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9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交叉融合在呼吸科临床型研究生岗位胜任力培养中的实践探索
1
作者 邸鑫 金泉 +4 位作者 马天罡 闫冰迪 王艳 丛珊 王珂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49-252,共4页
本文探讨了呼吸科临床型研究生岗位胜任能力培养中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探索。概述呼吸科临床型研究生当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解决方案。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和面临的挑战,剖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对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岗... 本文探讨了呼吸科临床型研究生岗位胜任能力培养中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探索。概述呼吸科临床型研究生当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解决方案。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和面临的挑战,剖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对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岗位胜任能力提升的作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在具体实施中遇到的问题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的同时,对提高呼吸科临床型研究生岗位胜任能力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交叉融合 呼吸科 临床型研究生 岗位胜任力
下载PDF
以赛促学激发科研创新以“生命+考古”为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
2
作者 谭雪梅 许小娟 +1 位作者 孙群 原海兵 《教育教学论坛》 2025年第10期1-4,共4页
学科竞赛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养成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依托“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出发点,从组建生命科学和考古学等多学科交叉团队、开放实验室平台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初步形... 学科竞赛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养成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依托“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出发点,从组建生命科学和考古学等多学科交叉团队、开放实验室平台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初步形成了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实践,该模式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提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养成了科研思维,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了教育维度的价值,为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竞赛 多学科交叉 科研兴趣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双碳”战略下煤炭高校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
3
作者 王辉 程建华 +1 位作者 赵宇 孙现军 《高教学刊》 2025年第4期29-33,共5页
为适应国家绿色战略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煤炭高校应及时调整教育模式和培养理念,努力实现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有机结合。该文依托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河南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从培养目标设定、课程体系构建和达成度评价3个... 为适应国家绿色战略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煤炭高校应及时调整教育模式和培养理念,努力实现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有机结合。该文依托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河南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从培养目标设定、课程体系构建和达成度评价3个方面,凝练“两强、两重、两融合”的专业培养特色,构建“两平台、四模块、五融合”的跨学科交叉课程体系,提出培养目标达成评价和毕业要求达成评价。以2022届毕业生为例,综合课程及问卷达成结果进行应用效果分析。通过撬动专业的招生、培养、就业及评价一体化通道,旨在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多学科交叉 “双碳”战略 煤炭高校 一流本科专业
下载PDF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农业生物学“6C”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4
作者 夏石头 肖浪涛 +2 位作者 彭志红 黄超 黄志刚 《高教学刊》 2025年第9期155-158,共4页
多学科交叉融合打破高校学科边界,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该研究针对高等农业院校中较为特殊的生物科学专业特质与存在的问题,探索和实践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农业生物学“6C”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方案统筹交叉联动,构建分类培养体系;... 多学科交叉融合打破高校学科边界,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该研究针对高等农业院校中较为特殊的生物科学专业特质与存在的问题,探索和实践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农业生物学“6C”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方案统筹交叉联动,构建分类培养体系;学科专业交叉协同,创建跨界培养机制;师资队伍交叉共享,打造一流教师团队;课程模块交叉衔接,重塑精品课程体系;实践平台交叉磨合,锤炼创新实践技能;过程结果交叉融汇,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多措并举整体提升农业生物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交叉融合 涉农高校 生物科学 创新人才 “6C”培养模式
下载PDF
多学科交叉融合下的智慧园艺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5
作者 韩洪波 刁毅 《现代园艺》 2025年第7期171-173,共3页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促使社会需求发生变化,传统园艺教育已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综述多学科交叉融合下各种先进技术应用于园艺行业的各个方面,分析当前园艺高等教育教学...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促使社会需求发生变化,传统园艺教育已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综述多学科交叉融合下各种先进技术应用于园艺行业的各个方面,分析当前园艺高等教育教学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多学科交叉融合下的智慧园艺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课程建设、教学手段改进、产学研协同育人、师资队伍建设与激励。旨在培养掌握多学科知识,能从事学科交叉项目,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园艺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园艺 多学科交叉 人才培养 师资建设 产学研协同育人
下载PDF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闻传播学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6
作者 林堃 彭斌 《科教导刊》 2025年第2期35-39,共5页
传统的新闻传播学具有较强的跨学科特性,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新文科建设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新闻传播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势在必行。多学科交叉融合成果呈现在人才培养成果和行业用人需求上,是一种融合知识理解、技能获得与问题解决的交... 传统的新闻传播学具有较强的跨学科特性,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新文科建设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新闻传播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势在必行。多学科交叉融合成果呈现在人才培养成果和行业用人需求上,是一种融合知识理解、技能获得与问题解决的交叉融通能力,有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呈现在学科建设水平上,则倒逼新闻传播学科不断突破学科边界,打破学科隔阂,在多学科延展基础上进行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学作为主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多学科知识,构建知识逻辑清晰、应用技能和创新发展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实现新闻传播学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多学科交叉融合 新闻传播学 新文科建设
下载PDF
基于多学科交叉的“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案例教学改革与建设
7
作者 崔方方 《时代汽车》 2025年第7期26-28,共3页
以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将多学科相关内容引入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内容中,建立应用案例式教学方法,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教学过程相结合。针对传统教学模式较为枯燥的问题,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工程应用实例有效结合,提升学... 以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将多学科相关内容引入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内容中,建立应用案例式教学方法,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教学过程相结合。针对传统教学模式较为枯燥的问题,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工程应用实例有效结合,提升学生感性认知及动手能力,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运动能力,为课程的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案例 多学科交叉 实践能力
下载PDF
多学科交叉视域下“土木+”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多维建构研究
8
作者 孙立娟 杨成佳 +1 位作者 李鑫 张互助 《高教学刊》 2025年第12期68-71,共4页
针对当前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分析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构建多学科融合的“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从跨学科合作平台、分层次创新训练、师资队伍优化、软硬件资源强化及竞赛驱动教学等多个维度... 针对当前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分析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构建多学科融合的“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从跨学科合作平台、分层次创新训练、师资队伍优化、软硬件资源强化及竞赛驱动教学等多个维度,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和多学科交叉优势平台,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理念下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保障机制和科学的评价体系。最后,实证分析吉林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理念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表明,构建多元融合的“土木+”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土木工程人才至关重要,能够为土木工程领域的持续创新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交叉 “土木+” 实践教学体系 优势平台 多元融合
下载PDF
过程流体机械多学科交叉多功能教学实验装置研制与应用
9
作者 张进杰 王维民 +2 位作者 马艳娥 王瑶 马润梅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5年第1期48-51,共4页
围绕过程流体机械课程多学科交叉融合特性,设计研制了往复机械多功能教学实验装置,包含压缩机运行控制、状态监测、节能降耗等功能模块,涉及机械、计算机、传感器、液压、电磁等多学科知识。将多功能教学实验装置应用于过程流体机械课... 围绕过程流体机械课程多学科交叉融合特性,设计研制了往复机械多功能教学实验装置,包含压缩机运行控制、状态监测、节能降耗等功能模块,涉及机械、计算机、传感器、液压、电磁等多学科知识。将多功能教学实验装置应用于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课堂与实验教学,形成了丰富的教学案例与素材;同时还设计了课外研究性实验项目,推动课程以赛促教的教学改革实践。该实验装置的研制与应用已获得多项学科竞赛奖励,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与科研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流体机械 多学科交叉 多功能 教学改革实践
下载PDF
多学科交叉导师团队视域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工程专业学位为例
10
作者 周生喜 杨智春 +2 位作者 李斌 李霓 呼加璐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5年第1期53-55,共3页
本文探讨了基于多学科交叉导师团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研究与实践。首先,针对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挑战,分析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航空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阐述了多学科交叉的内涵和重要性,并提出了构建多... 本文探讨了基于多学科交叉导师团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研究与实践。首先,针对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挑战,分析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航空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阐述了多学科交叉的内涵和重要性,并提出了构建多学科交叉导师团队是实现学科交叉的有效途径。其次,介绍了多学科交叉导师团队的构建和运作机制,包括建立多元化高水平导师团队、设计多学科培养新方案。进一步讨论了多学科导师团队实践中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的效果,为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交叉 导师团队 工程师潜力 专业学位研究生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科教协同”结合“多学科交叉”体系培养复合型药物化学研究生
11
作者 张岚 李郅佳 +1 位作者 袁子月 刘博 《大学化学》 2025年第1期174-184,共11页
药物化学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相关人才培养涉及到药物研发过程中的新药创制、药物合成、药物构效、药物体内代谢变化等重要环节。考虑到药物化学学科跨度大、知识覆盖面广,我们从“科教协同”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出发,通过... 药物化学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相关人才培养涉及到药物研发过程中的新药创制、药物合成、药物构效、药物体内代谢变化等重要环节。考虑到药物化学学科跨度大、知识覆盖面广,我们从“科教协同”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出发,通过比较综合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和药学特色院校之间不同的培养优势,从导师制度、培养方案设计、课堂教学方面探索复合型药物化学研究生的培养策略和具体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研究生 培养模式 科教协同 多学科交叉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的“车联网技术”课程体系研究
12
作者 陈珊珊 陈晓平 +3 位作者 杜胜男 李玲 姬青 孙庆展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71-77,共7页
为解决我国汽车行业人才供不应求、高校课程与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采用文献调研法、试点法和多元融合法,构建“车联网技术”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设计“产—学—研—训—赛—创—培”七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框架,探索基于智慧课堂交... 为解决我国汽车行业人才供不应求、高校课程与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采用文献调研法、试点法和多元融合法,构建“车联网技术”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设计“产—学—研—训—赛—创—培”七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框架,探索基于智慧课堂交互平台的“车联网技术”课程教学方式,整合各类课程资源和教学辅助工具,并建立评估与反馈机制对课程体系进行评价,实现“车联网技术”课程体系的可持续性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多学科交叉 智慧课堂 教学体系 复合型人才
下载PDF
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中国式国家安全概念的反思与重构
13
作者 张新平 白朴 文浠浠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5,100,共10页
[研究目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是现代学术发展的显著特征和必然趋势。国家安全概念作为国家安全格局、观念和态势的凝练表达,既是国家安全知识体系的基础和载体,也是国家安全学和情报学等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和学术对话的基点,有必要对中国式... [研究目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是现代学术发展的显著特征和必然趋势。国家安全概念作为国家安全格局、观念和态势的凝练表达,既是国家安全知识体系的基础和载体,也是国家安全学和情报学等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和学术对话的基点,有必要对中国式国家安全概念进行学术分析和逻辑抽离。[研究方法]借鉴援引政治学“最小-最大”概念分析方法,对我国国家安全概念的典型使用场景进行概括,并抽离典型使用场景中的概念属性予以类型化、形成单一属性表,进而对国家安全概念进行模型构建。[研究结果/结论]中国式国家安全具有突出的人民性和文明性之“中国特色”,中国式国家安全概念特指中国人民所塑造的文明秩序能够持续完整发展且不被破坏的一种稳定状态,其与目标、理论、政治、法益、体系和道德六个维度的具体展开共同构成一个二元嵌套的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学 情报学 中国式国家安全 “最小—最大”概念分析法 多学科交叉融合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研究
14
作者 杨海如 周学良 +1 位作者 刘永 张荻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1期159-162,共4页
为适应现代科技革命与创新发展需求,该文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针对传统机制专业存在的问题,基于问题导向教育(OBE)理念,构建校内外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学科知识和专科课程知识的交叉融合,设置了多... 为适应现代科技革命与创新发展需求,该文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针对传统机制专业存在的问题,基于问题导向教育(OBE)理念,构建校内外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学科知识和专科课程知识的交叉融合,设置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提出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验证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多学科交叉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机制专业
下载PDF
多学科交叉的土木工程环境学课程案例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15
作者 刘炜 蔡姣 +6 位作者 李文杰 刘其鑫 廖春晖 张丰 李孟洁 贾洪愿 余晓平 《高教学刊》 2025年第4期110-114,共5页
响应国家战略和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指标开设的土木工程环境学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该文首先总结该课程目前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挑战,然后介绍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和教学团队多学科背景化思路,构建与土木建... 响应国家战略和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指标开设的土木工程环境学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该文首先总结该课程目前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挑战,然后介绍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和教学团队多学科背景化思路,构建与土木建筑密切相关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保护案例体系;最后通过案例式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实践检验并形成反馈,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通过多次迭代完善教学素材和体系,切实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强化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应用多学科交叉融合方法和理念解决土木建筑领域环境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 多学科交叉 教学设计 教学实践 土木工程环境学
下载PDF
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类学科竞赛设计——以吕梁山引种金银花种植基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例
16
作者 王海贞 张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年第5期008-011,共4页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多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创新创业类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不仅促进了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融合,还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本文...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多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创新创业类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不仅促进了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融合,还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本文以吕梁学院“花开富贵”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在吕梁山引种金银花种植基地的创新创业项目为例,探讨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类学科竞赛的实践模式、成效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交叉融合 创新创业 学科竞赛 吕梁山
下载PDF
立足地方院校的多学科交叉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德州学院生物物理多学科交叉创新拔尖班为例
17
作者 任景 许士才 +5 位作者 于家峰 王吉华 曾强成 宋健 王丽燕 黄平平 《德州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91-94,共4页
为响应国家拔尖人才培养战略,结合自身办学传统与优势,德州学院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拔尖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依托山东省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成立了“生物物理多学科交叉创新拔尖班”。该项目立足学科交叉,以高水平科研团队作为导师... 为响应国家拔尖人才培养战略,结合自身办学传统与优势,德州学院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拔尖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依托山东省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成立了“生物物理多学科交叉创新拔尖班”。该项目立足学科交叉,以高水平科研团队作为导师组,以省级重点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搭建多重能力导向的实践育人平台,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通过“导师组+项目制”方式,以项目带动人才培养,着力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形成了一套相对科学有效的地方应用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给地方院校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物理多学科交叉 拔尖人才 创新培养模式 地方院校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探究
18
作者 贠永震 于洋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1期041-044,共4页
新工科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高等教育院校开设一门重要数学类专业。本文通过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以及行... 新工科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高等教育院校开设一门重要数学类专业。本文通过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以及行业与职业导向等方面进行探究,为新工科背景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多学科交叉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多学科交叉视角下Python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
19
作者 孔令康 潘芳芳 +2 位作者 方圆 韩亚波 王迎超 《科技风》 2025年第5期81-83,共3页
通过多学科交叉的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模式创新,不仅促进了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也提高了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与挖掘、综合创新等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多学科交叉的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模式创新,不仅促进了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也提高了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与挖掘、综合创新等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在市场对复合型会计类、财经类、化工类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实施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方式对于进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完成更高水平的素质教育,培养更多符合时代趋势和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多学科交叉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