的灵敏度0.800,特异度0.985,准确率96.20%,Kappa=0.820。将两组有差异信息纳入Logistic模型,行量化赋值,证实MAP≤90mmHg、急诊插管、急诊CPR、CK≥729.375μg/L、Mb≥358.260 U/L、血乳酸≥2.955 mmol/L是多发伤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K、Mb、血乳酸均可预测多发伤患者短期预后不良,且三者联合能够更好预测多发伤患者短期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血乳酸 肌酸激酶 肌红蛋白 预后
下载PDF
综合创伤中心模式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探索
14
作者 晋小祥 刘燕 +3 位作者 马继民 叶方 唐建辉 潘金戈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9期779-782,共4页
目的探讨以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创伤单元为主导,联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的闭环式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以综合医院创伤中心及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团队替代发达国家的独立创伤中心建设思路,探索本地区现阶段创伤体系建设的有效模... 目的探讨以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创伤单元为主导,联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的闭环式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以综合医院创伤中心及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团队替代发达国家的独立创伤中心建设思路,探索本地区现阶段创伤体系建设的有效模式。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21年1月前后两年251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采用以ICU创伤单元为主导的综合创伤中心救治模式救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26例为观察组,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MDT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25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28 d病死率,同时分析记录两组患者的抢救厅滞留时间、开始急诊手术时间及完成影像学检查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8 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完成影像学检查时间(min:14.40±3.10 vs.26.00±5.28)、抢救厅滞留时间(min:32.90±10.65 vs.68.20±21.33)、急诊手术时间(min:39.8±13.72 vs.108.10±59.94)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以ICU为主导的综合创伤中心救治模式的建立,构建了严重创伤救治的一体化流程,能够规范严重创伤救治体系,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成功率,极大缩短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多发伤 中心 多学科协作诊疗 一体化流程
下载PDF
疼痛控制联合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策略在多发伤合并盆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15
作者 陈斐斐 吴进 +1 位作者 凡兰桂 丁宝风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7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伤合并盆骨骨折患者接受疼痛控制联合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策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6例多发伤合并盆骨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入院的患者被纳入对照组(4... 目的探讨多发伤合并盆骨骨折患者接受疼痛控制联合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策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6例多发伤合并盆骨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入院的患者被纳入对照组(43例),2022年5月至2023年9月入院的患者被纳入观察组(43例)。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舒适度、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7 d后,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VAS评分较低,GCQ评分均较高,上述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8 d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优良率更高,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给予多发伤合并盆骨骨折患者疼痛控制与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策略干预,能够更好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舒适度,且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盆骨骨折 疼痛控制 控制理论 疼痛程度
下载PDF
ISS、CRAMS评分联合血栓弹力图检查对急诊多发伤患者转归的评估价值
16
作者 马明阳 万强 +3 位作者 郭浩 赵鑫 姜传宾 韩晓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1期3932-3935,共4页
目的探究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循环、呼吸、腹部、运动及言语(CRAMS)评分联合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在急诊多发伤患者转归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87例急诊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入院后ISS... 目的探究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循环、呼吸、腹部、运动及言语(CRAMS)评分联合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在急诊多发伤患者转归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87例急诊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入院后ISS、CRAMS评分,测定患者TEG指标[凝血反应时间(R)、血块形成速率(K)、血块生成率(α角)、最大宽度值(MA)、凝血综合指数(CI)],根据患者出院时病情转归情况分为良好组(146例)和不良组(41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ISS、CRAMS评分及TEG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急诊多发伤患者转归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评估ISS、CRAMS评分联合TEG检测指标对急诊多发伤患转归的评估价值。结果不良组受伤至急诊抢救时间、休克、大量输血、感染占比高于良好组(P<0.05);两组性别、年龄、BMI、致伤原因、受伤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组ISS评分、R值、K值高于良好组(P<0.05),CRAMS评分、α角、MA值、CI值低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伤至急诊抢救时间、ISS评分、K值、CI值为影响急诊多发伤患者转归的危险因素(P<0.05),CRAMS评分为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ISS评分、CRAMS评分、TEG指标K值、CI值单独及联合评估急诊多发伤患者转归的AUC分别为0.710、0.865、0.955、0.877、0.997,联合评估价值更高。结论ISS、CRAMS评分、TEG指标K值、CI值是急诊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且联合评估对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多发伤 严重度评分 CRAMS评分 血栓弹力图 转归
下载PDF
急诊入院多发伤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警模型构建
17
作者 李佳雯 赵继军 +3 位作者 田娜 李博 王仝选 马磊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030-1033,1116,共5页
目的 分析多发伤患者急诊入院后早期死亡危险因素,构建可早期评估死亡风险的列线图预警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85例多发伤患者,以随机数字法(3∶1)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对建模组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多... 目的 分析多发伤患者急诊入院后早期死亡危险因素,构建可早期评估死亡风险的列线图预警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85例多发伤患者,以随机数字法(3∶1)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对建模组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多发伤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使用R语言软件绘制列线图并评价。结果 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MEWS评分、GCS评分、血糖和PT是急诊入院多发伤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42、1.554、0.705、1.094、1.144,均P<0.05)。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显示预测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AUC为0.955,95%CI:0.934~0.976),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828;外部验证AUC为0.942(95%CI:0.904~0.980)。校准曲线提示预测模型具有良好一致性。DCA曲线提示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净收益和临床有效性。结论 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为急诊入院多发伤患者的早期评估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急诊 早期死亡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规范化护理流程应用于急诊多发伤患者抢救中的效果分析
18
作者 郑锐 李付华 +2 位作者 赵向珂 吕会力 王丹丹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流程应用于急诊多发伤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01—2023-1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0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8.23±2.58)岁。高坠伤12例、车祸伤25例、...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流程应用于急诊多发伤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01—2023-1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0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8.23±2.58)岁。高坠伤12例、车祸伤25例、撞击伤13例。均在抢救中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统计患者分诊评估时间、急救处理时间、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50例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为(1.13±0.12)min,急诊抢救时间为(41.28±4.51)min。其中26例(52.00%)患者非常满意,22例(44.00%)患者基本满意,2例(4.00%)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6%。生活质量评分中,生理评分(74.16±2.52)分,心理评分(76.88±2.15)分,社会角色评分(78.55±2.11)分,独立性评分(75.52±2.34)分。结论将规范化护理流程应用于急诊多发伤患者的抢救中,患者的分诊、抢救时间更短,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更高,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完善、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多发伤 规范化流程 护理
下载PDF
多发伤患者伤后早期多因型休克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罗家柳 唐朝晖 +8 位作者 张聪 陈顺尧 林智强 陈登 常特定 徐化强 汪文国 殷刚 董黎明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579-585,共7页
目的 研究多发伤患者在伤后早期多因型休克的发生情况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3月收治于3家创伤中心的多发伤患者1 493例。收集入组患者住院期间相关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依据各... 目的 研究多发伤患者在伤后早期多因型休克的发生情况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3月收治于3家创伤中心的多发伤患者1 493例。收集入组患者住院期间相关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依据各休克类型的诊断标准,观察多发伤患者伤后早期多因型休克的发生情况及特征。通过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入组多发伤患者ISS为(24.52±7.28)分。69.86%(1043/1493,95%CI:67.5%~72.2%)的多发伤患者伴发休克,其中单因型休克占比90.89%(948/1043,95%CI:89.1%~92.6%),多因型休克占比9.11%(95/1043,95%CI:7.4%~10.9%)。共观察到6种不同病因组合的多因型休克,分别为低血容量性休克(HS)+分布性休克(DS),HS+梗阻性休克(OS),HS+心源性休克(CS),OS+CS,HS+DS+OS,HS+DS+CS,分别占41.05%、23.16%、14.74%、3.16%、11.58%、6.32%。与单因型休克患者相比,多因型休克患者的机械通气比例(77.89%vs. 34.60%)、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比例(87.37%vs. 58.86%)、ICU住院时间[(15.7±6.5)dvs.(7.2±3.1)d]、病死率(37.89%vs. 9.60%)显著更多,P均<0.01。结论 多发伤患者伴发多因型休克并不罕见,该类患者伤情危重、预后不佳、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休克 多因型休克
下载PDF
儿童多发伤继发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20
作者 林庆斌 王健 +1 位作者 黄泽滨 庄佳毅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9期774-778,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多发伤患者继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5例儿童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院1周内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n=26)和非AKI组(n=69),对比两组患者性别、... 目的探讨儿童多发伤患者继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5例儿童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院1周内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n=26)和非AKI组(n=69),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合并损伤部位、受伤至住院时间、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手术、造影剂使用、是否休克、白细胞、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乳酸、血糖、血钙、血肌酐、尿素氮及胱抑素C等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儿童多发伤患者继发AKI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风险模型对继发AKI的预测价值。结果合并头胸腹部损伤、使用造影剂、GCS评分≤8分、血红蛋白<80 g/L、高ISS评分、高血乳酸及高胱抑素C儿童多发伤患者AKI发生率较高(χ^(2)=5.317、11.494、5.235、16.104,t=7.525、11.846、8.783,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头胸腹部损伤(OR=3.718,95%CI 1.103~12.532)、使用造影剂(OR=4.094,95%CI 1.338~13.525)、ISS评分(OR=7.790,95%CI 2.644~24.238)及血红蛋白<80 g/L(OR=6.019,95%CI 2.003~18.088)是儿童多发伤继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模型F=-53.642+1.313×(合并头胸腹部损伤=1,无合并头胸腹部损伤=0)+1.410×(使用造影剂=1,无使用造影剂=0)+2.053×(ISS评分)+0.681×(GCS评分≤8分=1,GCS评分>8分=0)+1.795×(血红蛋白<80 g/L=1,血红蛋白≥80 g/L=0)+0.968×(血乳酸)+1.027×(胱抑素C)。绘制ROC曲线分析发现,该模型对儿童多发伤继发AKI具有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823,95%CI为0.717~0.928,P<0.001。结论头胸腹部损伤、使用造影剂、ISS评分及血红蛋白<80 g/L是儿童多发伤继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4个指标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用于儿童多发伤患者AKI早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多发伤 急性肾损 并发症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