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6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振芳 王昆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5期51-53,共3页
目的:观察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6月-2020年3月收治进展期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诊疗模式;研究组采取MDT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无进... 目的:观察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6月-2020年3月收治进展期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诊疗模式;研究组采取MDT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时间(OS)、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FS、OS、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T可以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最高效地利用医疗资源,提高患者受益度,具有进一步推广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 进展期胃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9
2
作者 宋启斌 《循证医学》 CSCD 2008年第6期377-377,共1页
倡导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理念已有半个世纪,得到了我国广大临床肿瘤学工作者的认同,但是目前我国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现状不尽人意。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吴一龙教授在本刊2008年第一期上发表了题为《恶性肿瘤多学... 倡导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理念已有半个世纪,得到了我国广大临床肿瘤学工作者的认同,但是目前我国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现状不尽人意。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吴一龙教授在本刊2008年第一期上发表了题为《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困境》的述评,剖析了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困境及原因。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专家屠规益教授近期著文《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实证和行动一致?》,分析了目前我国的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肿瘤综合治疗的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动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发展和提高,我刊请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对"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谈谈各自的看法。本刊将专家们的意见陆续刊登在综合治疗论坛栏目中,请大家关注,更敬请全国各位同行发表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治疗 多学科综合治疗 协作 肿瘤综合治疗 治疗方案 相关学科
下载PDF
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被引量:19
3
作者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 张忠涛 +12 位作者 姚宏伟 孙应实 张晓燕 武爱文 王崑 陈光勇 唐源 李健 林国乐 杜晓辉 刘骞 王晰程 王正航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结直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已经进入高发期,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22年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估算分别约为59.2万例、30.9万例,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居于癌症谱的第2位、第5位[1-3]。然而,我... 结直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已经进入高发期,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22年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估算分别约为59.2万例、30.9万例,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居于癌症谱的第2位、第5位[1-3]。然而,我国结直肠癌病人的死亡与新发病例比值(52.2%)明显高于西方国家(35.4%),这表明我国结直肠癌的诊治规范化程度及综合治疗水平仍有大幅提升的空间[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 临床实践 循证医学 精准医学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模式对行手术治疗腹膜后脂肪肉瘤病人预后的影响: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4
作者 朱涛 姜铨 +10 位作者 王炯元 丁玉芹 王斌梁 杨珏 王毅超 张立 侯英勇 童汉兴 张勇 周宇红 陆维祺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6-921,共6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诊疗模式对行手术治疗的腹膜后脂肪肉瘤(RLPS)病人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腹膜后及软组织肿瘤外科就诊的703例RLPS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585例... 目的探讨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诊疗模式对行手术治疗的腹膜后脂肪肉瘤(RLPS)病人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腹膜后及软组织肿瘤外科就诊的703例RLPS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585例纳入研究,其中210例病人参与MDT(MDT组),375例病人未参与MDT(non-MDT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对两组病人进行1∶1匹配,最终MDT组和non-MDT组分别纳入208例,对两组病人的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SM匹配后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肿瘤长径、肿瘤数目、肿瘤原发或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M后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复发肿瘤、法国癌症中心联盟肉瘤学组(FNCLCC)分级Ⅲ级、手术R2切缘是病人总生存期(OS)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肿瘤、多发病灶、FNCLCC分级Ⅲ级、手术R2切缘是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独立危险因素。参与MDT是PFS(HR=0.663,95%CI0.515~0.855,P=0.002)和OS(HR=0.614,95%CI 0.414~0.911,P=0.015)的独立保护因素。MDT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6%、78.9%和71.6%,non-MDT组分别为91.7%、67.2%和60.7%;MDT组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8.2%、49.8%和35.5%,non-MDT组分别为68.4%、38.9%和29.8%;MDT组病人总生存率(P=0.017)及无进展生存率(P=0.003)均高于non-MD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DT模式可能有助于改善接受手术治疗的RLPS病人的预后,但具体获益情况需进行个体化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脂肪肉瘤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 总生存期 无进展生存期
原文传递
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在肾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马东红 王高翔 +3 位作者 赵子薇 刘云 杜路 郭明好 《黑龙江医学》 2025年第2期213-215,21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在肾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2022年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208名住院医师、12名带教老师和268名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模式不同分为MD... 目的:探讨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在肾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2022年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208名住院医师、12名带教老师和268名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模式不同分为MDT实验组和传统对照组。针对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及出科考核,针对带教老师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MDT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MDT实验组住院医师在理论考试、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和协作能力方面成绩均优于传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645、10.169、6.226、26.426、12.794、9.669,P<0.05)。在科研工作方面,MDT实验组带教老师在投入时间、投入精力和科研产出均多于传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118、7.118、6.902,P<0.05)。MDT实验组患者临床诊疗效果、医患沟通方式和医患沟通效果满意度均高于传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42、16.244、16.395,P<0.05),且MDT实验组患者对多学科会诊满意度几乎均为优秀。结论:MDT模式既能保证教学质量,又能兼顾医教研协同发展,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多学科综合治疗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模式的规范化实施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业繁 蔡建强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6-399,共4页
肝转移是结直肠癌病人诊治中常见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病人的预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需要综合外科、化疗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介入科等多学科的意见。针对该方面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模式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 肝转移是结直肠癌病人诊治中常见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病人的预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需要综合外科、化疗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介入科等多学科的意见。针对该方面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模式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开展,然而其运作流程尚无统一的共识和规范。明确参与人员资质、合理选择讨论对象、规范MDT流程制度、保持MDT的先进性对于结直肠癌MDT更好的开展意义重大。MDT的规范化实施将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的诊治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转移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
原文传递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治局部进展期胰腺癌1例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白雪莉 马涛 梁廷波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6-539,共4页
1病历简介白雪莉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病人男性,59岁。因"发现上腹部包块3个月"于2014-04-19入院。病人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一上腹部肿块,约鸡蛋大小,略感隐痛,无放射痛。无皮肤巩膜黄染、畏寒发热、恶心呕吐... 1病历简介白雪莉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病人男性,59岁。因"发现上腹部包块3个月"于2014-04-19入院。病人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一上腹部肿块,约鸡蛋大小,略感隐痛,无放射痛。无皮肤巩膜黄染、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黑便、便血等不适。当时病人未予重视,未进一步诊治。此后肿块持续存在,伴隐痛不适。本次入院前2天,病人来我院门诊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局部进展期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
原文传递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治胰腺癌肉瘤1例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思珍 李民 +1 位作者 王新波 黎介寿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18-921,共4页
1病历简介王思珍医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病人女性,44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18个月,皮肤黄染5 d”于2014-08-21入院。病人于2013-03-07饮酒后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症状轻度,可忍受,持续不能缓解,伴后背部胀痛不适,无寒战、高... 1病历简介王思珍医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病人女性,44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18个月,皮肤黄染5 d”于2014-08-21入院。病人于2013-03-07饮酒后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症状轻度,可忍受,持续不能缓解,伴后背部胀痛不适,无寒战、高热,无恶心、呕吐,无皮肤巩膜黄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肉瘤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
原文传递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治结直肠癌肝转移1例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郑鹏 任黎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2-466,共5页
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方式,也是直接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于2008年创建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整合了普外科(结直肠外科)、肝外科、肝肿瘤内科、胸外... 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方式,也是直接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于2008年创建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整合了普外科(结直肠外科)、肝外科、肝肿瘤内科、胸外科、肿瘤内科、放射介入科、放射治疗科、核医学科、病理科、放射影像科、超声诊断科等,为转移性结直肠癌,尤其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提供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截至目前已经诊治〉2000例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转移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
原文传递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治腹腔镜胃癌术后急性肺栓塞1例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翟升永 曲建军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病人男性,63岁。因“上腹部疼痛不适1个月”于2015-1l-11入院。病人自述1个月前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未引起重视,近来自觉疼痛加重来我院就诊,行胃镜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示:(胃窦后壁)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样变(黏膜内癌),既往... 病人男性,63岁。因“上腹部疼痛不适1个月”于2015-1l-11入院。病人自述1个月前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未引起重视,近来自觉疼痛加重来我院就诊,行胃镜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示:(胃窦后壁)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样变(黏膜内癌),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史,否认烟酒等不良嗜好,门诊以“胃癌”收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静脉血栓栓塞症 胃癌 腹腔镜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
原文传递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下结肠癌治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孔德风 千年松 戴广海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1期52-54,共3页
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男性肿瘤患者中占第三位,在女性中占第四位,呈逐年上升趋势,这种现象在大中城市更加明显。结肠癌的传统治疗以手术为主,不能手术的结肠癌患者以化疗为主,尽管近年来外科手术水平不断提高... 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男性肿瘤患者中占第三位,在女性中占第四位,呈逐年上升趋势,这种现象在大中城市更加明显。结肠癌的传统治疗以手术为主,不能手术的结肠癌患者以化疗为主,尽管近年来外科手术水平不断提高,化疗以及靶向等药物有所创新,但是患者五年生存率仍无明显提高。分析其原因,肿瘤治疗不规范是重要因素。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的成立大大改善了患者求医过程中由于首诊科室选择不正确、诊断到治疗时间过长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等问题,达到规范治疗、确立选择最佳方案的目的,从而延长生存期,减轻治疗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 医师诊疗模式
原文传递
线上和线下联合的癌症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光惠 王茜 +6 位作者 李哲奇 刘成新 孙洪福 李喆 张海波 李洪升 李宝生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542-545,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线上和线下两种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诊疗模式制定的综合诊疗方案,探讨采用线上和线下联合的癌症MDT诊疗模式的可行性。方法以2020年3月17日至2020年5月17日山东省肿瘤医院采用线上和线下MDT诊疗模式的168例食管癌患... 目的通过对比线上和线下两种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诊疗模式制定的综合诊疗方案,探讨采用线上和线下联合的癌症MDT诊疗模式的可行性。方法以2020年3月17日至2020年5月17日山东省肿瘤医院采用线上和线下MDT诊疗模式的168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线上和线下MDT诊疗模式制定的综合诊疗方案的一致性,并分析综合诊疗方案不同患者的临床特征,如年龄、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入院前是否接受抗肿瘤治疗及肿瘤位置,从而探讨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提高MDT诊疗模式效率。结果线上和线下MDT诊疗模式制定的综合诊疗方案一致的比例为86.3%(145/168)。综合诊疗方案不一致的病例特征表现为高龄(>69岁)(χ^(2)=4.250,P=0.039)、KPS评分≥80分(χ^(2)=15.520,P<0.001)及合并基础疾病(χ^(2)=7.135,P=0.008)。进一步分析发现,综合诊疗方案不一致的病例还表现为辅助检查不完善及影像学疑难的特征。结论线上和线下联合的癌症MDT诊疗模式是可行的。对于高龄(>69岁)、KPS评分≥80分、合并基础疾病、辅助检查不完善或影像学疑难的病例,应采用或补充线下MDT诊疗模式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下药师参与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管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杰 曹振民 +5 位作者 贺琳 张一馨 陈小兵 张春艳 于蕾 王媛媛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下药师参与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综合治疗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骨外科、普外科、心内科、肿瘤外科及妇科收治的180例围手术期T2DM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下药师参与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综合治疗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骨外科、普外科、心内科、肿瘤外科及妇科收治的180例围手术期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90例(每科各1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内分泌科会诊,干预组接受临床药师参与的MDT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住院时间、费用情况。结果:出院时,干预组FPG、2 hP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41、6.897、4.656,P<0.05);干预组FPG达标率、2 hPG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93、7.448,P<0.05);干预组在高血糖、低血糖、术后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929、7.980、6.667,P<0.05);干预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3、7.892,P<0.05)。结论:药师参与的MDT模式在围手术期T2DM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诊疗 围手术期 2型糖尿病 综合治疗管理
下载PDF
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被引量:65
14
作者 苏向前 邢加迪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前,胃癌的治疗已经进入以病人为中心、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时代。外科手术仍然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惟一可能治愈胃癌的治疗手段。除手术外,以放化疗为主的其他治疗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胃癌的治愈率,而对于无法接受手... 目前,胃癌的治疗已经进入以病人为中心、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时代。外科手术仍然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惟一可能治愈胃癌的治疗手段。除手术外,以放化疗为主的其他治疗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胃癌的治愈率,而对于无法接受手术的病人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合作,可以建立合理的胃癌诊疗流程,同时也有利于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治疗方式,从而提高医疗效率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结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被引量:50
15
作者 张忠涛 蔡军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4-45,共2页
随着结肠癌研究的进展及理念的变化,单一的治疗方式无法满足结肠癌的诊治需求,以外科手术为基础的结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uhidiseiplinary team,MDT)诊治模式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结肠癌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消化道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被引量:36
16
作者 陈凛 +1 位作者 乔治 郗洪庆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31,共2页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uhidisciplinaryteam,MDT)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建立于循证医学基础上由传统经验性医疗向现代化协作组决策医疗转化的新型诊疗模式。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病人,通过定期、定时、定员、定址的多学科讨论会形...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uhidisciplinaryteam,MDT)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建立于循证医学基础上由传统经验性医疗向现代化协作组决策医疗转化的新型诊疗模式。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病人,通过定期、定时、定员、定址的多学科讨论会形式,汇集各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及病人的全面资料,综合考虑病人的疾病分期、诊疗需要、经济状况、心理承受能力等诸多因素,权衡利弊后制定出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的诊疗决策,并监督治疗方案的执行、定期评估疗效调整方案,从而保证病人获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 消化道肿瘤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肝脏及胆道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亚进 曹君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34,共3页
肝脏及胆道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和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cholangiocarcinoma)、胆囊癌。PLC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 肝脏及胆道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和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cholangiocarcinoma)、胆囊癌。PLC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混合型等不同病理学类型;肝外胆管癌以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点为界分为肝门部胆管癌和远端胆管癌。肝脏及胆道恶性肿瘤往往恶性程度较高,传统、单一的诊疗手段效果有限,故建立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诊疗模式的需求尤为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胆道肿瘤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胰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被引量:24
18
作者 杨尹默 +1 位作者 田孝东 陈凛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36,共2页
胰腺癌是恶性度非常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具有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等临床特点,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明显上升趋势。胰腺癌的治疗原则是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及介入治疗等。综合治疗是任... 胰腺癌是恶性度非常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具有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等临床特点,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明显上升趋势。胰腺癌的治疗原则是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及介入治疗等。综合治疗是任何分期胰腺癌治疗的基础,但对每个病例须采取个体化原则,根据病人的不同身体状况、肿瘤部位及大小、侵及范围、黄疸水平以及肝。肾功能状态等,有计划地合理应用现有的诊疗手段,尽可能根治或控制肿瘤,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根治性手术切除是目前惟一有望治愈胰腺癌的手段,近年来,随着外科理念及技术的进步,手术切除率及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胃肠间质瘤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被引量:20
19
作者 何裕隆 +1 位作者 徐建波 陈凛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9-41,共3页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来自胃肠道的问叶源性肿瘤。除外微小GIST(直径1cm以下),约20%的病人首诊即合并远处转移,约半数局限性GIST完整切除术后发生复发。包括GIST在内,当今的肿瘤诊治模式早已告...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来自胃肠道的问叶源性肿瘤。除外微小GIST(直径1cm以下),约20%的病人首诊即合并远处转移,约半数局限性GIST完整切除术后发生复发。包括GIST在内,当今的肿瘤诊治模式早已告别单一学科或单一手段,代之以一种诊疗模式为主,联合其他多个学科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策略。这是实现病人个体化“精准医疗”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被引量:10
20
作者 戴广海 千年松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47,66,共3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是一类起源于胚胎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具有神经内分泌标记物和可以产生多肽的肿瘤,可以发生在人体任何部位,其中以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mentem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是一类起源于胚胎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具有神经内分泌标记物和可以产生多肽的肿瘤,可以发生在人体任何部位,其中以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mentem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GEP—NENs)最常见,占所有NENs的65%-75%。GEP—NENs在诊断和治疗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争议。单一治疗手段已经无法给病人带来最大获益。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诊疗模式对于推动和规范GEP—NENs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