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在新医科教育中的作用
1
作者 施可庆 戴聚钦 陈骏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期0177-0181,共5页
《新医学》提出了更高的医学教育要求。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医科教育效果,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医科人才。结合临床新医科的交叉学科特点,深入的调查研究,研究学科交叉中的各项相关因素,提出合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方案,推进新... 《新医学》提出了更高的医学教育要求。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医科教育效果,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医科人才。结合临床新医科的交叉学科特点,深入的调查研究,研究学科交叉中的各项相关因素,提出合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方案,推进新医科临床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将有利于医学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交叉融合 多学科联动的新医科 新医学
下载PDF
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医学本科生课程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以社会医学教学为例
2
作者 李慧 孟捷 +1 位作者 陈贵梅 殷晓旭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究医学本科生课程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初步构建其作用机制模型。方法以“社会医学”课程为例,于2023年3月深度访谈安徽省某医学院校40名在读本科生,运用扎根理论,对医学生课程学习效果及影响机制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最终共提取出3... 目的探究医学本科生课程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初步构建其作用机制模型。方法以“社会医学”课程为例,于2023年3月深度访谈安徽省某医学院校40名在读本科生,运用扎根理论,对医学生课程学习效果及影响机制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最终共提取出30个初始概念、13个初始范畴和5个主范畴,并构建医学本科生课程学习效果作用机制模型。信息储备、学习动机、学习技能和外在环境是影响医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其中,信息储备和学习动机可以通过影响学习技能的选择对学生课程学习效果产生间接影响。结论构建的医学本科生课程学习效果作用机制模型为开展医学本科生课程学习效果提升计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交叉融合 社会医学 学习效果 影响因素 医学生 扎根理论
下载PDF
加快多学科交叉融合 推动医学科技自主创新——访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脑科学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神经外科专职教授李翔
3
作者 刘勇(文/图) 卢俊伟(文/图)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1-3,共3页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脑科学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神经外科专职教授李翔是一名80后,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一部分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人生路径。李翔在国外18年的时间,拥有丰富的海外经历,从高中到独立组建实验室,曾在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学习...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脑科学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神经外科专职教授李翔是一名80后,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一部分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人生路径。李翔在国外18年的时间,拥有丰富的海外经历,从高中到独立组建实验室,曾在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学习和从事科研工作,2020年李翔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回国加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脑科学研究中心,建立神经表观遗传学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首席研究员 脑科学研究 表观遗传学 科技自主创新 澳大利亚 多学科交叉融合 青年学者
下载PDF
多学科交叉融合助力农林经济管理学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与教学模式探索
4
作者 周扬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农林经济管理是研究农林业经济运行规律及其管理机制,以及“三农”问题宏观管理政策的综合性学科,是国家学科目录中与乡村振兴战略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该文系统阐述新时代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需求推进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 农林经济管理是研究农林业经济运行规律及其管理机制,以及“三农”问题宏观管理政策的综合性学科,是国家学科目录中与乡村振兴战略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该文系统阐述新时代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需求推进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必然性,明确农林经济管理二级学科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结果表明,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林经济管理学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供机遇与挑战;农经学科特质、“三农”问题复杂性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系统性和目标任务艰巨性驱动农林经济管理必然与其他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响应农业农村发展转型和学科创新发展需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强化理、工、管多学科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交叉融合 农林经济管理 乡村振兴 人才培养 中国
下载PDF
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的人体血压和血管弹性实验
5
作者 陈明东 黄晓东 李潮 《物理实验》 2024年第1期22-27,33,共7页
如何解决目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效果,是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物理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人体血压和血管弹性... 如何解决目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效果,是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物理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人体血压和血管弹性实验为例,详细地介绍了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的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考核方式、评价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交叉融合 特朗普制 核心竞争力 血压 血管弹性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制药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探索研究——以Fe_(3)O_(4)@SiO_(2)核壳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应用实验为例
6
作者 相欣然 李文瑄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64-167,共4页
“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生物制药专业教学育人的新方式,对培养“明德求真,弘药济世”的卓越应用型工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Fe_(3)O_(4)@SiO_(2)核壳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应用实验为例,顺应教育部“三全育人”的... “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生物制药专业教学育人的新方式,对培养“明德求真,弘药济世”的卓越应用型工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Fe_(3)O_(4)@SiO_(2)核壳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应用实验为例,顺应教育部“三全育人”的战略要求,在调动学生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探索生物制药与有机化学之间的联系,挖掘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独特优势,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多学科交叉融合 纳米技术 Fe_(3)O_(4)@SiO_(2)核壳磁性纳米粒子 DNA提取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面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地方高校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7
作者 吕宏军 蒙瑾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4年第1期58-60,共3页
新文科建设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议题。依托地方高校学科优势和特色资源,构建面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地方高校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建设多元化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平台、组建教研... 新文科建设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议题。依托地方高校学科优势和特色资源,构建面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地方高校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建设多元化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平台、组建教研团队、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举措,形成面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财经类专业特色育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经类 人才培养模式 多学科交叉融合 新文科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8
作者 刘笑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1期20-22,共3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这种模式强调学生需具备跨学科基础知识,通过参与多学科项目实践和建立跨学科实训室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设立职业导... 在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这种模式强调学生需具备跨学科基础知识,通过参与多学科项目实践和建立跨学科实训室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设立职业导向的课程和提供实践与实习机会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该模式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以满足多样化的职业需求,并为创新和创造价值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人才培养模式 多学科交叉融合 计算机专业
下载PDF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
9
作者 孙金曼 德新玲 《漫科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2期140-142,共3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体系愈发受到人们重视,倡导“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而提升课程育人的丰富度,为学生全面成长提供更有力的载体。如何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各大院校需面临的重要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体系愈发受到人们重视,倡导“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而提升课程育人的丰富度,为学生全面成长提供更有力的载体。如何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各大院校需面临的重要问题,有着非常重大的研究价值。因此,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交叉分析法、定性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此进行了综合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调研了教学现状以及拟解决的问题,探讨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交叉融合 应用型人才培养 工程管理专业
下载PDF
多学科交叉融合视域下高校工科专业“5PnA项目制”教学创新设计
10
作者 周微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5-79,共5页
为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多能力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以某高校机器人相关专业为例,将机器人工程、网络工程(人工智能)、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电气自动化工程和工业设计五个专业交叉融合办学,开展“新工科”教学改革,进行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下的“5... 为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多能力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以某高校机器人相关专业为例,将机器人工程、网络工程(人工智能)、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电气自动化工程和工业设计五个专业交叉融合办学,开展“新工科”教学改革,进行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下的“5PnA项目制”教学创新设计,提出优化5P项目化教学课程体系、细化各专业5P课程内容、完善nA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搭建柔性多元硬软件平台等创新路径。以期为高校工科类专业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办学提供了有效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交叉融合 5PnA项目制 课程体系 复合型人才
下载PDF
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创新研修课程建设——以《4D打印技术》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彦菊 刘立武 +1 位作者 李丰丰 樊久铭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S01期6-10,共5页
创新型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是为了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高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以创新研修课《4D打印技术》为例,本文从课程的建设思路、课程的知识体系、课程的思政建设以及教学实践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将先进的科研成果、... 创新型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是为了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高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以创新研修课《4D打印技术》为例,本文从课程的建设思路、课程的知识体系、课程的思政建设以及教学实践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和引入到课程建设中。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机械、力学与材料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拓展了学生知识范围,开阔了学生眼界,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多学科交叉融合 创新研修课 4D打印技术
下载PDF
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鹏辉 高丹丹 +1 位作者 陆会宁 臧荣鑫 《西部素质教育》 2023年第20期77-80,共4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然后阐述了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践行路径,包括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 文章首先分析了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然后阐述了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践行路径,包括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建立健全“三全育人”体系,形成“学、训、研、赛、习”五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交叉融合 生物技术专业 应用型人才
下载PDF
TPACK框架下护理本科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实训探索与实践
13
作者 韦桂源 张莉芳 +5 位作者 邓婷 罗前颖 赵凯丽 梁英 农婵媛 陈发钦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32-534,538,共4页
目的探讨TPACK框架指导下护理专业本科生实训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11名2015级护理本科生作为A组,运用整合学科内容(CK)、教学技术(TK)及教学方法(PK)进行设计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实训教学模式,与采用传统... 目的探讨TPACK框架指导下护理专业本科生实训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11名2015级护理本科生作为A组,运用整合学科内容(CK)、教学技术(TK)及教学方法(PK)进行设计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实训教学模式,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237名2014级护理本科生作为B组进行教学效果比较。结果A组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考核得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分、学习过程得分和学习效果得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ACK框架下护理本科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实训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框架 护理本科专业 多学科交叉融合实训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
14
作者 李晶 何珍 《对外经贸》 2023年第11期81-84,共4页
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沿阵地,应科学构建跨学科教育模式。形成高质量特色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全面提高学生能力,建立校企互融、互助、共享模式。提出创新引领、融合发展,落实全方位培养;积极交流、以赛促创,培养优秀师... 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沿阵地,应科学构建跨学科教育模式。形成高质量特色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全面提高学生能力,建立校企互融、互助、共享模式。提出创新引领、融合发展,落实全方位培养;积极交流、以赛促创,培养优秀师资队伍;发展特色、数智赋能,升级教学手段;系统推进、高效协同,丰富育人维度等建议。形成新文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多学科交叉融合 经管类专业 人才培养体系
下载PDF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生工科”专业建设探析
15
作者 王玲桃 薛太林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3年第3期43-48,共6页
通过对10所案例高校“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色、课程构成和主要课程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高校“新生工科”专业建设的要点,即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特色、注重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建立完善“新生... 通过对10所案例高校“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色、课程构成和主要课程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高校“新生工科”专业建设的要点,即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特色、注重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建立完善“新生工科”专业建设的动态调整机制、多方参与新生工科专业内涵建设、构建教师跨学科发展的新机制,希望能为高校“新生工科”的专业建设和高素质工程人才培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交叉融合 新生工科专业 专业建设 人才定位 学科教育
下载PDF
关于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研究——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创业教育
16
作者 祁丽 徐天姿 张海霞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23年第2期99-102,共4页
通过开发多学科交叉融合创业教育模式,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路径。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首先剖析多学科交叉融合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内涵,进而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创业教育创新路径,在路径实施中以期达到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 通过开发多学科交叉融合创业教育模式,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路径。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首先剖析多学科交叉融合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内涵,进而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创业教育创新路径,在路径实施中以期达到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作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创业教育改变传统的创业教育理念,重新设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更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转化创业教育机制。因此,多学科交叉融合创业教育的全面实施可以有效激发和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能带动更多的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缓解大学生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人职匹配,促进高校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交叉融合创业教育 大学生 创新创业意识
下载PDF
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本科生专业课授课的实践与探索
17
作者 常敏 马佩 陈辉 《科教文汇》 2023年第8期1-4,共4页
当前,学科交叉、融合与相互渗透已广泛发生在各个领域,离开其他学科,单一学科很难发展进步。同时,学科交叉融合又是科学技术创新的源泉,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本科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学生步入专业... 当前,学科交叉、融合与相互渗透已广泛发生在各个领域,离开其他学科,单一学科很难发展进步。同时,学科交叉融合又是科学技术创新的源泉,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本科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学生步入专业学习的重要开端,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专业课程的培养方案和授课模式应当符合当前发展趋势。文章首先对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专业课授课方式改进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其次讨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课授课的实践方式,最后对其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交叉融合 专业课授课 实践 探索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8
作者 刘红毅 《办公自动化》 2023年第24期56-58,共3页
大数据时代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但同时,大数据分析处理中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使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更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通过对大数据背景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从稳固专业思想、构建... 大数据时代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但同时,大数据分析处理中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使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更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通过对大数据背景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从稳固专业思想、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搭建实践平台,以及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等五方面,对现有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完善和提升,这对于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多学科交叉融合 信息与计算科学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生物化工领域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19
作者 费强 李爱朋 +3 位作者 马英群 郭树奇 傅容湛 范代娣 《化工高等教育》 2023年第3期14-18,70,共6页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强化、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物制造产业重要性的日益凸显,生物化工在未来生物制造和生物经济竞争中的地位更加显著。培养掌握先进生物化工技术、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物化工领域创新人才,成为国家在未来竞争中...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强化、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物制造产业重要性的日益凸显,生物化工在未来生物制造和生物经济竞争中的地位更加显著。培养掌握先进生物化工技术、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物化工领域创新人才,成为国家在未来竞争中保持主动的关键。文章对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化工学科研究生培养实践进行了总结,介绍了知识平台、科研实践平台、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等创新人才培养举措,以期为生物化工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助力国家生物制造战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工 创新人才 多学科交叉融合 研究生培养
下载PDF
多学科交叉融合下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学敏 刘甲甲 +1 位作者 马忠丽 蒋涛 《西部素质教育》 2023年第10期87-90,共4页
为了提高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强国的目标,文章首先分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下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下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机器人工程专业 多学科交叉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