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多孔硅胶从高含氟放射性废水中吸附铀
1
作者 欧阳毅 《铀矿冶》 CAS 2024年第1期81-86,共6页
试验研究多孔硅胶对高含氟溶液中UO_(2)^(2+)的静态和动态吸附行为,探索硅胶吸附除铀技术在高含氟放射性废水处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并验证各吸附条件的影响。当溶液中ρ(F^(-))达到100 g/L时,多孔硅胶对UO_(2)^(2+)的静态吸附容量(以干硅... 试验研究多孔硅胶对高含氟溶液中UO_(2)^(2+)的静态和动态吸附行为,探索硅胶吸附除铀技术在高含氟放射性废水处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并验证各吸附条件的影响。当溶液中ρ(F^(-))达到100 g/L时,多孔硅胶对UO_(2)^(2+)的静态吸附容量(以干硅胶计)为31~33 mg/g,高含氟环境对多孔硅胶吸附UO_(2)^(2+)的影响较小,且多孔硅胶对UO_(2)^(2+)与F^(-)有较高的选择性。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可知,多孔硅胶在pH为8~9的环境中,对UO_(2)^(2+)的吸附效果最佳。动态吸附试验表明,当进料pH为9时,硅胶吸附柱的工作容量约为20倍柱体积。使用1 mol/L HNO_(3)解吸液可将吸附UO_(2)^(2+)硅胶柱中的部分UO_(2)^(2+)洗脱,解吸液容量约为10倍柱体积。硅胶柱用1 mol/L HNO_(3)解吸后复用5~6次,UO_(2)^(2+)的穿透曲线位置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胶 高含氟溶液 放射性废水 UO_(2)^(2+) F^(-) 吸附
下载PDF
多孔硅胶支架管在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修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蔡延深 李强 +3 位作者 王庆生 李峰永 周宇 谢林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多孔硅胶支架管在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修复中的效果。方法:2008~2012年在26例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修复术中使用多孔硅胶支架管做新建尿道的支架,观察术后尿道感染、再狭窄情况。结果:术后随访半年到1年,26例病人无一例发生... 目的:探讨多孔硅胶支架管在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修复中的效果。方法:2008~2012年在26例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修复术中使用多孔硅胶支架管做新建尿道的支架,观察术后尿道感染、再狭窄情况。结果:术后随访半年到1年,26例病人无一例发生术区感染,1例出现不同部位的狭窄,2例(采用口腔黏膜)出现明显瘢痕增生导致再次狭窄。结论:采用多孔硅胶支架管做新建尿道的支架可以减少术后尿道感染机会,有效减轻再造尿道的挛缩,防止再次形成尿道狭窄,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胶支架管 尿道下裂 尿道狭窄
下载PDF
可膨胀石墨阻燃多孔硅胶的制备与表征
3
作者 庞青涛 邓军 +1 位作者 邵水源 严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5-189,共5页
以可膨胀石墨(EG)为阻燃剂,液体硅胶为基体,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制备EG阻燃多孔硅胶,研究了EG对材料氧指数、烟密度、点火时间、熄灭时间、热释放量、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G添加量为5%(wt,质量分数,下同)时,阻燃多孔硅胶氧指数可达到38... 以可膨胀石墨(EG)为阻燃剂,液体硅胶为基体,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制备EG阻燃多孔硅胶,研究了EG对材料氧指数、烟密度、点火时间、熄灭时间、热释放量、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G添加量为5%(wt,质量分数,下同)时,阻燃多孔硅胶氧指数可达到38.4%,与纯多孔硅胶氧指数相比提高47.7%;EG的加入不利于烟密度的降低;适当添加EG,可延迟点火时间,降低阻燃多孔硅胶的总热释放量;EG添加量为15%时,阻燃多孔硅胶总热释放量降低56.67%。热失重分析表明,EG的加入可明显延迟阻燃多孔硅胶支链和主链的分解温度,EG添加量为15%时,阻燃多孔硅胶支链和主链分解分度分别升高21℃和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膨胀石墨 阻燃 多孔硅胶 氧指数
原文传递
多孔硅胶表面的化学改性
4
作者 张凤莲 赵东宇 +1 位作者 陈九顺 石福欣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99-103,共5页
以γ-GOPS和PEG-400处理多孔硅胶表面的羟基。采用少量处理剂和较短的键合反应时间,获得了脱吸附性和亲水性好的改性硅胶,用于水溶性聚合物PAM的GPC测定,得到满意结果。
关键词 多孔硅胶 改性 硅胶 化学改性 凝胶渗透色谱
下载PDF
多孔硅胶双支架管在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沈素卿 徐文超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4期403-403,共1页
尿道下裂成型术后新尿道分泌物充分引流是防止感染、尿瘘及尿道狭窄、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科采用自行设计的多孔硅胶双支架管用于尿道下裂手术中,充分引流新建尿道的分泌物,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对其机制进行讨论。
关键词 多孔硅胶双支架管 尿道下裂手术 应用
下载PDF
多孔硅胶管旷置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临床观察
6
作者 周小龙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年第6期519-520,共2页
目的:探讨运用多孔硅胶管旷置冲洗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例在脓肿切开后运用多孔硅胶管旷置冲洗引流,对照组22例单纯行脓肿切开引流。结果:治疗组在术后疼痛、愈合时间、肛门疤痕... 目的:探讨运用多孔硅胶管旷置冲洗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例在脓肿切开后运用多孔硅胶管旷置冲洗引流,对照组22例单纯行脓肿切开引流。结果:治疗组在术后疼痛、愈合时间、肛门疤痕大小以及术后复发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多孔硅胶管旷置冲洗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效果满意,临床使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胶 旷置 冲洗引流术 肛周脓肿 术后疼痛 愈合时间 肛门疤痕大小
下载PDF
脉冲色谱法研究醇和水在疏水多孔硅胶上的吸附行为
7
作者 杨华伟 王峰 +3 位作者 赵宁 李军平 魏伟 孙予罕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9-153,共5页
采用脉冲色谱法测定了140℃时疏水多孔硅胶(HPS)上C2~5醇的吸附等温线及醇和水的Henry常数。分析得出,C2~5醇的吸附等温线在醇分压小于2.5kPa时符合Freundlich模型,醇分压小于0.3kPa时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模型,C2~5直链醇的Henry常... 采用脉冲色谱法测定了140℃时疏水多孔硅胶(HPS)上C2~5醇的吸附等温线及醇和水的Henry常数。分析得出,C2~5醇的吸附等温线在醇分压小于2.5kPa时符合Freundlich模型,醇分压小于0.3kPa时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模型,C2~5直链醇的Henry常数随醇的沸点和碳原子数的增加呈指数性递增,支链醇与HPS表面的作用力更强;醇的Henry常数可以分解为—CH3,—CH2—,—OH基团贡献值的加和,其对数值分别为0.68,0.60,0.46,-11.42;在气相条件下,因HPS的疏水性而使水分子不易接近HPS表面;HPS对醇-醇物系的分离是由于HPS具有基团选择性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分离 疏水多孔硅胶 吸附等温线 Henry常数 脉冲色谱法
下载PDF
多孔硅胶微球的扩孔 被引量:1
8
作者 孟庆涛 张勇 《应用科技》 CAS 2000年第3期30-31,共2页
硅胶微球作为填料在凝胶透色谱法研究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工厂生产的原料硅胶微球的孔径较小,必须经过扩孔,才能使用。通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出了一种用焙烧法对多孔硅球进行扩孔的快速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焙烧法 多孔硅胶微球 扩孔
下载PDF
杯形多孔硅胶管逆行植入治疗慢性泪囊炎
9
作者 王崇芝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35-135,共1页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过去国内外一直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因手术复杂、时间长,患者痛苦大、费用高、术后斑痕,往往患者难以接受.
关键词 杯形多孔硅胶管逆行植入术 手术治疗 慢性泪囊炎 泪囊鼻腔吻合术 疗效
下载PDF
比较多孔硅胶管联合猪尾导管与常规硅胶管对胸外科手术后的引流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熙 李明 +2 位作者 刘影倩 杜进臣 伍治强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6期12-14,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孔硅胶管联合猪尾导管与常规硅胶管对胸外科手术后的引流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01—2019-10间于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按应用的引流管分为多孔硅胶管联合... 目的 探讨多孔硅胶管联合猪尾导管与常规硅胶管对胸外科手术后的引流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01—2019-10间于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按应用的引流管分为多孔硅胶管联合猪尾导管组(联合组)和常规硅胶管组(常规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后12 h、24 h、48 h、72 h的疼痛程度,以及术后24 h引流量、总引流量、拔管时间、胸腔穿刺术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 共纳入260例患者,每组130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术后总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12 h、24 h、48 h、72 h疼痛程度,术后24 h引流量、拔管时间、术后行再次胸穿例数及次数,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孔硅胶管联合猪尾导管应用于胸外科手术引流,较常规硅胶管优势显著,但需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予以个体化选择,以期提高引流效果和加速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胶引流管 猪尾导管 胸外科手术
下载PDF
多孔硅胶鼻假体改善包膜形成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张骏 刘宸 +2 位作者 闻可 刘佳 黄金龙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100-102,15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孔硅胶鼻假体改善包膜形成的机制,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多孔硅胶鼻假体及传统无孔硅胶鼻假体分别置入兔背皮下,于置入后4周、8周、12周每次处死3只兔子并取出假体。观察假体周围组织愈合情况并取出假体切取包膜... 目的:探讨多孔硅胶鼻假体改善包膜形成的机制,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多孔硅胶鼻假体及传统无孔硅胶鼻假体分别置入兔背皮下,于置入后4周、8周、12周每次处死3只兔子并取出假体。观察假体周围组织愈合情况并取出假体切取包膜行Masson染色及I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并对包膜中MMP9及TIMP1蛋白表达量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两组假体均无异常移位、穿出及感染。肉眼可见实验组多孔硅胶假体组包膜较对照组薄,包膜内可见规律突起组织长入假体空隙内。包膜切片Masson染色和I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提示多孔硅胶假体包膜的炎症反应较对照组轻,且纤维组织结构更为纤细、排列更为齐整。Western Blot结果提示多孔硅胶假体包膜较对照组MMP9表达下调,而TIMP1表达上调。结论:多孔硅胶鼻假体较传统无孔硅胶鼻假体包膜炎性反应轻,增强包膜胶原的降解和重塑,可能降低该假体临床应用相关并发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胶鼻假体 假体包膜 包膜挛缩 隆鼻术 I型胶原
下载PDF
多孔硅胶固化吸附剂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兆红 刘林 +2 位作者 邓立生 黄宏宇 小林敬幸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94-2497,共4页
固化吸附剂是提高吸附剂传热性能的重要方式,但是恶化了吸附剂的传质性能。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黏结剂的多孔固化吸附剂利用CMC部分分解,在层间产生丰富的孔道,降低了吸附剂的传质阻力,具有强化吸附剂传质作用。本文对多孔硅胶固化吸... 固化吸附剂是提高吸附剂传热性能的重要方式,但是恶化了吸附剂的传质性能。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黏结剂的多孔固化吸附剂利用CMC部分分解,在层间产生丰富的孔道,降低了吸附剂的传质阻力,具有强化吸附剂传质作用。本文对多孔硅胶固化吸附剂开展了容量法吸附性能评价、压汞法测试以及吸附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多孔固化吸附剂层内存在一定量的大孔,改善了吸附剂传质特性;根据细孔扩散和表面扩散的计算方法,分别获得多孔硅胶固化吸附剂的细孔扩散系数和表面扩散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胶 固化吸附剂 吸附性能
原文传递
多孔炭/硅胶复合吸附剂吸附除铬(Ⅵ)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詹予忠 杨向东 张晓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44,共3页
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吸附条件对多孔炭/硅胶复合吸附剂的吸附除铬(Ⅵ)性能的影响,这些条件包括接触时间、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初始溶液浓度和吸附温度等。结果表明多孔炭/硅胶是有效的吸附除铬(Ⅵ)材料,除铬(Ⅵ)过程强烈依赖于溶液pH... 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吸附条件对多孔炭/硅胶复合吸附剂的吸附除铬(Ⅵ)性能的影响,这些条件包括接触时间、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初始溶液浓度和吸附温度等。结果表明多孔炭/硅胶是有效的吸附除铬(Ⅵ)材料,除铬(Ⅵ)过程强烈依赖于溶液pH值,优化的pH值为2.3,在此pH下有部分铬(Ⅵ)被还原。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初始溶液浓度等也影响吸附过程。20h可以达到吸附平衡。吸附等温线可以用Langmuir方程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炭/硅胶复合吸附剂 吸附除铬(Ⅵ) 吸附等温线
下载PDF
纳米硅胶多孔层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原位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国宏 王仲来 +3 位作者 雷晓强 龚成科 汪汉卿 陈立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8-161,共4页
采用原位溶胶 凝胶法在毛细管内壁上合成出均匀的纳米硅胶多孔层,对纳米硅胶颗粒进行了形貌表征,同时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合成的纳米硅胶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的变化规律。先采用含氢硅油高温键合固化硅胶层,然后用无机盐淋洗钝化毛... 采用原位溶胶 凝胶法在毛细管内壁上合成出均匀的纳米硅胶多孔层,对纳米硅胶颗粒进行了形貌表征,同时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合成的纳米硅胶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的变化规律。先采用含氢硅油高温键合固化硅胶层,然后用无机盐淋洗钝化毛细管色谱柱,制备出纳米多孔层硅胶毛细管色谱柱。考察了所制备的纳米多孔层硅胶毛细管色谱柱对挥发性氟氯烃、水中氯代烃、含硫化合物以及低碳烃的分离特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多孔层硅胶毛细管色谱柱具有良好的分离能力、一定的抗水性、稳定的色谱保留特性和良好的制柱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硅胶多孔 毛细管气相色谱柱 原位溶胶-凝胶 制备 吸附色谱 气相色谱 分离特性
下载PDF
多孔炭/硅胶复合吸附剂的除铬(Ⅵ)吸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詹予忠 李海龙 杨向东 《化工时刊》 CAS 2007年第9期17-19,共3页
制备了多孔炭/硅胶复合吸附剂,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初始浓度下除铬(Ⅵ)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吸附速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计算的拟二级动力学常数随着初始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温度对吸附速率常数的影响较复杂,表明除铬(Ⅵ)过程并不是简单... 制备了多孔炭/硅胶复合吸附剂,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初始浓度下除铬(Ⅵ)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吸附速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计算的拟二级动力学常数随着初始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温度对吸附速率常数的影响较复杂,表明除铬(Ⅵ)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吸附过程,而是伴随着铬(Ⅵ)的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炭/硅胶复合吸附剂 除铬 吸附动力学
下载PDF
输尿管镜留置多孔三腔硅胶导尿管治疗球部尿道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才宜龙 《医疗装备》 2019年第6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留置多孔三腔硅胶导尿管治疗球部尿道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球部尿道损伤患者160例,按治疗时间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予以输尿管镜留置多孔三腔硅胶导尿管治疗,对...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留置多孔三腔硅胶导尿管治疗球部尿道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球部尿道损伤患者160例,按治疗时间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予以输尿管镜留置多孔三腔硅胶导尿管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1年内尿道狭窄情况、手术治疗率及治疗前后生命质量(SF-36)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狭窄率为16. 25%,手术治疗率为7. 50%;对照组术后狭窄率为31. 25%,手术治疗率为77. 50%;试验组尿道狭窄率及手术治疗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试验组生命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球部尿道损伤患者中运用输尿管镜留置多孔三腔硅胶导尿管治疗效果理想,可避免患者术后尿道狭窄,并提升了手术治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 多孔三腔硅胶导尿管 球部尿道损伤
下载PDF
现代液相色谱填料全多孔球型硅胶
17
《化工科技市场》 CAS 2007年第1期61-61,共1页
1 成果介绍及技术指标 现代色谱柱填料以硅胶为基质的现代高效液相色谱填料占90%以上,绝大部分为全多孔球形,球形规格为3—15μm,比表面积为100—450m^2/g,孔径为60—500A°。目前,高性能的现代高效液相色谱填料硅胶基质完... 1 成果介绍及技术指标 现代色谱柱填料以硅胶为基质的现代高效液相色谱填料占90%以上,绝大部分为全多孔球形,球形规格为3—15μm,比表面积为100—450m^2/g,孔径为60—500A°。目前,高性能的现代高效液相色谱填料硅胶基质完全需要进口。本研究成果针对市场需求,在多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堆积硅珠法研制出了具有表中所示参数性能的现代高效液相色谱填料全多孔球形硅胶基质,性能与国外大公司生产的著名品牌硅胶相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填料 高效液相 多孔球型硅胶 参数性能 技术指标 色谱柱填料
下载PDF
原子层沉积法制备巯丙基硅胶及其对溶液中钯(Ⅱ)离子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志强 陈峰 +2 位作者 邓怡 万谦宏 陈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17-2023,共7页
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3~5kPa真空和125—150℃的反应条件下,使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MPTES)和γ-巯丙基二甲氧基甲基硅烷(MPDMMS)3种巯丙基硅烷试剂气化,并在三乙胺的催化作用下,分别将其... 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3~5kPa真空和125—150℃的反应条件下,使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MPTES)和γ-巯丙基二甲氧基甲基硅烷(MPDMMS)3种巯丙基硅烷试剂气化,并在三乙胺的催化作用下,分别将其键合于多孔硅胶表面,制得贵金属钯(Ⅱ)的高效吸附剂.分别采用FTIR、^13C和^29Si固体核磁、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技术研究了巯基硅胶的键合模式和功能基团键合量.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在pH=3.0条件下水溶液中Pd(Ⅱ)离子在巯基硅胶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MPTMS,MPTES和MPDMMS所修饰的硅胶中,硅烷试剂的功能基团均以双齿键合结构为主,表面键合量分别达到2.76,2.53和2.70μmol/m^2.对Pd(Ⅱ)离子的吸附遵从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饱和吸附量分别达到5.45,4.21和4.81μmol/m^2,Pd/S的摩尔比分别为1.44,1.35和1.39.原子层沉积法制备的巯丙基硅胶基质钯吸附剂的巯基键合密度和对钯(Ⅱ)离子的吸附容量均比传统的有机溶剂介质法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层沉积 巯丙基烷氧基硅烷 多孔硅胶 吸附剂
下载PDF
碱溶法制备高孔隙度多孔微球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睿 李新会 刘国诠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6-618,共3页
提出并研究了以碱溶侵蚀提高多孔硅球孔隙度的新方法,研究了碱液浓度、处理温度、反应时间与洗除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NaOH浓度的提高,不仅洗除量加大,而且硅胶的溶解速度亦少许增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某些孔结构的塌陷导致了细屑的脱... 提出并研究了以碱溶侵蚀提高多孔硅球孔隙度的新方法,研究了碱液浓度、处理温度、反应时间与洗除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NaOH浓度的提高,不仅洗除量加大,而且硅胶的溶解速度亦少许增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某些孔结构的塌陷导致了细屑的脱除.温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会导致洗除量增大.随着洗除量的增加,硅胶的比孔容呈线性增大,但其外观仍为均匀的球形,且直径亦未见明显变化.选用粒径4~5 μm、孔径8 nm、比孔容1.4 cm3/g的多孔硅胶,采用1.25 mol/L NaOH水溶液、室温(25 ℃)处理3.0 h,制备了粒径4~5 μm、孔径14 nm、比孔容3.2 cm3/g的高孔隙度多孔硅胶,其孔隙度从75%增加到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溶法 多孔硅胶 高孔隙度
下载PDF
Y形硅胶管引流与自然引流对乳腺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甘瑾 赵月云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36期326-326,328,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Y形多孔硅胶管引流对乳腺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17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0例,常规手术后切口施行Y形多孔硅胶管引流,连接扬州产无菌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持续负压引流约72小时;对照组60例在接受常规手... 目的:探讨持续Y形多孔硅胶管引流对乳腺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17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0例,常规手术后切口施行Y形多孔硅胶管引流,连接扬州产无菌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持续负压引流约72小时;对照组60例在接受常规手术后切口采用传统橡皮管自然引流法。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持续Y形多孔硅胶管引流较传统橡皮管自然引流法能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了平均住院日,减少了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形多孔硅胶管引流 乳腺癌术后 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